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pdf 22页)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规划

电力系统规划

电力系统规划•负荷预测•电力电量平衡•电源规划•输电网规划•配电网规划配电网规划(主要内容)配电网的作用及其特点中压配电网的常用接线方式 配电网规划模型及算法配电网的作用及其特点(定义及分类)定义:在电力网中主要起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称为配电网络。

分类:按电压等级分为高压配电网(35、63、110 kV)、中压配电网(3、6、10kV)和低压配电网(380V、220V);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

配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及应用范围额定电压/kV线路结构输送功率/MW输送距离/km0.22架空线≤0.05≤0.15低压配网电缆≤0.1≤0.20.38架空线≤0.1≤0.25电缆≤0.175≤0.356架空线≤25~10中压配网电缆≤3≤810架空线≤38~15电缆≤5≤1035架空线2~1020~50高压配网110架空线10~5050~150配电网的作用及其特点(电压等级)配电网的作用及其特点配电网的作用及其特点RBTS系统配电网的作用及其特点RBTS系统配电网的作用及其特点BUS6的配电网为一复杂配电网,有83个节点,40个负荷点,2938户用户。

配电网的作用及其特点配电网的作用及其特点(中压配网与输电网的比较)中压配电网区别于输电网的主要技术特点:•配电网通常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每条出线设置了若干分段开关;•配电网的支路电阻r和电抗x之比r/x一般比较大,而并联电导和容纳很小,常规的潮流计算方法不易收敛;•配电网常处于不平衡多相运行状态;•配电网中配电设备沿线配置,并且配电网的网络接线方式经常发生变化,检修更新频繁。

中压配电网常用接线方式(架空线路—放射式)一、架空线路1、放射式特点:呈放射状树枝形,线路末端没有其它能够联络的电源。

优点:结构简单、投资较少、维护方便。

缺点:可靠性较低,只适合农村、乡镇和小城市。

中压配电网常用接线方式(架空线路—普通环式) 2、普通环式●正常运行时呈闭合状态的分段开关○正常运行时呈断开状态的联络开关特点:将中压变电站不同的两回中压配电线路的末端或中部连接起来构成环式网络。

关于中小城市电网规划的设计研究

关于中小城市电网规划的设计研究
荷挣 胜都有着不同牦 。新旧城区在不同的城市 环境 中, 也需不同的电力网架。 因此城市电网的规 划应该满足城市建设的不同用 电要求 ,同时城市 在规划时也应该为电力的建设预留出相应的变电 站站址及电力线路走廊。
5结论 电 力工 业是 国 民经 济 的重 要基 础 产业 , 也是
国家重要的公共事业。 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发展, 城市电网的建设与改造 ,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 程, 应结合城市电网的长 远规划, 纳入城 市建设的 统一规划中, 城市电网建设不仅要与电源、 负荷协 调发展, 还要具有适度超前意识。 电力系统规划作 为电力工业发展的龙头 ,既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 常运行 , 又关系到电力产业 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 做好电网规戈工作, Ⅱ 构建“ 安全 、 可靠 、 经济 、 高效 、 开放、 灵活” 的电网是当前电力研究工作人员的重 要工作。
11 俊. 代城 市 电 网规 划 设计 与 建 设 改造 【l 4蓝毓l 现 h I
北京: 中国 电力 出版社 ,0 4 20.

9l 一
1中I  ̄r电网的网架规划 J b , 1 在中小城市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 1 网架规划 ,它的任务是用电网规划期问的负荷增 长以确定相应且最佳的电网网络结构 ,从而满足 城市经济可靠输送电力的要求。而进行 电网网架 规划的基本的原则是在保证用电电能安全可靠输
减少二次网的投资和网损 , 又达到安全供电的目 的。 () 3 高低压各侧进 出线方便 : 应考虑各级 电 压出线的走廊 , 不仅要使送 电线路能进得来走得 出, 而且要使送 电线路交叉跨越少 , 转角少。 () 4 站区地形 、 地貌及土地面积满足近期建 送 到 负荷 处 的前 提下 ,使 电 网 的建 设和 运行 费 用 设和发展要求 : 在站址选择时 , 应贯彻 以农业为基 不仅要贯彻节约用地、 占或少占 不 最小。 网架规划应满足线路和变压器的过载约束 , 本的建设方针 , 以及节 点 电压 约 束 ,有 时还 有一 些其 他的特 殊要 农 田的精神 , 而且要结合具体工程条件 , 采取多种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介绍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介绍
电可靠 性和 安全作 业 的环境 ,架 空配 电线路 尽量不
在 新 建的住 宅 区,根据 负荷 发展 水平 或住宅 小 区 的建 筑规划 面积 ,累计 1 0  ̄2 0 2 一座 0 0 0 0 应建 0 0 m
配 电站 。配 电站 应靠近 负荷 中心 ,宜采 用 高压供 电 到楼 的方式 ,一 般应 为独立 式建 筑 ,满 足通 风 、防 火 、防潮 、防小 动物等 要求 。配 电站 ( 应 按最终 室) 容量设 计 ,建设 初期按 照 设计负 荷选装 变压 器 ,变 压 器 单 台 容量 不 宜 超 过6 0k A 3 V 。变压 器 应 选用 全
以充 分利 用 ,并有 利于 抑制 三次 谐波 电流 ,三相 配
() 功补 偿 应 根据 全 面 规划 、合 理 布局 、分 4无 级补 偿 、就地 平衡 的原 则进行 配置 ,可采 用分 散就 地补 偿和 变 电站集 中补偿 相 结合 的方式 ,无 功补偿 装置 应 能根据 无功 功率 ( 或无功 电流 ) 进行 分组 自动
投切 。
3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掌握城市负 )
要 求设 计 ,配 电 自动 化及 通信 、 电源 同步 建设 。应
设 置 直 流 屏 为 保 护 、 操 作 和 自动 化 提 供 工 作 电 源 。应 根 据 运 行 需 要 装 设 必 要 的备 自投 装 置 。开 关 站 、开 闭所 、配 电所 应 预 留 配 电 自动 化 远 程 监 控 终端 设备 的位置 。
在 4% 8% 0  ̄ 0 ,当 负荷 超过 8 % ,增 设 新 的配 电变 0时
压器 。
4 相 关 规 划 设 计 原 则
4 1配 电线路 . 新 建配 电线 路应 使用 绝缘 导线 ,对裸 导线 线路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50293-2014)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50293-2014)

