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儿童观的变迁

合集下载

从“小”成人到“大”儿童——西方儿童观发展历程谫议

从“小”成人到“大”儿童——西方儿童观发展历程谫议

从“小”成人到“大”儿童——西方儿童观发展历程谫议在西方社会,儿童观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过去的将儿童视为成人的小复制品,到现今的重视儿童独特性和成长需求。

这一历程的演变,既与西方社会的发展及文化变革有关,也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成果息息相关。

一、过去的儿童观:小复制品在遥远的过去,儿童被视为成人的小复制品。

他们在社会地位、权利、责任上与成年人无异。

儿童从小便被要求承担家庭劳动和责任,学习成人的规矩和技能,缺乏与其他儿童进行游戏和交流的机会。

这种儿童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西方社会的劳动需求和家庭结构。

在农业社会中,劳动力是西方社会的支柱,因此儿童需要早早地融入劳动力队伍,以支持家庭的生计。

家庭结构的核心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儿童与成人共同生活,没有独立的儿童世界。

二、学前教育的兴起与儿童观的转变随着历史的发展,农业社会逐渐退化,机械工业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工业化的推动下,大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工厂中,人们逐渐趋于专业化劳动。

同时,社会中的经济独立性和个体主义观念逐渐兴起,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核心成为夫妻和孩子。

这些社会变革对于儿童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学前教育逐渐兴起。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让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这一变化反映出人们开始重视儿童的独立性和成长需求,不再将他们仅仅看作是小复制品。

通过学前教育,儿童可以接触到更多与同龄人进行游戏和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主性。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与儿童观的深化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儿童观转变的理论基础。

在过去,人们对儿童心理的研究非常有限,对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几乎一无所知。

随着心理学的成熟和儿童发展理论的建立,人们开始重视儿童的个体差异和成长过程。

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的认知能力、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异。

儿童在早期阶段特别是学前教育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好奇心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情感稳定。

论述中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论述中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论述中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变文艺复兴之前,在西方,儿童一直被“忽视”,其存在的价值和权利未被承认,儿童没有独立的人格,是成人的附庸。

有个谚语说古希腊人对天底下的一切事物都有对应的词汇,但这个谚语并不适应于“儿童”这个概念。

在欧洲中世纪一千多年的历史时期里,基督教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世上的人,教育儿童就是帮助儿童赎罪。

在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中,儿童被当作成人对待,学校规定了非常刻板的学习作息。

儿童被抑制了嬉笑欢闹、游戏娱乐的愿望。

如果违反了学校的规定,就要受到惩罚甚至体罚。

十三世纪末,文艺复兴运动这场思想文化运动从意大利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十六世纪在欧洲盛行,其影响遍及政治、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

文艺复兴对封建主义和神权主义发起了猛烈的抨击,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人的主体地位。

在这一社会变革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反思中世纪认为童年是除了死亡以外,人生中最堕落最悲惨的阶段的看法,开始有了儿童意识。

随着对儿童意识的深入探讨,一批教育家、思想家开始倡导以人性为核心的新儿童观。

他们从人性人道出发,呼吁尊重和解放儿童,让儿童占有主角地位,按儿童主体的本性来促进他们的自由发展。

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让—雅克·卢梭“发现”了儿童:儿童首先作为“人”而具有人的根本特性。

他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他呼吁人们应当顺应儿童的本性,尊重儿童期。

他认为,儿童有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他们是真正意义的人。

卢梭否定了儿童期仅仅是为将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这一观念,指出儿童也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这一观点在儿童观演变史以及儿童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卢梭推动了后人对儿童的关注,儿童的纯真和自然获得了讴歌和赞美。

儿童从此开始被认真注视,在“阴暗原罪”和“纯白无知”的两极中逐渐被赋予较为真实的陈述。

1900年,瑞典教育家爱伦·凯预言:“二十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

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儿童的观念历史上被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观念所控制。

西方文明历时几个世纪,经历了从宗教、到法律和文化行为,再到现当代心理学,不断变化和演变下来的儿童观。

在中世纪,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强调孩子必须“在父母指导和管理下成长”,以及孩子们必须努力发展他们的精神和道德素养,才能走向成功完美之路。

由于这种概念,孩子们要接受教会的普遍和严格的监督,以保障他们服从上帝的意志和教规的地位。

然而到17、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哲学家和思想家对儿童的理解开始有所改变,他们把儿童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形式,强调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价值。

19世纪,许多著名的儿童作家、社会改革者和社会活动家以其五脏六腑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儿童的观念,他们将儿童作为一个可以理解和体恤的人际关系,并把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社会行为从社会活动和心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

在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著名的《儿童正当发展》(1908)中指出:“任何有关儿童的判断,如果没有儿童的视线,都不可取;不能忘记他们因为肉体相对软弱和习惯的形成”。

这一观点重新定义了儿童作为“被动对象”的观念,并为现代社会对儿童尊重和平等参与提出了理论和实践。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政治氛围的变化,儿童的观念也发生了新的改变,以迅速快捷的方式影响到大众文化。

