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知识点回顾一、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不同的物质在熔化时,表现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类物质在熔化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直到由固态全部熔化为液态,温度才上升。
这类固体称之为晶体。
另一类物质在熔化时,没有一定不变的温度,在吸热后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全部变为液态,温度不断升高,这类物质称之为非晶体。
(2)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晶体溶液在凝固过程中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一般是不相同的。
(3)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读:熔化和凝固图象如图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由图可知:A点开始计时,B点表示t=5 min时萘的温度为80 ℃,此时萘仍全部处于固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萘不断吸收热量,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萘的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萘的熔点是80 ℃。
BC段与时间轴平行,到C点全部熔化成液态。
此后,萘继续吸热升温,如CD段所示。
从图象看出,B点是80 ℃固态的萘,C点是80 ℃液态的萘,BC之间是80 ℃固液共存状态的萘。
若从D点起停止加热后,液态萘温度不断降低。
当降到E点(80 ℃)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但温度仍保持80 ℃不变,直到F点全部凝固。
以后,固态萘放热,温度才开始下降,即图线中FG段。
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1)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中物质要吸收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蒸发要吸热,所以有制冷作用。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word版本

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1、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答:0 ℃冰好一些;因为0 ℃的水和0 ℃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冰的冷却效果好一些。
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答: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够继续熔化4、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答:吃冰棒是熔化吸热,而扇扇子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来吸收人体的热量。
5、取一根较粗的铁丝,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会看到铁丝周围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有白气产生,这是什么现象?答:由于铁丝温度较高,插入水中后发生局部的沸腾现象,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6、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答:舞台上喷撒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7、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答: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很高,钨丝因受热升华变成气态钨,当气态钨遇到冷的灯泡壁又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附在灯内壁上,长时间灯泡变黑。
8、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答:南方的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与北方的冷气流相遇,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冰晶熔化变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9、我国南方的夏天,每当烈日当空,导致地表温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当:有时会下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以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觉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到凉爽了。
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现象和原理。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A. 蒸发B. 凝固C. 升华D. 液化2. 下列哪种情况下,物质会经历升华过程?A. 冰块在室温下融化B. 干冰在室温下直接变成气体C.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D. 水沸腾后变成蒸汽3.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A. 凝固B. 液化C. 凝华D. 蒸发4.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A. 霜的形成B. 雾的形成C. 雪的融化D. 植物的生长二、填空题5. 当水蒸气遇冷时,会_________成小水滴,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6. 冰变成水的过程是_________,而水变成冰的过程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7. 描述一下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并给出每种过程的名称。
四、计算题8. 假设一个封闭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当容器内的温度从20°C升高到100°C时,水的体积变化了多少百分比?(水的比热容为4.18J/g·°C,水的密度为1 g/cm³)答案一、选择题1. B. 凝固2. B. 干冰在室温下直接变成气体3. C. 凝华4. D. 植物的生长二、填空题5. 凝结,液化6. 熔化,凝固三、简答题7. 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包括:- 熔化:固态物质变为液态- 凝固:液态物质变为固态- 蒸发:液态物质变为气态- 冷凝:气态物质变为液态- 升华: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态- 凝华:气态物质直接变为固态四、计算题8. 首先计算水吸收的热量:Q = mcΔT,其中m是水的质量,c是比热容,ΔT是温度变化。
由于水的体积变化与温度变化成正比,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热量来估算体积变化。
假设水的质量为m,体积变化为ΔV,那么ΔV = (Q/m) / ρ,其中ρ是水的密度。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体积变化的百分比。
请注意,上述计算题的答案需要具体的数值来完成计算,这里仅提供了计算方法。
物态变化简答题

一、简答题1、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2、现在给你一杯很烫的开水和一只空杯子,你能尽快将水冷却下来吗?为什么要这样做?3、小明暑假在家休息时觉得十分炎热,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想出二种消暑降温的好办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4、请你解释一下俗语“下雪不冷,化雪冷”。
5、请你仔细观察,从生活中找出4个生成“白气”的例子,分析它们的成因。
