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哲学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怎样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实现发展和创新【内容摘要】: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相当重要,传统文化离不开大学生的支持。
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更少不了大学生的参与,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应从多方考虑。
文章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特点展开论述,从而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新时期文化创新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日趋完善的时期,如何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之精华,为我所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现在大学校园看古典著作的学生是越来越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今大学生这一高知识群体中的普及程度逐步下降。
文化的传播与大学生至关重要。
从小的方面看,能使民族文化延续到世世代代,从大的方面,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瞻仰中国文化,都是非常重要。
经过一些调查我发现,当今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态度不尽相同,但大多数人的态度都不容乐观,但是可以看出,当代的大学生对中国文化不是没有兴趣,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有力的宣传,日益国际化的环境以及教育的部分缺失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出现偏差。
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态度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认识抽象肤浅化现在大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越来越多样化,但随之而来的是专家学者们长期诟病的问题,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极其忽视,文化素养越来越差。
大多数同学并不是没有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而是始终采取的是一种低效的,甚至可能导致对文化意义误解的学习方法。
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同学来说,平时接触我国文化的课程多是公共选修课。
在大学课程体系中,这些课程的授课模式大多是“概论通史”。
结课考试的机制,也往往围绕这一模式。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考试就是学生平时学习的指挥棒,这就造成了我们很多人只学些概论、通史类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原著经典的阅读。
不读经典,我们的学习只能是肤浅的,表象化的,有时甚至会为某些思想所左右。
当然,对中国文化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就更无从把握了。
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诚信 知报思想 , 厚 德载物 的仁德宽厚 精神 , 奋发有 为 、 自强 不息 的开拓进 取精神 , 勤 劳节俭 的传 统美德 , 清正 廉洁 、 笃
实宽厚 的个人 品行 , 修 己慎 独 、 为仁 由己的修养节操 , 贵德 重义 、坚守气节 的崇 高思想境界等等都是思想政 治教育的
第3 6卷 第 4期
2 0 1 5年 4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m ̄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mi  ̄( S o e . S e i )
V0 1 . 3 6No . 4
Ap r . 201 5
二 、发 挥 传 统 文 化 在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中 作 用 的 必
要 性
义 ,是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者开展 文化 育人 的一个 有效
中华 民族之所 以是 一个伟 大的 民族 ,最 重要 的一点就
载体 。
一
是它在改造 自然世界 、 创造物质财 富的同时 , 还创 造了辉煌
习俗 、 宗教哲 学等诸 多层 面的 内容 , 是 历史悠久 、 内涵博 大
次不齐 ,而艺术类 和体育 类的学生对古代诗词 曲赋知之甚 少 。多数 学生对 中国传 统文化传 承情况不是很理想 , 大多数
学生表示 他们接 触传统 文化 的途 径大多数 是课堂 和书本 。 大多数学生对 中国传统文 化的学习表示感兴趣或 比较感兴
学生读 过或浏 览过《 论语 》 , 有8 2 %的学生 了解 古代 的诗人 和古典诗词 曲赋 , 对 于中国传 统文化 的核心 ( 儒家 、 佛家 、 道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望时而待之 ,孰与应 时而使之 ?因物而多 之, 孰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 ,孰与理物而勿 失之也? ”这里讲 的 “ 制天” “ 、 化物 ” “ 、 理
物” ,就是主张治理 自然 ,利用万物 以提高人 类的物质生活。第三 ,相互协调说。 倜 易大
传・ 系辞 上》 上说 : “ 范围天 地之化而不 过 , 曲成 万物 而不 遗。 ”说 《 易经》 是包括天地之 变化 而 不 超过 ,普 遍 容 纳百 物 而 不遗 漏 的 。这 些命题是说 ,既要重视 自然变化及其规律的客 观性 ,掌 握 自然 规 律 ,又 要 发 挥人 类 的 主 观 能 动作用 ,调节 自然的变化 ,协助万物获得完满 的成 就 。 这是 把 人 与 自然 的 关 系 视为 相 辅 相 成 的关系 ,以人与 自然 的协调和谐为最高理想 。 2 “ 和谐 ”传 统文化对大学 生价值观 的 当代影响 “ 和谐 ”传统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 ,在 中 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传承中,中华 民 的优 良传 族 统道德 ,诸如忠实于 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爱 国 主义精神 ,勤劳勇敢 、威武 不屈的人格气节 , 爱好和平、厚 德载物 的仁爱 品质 ,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 的进取精神以及见贤思齐的 自律精神 等,都对当代大学生价 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具有 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也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 () 有 助 于 大 学 生 培 育 爱 国 主 义 情 怀 和 1
自汉代 以来 ,儒家 的人生价值观几乎一直 占据 统 治地位 ,实际上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导 思想 ,支配着文化的发展 与演变。而 “ 和”是 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 的价值准则 。 “ 以他 平他 谓之 和。 (国语 ・ 语》 “ , 和 ” ( ( 郑 ) 和” 乃 平 、和解 、和睦 、和谐 、和乐 、和美 、和合 、 和祥 之谓也 。 “ ,是不 同事物相互 联系 、 和” 会聚而得其平衡 , 也就是多样性 的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求 “ ” 和 ,主要 包 括 以下 要 义 : () 人 内在 的 “ ” 1 和 。 中 国古人 追 求 的最 高 境界 是 “ 内圣 外 王” “ 。 内圣外王”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 的 产物 。 “ 内圣”是人格理想 ,通俗地说就是修 身养德 ,要求人做 一个有德性 的人 ; “ 外王” 是政治理想 ,通俗地说就是齐家 、治国、平天
当代大学生学习当代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当代大学生学习当代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它与时代特征有机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身各方面发展和国家社会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现实意义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是中国人的生命历程。