美国家庭心理学家斯坦霍普金的观点把儿童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形式,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定义为“真实的”。

此外,梦想家尼古拉.凯拉也引起了西方思想的革命,他的“梦想学”呼吁父母放下自己的感情,用专注的眼神观察孩子,把孩子的潜能和发展视为自由而又真实的孩子个体,他坚持以“宽容爱”和“个性爱”去指导孩子,他的观点让现代心理学家更为重视和尊重儿童的个性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对家庭精神的健康,以父母作为家庭中最重要的人物,而儿童才是最重要的核心成员(Pelham, 2001)。

总而言之,从宗教,再到社会文学,直至现在心理学,儿童的观念从压迫形式,发展到被尊重的个体,逐渐被赋予了自由和独立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其具有的独特性,为建立和谐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对于家庭的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述中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论述中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论述中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变儿童观是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和看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中西方儿童观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演变。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分别探讨中西方儿童观的历史变迁。

古代中西方儿童观的特点是相似的,普遍存在着对儿童的保护和呵护。

在中国古代,儿童被视为家庭的未来,受到家长和长辈的尊重和重视。

孔子提出了“三纲五常”中的“孝”,使得尊敬长辈和孝顺父母成为了古代中国儿童的重要教育内容。

而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儿童也被视为家庭的延续,受到家庭和社会的保护。

然而,中西方儿童观在中世纪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在中世纪的欧洲,儿童被认为是原罪的象征,需要通过身体的痛苦和苦难来洗净原罪。

这种观念导致了对儿童的残酷对待和虐待,使得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困苦。

相反,在中国的宋代,儿童教育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士人文化的兴起使得文人雅士开始注重儿童的教育和培养。

这种观念的转变,使得中国儿童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到了近代,中西方儿童观出现了新的变化。

在西方,启蒙运动的兴起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儿童的地位和价值。

罗素曾经说过:“儿童是成人未来的种子”,这一观点反映了近代西方对儿童的重视。

儿童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一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关怀。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的自由和个性发展。

儿童文学的兴起,也为儿童提供了更多的阅读选择和成长空间。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中西方儿童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西方,儿童的权利和保护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通过,为儿童提供了法律保护和权益保障。

而在中国,儿童的教育和培养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儿童教育的改革使得中国儿童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

总结起来,中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变可以归纳为古代的保护和呵护、中世纪的分歧、近代的重视和现代的法律保护和全面发展。

中西方儿童观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无论是中世纪对儿童的虐待,还是现代对儿童权益的保护,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从西方儿童观的演变看当代教育问题

从西方儿童观的演变看当代教育问题

从西方儿童观的演变看当代教育问题从西方儿童观的演变看当代教育问题引言:儿童是社会的未来,教育则是塑造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地演变。

本文将通过探讨西方儿童观的演变,来反思当代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自由主义的儿童观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对儿童教育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上,儿童教育常以纪律和权威为核心,而自由主义教育注重儿童的自由和个体发展。

在自由主义儿童观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公民,关注儿童的个体权利和个性发展。

然而,这一观点也存在不足,过分强调个性发展而忽视社会合作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可能会导致自私自利的个体主义。

二、行为主义的儿童观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行为主义教育成为主流,并对儿童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根据行为主义观点,儿童是“白板”,可以通过外部刺激和强化来塑造其行为。

在行为主义儿童观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习惯,关注规定的行为标准和结果。

然而,这一观点忽视了儿童的内在激发和动机,过度关注外在奖励的教育可能会导致儿童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

三、发展主义的儿童观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发展主义教育观成为热点。

发展主义教育强调儿童自我主导的学习和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根据这一观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适应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然而,过度关注儿童自主学习的教育可能忽视了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影响儿童的综合素质发展。

四、人本主义的儿童观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本主义教育观逐渐兴起。

人本主义教育注重照顾儿童的情感需求,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

根据这一观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整体幸福和幸福感,关注儿童的自我意识和情感表达。

然而,人本主义教育的过度关注个体需求可能导致儿童缺乏坚持和自律的能力。

结论:从西方儿童观的演变可以看出,教育目标和方法的变化与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

当代教育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体主义过重、外在奖励过度、学习重心偏向、个体需求过多等。

近代西方童年观的历史变迁

近代西方童年观的历史变迁

近代西方童年观的历史变迁
近代西方童年观的历史变迁十分悠久,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600年代到1800年代,在这一时期,西方在社会结构、价值观以及童年观上存在巨大的分歧,表现在贵族子弟和平民子弟的分化上最为明显。

此外,当时的童年观受到传统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关注的重点是要把孩子们塑造成有担当的基督徒。

第二个阶段从180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和社会改革推动了西方童年观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儿童的教育和健康发展,关注点从“宗教”转向“科学”,童年概念也从原来的威严、严厉转向温柔、和蔼。

