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苏联东欧剧变及其教训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教训和启示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教训和启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20世纪末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原因、教训和启示如下:原因:1.政治体制的失败:苏联的集权政治体制导致了决策与执行的不协调,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领导层的腐败、缺乏民主和人权保障,引发了人民的不满情绪。
2.经济崩溃: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长期存在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国家无法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提高的要求,导致经济不稳定和社会动荡。
3.民族矛盾的激化:苏联由多个民族组成,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历史、宗教和文化的差异。
苏联集权体制无法有效解决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导致民族主义情绪的抬头。
教训:1.重视民主制度和人权保障: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表明,民主制度和人权保障是国家稳定和长期发展的基础。
应重视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
2.推动经济和市场化:计划经济不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应推进市场经济,注重发展私营经济和鼓励创业精神,提高经济效率和国家竞争力。
3.尊重多元文化和民族平等: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是现代社会的客观存在。
国家应尊重多元文化,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防止民族主义情绪的滋生,为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启示:1.地区一体化的重要性: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地区一体化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可以促进共同发展和稳定,同时减少了国家间可能出现的冲突和矛盾。
2.领导层的廉洁和高效:领导层的廉洁和高效管理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领导层应以身作则,严格自律,追求对人民负责的执政理念。
3.民主转型的挑战: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显示了民主转型的艰难性。
政府和社会应有耐心和智慧,积极推动民主,同时避免过度急进和暴力冲突。
综上所述,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通过重视民主制度、推进经济、尊重多元文化和民族平等,我们可以避免类似的历史悲剧再次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苏东剧变的教训
苏东剧变的教训苏东剧变的教训苏东剧变是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最严重的挫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空前严重的损害。
一直以来, 人们对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教训及价值评判的探讨一直在进行之中。
但是,它也从反面教育了全世界的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
我们要吸取苏东剧变的教训,以便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苏东剧变可以说是20 世纪的大事变。
它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对人们特别是搞社会主义的人们心灵的震憾是巨大的。
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们究竟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苏东剧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我想有以下几个。
第一,在经济建设上,在历史上苏东经济建设也有过辉煌的成就。
但长期以来, 国民经济明显地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即由“发展速度比较快一一比较慢一一停滞发展、零增长和负增长” , 到80年代后期, 苏东各国经济普遍出现大滑坡, 通货膨胀严重, 债台高筑, 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面对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相对稳定发展的国际背景, 则更加容易引发当地人民对共产党领导的不满和对社会主义的离心倾向。
第二,在自身建设上,共产党的干部从上到下一形成了一个宝塔形结构, 加入这个结构的人往往不是由人民选举, 而是由党来一级一级由上到下任命的。
虽然不能说全部、但相当多的干部是能上不能下,是为任命他的上级负责, 而不对人民负责。
更有甚者, 利用手中的权力, 不是很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而工作, 而是以权谋私, 假公肥私,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九霄云外, 把做人民的公仆逐渐变成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
这样, 在苏东各国, 人民当家做主逐渐被任命式的、终身制的、能上不能下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所代替。
这就是说, 长期保护着官僚主义者的苏东各国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 最后作为重要原因导致了自己的垮台这不仅成为反对派和西方资产阶级多年来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口实, 而且导致在共产党被赶下台的关键时刻, 大多数群众没有起来保护共产党, 而是采取了冷眼旁观甚至跟着反对派走的态度。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苏联解体已近十五年了,但是关于“苏联解体经验教训”这个问题的讨论仍不失现实意义,特别是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只有找到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才能真正汲取其教训。
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
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纷纷易手。
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下野。
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东欧国家的剧变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历史原因。
二战后,东欧八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
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在经济上,苏联的经济体制成为可奉行的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第二,改革失败。
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最终脱离了群众,这是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
第三,关于外部原因。
首先是苏联方面的因素。
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苏联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戈尔巴乔夫为了缓和同美国与西欧的关系,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
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
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取了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苏联和西方的因素,是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
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这一条约的签订,不仅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的开始。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和教训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
因和教训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和教训
(一)、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1、照搬苏联模式,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
2、各国执政党建设存在严重问题,经济、政治政策失误,是东欧剧变的内在原因
3、长期以来苏联东欧关系的不正常和戈尔巴乔夫调整东欧政策对东欧剧变产生了深远与直接的影响
4、西方多年来对东欧进行和平渗透,以及在1989年东欧剧变中的推波助澜是东欧剧变的外部原因
(二)、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原因
1、传统的高度集权的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动摇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是导致苏联剧变和解体的根本原因
2、苏联党长期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3、苏联长期实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庞大的军费开支与援外开支使得国家经济不堪重负,也是促使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4、新的国际形势下,西方国家加强了“ 和平演变”攻势,是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外部因素
(三)、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
1、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集中全力发展生产力,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必须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方向
