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
采用归纳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 释,形成对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
Part
02
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访谈法
总结词
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内心世界和经验
详细描述
访谈法是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观点、感受和经验。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 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和深层次的想法,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研究主题。
案例研究法
总结词
深入研究特定个案的详细过程和背景
VS
详细描述
案例研究法是对个别研究对象进行深入、 全面的研究,包括其背景、过程、结果等 方面。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特定 情境下的研究对象,并从中提炼出一般性 结论。
文本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文本内容理解其意义和主题
详细描述
文本分析法是对书面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包 括文章、日记、信件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 研究者理解文本的主题、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研究主题。
主观性强
质性研究依赖于研究者对资料的主观解读和分析, 因此其结果可能受到研究者个人观点、经验和背 景的影响。
耗时耗力
质性研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资料收集、 整理和分析,对研究者要求较高,且研究成果产 出较慢。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获取方式
研究者应以明确、易懂的语言获取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确保其充分理解并自愿参与。
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某些特殊群体,如未成年人、智力障碍者等,研究者应特别关注其知情同意的能力,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其权益。
保密原则
数据保护
研究者应对收集到的个人信息进 行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第
三方。
存储和传输安全
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
03
第一节 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
第一节 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
资料分析的基本思路 资料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原始资料进行浓缩,通过各种不同的分析手段,将资料整理为一个有一定结构、条理和内在联系的意义系统。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线性的、自下而上对资料进行抽象的模式,另一种是循环往返的、分析部分相互互动的模式。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对原始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后,我建立了两个扎根理论(1)文化对个体的自我和人我概念以及人际交往行为具有定向作用;(2)跨文化人际交往对 个体的自我文化身份具有重新建构的功能。
01
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
02
六个组成部分
03
与量的研究报告的比较
第四节质的研究成果的成文方式
B
A
C
写作研究报告时处理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
202X
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
单击添加副标题
市场工作计划
CONTENTS
本章学习内容
1
WORKREVIEW
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
2
资料的归类和深入分析
UNDERWORK
3
质的研究中的理论建构
WORKHARVEST
4
质的研究成果的成文方式
FUTUREOUTLOOK
1
质的研究中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的特点
2
阅读原始资料
01
“投降”的态度 既包括对资料本身投降,也包括对自己在与资料互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感觉和体悟投降。
01
寻找意义 阅读资料的过程就是寻找意义的过程,可以从很多不同层面进行。
01
第一节 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
2
3
1
寻找意义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登录来完成的。登录是一个将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用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在科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发现问题,回答研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是资料的整理。
在进行研究时,研究人员通常会采集大量的实验数据、统计数据、文献资料等。
这些资料需要进行整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整理的方法包括分类、归纳、编码等。
归纳是将分类后的数据进行概括和总结,提取出其中的主要信息和特点。
归纳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资料,找出问题和研究方向。
编码是对数据进行编号和标记。
编码可以使得数据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检索和使用。
第二步是资料的分析。
