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大地构造
地形构造知识点总结
地形构造知识点总结一、岩石圈构造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部的地幔构成的,地壳又可以分为洋壳和大陆壳。
地幔是由地幔圈、地幔柱、亚洲地幔柱和大洋中脊构成的。
岩石圈构造包括洋壳构造和大陆壳构造。
1. 洋壳构造洋壳主要分布在海洋地表,在地球上占有大约70%的面积,是海底地形的构成单位。
洋壳构造是地幔流体上涌造成的,通过熔融和溶解作用使地壳的构造发生了许多变动。
2. 大陆壳构造大陆壳的构造是形成大陆地形的重要因素。
大陆壳在地球地壳中占有30%的面积,是陆地和大洋的分界线,是地质的形成主体之一。
大陆壳构造是地球内部的构造变动,由地壳构造、岩浆作用和地震构成。
二、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球外部地壳和地幔的形成和演变的过程,它是地壳构造和地壳形成的三个组成部分。
地质构造包括地震构造、地壳变动和深部结构构造。
1. 地震构造地震是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和地壳的一个重要特征,地震构造是地球内部能量的传递和释放。
地震活动使地球的构造和地质活动得以持续发展,促进了地壳构造和地质矿产资源的形成。
2. 地壳变动地壳变动是地球构造的一种表面现象,是地球表面和地壳的一种变动形式。
地壳变动包括构造地壳变动、地震地壳变动和火山地壳变动。
3. 深部结构构造地球的构造变动是由地球自身的引力和地幔的热力生成的,深部结构构造是地球内部构造的重要表现形式。
深部结构构造主要包括地球内部的动力学过程、地幔和石榴石构造的发展以及地球内部的磁力构造。
三、地表构造地表构造是地球表面地壳的构造,包括地质地貌构造、地形构造和地形结构构造。
1. 地质地貌构造地质地貌构造是地壳的一种地质环境,是地块和地形之间的关联,是地形的形成和能量的活动。
地质地貌构造主要包括地表气候和地球地貌的形成。
2. 地形构造地形构造是地球表面地壳和地幔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地球地貌构造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地形构造主要包括地表变化、地形发展、地形重塑和地貌演化。
3. 地形结构构造地形结构构造是地球地质地貌构造的一种内部结构,包括地质地形结构构造和地质地貌结构构造。
地理最主要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最主要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结构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具有复杂的构造和多样的特征。
地球的结构主要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表面最外层的硬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厚度在30-70公里之间。
地幔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厚度在2850公里至2900公里之间。
地核包括外地核和内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从地幔底部到地球中心,厚度约为2200公里。
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性质对地球上的自然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地震是地球内部构造和运动的一种表现,地球的内热作用导致地壳运动,形成地质构造。
了解地球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自然环境的特征和变化。
二、地球表面特征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是地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
地球表面有山脉、高原、盆地、丘陵、平原、河流、湖泊、海洋等各种地貌。
地球的地形地貌特征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地质构造、气候气候、水文地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特征对人类活动和资源利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山脉和高原是重要的水资源区,对水文地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盆地和平原是重要的农业区和人口集聚区。
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三、气候分布气候是一定地域一定时期的大气环境条件的总称。
它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等多种气象要素。
地球气候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存在着显著差异。
根据气候分布的不同特征,通常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气候等多种类型。
气候分布对地球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热带气候是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的重要气候类型,对热带地区的植被和动物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温带气候则是主要的农业气候类型,对世界粮食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气候分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利用气候资源,促进气候条件下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四、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环境中各种突发事件,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飓风、台风等多种灾害。
简明扼要地总结中国区域大地构造时空演化规律
简明扼要的总结中国区域大地构造时空演化规律一、中国区域构造演化阶段太古代以来,中国大陆岩石圈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岛状古陆到大陆板块的发展过程。
根据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体制和不同时期东亚大陆岩石圈的板块构造格局,将我国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粗略地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表4.3):1. 古陆核形成演化阶段(Ar~Pt1)2. 元古大陆板块演化阶段(Pt2~Pt3)3. 古板块形成演化阶段(Z~T2)4. 活动大陆边缘与板内构造演化阶段(T3~Q)表4.3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阶段二、中国区域构造演化及其主要特点(一)区域地球动力学体制(系)的交替区域构造是在一定的地球动力学体制(系)作用下的产物。
不同的地球动力学体制(系)产生不同特征的区域构造,因而区域构造的演化反映地球动力学体制(系)的交替。