其中的核心思想、基本价值原则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迎接各种生存挑战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记忆力的基本形式,也是我们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
比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和发展自己,这被称之为“会通”之学。
《易传》中“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说的就是会通之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今天的大学生在学习各种文化的时候应该汲取的智慧,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还要扩大视野,力求文理皆通,学贯中西。
同时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个人生存的智慧与能力。
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上许多丰富的经验教训至今仍然对我们有启迪作用。
比如中国历史上为人称道的“康乾盛世”,为什么后来迅速衰落了呢?当时的中国面临三个前所未有的难题:一个是人口在半个世纪内翻了一番,从1.5亿猛增到3亿,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也是历朝历代没有过的;再一个就是中国政治体制的痼疾,即皇权专制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由于这三个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所以其衰落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这个经验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生存的国际环境是强国、大国林立,竞争异常激烈,国内环境是人口过剩,资源短缺。
我们既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同时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如若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靠谁呢?靠的就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民族智慧,靠的就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的精神。
《老子》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精品文档)
《老子》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当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急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有了一些改变,这些变化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
一些学生视崇俭、谦让、虚怀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为老皇历,追逐名利、追求享受则成为一种时尚。
因此借鉴老子自然无为、返朴归真、崇俭节欲、谦下不骄、柔弱不争、虚怀若谷等思想来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处世艺术,无疑具有激浊扬请的时代价值。
(一)自然无为,返朴归真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启示《老子》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古代名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记录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
老子将“无为”视作“圣人”的道德行为标准,即最完善、最高的道德行为标准,提出:“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①老子倡导“无为”的思想,认为只有顺应自然,即无所作为,也无心于作为的人,才是具有“上德”的人(“上德无为”②)。
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是最高的范畴,这个“道”具有二重性,它既是“有”,又是“无”,它以“自然”为法则,“道法自然。
”③老子所言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具体的物体,而是指自然秩序、自然状态、自然规律,如物壮则老,柔弱胜刚强、祸福相倚等,同时也指人类未受文明污染的纯真性情。
老子倡导自然无为的行为原则。
“无为”并非“不为”,在《老子》一书中,找不到单纯的“不为”的字样,也没有一句话含有根本不为的意思。
他只讲“不为始”④、“不敢为”⑤、“不可为”⑥、“不为主”⑦等等。
这些都具有特定的涵义,不能作为一般的“不为”来理解。
老子所讲的“无为”并非绝对地无所事事,而是指顺从事物的自然规律,不强作妄为。
例如“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⑧,就在无为之列。
老子认为,只有“辅万物之自然”⑨,而不去任意妄为之,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结果,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老子所言的“自然”,还包括人类未受污染的纯真性情这一层意思。
学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通用6篇)
学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通用6篇)学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修养,规范思想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
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后一时代的人们总是把前一时代的优秀思想精华继承下来,而且有新的补充,发扬光大。
在新的时代,爱国主义的传承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经过世世代代的沉积、凝集、升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总是围绕着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这个中心。
三、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
四、学习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礼仪道德的培养礼仪道德,是贯穿于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可以说是其他一切文化基础。
而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道德,又是构成中华文化的主要因子,几千年来,人们一切生命活动,皆以其为基础。
“内修外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虽就死其犹未悔”等等。
这种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大学生自身品格,有着重要意义。
学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2今天参加学校疏帘淡月汉服社办的中国传统知识竞赛的决赛,虽然只是一个很小很不值一提的活动,本来也是抱着分享不去争什么的态度去的,但是之后却是因为现场的情况气氛还有各种问题把心情搞砸了,最重要的,想想,可能就是言不尽意与词不达意都是让人很痛苦的事情。
每个部门或者社团承担一个活动要办好都不容易,我也曾经这么过来的,所以那些小问题可以忽略,只是希望,大家,尤其是作为志于传播传统文化的同学们,记得摆正好自己的心态,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思想道德、社会行为、审美情趣和学术研究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仁爱、和谐、孝顺等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首先,仁爱观念使得大学生更加关心他人,善于帮助他人,形成了乐于奉献的精神。
这种精神可以在大学校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大学生在成长中更加充实与成熟。
其次,和谐观念教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交往,注重建立和谐关系。
当代大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社会群体交往中,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避免冲突和矛盾的产生。
最后,孝顺观念让大学生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家人,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二、社会行为方面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人修养,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