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4城市用电负荷 (5)4.1城市用电负荷分类 (5)4.2城市用电负荷预测 (5)4.3负荷预测指标 (6)5城市供电电源 (8)5.1城市供电电源种类和选择 (8)5.2电力平衡与电源布局 (8)5.3城市发电厂规划布局 (9)5.4城市电源变电站布局 (9)6城市电网 (11)6.1规划原则 (11)6.2电压等级和层次 (11)7城市供电设施 (13)7.1一般规定 (13)7.2城市变电站 (13)7.3开关站 (16)7.4环网单元 (16)7.5公用配电室 (16)7.6城市电力线路 (17)本规范用词说明 (20)引用标准名录 (21)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 (1)2Terms (2)3Basic Requirements (4)4Urban Electricity Load (5)4.1Urban electricity Load Classification (5)4.2Urban electricity Load Forecast (5)4.3Load Forecast Index (6)5Urban Power Supply Sources (8)5.1Urban Power Supply Sources Type and Choice (8)5.2Power Balance and Power Source Layout (8)5.3Urban Power Plant Plan Layout Principle (9)5.4Urban Power Source Substation Layout Principle (9)6Urban Power Network (11)6.1Plan Principle (11)6.2Voltage Rank and Level (11)7Urban Power Supply Facility (13)7.1General Requirement (13)7.2Urban Substation (13)7.3Switching Station (16)7.4Ring Main Unit (16)7.5Public Distribution Room (16)7.6Urban Power Circuit (17)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20)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1)1总则1.0.1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电力、能源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城市电力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城市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分析

城市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分析

城市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分析发布时间:2021-07-09T13:27:44.407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8期作者:于宝鑫[导读] 城市配电网规划与建设是我国电力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增涨,电网规划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

于宝鑫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河北承德 067000摘要:城市配电网规划与建设是我国电力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增涨,电网规划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

文章通过对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电网规划;规划建设引言智能配电网是一套将传感与计算机通信技术融合于一体的智能化配电系统。

这套智能化配电系统通过各种现代先进的技术的融合,在实现配电的可靠性和提升电能质量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降低了施工危险性。

1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1.1城市电力配电网的前瞻性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前期城市规划设计缺少了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正确预估,所以当时的配电网建设过程中大多缺乏对未来的前瞻性,以至于在城市后期发展过程中,配电网逐渐的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用电需要,再加上配电量分配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使得很多城市的供电状态都不是非常好,只能控制在半径偏长的状态。

因此使得整个城市的配电网络出现的线损概率都非常的高,有些地方配电网缺乏科学依据,从而使得整个城市的电力负荷长时间处在失衡的状态中,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配电网络的经济适用性。

1.2技术设备严重老化技术设备是电力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如果电力行业技术装备性能不佳,不但影响电力施工进度,还会影响整个电力施工质量。

从当前情况分析,电力行业使用的技术设备存在一定问题。

比如,一部分工作人员认为,维修保养技术设备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因此,他们不愿意主动指派专人维修这些电力技术设备。

此外,一些电力企业缺少与之相适应的设备检修制度,更别说按时维修养护设备。

电力设计指标(来源于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电力设计指标(来源于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电⼒设计指标(来源于城市电⼒规划规范)⼀、规划⽤电指标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当采⽤⼈均⽤电指标法或横向⽐较法预测或校核某城市的城市总⽤电量(不含市辖市、县)时,其规划⼈均综合⽤电量指标的选取,应根据所在城市的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国内⽣产总值、产业结构,地区动⼒资源和能源消费结构、电⼒供应条件、居民⽣活⽔平及节能措施等因素,以该城市的⼈均综合⽤电量现状⽔平为基础,对照表1中相应指标分级内的规划⼈均综合⽤电量幅值范围,进⾏综合研究分析、⽐较后,因地制宜选定。

规划⼈均综合⽤电量指标 (不含市辖市、县) 表1注:当不含市辖市、县的城市⼈均综合⽤电量现状⽔平⾼于或低于表中规定的现状指标最⾼或最低限值的城市。

其规划⼈均综合⽤电量指标的选取,应视其城市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确定。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当采⽤⼈均⽤电指标法或横向⽐较法,预测或校核某城市的城乡居民⽣活⽤电量(不含市辖市、县)时,其规划⼈均居民⽣活⽤电量指标的选取,应结合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规模、居民收⼊、居民家庭⽣活消费⽔平、居住条件、家庭能源消费构成、⽓候条件、⽣活习惯、能源供应政策及节能措施等因素进⾏综合分析、⽐较后,以该城市的现状⼈均居民⽣活⽤电量⽔平为基础,对照表2中相应指标分级中的规划⼈均居民⽣活⽤电量指标幅值范围,因地制宜选定。

规划⼈均居民⽣活⽤电量指标 (不含市辖市、县) 表2注:当不含市辖市、县的城市⼈均居民⽣活⽤电量现状⽔平⾼于或低于表中规定的现状指标最⾼或最低限值的城市,其规划⼈均居民⽣活⽤电量指标的选取,应视其城市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确定。

城市电⼒总体规划或电⼒分区规划,当采⽤负荷密度法进⾏负荷预测时,其居住、公共设施、⼯业三⼤类建设⽤地的规划单位建设⽤地负荷指标的选取,应根据三⼤类建设⽤地中所包含的建设⽤地⼩类类别、数量、负荷特征,并结合所在城市三⼤类建设⽤地的单位建设⽤地⽤电现状⽔平和表3规定,经综合分析⽐较后选定。

浅谈城镇配电网规划设计

浅谈城镇配电网规划设计

当下 , 大部分的台区低压没有得 到理顺 , 对 台区中的低压线 路和用 电户 没有 按照台区对其进行清理 和归类,没有对其进行
统 一 的 管理 与维 护 , 对 台区 进 行 的抄 表 、 数 据 核对 以及 查 收 等 工
现 阶段 低 压 电网 的 情 况 是 : 大 部 分 的用 电户 都 是 直 接 在 电源
2 . 2 . 3 存在违章偷 电的现象
因为城镇配 电中相应的管理体制没有得到完善, 造成部分用 电户借此机进进行偷 电,但是 他们偷取的这些 电力 没有 经过 电 表计数 , 这将对相 关电力企 业造成非常 的严重 的损失 , 与此同时 还潜有很大 的危险性 , 毕竟电能作为一种无形 无色的能量 , 用 肉 难 以捕捉到它 ,个别用 电户在 进行违法偷 电的时候稍有 不慎将
严 重, 导致内部相应 的管理工作 出现很大的漏洞 。
2 . 2 . 2 对 台区计量装置的管理
许 多城 镇 台 区 的 计 量 设 备 管 理 都 内 有 受 到 相 关 管 理 部 门 的
注重, 没有将其纳入到 日常的营销工作里面去 , 这就导致 了台区 的计量设备没有相应的正规管理部 门对 其进行管理 ,也 没有较 为科学的管理制度, 因而 导致 员工的检修没有及 时到位 、 轮换 岗