3、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接受群众监督
4、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相结合
5 、必须对国际敌对势力的“ 和平演变” 阴谋和颠覆活动高度警惕。
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摘要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联东欧剧变早已尘埃落定。
苏联剧变和解体有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主观和客观原因三个方面的原因。
分析这些原因有助于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更有有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
今天、我们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苏东剧变的原因与我们应汲取的教训,以避免重蹈“前车之覆”。
作为“后车之鉴”,我们必须历史地评判苏东剧变:它并不是社会历史的正常发展,打破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使传统的社会主义成果丧失殆尽,同时引发了有关国家的社会动荡与分化、国家的分裂与重组。
关键词苏东剧变原因现实原因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教训价值评判一、苏东剧变从1989年波兰剧变开始,先后8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剧变。
从1990年开始,蒙古也发生了剧变。
1991 年12月7-8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就苏联的前途问题在明斯克秘密会晤,并签署了《明斯克协定》。
协定宣布三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并称“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实体将停止存在”。
12月21日,除格鲁吉亚外的苏11个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又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并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
宣言再次宣布,“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
12月25日,苏联第8任、也是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并把核武器控制权亲手交给了叶利钦。
同时,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升起了白、红、蓝三色俄罗斯国旗。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历史划上了句号。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10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了。
苏联的解体,与20世纪初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样,都是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
苏东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遭受的空前严重的大挫折。
它如同一场“政治地震”,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曾经霸极一时的社会主义大佬土崩瓦解。
究其原因,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苏联的剧变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苏联国内各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外因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但和平演变之所以奏效,关键原因还是出在苏联内部,正是因为苏联传统模式已经过时又迟迟得不到更新,进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内部危机日渐加重。
再者,苏联共产党的改革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在苏东剧变中,以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为代表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迅速泛滥,是与帝国主义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分不开的。
苏东剧变中起来积极开展夺权斗争的反对派,没有一个不是在西方国家支持和资助下得以发展壮大的。
苏东政局的剧变,就是在西方帝国主义的策划和干预下,在党内修正主义与党外反对派相互勾结的情况下发生的。
曾是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季诺维也夫在1991年9月苏联即将解体时指出:“没有西方的支持,戈尔巴乔夫分子以及激进分子恐怕连一个月也坚持不了。
他们之所以能维持下去,只是因为他们按西方的意志行事。
”而这个庞大国家的内部,更是腐朽不堪。
党内腐败严重,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严重破坏,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同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结果使许多党员和党员干部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使党内思想混乱,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再加上西方“和平演变”的全面攻势,苏联在内忧外患中解体。
另一方面,苏联的剧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
历史的原因是深层的基础性的东西,而现实原因则是直接的导火线。
历史原因包括过时的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的官僚主义与广大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现实原因是苏联共产党把体制改革变成了社会制度的转轨,即执政的共产党在改革中的路线失误,就成了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浅析
苏东剧变的原因与历史教训浅析一、苏联东欧剧变概述苏联东欧剧变也被成为1989年革命,它是指从1989年到1991年左右,在苏联及东欧各个国家发生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性的转轨。
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1。
想要了解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首先不得不了解剧变前的世界局势。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消散,美国和苏联这样两个昔日曾联合起来对抗纳粹的超级大国便开始了对对方的戒备,他们都试图用自己的威力来控制整个世界。
而直接对战意味着全面核战争的爆发,这会带来可能使整个人类毁灭的危险,所以双方都选择了间接对抗的方式——军备竞赛、经济竞争、科技竞争。
自此开始,美国对苏联和其他采用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均采取了敌视态度和遏制政策,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再西欧及大西洋两岸成立,而为了与之形成抗衡力量,苏联将大多数东欧国家集结在一起,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两个组织默认的规则是:只要有一个成员国遭到侵犯,就会被视为对整个组织的挑衅,而遭到挑衅的组织会立即对侵犯来源国发动反击。
冷战局势形成。
在冷战后期,东欧各国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民主化的思想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传入,共产党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而他们一贯的专制政策在群众中也失去了支持力量。
终于在1989年,剧烈的政治风暴席卷了苏联和东欧地区,(原)杰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原)民主德国、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原)南斯拉夫、苏联这9个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政局的交替。
群众性的示威游行、罢工数不胜数,各民主政党步步威逼进行夺权,导致共产党在自由选举中纷纷倒台,甚至通过武力冲突,实现了政权的更迭。
面对如此剧烈的动荡,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促成了此次剧变,而我们又能从中获得什么教训与经验。
(教学精品)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苏东剧变是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苏联及东欧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在这一事件中,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
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
从表面上看这一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迅猛、剧烈,像一场大地震,出乎人们的预料之外,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一事件称为“苏东剧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苏东剧变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诸多方面的原因。
全面、深入地探讨这些原因特别是主要原因,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长期推行僵化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高度集中而又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它的特点是一切权力归中央,中央以行政命令和统一计划管理经济,指挥生产。
企业没有自主权,实行单一公有制。
排斥商品、价值和市场经济,不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这种体制,在革命和战争的特殊年代,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它能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和平时期,它就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了。