首先,传统文化强调礼仪之邦,使得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社交礼仪和行为规范。
他们在拜访长辈、参加重要场合时表现得得体有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风采。
其次,传统文化重视公平正义,对大学生的公共行为产生了影响。
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能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社会公众利益,并努力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正义。
最后,平和与和谐的思维方式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行为。
他们更加注重与他人的和睦相处,遇到问题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积极解决。
三、审美情趣方面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追求高尚的审美情趣,对大学生的审美品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涵美,追求人文精神。
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能够更加注重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形成独特且高尚的审美情趣。
其次,传统文化中讲究整体、和谐、均衡的审美观念,也影响着大学生对环境的感知与欣赏。
无论是在校园还是社会生活中,大学生都能够对自然景观和建筑艺术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提升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论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论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作者:梁瑶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5年第4期梁瑶(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思想领域面临着外来价值观的极大冲击,作为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命的大学生,其价值观认知直接决定其能否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极其有必要吸收老子的这种“无为”哲学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
本文通过对老子“无为”思想内涵的阐释,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大学教师和辅导员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老子;“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OI:10.16083/ki.22-1296/g4.2015.04.022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48—02收稿日期:2014—10—28作者简介:梁瑶(1994—),女,辽宁朝阳人。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一)“无为”绝不是放任自流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无所作为,相反,其深刻含义是决不能放任自流。
作为一个统治者,如果事必躬亲,面面俱到,那他的下属就会无事可做;如果他管理过度,下属就不能发挥出其自身才能。
只要君主“无为”,不表现出其喜怒哀乐,下属就无法迎合君主的喜好做事,也就只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期赢得君主的青睐。
真正的君主应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同时,老子的“无为”思想还意味着对自我严格约束,不放任自流,即告诉人们去除私欲。
《道德经》第十九章中的“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讲的就是要去除私欲。
老子讲求“道法自然”,因为在自然的状态下是没有私心的,是按照自然的状态发展,是积极“无为”的。
《道德经》第三章中提到“不可见欲,使民心不乱”,意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会遇见很多让人心生占有欲的东西,而“不可见欲”,就是隔除引发人们贪欲的失误,拥有一颗淡泊名利的心。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观的启示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观的启示王阳明是中国明朝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知行合一”被认为是最为核心的观点。
这个观点不仅对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当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知行合一”思想能够激发自我动力,培养自信心,提高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分析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观的启示。
一、激发自我动力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哲学观点要求人们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将思想付诸行动,取得实际的效果。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生们需要尽快了解并接受这个思想,开始将所学领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具有优势。
掌握好“知行合一”的观念,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价值,从而找到自身激发动力的源泉。
同时,大学生还应该注重实践,通过不断尝试、反思、总结,有效地提高自己学习和实践能力。
二、培养自信心在一个信息迅速、更新更快的时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因此,大学生需要拥有自信心、勇气和韧性,才能够成功地面对这些挑战。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哲学观点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自信心。
通过体验和实践,大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大学生也可以更加自我肯定,提高自我意识,成为更加自信的个体。
正确地处理好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的关系,大学生可以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三、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团体活动、竞赛比赛、创新创业等,大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并且拓展人际网络。
同时,大学生还应该注重打好基础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需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并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艺术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林晓红/文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给华夏子孙提供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浪漫的文化艺术,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并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史焕翔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一文的论述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伦理型文化,文化观念与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紧密相连,汲取其中优秀文化基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当代经济发展、科技发达、文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在这喧嚣浮躁的时代,弘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从一定程度上消解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
