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历史时期的中原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历史时期的中原地区
古代的中原就是古籍上所记载的“中土”、“中州”,是相对边疆地区而言的。
中原这个地理概念,也有一个变化过程。
在殷商以前,中原主要指今河南的北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范围逐渐扩大,大体上包括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及安徽、江苏的部分地区。
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原地理概念大体上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范围相近,大致北起太行山南麓,南至大别山和淮阳山地,西起崤关、函谷关,东到大海。
第一节古代中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
一、地理环境
华北平原的面积大约为26.2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的三大平原之一。
这片广阔的肥田沃土,为我国古代的原始农业、牧业,提供了无比优良的场所。
因此,在这里形成了我国古代的华夏文明。
关于华北平原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
大约距今1.3亿年以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地壳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即燕山运动。
西部的太行山、吕梁山等隆起上升,而东部的地壳陷落下降,被海水浸没。
当时海水直浸到太行山麓。
大约距今7000万年左右,地壳又发生了一次造山运动,即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
西藏自治区部的山地再度上升,东部的地壳继续下沉。
这样,山东丘陵便成为名符其实的海上孤岛。
后来,由于黄河、淮河、海河等水系带来的大量泥沙在现在华北平原一带沉积,经过几千万年的“填海造陆”,终于形成了今天这样广阔的华北平原。
在地形上,除山西高原和山东丘陵外,是一望无际的广大平原,即华北平原。
在华北平原的东部有山东丘陵,又称鲁中南山地。
我国古代的五岳之一——东岳泰山,它位于山东丘陵的西北部,主峰在泰安城北,海拔1324米,其周围的平原海拔高度多数都低于100米,其中二分之一以上不到50米。
泰山平地崛起,山峰挺拔,高出四周达1200米以上,显得格外高大雄伟。
孔子当年登泰山时就产生过慨叹: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登泰山时也曾发出慨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气候上,据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古代的典籍记载,华北平原的古代气候也比现在温暖湿润。
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时期,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华北平原的气候相当于现在的亚热带气候,即今天长江流域的气候,甚至更南地区的气候。
据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证明,3000多年前的安阳人,播种水稻的初始日期相当于现在的阳历3月,比现在早1个月。
武丁时代的一块甲骨文记载,当时打猎,曾获得一头大象。
发掘殷墟时,也曾发现大象的遗骨。
从典籍《尚书·禹贡》上看,称现在的河南为豫州。
豫在象形字中,是一个人手牵着一头大象。
《吕氏春秋·吕乐》中也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
这些事实都可以证明,当时河南地区是产象的。
象不仅作为人们的家畜饲养,而且行军打仗,还出动象队。
象是一种怕寒动物,它必须栖息在四季都比较温暖湿润的地方,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保证它体大、食量大的食物来源。
目前,我国大象分布的北界约在北纬240左右,而古代的安阳在今北纬360左右的地方。
这说明黄河流域在当时是处于亚热带环境的。
古代竹的分布也可以证明3000多年前的华北平原的气候。
在山东历城县两城镇发掘的龙山文化遗址中有炭化的竹节存在。
出土的陶器上也有印刷的竹的花纹。
特别是周代的官方文书,最先是铭刻于铜上,后来又书之于竹简。
在记载当时衣、冠、各种器皿、家俱、书籍和乐器的文字中,许多都带有“竹”字头,说明是用竹类制作的。
从这些事实上可以断定,竹类的生长当时在黄河流域是相当普遍的,而现在竹类的分布已退至江南。
总之,古代的中原地区,从自然环境来看,地势低平坦荡,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繁茂,动物种类繁多,很适于古代人们的原始牧业、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因此,这一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二、历史变迁
1、先秦时期的中原