. 2 在 城镇 配 电网里 的管理 问题 套不但效率高 、损耗较小而且安全 与稳定能得到保障 的城镇 2
2 . 2 . 1 对 台 区的低 压 用 户 的管 理
配 电网 。
2 现阶段城镇配电网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配电管理
2 . 1 现 阶段城 镇 配电 网中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2 . 1 . 1 低 压 台地 区 的线 路 损 耗 较 为严 重

北京电网规划细则

北京电网规划细则

北京 10 千伏及以下 配电网技术标准(试行)
一、总则
1.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北京电网建设“首都标准”》和《北京电网规划设计 技术原则》,将北京地区配电网建设成为供电能力充足、运行安全可靠、服务保 障有力的坚强电网,特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根据国家、北京市和电力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北京电网的 具体实际和发展而制订,适用于北京地区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 3.配电网建设应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目标及不同地区的发展定位等要求,兼 顾规划和发展,适度超前,并与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实施建设。 4.北京地区配电网建设改造标准应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投资合理、运 行高效的原则。设计、设备选型选用、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实行标准化、规范化。 5.新城区(含远郊区县城区)、国家级开发区的建设改造标准参照市中心区 执行。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细则
1
确定。 4.中压配电网应有一定的容量裕度和灵活的运行方式,以满足用电负荷增长 和转移的需要。市区配电网应逐步满足下述要求: 4.1当任何一路中压线路因检修或故障停运时,应能通过倒闸操作,通过其他 线路继续向该线路的非检修或非故障段供电。 4.2当任何一个中压馈电开关因检修或故障停运时,应能通过倒闸操作,通过 其他线路继续供电。 4.3当变电站一台主变及一条中压母线检修或故障时,应 荷通过配电网转移,继续供电。 4.1如遇有特殊需要时,不同低压配电网之间也可设联络点用于转移负荷。 4.5中压配电网应规范化,载流元件配套一致,新建的线路干线和开闭站建筑 均应按规划一次建成。当增加新线路或插入新电源站点时,使负荷均衡分布,而 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5.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市中心区及部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压配电网应采用经低电阻接地方式,其 它地区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6.中压配电线路设备耐受短路电流值一般不应低于16千安。现状及规划变电 站馈出中压架空线路供电半径超过500米外可选择12.5千安设备,设计时应进行校 验。 7.在电力系统正常状况下,中低压配电网供到用户受电端的供电电压允许偏 差为: 10千伏:为额定值的±7% 380伏:为额定值的±7% 220伏:为额定值的-10%,+7%。 8.低压公共网应遵循配电变压器靠近负荷的基本原则,随着负荷的增长及配 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应逐步缩小低压供电半径。低压供电半径在市中心区一般不 大于100米,其它地区一般不大于250米。 9.配电室及柱上变压器应采取分散就地安装低压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方式, 应装设可控硅和接触器相配合的自动复合投切装置,功率因数应补偿到0.98及以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划相一致 ;
3113 近、 . . 远期相结合, } 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
关系;
3114 应充分考虑规划新建的电力设施运行噪声、 } . . 电磁干 扰及废水、 废气、废渣三废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并应 按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提出切实可行的防
31 一般规定 ・・・・・・・・・・・・・・・・・・・・・ …… 3 . ・・・・・ ・・・・・・・・・・・・・・・・ ・・ ・・・・・・・・・・・・・・・・・・・ 32 编制内容 ・・・・・・・・・・・・・・・・・・・・・ …… 4 . ・・・,・ ・・・・・・4・・・・・・・・・ ・・・・・・・・・・,・・・・・・・・・・
5 城市供 电电源 ・・・・・・・・・・・・・・・・・・・……‘ 4 ・・・・・・・,・・・・・・・・・・・ ・・・・・・・・・・・・・・・・・・・ ’ ・1
51 城市供电电源种类和选择 ・・・・・・・・・・・・・…… 7 . ・ ・・・・・・ ・・・・・・ ・,・・・・・・・・・・・ 4
为城市送电和配电的各级电压电力 网的总称。
206 城市变电 ubn stn . . 所 r sbti a u ao
城网中起变换电压, 并起集中电力和分配电力作用的供电设施 。
207 开关站 ( . . 开闭所) s ih g t n wt i sao c n ti
城网中起接受电力并分配电力作用的配电设施。
治措施;
3 115 规划新建的电力设施应切实贯彻安全第一、 . . . 预防为 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满足防火、防爆、防洪、抗震等安全设防
要求 ;
3 116 应从城市全局出发, } } . 充分考虑社会、 经济、 环境的
综合效益。

Q_GDW 156-2006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Q_GDW 156-2006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156-2006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The cod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electric network
2006-12-28 发布
2006-12-28 实施
Hale Waihona Puk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目