今天,西方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关注孩子全面发展的童年观。

中西儿童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在教育维度中的比较

中西儿童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在教育维度中的比较

现代教育改革: 中西儿童观在 教育领域的融 合,如蒙台梭 利教育法在中
国的推广
国际交流与合 作:中西儿童 观在教育、文 化等领域的交 流与合作,如 联合国儿童基 金会在中国的
工作
中西儿童观在教 育维度中的比较
西方教育理念:注重个体发展,强 调创新和实践
教育理念的比较
教学方法:西方教育注重启发式教 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中国教育 注重灌输式教学,强调教师主导
中西儿童观的历史 演进及其在教育维
度中的比较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内容 03 中西儿童观在教育维度中的比较
02 中西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04 中西儿童观的现代意义与启示
添加章节标题
中西儿童观的 历史演进
中国古代儿童观的发展
儒家思想: 强调孝道, 注重家庭 伦理
道家思想: 崇尚自然, 追求自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国教育理念:注重集体主义,强 调纪律和服从
评价方式:西方教育注重过程评价, 鼓励学生参与评价;中国教育注重 结果评价,强调教师评价
教育方法的比较
中国传统教育:注重道德教育,强调尊师重道,注重集体主义
西方现代教育:注重个性发展,强调创新和实践,注重个体主义
教学方法:中国传统教育以讲授为主,西方现代教育以探究和实践为主 教育目标:中国传统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西方现代教育以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
参考和借鉴
儿童观对教育的启示与影响
尊重儿童: 尊重儿童 的个性和 差异,关 注他们的 需求和发 展
平等对待: 平等对待 所有儿童, 不因性别、 种族、家 庭背景等 因素而区 别对待

简述西方儿童的演变教育学

简述西方儿童的演变教育学

简述西方儿童的演变教育学中古欧洲儿童是缩小版的大人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现在走在十几世纪的欧洲街道上,我们不会看到穿着童装、手里拿着可爱玩具的小朋友,被父母亲像宝贝一样疼爱着,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我们所看到的,将是穿着大人一样服装的小孩,在工作(穷苦家庭出身者)或识字念书(知识阶级家庭出身者)。

「儿童」与成年人只在身形上及生理上有所差异,儿童只不过是「缩小版的大人」(miniature *** s)。

既然算作是大人,就不能只顾自己玩耍享乐,要能为自己的生存负起一点责任,要能对实际的社会生活有所贡献。

因此,稍大一点的孩子作些简单的劳力工作或帮忙带小孩,减轻父母的教养负担,就变成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与价值观,而一个人的「童年时光」也就变得一点也没有什麽特别之处。

这种小孩与大人只有外型上差异的看法,叫做「预先成形论」(preformationi *** ),这种想法其实并不仅存在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开发程度比较缓慢的社会,或一个社会里比较贫苦的阶级中,也有类似的看法存在。

环境上并不优渥的生存条件,使所有可用人力都必须发挥最大边际效用,因此小孩只要长到一个能够开始付出的年纪(在埃里耶斯的书中提到的年龄是7岁),就应在体力智力能负荷的范围内,为自己张口吃饭的权利尽一点义务。

孩子,是现代父母心中的宝贝,却是古时候打杂换取温饱的小小长工。

原罪观念儿童需要被拯救埃里耶斯认为,影响中世纪长达一千年左右教养观的主要因素是宗教教义。

特别是受到16世纪清教徒的原罪观念影响,使儿童除了被视为是小大人之外,更被视为是邪恶、顽固而需要救赎的。

儿童像是需要修剪的树枝或可以被型塑、铸模的蜡,只要经过大人的导引就可以改邪归正,变成良善的基督的子民,因此家长与教会必须联合起来,引导儿童避开邪恶、走向光明,而在正式教育(formalschooling)逐渐兴盛之后,学校机构也加入这个拯救儿童灵魂的行列。

这样的看法在20世纪70年代,被一些心理历史学派(psychohistorians)的学者过度延伸为后来被称为「黑暗童年传奇」(theblacklegendofchildhood)的论点。

儿童观

儿童观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儿童观一、儿童观的概念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到儿童的能力与特点、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二、儿童观的演变历史西方儿童观的发展历程1、儿童是“小大人”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是“缩小”的大人,儿童是小大人,儿童和大人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有的话,那也只是身高和体重的不同而已。

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儿童被期待象成人一样去行动,充当童工,充当童农,充当童商等,使之过快、地审地生长发育。

儿童的特点、儿童期的意义则被完全忽视。

2、儿童是“有罪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一生下来,就充满罪恶,是有罪的“羔羊”,卑贱无知,成人应该对他们严加管束、约制,使儿童能不断地进行赎罪。

儿童体内的各种毒素,是儿童犯罪的根源,容易导致儿童的错误行为,而严酷的纪律则会减轻、甚至消除儿童的这种行为,可以责骂、鞭打儿童,对儿童施行体罚是应该的。

儿童承受了各种肉体的、精神的折磨,遭受成人的轻视,任何带有创新乃至尝试意识的行为都会受到指责,人格被严重摧残。

3、儿童是“白板”“白板”是空白的板或擦过的黑板。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刚生下来的时候,其心灵就象一块白板,成人可以任意塑造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就象是一张白纸,洁白无瑕,成人可以在上面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就象是一个空容器,成人可以任意填塞,把各种知识经验灌输进去,而不考虑儿童的需要。

