实验针灸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针灸学复习资料
绪论
1.实验针灸学的定义: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
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
一个新的分支。
2.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
●针灸对机体的作用:
“三个方面”: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对失调的脏腑器
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三个特点”:整体性,双向性和良性调节。
“三大影响因素”:机体功能状态,刺激质量,穴位组选
●针灸效应的机制
●针灸的应用技术
●实践及技能训练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穴位的功能与结构
1.穴位功能的双重含义:感受刺激和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刺激的三个特点:
●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症
【(电针最易,毫针不易)(皮肤触觉属于快适应感受器,肌梭和关节囊属于慢适应感受器)】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感觉阈不同
【电针<手针<艾灸】
3.反应病症:指脏腑病变时,常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病理反应,可表现为穴位的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
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等形式。
4.穴位病理反应的形式:
●感觉异常:
疼痛---皮肤自觉痛,穴位压痛,痛觉过敏
知热感度变化---井穴或原穴,
赤羽氏指数<1.5,快,实证;赤羽氏指数>1.5,慢,虚证。
实证-对热的敏感性↑,知热感度变化数值偏低;
虚证-对热的敏感性↓,知热感度变化数值偏高。
●组织形态改变:主要表现在穴位局部皮肤色泽和形态的改变
●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电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相比,穴位皮肤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电学特性。
热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相比,温度要高0.5~1℃,正常人两侧同命穴温度差一
般在0.5℃以内。
光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的红外辐射的强度差别较大,但频谱特性的差异却不大。
其它:pH低于6即可引起疼痛,随着pH值的下降,疼痛加重。
5.穴位病理反应的临床应用
●协助诊断疾病
新大郗穴(承扶和委中连线中点外下方5分处)压痛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
●帮助选穴治疗
痛点,压痛点,常用针刺治疗;痛觉迟钝区常用梅花针叩刺;热觉迟钝区常用灸疗
等。
6.穴位的结构
●穴区指以针刺点为中心,半径为0.5㎝的范围。
●穴位的体表面积暂定为0.1~1.0cm2
●90%的穴位处于神经干周围。
●穴区的结构比非穴区密集。
7.加拿大的Gunn CC等将临床常用的70个穴位,根据神经解剖结构特点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型穴位:肌肉运动点上即最弱电流刺激能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的刺激点。
●第二类型穴位:躯体中线上两侧浅表神经会聚交点上。
●第三类型穴位:浅神经分支处或神经丛上。
7.得气:针刺穴位后产生的针刺感应,包括针感和手下感,针感指受针者针下的酸、麻、重、胀等感觉,
手下感指施针者手下沉紧的感觉。
8.针感的传导和形成
●针感德感受装置:
直接兴奋
间接引起穴区肥大细胞和其它组织损伤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使感受器去极化,针刺信
号沿一定的外周和中枢通路传入到大脑,最后形成针感。
●针感的外周传入神经
针感(针刺效应)的主要传入通路:支配穴位的躯体感觉神经
目前倾向认为针感(针刺效应)主要是由中等粗细的躯体感觉神经的Ⅱ、Ⅲ类
纤维负责传导。
阻断血流后,粗纤维首先丧失功能;硬膜外麻醉,细纤维最先受累。
针感的自主神经传入途径
●针刺信号在中枢内的传递
脊髓上行通路
薄束和楔束
脊髓丘脑束
脑内通路
【小结】:针刺躯体穴位,兴奋穴区感受器,针信号主要沿躯体感觉神经的Ⅱ、Ⅲ类纤维上传入脊髓背角,一方面在此与痛觉或内脏伤害刺激传入冲动发生作用,另一方面可继续由脊髓丘脑侧束传至脑干、丘脑,最后在大脑皮层形成针感。后索的薄束参与针感维持。针感的形成和维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9.手下感的产生机制:小神经束→传入神经→大脑→针感→传出神经→肌梭→效应(手下感)
10.针感、手下感和针处肌电活动的关系:
11.手下感的实质:手下感是由穴位部位肌肉轻微紧张性收缩所造成的。
12.梭内肌是手下感与针处肌电的物质结构基础。
13.针刺得气时,穴位出现的肌电信号之频谱在低频段,比较集中,在55—165Hz附近多。
第二节经络现象及经络实质
1.最典型和最常见的经络现象是循经感传现象
2.临床经络现象(生理现象):循经感传现象
临床经络现象(病理现象):循经性感觉异常; 循经性皮肤病(可见);循经性血管神经性病变(可见)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或其它特殊感觉,
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古典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现象。
4.循经感传现象的人群调查
●普查方法:
静卧或静坐10-20分钟
刺激电极固定在十二经的井穴皮肤上
参考电极放于同侧的小腿部(测上肢感传)或前臂(测下肢感传)
低频脉冲电刺激
刺激强度以受试者产生明显的麻胀感为度
●分型标准:
Ⅰ型(显著型,又称敏感型):六条以上
Ⅱ型(较显著型,又称较敏感型):两条以上
Ⅲ型(稍显著型,又称稍敏感型):一条以上
Ⅳ型(不显著性,又称补敏感型):局部
●循经感传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
循经感传的出现率平均为20.3%,显著型出现率为0.35%
四种感传在人群中的分布:按ⅣⅢⅡⅠ依次递减
出现率与地区、民族、性别无关;与年龄和种族有关
非洲黑人感传出现率约为81.8%,白人为53.77%
5. 循经感传现象的影响因素
●刺激方法与参数
强度过大或过小都难以激发感传。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越大感传越强,行程越长,
但过强将引起疼痛甚至阻滞。
强度固定时,低频感传形成较快,高频感传形成较慢。
●温度、湿度
温度高、湿度大易出现感传
室温15℃时不能激发;16~20℃时较难激发;21~25℃时较易激发;26℃时最易激
发感传;皮温如低于20℃,则感传不易出现
●健康状况
●年龄
●其它(遗传,体质,情绪)
6. 循经感传现象的基本特征
●循经扩布
●趋向病所
●宽度与深度不均:带状,0.5~5.0cm
●感觉性质多样
●慢速传导:毫米-厘米/秒
●双向循行与回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