因为它不能充分发挥地方、企业和个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缺乏竞争活力;不能及时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始终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水平,必然不断扩大与西方的差距;不能正确及时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长期压低消费品生产比例,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必然使人民生活得不到进一步改善;不能真正全面地实行对外开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必然使经济由停滞变为落后,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
从70年代开始,苏联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就降了下来,进人80年代,便出现了停滞和危机。
苏东剧变的教训
苏东剧变的教训【摘要】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上统制、政治上专制、思想上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我们应从中吸取教。
这有助于我们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更有有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苏东剧变; 社会主义体制; 教训一、苏东剧变的原因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
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
他们反驳说,同样是这个体制,却在上个世纪20 年代初到30 年代末,把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排行第七的封建的军事帝国主义的俄国迅速变成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也是这个体制,使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中流砥柱和领导中心;还是这个体制,在二战后几十年间创造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奇迹;正是这个体制,在冷战期间使苏联成为能够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
这些又该如何解释呢?这些反驳乍看起来似有道理,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不能说一种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过一定的作用,就说这种体制没有问题,就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如果我们这样看待问题,就不能正确地从苏东剧变中吸取教训。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本身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即使在苏联体制最辉煌的时期也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这种社会主义体制的根本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上统制。
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统制经济的基础之上的。
这种统制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计划经济的运行方式(实际上是指令经济)。
这种统制经济虽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起过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过程来看,它远远落后于现代市场经济,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苏联的重工业、军事工业虽然上去了,但轻工业,农业发展长期滞后。
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粮食产量始终未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直到戈尔巴乔夫当总书记时,人们仍然是排队购买食品。
苏共中央经常为居民的日用品供应而发愁。
苏联从上个世纪70 年代起[1],经济就出现停滞的趋势。
到80 年代继续恶化。
按苏联官方的统计,1981—1985 年经济年增长率为3. 6 % ,这个本来不高的数字还包含着很大的水分,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推算苏联在这期间的增长率为1. 8 % ,还有人推算为0. 6 % ,实际上增长几乎为零。
对苏东剧变的教训的理解
【摘要】: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在执政党建设、发展战略和经济建设方面,还是在改革指导思想、改革方向,以及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态度等方面,其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对此,我们只有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来看待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有价值的结论。
事实进一步证明,要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关键词】:苏东剧变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对苏东剧变教训的理解一、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多种因素形成“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过度集权的体制。
在这种情况下,处在冷战局面中的东欧各国,脱离了本国实际,大多照搬了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纵使改革了30年,直到解体,旧体制的基本框架仍几乎原封不动,以军事和重工业为主题的经济方针导致国内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长期低下,导致矛盾不断积累和激化。
直到苏东剧变前夕,苏东各国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
2、历史问题的沉淀所造成的潜伏危机是苏东剧变的历史原因十月革命开辟了新时代,但是改革本身没有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
斯大林的改革模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尤其是在二战期间,对于抗战的胜利起了关键的作用,但是改革却没有适时调整,在社会主义建设上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被严重扭曲了,从而在整体上减缓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此后几任领导人推行的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脱离原有模式的束缚。
长期冷战思维导致不断扩军备战,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稳固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却延缓了经济建设、削弱了国力;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推行的霸权主义,导致各国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形象。
这些问题的长期积累,对东欧各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极大影响,而这些历史问题的积淀造成的苏东社会潜伏的危机,是苏东剧变的深刻的历史原因。
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苏东剧变是指1989年至1991年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剧变的历史事件。
这一时期,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纷纷推翻了共产党的统治,实行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转型。
苏东剧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历史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和政治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苏东剧变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稳定和合理性对于国家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在苏东剧变之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已经存在着许多弊端和矛盾。
共产党的专制统治导致了严重的腐败和不公平现象,经济上的计划经济模式也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些问题的积累最终导致了人民对于政府的不满和抗议,最终引发了剧变。
因此,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苏东剧变告诉我们,政府应该保持与人民的沟通和联系,倾听人民的声音和意见。
苏东剧变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对于人民的要求置若罔闻,不顾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政府应该及时回应人民的关切和诉求,通过与人民的沟通和对话,建立起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只有政府与人民真正实现了良好的互动和合作,才能够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苏东剧变还告诉我们,政府应该尊重人权和民主价值观。
在苏东剧变期间,人民的诉求主要集中在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方面。
人民渴望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政治决策,享受人权和自由。
因此,一个政府应该尊重人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为人民提供公正和透明的治理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苏东剧变还告诉我们,社会的转型和改革需要有长期的规划和有序的进行。
在苏东剧变之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革。
然而,由于改革的过程不够有序和规范,导致了许多问题和困难的出现。