6、你知道云、雨、雾、露、霜、雪都是怎样形成的吗?7、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感到暖和,而用劲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会更冷.这是什么原因? 8、去年冬天以来,广东出现历史上少见的大旱,一些地区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缓解旱情.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撒播到云中使其降雨.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上述人工降雨过程.小资料: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容易升华.9、开启啤酒瓶盖瞬间伴有“嘭”的一声,瓶口有股“白烟”,对此有两种说法:(1)“白烟”是瓶内CO2液化形成的;(2)“白烟”是瓶口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你赞成哪种说法?10、电冰箱是利用氟利昂作为工作物质把冰箱的“热”“搬运”到外部。
电动压缩机把冰箱内的氟利昂压缩到冰箱外部(有些藏在外壳内)的冷凝器中放热,冷凝器由金属管制成,如图所示。
请问高温氟利昂应该从冷凝器的A、B哪个口流入,哪个口流出,才能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分析为什么?11、平时我们经常听人们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12、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
如图所示,热管是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它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很快会传到另一端,这是什么道理?13、煮熟后滚烫的鸡蛋为了容易剥皮,需要把它放在冷水中浸一会儿。
这是为什么?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舞台上喷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们看到的”白雾”.2、正确答案:只要将水在两个杯子中来回倒就可以了。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A. 熔化B. 凝固C. 汽化D. 升华2. 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A. 玻璃B. 松香C. 食盐D. 沥青3.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A. 凝固B. 凝华C. 液化D. 升华二、填空题4.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5.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三、简答题6. 请简述物态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
四、计算题7. 如果水在标准大气压下从100℃开始冷却,直到完全凝固成冰,需要释放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18 J/g·℃,水的熔化热为334 J/g)五、实验题8. 描述一个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二、填空题4. 凝固5. 升华三、简答题6. 物态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包括:熔化(固态变为液态)、凝固(液态变为固态)、汽化(液态变为气态)、液化(气态变为液态)、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和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四、计算题7. 假设我们有100克水,从100℃冷却到0℃,首先计算冷却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Q_{cool} = 100g \times 4.18 \frac{J}{g\cdot ^\circ C} \times (100^\circ C - 0^\circ C) = 4180 J \]然后计算水从液态变为固态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Q_{freezing} = 100g \times 334 \frac{J}{g} = 33400 J \]总热量为两者之和:\[ Q_{total} = Q_{cool} + Q_{freezing} = 4180 J + 33400 J = 37580 J \]五、实验题8. 实验步骤:a. 准备一个烧杯,装入适量的水,并记录初始温度。
b. 将烧杯放在加热器上,开始加热。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转变为什么态的过程?A. 液态B. 气态C. 等离子态D. 等温态答案:B. 气态2. 在以下物质中,哪种物质不会发生升华现象?A.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B. 硝酸铵C. 碘D. 水答案:D. 水3. 熔化是物质由什么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A. 气态B. 等离子态D. 等温态答案:C. 固态4. 下列哪种物质的融点最低?A. 铁B. 铝C. 锌D. 水银答案:D. 水银5. 沸腾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什么态的过程?A. 气态B. 等离子态C. 固态D. 等温态答案:A. 气态二、判断题1. 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B. 错误答案:A. 正确2. 气态物质的分子间距离较近,分子运动较快。
A. 正确B. 错误答案:B. 错误3. 溶解是一种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A. 正确B. 错误答案:B. 错误4. 子午观测仪是利用物质的升华现象进行测量的仪器。
A. 正确B. 错误答案:A. 正确5. 水的密度在升华时会发生变化。
A. 正确答案:B. 错误三、简答题1. 请解释固态物质的定形和定积特性。
答案:固态物质的定形特性指的是固态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在空间中排列有序,具有固定的形状。
固态物质的定积特性指的是固态物质的体积基本不受外界压力和温度的影响。
2. 请解释液态物质的流动性和可压缩性。
答案:液态物质的流动性指的是液态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可以相互滑动,具有流动性。
液态物质的可压缩性指的是液态物质在受到外界压力作用下,体积会产生变化。
3. 请解释气态物质的容易扩散和压缩性。
答案:气态物质的容易扩散指的是气态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具有高度的自由度,可以在空间中自由运动和传播。
气态物质的压缩性指的是气态物质的体积可以通过增加外界压力而发生变化。
四、综合题某实验中,研究者观察到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A发生了以下变化:-10°C:物质A呈固态,形状不变;0°C:物质A开始融化,逐渐转变为液态;100°C:物质A迅速沸腾,转变为气态。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态变化过程中,物质会吸收热量?A. 凝固B. 液化C. 升华D. 凝华2.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什么?A. 凝华B. 液化C. 升华D. 凝固3. 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这个过程属于:A. 凝华B. 液化C. 升华D. 凝固4. 冰棍在空气中逐渐变小,这是因为:A. 冰棍熔化B. 冰棍升华C. 冰棍液化D. 冰棍凝华5. 下列哪种物态变化是放热的?A. 升华B. 凝华C. 液化D. 凝固二、填空题6.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
7.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
8.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
9.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
10.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
三、简答题11. 请解释为什么冬天窗户上会出现冰花?12. 请简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及其特点。