在进行资料分析时,研究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根据研究问题进行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推论统计分析、内容分析、回归分析等。
描述统计分析是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和描述,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常用的描述统计方法有平均值、中位数、方差、标准差等。
描述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数据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推论统计分析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推断总体数据的特性和关系。
常用的推论统计方法有假设检验、置信区间、相关分析等。
推论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统计推断和决策。
内容分析是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出其中的主题、关键词和情感等。
内容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理解文本的含义和趋势,从而揭示出研究问题的重要信息。
回归分析是通过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和分析,了解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变化规律。
回归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预测和解释变量的变化。
最后是研究结果的呈现。
研究结果的呈现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包括文字报告、图表、图像等。
呈现结果应当简明扼要、准确直观,并且与研究问题和目标相一致。
综上所述,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是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问题、发现规律、提出解决方案,并最终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
第十二章-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的样本量
资料的饱和(data saturation) 其他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
研究问题的范围 资料质量 研究现象的敏感性 研究者的能力和经历 除增加样本量外 ,还可重复访谈 同一对象达到增 加信息量的效果
选样策略
19
第四节 质性资料的收集方法
质性资料的收集方法
8
三、质性研究的特征
设计具有灵活性 研究具有整体性,而不只是截取某一个片断 目的是了解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不作预测和改变 要求研究人员非常熟悉所研究的情景 往往采用目的性选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
9
三、质性研究的特征
一般综合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 无特定的资料收集工具,研究者即是研究工具 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往往同步进行 最终形成的是适合于所研究的现象和情景的结论或 理论
12
第二节 质性研究问题 和目的的确定
一、质性研究问题的确立
量性研究 研究问题
质性研究
确立的研究问题适合用哪种方法解决
质性研究问题的来源
个人的理论或直觉以及文献回顾 研究者了解研究情景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现实问题 研究问题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或修改
14
二、质性研究目的的表述
明确研究对象
33
简洁明了
质性研究应描述研究情景
研究目的可以没有具体变量 目的陈述的动词多为:探索、描述、理解、构建
15
第三节 质性研究对象的确立
质性研究选择研究对象的特点
研究对象的选择并不追求随机
参与研究的对象数量一般比较少
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法可在资料收集过程中进行调整
17
选择研究对象的方法
目的性选样
资料返回研究对象核对真实性 寻求证实或证伪的证据 清晰、明确地报告研究过程
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解释.ppt
57. 8 58. 8 59. 3 60. 4 61. 8 62. 2 63. 4 64. 4 65. 8 66. 2 67. 5 68. 5 69. 5 70. 4
71. 9 72. 9 73. 9 74. 4 75. 5 76. 5 77. 5 78. 4 79. 8 80. 2 81. Βιβλιοθήκη 82. 4 83. 8 84. 2
– ⑩ 安静或混乱.
相互作用-师生间对话记录表
1. 10 2. 5 3. 5 4. 5 5. 4 6. 4 7. 10 8. 4 9. 9 10. 9 11. 9 12. 9 13. 9 14. 4
15. 4 16. 9 17. 9 18. 4 19. 8 20. 2 21. 4 22. 8 23. 2 24. 4 25. 9 26. 9 27. 5 28. 4
怎样做研究专题讲座四
观察
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解释
高凌飚 2007.5.25
课前活动
• 分组讨论:
– 暑假组织小组集体旅游,每人有3000元活动费, 请选择最佳旅游线路,报告你们的选择。
• 每组选出两名观察员,不参加讨论,专门 对本组讨论情况进行观察。观察员要:
– 独立确定观察的目的 – 考虑好观察的方法和记录手段 – 报告观察结果。
质性资料的解释
• 构建自己的分析框架: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各 个方面,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 从上而下:从已有的理论和研究中得出 – 从下而上:从资料中抽象出上位的概念体系
• 透过分析框架来审视已有的资料:coding • 经过“coding”的资料是否有意义?是什么意义? • 对资料解释的结果是否符合已有的理论?
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解释
报告中质性研究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报告中质性研究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质性研究是一种基于解释、描述和理解的方法,通过采集和分析非数值化的数据,深入探索研究主题的内涵和背后的意义。