1 总 则............................................................................................................................................. 4 2 规划的编制和要求....................................................................................................................... 4 2.1 城网规划范围............................................................................................................................ 4 2.2 规划年限和各阶段的要求........................................................................................................ 5 2.3 规划的编制流程................................................................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73 冲击负 波动负荷 ・・・・ . 荷、 ・・・・ ・・・,・・・・・・・・・・…… (3 ・,・……‘・・・・・・・・・・・・・・ ・・・・・・・・・・・・・・ 2)
7 不对称负荷・・・・……:・・・ ・・・・・・・・・・……“・…… (d . I ・・・・ ・・・・ ・・・・ ・・・・・・・・・・ ・・・・ ・・・・・・・・・・ ・・ ・ 2) 75 高层建筑用户・・・・・・・・・ ・・・・ ・・・・・・。・・……” 2) . ・・・・・・・・・ ・・・・・・・・”・・・・ ・・・4・・・・・ ・・・・・・・・ ・・・・ .(4 附录 ・・・・・・・・・・・・・・・・・ ・・・・・・・・・・ ・・・・…… (5 ・・・・・・・・・・・・ ・・・ ・・・・・・・・・“・・・ ・・・ ・・・・・・・・・・・・・ ・・・・・・・・・・・ ・・・・・・ 2)
6 2 通 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自动化・・・・・・ ・・・・・・,・・・・・・・・・・・・・…… (2 . 3 ・・・・・・・・・・・・・ ・・‘・・・・・・・・・・ ・・・・・・・・・・ ・・ ・・・・・・・・・・・・・・ 2)
特种用 供电技术 户的 要求・・・・・・・・・・・・・ ・・・ ・・・・・・ ・・・ ・・ ・ ・・・ ・・・・・・ ・・・・・ ・ ・・・ ・ ’二( ) ・ ・ ・” ……“” ・ ( 二’ 2 2
A 城网 规划编制 流程示意图 ・・・・ ’・・・・・ ・・・……‘ (5 ・・・……! ・・・・・。・・ ・・・ ・・・・ ・ ・・・ ・ 2) ・・ ・ …

《城市电力网规范设计导则》、《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城市电力网规范设计导则》、《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一)一般资格要求:1、供应商需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要求的条件;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或输变电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和国家电监会派出机构颁发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承装类三级及以上、承修类三级及以上资质、承试类三级及以上资质;3、供应商拟派项目经理须具备机电工程专业二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具备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且未担任其他在建建设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4、配电设备产品需是已入围南方电网设备生产厂家生产的配电设备产品;5、外来入黔企业须具备在省建设厅或电监会的备案手续;6、该项目发生地或公司所在地检察院出具的有效的行贿犯罪行为查询函(“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告知函”);注:该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招标项目内容交货、安装地点:在三穗县县城内,具体由业主指定。

工期:60日历天。

项目要求:(一)项目资质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或输变电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和国家电监会派出机构颁发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承装类三级及以上、承修类三级及以、承试类三级及以上资质;(二)项目负责人资格等级:供应商拟派项目经理须具备机电工程专业二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具备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且未担任其他在建建设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施工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设计依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城市电力网规范设计导则》、《低压配电设计规范》、《10kV及以下变电站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技术导则(2014版)》、《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南方电网物〔2012〕7号关于下发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输电网导线和配网设备常用规格型号的通知》、《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标准设计V1.0》、《南方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贵州电网公司企业标准(配电网安全设施标准)(试行)2010-11-11发布》等进行规划设计。

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

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

7.4.2 380/220V用户,在30A以下的单相负 荷,可以单相供电,超过30A的单相负荷应用 二相或三相供电,使负荷能平衡分布。
2018/11/29
电网规划会议讨论资料
7.4.3 对10kV用户一般不供给单相负荷,单 相负荷应用三相到单相的转换装置或将多台 的单相负荷设备平衡分布在三相线路上。
电网规划会议讨论资料
等效10Hz电压闪变允许值表 应用场合 对照明要求较高的 白炽灯负荷 一般性照明负荷 ΔU10允许值 0.4%(推荐值) 0.6%(推荐值)
2018/11/29
电网规划会议讨论资料
上述允许值均以实测的95%概率大值衡量; 电压闪变除用ΔU10衡量外,还可以从标准中 查闪变一频率关系曲线求得总的允许时间间 隔来判断。
2018/11/29
电网规划会议讨论资料
7.1
重要用户
2018/11/29
电网规划会议讨论资料
7.1.1 根据用户用电设备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中断 供电后造成的后果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要负荷: (1)将造成人身伤亡者; (2)将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者; (3)将造成重要设备损坏,连续生产过程长期不能 恢复或大量产品报废者; (4)将在政治上或军事上造成重大影响者。 具有重要负荷的用户统称为重要用户。中断供 电将造成重要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者亦应列为重要用 户考虑
310 235 340 250
2018/11/29
电网规划会议讨论资料
为了节约投资绝缘导线仅用于以下地方: 规划道路或通道尚未形成,而需跨越或临近 非规划建筑物的地方; 建筑施工现场,易造成事故的地区; 与绿化有矛盾而无法解决的局部地区; 同杆架设的双回,多回架空线。
2018/11/29
电网规划会议讨论资料

《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目次前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名词术语 (3)4 主要技术原则 (4)4.1 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 (4)4.2 电压等级选择 (5)4.3 供电可靠性 (5)4.4 容载比 (6)4.5 中性点接地方式 (7)4.6 短路电流 (7)4.7 无功补偿 (7)4.8 电能质量要求 (8)4.9 电厂接入系统 (9)4.10 电磁辐射、噪声、通信干扰等环境要求 (10)4.11 配电网建设标准 (11)5 高压配电网 (11)5.1 供电电源 (11)5.2 电网结构 (12)5.3 高压架空线路 (12)5.4 高压电缆线路 (15)5.5 变电站 (19)6 中压配电网 (26)6.1 主要技术原则 (26)6.2 中压配电网接线 (27)6.3 中压架空配电线路 (28)6.4 中压电缆配电线路 (29)6.5 开闭所 (29)6.6 配电站 (30)6.7 中压配电网设备的选择 (31)7 低压配电网 (32)7.1 主要技术原则 (32)7.2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 (32)7.3 低压架空配电线路 (33)7.4 低压电缆配电线路 (33)7.5 负荷估算 (33)8 中低压配电网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配电网自动化 (34)8.1 配电网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34)8.2 配电网自动化 (34)9 用户用电管理 (36)9.1 用电负荷分类 (36)9.2 用户供电电压 (36)9.3 用户供电方式 (37)9.4 对特殊用户供电要求 (37)9.5 城区用户供电方式 (38)10 电能计量 (39)10.1 计量装置的一般要求 (39)10.2 计量点的设置 (40)10.3 电能计量自动采集系统 (40)附录A 35~110kV架空线路与其它设施交叉跨越或接近的基本要求 (42)附录B 直埋电力电缆之间及直埋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地下管沟、道路、建筑物、构筑物、树木之间安全距离 (45)附图A 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110kV电网、变电站接线图 (46)附图B 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35kV电网、变电站接线图 (49)附图C 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10kV线路接线图 (50)前言为把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成为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国内领先、国际著名的企业,实现南方电网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发展目标,规范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及改造工作,提高配电网设备装备水平,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满足南方五省(区)城市用电需要,特制定本导则。