四、计算题13. 假设有一块冰,其质量为200g,温度为-10℃。
如果将其加热至0℃并使其完全融化为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冰的比热容为2.1J/(g·℃),水的比热容为4.18 J/(g·℃),冰的熔化热为334 J/g)五、实验题14.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答案:1. C2. A3. B4. B5. D6. 熔化7. 汽化8. 液化9. 升华10. 凝华11. 冬天窗户上出现冰花是因为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表面,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冰晶,形成冰花。
12. 水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
在常温下,水会从固态熔化成液态,当温度继续升高,水会从液态汽化成气态。
反之,水蒸气在冷却时会液化成水,水在更冷的条件下会凝固成冰。
13. 首先,冰从-10℃加热到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Q_{1} = m\times c_{冰} \times (T_{final} - T_{initial}) = 200g \times 2.1 \frac{J}{(g·℃)} \times (0℃ - (-10℃)) = 4200J \]然后,冰在0℃融化成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Q_{2} = m \times L_{熔化} = 200g \times 334 \frac{J}{g} = 66800J \] 总共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Q_{total} = Q_{1} + Q_{2} = 4200J + 66800J = 71000J \]14. 实验设计: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将烧杯放在加热器上加热。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物态变化是物质经历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关于物态变化的测试题及答案,帮助你巩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 燃烧B. 溶解C. 融化D. 酸碱反应答案:C. 融化2. 在以下温度范围内,哪个是水的冰态?A. -15°CB. 20°CC. 100°CD. 200°C答案:A. -15°C3. 下列哪个不是物质由液体转变为气体的过程?A. 汽化B. 蒸发C. 沸腾D. 凝固答案:D. 凝固4. 当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时,发生了什么物质变化?A. 融化B. 凝固C. 沸腾D. 降温答案:C. 沸腾5. 鉛笔芯较软,而冰较硬,这是因为:A. 冰的分子间力较强B. 鉛笔芯的分子间力较弱C. 冰分子的排列较紧密D. 鉛笔芯分子的排列较疏松答案:C. 冰分子的排列较紧密二、填空题1. 将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液化2. 当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既能蒸发又能凝结时,称为物质的________。
答案:沸点3. 将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凝固4. 当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既能融化又能冻结时,称为物质的________。
答案:熔点5. 气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凝华三、简答题1. 解释一下物态变化的原理以及影响物态变化的因素。
答案:物态变化的原理是物质分子或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影响物态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和压力。
温度改变会影响物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达到一定条件时会引起物态变化,如融化、沸腾、凝固等。
压力改变会影响物质分子或原子的间距,当压力足够大时,固态物质可以通过物态变化转变为液态或气态。
2. 请举例说明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物态变化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我们使用冰箱来冷冻食物,这是利用物质的凝固原理将水变为冰来保鲜食物。
物态变化的简答题

1、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着一把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平面镜的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防止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子表面上,影响医生诊疗。
2、为了研究影响蔬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明同学在室内把新鲜蔬菜分成两份,一份用保鲜袋装好,一份放在转动的电风扇下,小明同学是想研究蔬菜水份散发与什么因素的关系?这两份蔬菜哪一份水份散失的更快?答:小明同学研究的是蔬菜水份散失与空气流速的关系。
放在电风扇下的蔬菜水份散发的快。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壶内水汽化后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不会液化,所以在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4、.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5、.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答: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使锅内的水干的快而已,白白浪费了燃料.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大火把水烧开后,就改用小伙,保持锅内的水一直沸腾.6、.酒精灯的火焰能点燃纸,但是却能用纸做的小锅在酒精灯上烧开水,讲出其中的道理.(纸的着火点是183°C,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是800°C).答:在纸做的小锅内,用酒精灯加热只能将水加热到沸腾的温度,即100°C.水沸腾时需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也吸收了纸的多余热量,使纸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183°C,所以用纸锅烧水,纸并不会燃烧.7、.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答:舞台上喷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们看到的”白雾”.8、.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答:这说法有道理.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所以会有”霜前冷”;而”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觉得寒冷.9、将一个鸡蛋从冰箱里拿出来,我们会看到蛋壳先变湿后变干,为什么?答:此现象反映物理学上的液化和蒸发,先湿是因为刚出冰箱的蛋壳表面温度较低,外界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蛋壳而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后干是因为一段时间后蛋壳表面温度上升到环境温度,蛋壳表面的的水分又蒸发了。
物态变化复习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复习题及答案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以下是一份物态变化的复习题及答案,供学生复习和检验自己的理解。