在进行质性研究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质性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并探讨其优势与局限性。
一、访谈法访谈法是质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
通过与被访者面对面的交流,研究者可以直接获取受访者对研究主题的意见、经验和观点。
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半结构化的或非结构化的。
结构化访谈基于预先设计好的问题,半结构化访谈在预先设计的问题的基础上允许研究者适时调整或增加新问题,非结构化访谈则完全基于受访者的回答引导。
访谈法在研究中可以提供丰富的描述性数据,但也存在访谈者主观性、回答者误导性和数据记录和分析的主观偏见等局限性。
二、观察法观察法是质性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数据收集方法。
通过身临其境地观察研究对象,并记录所观察到的行为和现象,研究者可以获得直接的、详细的实地数据。
观察可以是参与性或非参与性的,参与性观察指研究者积极参与到所研究的环境当中,而非参与性观察则指研究者只是旁观者不直接参与。
观察法在研究中可以提供具体的细节和深入的了解,但也容易受到观察者主观意识和选择性观察的影响。
三、档案文献法档案文献法是质性研究中利用已有的文件、档案和文献等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解析,探索研究主题的内在含义和历史背景。
档案文献法可以提供丰富的历史数据和文化背景,但也容易受到档案和文献的局限性和完整性的影响。
四、焦点小组法焦点小组法是一个基于讨论和交流的数据收集方法,将受访者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讨论,研究者通过引导、记录和分析小组讨论的内容和互动模式来获取数据。
焦点小组法可以收集不同观点和经验的多元数据,但也容易受到小组动力和参与者中个别声音的主导影响。
五、参与式方法参与式方法是一种基于合作和共同参与的数据收集方法。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进行密切合作,共同设计、收集和解析数据。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优制材料)
➢ 寻找码号:一个标准是有关词语或内容出现的频率。在资
料中反复出现的某些现象,形成了一定的模式,那么这些现 象往往是资料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被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需要进行重点登录。
➢ 用数字或符号表示码号
相关知识
13
资料分析的步骤
三、寻找“本土概念”
• 1.什么是“本土概念” • 2. “本土概念”的意义何在 • 3.如何寻找“本土概念”
How to d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language teaching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相关知识
1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 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原始资料进行浓缩,通 过各种不同的分析手段,将资料整理为一个 有一定结构、条理和内在联系的意义系统。
相关知识
2
——需要澄清的问题
一个“码号”可以归到不 一个“类属也可能包括几个“码
同的“类属”下面
号”
例子
相关知识
25
类属与码号 示例
1.类属分析
中国人人际关系的资料分析中
码号 :“送礼” “谦和” “含蓄” “面
子”
类属:“人情” “社会交往行为” “利益 问的题互:换1”. “送礼” 属于哪个类属?
送礼∈“人情” “社会交往行为” “利益的互换”
➢ 核心类属:所有类属中最上位的意义单位,可以 在意义上统领所有其他的类属。 例子
相关知识
27
类属之间关系和核心类属 示例
图表19-1-1 类属分析图示例
合格的大学生
做人
做事
敬业精神 团队精神 职业道德 知识新 能力强 灵活创新
自我定位 自我评价 自我约束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的步骤
一、阅读原始资料 2.寻找意义 内容层面:寻找资料内部的故事线、主要事件、次 语言层面:重要的词、短语、句子等 要事件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话语层面:资料文本结构、文本内部各部分的联系 主题层面:寻找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反复出现的行为和 语义层面:有关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意义模式 :有关于此和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用途 语境层面 符号学层面: 寻找探讨资料文本的内容与相关的符号 系统及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之间的关系
类属与码号 示例
1.类属分析
中国人人际关系的资料分析中 码号 :“送礼” “谦和” “含蓄” “面 子” 类属:“人情” “社会交往行为” “利益 问题:1. “送礼” 属于哪个类属? 的互换” 送礼∈“人情” “社会交往行为” “利益的互换” 码号∈类属1 类属2 类属3 2.“社会交往行为”包括哪些码号? “社会交往行为”⊃ “送礼” “谦和” “含蓄” “面子” 类属 ⊃ 码号1 码号2 码号3 码号4
料中反复出现的某些现象,形成了一定的模式,那么这些现 象往往是资料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被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需要进行重点登录。
用数字或符号表示码号
资料分析的步骤
三、寻找“本土概念”
• 1.什么是“本土概念” • 2. “本土概念”的意义何在 • 3.如何寻找“本土概念”
资料分析的步骤
三、寻找“本土概念” 1. 什么是“本土概念”
“逻辑”。使用他们对事物的分类标准对概念进行分类, 即使这些标准在我们看来是不符合“逻辑”的。
例子
一位研究人员在访谈一位二年级的小学生时,问她语文课上
老师念的一篇文章“写得怎么样”时,小学生回答说:“写 得很好听”。
2.情景分析
定义: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 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 己看世界的方式
– 尽量用被研究者自己的语言
• 从思考单位入手
– 即被访者的意识形态 – eg她们定义患癌事件的方式、信念态度、
行为表现、社会角色、人际关系等
9
码号举例
• 我这次生病以后,(以 前挂我号的老病人)千 里迢迢跑来看我,拉着 我的手一言不发(眼睛 湿润),我觉得让你体 会到真情……真的是 (声音有些颤抖),什 么叫真情(抽泣).