因此,一个国家在进行重大的改革和转型时,应该制定出合理的规划和措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社会的冲突和不稳定因素。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苏联东欧剧变(de)原因及教训被人称之为历史之谜”(de)苏东剧变至今已时过近20年.在苏东,一个个执政党、一个个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在未作任何有效抵抗(de)情况下,就自行覆灭了呢学术界有人把决定性原因归结为经济因素,有人断言政治因素是最重要(de)原因,也有人认为体制问题是根本原因,有人认为传统(de)社会主义模式即僵化(de)苏联模式(de)弊端是根本原因.以上观点都有失偏颇. 在总结苏东剧变(de)历史教训时,学术界同样也存在不同(de)看法和争论.对此,我们只有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来看待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de)、有价值(de)结论.这篇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苏东剧变(de)原因;第二部分是苏东剧变(de)教训与启发.一、苏东剧变是多种因素形成“合力”共同作用(de)结果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重大(de)社会变迁和历史事件,都是一种“合力” (de)结果. 作为20 世纪最重大(de)历史事件之一,苏东剧变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直接原因,又有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客观(de)、历史(de)、全面(de)、辨证(de)分析.当然,强调全面分析不是不分重点,强调诸因素综合作用,不是不讲主次,而是要分析其中哪一个是关键(de)、决定(de)因素,从中找出根本原因. 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l、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 战略是苏东剧变(de)外部原因.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采用各种手段,对苏东国家推行“和平演变” 战略: 他们利用人员往来,“以接触促演变”;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西方意识形态(de)渗透;以维护“人权” 为名,干涉社会主义国家(de)内政;大力扶植社会主义国家内部(de)反对派组织,支持他们搞动乱,乱中夺权;利用经济贸易和援助,对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其作出政治上(de)让步,等等.在上述手段中,最突出(de)就是支持这些国家(de)政治反对派.东欧国家(de)反对派,从波兰(de)团结工会、匈牙利(de)民主论坛,到捷克斯洛伐克(de)公民论坛和保加利亚(de)“生态公开性”组织,无一不是依靠西方(de)赞助和扶持产生和发展起来(de).如果没有西方敌对势力推行(de)“和平演变” ,东欧国家不可能发生如此迅速(de)演变.在苏联,西方敌对势力也从未停止过支持政治反对派即所谓“不同政见者”(de)活动.特别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随着“ 民主化” 、“公开性” 方针(de)推行,西方敌对势力支持苏联政治反对派向共产党夺权、颠覆社会主义(de)活动进一步加剧.这在1991 年“八· 一九事件” 中表现得最为露骨,以美国为首(de)西方国家明目张胆地从各方面施加压力,对“八· 一九事件” (de)迅速失败起了很大作用. 所以说,西方敌对势力(de)“和平演变”对苏东剧变起了催化作用.2、历史问题(de)积淀所造成(de)潜伏危机是苏东剧变(de)历史原因.十月革命开辟了新时代,指出了新道路,但革命本身并没有、也不可能同时解决社会主义建设(de)模式问题.“斯大林模式”(即“苏联模式”)是在列宁逝世后经过多年(de)实践逐渐形成(de).这一模式(de)形成有其历史合理性,并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存在(de)严重弊端在实践中长期得不到纠正,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原则不仅不能发挥应有(de)作用,反而被严重扭曲变形了,从而在整体上减缓了社会主义(de)发展.首先,在思想理论方面,存在着严重(de)教条主义,使社会主义理论停止、僵化. 其中突出(de)问题就是忽视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de)基本前提,将自己定位在各方面都已经比资本主义更高(de)阶段上.其次,经济发展战略失当,囿于产品经济,在经济联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同时,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导致经济结构畸形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斯大林逝世后(de)苏联几任领导人,不重视党(de)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也不力,官僚主义严重,对干部缺乏监督,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严重脱离群众,逐渐失去群众(de)支持和拥戴. 在民族关系上,大俄罗斯主义根深蒂固,地方民族主义严重,民族矛盾复杂化、尖锐化. 同时,在国际战略与对外政策方面出现严重失误,尽管一度在世界大战可能避免等问题上有过局部性(de)比较合理(de)看法,但苏联领导人却热衷于扩军备战,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既延缓了经济建设,削弱了国力,又损害了社会主义(de)形象.这对东欧各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带来了极大影响,所有这些历史问题(de)积淀造成(de)苏东社会潜伏(de)危机,是苏东剧变(de)深刻(de)历史原因.3、经济长期没有搞好是苏东剧变(de)基础性原因.有资料显示,从上世纪50 年代到80 年代中期这30 年,苏联(de)国民经济收人和劳动生产率(de)提高比例一直是在走下坡路,主要是由于经济管理体制和国民经济军事化造成(de),而这两者又交互影响.对此,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一直是改革不力(de).安德罗波夫上台执政(de)短暂时期,虽然在经济上一定程度做出了进步性改革,但是由于他本人不懂经济,也不热衷经济,所以大体上还是没有改变苏联(de)计划体制.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以后,虽然首先推出了经济体制改革(de)方案,却没有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是把改革推进了政治斗争(de)旋涡,使原来就处于停滞状态下(de)国民经济进一步走到了崩溃(de)边缘,从而严重地削弱了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de)物质基础.所以,苏联改革了30 余年,直到解体,旧体制(de)基本框架仍几乎原封不动,致使矛盾不断积累和激化.这一时期,东欧国家除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外,普遍经济不发达,使人民生活长期处于低水平.到苏东剧变前夕,苏东各国(de)经济形势严重恶化,有(de)国家社会生产已从原来(de)低速增长变为负增长.这不仅损害了社会主义(de)形象,而且导致了群众思想混乱及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de)信仰危机,为国内外、党内外社会主义敌对势力(de)进攻及“和平演变” 图谋得手提供了条件,也为戈尔巴乔夫等人(de)反马克思主义路线提供了温床.这无疑是苏东剧变(de)基础原因.我们之所以说,苏东经济长期没有搞好是其剧变(de)基础性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是因为,经济没有搞好,如果党(de)领导人头脑清醒,路线对头,就可以进行深刻反思,探究症结所在,摸索出一条发展(de)新路子.换句话说,如果党(de)路线正确,即使经济没有搞好也不至于发展到丢掉政权(de)地步. 甚至可以这样说,苏东(de)经济还没有恶化到非要更换政权不可(de)地步.所以说,如果过分强调经济原因,把苏东剧变主要归因于经济落后和经济建设没有搞好,就会在政治上得出有害(de)结论.4、“改革” 变成“改向” 是苏东剧变(de)直接原因.苏东各国(de)改革困难虽多,阻力虽大,但如果有一个坚强(de)领导核心,坚持正确(de)路线和方向,并非找不到一条可行(de)改革途径,关键在于,戈尔巴乔夫等人(de)错误路线葬送了改革.19 8 5 年,戈尔巴乔夫人主克里姆林宫后就推行改革.但他在执政(de)6 ~ 7 年中,在如何进行改革,改革(de)突破点选在何处,沿着什么方向进行改革等一系列问题上犯了重大错误,使改革(de)性质、方向发生了根本(de)变化,以至最后搞得苏联居民面临挨饿(de)地步,人民并没有从改革中得到实惠,反而怨声载道,对改革失去信心.经济体制改革受挫,戈尔巴乔夫继而转向搞政治体制改革.这一政治改革,最初说是为了“ 克服改革障碍机制” ,但很快就变成了对社会主义和整个苏维埃制度(de)低毁和攻击.1 98 8年6 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召开第十九次代表会议(de)报告中强调,“公开性” 、“ 民主化” 和“舆论多元化” 是政治体制改革(de)必要条件,从而把政治体制改革引人了歧途.因此,到80 年代末90 年代初,苏共对社会和改革进程(de)领导权不断削弱直至丧失,导致社会、政治、经济、民族(de)全面危机和失控,最终解体.东欧各国(de)改革,尽管各自(de)变化过程和方式不尽相同,但他们与苏联一样,大都是朝着放弃共产党(de)领导、放弃社会主义道路(de)方向发展.所以显而易见,苏东国家(de)改革导致了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崩溃(de)悲剧,其直接原因就是苏东国家把“ 改革” 变成了“改向” ,不是“彻底改革旧体制” ,而是“彻底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5、执政党(de)理论和路线错误是苏东剧变(de)决定性原因.一个政党(de)理论、路线和纲领就是一面旗帜.江泽民指出:苏联东欧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样,确有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de)因素,但是归根到底,是苏联东欧党(de)领导者推行了一条错误(de)路线,错误(de)方针和政策,严重脱离了群众所造成(de).考察苏东演变(de)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原因是多方面(de),但决定性原因归根到底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de)苏共领导集团在错误理论指导下推行了一条错误路线—“人道(de)、民主(de)社会主义”路线,背弃了社会主义道路(de)结果.而东欧是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 和“人道(de)、民主(de)社会主义”路线(de)实验田,所以结果是一样(de).戈尔巴乔夫(de)“新思维” 是什么货色呢一是鼓吹“全人类共同利益高于一切”,“高于阶级利益” ,即“ 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大家都是地球这条船上(de)乘客,不能让这条船翻沉.第二条诺亚方舟是不会有(de).”二是宣扬“公开性” 、“ 民主化” 和“舆论多元化” .三是建立一个所谓“人道(de)、民主(de)社会主义国家” ,并将此作为党(de)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在“ 社会主义”前面加上“人道(de)” 、“ 民主(de)” 两个定语,实际上意味着从科学社会主义(de)立场上倒退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de)水平,这是理论上(de)一个大错误.