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主力军,肩负着传统文化传播重任,理应从中汲取文化精华,提高认识,提升文化品位,培养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三观,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1 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1.1 学业压力大繁重的专业课程、日趋严峻的竞争压力、各类竞赛活动、各种技能证书考试、提升学历等迫使大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好专业知识,扎实掌握专业技能,从而轻视了人文课程的学习。
像以医护专业为主的高校,医学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贴近临床的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更高也更严格。
即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却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学习。
1.2 功利性目的强部分大学生会根据“是否对自己有利”而选择性学习。
比如本人在授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这一门课程与其本身的专业毫无相关,自己只需要专注于专业学习,而这些人文学科可以不读、不学。
部分学生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像历史类、汉字汉语、四大发明等内容,对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文学内容兴趣缺缺。
这反映了一部分大学生浅显认为大学教育只是自己的专业教育,就是为就业做准备,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学⽣学习中国传统⽂化的意义 也许现在还有很多⼈没有认识到中国传统⽂化的重要性,总认为中华传统⽂化糟粕。
中华传统⽂化是中国⼈民的瑰宝。
我们每⼀个⼈都应该好好学习,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学⽣学习中国传统⽂化的意义的资料,希望⼤家喜欢! ⼤学⽣学习中国传统⽂化的意义 ⼀、传统⽂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的智慧与能⼒。
中国传统⽂化⾃古⾄今的演变过程是中国⼈的⽣命历程。
其中的核⼼思想、基本价值原则和⽣活⽅式是中华民族迎接各种⽣存挑战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记忆⼒的基本形式,也是我们获取智慧与能⼒的重要渠道。
⽐如传统⽂化的⼀个特点就是它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和发展⾃⼰,这被称之为“会通”之学。
《易传》中“天下殊途⽽同归,百虑⽽⼀致”,说的就是会通之理。
“海纳百川,有容乃⼤”,这是今天的⼤学⽣在学习各种⽂化的时候应该汲取的智慧,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还要扩⼤视野,⼒求⽂理皆通,学贯中西。
同时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个⼈⽣存的智慧与能⼒。
古⼈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上许多丰富的经验教训⾄今仍然对我们有启迪作⽤。
⽐如中国历史上为⼈称道的“康乾盛世”,为什么后来迅速衰落了呢?当时的中国⾯临三个前所未有的难题:⼀个是⼈⼝在半个世纪内翻了⼀番,从1.5亿猛增到3亿,这么多⼈的吃饭问题需要解决;⼀个是西⽅列强咄咄逼⼈的态势也是历朝历代没有过的;再⼀个就是中国政治体制的痼疾,即皇权专制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由于这三个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所以其衰落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这个经验在今天仍然有⾮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存的国际环境是强国、⼤国林⽴,竞争异常激烈,国内环境是⼈⼝过剩,资源短缺。
我们既⾯临着全新的机遇,同时也遇到了极⼤的挑战,如若在国际上⽴于不败之地,靠谁呢?靠的就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民族智慧,靠的就是包括⼤学⽣在内的全国⼈民的刻苦钻研、努⼒学习、勤奋⼯作、艰苦奋⽃的精神。
⼆、中国传统⽂化对培养当代⼤学⽣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积极作⽤和影响 (⼀)传统⽂化重视个⼈道德修养,有利于提⾼⼤学⽣的⾃⾝综合素质。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如何修身正己作文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如何修身正己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修身正己之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其中“修身正己”被视为至高的境界。
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地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地优良道德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泽被春秋、影响深远.几千年来,哺育了炎黄子孙、激励了所有奋发有为者、造就了千千万万中华民族地脊梁,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法律政治逐步健全地今天,传承千年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依旧不失去其对当代大学生成长与成才地影响力.第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地概述及其当代价值中华民族地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到家、法家等多家伦理道德地精华.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地历史中,传统伦理道德曾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于我们整个民族地血脉融为一体.”地忧国忧民思想,到范促淹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闪耀着爱国主义地光芒.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学校德育工作地一个永恒主题.但无可否认,现代爱国主义教育随年级增长逐步淡化是个不争地事实.我们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加强对大学生地爱国主义教育,以保证大学生在成长乃至成才后对祖国做出更大贡献,并以此为目标向更高要求发展.二、敬老爱幼传统教育其特点是重视人伦关系,提倡人伦价值.中国传统道德重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人伦关系,并使其成为社会家庭共同遵守地道德要求.我校开始实施地“献五心”活动中就包含有“孝心献父母”、“关心献他人”等内容.鉴于大学生在年龄层中承前启后地重要位置及作用,传承敬老爱幼地传统教育不仅可以使当代大学生认识自身行为对自己成才与思想道德修养完善地重要性,也可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发展举足轻重地作用,从而推动社会向文明社会加速进步.三、廉洁奉公传统教育其特点是追求高尚地精神境界,崇尚做人地德性.面对中国当代庸腐成风,党内推起地清廉地浪潮,不仅着影响着在职地公务人员,也为成长中地大学生敲响警钟.在中国传统地伦理道理中,一直主张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地价值观,特别提倡“以身殉道”、“舍生取义”、“公正无私”、“两袖清风”地浩然正气.如今在当代社会中突显其重性.加强廉洁奉公传统教育成为遏制庸腐成风治本地有效方法.“究“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才有什么意义中国文化具有鲜明地人文主义特色,以人为中心,强调人与人地关系,属伦理型文化.中国地伦理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性格地塑造,对于中国人道德境界,理想人格地培养,对于中国家庭、社会地稳定,对于中华民族地延续、发展,都曾起过历史地积极作用.中国文化有世界上最发达地伦理学说和人生哲学,这些伦理学说和人生哲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系统地美德,这些美德在封建社会被称誉为“君子之德”.所谓“君子之德”就是中华民族古代理想人格所必备基本品德、基本素质.我们对于这些传统美德给以创造性地转化,给予现代地科学解释,使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就可以成为一种新地美德,从而也就成为我们今天培养21 世纪大学生地理想人格地基本追求、基本素质.一、人格地内涵所谓人格,既是伦理学概念,也是心理学概念,它是对人地气质、涵养、价值地一种概括,其基本内容包括人地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价值追求、知识结构等重要因素.