一、选择题1.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A. 升华B. 凝华C. 蒸发D. 沸腾答案:A2.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A. 水结成冰B. 冰化成水C. 水蒸发D. 铁生锈答案:D3.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A. 凝华B. 液化C. 升华D. 汽化答案:B4.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A. 凝华B. 液化C. 凝固D. 汽化答案:C5.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质不会发生物态变化?A. 水在0℃以下结冰B. 冰在0℃以上融化C. 水在100℃沸腾D. 干冰在室温下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答案:D二、填空题6.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汽化7. 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会________。
答案:凝结成水珠8.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摄氏度。
答案:1009.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熔化10.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凝华三、简答题11. 请解释什么是升华,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不经过液态。
例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室温下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12. 描述一下物质的凝华过程,并给出一个自然现象的例子。
答案: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例如,在寒冷的冬夜,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凝华成霜。
四、计算题13. 如果一个冰块的体积是0.05立方米,其密度是0.92克/立方厘米,求冰块的质量。
答案:首先将体积换算为立方厘米,0.05立方米 = 50000立方厘米。
然后使用公式质量 = 体积× 密度,质量= 50000 × 0.92 = 46000克。
14. 已知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如果将水加热到105摄氏度,水的状态会如何变化?答案: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物态变化复习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复习题及答案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什么?答:物质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2.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什么?答: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
3.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什么?答: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
4.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什么?答: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蒸发。
5.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什么?答: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6.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什么?答: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7.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什么?答: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8. 物质在不同温度下会经历哪些物态变化?答:物质在不同温度下会经历熔化、凝固、蒸发、液化、升华和凝华等物态变化。
9. 什么是相变?答:相变是指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从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10. 为什么水在0°C以下会结冰?答:水在0°C以下会结冰是因为水分子在低温下运动减缓,分子间的距离缩小,形成固态结构。
11. 为什么冰在0°C以上会融化?答:冰在0°C以上会融化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冰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距离增大,从而转变为液态。
12. 为什么水在100°C以上会沸腾?答:水在100°C以上会沸腾是因为水分子在高温下获得足够的能量,能够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从而转变为气态。
13. 什么是饱和蒸汽压?答:饱和蒸汽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液体表面与其蒸汽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压力。
14. 什么是相对湿度?答: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蒸气含量与该温度下空气能够容纳的最大水蒸气含量的比值。
15. 为什么冬天的窗户上会有霜?答:冬天的窗户上会有霜是因为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表面,温度降低,水蒸气直接凝结成冰晶,形成霜。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A. 固体B. 液体C. 气体D. 等离子体2. 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多少摄氏度?A. 0°CB. 100°CC. 37°CD. 273°C3.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A. 凝结B. 凝华C. 蒸发D. 升华4. 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A. 冰融化成水B. 水蒸发成水蒸气C. 铁生锈D. 水蒸气凝结成雨5.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A. 蒸发B. 升华C. 凝结D. 凝华二、填空题6.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
7. 当温度降低时,气体会经历_______过程变成液态。
8.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
9.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
10.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
三、简答题11. 解释什么是相变,并给出三种常见的相变过程。
12. 描述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并解释涉及的物态变化。
四、计算题13. 如果一个冰块在标准大气压下从-5°C加热到0°C,且没有融化,计算它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假设冰块的质量为200g,比热容为2.1J/g·°C)五、实验题14.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并记录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 物态变化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等离子体)2. 答案:B(100°C)3. 答案:B(凝华)4. 答案:C(铁生锈)5. 答案:B(升华)二、填空题6. 答案:凝固7. 答案:液化8. 答案:熔化9. 答案:凝结10. 答案:升华三、简答题11. 答案:相变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常见的三种相变过程包括:熔化(固态到液态)、凝固(液态到固态)、蒸发(液态到气态)。
12. 答案: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
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
1.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什么?