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多元化(de)社会: 经济多元化,鼓励私有制经济发展,放弃公有制经济(de)主导地位;思想、舆论多元化,让马克思主义以外(de)各种思想和意见自由存在和传播;政治多元化,允许多党制存在.在苏东各国处于动乱(de)关键时刻,无一例外地实行了多党制,这个闸门一打开,形势急转直下,立即使党陷人深刻(de)危机之中.反对党纷纷出笼,先是要求对话,接下来要求席位,继而通过选举把共产党一个个赶出政坛,自己登台执政,接着就是依靠手中(de)权力,改变原来(de)经济基础,使整个国家“ 换了人间” .戈尔巴乔夫还荒谬地提出,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建立(de)社会主义制度是“极权社会主义”,它使得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形成“垄断” ,因此改革就是要“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 ,“形象地说,要炸毁一切” .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抛弃十月革命道路,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实现资本主义化.这对东欧各国影响极大.他把人们(de)思想搞乱了,把党搞乱了,把反共反社会主义(de)势力扶植起来了.所以说,苏东演变(de)过程,正是共产党自我否定、自我丑化,从而为自我垮台创造了条件.这是苏东剧变(de)最根本(de)内因和本质.二、从苏东剧变中汲取积极(de)历史教训1、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创新.邓小平在1956 年就说过: “ 马克思列宁主义(de)普遍真理与本国(de)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 “离开本国(de)特点去硬搬外国(de)东西,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实现.”事实上,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de)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de)基本原理任何时候决不能丢,否则就丢了灵魂、丢了根本.但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de)理论品质,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诞生(de)包括我国在内(de)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一个很长(de)时期内,都照搬照抄了斯大林模式,从而使这些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都相继产生了与苏联极类似(de)难题和困难,也先后遭到了不同程度(de)挫折,有(de)在同资本主义(de)较量中败下阵来.尽管原因不尽相同,性质也有差别,但同样都同一个问题紧密相关,即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de)实际相结合.这是一个付出了很大代价(de)教训.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de)具体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创新,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de)胜利.2 、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de)崭新方式,也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de)基本形式.社会主义国家(de)共产党人只有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才能革除传统体制(de)弊端,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但是,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离开这个方向,自然也就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de)宗旨,不仅社会主义制度得不到完善,社会主义(de)优越性不能发挥,而且会使改革受挫,甚至亡党亡国.苏东各国(de)执政党普遍没有形成完整而科学(de)改革理论,使改革左右摇摆,难以贯彻到底.尤其致命(de)是,在关键时刻,有(de)国家(de)党发生了分裂,改革(de)旗号被反对派所篡夺,失去了改革(de)主动权;有(de)国家(de)党主动改旗易帜,放弃了共产党(de)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这两种情况,使苏东国家必然会导致社会主义红旗落地.3、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社会和人(de)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第一原则和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de)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de)真正体现.所以,邓小平强调: “如果在一个很长(de)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de)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de),它就站不住.”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苏东各国,也可找到其必然演变(de)重要原因.苏东各国自6 0 年代起,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减慢,同西方国家比较差距越拉越大.到了80 年代,它们(de)经济基本上都处于过去几十年最衰弱(de)时期: 当时,苏联(de)实际增长率跌到战后最低水平;波兰出现负增长;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de)统计数字虽然不低,实际经济情况却已陷人危机;而过去曾率先改革并有所成效(de)南斯拉夫和匈牙利也双双掉进“滞胀” 泥潭.至少有一半以上(de)东欧国家,生活消费品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水平处于绝对下降状态.在这种糟糕(de)经济形势下,人民能满意吗共产党(de)政权能巩固吗所以,经济建设搞不好,人民生活上不去,人们对党和政府不但不支持、不拥护、而且会用选票,甚至会搞动乱来推翻党(de)领导和国家政权.因此,苏东演变深刻(de)教训从反面证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逐步改善人民(de)生活,才能切实地把最广大人民(de)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坚定人民对社会主义(de)信心,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de)凝聚力. 社会主义(de)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社会和人(de)全面发展.4、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重视意识形态领域(de)斗争,抵制西方敌对势力(de)“和平演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东剧变也是思想意识形态演变(de)结果.苏东演变(de)过程,就是敌对势力从制造反社会主义舆论开始,搞乱党和人民(de)思想,瓦解党和政府(de)组织领导,制造动乱,乱中夺权,然后利用政权(de)力量,复辟资本主义制度.西方媒体在苏东剧变过程中推波助澜,散布各种蛊惑人心(de)谣言,煽动反社会主义情绪,了十分恶劣(de)作用.可见,只要社会主义国家还只是在少数国家取得胜利,资本主义包围社会主义(de)态势仍然存在,只要社会主义国家在科技、经济等方面还相对落后,世界资本主义还保持优势,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de)战略就不会改变.而且,和平演变在苏东得逞,又会鼓励资本主义加紧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de)渗透和颠覆活动.这些都表明,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de)斗争是一场持久(de)“世界大战” .同时还必须看到,社会主义国家是在对外开放(de)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de).我们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de)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在客观上也为他们“和平演变” 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我们只有时刻保持清醒(de)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de)领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de)思潮,坚决抵制西方敌对势力(de)“ 西化” 、“分化” (de)图谋,才能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筑起一道坚固(de)钢铁长城.5、社会主义成功(de)关键是搞好执政党(de)建设,不断增强党(de)阶级基础和扩大党(de)群众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坚强、成熟(de)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作为执政党(de)共产党自身建设至关重要.因为党是国家和社会(de)领导和指挥中心,党出了问题,那是致命(de).邓小平曾经尖锐地指出: “ 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这也是他总结苏共垮台(de)教训得出(de)结论.苏东共产党内部出了问题,尤其是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动摇了党(de)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共产党员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前仆后继,不怕流血牺牲.那时(de)党风是好(de),党与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但是,随着时间(de)推移,特别是到了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党内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戈尔巴乔夫时期,党内腐败更加变本加厉,党与群众(de)血肉联系变成了油水关系,使苏共不仅丧失了群众基础特别是阶级基础,而且连党本身也丧失了力量.正如戈尔巴乔夫(de)助手瓦· 博尔金所言:“最具有创造性(de)那部分社会力量同苏共疏远,大量不相信理想但却很有能量(de)人涌人苏共,不仅破坏了而且瓦解了党(de)队伍.”“八· 一九事件” ,是苏联共产党企图结束国内危机、避免苏联走向灾难深渊(de)最后尝试.但是,在这个关系到苏联生死存亡(de)关头,未能得到苏联人民、甚至广大党员(de)积极响应,相反却有不少人站到“ 民主派” 一边去了.当戈尔巴乔夫非法宣布解散苏共时,人民群众没有起来保卫共产党,党(de)各级组织也没有任何抵制,当时这个仍有1 5 0 万党员(de)党,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瓦解了.可见,苏联共产党(de)地位和威信下降到何等地步.人民不仅丧失了对共产党(de)信任,丧失了对社会主义(de)信心,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也丧失了民族自尊心.这一惨痛教训向人们表明: 共产党执政后,要使党坚强有力,必须加强和改进党(de)建设,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断增强党(de)阶级基础和不断扩大党(de)群众基础,维护党(de)先进性;必须使党(de)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de)人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de)指导地位.参考文献[l]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M」北京二新华出版社,19 87 ,9[2]邓小平文选(1)[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 8 9 ,2 5 8 一2 5 9[3]瓦·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1900 3 93[4]社会主义(de)东方实践——从苏联到中国[M] 人民出版社 2003,。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教训和启示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教训和启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内部问题的反映,更是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教训和启示。