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早期历史,都有一段是用神话和凭借想象来解释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即神话传说时代。
我国古代关于天地起源的第一个神话传说是“盘古开天辟地”。
据传说盘古死后,头朝东,脚朝西,躺在中华大地上。
于是,头部形成了山东境内的东岳泰山。
双脚脚趾朝天,构成了陕西境内的陡峻的华山。
肚子高挺,变成了河南省境内风景秀丽的中岳嵩山。
左臂便形成了湖南境内
1
的重峦叠嶂的南岳衡山。
右臂使形成了山西北部的北岳恒山。
以后女娲氏用黄土捏造了人类。
这样,我国人民便有了“三皇五帝”的祖先。
有人称:神农氏、伏羲氏、女娲氏为三皇,也有人称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
伏羲氏,传说他教人结网捕鱼、打猎、熟食及蓄养牲畜等。
他还制造了“八卦”,为人们占卜记事。
《通志·都邑略》:“伏羲都陈,宛丘是也”,宛丘在今河南淮阳,位于河南颖水中上游地区。
这里有传说的太昊陵,即伏羲陵,又称人祖庙。
墓地很大,长405步(约622米),广270步,(约414.7米),占地5顷40亩。
前有“统天殿”,后为太昊陵。
陵前有挂画台,陵后有蓍草园(占卜用的蓍草)。
神农氏,传说他是个“勇尝百草,教民农耕”,并制成了犁、镰等农具的英雄。
从此传说来推断,这可能是我国原始农业的开始。
神农氏曾先都陈,后迁鲁(山东曲阜)。
曲阜位于泰山南侧,有泗水从此流过,是我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
黄帝,传说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姬姓名轩辕。
他曾教人们修盖房屋,驯养家畜,种植五谷。
同时为了便利于黄河两岸的交通和平原地区的运输,他创造了舟车。
他还命令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并叫他的臣子大挠创造“甲子”记时法。
这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已开始文明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黄帝初都有熊,后迁涿鹿。
有熊在今河南新郑,涿鹿在今河北西北部的涿鹿县东南。
《通志·都邑略》记载:涿鹿“控西山之险,据上游之势。
北通上谷,俯视关南”,其地理形胜十分优越,为北京的肘腋要害之地。
传说黄帝当时就占有这种有利的地势,在其东南的阪泉(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另说在今山西运城县盐池)曾和炎帝展开了大规模的战争,最终战胜炎帝,实现了炎黄二族的合并。
以后又同九黎族的首领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最终爆发了涿鹿之战,结果又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
于是,黄帝就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英雄人物,被尊为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
关于涿鹿,也有人认为“浊陆”,即古代河水、济水之间为浊水所充斥的原野。
关于“五帝”,有人说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也有人认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少昊,据说初都穷桑(山东曲阜北),后徙曲阜。
地处鲁中南山地西南边缘,泗水的中游,是古代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颛顼,据说是黄帝的孙子,为人聪明,有智谋。
他同工共氏争夺领导权,曾用智谋激怒了工共氏,使共工氏怒触不周之山(今昆仑山),造成天地支柱的折断,颛顼都高阳(今河南濮阳),又称帝丘。
这里有颛顼墓。
这里地处华北大平原的中部,黄河的北岸。
帝喾,又称高辛氏,都亳(今河南西部的偃师县),地处黄河中游的伊洛水流域,水陆交通都十分方便。
尧,号陶唐氏,简称唐尧。
《帝王世纪》记载:“尧初封于唐,后徙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为天子都平阳。
”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县,汾河左岸。
这里四周群山环抱,中有汾河冲积而成的汾水谷地平原(今平阳盆地),古代农业发达。
从前,这里有尧庙、尧陵。
舜,据说姓姚,名重华,翼州人。
曾耕于历山(今中条山东段)之下,深受群众的热爱。
尧曾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
传说舜都蒲坂(今山西永济县境内)。
这里西据黄河天险,古代著名的蒲津渡就设在这里。
舜晚年南巡苍梧之野(广西东北和湖南南部一带),不久就病死在那里,葬于九嶷山(又称苍梧山,湖南宁远县南)。
传说他的两个妻子非常想念他,常常扶着门前的竹子哭泣,泪水滴在竹上,结成斑斑美丽的花纹,形成斑竹。
毛泽东的“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是指这个故事的。
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的活动中心是以伊洛水流域、黄河两岸为中心,东通大海,西连河华,北过陕西长冶,南至江淮。
在广大的中原地区内,所有的夷夏诸部和众多的邦国都臣服在夏的统治之下。
商王朝是继夏而起的王朝,它的活动中心也是以黄河的中下游为中心,不断地向外扩张。
西周时期,分封了许多诸侯国,其中位于中原地区的就有很多。