毫无疑问,人格是以一定地文化与伦理为基础,渗透着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地精神与导向,而表现在人地行为方式与交往关系中.所以,人格与人类地活动,与人类创造历史地实践,与推进人类文明息息相关.二、中国传统美德概述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地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地优良美德,这些优良地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地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地重要精(一)”、“,,现“界.(二)自己,“习乎养) ,(三)强调关心国家利益、他人利益,以人民利益为先孔子地仁学,仁者爱人,忠恕之道,墨家地兼爱非攻,都是以爱他人,关心他人利益为重.按照“忠恕之道”,主张“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对待别人地慈爱之心,也就是“推己及人”,亦即平常所谓“群体和谐”精神.北宋开明政治家范仲淹更把孟子地民本主义思想概括为脍炙人口地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芳数百年,激励开明政治家去关心人民利益地传统美德.历史上地志士仁人也以此为高尚地道德标准,为民兴利,为国除害.(四)坚持发愤忘食、自强不息地进取精神中国文化始终以人为中心,强调人对自然地积极主动精神,强调人地主体能动性.《周易乾卦传•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说天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法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正是《周易》所反映地中国文化精神,也是数千年积累起来地传统美德.孔子正是遵循这种精神奋斗了一生,把自己铸造成为人类地伟人.他在晚年面对自己地弟子述说自己永不止息地奋斗精神时说:“其(指自己)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曾参发挥了孔子地思想提出君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地观点.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从此,君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成为中国文化地传统美德,激励着数以千万地志士仁人为坚持自己地理想和事业终生奋斗.(五)发扬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地美德“(六)“别.,格.“民”之道”. _ 道家地理想人格是能够“体道”地人格,也就是“真人”或“至人”地人格.所谓“体道”或“真人”地人格,即是能顺乎自然,“无欲”“无争”“知足长乐”地人格.这在道家看来己经是很理想了.但是,今天看来也是很不够地,都缺乏现代意识、现代精神.现代新型地理想人格,应该是既有传统地美德,又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又有现代科学及管理知识.现代意识与时代精神,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全球意识.实事求是地说,这四种意识都是中国固有传统文化所缺乏地.我们培养跨世纪人才,造就新型地理想人格,必须在继承、发扬传统美德地基础上,与现代意识、时代精神相结合,掌握现代地科学与管理知识.在此条件下,建立新地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历史观、审美观、这种人格,善于调处个人与环境、个体与整体、需要与奉献、欲望与现实等等地关系,既表现为自尊、自爱、白律、自信、自强、自进地精神,又具有开放、创新、竞争、奋斗品质,既有忧患意识,又具有强烈地责任感、义务感,既有实现自我价值地愿望,又有“公天下”“天下为公”“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地理想.这就是我们要造就地21世纪理想人格.如何培养新型地理想人格呢? 也就是培养理想人格地方法问题.孔子称作“为仁之方”.他在《论语》中讲了许多内容,概括起来,不外乎学习、笃行、内省三种方法,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借鉴与启发意义.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些都是学习好地品德地具体方法.孔子要求其弟子除了学习之外,强调实行,怎样实行呢? 他主张效法身边地榜样去身体力行.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已.”何谓“能近取譬”呢? 就是效法身边地榜样,以身边地仁人为榜样调:“下平经验.国家庭、社会地稳定,对于中华民族地延续、发展,都曾起过历史地积极作用.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法律政治逐步健全地今天,传承千年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依旧不失去其对当代大学生成长与成才地影响力.第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地内涵中华民族地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家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地精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在中国历史地长期发展中,与墨家、道家、法家思想总是不断地相互影响,又相互吸收和相互融合.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伦理叫想家们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佛学地影响.在2000 多年地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和佛学有关心性地理论,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地伦理传统.特别是儒家思想提倡地谦逊、诚信、仁义等,对大学生地成长及成才具有重大意义,不仅需要大学生继续传承,也需要将其发扬光大.第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地主要内容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地正确方法1、强调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地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6作用7合 4规范第四、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地意义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客观需要.世界各国现代化地实践充分说明,现代化地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身地民族性.中国地现代化进程,如果离开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地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地基础而难以更好地推进.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才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地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地内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地优良道德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地内容,更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地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人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地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地重要条件.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地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地根.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地重要标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地构建,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地道德修养.中华民族地种种优良道德传统,就今人而言,重在继承和发扬,同时也应当注意去粗。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是中国人的生命历程。
其中的核心思想、基本价值原则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迎接各种生存挑战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记忆力的基本形式,也是我们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