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1.政治原因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共产主义制度,这种制度的缺陷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集中、官僚主义、腐败等问题。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领导人在政治上的错误决策和失误,也是导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之一。
2.经济原因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制度,这种制度的缺陷在经济上表现为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贫困等问题。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体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导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之一。
3.文化原因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文化制度是社会主义文化制度,这种制度的缺陷在文化上表现为思想僵化、创新不足、文化贫乏等问题。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文化体系无法适应全球化的文化交流和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也是导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之一。
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教训1.政治教训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表明,政治制度的改革和民主化是必要的。
政治制度的改革需要逐步推进,不能一步到位,否则会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
民主化的过程需要尊重人民的意愿和权利,不能强行推行。
2.经济教训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表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逐步推进,不能一步到位,否则会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则,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企业利益。
3.文化教训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表明,文化多元化和创新是必要的。
文化多元化和创新需要逐步推进,不能一步到位,否则会引发文化危机和社会动荡。
文化多元化和创新需要建立健全的文化制度和文化规则,保护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
三、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启示1.政治启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启示我们,政治制度的改革和民主化是必要的。
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是指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1989年至1991年间发
生的政治和经济剧变,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教训令人深思。
首先,苏东剧变表明集权政权容易陷入腐败和僵化。
苏联和东欧
国家的政权权力高度集中,导致决策和领导层的腐败问题无法有效解决。
长期以来,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机制,最终导
致了政府的无能和不信任。
其次,苏东剧变揭示了计划经济的弊端。
苏联和东欧国家长期实
行的计划经济模式,使经济无法自由调节和发展。
中央计划对资源配
置的不灵活性以及生产效率的低下限制了经济的增长潜力,并导致供
应不足和质量问题。
再次,苏东剧变证明了人权和民主意识的重要性。
苏联和东欧国
家的人民长期缺乏基本的人权保障和政治参与的渠道,这导致了社会
的不稳定和人民的不满情绪积聚。
苏东剧变中的抗议和示威运动表明,人民对自由、民主和公正的追求是无法逆转的。
最后,苏东剧变提醒我们,和平转型的重要性。
在苏东剧变期间,一些国家出现了暴力冲突和社会动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因此,通过和平的方式进行政治改革和社会重建是保障稳定和发
展的关键。
总之,苏东剧变是一段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经验,从中我们应该
认识到集权政权、计划经济模式、人权和民主意识以及和平转型的重
要性。
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审视和改进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政策具有
重要的启示作用。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苏东剧变是指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及其东欧盟国发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的事件。
这一剧变不仅颠覆了原有的社会体制和经济秩序,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苏东剧变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历史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苏东剧变告诉我们,单一的意识形态统治是不可持续的。
在苏联和东欧盟国,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长期统治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和创造力,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僵化和经济的停滞。
苏东剧变的发生表明,人们对于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是不可抑制的,任何试图通过强制手段维持单一的统治的做法都注定会失败。
苏东剧变也揭示了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在苏联和东欧盟国,计划经济长期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和经济的失衡。
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是,市场经济的机制更加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只有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苏东剧变也警示我们,政治体制的不合理会导致社会动荡。
在苏联和东欧盟国,权力高度集中,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导致了腐败、权力滥用和社会不公等问题的严重积累。
苏东剧变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和法治体系,保障人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期发展的关键。
苏东剧变还提醒我们,经济发展不能忽视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
在苏联和东欧盟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民众的不满。
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是,经济发展必须注重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通过改善民生、减少贫富差距,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苏东剧变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国家的政治体制仍然集中权力、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仍然依赖于计划经济或过度依赖外部资源;一些国家的社会发展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等问题。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苏东剧变是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期发生在苏联及其东欧盟友国家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这一剧变不仅对苏联及其盟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一些历史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告诉我们,政治体制的僵化和腐败会严重削弱国家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苏联及其盟国,长期以来一党专政和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政治上的僵化和腐败的滋生。
这些问题的积累最终引发了人民的不满和抗议,进而导致了剧变的爆发。
因此,一个政治体制应该保持活力和适应性,以及有效的反腐机制,才能保证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