儿童的发展仅仅是周围环境的产生,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结果,完全忽视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4、儿童是“花草树木”文艺复兴运动对人权的倡导,使人们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儿童,在儿童观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开始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有独立存在价值的实体,儿童有自己的权利、思想、情感、需要。

提出不应用成人的标准去儿童,儿童应该象个“儿童”,要倍加珍惜童年的生活。

尊重儿童具有的纯洁美好、独立平等的自然本性。

西方儿童发展观的演变

西方儿童发展观的演变

朱婷(初教系 08小教专转本2班学号:0821610167)[摘要] 西方儿童观的发展经历了从古典时期的小大人说、中世纪的原罪说、现代儿童观[以卢梭(J.J Rousseau,1712—1778)、杜威(J.Dewey,1859—1952)等为代表]及当代的儿童宗教观[以蒙台梭利(M Montessori,1870—1952)、皮亚杰等为代表]演变过程。

进一步说,这次历史演变真正的从一个忽视儿童到发现、重视儿童的过程,儿童以及儿童的世界被成人所关注和尊重,同时社会给予儿童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爱护。

儿童观的进步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以及儿童自身的发展。

作为教育者更应该正确的运用儿童观指导教育实践,以促进儿童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 西方;儿童观;发展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1]即我们怎样看待和认识儿童。

由于不同时期人们经历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对儿童的看法以及在处理成人与儿童关系上都有所不同。

而教师的儿童观又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决定着我们的一线的教育者将用怎样的方式影响和引导下一代,决定着初等教育的方向和质量,更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

一、古代的儿童观追溯儿童观的发展,在古代社会, 人们尚未发现儿童与成人有什么不同的本质, 也就没有明确的儿童观念,儿童只是作为成人的影子存在。

“在口语的世界里, 成人的概念并不存在, 因此, 儿童的概念就更不用提了。

”[ 2] 在原始社会里, 儿童参与成人的各种采集和狩猎等活动, 他们没有被当成儿童来看待,被当成社会的未来成员,一旦他们能独立行动时, 他们就能摆脱家长和保姆的控制。

《古罗马的儿童》一书中就较全面地呈现了古罗马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时的城市、家庭、宗教、学校等也直接或间接地与儿童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

儿童被看成是小大人,没有认识到儿童区别于成人的独特性,更不可能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

应该说那时儿童生活是和儿童教育直接同一的, 儿童教育还没有从生活中分离出来。

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儿童观的变迁

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儿童观的变迁

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儿童观的变迁摘要:西方从古代到现在的儿童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卢梭到杜威再到蒙台梭利,各个教育家们的观点有相似也有不同,但这个过程是儿童从被压抑到被发现,继而被尊重的过程。

同时对我国现代的儿童观也有很大的启示。

本文对各个教育家的儿童观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以对儿童观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西方儿童观;发展;综述科学的儿童观是我们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理论基础,对教师的工作起着指导作用。

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各界中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的儿童观,因此导致我国频繁发生一些伤害儿童的现象。

一种是把儿童看的过于弱小,是成人的附庸,无视儿童的身心需要,一种是把儿童看作“小大人”给儿童施加一些超出年龄承受能力的任务。

因此,以史为鉴,对西方近现代儿童观的发展历程做一个回顾和反思,从中找出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科学儿童观的涵义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与教育观、教师观是紧密相连的。

科学儿童观应该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出发点,并且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正确的对待儿童的态度应该是在合理的保护和照顾儿童的基础上,给儿童一定的自由空间和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环境,让儿童自由自主的全面发展,并且应该注意儿童之间的差异性。

二、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儿童观发展历程1、古代的儿童观在原始社会,儿童是公养公育的,对儿童的教育是与生活结合起来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儿童与成人的本质区别,因此,也并没有特定的儿童观。

由于文化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与成人一起参加劳动,也没有必要去学习特定的文化,他们没有被当作儿童来看待,他们穿同成人一样的衣服,被当作社会的未来成员,一旦战争需要他们,他们就同成人一样上战场。

所以当时没有特定的儿童观。

“在口语的世界里,成人的概念并不存在,因此,儿童的概念就更不用提了”。

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战争的需要,儿童出生之后就要接受审核,身体强壮的儿童才能存活下来,以保证成为未来的强壮的公民。

儿童观在西方历史上的发展历程

儿童观在西方历史上的发展历程

儿童观在西方历史上的发展历程一、古希腊时期的儿童观古希腊时期,儿童观念在西方历史上首次被提及。

在古希腊,儿童被视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特殊的重视和保护。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抚养和教育都要从婴儿时期开始”的观点,强调儿童时期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古希腊时期,儿童的教育和培养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这种观念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儿童观念和教育制度。