答案:升华
2.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什么?
答案:凝华
3.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叫什么?
答案:液化
4. 冰变成水的过程叫什么?
答案:熔化
5.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什么?
答案:汽化
6.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什么?
答案:凝固
7.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什么?
答案:熔化
8.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什么?
答案:液化
9.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什么?
答案:汽化
10. 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会吸收或放出热量吗?
答案:是的,物态变化过程中会伴随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11. 描述一下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答案:水的三态变化包括:液态水(水)在温度降低时可以凝固成固态冰;固态冰在温度升高时可以熔化成液态水;液态水在温度继续升高时可以汽化成水蒸气。
12. 为什么冬天的窗户上会有冰花?
答案:冬天窗户上出现冰花是因为室内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窗户表面时,发生凝华现象,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窗户上。
13. 为什么夏天的冰棍会冒烟?
答案:夏天冰棍冒烟是因为冰棍周围的水蒸气遇到冰棍的低温表面时,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滴,看起来像是冒烟。
14. 为什么冬天的湖面会结冰?
答案:冬天湖面结冰是因为湖水在低温下发生凝固现象,液态水变成固态冰。
15. 为什么夏天的路面会湿漉漉的?
答案:夏天路面湿漉漉的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到较冷的路面时,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滴附着在路面上。
物态变化简答题培训讲学

物态变化简答题一、液化简答题(标准流程:①物体温度相对较低→②水蒸汽温度相对较高→③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④回应题目)1、医生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着一把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使平面镜的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口腔内有大量的水蒸汽,防止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镜子表面上,影响医生诊疗。
2、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白气”是液化现象。
烧开水时壶内有大量高温的水蒸汽,而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水蒸汽无法遇冷液化,所以靠近壶嘴的地方不出现“白气”。
3、开水冒“白气”冰棒也冒“白气”,试解释两种“白气”的形成?答:“白气”都是液化现象。
开水冒“白气”这是因为高温开水水面上方存在大量水蒸汽且温度相对较高,外围的空气温度相对较低,水蒸汽遇到空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而出现“白气”;冰棒温度相对较低,外围空气中的水蒸汽温度相对较高,水蒸汽遇到冰棒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而出现“白气”。
4、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答:“白气”是液化现象。
冰棒温度相对较低,外围空气中的水蒸汽温度相对较高,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而出现“白气”。
这些“白气”是向下飘,“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密度比空气大。
5、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后,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答:这是液化现象。
冬天,眼镜片在室外温度相对较低,暖和的室内水蒸气温度相对较高,当戴眼镜的人进入暖和的屋子里后,室内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后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而附着在镜片上,所以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
6、在广州的春季,每当“回南天气”到来时,课室的墙壁、黑板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1)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
物理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

物理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冰化成水是熔化过程B. 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过程C. 铁块受热后体积膨胀是熔化过程D. 霜的形成是凝华过程2.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汽化C. 升华D. 液化3.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
A. 凝华B. 液化C. 熔化D. 升华4.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液化C. 凝固D. 汽化5.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液化C. 凝固D. 汽化二、填空题6. 当温度高于0℃时,冰会直接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称为______。
7. 冬天窗户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后______形成的。
8.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直接变成气态,这个过程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9. 请简述物态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及其吸热或放热情况。
四、计算题10. 一块冰的质量为2kg,它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多少?(已知冰的密度为0.9g/cm³,水的密度为1g/cm³)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A4. C5. A二、填空题6. 升华7. 凝华8. 升华三、简答题9. 物态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包括:熔化(固态变为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变为固态,放热)、汽化(液态变为气态,吸热)、液化(气态变为液态,放热)、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热)和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热)。
四、计算题10. 由于质量与状态无关,所以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仍然是2kg。
物态变化考试题型有答案解析

一、生活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吸热B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吸热C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放热D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放热2.水无常形,变化万千。
如图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3.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打开电冰箱能看到“白雾”的季节是夏天,看到口中呼出白气的季节是冬季。