城市电网规划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电网规划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 五( 提高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 城市电网规划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支撑其 自身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的高低会给电网规划工作质量造 成极大的影响 基于此要想更好地保障城市电网规划工作 的顺利进行要重 视 起 对 工 作 人 员 的 培 训 通 过 定 时 定 期 的 培训帮助其了解掌握不同时期电力发展特点及电力供应情 况明确城市电力 负 载 值 为 电 网 规 划 工 作 的 开 展 提 供 重 要 的依据 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要具备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 技术的能力及时 地 收 集 电 力 数 据 信 息 并 认 真 做 好 存 储 工 作便于接下来各项工作的开展降低工作难度提升工作效 率 此外要加大对优秀人才的招聘力度面向社会公开招 聘优秀人才认真 做 好 考 核 工 作 确 保 其 具 备 较 高 的 专 业 水 平及丰富的工作经验满足电网规划工作需求保证电网规 划工作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建设的不断加快对于 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更好地满足城市各个领域用 电需求要重点做好城市电网规划工作 针对当前城市电网 规划工作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高度重视起来积极采取针 对性措施加以解决提升城市电网规划水平提升电力服务 效率及质量满足城市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 杨加义&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的融合论究 % B& &中国电力教育)下#)%$1'$)( )1421'& %)& 王素芬&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与技术% B& & 企业科技与发展#)%$4'$)( )6'20%& %(& 李维立#温伟光&电网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的探讨 % B& &中国设备工程#)%$4'$'( ))%32)%6& %3& 潘筱#慕莉&城市电网规划设计问题与关键技术探究 % B&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4'$6( )3%23$& 作者简介张秋来 ' $'1%,( # 男# 汉 族# 吉 林 长 春 人# 本 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新能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等方面 的工程技术工作"

电网线路工程建设方案范本

电网线路工程建设方案范本

电网线路工程建设方案范本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某市电网线路工程建设项目1.2 项目背景及意义:某市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城市之一,电力需求持续增长。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及工业企业对电力的需求,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需要进行电网线路工程建设。

1.3 项目规模:本项目包括新建、改建和扩建电网线路,其中主要包括10kV、35kV、110kV及220kV电网线路工程。

1.4 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变电站、改建配电线路、扩建输电线路、智能化电网建设等。

1.5 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包括某市各个区域及城乡结合部。

二、工程建设方案2.1 布局设计:根据某市电网的实际情况及未来的用电需求,设计合理的电网线路布局。

采用合理的供电网格化,提高配电可靠性,降低线损。

2.2 技术选型:根据电网用电负荷及运行要求,选用合适的设备和材料,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3 智能化建设:在线路工程建设中,考虑引入智能化技术,包括智能电网监控及调度系统,智能故障检测系统等,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4 环保措施:在电网线路工程建设中,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并在设备更新中,引入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设备。

2.5 安全措施:在工程建设中,加强对电网施工安全的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并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影响周边居民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

2.6 项目进度及实施计划:根据电网线路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合理的施工计划,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2.7 质量保障:在电网线路工程建设中,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提高电网设备的可靠度,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项目实施措施3.1 招标及合同签订: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编制合理的招标文件,进行公开招标,并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

3.2 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体系,包括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等,确保工程建设的良好开展。

3.3 资金保障:确保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7〕126号)的要求,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会同有关电力设计院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总结和吸收了我国配电网多年积累的成熟有效经验和科技成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1章和7个附录,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城市配电网规划、供电电源、配电网络、高、中、低压配电网以及配电网二次、用户供电、节能环保的规划、设计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或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穗路6号,邮政编码),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参编单位:佛山南海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电力设计院上海电力设计院天津电力设计院沈阳电力设计院主要起草人:余建国刘映尚邱野李韶涛白忠敏夏泉宇文争营吕伟强阎沐建李朝顺黄志伟李伟孟祥光魏奕李成汪筝宗志刚王桂哲陈文升主要审查人:余贻鑫郭亚莉葛少云曾嵘曾涛吴夕科唐茂林韩晓春吴卫蔡冠中李字明刘磊刘沛国万国成李海量胡传禄项维丁学真蒋浩。

目次1总则 (1)2术语 (1)3城市配电网规划 (4)3.1规划依据、年限和内容、深度要求 (4)3.2规划的编制、审批与实施 (4)3.3经济评价要求 (5)4城市配电网供电电源 (6)4.1一般规定 (6)4.2对城市发电厂的要求 (6)4.3分布式电源 (6)4.4对电源变电站的要求 (6)5城市配电网络 (7)5.1一般规定 (8)5.2供电分区 (8)5.3电压等级 (8)5.4供电可靠性 (8)5.5容载比 (9)5.6中性点接地方式 (10)5.7短路电流控制 (10)5.8网络接线 (11)5.9无功补偿 (12)5.10电能质量要求 (13)6高压配电网 (15)6.1高压配电线路 (15)6.2高压变电站 (21)7中压配电网 (25)7.1中压配电线路 (25)7.2中压配电设施 (27)7.3中压配电设备选择 (28)7.4配电设施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29)8低压配电网 (30)8.1低压配电线路 (30)8.2接地 (31)8.3低压配电设备选择 (31)9配电网二次部分 (33)9.1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33)9.2变电站自动化 (34)9.3配电自动化 (35)9.4配电网通信 (36)9.5电能计量 (36)10用户供电 (39)10.1用电负荷分级 (39)10.2用户供电电压选择 (39)10.3供电方式选择 (39)10.4居民供电负荷计算 (40)10.5对特殊客户供电的技术要求 (40)11节能与环保 (42)11.1一般规定 (42)11.2建筑节能 (42)11.3设备及材料节能 (42)11.4电磁环境影响 (42)11.5噪声控制 (43)11.6污水排放 (43)11.7废气排放 (44)附录A城市配电网高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45)附录B城市配电网中、低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51)附录C弱电线路等级 (53)附录D公路等级 (54)附录E居民住宅用电负荷需要系数 (55)本规范用词说明 (56)引用标准名录 (57)附:条文说明 (58)i1 总则1.0.1 为使城市配电网贯彻国家电力建设方针政策,提高城市供电的可靠性、经济性,保证电能质量,制定本规范。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的用地用电 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和急救等设施的用地用电
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科学研究和勘测设计机构等设施的用地用
教育科研设施(Cd7)