4
阅读原始资料
• 以完全开放的态度
– 暂时悬置自己的前设和价值判断 – 勿回避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 寻找意义
– 从语词、语义、语境、主题等层面进行 分析
5
研究者感悟举例
• 被访者B提到自己面对伤口持久未愈,痛苦彷徨, 甚至出现轻身的想法。
• 这种思想和行为的表现与研究者以前对坚强特征的 定义是相背的,此时研究者暂时将自己的判断悬置, 根据被访者的描述努力使自己进入被访者当时的情 境,理解她的感受。
15
类属分析
• 类属
– 资料所呈现的一个观点或一个主题 – 是资料分析中一个比较大的意义单位 – 具有相同属性的资料被归于同一类别
承受压力和痛苦.
失去自我.
身体 劳累
沟通 障碍
个人 时间 受限
放弃 工作
16
类属分析注意事项
• 设定类属的标准之一
– 按照当事人自己对事物的分类设定类属
• 避免
– 子项相容
图
航
视 图
明 细
视
图
状态栏
22
创建模型
23
扎根理论资料分析方法
• Glaser,1978
– 编码和归类 – 理论抽样 – 理论敏感性 – 持续比较法 – 文献查询 – 整合理论 – 撰写实地笔记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
2.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1)以问题解决为导立合作—规划方案—制定计划—实 施行动—总结评价
(三)个案研究 1.个案研究的含义 个案研究要求对某个学前儿童或者幼儿园教师 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分 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 的原因,进而进行准确的问题诊断与有效的干预行 动。
2.个案研究的操作步骤 确定个案—收集个案的资料—确定个案的问 题—咨询建议与实施干预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的量化研究
一、量化研究的含义 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 以检验研究者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范式。
(一)量化研究的主要特征 主要表现在操作技术与研究思路两个方面 (二)量化研究与执行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一)质性研究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中的作用
1.学前儿童发展的急剧性,适宜于质性研究的方法 2.学前儿童发展的独特性,适宜于质性研究的方法 3.学前儿童发展的整体性,适宜于质性研究的方法
(二)质性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优势:(与量化研究相比而言) 坚持研究问题从教育实践中来的基本原则,从 而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量化研究中“为了问题而研 究”的先入为主的缺陷。 更加突出自然化和人性化的研究理念。 研究的结果呈现“有血有肉”“生动有趣”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一)测验法 1.心理测评的操作原则 标准化、保密原则、客观性原则 2.测评工具 量表、问卷……
(二)实验法
1.实验法中的变量 2.实验法的类型 实验室试验、现场试验 3.实验法的注意事项 坚持伦理道德原则 坚持生活化原则
缺陷:研究的结果是基 于特定问题和情境得出 的研究结论,其外部效 度较低,不但能进行推 广。主观性太强,结果 客观性往往受到质 疑……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的步骤
三、寻找“本土概念” 1. 什么是“本土概念”
“本土概念”通常是当事人经常使用的、 浸注其情感的、用以表达其看世界方式 的那些概念。
资料分析的步骤
三、寻找“本土概念” 2. “本土概念”的意义何在 帮助研究者深入当事人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思维 方式和意义表达; 为研究结果的总体分析提供有用的线索; 代表了研究者的一种态度:打破现存学术界的霸
Inductive Data Analysis
“Inductive analysis means that
patterns, themes, and categories
of analysis come from the data;
they emerge out of the data rather
“逻辑”。使用他们对事物的分类标准对概念进行分类, 即使这些标准在我们看来是不符合“逻辑”的。
例子
一位研究人员在访谈一位二年级的小学生时,问她语文课上 老师念的一篇文章“写得怎么样”时,小学生回答说:“写 得很好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情景分析
定义: 最将重资料要放标置准于—研—究按现象照所当处事的人自自然己情景对之事中物,的按分照类故事设发 定生类的属时。序对有关时间和人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
390一切分析都来自从数据本身不要有倾向性要以开放的心态阅读原始资料投降的态度向原始资料投降暂时悬置研究者的前设和价值判断让资料自己说话向阅读资料时的感觉和体悟投降在阅读材料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思想上和情绪上的反应而这些反应是理解资料的一个有效的来源