下面所述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A .夏天潮湿,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汽,是产生前者的条件之一B .夏季干旱,燥热是产生前者的条件之一C .口中呼出的气体含有大量水蒸汽是产生后者的条件之一D .冬季干燥、寒冷是产生后者的条件之一4. 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2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固体 液体 气体升华(吸热)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液化(吸热) 凝固(吸热) 凝华(吸热)5. 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 、人呼出的水蒸气B 、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C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D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6. 用质地密实的薄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盛有适量的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 )A 纸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B 纸的散热性能很好C 水的沸点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带点D 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7.寒冷的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B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C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外水蒸气凝华生成的D .玻璃窗上的“汗”是室外水蒸气液化生成的8.流行歌曲《青花瓷》因其浓浓的复古中国风而颇受广大歌迷喜爱。
晓婷同学从物理角度解读歌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天青色等烟雨”,雨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 .“炊烟袅袅升起”,炊烟随风飘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月色被打捞起”,水中月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D .“冉冉檀香透过窗”,闻到檀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二、物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1.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的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同样多的鸡蛋。
专题3-5 《物态变化》单元简答类问题(精炼)(解析版)

度,故“白气”会向下落。 5. (2022 四川自贡)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 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答案】见解析 【解析】冰不能熔化;因为冰熔化要吸收热量,而 0℃的房间与正在熔化的冰的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 冰无法吸热也就不会熔化。 6. 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 【答案】冻肉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冻肉上,所以冻肉出冷库后会 有一层白霜,从而使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了。 【解析】 冻肉出冷库时温度低,其周围水蒸气温度很低,就会直接凝华小冰晶附在冻肉上,所以会变重。 7.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 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 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你能试着分 析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吗? 【答案】凝华、升华、液化、熔化. 【解析】 (1)二氧化碳变成干冰,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 (2)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 (3)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 (4)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 (5)小冰晶下落过程中变成水滴,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 8. 解释雨、雪、云、雾、露、霜、冰雹的成因。 【答案】见解析。 【解析】雨、云、雾、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漂浮在高空的小水珠形成云,当小水珠 聚集太多时形成雨落到地面。漂浮在低空的小水珠形成雾,附在地面的形成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答:0 ℃冰好一些;因为0 ℃的水和0 ℃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冰的冷却效果好一些。
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答: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够继续熔化4、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答:吃冰棒是熔化吸热,而扇扇子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来吸收人体的热量。
5、取一根较粗的铁丝,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会看到铁丝周围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有白气产生,这是什么现象?答:由于铁丝温度较高,插入水中后发生局部的沸腾现象,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6、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答:舞台上喷撒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7、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答: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很高,钨丝因受热升华变成气态钨,当气态钨遇到冷的灯泡壁又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附在灯内壁上,长时间灯泡变黑。
8、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答:南方的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与北方的冷气流相遇,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冰晶熔化变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9、我国南方的夏天,每当烈日当空,导致地表温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当:有时会下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以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觉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到凉爽了。
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现象和原理。
答:烈日当空,温度很高,人体的汗液难蒸发,人体不能散热,所以感到酷热难当;下了阵雨以后,空气中温度增大,人体汗液蒸发变慢,所以人体感到湿热;刮风加快汗液蒸发,蒸发吸收人体的热量,人们感到凉爽。
10、从冰箱里拿出冷藏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答:冷藏鸡蛋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在鸡蛋上,所在鸡蛋变湿了;擦拭以后鸡蛋的温度还很低,水蒸气还会不断遇冷液化,所以擦不干;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温度升高,水蒸气不再液化,而鸡蛋表面的小水滴会汽化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所以变干了。
11、霜前冷,雪后寒?答: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所以“雪后寒”12、刚从游泳池上岸的人感到冷,如果有风会冷的打颤为什么?(2)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
