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欧、美、日、韩汽车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关系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欧、美、日、韩汽车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关系比较
一直以来,汽车供应链管理是被国际所公认的最复杂、最专业的技术。
在世界汽车制造业日益重视供应链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以提高供应链效率,拓展更大利润空间的今天,供应链管理被认为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欧、日、韩系车的外形最受消费者青睐,而其中又以欧系车中法系车的外形最为动感时尚;在动力、可靠性方面,德系车的口碑甚好。
此外,由于欧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先入为主”,再加上成熟的营销服务网络,欧系车保持了中级车市场上的最高份额。
然而进入2005年,随着日韩系车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欧系车成为中国经济型车市场的最大输家。
欧系车在中国市场失利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品牌知名度一般、偏高的市场售价和维修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等,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是影响欧、美、日、韩汽车跨国公司在华市场份额的最重要的因素。
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如此庞大的零部件供应群体和相应的运输、配送环节,构成了层次繁多、结构复杂的供应链体系。
供应链管理包含许多方面,如供应链的质量、供应链的长度、供应链的稳定性、供应关系等,下面我们就针对日、韩、美、欧系车在中国的供应链状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供应链上下游关系方面
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来看,相比而言,美系车企业的整车厂和零部件厂的关系更为紧密,他们与供应商之间在业务交往方面更多的是采用亲自交往,而不是通过电邮或电话,他们在产品设计和工艺改进方面能互相交换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这种亲密的合作关系就为双方共同营造完美的价值链,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供应链质量方面
供应链的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从总的情况来看,日资整车厂和供应商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相对于欧洲企业较高,产品缺陷率较低,更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利润。
第三、劳动力成本方面
从供应链的角度而言,人力成本也是日韩偏低。
在广州,日系车的员工工资并不算高,但在上海,欧系企业的员工工资和福利都可能算是中上等。
欧系车企业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及企业内部决策民主化的程度远超日韩,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
因此也造成了欧系车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第四:供应链的稳定性方面
从供应链的稳定程度来看,最近几年来,欧系车特别是一些新进入中国的中高端汽车企业一直无法解决零部件供应的问题。
其根本原因是其价格也就是供应链的缺陷明显,无法提供有效的成本管理。
而日系车的许多零部件供应商已经从进口转为国内合资企业或中资企业,美系车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相对于欧美车厂,日本车厂在亚洲的供应链优势最明显。
无论是本田还是丰田,处于东南亚(如泰国等地)的零部件厂家可随时提供标准规格的部件,日本车厂可以从容地等待规模量产后在中国布下配套零部件厂家,以便下一步的零库存管理。
韩系车如现代,索那塔推出的速度非常快,其原因是零部件供应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在本地的布局,供应链极为高效。
此外,天津港与韩国的釜山近在近在咫尺,也不搞什么本土开发,所以很快就可以装配成整车。
这样高效率供应链优势在成本上的反应的是欧系车厂无法比拟的。
所以从零部件供应链来说,日韩车厂无论从规格标准到成本效应均领先于欧洲车厂。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相信,日韩汽车在中国由于在供应链上的成本优势必将在其产品定价上游刃有余,一步步打击已陷入困境的欧洲对手。
可以预计,2006年车市的主题不再是品牌之争,而是供应链之争,由于日、韩、美系车相对于欧系车企业在供应链方面做得更好,在单车相对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以及固定成本控制方面更占有一定的优势,其市场份额也将逐步增大。
而欧系车厂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只有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降低企业成本,才能提高自己企业的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立足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