How to d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language teaching
2.情景分析 设定类属的标准 定义 长处与短处
是非成败在此一举!质性研究中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是⾮成败在此⼀举!质性研究中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狭隘的经验主义者好像蚂蚁,只会收集资料⽽不会加⼯使⽤;经院哲学家就像蜘蛛那样,只会从肚⼦⾥吐丝结⽹;真正的哲学家应当像蜜蜂,既能收集材料,⼜能消化加⼯。
——英国哲学家培根质性研究中研究者就像是蜜蜂,⾃⼰采“花粉”,还要把“花粉”加⼯成“蜂蜜”。
今天我们就来讲⼀下“花粉”的加⼯——质性研究中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是研究者对其所获取的多⽽杂的质性资料(如访谈资料、现场记录、视频、图⽚或者某些⽂件等)进⾏逐步提炼和浓缩,系统地寻找其中所包含意义的过程。
分析资料要建⽴在良好的资料整理基础上,如果资料不好,那么分析的结果肯定也是不好。
在这⾥,资料好坏的意义就好⽐花粉的意义。
资料的整理可以分为两步:①资料转录:把所有的资料转化为⽅便分析的格式--⽂本,注意此时⼀定要全部记录,包括患者当时的语⽓等;注意还要及时转录——资料的转录与收集同时进⾏,以期为下⼀步的资料收集提供⽅向和聚焦的依据。
②资料的深⼊:在反复核对资料的时候,研究者⼀定要尽量摒弃⾃⼰对研究问题既往已有的前设和价值判断。
(在论⽂写作的时候,⼀定要加上⼀句:⽂字转录员的培训)资料的分析⽅法与质性研究⽅法不同。
质性研究⽅法中现象学研究⽅法、扎根理论、⼈种学研究等好⽐是指导思想,⽽分析⽅法就是⾏动步骤,所以他们是对应关系。
千万不要出现错乱使⽤。
不少学者对质性内容分析法的概念理解不清,常将其与Colaizzi 七步法相混淆。
如有作者在摘要中指出使⽤内容分析法进⾏资料分析,正⽂中却提到采⽤Colaizzi 七步分析法作为分析策略,显然是将这两种⽅法混为⼀谈。
描述性质性研究是灵活运⽤抽样、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等策略,应⽤⽇常语⾔,通过低推断性诠释来直接呈现现实( 描述体验或事件) 的质性研究⽅法。
该法遵循⾃然探究的⼀般原则,常⽤的资料分析⽅法为质性内容分析法,Elo 等和Hsieh 等对质性内容分析法有详细阐述和说明,研究者可借鉴学习。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质性研究中,自然情境、研究资料、研究者之间的关系是A.自然情境是研究资料的直接来源,研究者是获得研究资料的工具B.自然情境是研究资料的直接来源,研究资料是研究者的工具C.自然情境是研究资料的间接来源,研究者是获得研究资料的工具D.自然情境是研究资料的间接来源,研究资料是研究者的工具【解析】:A 在质性研究中,自然情境是研究资料的直接来源,研究者是获得研究资料的工具。
2.下列不属于情境分析的具体手段的是A.轮廓勾勒B.片段呈现C.回忆D.故事【解析】:C 情境分析的具体手段包括轮廓勾勒、片段呈现、个案、访谈片段、观察事件、故事等。
二、多项选择题3.质性研究资料整理的基本步骤有A.审查补充B.分类归纳C.摘要D.编整加注E.建构理论【解析】:ABCD4.下列属于质性研究报告的写作原则的是A.深描B.分析归纳C.注意作者自己的态度和语言D.“自下而上”建构理论E.充分尊重读者【解析】:ACE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性研究报告的写作原则。
质性研究报告的写作原则包括(1)深描。
质性研究报告强调对研究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情境化的、动态的深描。
(2)注意作者自己的态度和语言。
假如一定要对某些现实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研究者通常采用比较弱化的方式。
(3)充分尊重读者。
研究者应该考虑所面临的不同读者群体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尽可能运用其容易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
5.常见的对质性研究资料进行归类的方式有A.因果分析B.情境分析C.系统分析D.类属分析E.计算机分析【解析】:B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性研究资料的分类方式。
对质性研究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后,研究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与深入分析,找到资料内容中的主线并建立起必要的关系,以得出初步的结论。
常见的对资料进行归类的方式有类属分析与情境分析两种。
将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很好地将研究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
6.下列属于质性研究资料归类分析操作技巧的是A.手工操作B.计算机分析C.画图表D.写内容摘要E.交流【解析】:A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性研究资料归类分析操作技巧的种类。