二、中世纪的儿童观在中世纪,基督教的传播对儿童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将儿童视为上帝赋予的礼物,强调对儿童的爱和抚养。

基督教也提倡儿童的守纯和纯洁,将儿童视为天国的模范。

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对于儿童的教育和培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儿童观念逐渐被规范和建立起来。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儿童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开始注重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们也开始探索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致力于培养儿童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儿童观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走向成熟,为后来的教育制度和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近代的儿童观近代以来,儿童观念在西方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转变。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童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近代的西方社会开始重视儿童的权利和福利,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儿童的法律和政策,致力于建立起更加健康和和谐的儿童成长环境。

近代的儿童观念也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倡导尊重儿童的选择和意愿,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五、当代的儿童观在当代的西方社会,儿童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当代的儿童观念强调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多元发展,倡导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

当代的西方社会注重保障儿童的权利和福利,积极打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致力于为儿童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成长空间。

当代的儿童观念也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和自主性,倡导与儿童平等对待,关注儿童的声音和需求,建立起更加健康和积极的亲子关系和教育模式。

幼儿心理发展的研究简况

幼儿心理发展的研究简况

主要观点: 1、儿童是社会的人; 2、儿童是发展的人; 3、儿童应该拥有快乐的同年; 4、儿童是有主体地位的人; 5、儿童是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
儿童观代化的途径:
(1)对传统文化 中的儿童观作进 一步梳理,去其 糟粕,取其精华。
(3)加强国际合 作,在法律上保 障儿童的权利。
(2)站在时代制 高点上,观照各种 文化中的儿童观, 洋为中用。
卢梭:发现了儿童期的价值,认为儿童是独立意义的 人。儿童期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个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将造就一些念经轻轻的 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5、近代西方的儿童观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教育应以心理学规律作 为依据。
裴斯泰洛齐:以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作为 教育的依据。 福禄贝尔:了解人类的发展历史。 达尔文:进化论
4、交叉领域的研究掀起热潮
三、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新趋势 (一)西方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进展
1、掀起婴幼儿心理研究的热潮
2、皮亚杰的理论获得新进展
3、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得到空前关注
4、心理理论研究活跃
5、应用领域得以扩展
(二)我国幼儿心理发展的研究状况 1、幼儿认知发展的研究依旧热情 2、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不断增强 3、应用性研究的力度增大
3、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 中世纪儿童生而有罪的儿童观受到抨击。 强调儿童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 观点:呼吁人们尊重儿童,了解儿童。
4、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儿童观
强调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儿童的概念比过
去显得更有人文意味。
代表人物:
洛克:“白板说”
儿童天生什么都没有,其个性是在成长过程中由各种各 样的经验塑造而成的。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

儿童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

儿童观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观念问题。

从儿童观那里,我们可以透视出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对作为个体人的地位和价值的基本看法。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的儿童观。

随着历史的演进,儿童的内容也相应地演进着。

因此,作为观念而存在的儿童观又辩证地是一种历史存在。

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一、古代的儿童观:儿童就是小大人在古代,人们尚未发现儿童和成人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因而也没有明确的儿童观。

对于原始氏族来说,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原始人急切的希望儿童加入成人行列,因此他们没有把儿童作为儿童看待,而仅仅当作氏族部落的未来成员,当作缩小的成人。

儿童概念很长时间被淹没在黑暗中。

即使在被后人认定为相当文明的古希腊,世人对于儿童的社会存在仍然视而不见。

所以他们的儿童观就是儿童就是小大人。

二、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儿童生而有罪到了中世纪(5—15)世纪,即欧洲封建社会的年代。

在这段时期教会变成了维护封建制度的强大精神支柱,僧侣阶级也获得了最高贵的地位。

这种政治经济状况必然决定着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

教会认为人生而有罪,自然而然便认为儿童也是具有原罪的。

但即使在中世纪这种认为儿童天生有罪、要用鞭笞来教训等观念盛行的背景中,仍然有些学者倡导爱儿童,给儿童自由。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的新儿童观文艺复兴运动的爆发使得新的人生观沉重地打击了中世纪基督教会所谓的“原罪说”儿童观,并为近代儿童观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直到16世纪,文艺复兴的余光照进了儿童观领域,才使得通体散发着人文精神的全新儿童观来临。

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伊拉斯谟认为要研究孩子的自然能力和才智,不要想象他们的兴趣与成人的一样,不要指望他们有像小大人一样的举止。

他明确指出,对待儿童,“首先是爱。

然后渐渐随之以某种自然和温柔的尊严,而不是畏惧,前者比后者更有价值,用恐怖的手段来使儿童弃恶,乃是一种奴性的作法。

论近现代西方儿童观的演进

论近现代西方儿童观的演进

论近现代西方儿童观的演进
西方儿童观的演进是指西方在有关儿童的观念及际学者儿童教育理念发生改变的历史过程。

自古至今,西方在儿童观念和儿童教育理念上,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以及影响当代社会的发展。