到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的主要封国有齐、鲁、魏、宋、郑、晋、陈、蔡、曹、许等。
○1齐在山东;○2鲁在山东西南;○3晋在山西汾河流域;○4宋在河南东部,兼有山东、安徽、江苏部分地区;○5郑在河南中部;○6魏在河南东
10曹、许也均在山东西南部一带。
北、山东西部;○7、○8陈、蔡均在河南南部;○9、○
2
战国时期,出现了七个较大的诸侯国,其中韩、赵、魏、齐都在中原地区。
2、秦汉以后中原地区的历史演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称霸的分裂局面。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共有郡级单位42个,其中14个位于中原地区,占总数的33%。
西汉建立以后,分全国为12州,加上司隶校尉部,共有州级单位14个,其中6个在中原地区,占总数的43%。
由此可见,秦汉对中原地区都相当重视。
经过东汉末年的战乱以后,曹操取得了中原地区,并在中原地区建立了曹魏政权,并把国都设在中原地区的洛阳。
西晋统一中国后,仍把国都洛阳,统治中心一直在中原地区。
直到晋愍(mǐn)帝时,才迁都长安。
在晋末战乱之时,刘渊曾占据离石,建国号称汉,迁都平阳(山西临汾)。
到刘聪灭亡西晋以后,汉国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公元319年,石勒在河北称赵王,都襄国(今河北刑台市),史称后赵。
后赵曾打败了祖逖(dí)军在河南的进攻,并消灭了青州的曹嶷。
公元328年,在洛阳打败刘曜,灭前赵,接着又收复了东晋占据的黄河以南地区,成为与东晋对抗的北方中原大国。
公元351年,后赵灭亡。
鲜卑族慕容氏建立前燕政权又入主中原。
公元532年,慕容儁(jùn,隽)在中山(今河北定县)称帝,后又都邺城。
公元370年,前燕灭亡。
氐族首领苻坚建立前秦,统一北方。
肥水之战后,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政权,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公元490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东魏迁都邺城;西魏都长安。
高欢的儿子高洋于公元550年废掉东魏,建立北齐(550~577年)。
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也废掉西魏,建立北周政权(577~581年)。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灭掉北周,再度统一中国。
隋朝虽把国都设在长安,但把洛阳作为陪都,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唐朝建都长安,把洛阳作为行宫。
唐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唐太宗李世民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其中有4道在中原地区,即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淮南道。
唐灭亡后(公元906年),在中原地区又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5个政权,史称“五代”。
除后唐建都洛阳外,其余皆都开封。
后周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于公元960年灭亡北周,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建都开封。
元明清三代,都建都北京,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都非常重视。
第二节中原地区的战略要地和著名的古战场
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这里土地肥美,物产丰富,技术先进,交通发达,战略地位自然显得重要。
在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成为统治者“逐鹿中原”的主要场所,从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战略要地和古战场。
一、荥阳和成皋
荥阳和成皋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战略要地和古战场。
它们位于河南荥阳县北部,北临黄河。
荥阳地处中原,“锁天中区,控地四鄙”,是东西水陆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东侧是坦荡的华北大平原,西侧是豫西丘陵山地。
古代东西方的陆路交通大道是沿黄河西行,经广武山之北,过虎牢关(位于大伾(pī)山北,黄河之南,原名崤关),然后登大伾山,穿成皋,由旋门坂向西南下山,经趁洛水,沿洛水西去,至洛阳及关中地区。
这条古道大约在西周时即已闻名于世。
在这条大路南侧的广武山,又名三皇山。
它西起汜(fán)水河畔,东至古荥阳镇北的黄河之滨,东西长达60余里,上有九顶十八峪,最高海拔261米。
北坡十分陡峻,紧靠黄河,形势特别险要。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汴(biàn)渠(战国秦汉称汳(biàn)水,东汉称汴渠)和汴河(隋称通济渠,唐宋称汴河)就在这里,它们的引水口都在广武山北,所以广武山成为控制东西漕运的关键。
这两条运河是秦汉和隋唐等王朝的生命线。