报告中的质性研究数据收集和分析技巧
报告中的质性研究数据收集和分析技巧一、引言质性研究通过深入的访谈、观察和文献研究等手段,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理解和解释。
在报告中使用质性研究数据时,正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报告中的质性研究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六个关键技巧。
二、背景和目标在报告中展示质性研究数据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背景和目标。
这一部分应该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和研究问题。
通过清晰地定义研究范围和目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后续的数据展示和分析。
三、数据收集1. 访谈技巧在质性研究中,访谈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在报告中,可以通过引用和描述访谈内容来展示收集的数据。
为了确保访谈的质量和准确性,研究者应该提前准备好问题,并注意保持和被访者的良好沟通。
2. 观察技巧观察是另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通过观察目标群体的行为和环境,可以获得对研究问题有价值的信息。
在报告中,可以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来呈现观察到的数据。
3. 文献研究除了采访和观察,文献研究也是收集质性数据的重要途径。
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可以获得对研究问题有深度和广度的理解。
在报告中,可以引用相关文献来支持研究结果和结论。
四、数据整理和分类在收集到质性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数据整理和分类技巧:1. 编码和标注对于大量的访谈和观察数据,研究者可以将相关主题和关键词进行编码和标注。
这样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识别数据中的模式和关联,进而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2. 主题分析主题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类技巧。
通过识别数据中的主要主题,可以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的核心问题和关注点。
在报告中,可以使用主题分析的结果来组织和呈现研究的发现。
3. 数据纵横比较数据纵横比较是一个有助于发现数据之间相互联系的方法。
通过比较多个研究参与者或多个研究场景的数据,可以发现不同个体或情境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在报告中,可以使用数据纵横比较的结果来展示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讲解资料
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讲解资料第四部分: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第一节: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整理和分析资料”指的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然后用逐步集中和浓缩的方式将资料反映出来,其最终目的时资料进行意义解释。
一、质的研究中资料整理和分析的特点(一)整理和分析同步进行整理与分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整理建立在一定分析基础之上,但也受制于一定的分析体系。
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二)整理和分析要求及时:对资料获得比较系统的把握,而且可以为下一步的资料收集提供方向和聚集的依据。
(防止资料堆积)(三)分析前的初步整理:如检查原始资料是否完整、准确,对各种资料的来源进行相关检验等。
资料的内容一字不漏记录下来,所有事情都是资料。
二、资料分析的基本思路(一)线性模式(自下而上):这种模式将资料分析看成一个阶梯,自下而上不断地对资料进行抽象第一层次:对原始资料进行总结和重新包装两步骤:1、通过整理分析原始资料建立一个可供分析的文本;2、对文本进行登录,通过写分析型备忘录的方法对文本进行意义解释,寻找登录类属。
第二层次:对资料进行重新汇集和包装。
做法:通过写分析型备忘录寻找资料的各种意义联系,发现重点和空白点,确认资料主题和基本趋向。
第三层次:对建立起来的有关命题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和检验,构建一个可以解释资料整体内容的理论框架。
分两个子层次:1、对初步的研究结论进行相关检验,对主要命题进行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进一步浓缩资料,分析资料中呈现的基本趋势。
2、将资料整合为一个解释框架,描绘出资料的深层结构。
(二)互动模式:各部分相互循环关联。