自古罗马以来,西方对儿童一直采取强制性的态度,相信儿童是由神和家长控制的。

从把婴儿当作家庭财产和财产分配的观点,到16世纪初期教会的义务要求,教育当中的心智学说掌握着家庭教育;那些地位较高的人家给孩子提供较好的教育,做出贡献。

而大多数普通人,则认为孩子就是要学着当个好劳动力,为家庭和劳动力提供支持,负担家庭负担。

18世纪,当革命思潮传播开来,西方开始出现了一些关于儿童的新的观念。

当时新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大大改变了西方社会的面貌,他们强调“教育、普世价值观和正义”。

在这种情况下,婴儿被认为是“尊贵的、崇高的未来的公民”;理性的家庭教育也成为重要的儿童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的期望也发生改变:父母不再完全把孩子当作收入来源,而是站在孩子立场上给予理性教育,以培养出易于自理和有责任感的人格。

19世纪后期,儿童教育兴起了一种“社会能力”的新概念:通过丰富的游戏和学习,可以锻炼儿童的社会能力,使儿童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准备赚取生活所需。

20世纪以来,当代西方儿童观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儿童受到更多的尊重和了解,家庭教育格外注重儿童个性的培养,家庭教师更加关心儿童健康、情感发展、学习实现及对社会责任的觉悟。

现代西方儿童观以上论点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以较好的价值观和角色,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西方儿童观演变历史思维导图

西方儿童观演变历史思维导图

自然论
尊重儿童天性 独立的精神存在
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人们应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期,不能打乱了这个次序 否定了儿童期仅仅是为将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这一观念,而指出儿童亦有独立存在价值
教育心理化
含义
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
对儿童观演进的重要贡献
它要求科学地认识儿童,从而为科学儿童观的出现,及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造就了时势,打好了基础
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受卢梭教育思想影响,尊重儿童天性
裴斯泰洛齐
儿童教育心理学化
首次明确提出使教育、教学心理化的主张 教育应当与儿童心理特点和人性规律相一致,使儿童在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
提倡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
思想主张
爱的教育
爱是一种原始的能力,只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指导,进行训练,就能发挥其效力
“学校变成了儿童的恐怖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
种子说
他认为在人的身上自然地播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通过教育便可以把它们 发展出来
还相信一切儿童都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知识,造就成人
阶段论
提出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 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依儿童的天性和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理性时代或启蒙时代的儿童观
地位
爱的教育是通过母亲与孩子、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信任和唉表现出来的
教育要素主义
在关于事物的对象的任何知识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因素 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题图、劳动教育、德育、智育和教学的基本要素
德国唯心主义的哲学家,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儿童教育心理化运动
主将
赫尔巴特
成就及地位
“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1860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西方教育家儿童教育观的演变及其影响述略

西方教育家儿童教育观的演变及其影响述略

描述:从古希腊起,西方的教育家们就开始注意儿童的教育。

在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就可以看到重视儿童教育的记述。

柏拉图认为儿童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

亚里士多德则更多地注意于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划分,而且要按儿童身心发展来安排教育工作。

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只是儿童教育的发端而已。

古代罗马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35一95)着重指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的自然察赋,为以后的教育打下基础。

他反对强迫学习,一仁张让儿童从学习中发现乐趣;教育必须自始至终适合学生的年龄,不违反儿童的天性。

他强烈地谴责体罚,反对一切粗暴的、强制性的教育方法。

犷在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统治的漫长岁月里,教会统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垄断了教育。

基督教为了征服儿童的灵魂和扩大教会的影响,也为贫苦儿童和被遗弃的孤儿创办了教区学校和慈善救济的孤儿院,扩一大了学校的范围和教育对象。

但是他们在儿童教育观上,则认为儿童生而有罪,本性邪恶,因此,要求儿童尽早开始赎罪,抑制儿童的自然扣胜频繁的祈祷,严峻的纪律和体罚,死记硬背教条、教义,压制儿童的独立思考,剔除教学内客的世俗性和科学性,排除体育和美育,培养儿童的教会偏执和宗教狂热。

这种教育使儿童身心备受摧残,精神被压抑,个性被扼杀。

即使是12世纪兴起的世俗封建主的骑士教育,也受到基督教神学的束缚。

14一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展,西欧封建社会的内部出现了“资本盆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所引起的苹命运功,对于反对封建制度的束缚和教会的精神统治,对于解放叶想,推功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的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在教育家中最著名的有弗奇乌斯、维多里诺、伊拉斯漠、蒙日、拉伯雷等。

在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功中,重视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提倡世俗性的、学科范围广泛的智育,恢复中世纪以来长期被忽视的体育和美育,培养儿童健康的身体、活泼的陕格,具备多方面的才能。

要求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个性,注意儿童的兴趣,激发儿卞学习的积极性、卜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儿童思考,发展儿童的智慧,培养儿童的批判精神;反对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提倡手脑并用,注意结合生活实际,采用直观方法,重视参观旅行;重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注意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狄更斯的儿童教育观