秦朝时,曾在广武山北麓,汳水南岸设立敖仓,储积数百万石粮食。
楚汉战争时,郦食其积极向刘邦建议,据敖仓之粟,以保障军队的供给。
楚汉曾多次在此对阵,以此对阵,以决雌雄。
今广武山上仍有汉王城(西广武城)和项王城(东广武城)的遗迹。
秦汉时代,先后在广武山南设立荥阳县,在大伾山上设立成皋县,两县夹汜水而立,是古代东西交通线上的重要战略据点。
大伾山位于汜水西岸,与广武山只有一水之隔。
秦代在北据大河,南迫大伾之间,设置了举世闻名的虎牢关,又名成皋关,亦称崤山,控扼东西交通。
3
二、太行八陉和古战场井陉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或女娲山,是中原地区的著名山脉,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部。
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在1000~1500米。
东陡西缓,南北长千余里。
南始于怀庆(今河南沁阳市),北终于幽州(今北京),被称为“中原的脊梁”,东西的屏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太行山上,由于流水作用,斩山凿石,使连绵不断的山岭形成许多中断的山口,即“陉”。
比较著名的陉,在太行山上有8处,号称太行八陉。
第一陉称轵关陉,在河南济源县北10余里。
关当轵道之险,因名轵关,是豫北通向晋南的交通要道。
秦昭王十六年伐魏,曾攻取轵关,作为进军南阳的要地。
第二陉称太行陉,即古羊肠坂,在河南沁阳北,是豫北通往晋南的又一条交通要道。
战国时是连结韩国的首都新郑和北部上党(今山西长冶市)的纽带。
在羊肠坂道之北有重要隘险天井关,亦称太行关。
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进攻韩国,曾占领此地,迫使野王城(今河南沁阳市)投降。
第三陉称白陉,在河南辉县西50里,其隘道称为十八盘,是个“连山四障,俨同城廊”的山间要地。
由此向东北有鹿岭口道,通往河南林县,向西北有石门口道,通往山西的陵川县。
这里也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和古代的重要战场。
第四陉称滏口陉,在河北磁县西北45里。
有滏阳河出滏山。
战国时,这里是秦赵两国的必争之地,是并邺之间的往来要冲,为河北南部通往山西的要道。
第五陉称井陉,亦称土门关,在河北石家庄市西。
据记载:“井陉县东北五十里曰陉山。
其山四面高平,中下如井,故名井陉”。
这里四周太行如屏,关隘险要,是河北通向山西的咽喉孔道。
历史上,在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役。
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伐赵,由此进兵河北。
公元前204年,西汉将领韩信率军伐赵,也在这里展开激烈的战斗。
当时,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集中20大军于井陉关,妄图一举消灭西汉军队。
韩信只有3万人马。
当时,陈余手下的李左车曾积极向陈余建议,说汉军乘胜远斗,其锐气不可挡。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
他们的粮食必在大军之后。
请求给他骑兵3万,从间道绝其辎重。
让陈余深沟高垒,坚不出战。
这样韩信率大军“前不得斗,退不得返,野无所掠”,用不上十天就可以将韩信的头割下。
但是骄傲自大的陈余根本听不进去李左车的建议。
而善于用兵打仗的韩信,正是利用陈余的这个弱点和自己用兵的特点,以及附近山水地形,以背水(今绵蔓水)为阵。
巧妙地运用了《孙子兵法》上的“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原则,一举打败了陈余的20万大军,消灭了赵国,创造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井陉也就成为久负盛名的古战场。
第六陉称飞狐陉,在河北省蔚县南四十里。
是河北、山西两省北部之间往来的要冲,是紫荆关和倒马关的外险。
第七陉称蒲阴陉,又名紫荆关。
在河北易县西北八十里,是沟通河北与山西大同之间的军事要隘。
史书称:“山西居京师上游,表里河山,因势乘便,可以拊(fǔ)天下之背而扼其喉”,“朝发白登,暮叩紫荆。
国门之外,皆为战场。
”
第八陉称军都陉,在北京昌平北二十四里,这里设有居庸关,又名军都关。
关门南北相距四十里。
南为南口,北有八达岭。
两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被称为绝险。
是沟通北京与蒙古高原的要冲。
二、阙塞和冥阨
阙塞山位于河南洛阳市南35千米,又名龙门山,是古代著名的要塞伊阙。
伊阙是由东西向两列低山构成的宽平谷地。
东有香山,西有龙门山,两山之间有伊水流过,伊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在河南偃师会合洛水,再向东北注入黄河。
《水经注》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
”伊阙是古都洛阳南部的天然门户,经伊阙南出汝河上游谷地,以通江汉平原。
由于伊阙形势险要,又是洛阳的天然门户,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一直是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
鲁昭公二十六年,赵鞅命令汝宽守阙塞。
秦昭王五十四年,白起攻韩、魏之师于伊阙。
东汉王朝在险要之地设置了“八关都尉”以进行防御,其中伊阙就是八关之一。