比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和发展自己,这被称之为“会通”之学。
《易传》中“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说的就是会通之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今天的大学生在学习各种文化的时候应该汲取的智慧,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还要扩大视野,力求文理皆通,学贯中西。
同时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个人生存的智慧与能力。
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上许多丰富的经验教训至今仍然对我们有启迪作用。
比如中国历史上为人称道的“康乾盛世”,为什么后来迅速衰落了呢?当时的中国面临三个前所未有的难题:一个是人口在半个世纪内翻了一番,从1.5亿猛增到3亿,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也是历朝历代没有过的;再一个就是中国政治体制的痼疾,即皇权专制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由于这三个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所以其衰落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这个经验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生存的国际环境是强国、大国林立,竞争异常激烈,国内环境是人口过剩,资源短缺。
我们既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同时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如若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靠谁呢?靠的就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民族智慧,靠的就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一)传统文化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
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
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作者:齐洪泽温皓来源:《文化研究》2014年第11期摘要:在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传统美德如璀璨的明星点缀其中,它是我国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源头。
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主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慢、深度和广度。
认清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大学生逐渐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力军,使我国更加健康快速的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引言:时至今日,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只有华夏文明得以流传下来,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积淀,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
其中,优秀传统道德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为保持社会稳定、抵御外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题下,中国共产党始终未忽视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邓小平倡导的“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提倡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以及习近平引领的“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建设,无一不体现了优秀传统道德在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一、优秀传统道德的解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的发展演进,逐渐形成了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独特道德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有些是积极的,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个人发展,有些是消极的,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善于甄别优劣,大胆抛弃传统道德中的糟粕,努力吸取其精华,这样才能不至于迷失方向。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爱国主义。
国乃家之根本,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最终保障者。
中国素来拥有精忠报国的传统,并将其摆放在道德修养的首要位置。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郑成功的“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肯离”等无不体现了将国家摆在个人生死之前的爱国主义情感。
庄子的哲学思想对当代青年的启迪意义
老子的《道德经》像一盏智慧的明灯照亮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上空。
而《庄子》一书,则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绝对自由的境界,这一至高境界与老子的“道”是一脉相通的。
庄子哲学蕴含的极其丰富的德育内涵,无疑成为当代青年成长之必备,亦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教之必需。
老庄道德逍遥之境老子的《道德经》像一盏智慧的明灯照亮了古代中国乃至世界的上空。
这一属于人类的文化瑰宝,向世人揭示了“道”的本质和体用,从而表达了老子深邃的宇宙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庄子》一书则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绝对自由的境界,这一至高境界与老子的“道”是一脉相通的。
老庄哲学蕴含的极其丰富的德育内涵无疑成为当代青年成长必备的精神食粮,亦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必需的良师益友。
庄子的学说是对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扬,故后世人将其合称为“老庄”。
老庄学说包含了足以供给人类品味的极为完备的信心体系以及使心灵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净化最终达到自我完善的极为高明的实践方法。
如果你真的读懂了“老庄”,你一定会被他们博大的胸襟和大慈大爱所震憾,为之产生深深的敬畏感和由衷的赞叹之心,不再妄自尊大,不再自私狭獈,懂得了人类自身的渺小和有限,了解了未知世界的博大无垠,能够自觉以老庄哲学思想指导社会实践,规范自身行为,从而超越自我局限,开发自我潜能,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可见,老庄哲学对启迪人心,开发本智,和谐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那么,博大精深的老庄思想会随着社会的变迁,历史不断前进的脚步而过时吗?换句话说,它对当代的你我他还有指导意义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老子所谓的“道”与庄子所说的逍遥之境,揭示的是宇宙的本体、天地的本原、生命的本质,具有亘古不变的永恒性、客观性,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意义。
走进《老子》,其“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致虚极守静笃”……翻开《庄子》其“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德充符”……至今对我们都有强烈的心灵冲击和启迪意义,是当代青年成长必备的精神财富,亦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教的精神导师。
国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国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近年来,国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备受关注。