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在太古代至早元古代,地球动力学体制可能与板块构造体制有本质的区别。
但这一阶段中究竟属于一种什么样的地球动力学体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早元古代后,即距今1600Ma以来,板块构造体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种地球动力学体制中,大陆岩石圈的构造发展主要受控于与其相邻的大洋盆地的构造演化。
因此,我国大地构造学家常以在区域构造演化中起主导作用的大洋盆地来命名不同的地球动力学体系。
从我国区域构造演化来看,自中元古代至今曾出现过以下几个不同的地球动力学体系;1. 古蒙古洋地球动力学体系前中生代,我国北方大陆(即塔里木和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曾被古蒙古洋占据。
随着古蒙古洋的扩张、消减闭合,塔里木一华北板块出现裂陷、褶断,大陆地壳向北增生、扩大,并最终于古生代末与向南扩大的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对接。
因此在前中生代,我国区域构造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古蒙古洋地球动力学体系的控制。
2. 古太平洋地球动力学体系自二叠纪至早白垩世,我国东部处于古太平洋西岸,古太平洋的扩张、消减、关闭,直接控制着中国东部区域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的构造演化。
大地构造知识点总结
大地构造知识点总结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大地构造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形成演化的学科。
在地质学中,大地构造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探讨了地球表面和内部的组成、结构和演化。
本文将围绕大地构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1. 地壳的结构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它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厚度约为20-70公里;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厚度约为5-10公里。
地壳的结构是不均匀的,不同区域的地壳结构和厚度有所差异。
地壳的结构和组成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起着重要的影响。
2. 地壳的运动地壳的运动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原因。
地壳的主要运动方式包括构造运动、地壳的扭转和地震。
构造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地壳变动,主要包括地壳的隆升和沉降、地震和火山活动。
地壳的扭转是指地壳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形变。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释放的现象,它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3. 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构造学的核心问题。
根据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地球的初生地壳和现代地壳。
地球的初生地壳是在地球形成初期的地壳,主要由火成岩构成;现代地壳是在地球形成初期后的地壳,主要由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
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决定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
4. 地幔的结构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厚度约为2800公里。
地幔的主要组成物质是岩石,包括岩浆和岩浆岩。
地幔的结构是由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物质相变形成的,同时地幔中存在着大量的熔岩和岩浆,这些物质对地球的热力和动力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5. 地幔的运动地幔的运动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的热力和动力系统控制的。
地幔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岩石圈的运动和对流运动。
岩石圈是地幔中温度较低的层,它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起着重要的影响。
对流运动是地幔中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物质相变和熔岩岩浆的运动形式,它是地球内部热力和动力系统的重要表现形式。
了解地理地球的构造与气候变化
了解地理地球的构造与气候变化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构造和气候变化对于我们认识地球、保护地球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球的构造以及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蓝色星球。
一、地球的构造地球是一个由多个层次组成的星球,它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以下将对这些层次进行介绍。
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固体岩石层,它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陆地地壳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而海洋地壳则主要由玄武岩构成。
地壳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它的薄厚和岩石成分的不同,决定了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分布。
2. 地幔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它是由固态岩石和部分熔岩组成的。
地幔由上部的软流圈和下部的固态岩石圈组成。
地幔是地球内部的主要部分,它的热对流引起了地球的板块运动和火山活动。
3. 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它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
地核的高温高压条件产生了地球的磁场,保护着地球免受宇宙粒子的伤害。
二、气候变化的因素气候是地球上大气长期的天气状况,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将介绍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它影响地球的温度分布。