苏东剧变也提醒我们,经济改革不能过于急进和片面。
在苏东剧变前夕,一些苏联及其盟国领导人试图通过大规模的市场经济改革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这些改革导致了经济的混乱和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经济改革应该逐步进行,平衡考虑市场机制和国家规划的作用,避免经济的剧烈波动和社会的不公平。
第三,苏东剧变还揭示出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竞争时的一些弱点和不足。
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的相对落后,使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苏东剧变后,一些国家选择了向市场经济和多党制转型,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这表明,一个国家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
苏东剧变还告诉我们,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应该被充分尊重和保障。
在苏东剧变中,人民的不满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腐败和剥削,以及对基本权利的限制。
因此,一个国家的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保障人民的言论、新闻、组织等基本权利,并与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以便了解和满足人民的合理需求。
苏东剧变也提醒我们,国际社会应该保持和平与合作的态度。
苏东剧变后,东欧国家和苏联经历了艰难的转型期,国际社会给予了他们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这表明,各国应该坚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以建立一个稳定、公正和有序的国际秩序。
苏东剧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苏联东欧剧变的背景,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
苏联东欧剧变的背景,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苏联东欧剧变的背景,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80年代,东欧国家除了阿尔巴尼亚外,都进行着新一轮的改革。
推动改革的因素很多,重要的有这样两点:一是东欧国家国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下降,1966-1970年7.4%,1971-1975 6.4%,1976-1980为41%,1981-1985年下降到了34%。
国民收入的下降反映了生产的衰竭,说明粗放型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东欧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世界能源危机对东欧经济的沉重打击,使东欧国家外债迅速上升。
80年代初罗马尼亚外债达140亿美圆,1981年南斯拉夫外债达201亿美圆,1986年,波兰欠西方的外债达382亿美圆,人均1000美圆,1988年匈牙利的外债高达180亿美圆,人均1800美圆。
80年代的东欧改革,是此前进行的各个阶段改革的继续和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各国在新一轮的改革过程中,不断摸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打破了苏联模式对东鸥的一统天下,东欧出现了经济体制多样化的趋势。
苏联的改革是由赫鲁晓夫发起的,因此赫鲁晓夫可以称的上是苏联的第一代改革家。
但是,正是由于其改革属于第一次,所以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论证而显粗糙,其政策也带有冲击性。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为了克服赫鲁晓夫的缺点,不再那么鲁莽了,这影响了勃列日涅夫后来在苏联进行的改革。
1965年勃列日涅夫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但没过几年,苏联在扼杀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运动的同时,其自身的改革也来了个急刹车,新经济体制和“布拉格之春”同归于尽。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由于其大搞个人迷信,以他为核心的政治局老化,80年代初的改革没有起到搞活经济的作用。
加上苏联与美国的挣霸斗争如火如荼,苏联的经济越来越军事化。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在其上台执时苏联已经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苏东演变的历史教训
苏东演变的历史教训第一篇:苏东演变的历史教训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失败,苏东国家共产党政权亡党丧权,有其产生的必然原因,教训也是惨痛而深刻的。
列宁曾将它比喻为攀登一座未经勘察、人迹罕见的高山,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困难,告诫人们:要“准备作几千次的尝试”,社会主义在艰苦探索中前进,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不足为奇。
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从挫折失败中吸取教训,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正确认识苏东巨变的本质与原因,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对于新时期我们党、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教训。
苏东剧变无疑是20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
虽然这一事件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空前重大挫折。
但是,它也从反面教育了全世界共产党人,给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为了社会主义旗帜永远飘扬,社会主义国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致力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其次,要缓解社会矛盾,关注民生,改善人民生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调动人民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积极性,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充满坚定信心。
再次,要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能照搬照抄。
要把它的科学原理和本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寻找一条适合本国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最后,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二)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
苏东剧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曾产生很大影响,为了稳定国人思想,保持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1992年邓小平进行了南巡。
他在南巡的讲话的谈话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做出了如下的简明概括:“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0]这句话是对苏东剧变历史教训的高度概括,时至今日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分析
•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l)历史原因。苏联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 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来 许多问题和矛盾。 (2)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 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3)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
三、苏东剧变应吸取的教训
• 1.执政党建设关系列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和国家的兴亡。 • 2.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 3.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 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 4.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5.要努力解决好民族问题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分析
• 李凤林(前中国驻俄罗斯大使、现任国务院发展 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苏共实 际上被广大民众抛弃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 人阶级、先进分子都对它寄予厚望,但苏联社会 主义实践的结果却令人失望。”他进而指出: “为什么苏联没能实现十月革命的理想,未能满 足人们对和平、土地、面包、自由的要求?我们 应该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吸取什么教训? 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者思考。”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分析
• 5)“经济没搞好说” 。首要的决定因素是在苏 美竞赛中失败了,特别是在最近的技术革命期间, 苏联的中央集权经济不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 济并驾齐驱。 • 6)“斯大林模式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演变是 实行“斯大林模式”的结果,苏联高度集中的政 治经济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 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 7)“错误路线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决定 性因素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 线,即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把 国家引上了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分析