其它(Cdn)
一类工业(Md1) 工业用地
用电 (Md)
二类工业(Md2)
三类工业(Md3)
不包括以上设施的其它设施的用地用电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的环境基
(5)投资估算; (6)绘制电力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编写电力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第 4 章 城市用电负荷
4.1 城市用电负荷分类
第 4.1.1 条 按城市全社会用电分类,城市用电负荷宜分为下列八类:农、林、牧、副、渔、水利业用电,工业 用电,地质普查和勘探业用电,建筑业用电,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用电,商业、公共饮食、物资供销和金融 业用电,其它事业用电,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也可分为以下四类:第一产业用电,第二产业用电,第三产业用电,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其它建筑用电
站、调压站、大型锅炉房等 上述建筑以外的其它建筑
第 4.1.4 条 按城市用电负荷分布特点,可分为一般负荷(均布负荷)和点负荷两类。
4.2 城市用电负荷预测
第 4.2.1 条 城市用电负荷预测(以下简称负荷预测)内容宜符合下列要求:
第 4.2.1.1 条 城市电力总体规划负荷预测内容宜包括: (1)全市及市区(或市中心区)规划最大负荷; (2)全市及市区(或市中心区)规划年总用电量; (3)全市及市区(或市中心区)居民生活及第一、二、三产业各分项规划年用电量; (4)市区及其各分区规划负荷密度。
城市建筑用电负荷分类表 表 4.1.3
类 居住建筑
用电
公共建筑 用电
工业建筑 用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1985印发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85)水电生字第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械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城乡建委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商电管局为搞好城市规划申的电力网规划在总结城市电力网改造经验的基础上一九八一年原电力工业部和原国家城建总局联合颁发了关于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的若干原则(试行)对全国城市电力网的规划工作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城市电力网改造的广泛开展各地供电和城建规划部门都感到有必要制订一个更详细具体的技术经济导则用以指导城市电力网的规划设计使城市电力网的改造和建设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为此水电部委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供用电专业委员会在总结经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本导则在编写过程中水电部会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共同组织了有关单位参与讨论和修改并广泛地征求了意见现正式颁发试行希各城市按本导则的要求对本地的电力网规划做进一步修改补充在试行中如发现导则有何问题有什么建议请随时报水电部以便今后作进一步修改附件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水利电力部一九八五年五月十日第一章总则第1条本导则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和原城市建设总局于l98l年联合颁发的关于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的若干原则(试行)而进一步提出的一些具体规定是编制与审查城市电力网(以下简称城网)规划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我国大中城市小城市可参照执行第2条城网是城市范围内为城市供电的各级电压电网的总称城网既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因此搞好城网规划从而加强城网的改造和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第3条城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网规划应由当地供电部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电力系统规划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应充分考虑城网的需要城域网规划与城市的各项发展规划应相互紧密配合同步实施城网规划还必须根据城市发展各阶段的负荷预测和电力平衡对电力系统有关部分提出具体的供电需求以保证两者之间的衔接第4条城网应着重研究电网的整体而不是设备元件的简单组合城网规划的编制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调查分析现有城网状况根据需要与可能从改造与加强现有城网入手研究负荷增长规律做到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逐步扩大城网的供电能力有步骤地加强城网的结构布局做到远近结合技术经济合理分期实施域网规划的建设项目应按城市规划的要求节约土地实行综合开发统一建设第5条本导则设想在2000年的规划实现后各地城网将达到以下水平(1)域网具有充足的综合供电能力可满足城市各类用电需要(2)根据电力先行的方针城网建设速度应略高于城市用电增长的速度送变配电容量之间有功与无功容量之间的比例协调(3)城网供电可靠性符合安全供电准则的要求达到本导则规定的供电可用率指标(4)建设资金与建设时间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5)城网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面貌得到改变在进行现有设备完善化的同时优先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基本建成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电网线路和变电所设施符合占地面积小容量大可靠性高维护量少的要求在城网管理中积极采用自动化技术在大中城市中心区重点旅游城市和经济特区城市中的主要地区广泛使用地下电缆第6条本导则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而制订的今后在执行中将结合实际需要进行修改补充以期不断完善第二章规划的编制要求第一节城网的范围和层次第7条城网的供电区包括城市的全部地区城网规划应以市区电网规划为主要组成部分市区是指城市的建成区及远期规划发展地区建成区是指市区内已经建成的地区一般指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近郊区内与城市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计算城网负荷密度所用的供电面积原则上不包括大片农田山区水域荒地等市中心区是指市区内人口密集行政经济商业交通集中的地区市中心区用电负荷密度很大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电网接线以及供电设施都应有较高的要求一个城市的城网可根据其中心区的布局地理条件负荷密度和送电网电压的选择划分为几个区域电力网如市区以外的远郊独立工业区和卫星城可分别建设区域性电力网县和农村的电力网应纳人有关的农村电气化规划其由城网延伸供电部分可作城网的负荷点考虑在城网规划设计的供电容量和接线方式中应同时考虑第8条城网由220kV的送电网1106335kV的高压配电网10kV及以下的中压和低压配电网三层电网组戚某些地区在220kV送电网尚未出现前可将110kV作为送电网第二节编制规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第9条编制规划一般可按以下步骤和主要