太阳辐射的分布不均匀导致了地球各个地区的温度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
例如,赤道地区由于太阳直射,气温较高,而两极地区则较为寒冷。
2. 地球自转和倾斜地球的自转和倾斜对气候变化也起到重要影响。
地球自转导致了日夜的交替,而地球倾斜则使得不同季节阳光照射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季节的变化。
例如,北半球夏季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导致气温升高;而冬季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小,气温较低。
3. 大气环流系统大气环流系统也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热带、副热带和极地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大气环流系统,它们通过水平气流和垂直气流的运动,调节着全球的气候。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气候带中,热气上升形成对流,使得该地区气候湿热。
4. 海洋运动海洋也对气候变化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中国大地构造的概念
中国大地构造的概念
中国大地构造是指中国大陆的地质构造情况,主要受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三大动力学体系控制。
中国大陆的地壳结构和地表地质面貌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演化:
1. 前寒武纪时期,华北、华南、塔里木等陆核先后在大洋中形成,经过稳化,逐步向稳定的块体过渡。
2. 古生代时期,上述块体逐渐拼合,其结合带呈横向分布,形成了中国大陆的雏形。
3. 中生代开始,又有块体陆续漂移、相撞、拼合,从而出现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山等雏形,中国西部在强烈的挤压改造之中,地壳增厚,出现贺兰山界线。
4. 新生代开始,西部青藏高原隆升,东部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聚敛,使中国东部及海域出现拉张现象,使得地壳自大兴安岭向东减薄,并形成一系列盆地地形。
5. 晚渐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及海域沉降,使盆地中普遍堆积起较厚的区域盖层。
中国大地构造的演化过程,形成了以海西造山为主旋回的古亚洲构造域、以燕山造山为特征的环 滨)太平洋构造域和以喜马拉雅造山为标志的特提斯构造域。
这些不同的构造域,塑造了中国西部以东西向构造为主,中国中东部在东西向构造基础上,叠加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构造的复杂叠置的构造格局。
中国大陆的独特性还表现在依据复杂地形而产生的不同构造区的划分,中国是世界上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大陆之一。
八上地知识点总结
八上地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构造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星球,它的赤道直径要比极轴直径长。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的岩石壳,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层,地核由内外核组成。
二、地球的运动1. 自转:地球绕自己的轴线自西向东旋转,使得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
2. 公转: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年完成一次公转。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
三、地球的地理环境1.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呈现出多样性,受到纬度、海陆分布、海洋暖流等因素的影响。
2. 地球的地貌:地球上有大陆、岛屿、山脉、平原等不同的地貌特征。
3. 地球的水文:地球的水文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水的分布也呈现出多样性。
四、地球的人文环境1. 人口的分布: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
2. 城市的发展:城市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场所,城市的发展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
3. 地球的文化:地球上有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它们相互影响、交流、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五、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基础,应该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
2.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地球的宝藏,包括煤炭、石油、铁矿石等,它们是工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3.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地球的生命之源,应该加强保护和恢复,建设美丽的家园。
六、地球的灾害1. 自然灾害: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等,它们给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2. 环境污染: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
七、地理技术1. 卫星导航:卫星导航技术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得知自己的位置和前方的路况,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
2.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可以在航拍、农业、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地理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以上就是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高中地理必备知识
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高中地理必备知识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地球是一个以地壳为表面的圆球体,而地壳则由一块块相对独立的板块构成。