资料浓缩是资料分析的实质(步骤:提取核心概念-用概念/主题统领内容-有具体事务体现),资料收集之后进行浓缩和展示,导致结论的产生,结论又返过来为浓缩和展示提供线索,结论经论证后可能需要重新收集资料再论证,直到最后资料饱和,结论充实为止。
三、资料分析的具体步骤(一)阅读原始资料:分析的第一步,阅读熟悉资料的内容,仔细琢磨其中的意义和相关关系(建议通读两遍)1、投降的态度1)对自己“投降”:把研究者自己有关的前设和价值判断暂时“悬置”起来,让资料自己说话。
第十二章-质性研究的整理与分析-PPT
二、质性研究资料的深入分析
对资料进行归类要求研究者要同时考虑研究目的与所得资料本身的特点。 常见的对资料进行归类的方式有类属归类与情境分析两种。
资料归类 的方式
类属归类 情境分析
1、类属分析
类属是一个比较大的意义单位,是说按照资料所呈现的某个观点或者主 题进行分析。 .在进行分类时,研究者必须要注意两个问题。 .类属分析的优缺点。 .类属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时间前后关系、平行关系、包含关系、下述 关系等。
浏览原始资料
登录资料
寻找“本土概念”
编码与归类
1、浏览原始资料
.找资料的态度:让资料自己说话。 .在阅读材料时不可以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反应,而这些反应是理 解资料的一个有效来源,我们只有深切体会自己对材料的分析,才有可能了解自 己是如何理解资料的。 .寻找的意义:
内容层面:寻找资料的内部故事线,主要时间,次要时间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主题层面:寻找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反复出现的行为和意义模式。 符号学层面:寻找探讨资料文本的内容与相关的符号系统及其社、文化、政治 背景之间的关系。
扎根理论
.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提出了“扎根理论”,就是指从经验材料中提取与建立 理论的一种研兖方法。其强调只有对原始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才能逐步 地形成理论框架,认为概念必须来源于原始资料,理论要有很强的实用性。 同时要求开放地、灵活地处理资料。 .“扎根理论”的主要操作程序是:对原始资料进行逐级登录,从中提升概 念一不断地对资料和概念进行比较,系统地询问与概念有关的生成性理论问 题,并建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一理论性抽样,系统地对资料进行编码一 建构理论,不断地对理论概念进行高度整合,并在写作中生成理论结果。其 中对资料进行编码是“扎根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查收集到原始的研究资料是否符合研究的基本要求是质性研究资料整 理的第一步工作。 资料审查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审核收集的资料是否明确、完整,假如发现资料不明确或应有的内容 缺失,应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补充收集,充实材料, 使之全面和完整。 其二是辨别资料的真实与可靠程度。研究者反思资料来源,考察资料收集是 否按规范的程序进行是分析与判断质性研究资料真实性的主要方法。
第十一章 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讲授:鄢老师
第十一章 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学习目标
识记质性研究概念、质性研究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步骤、质性研究报
01
告的成文结构、执行研究的分析技巧
02
领会质性研究资料来源与收集方式、质性研究报告成文原则、 质性研究资料分析的思维方式
03
尝试写质性研究报告
第十二章 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不同的理论工作者从不同角度视觉对质性研究有 不同的论述。
.共性就是以有别与定量研究的方式收集、整理、 分析描述性、解释性研究资料来达成研究目的。 .质性研究资料的直接来源是自然情境。 .质性研究资料收集资料的方式:一般以文字或图 片的形式。
第二节 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
.质性研究资料的特点:最常见的就是以文字记录下来的反映研究对象行为 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的以及研究对象的态度、意见等方面信息的描述 性资料。
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技巧 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的思维方式
提高质性研究资料的真实性
研究的分类
研究
规范研究
行动研究Βιβλιοθήκη 质的研究 定性研究实证研究 量的研究
第一节 质性研究与质性研究资料