内容进行(l)分析城网现状在城市地形图上标明城网接线和分区负荷密度研究城网布局与负荷分布的现状通过分析应明确以下问题1)城网供电能力是否满足现有负荷的需要及其可能适应负荷增长的程度2)城网的供电可靠性3)正常运行时各枢纽点的电压水平及主要线路的电压损失4)各级电压电网的线路损失5)供电设备进行更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现状分析中应对l0kV中压配电网接线及存在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提出改进方案(2)预测负荷并在地形图上(或用表格)标明各规划期间各分区的预测负荷密度和大用电负荷点(3)进行有功无功电力平衡提出对城网供电电源点(发电厂220kV及以上的变电所)的建没要求(4)进行各规划期城网结构的整体设计应提出多方案的比较论证及必要的计算(包括潮流计算)等在进行方案比较中应确定各个方案的综合供电能力(5)确定调度通信自动化等的规模和要求(6)确定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和线路路径确定分期建设的工程项目包括中低压配电网的改造项目(7)估算各规划期需要的投资主要设备的规范和数量(8)估算各规划期末将取得的经济效益和扩大供电能力以后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9)绘制各规划期末的城网规划地理位置接线图(包括现状接线图)(10)编制规划说明书第三节经济分析第10条经济分析是城网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对规划设计中参与比较的各个方案都必须进行经济分析选取最佳方案经济分析包括经济计算和财务计算经济计算一般用于论证方案和选择参数财务计箕一般用于阐明建设方案的财务现实可能性第11条在经济分析中一切费用(包括投资和运行费用)和效益都应考虑时间因素即都应按照贴现的方法.将不同时期发生的费用和效益折算为现值贴现率暂定为10%城网供电设施的综合经济使用年限可定为2O25年第12条经济分析中各个比较方案应具备相同的可比条件即(1)在供电能力电压质量供电可靠性建设工期方面能同等程度地满足同一地区城网的发展需要(2)工程技术设备供应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是现实可行的(3)在价格上采用同一时间的价格指标(4)在环境保护方面都能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第13条经济计算应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出发考虑各个方案的相关因素在计算各方案的费用时应计算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土地征用建筑物拆迁环境保护设备设施施工运行维护电能损失等费用城网规划设计中参与比较的各方案由于可比条件相同经济计算一般可以采用年费用最小法选取年费用最小的方案第14条规划设计中还可以采用优化供电可靠性的原则进行方案比较以取得供电部门和全社会的最大综合经济效益在这种方案比较中各方案的总费用中还应包括该方案的停电损失费用停电损失费用根据各地区不同用电构成的具体情况通过典型凋查和分析确定第15条经济分析中有时需要对投资工期电价等可能影响方案经济性较大的因素做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根据可能情况对这些因素设一个变动幅度进行计算以使获得较多的数据进行分析第四节规划的年限和各阶段的要求第16条城网规划年限应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一致一般规定为近期(5年)中期(l0年)远期(20年)三个阶段第17条近期规划应从当前实际出发着重解决当前城网存在的主要问题逐步解决负荷需要近期规划是年度计划和前期工作的依据应进行不同方案的论证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逐年改造新建项同第18条中期规划应与近期规划相衔接着重将城网结构有步骤地过渡到规划网络使城网各个环节配置合理并对大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规划期间如电力系统或预测负荷等情况有较大变动时应对中期规划进行修正第19条远期规划主要考虑域网的长远发展研究确定电源布局和规划网络使之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经济性满足远期规划负荷水平的需要远期规划一般每5年修订一次第五节规划的审批第20条城网规划应经网(省)电管局(电力局)审查按国务院(城市规划条例)规定的程序报批审查规划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是否能满足城市发展中对用电的要求(2)城网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是否符合实际城网改造与远景发展是否做到远近结合(3)负荷预测有无充分依据分析方法和数据是否恰当各规划期间是否做到电力平衡(4)城网结构能否满足规划负荷的要求布局是否合理各级电压城网的供电能力是否配合协调供电设施和通信自动化等是否符合本导则的要求(5)规划设计中是否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讲求综合投资效果(6)实现规划所需的资金人力物资是否合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无具体措施(7)高压伸入市区方案是否有充分的经济技术论证依据和市区的矛盾是否已得到妥善解决规划一经上级批准应作为城网发展及年度计划的依据未经审批单位同意不得随意变更第六节规划的实施第21条城网规划应通过城市建设与改造的统一规划来实施城建部门应与供电部门密切配合统一安排供电设施用地如变(配)电所线路走廊(包括电缆通道)以及在城市大型建筑物内或建筑物群中预留区域配电所和营业网点的建筑用地第22条城网规划的具体实施应通过年度计划.年度计划应以规划为依据但不能只是规划内容的简单摘录应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年度计划应包括当年投产工程在建工程和前期工程三个方面应有一定的比例做到工程有储备以保证规划项目在实施上的相互衔接城网建设中的线路走廊电缆通道变配电所等用地应充分考虑远期规划的规模合理划定但建设可按实际需要分期进行第23条远期规划中不定因素很多变化较大宜以规划负荷为目标建立具有相应供电能力的规划主干网(目标系统)在电源点和负荷分布的地理位置无大变动时即使负荷增长速度有所变化通常只影响规划主干网的建设进度和顺序主干网格局可基本保待不变第24条城网的实施应考虑技术储备在采用推广新技术和新设备时要开展科研工作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配合设备制造部门组织研制工作新技术与新设备的采用必须经过试点取得成熟的经验并经上级组织鉴定后再推广使用第三章负荷预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5条负荷预测是城网规划设计的基础应在经常性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研究本地区用电量和负荷的历史发展规律来进行测算并适当参考国内外同类型城市的历史和发展资料进行校核注本导则所用负荷一词均指最大电力负荷第26条城网负荷预测数字应分近期中期和远期近期应按年分列中期远期可只列规划期末数字第27条负荷预测应分区并分电压等级进行使城网结构的规划设计更为合理分区应根据城市规划功能分区地理自然分布位置负荷性质等情况进行适当划分亦可按一个或几个变电所供电范围来划分分区的选择主要便于制订城网在不同时期的改造与发展规划分电压等级应根据城网选用的电压等级划分计算某个电压等级城网的负荷时应自总负荷中减去上一级电压城网的线损功率和直接供电的(包括发电厂直供的)负荷第28条负荷预测需收集的资料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l)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有关人口规划用地规划能源规划产值规划城市居民收人和消费水平市区内各功能区(如工业商业住宅文教港口码头风景旅游等区域)的改造和发展规划(2)市计划统计部门和各大用户的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的用电发展规划和有关资料(3)电力系统规划中如电力电量的平衡等有关资料(4)全市及分区分电压等级统计的历年用电量和负荷典型日负荷曲线及潮流图(5)各级电压变电所大用户变电所和有代表性的配电所的负荷记录和典型日负荷曲线(6)按行业分类统计的历年售电量和负荷(7)大工业用户的历年用电量负荷主要产品产量和用电单耗(8)计划新增的大用户名单用电容量时间和地点(9)现有电源供电设备或线路过负荷情况及由此而供不出电的数量和因限电对生产生活等造成影响的资料(10)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重点工程项目及用电发展资料第二节预测方法第29条负荷预测可采用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方法是从电量预测入手然后转化为负荷另一种方法是从计算市内各分区现有负荷密度入手然后再推算城网的总负荷两种方法可以互相校核第30条电量预测应按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市政生活(包括上下水道一般照明非工业动力及其他)四项分类进行其中工业并可再按水利电力部规定的统计分类方法分别进行预测电量预测的常用方法很多本导则推荐以下四种主要方法1.