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狄更斯的儿童教育观

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狄更斯的儿童教育观本文试图在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脉络中考察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儿童教育观。

文章认为:狄更斯一系列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折射出了狄更斯的儿童教育观,即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仁爱的社会制度、人性化的学校教育、和谐的家庭关爱。

从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中,可看出狄更斯儿童教育观的形成及其发展脉络。

查尔斯·狄更斯——继莎士比亚之后的又一英国文学巨匠,一生笔耕不辍,以精湛的艺术手法、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自己童年时期的辛酸遭遇,对当时资产阶级的妄自尊大、贪得无厌及其统治机构的腐败虚伪,作了无情的揭露和谴责,对受压迫、受侮辱的下层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社会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其作品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任何文学作品。

在他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中,狄更斯通过对大量生活素材的认真提炼和精心编排,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具有时代特点的鲜活典型的人物形象,尤其是通过对一系列栩栩如生、颇具特色的儿童形象的塑造,强烈谴责了19世纪英国社会摧残人性的教育制度和以金钱、私利编织成的畸形家庭关系。

这就是狄更斯所塑造的儿童形象的积极意义,也是使其作品焕发出永恒魅力的原因。

一、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在文学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几类作家:生前走红身后暗,作品犹如昙花现;在世寂寞少知音,作品芳名后不朽;生前既大红大紫,死后亦流芳百世。

毫无疑问,狄更斯,这位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属于最后一类:他既征服了当时的读者,又经受住了历史的无情考验。

众所周知,文学是人民长期以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产物,是对时代生活的文化表征和审美体现,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

西方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精神传承、人文内涵,正如西方和谐教育思想体系一样,在特定的条件下孕育,经过历史的长期积淀,成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土壤。

这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便是狄更斯通过笔下一个个鲜活的儿童形象,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其本人对教育思想体系的思考、探索及渴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儿童观的变迁摘要:西方从古代到现在的儿童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卢梭到杜威再到蒙台梭利,各个教育家们的观点有相似也有不同,但这个过程是儿童从被压抑到被发现,继而被尊重的过程。

同时对我国现代的儿童观也有很大的启示。

本文对各个教育家的儿童观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以对儿童观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西方儿童观;发展;综述科学的儿童观是我们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理论基础,对教师的工作起着指导作用。

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各界中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的儿童观,因此导致我国频繁发生一些伤害儿童的现象。

一种是把儿童看的过于弱小,是成人的附庸,无视儿童的身心需要,一种是把儿童看作“小大人”给儿童施加一些超出年龄承受能力的任务。

因此,以史为鉴,对西方近现代儿童观的发展历程做一个回顾和反思,从中找出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科学儿童观的涵义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与教育观、教师观是紧密相连的。

科学儿童观应该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出发点,并且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正确的对待儿童的态度应该是在合理的保护和照顾儿童的基础上,给儿童一定的自由空间和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环境,让儿童自由自主的全面发展,并且应该注意儿童之间的差异性。

二、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儿童观发展历程1、古代的儿童观在原始社会,儿童是公养公育的,对儿童的教育是与生活结合起来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儿童与成人的本质区别,因此,也并没有特定的儿童观。

由于文化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与成人一起参加劳动,也没有必要去学习特定的文化,他们没有被当作儿童来看待,他们穿同成人一样的衣服,被当作社会的未来成员,一旦战争需要他们,他们就同成人一样上战场。

所以当时没有特定的儿童观。

“在口语的世界里,成人的概念并不存在,因此,儿童的概念就更不用提了”。

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战争的需要,儿童出生之后就要接受审核,身体强壮的儿童才能存活下来,以保证成为未来的强壮的公民。

在古代的希腊和雅典,儿童出生后要接受长老的检查,不合格的就要被抛弃。

这实际上是在剥夺儿童的生存权利。

到了柏拉图的时代,他认为,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应该格外重视,对他们施予不同于其他阶段儿童的教育,让他们学习音乐、讲故事等等,并且提出了强迫儿童受教育的主张。

这是把儿童与成人区别开来的开始。

在柏拉图之后的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教育哲学思想。

他最早明确地提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划分,而且也最早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

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

这是科学儿童观的萌芽,表明亚里士多德已经开始能够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实施教育。

以上的综述说明,科学儿童观在古代的教育思想中已经开始萌芽。

2、中世纪的儿童观中世纪,欧洲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一时期,文化教育中渗透着神学的性质,文化科学的发展被遏制,一切都被用来为宗教神学服务。

教会人士鼓吹“原罪论”,于是,儿童被自然而然地认为是生来有罪的,被视为是邪恶的化身,只有对儿童进行“畏神”的教育才能拯救儿童。

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学校和家庭都加入到拯救儿童的行动中来,儿童稍微有一点不良行为,就要遭到体罚和殴打,因此这个时期的儿童观是远远离开科学儿童观的宗旨的,是一种倒退和落后,这个时期的教育没有顾及到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3、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14-16世纪,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同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表现在文化领域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反对宗教对人的禁锢,提倡理性和对人的尊重,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目标。

