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寄托类典故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信寄托类典故探究

摘要:由于古代山高路远、路途艰难,亲朋好友离别之后很难相见,所以书信作为最重要的联络方式,是古人联系、报平安的重要手段。因此与书信有关的典故也常出现在诗歌中用以表达相思,尤其是寄托类的典故更是表达了古人的相思之情和浪漫情怀,这类典故以鲤鱼传书、鸿雁传书、黄耳狗寄信最具代表性,它们都有各自的故事,很好地表达了古人的寄托愿望,为后世广泛运用。

关键词:书信;典故;寄托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2-0000-01

众所周知,由于古代山高路远、道路艰难,故人一去不返、杳无音信是很正常的,所以古人非常重视离别之情。这种分别让人心情惆怅,最终也难免天各一方,而这时传情达意的最好方式就是书信了。传递书信的联络方式历史悠久,是人际交往的最重要手段,在古今中外都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趣闻。比如,中国古代有“鲤鱼传书”、“鸿雁传书”、“黄耳狗寄信”等典故,在历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诗歌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诗人们经常会使用“鲤鱼”或“鸿雁”来代指书信或传递书信,那么此类典故是怎样产生的呢?而这类典故又是怎样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的呢?笔者以下面三个典故的产生

和使用来做出回答。

一、鲤鱼传书

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

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鲤鱼传书这个典故始于上面的《饮马长城窟行》,在纸张未发明之前,古人常用白色绢帛来写信,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为“尺素”;在传递过程中为了不使书信受损,古人常把书信扎在两片平整的竹简中,简多刻成鱼的形状,称为“鱼书”,这是汉代人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又因为古代有“鲤鱼跳龙门”的说法,鲤鱼要游到上游产卵,所以古人认为“鱼”能帮助人们传递书信,这里用“鱼”是古人的一种描写手法,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所以乐府诗中有鱼肚有尺素的说法,从此便形成了“鲤鱼传书”的典故。请鲤鱼送信的拟人手法也寄托了古人的一种美好愿望,而这种夙愿也带有传奇的浪漫色彩。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有诗曰:“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这里所说的“双鲤鱼”就代指书信。

二、鸿雁传书

《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在某泽中。”

我们常看到“鸿雁”被广泛地用于历朝诗歌中表示思念之情,这个典故最初是与苏武有关的。《汉书·苏武传》中记载,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而被单于扣留,因矢志不变而被囚于北海放羊十九年。19年之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又派使者去匈奴要回苏武,但单于谎称苏武已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秘密会见了汉使并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他,于是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

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帛书,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第二天汉使依计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吃惊,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苏武因此被誉为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成为美谈。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凄美的故事:唐朝时,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书信给她在外征战的丈夫薛平贵,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呢?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了一封盼望丈夫早归的家书,让鸿雁捎去。

“鸿雁”怎么会帮人们捎书信呢?这两个故事显然都是传说,它同“鲤鱼传书”一样,只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从此“鸿雁”也成为书信的代名词。而用“雁”代替书信的传统,也与雁秋去春还的本性相关,所以古人思念亲人时常幻想着大雁能帮助他们传递信息或书信,这在历代诗歌中都有所反映,如李商隐《离思》中的“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又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渐渐地,以雁写相思也被固定了下来。

与“鸿雁传书”相关的还有“青鸟传书”和“飞鸽传书”两个典故。“青鸟传书”的典故,追溯其源头,为先秦古籍《山海经》。《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大黧,

一名少黧,一名青鸟。居三危之山,为西王母取食。”这三只赤首黑目的青鸟不仅能为住在玉山上的西王母取食,还能飞越千山万水为西王母传递信息。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五》云:“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在神话中,青鸟又逐渐变成了美丽无比的白鸟之王——凤凰,美丽的青鸟,美好的传说,引得文人墨客争相赋诗吟颂。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李商隐有诗“青鸟西飞意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些诗作都是借用“青鸟传书”的典故,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青鸟已不像《山海经》中所描述的那样是是赤首黑目的猛禽了,而是变成了三只善解人意、温和可爱的“信使”了,所以“青鸟传书”的神话也成为了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而人们耳熟能详的“飞鸽传书”其实算不上寄托,因为很早以前古人已经把鸽子训练得可以帮助人们传递信息了。飞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传书鸽”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张九龄是唐朝的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飞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鸽子能训练,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源

于其特有的能力,即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所以飞鸽传书也就成为古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方法,并常用于军事通信。“飞鸽传书”已成为现实,并为古人的通信带来了极大便利。

由于鸟类的习性,人们愿意在它们身上寄托美好的愿望,最终“飞鸽”被训练成功,用于帮助人们传递信息,而“鸿雁传书”和“青鸟传书”则成为未能实现的美谈。确实,古时候,人们想要与远行的亲人通信真是万难,普通百姓几乎没有专门的通信手段。“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等这些诗句,诉说着古人音信难通的惆怅与无奈,因此只能将深情寄托给鸿雁或青鸟,让它们帮自己传递吉祥、幸福的佳音,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思念及相思之情,寄托着人们的各种美好愿望。

三、黄耳狗寄信

《晋陆·机传》:“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简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这个典故应用并不广泛,甚至鲜为人知。此典故最初是与陆机有关的,《述异记》中也有记载:东吴灭亡之后,东吴人陆机被召唤到洛阳去,因很久未归家而思念家乡,因此修书一封,但一时又找不到送信的人。当时,陆机刚好养了一条黄耳狗,他就开玩笑让狗帮他送信,这条狗竟然摇着尾巴好像表示答应。陆机就将用竹筒装的信系在狗颈上,希望它能将信带回家乡华亭。黄耳狗果然一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