单耗法根据产品(或产值)用电单耗和产品数量(或产值)来推算电量是预测有单耗指标的工业部分农业生产用电量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预测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对产品数量(或产值)的估计和对用电单耗变动趋向的正确掌握按产值计算用电单耗时还需注意产品结构的变化总的工业用电量可按主要产品分类预测或分行业综合预测后再进行汇总本法较适用于近中期规划2.综合用电水平法根据人口及每人的平均用电量来推算城市的用电量对于市政生活用电可通过典型小区调查分析按市区人口的每人用电量来估算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区工业增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市政生活用电的比重将有较大的增长3.外推法运用历年的历史资料数据加以延伸由此推测未来各年的用电量外推法有回归分析法和平均增长率法等回归分析法是用时间人口工农业产值等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电量作为因变量根据历史规律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出适当的数学模型据以预测电量平均增长率法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电量为因变量根据历史规律和末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估算出今后的电量平均增长率电量平均增长率可以是一个数值(直线函数)也可以是一段时期一个数值(折线函数)4.弹性系数法电力弹性系数是地区总用电量平均年增长率与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的比值城网的电力弹性系数应根据地区工业结构用电性质并对历史资料及各类用电比重发展趋势加以分析后慎重确定弹性系数法一般只用于校核中期或远期的规划预测值以上四种方法及其他方法可以同时应用并相互进行补充校核然后确定规划期间城网的总用电量预测值第31条城网最大负荷的预测值可用年供电量的预测值除以年综合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求得年供电量的预测值等于年用电量与地区线路损失电量预测值之和年综合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可由平均日负荷率月不平衡负荷率和季不平衡负荷率三者的连乘积再乘以8760而求得也可将每月的典型日负荷曲线相加求出年平均日负荷率再乘以8760而求得分区负荷和分电压等级负荷可以从城网最大负荷的预测值乘以负荷分散系数(>1)再分配到各分区和各电压等级得出全地区的负荷分布情况也可以从各分区和各电压等级各自的电量分别除以各自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求得第32条负荷密度法适用于市区内大量分散的用电负荷预测负荷密度按市内分区面积以每平方公里的平均负荷千瓦数表示市区内少数集中用电的大用户必要时可视作点负荷单独计算采用负荷密度法应首先调查市内各分区的现有负荷分别计算现有负荷密度值必要时可将分区再分为若干小区进行计算后加以合成然后根据城市功能区和大用户的用电规划以及市政生活用电水平等并参考国内外城市用电规划资料估计规划期内各分区可能达到的负荷密度预测值从各分区的负荷密度汇总计算市区内总负荷预测值时应同时考虑分区间的负荷分散系数(>1)和单独计算的大用户用电预测值第三节电力平衡第33条根据预测的负荷水平和分布情况应与电力系统规划中对城网安排的电源容量进行电力平衡(包括有功与无功功率)第34条通过电力平衡应与上级规划部门共同确定(l)由电力系统供给的电源容量和必要的备用容量(2)电源点(包括地区发电厂热电厂用户自备电厂以及其他电源)的位置接线方式及电力潮流(3)地区发电厂热电厂用户自备厂接人城网的电压等级接人方法和供电范围(根据机组容量通过经济技术论证确定)(4)电源点和有关线路以及相应的配套工程的建设年限规模及进度电力平衡应分阶段分区进行第四章规划设计的技术原则第35条城网结构是规划设计的主体应根据城市建设规模规划负荷密度以及各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具体确定电压等级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接线方式点线配置等要充分发挥网的作用达到以下的要求(1)各级电压的网络结构应合理送电网应有一定的吞吐能力高压配电网要有较多的互通容量要充分发挥配电网的潜力进行合理的改造调整和扩建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城网的接线力求简化使城网取得整体的经济效益(2)送电网是受端系统的组成部分应按受端系统要求而加强以防止大面积停电配电网应做到接线灵活以便在部分设备检修或事故情况下不影响大部分或全部用户的用电(3)随着高一级电压送电网的出现和发展应有计划地逐步简化和改造较低等级电压的网络实现开环运行分片供电限制域网的短路容量尽可能避免高低压电磁环网简化保护(4)变(配)电所的布点与网络结构应考虑到用电负荷不断发展的需要留有一定的裕度中压配电网结构应尽可能保持长期不变在市区内各用电点都应能取得合理的供电方式第36条城网的骨干网是变(配)电所(包括地区发电厂)之间用主干线连接组成的其结构方式一般有放射线式多回线式环式(单环或双环)和格式其接线方式的选择体现安全与经济的统一应由多方案比较后才确定各级电压的网络都应有充足的供电能力满足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的要求连接在各层骨干网上的送变配电设备都应有适当的容量比例变电所的主接线应力求简化一个地区的变电所主接线要尽量标准化第一节电压等级第37条城网电压等级和最高一级电压的选择应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和远景发展进行慎重研究后确定城网应尽量简化变压层次一般情况下应少于4个变压层次老城市在简化变压层次时可以分期分区进行第38条城网的标称电压应符合国家电压标准送电电压力220kV或110kV)高压配电电压为1106335kV中压配电电压为10kV低压配电电压为380/220V选用电压等级时应尽量避免重复降压现有的非标准电压应限制发展合理利用根据设备使用寿命与发展需要分期分批进行改造第39条一个地区同一电压城网的相位和相序应相同第40条现有城网供电容量严重不足或老旧设备需要全面进行技术改造时可采取升压措施城网升压改造是扩大供电能力的有效措施但应结合远期规划注意做好以下工作(1)研究现在城网供电设施全部或部分进行升压改造的技术经济合理性(2)升压改造中应对旧设备的利用或更新以及其他方面制订有关的技术要求以保证它们的安全运行(3)在升压过渡期间应有妥善可靠的过渡方案及其相应的技术措施尽量不削弱供电可靠性第二节供电安全可靠性第41条城网应有较高的供电安全可靠性(以下简称供电可靠性)特别要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提高供电可靠性相应地需要加强电网结构增加投资提高电能成本应根据城市的规模和性质不同从两者的平衡来决定供电可靠性的水平各地城网都应作出相应的安全准则和有关的计算指标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改善和提高供电可靠性水平安全准则中有关送电网配电网的具体规定分别在第四五六节中叙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