这就有力地打击了中世纪以来的“原罪说”,使儿童观的发展历程又回到了正轨。

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他为科学儿童观的发展和奠基做了非常大的理论贡献。

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自然,一方面指的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另一方面,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此外,夸美纽斯还提出了量力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之后还有伊拉斯谟等人也对儿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尽管人们开始普遍关注儿童的自由和兴趣,但并未认识到儿童具有独特的价值,儿童仍然从属于成人,中世纪的“原罪”说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体罚儿童的现象仍然存在。

4、启蒙时代的儿童观17世纪以后,理性主义开始抬头,原罪说的影响力减弱,人们开始关注儿童,各个国家也都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保障儿童的权利,提出尊重儿童,这就确定了儿童观的社会主观形态。

这一时期,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彻底否定了中世纪儿童的“原罪论”,提出儿童的发展依赖教育和环境。

但是,洛克忽略了遗传和生物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而且他的“绅士教育”也体现出他为资产阶级培养需要的统治人才的一面,并不是真正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

在洛克之后的卢梭是西方儿童观的奠基者,可以说,西方现代儿童观,是从卢梭真正开始的。

他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大的特点和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看作儿童,把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和教育中最积极的因素。

卢梭认为,儿童的教育应该“归于自然”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促进儿童身心的自由发展。

他在《爱弥儿》这部书中说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但是,卢梭所主张的消极教育无法为儿童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和刺激,为了让儿童少受罪恶的污染,卢梭主张在儿童十二岁之前不要让他们受任何教育,这缺少了对儿童的智力和思维发展的刺激,只是把儿童当作一个被动的接受体。

但是儿童是一个主动发展的个体,需要接受环境中的各种刺激。

在卢梭影响下,这时期的儿童教育开始慢慢地关注儿童的天性,选择适合儿童天性的教育内容和形式等。

卢梭是西方教育史上新旧儿童观的分水岭,从此之后,儿童开始受到关注,在卢梭之后的许多思想家也开始吸收卢梭的观点,形成自己的儿童观。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继承了卢梭的自然主义的儿童观,但是他比卢梭的儿童观更加进步了。

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只是依赖本身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儿童的自然发展必须和教育目的相结合,培养各方面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说,裴斯泰洛齐看到了教育的社会性,认识到教育必须在遵循自然的条件下使教育者成为一个社会人,这是裴斯泰洛齐进步于卢梭的方面。

而且,裴斯泰洛齐的儿童观比起前人更具有人性化,他爱护儿童,尊重儿童,不只在理论中是这样,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他创办许多孤儿学校,与这些儿童“从早到晚,我一个人和他们在一起,是我的双手,供给他们身体的和心灵的一切需要。

他们都是直接从我这里得到必要的帮助、安慰和教学。

他们的双手被我握着,我的眼睛凝视着他们的眼睛。

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

他们生病,我在他们身边,他们健康的时候,我也在他们身边。

”德国的赫尔巴特提出了主知主义的教育思想,他主张对学生严加管理,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虽然他的观点随后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但是他的儿童观却是保守的,离我们倡导的科学儿童观后退了一步。

5、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瑞典教育学家爱伦凯曾在《儿童之世纪》一书中预言:“20世纪将成为儿童的世纪”。

但是,20世纪并不完全是儿童的世纪。

虽然之前我们的儿童观已经越来越科学,但是儿童并没有被真正的解放。

早在16世纪,很多国家就颁布了普及教育的法令。

不过这些早期的关于普及教育的法律,大多数不具有强制的性质或在事实上不具有强制的性质,因而对普及义务教育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19世纪中叶以后,各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的有关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大都具有强制性。

正是这些具有强制性质的法律的实施,使得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及了初等教育,全世界儿童至少从法律上来看,是被从蒙昧状态中解放了,这就是儿童观的实践方面的进步。

这一时期,出现了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从儿童出发,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儿童。

“这是一种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

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杜威的儿童观以儿童为起点,为中心,并且以儿童的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

但是,杜威又不主张对儿童放任自流,他认为教师应该与儿童一起合作。

随后,蒙台梭利重视发展儿童感官,强调“有准各的环境”,儿童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

从蒙台梭利这里开始,儿童教育强调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

这个观点正是现代科学儿童观的要素。

之后,西方又出现了许多派别,都是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来提出自己的儿童观。

例如,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心理学派,他们认为儿童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些都表现出西方现代儿童观越来越注重儿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特点。

三、西方近现代儿童观的发展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启示我国传统的对儿童的态度一直是父母对儿童的爱为主,但是又贯穿着父母和教师的压制和主导,而且伴随着一直以来的对儿童的性别歧视。

在纵观了西方儿童观的发展之后,我们可以在其中吸收一些有利的因素,注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尊重儿童,爱护儿童,同时又给儿童自主发展的空间,引导儿童发展。

在我国目前阶段,还会发生一些父母殴打儿童,教师体罚儿童的现象,因此,在我国,全面普及科学的儿童观,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儿童观理念势在必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