.质性研究就是在自然情境下收集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的过程。 具体说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 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 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 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 与分析
质性研究与质性研究资料 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
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
质性研究报告的成文结 构与原则
审查补充 分类归纳 摘要 编整加注 质性研究资料的初步分析 质性研究资料的深入分析 从执行研究中建构理论
质性研究报告的成文结构 质性研究报告的写作原则
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 技巧与思维方式
4、编码与归类
依据研究的主题,理清研究记录中的意义分布和相互关系,编组成号码系 统是这一环节的重要工作内容。斯伯来德里的分类系统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 ①空间(地点的物质环境);②行动者(参与事件的人);③活动(有关 人员的一系列活动);④实物(在场的物品);⑤行为(有关人员的单一 行为);⑥事伴(有关人员的一系列活动);⑦时间(事件 发生的先后序列);⑧目标(有关人员希望完成的任务); ⑨感受(感受到的和表现出来的情绪)。
4、编整加注
编整加注是将各个类别的研究资料进行统一的编排和休整,分别注明它们的 主要的用途,以备对研究资料做进一步分析时使用,也有利于保存。
第三节 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 一、质性研究资料的初步分析
分析质性研究资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按照研究目标和一定的标准将原始资 料进行必要的,形成一个有一定结构、有条理、有内在联系的有意义的系统。 一般有以下四个步骤:
资料分析中最基础的意义单位,是资料分析大厦中最小的砖瓦。 .寻找码号:一个标准是有关词语或内容出现的评率,在资料中反复出现 某些现象,形成了一定的模式,那么这些现象往往是资料中最为重要的内 容,是被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需要进行重点登陆。
3、寻找“本土概念”
所谓“本土概念”是指研究者要尽可能使用被访谈人自己的语言作为思考 单位号码。即通常是当事人经常使用的、注入其感情的、用以表达其看世 界方式的那些概念。
二、质性研究资料的深入分析
对资料进行归类要求研究者要同时考虑研究目的与所得资料本身的特点。 常见的对资料进行归类的方式有类属归类与情境分析两种。
资料归类 的方式
类属归类 情境分析
1、类属分析
类属是一个比较大的意义单位,是说按照资料所呈现的某个观点或者主 题进行分析。 .在进行分类时,研究者必须要注意两个问题。 .类属分析的优缺点。 .类属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时间前后关系、平行关系、包含关系、下述 关系等。
2、分类归纳
.定义:对质性研究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是指按某种标准将原始资料分成若干 类,同时归纳出各个类别资料的主要特点。 .目的:将资料分类归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其条理化和系统化,便于分析。 .分类的要求:在同一研究中资料的分类标准要统一。
3、摘要
做摘要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研究中获得典型的、能有效反映研究问题的内容显 现出来,将鲜明、生动、有着典型意义的研究资料作为分析的基本素材提炼 出来,以便在研究报告中使用,增强研究的说服力。
浏览原始资料
登录资料
寻找“本土概念”
编码与归类
1、浏览原始资料
.找资料的态度:让资料自己说话。 .在阅读材料时不可以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反应,而这些反应是理 解资料的一个有效来源,我们只有深切体会自己对材料的分析,才有可能了解自 己是如何理解资料的。 .寻找的意义:
内容层面:寻找资料的内部故事线,主要时间,次要时间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主题层面:寻找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反复出现的行为和意义模式。 符号学层面:寻找探讨资料文本的内容与相关的符号系统及其社、文化、政治 背景之间的关系。
2、登录资料
.登录资料是指将收集到的资料打乱,赋予一定意义后以新的方式重新组 合在一起,这是质性研究资料分析中的一项基础工作。 .在资料登录中,确定思考单位与设码是两个重要的思维策略。 .确定思考单位是指在已有的资料中提炼出某些有意义的内容。 .所谓有意义的内容是指在资料中出现频率高,或者带有感情色彩的被研 究者所关注的焦点,即被访者的意识形态,如信念态度、行为表现、社会 角色、人际关系等。 .设码就是对所确定的思考单位进行必要的编码,赋予相应的代码。
类属与号码的区别
号码 对资料登陆的最小意义单位 最底层的基础部分
一个“号码”可以归到不同“类属” 下面
类属 一个比较大的意义单位 建议在对许多“号码”组合之上的 一个比较上位的意义集合 一个“类属也可能包括几个”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