国学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国学教育的建议。
一、国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国学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对古代文化的研究与理解。
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国学教育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国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对现代社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其次,国学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扎实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最后,国学教育对于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国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1. 培养文化自信心国学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培养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古代经典,大学生可以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更加自信地走进世界舞台。
2. 培养道德修养国学教育注重道德伦理的培养,强调品德养成。
通过研读古代文化典籍,学生可以吸取古人的道德智慧,提高自己的修养和道德素质。
这不仅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益,也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理念,培养了几千年来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和方法。
通过学习国学,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4. 强化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通过国学教育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身份认同。
这将有助于大学生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进一步推进国学教育的建议1. 加强学科建设大学应加强国学教育学科的建设,提供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平台。
同时,鼓励各学科领域与国学教育相结合,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
中国古代哲学的论文
中国古代哲学的论文对待中国古代哲学的态度,有人认为应当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有人把中国的落后完全归咎为传统的哲学思想,主张全然抛弃中国古代哲学而全盘西化。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哲学的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古代哲学的论文篇一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对待中国古代哲学的态度,有人认为应当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有人把中国的落后完全归咎为传统的哲学思想,主张全然抛弃中国古代哲学而全盘西化。
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正如古人所云:“东海西海,心同理同。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哲学思想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在一定阶段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我们必须肯定它们的存在,以平等的眼光来审视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
对待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更应当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纵览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史,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不断地斗争、融合,其他如墨家、法家等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主流的哲学思想。
对于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哲学思想,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而对于有些内容,我们亦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中有用的部分,使之成为对今天有所助益的思想要素。
一纵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我们基本可以理清中国古代哲学具有以下特征。
(一)注重人生。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往往从生活的实践出发,来研究各种哲学问题,所以特别注重对人生的研究。
儒家哲学重所讲的心、性、情、意、良知等都表示出对人生、人性,以及对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所关注的理想的人生境界——逍遥与解脱,向往着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神韵;佛家追求成“佛”,将达到涅槃境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两千多年来,对人生的审视,对人的自我追求的关注,始终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孜孜以求的核心问题。
(二)注重践履。
知与行的关系向来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中国古代的哲学成就不仅仅表现在理论方面,更体现在这些理论的践行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传统哲学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石家庄铁道大学
摘要:中国拥有悠久的五千年历史文化,这一脉传承的文化对当代社会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尤其是对新时期的新青年。
我们如何发展创新,如何面对传统文化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这些都需要深深的思考;。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影响着一代代青年,我相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20世纪,到21世纪的当代发展,时代的变迁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国家因此提出培养“四有”青年,然而,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传统哲学、大学生、与时俱进
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涉及的主要内容,近代有学者曾专题讨论过,其中张岱年先生就将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讲的学问大致分为五个方面,“其中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为其主干:总此三部分,正相当于西洋所谓哲学”。
又说:“哲学是研讨宇宙人生究竟以及认识此种原理的方法之学问。
”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其对研究讨论的学者有不同的认知,同时,生活在这片热土的人们,也有着质朴的、通俗的认知欲望与认知力。
通常我们会把哲学看作是文化的思想核心,文化包括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个方面,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心态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哲学也不例外。
在近代之前,中国本文“哲学”一词,古代学术分类自然没有“哲学”一门,中国古代很长时期里文史哲不分,因此,中国传统哲学的集大成者,多数赋予文学修养。
我们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更多的倾向于对“大家”的学问分析,倾向于对《论语》、《大学》、《庄子》等等文学著作的认知。