这些板块之间存在着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是高中地理必备的知识之一,对于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球的构造地球的构造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岩石壳体,包括陆壳和海壳。
陆壳主要存在于大陆上,具有较大的厚度,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岩石。
海壳则主要存在于海洋底部,相对较薄,主要成分是玄武岩。
2. 地幔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由较厚的岩石组成。
地幔的温度和压力非常高,岩石处于半固态状态,称为岩石圈。
岩石圈的运动对板块运动起着重要作用。
3. 地核地核位于地球的最内部,由铁和镍组成。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
地核的高温高压状态使得地幔和地壳的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推动了板块运动的发生。
二、板块运动的类型板块运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边界运动、内部运动和地壳变动。
1. 边界运动边界运动指的是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
根据板块之间相对运动的特点,边界运动分为三种类型:接触边界、离散边界和滑移边界。
- 接触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有互相挤压和相互俯冲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板块之间会形成山脉、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现象。
- 离散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脱离连接并相对运动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地震和裂谷等现象。
- 滑移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滑动,但没有压缩和拉伸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断裂和地震等现象。
2. 内部运动内部运动是指单个板块内部的运动,包括垂直上升和下降两种类型。
垂直上升是指板块内部出现上升现象,形成山脉和高原等地形;垂直下降则是板块内部出现下沉现象,形成洼地和海沟等地形。
3. 地壳变动地壳变动是指地壳内部的构造和地质过程的变化。
地壳变动包括隆升、下沉和变形三种类型。
隆升是指地壳内部出现上升现象,主要是由于地壳在地幔和地核的推动下而发生的。
大地构造学派及其构造单元汇总
大地构造学派及其构造单元前言在介绍大地构造前先说说地球的结构、构造,大家都知道地球由三部分组成,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者之间是由两个不连续的界面来划分的,就是所谓的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莫霍面在地壳以下7.5km~70km之间,古登堡面则在地面以下2900km深处。
实际上,还可以根据结构不同,划分出上地幔、下地幔,内地核、外地核等,细分为7层。
地壳还可以说成是岩石圈,岩石圈又可以分为两层,即:花岗岩层(硅铝层)、玄武岩层(硅镁层)。
大陆区域两层均有,大洋区域则只有玄武岩层。
大地构造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的岩石圈,特别是地壳组成、地壳构造、地壳运动和地壳发展,并进一步阐明它们的规律和原因。
大地构造学派的划分是由于对地壳运动的形式上的认识不同而产生的,即:分为“固定论”与“活动论”之争;“垂直运动”为主与“水平运动”之争;还有“收缩论”与“膨胀说”之争;以及“大陆漂移”与“深层分异”之争等。
这样就形成很多观点和学派,归纳起来对我国大地构造学影响较大的有学派有:槽台学说(西方的、马杏垣和黄汲清等)、地质力学学说(李四光)、多旋回学说(黄汲清)、断块学说(张文佑)、地洼学说(陈国达)、波浪镶嵌学说(张伯声)以及板块学说(尹赞勋、李春昱等)。
下面针对各种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介绍如下:一、槽台学说槽台学说是以美国学者J·霍尔(J·Hall)和J·D·丹纳(J·D·Danna)等西方地质学家采用历史地质学分析法,总结出来的大地构造学说,是地质学上传统的大地构造常说,处于统治地位达一百多年的历史。
他将地壳分为线性的构造活动区和块状的构造稳定区,即两个基本构造单元:地台和地槽。
地台:一般位于大陆的中部,是大陆地壳上最稳定的部分。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均有前寒武系组成的基底岩系,岩石为深变质的变质岩或深成岩,即所谓的结晶基底。
2024年高二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二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大地构造与板块构造1. 大地构造概念:指地球上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结构、性质、演化以及地震、火山、地壳变动等现象的研究。
2.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由内向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3. 地幔运动与地壳变动:地幔流体的对流运动是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构造活动(地震、地壳变形等)和地貌发育(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两个方面。
4. 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是由若干快速相对运动的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之间的边界上存在着地震、火山等活动。
5. 板块构造类型:板块分为构造板块、地震板块和地貌板块。
按板块边界性质可分为三类:构造边界(地震带、地堑)、构造板块边界、地形板块边界(洋中脊、大断裂带)。
二、地球的水文环境1. 水圈与水文循环:水圈是地球上地表、地下、大气等各个部分的水资源总和。
水文循环指水在不同状态间的周期性地转移和储存过程。
2. 地表水资源: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泊、冰川、湿地等。
江河湖泊主要受降雨、融雪和地下水补给影响。
3.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主要通过渗流和地下水运动循环进行补给和补给。
地下水储量分为自由水、毛管水、结合水三个部分。
4.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常规型水利工程建设(水库、引水渠道)、节水措施(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新型水利工程建设(蓄水区、河流生态修复)。
5. 水资源的问题与对策:地方性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地下水过度开采、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需要加大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
6.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分布不均、水资源供应减少、水体退化加剧。