• 摘自经济学家黄苇町 :对苏共亡党的原因,我国 理论界已谈得很多,如帝国主义的颠覆破坏和和 平演变活动;苏共长期拒绝改革开放,坚持高度 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的经济停滞和落后;还有后 来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背弃马克思主义原则, 削弱党的领导等等。但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 事实,人们谈得相对较少,即苏联共产党不仅被 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 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而这后一点,是导致苏共 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分析
• 事变失败后,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其财产被没 收……令人震惊的是,查封者不仅没有遇到任何 有组织的反抗,在有关的历史档案中,也没有发 现当时哪里有工人、职员、苏共党员们自发地集 合起来,去保卫自己的区委、市委和州委,或举 行大规模抗议活动的记载。 • 苏联解体前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 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 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 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 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
一、苏东剧变的过程
• 22日,戈尔巴乔夫从克里米亚返回莫斯科,立即 撤销了由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或个别成员颁布的 一切决定;解除该委员会所有成员的现任职务。 • 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苏联前国防部长亚 佐夫、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苏联 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和邮电设施联合会 会长季贾科夫及前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已于22日 凌晨被拘留;前内阁总理帕夫洛夫因病住院,已 被就地监护。前苏联内务部长普戈已自杀身亡。
阅读参考书
• 雷日科夫1985年至1990年曾任苏共中央政 治局委员、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等职。早在 苏联解体前,他就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激进 “改革”路线并为此愤而辞职。苏联解体 后,他深入思考,总结教训,著书立说, 其中《大动荡的十年》和《大国悲剧》两 本书已翻译成中文出版。
阅读参考书
• 苏联解体原因探秘 周有光著,2011年02月12日 09:54:24 来源: 人民网 • 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2002) • 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2002) • 曾严修《半杯水集》(2001) • 约翰· 根瑟《今日俄罗斯内幕》(1958,英文) • 美国驻苏大使马特洛克《苏联解体亲历记》(中 译本,1996) • 纽约时报通信集《苏联帝国的衰亡》(1992,英 文)等。
一、苏东剧变的过程
• 8· 19事件发生后,苏联代理总统亚纳耶夫发布了 在莫斯科市实施紧急状态的命令,坦克和军队出 现在莫斯科街头。 • 但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反对,他跳到议会大厦 前的坦克上发表演讲,指责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恢 复苏联的政治铁幕统治,号召举行政治罢工,抗 议亚纳耶夫等人发起的行动。面对汹涌的民意潮 流,紧急状态委员会进退两难。在叶利钦的鼓动 下,情况发生逆转。20日晚,议会大厦前已聚集 了数万示威群众。有些人构筑了堡垒,要誓死保 卫议会。
一、苏东剧变的过程
• 20日,莫斯科实行宵禁。21日下午,苏联 国防部命令军队撤回驻地,国家紧急状态 委员会领导人放弃了行动。同日晚8点,戈 尔巴乔夫宣布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 了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苏联国防部 决定撤回部署在实施紧急状态地区的部队。 苏联内阁发表声明,表示完全执行总统的 指示。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分析
• 8)“意识形态说”这种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的 “改革新思维”是苏联演变的思想渊源;“民主 化、公开化、多元化”迎合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反 动势力的反共需要;“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是和平演变的政治策略。 • 9)“抛弃说”该说法பைடு நூலகம்为苏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丧失 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 10)“历史合力说”这一观点认为苏联演变是多 种原因交错的结果。
一、苏东剧变的过程
•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 记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下令停 止各政党和政治运动在军队、内务部等各 级军事机关和国家机关中的活动。
• 苏联共产党在拥有20万多名党员的时候, 领导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在拥有35万 多名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的胜利并执掌了全国政权;在拥有554万多 名党员的时候,领导人民打败了不可一世 的德国法西斯;而在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的 时候,却丧失了执政地位,亡党亡国。问 题究竟出在哪里?
一、苏东剧变的过程
• 1991年8月19日清晨六点,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突然发 布命令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 务,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 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在苏联部分地区实 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由代总统 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 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内务部长普戈、国家安全委员会主 席克留奇科夫等8人组成。该委员会发布《告苏联人民 书》,称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政策已经走入死胡同,国 家处于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委员会连续发布两道命令, 要求各级政权和管理机关无条件地实施紧急状态,并暂时 只允许《真理报》等9家报纸发行。此时正在黑海海滨克 里米亚半岛休养的戈尔巴乔夫被软禁在别墅里,他同莫斯 科的联系完全中断。
第六讲 苏联东欧剧变及其教训
刘志锁
一、苏东剧变的过程
•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后,对苏联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大改革。以 1987年《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出版为标 志,戈尔巴乔夫开始全面推行“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他鼓吹“民主化、公 开性、多元化“。
一、苏东剧变的过程
• 1990年,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先 后宣布独立。其它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倾 向也迅速增强。 • 为了保住苏联,1991年5 月,戈尔巴乔夫 和十五个加盟共和国领袖达成协议,同意 组成“新苏联”。 • 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新联盟条约文本。 • 新联盟条约的签署工作预定在8月20日开 始。。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分析
• 雷日科夫曾引用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 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 那么一切也就完了。” • 勃列日涅夫去巴库做报告;笑话:尊敬的 英迪拉甘地夫人。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分析
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十说 • 1)“葬送说”这一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叛徒, 是乱党乱国的罪魁祸首,是他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 • 2)“和平演变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推行“和 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 3)“民族矛盾说”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斯主义的 结果。苏联演变的过程也是苏联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 化、民族分立日见增长的过程。 • 4)“上层自决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共内部, “是苏共的上层精英在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所做出的决策结 果”。
复习思考题
• 1如何正确评价社会生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 就和弊端? •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 • 3、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 4、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应当从苏联解 体、东欧剧变中吸取哪些教训? • liuzhis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