答:(1)因为人身上有水,而水蒸发吸收人体的热量,因此人感觉冷,如果有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身上水分的蒸发吸热,会带走身上更多的热量,所以会冷的打颤(2)因为狗身上没有汗腺,天热时不能靠身体出汗来散热,只得伸长舌头,大口喘气加快舌头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加快舌头表面唾液蒸发来吸收身体的热量。
13、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
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火箭发射时,发射架为什么不被高温烧坏?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下图)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答案:大水池里的水受到高温汽化吸收热量,保护发射架不补烧坏;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小水珠组成的。
它是由水池里的水汽化后又降温液化成小水珠漂浮在空气中成的14、小鹭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帮小鹭解释“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粉”是冰箱里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而产生的。
“白气”是冰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产生的。
“冒汗”是茶杯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产生的15、如图是一种常见的打火机,可以看见里面装有液体.阿强同学一天玩打火机时,把阀门松动了,一会儿工夫,虽然没有把液体倒出来,却发现液体不见了,但阀门周围却结了一层白色的东西,用手摸一摸打火机,发现打火机非常冰冷.试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解释上述发生的现象。
答:火机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阀门松动,丁烷液体迅速汽化,从外壳吸收大量的热,外壳温度降低,所以冷;而阀门处的温度低于0℃,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放热降温,凝华形成小冰晶附着在阀门处结了一层白色的粉末。
16、据传某年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甜点为冰淇淋,因其上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必烫,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笑以为柄;林则徐不动声色,过得几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丝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呲牙咧嘴。
请用物理知识解释答案:冰淇淋上面的白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冷冰淇淋而液化成的水滴。
因为油的密度比水轻,水的温度虽然高,但是水在油的下面,被油隔开了空气,不能汽化;而油的沸点比较高,所以从表面看来,油没有沸腾,无一丝白气冒出,给人一种温度不高的假象。
18、在北方的冬天,为了防止菜冻坏,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为什么?答:因为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
所以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
19、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
请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物理现象,并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夏季白天气温比较高,河水蒸发较快,有较多的水汽化成水蒸气。
清晨,河面上气温较低,部分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白雾),飘浮在河面上。
20、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
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答: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被手吸收了,手会感到暖和。
若使劲儿向手吹气,则是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21、“炖”菜是鹤岗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7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答:①不会②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③当煲中的水达到沸点后,盅内的汤水也达到沸点,汤水如果沸腾需继续吸热但由于煲中的水和盅内的汤水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所以盅内的汤水不会沸腾。
22、2003年10月15日到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怎么样产生的? (2)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非常高温,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使舱内温度保持正常。
请说明挥发涂料是怎样起作用的?答(1)水先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又遇冷发生液化成水。
(2)熔化和汽化吸热,使火箭头部的温度降低。
23、为延长茶叶的保质期,人们常将茶叶包装好后放入冰箱中,用低温的方法贮存茶叶,这样可将茶叶的保质期延长(达2年之多),问:肖敏家来客人了,当她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包装盒时,就有如图的一幕。
试回答:在炎热的夏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能否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为什么?答:不能马上打开包装,因为茶叶温度比室温底,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茶叶容易吸潮变质。
24、从温度与室温(24℃)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
请你分析为什么温度计取出后,它的示数会先降低,过了一段时间又回升到24℃?答:温度计被取出,液泡上的酒精蒸发吸热,液泡温度降低,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降低;待酒精蒸发完毕后,外界空气温度高,将热量传给液泡,直到空气与液泡温差为0,所以温度计的温度又回到与室内相同的温度24℃27、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气雾杀虫剂。
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
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刘娟同学喷洒杀虫剂时,杀虫剂吸热汽化成气态,所以金属罐变凉了。
28.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壶内水汽化后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不会液化,所以在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壶内水汽化后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不会液化,所以在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29.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30.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使锅内的水干的快而已,白白浪费了燃料.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大火把水烧开后,就改用小伙,保持锅内的水一直沸腾.31.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这是为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液化,使平面镜成像模糊.32.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舞台上喷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们看到的”白雾”.33.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这说法有道理.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所以会有”霜前冷”;而”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觉得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