我们熟知的“哲学”一词源自希腊,意谓“智慧之学”,其特质在于对于宇宙和世界作为终极性探求。
而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古典的朴素的文化,我们更倾向于对古典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研究及对当代新青年的影响。
在中国哲学中,本体概念往往都被解释为一种实存的本真之物。
老子、庄子哲学里,道及本体,道即物自身。
得道的唯一途径在于将意义世界不断消解的“损之又损”。
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本体,都
有自己的道,所以,才可道在瓦砾之说。
佛教哲学中,尤其在禅宗,佛性就是本性,就是物自身。
成佛的实质就是抛弃人心强加于佛性之上的一切知识,理解即所谓“分别心”,而返回到物自身。
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儒家哲学在形成之后,本体认识一定不与人分离,甚至就在“日用纲常”之内,天人合一,体识不二,即道心即人心,即理即气,即良知即天理。
于是乎,“涂之人可以为尧舜”,人人可以得道,人人都想做皇帝。
我们对传统文化所蕴藏的朴素的哲学思想深深陶醉的同时,更要有发展的眼光,其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国家的兴盛由史可鉴,在于掌握知识的青年。
对于新时期中国的发展,我们寄希望于大学生,因为他们拥有知识,懂的事理,拥有青春,是祖国的栋梁。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大学生们勇于承担起这伟大的历史使命。
勇于缔造不断发展的灿烂辉煌的中国。
由此,我国曾在20世纪50年代开展了“五爱”道德教育活动,60年代掀起学雷锋活动,80年代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精神文明创建活动,90年代兴起“讲文明树新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以及“希望工程”、“志愿者”、“春蕾计划”等一系列公德公益活动。
这些活动都曾以大学生做以主力军,热情洋溢地做到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去。
由此,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应更为全面、科学化,对于传统哲学的认知应更为深刻。
中国当代大学生趋向正能量地实践人生价值,应具备高尚的情操。
懂得事理便离不开哲学,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应该是一以贯之。
大
学里,我们学习中国哲学,《洪范》五性说即以五种基本的物质元素解释万物的生灭变化,“先王以金、木、水、火、土杂,以生万物”;《周易》则有阴阳理论说明事物中二种相互依赖又相互消长的力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至无穷”,这些都显示不同思想家们的哲学主张,从而奠定中国哲学的总体规范。
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能够让我们站在古人的肩上认知世界万物,相生相克,物极必反,反映到社会上的交际,凡事三思而后行。
对于中国哲学思想影响深远的两家,儒家与道家,自然地对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先来探讨“儒家”思想,孔子作为创始人,提出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原则。
同时,有发展地提出了“义”、“礼”,亚圣孟子后来从“义”、“礼”二角度发展其思想,这些也成为后世多代儒家理论阐发,变异的思想原点,其思想完善地保存在《论语》里,对后世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人伦道德影响至深。
当代我们学习“儒家”思想,也提倡“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有力的思想主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筑根基。
同时,当代大学生也应该积极付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入世则为世人。
对老子、庄子哲学思想的认知,我们更倾向于“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理解。
极力地提倡自然而然的管理之道,顺其自然而不为,略显简单而清修,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反者道之动”等中,我们看到质朴的辩证法意义,这些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观,有较为深刻的影响,懂得万物之道。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遵循自然规律,不得破坏生存与
发展的自然环境。
我们从小都有接触不同文化的熏陶,接受父母的言传身教,听从老师的谆谆教导,从不同程度上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寄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可以看出传统意义的对周围大的世界认知;孔子“逝者如斯夫”,老子“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可以看到一个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过程;汉初贾谊认为万物变化“未始有极”,周敦颐认为“二气交感后,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这都蕴藏着朴素的唯物观。
中国哲学的人生观,通过把握宇宙发展的规律,来确定人生活动的方向和准则,思想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君权神授”都深深影响到封建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
同时,对于自我的修养,《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人看来,仍有意义。
中国哲学的价值观趋向,对于构建当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例如:舍己为人,乐于助人。
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学习,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所在。
我们需要纵观中国历史演变,借鉴兴衰之道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立身自我,立足小事,从现在做起。
我们要拥有发展的开放的眼观看世界,近代中国的坎坷经历,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腐朽的清政府自诩天朝上国,面对英法的船坚利炮,显得尤为胆怯,俯首而拱手以割地赔款
相赠。
随后,在中华大地上,兴起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四爱国运动,不断地探索与变革中寻求正确的解放中国之路,这一切的过程,都是当代大学生所要认知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哲学引导,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可以引导中国潮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哲学来武装头脑。
当代大学生应当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实践,我们应当虚怀若谷,在古人的话语中欣赏哲学之美。
如今的社会,充斥着多元化格局,经济发展全球化,中国加入WTO组织,交通通讯的无阻碍化,政治格局多元化,这些背景下,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和平的外交原则,坚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自由、和谐”的新中国。
在这样一个好的环境下,我们大学生理应扔掉浮躁的心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以国家利益为重,做到“仁者爱人”的举止。
作为有知识文化的群体,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行为,我们应当有正确的认识。
例如,“碰瓷”现象,是一些不劳作行乞的人专找有钱的车上贴,以寻求讹骗钱财,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怎么去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正能量宣传劳作光荣,宣传和谐社会,同时,社会上要提供更多的职位给弱势群体;针对公交车上老年人让座现象,我们从小都被教育要尊老爱幼,那些不给老年人让座的人在公众面前,难道不羞愧吗?
我们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我们应当为
自己拥有的正能量而代言。
我们当前在吃着快餐,唱着英文歌的社会中,应当保持着自我,学习传统哲学,那厚重的历史给我们的教训。
老师那谆谆教导不无道理,我们应当一日三省吾身。
参考文献:[1]张岱年《张岱年论文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2]孔子弟子《论语》[M]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