因此,伊阙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的著名的军事要地。
冥阨,又称黾(mǐn)塞,也称平靖关,是豫南鄂北间的险塞,位于桐柏山和大别山中,是南北往来的必经孔道。
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常为南北的重镇,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冥阨附近,共
4
有三关:○1平靖关,“其关因山为障,不营溕隍,故以平靖关为名”。
○2武胜关,又名津山关,在信阳南45千米左右的地方,号称大隧。
○3黄岘(xiàn)关,也称百雁关或九里关,在信阳南45千米左右的地方。
战国时,楚国经常以此作为抵御强秦的重要防线。
春申君说:“秦逾冥阨以攻楚。
”魏国的信陵君说:“秦伐楚,道涉山谷,行三千里而攻冥阨之塞。
所行甚远,所攻甚难。
”冥阨被称为“天下九塞”之一。
四、长勺和城濮
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齐鲁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
《左传·曹刿论战》对这次战争作了精彩的描述。
战场的位置在今山东省中部,泰山的东北方向,莱芜北大约40~50里的地方,大体在口镇一带。
该地是鲁中南山地中的一个小盆地,地势比较平展和缓,呈微波起伏状。
当时双方运用的都是战车,鲁国一方因是防御战,事先选择了有利的地形,以逸待劳。
双方开战伊始,齐军进攻,而鲁军稳如泰山。
当齐军“再而衰,三而竭”之时,鲁军才下令全线反击,把齐军打得大败,这是齐鲁间的一次著名的战役。
城濮之战发生于公元前633年,是春秋时期,晋楚之间的一次重要战争。
城濮,位于山东西南部鄄(juàn)城西南约35千米的地方,在古濮水的南岸,地处河济之间。
地形是微波起伏的岗地平原。
有利于战车的运用与作战。
当时,南方强大的楚国纠集了陈、蔡、许、郑等盟国的军队伐宋,并包围了宋的都城(今河南商丘县)。
宋在危亡之下,向北方强大的晋国求救。
此时,晋文公正想争霸中原,于是和元帅先轸(zhēn)商议解宋之围。
最后决定先打楚国北方的盟国曹、卫,引诱楚军北上,于是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
决战开始之前,晋文公以报答楚王资助为名,退避三舍(90里),巧妙地避开了楚军的锋芒,并促使楚军的骄傲,以激励自己的士气,后撤到今山东鄄(juàn)城县临濮集(古城濮)。
选定了有利的地势,然后对准楚军中薄弱的陈、蔡右翼发起进攻,很快致使陈、蔡溃败。
接着又后退,诱其左翼出击,然后晋以主力将左翼军队拦腰切断,使楚军陷入重围,全部被歼。
五、马陵与长平
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战国时期,齐魏之间的一次重要战争。
公元前342年,因韩齐亲近,反对魏国召集逢泽会议。
于是,魏惠王派兵大举攻韩。
在梁、赫(均在今河南临武西南)等地连败韩军,韩向齐求救。
齐国派田忌为大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起兵攻魏救韩。
魏国急忙派庞涓、太子申为将,带领大军与齐作战,两军相持达一年之久。
公元前341年,孙膑利用庞涓轻视齐军的弱点,以逐日减灶的办法造成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魏军追击,促使魏军进入齐军的埋伏圈——险要的马陵谷地,一举将魏军歼灭。
马陵战场在山东省的范县境内。
在该县城西北有卧中山,地势高峻,延袤(mào)数十里,南有凤凰岭,陵阜交错,谷险岭峻,著名的马陵谷地即在其间。
《史记》:“马岭道陋傍多险阻”。
特别是当年这一带还有纵林密布,又兼谷深道险,是个很利于藏兵设防的地方。
当魏兵被引诱到次处时,齐兵以逸待劳,占据有利地势,一时万箭齐发,十万魏军被歼灭,庞涓身亡,太子申被俘,从此魏军的霸业日趋衰落。
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最初始于公元前的262年。
当时秦昭王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首先攻其邻近的韩国,大将白起和王龁(hé)率军占领了韩国的野王城(今河南沁阳),切断了韩国首都新郑和北部重镇上党(今山西长治)之间的联系。
当时,韩国被迫想献上党向秦求和,但是上当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于是请求东方的赵国派兵取上党,因而赵将廉颇率大军越过太行山进驻长平(今山西高平)。
该地山谷险峻,利于坚城深池,凭险固守。
赵秦两军相持三年之久。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中了秦的反奸计,改用赵奢的儿子赵括代替老将廉颇。
赵括只会空谈兵法,并无实战经验,傲慢轻敌,被秦军诈败引出营垒,大将白起以迂回的战术,布置民两支骑兵,一支断绝赵军的后路,另一支将赵军切断。
这样,赵军被围困46天以后,终因粮尽援绝,突围不成,又兼主帅赵括被射死,40万赵军被迫降秦。
白起仅把战俘中较年幼的240人放回外,其余全部活埋了。
在今高平县城西6里,有颅头山,相传是白起掩埋人头而堆积的山。
六、官渡和淝水
官渡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场,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境内。
该地有中牟台,又名曹公台,在县城东北,是建安四年(公元200年)曹操大败袁绍的古战场。
官渡地处华北大平原的中部,地势坦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