需要加强气候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适应措施。
三、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1. 自然灾害的类型:地震、洪涝、干旱、台风、沙尘暴、火山、地质灾害等。
2. 自然灾害的成因:地震由地壳运动引起,洪涝主要与气象因素和地形条件有关,干旱与气候因素相关,台风和沙尘暴与气象因素有关,火山与地质活动有关。
我国大地构造运动的原理
我国大地构造运动的原理
我国大地构造运动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 板块构造理论:大地构造运动是由地球上的板块运动引起的。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上的岩石壳被分为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以不断移动、变形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运动着。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三种类型:边界型作用(如剪切、推挤、压缩和拉伸等)、板块消化型作用(如新生板块的形成、现有板块的消失等)和运动型作用(如地震、火山等)。
2. 造山作用:我国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处,这些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我国的造山运动。
从地质历史上看,我国至少经历了三期造山运动,分别是晚元古代的华夏运动、早古生代的太古宙和燕山运动,以及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
在这些造山运动中,岩石被挤压和抬升,形成了众多的山脉、高原和盆地。
3. 地壳微动和地震活动:我国地壳微动和地震活动广泛存在。
地壳微动是指地球表面的微小变形,是地壳中的板块相互作用引起的。
地震活动则是地震带和断裂带上的板块运动导致的地表震动。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大陆地震带的边缘,地震比较频繁。
地震活动的产生和运动过程,不仅是大地构造运动的重要体现,也是研究地壳变形和动力学的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我国大地构造运动主要受到板块构造理论、造山作用以及地壳微动和
地震活动生成的影响。
这些理论和过程的研究对于我国地质、地震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土地利用和灾害防控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本文旨在总结和概述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知识点。
第一章大地构造
1.1 地球的形状
1.2 地球的内部结构
1.3 潮汐和地球自转
1.4 地球的外部环境
1.5 地形的分类和特征
1.6 大地构造运动
1.7 大地构造与地震地质灾害
在本章节,我们学会了地球形状、内部结构,以及大地构造运动和地震地质灾害等相关知识点。
第二章气候与水文
2.1 气候要素和气候类型
2.2 气候变化和影响
2.3 降水形式及其分布特征
2.4 地表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本章节,我们研究了气候要素和气候类型,并了解了气候变
化带来的影响。
我们还了解了降水形式及其分布特征和地表水循环,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内容。
第三章生态环境
3.1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3.2 湿地及其生态保护
3.3 森林及其生态保护
3.4 草地及其生态保护
3.5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6 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
在本章节,我们学会了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并了解了湿地、
森林、草地及其生态保护相关的知识点。
我们还了解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等内容。
通过阅读本文,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意义研究对象: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过程的综合学科。
研究内容:①区域或全球尺度的地壳与岩石圈构造变形特征及圈层相互作用,如:大洋-大陆相互作用、地球内部圈层相互作用、造山带与盆地的形成过程等;②构造变形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的相互关系;③地壳与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过程;④地球表面海-陆的形成与演变方式及过程;⑤地球深部作用过程及其机制。
研究方法: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需要综合利用地质学其他学科以及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成果。
研究意义:大地构造学研究可以为认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
二、固体地球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固体构造几何学与构造运动学的研究。
固体地球的构造几何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成分及结构。
方法有:①研究暴露在地表的中、下层地壳乃至地幔顶部剖面,通过地质、地物、地化综合研究,揭示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物理性质、岩石矿物及元素的物化行为、温压条件、地热增温率、有关元素及矿物成分的聚散规律;②研究火山喷发携带到地表的深源包裹体,揭示深部物质与构造特征;③人工超深钻探直接取样(目前为止涉及最深深度12km);④地震探测:分为天然地震探测和人工地震探测,利用地震波的折射与反射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特征。
固体地球构造运动学:主要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与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
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可以利用古地理学(岩相、生物、构造)、古气候分区、地球物理学与古地磁学进行研究;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可以利用空间对地的观测与分析技术。
三、大地构造学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可以为认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实际应用意义:①大型成矿集中区(矿集区)等成矿构造背景、资源规划;②大规模破坏性地震产生于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与稳定性评价;③绝大对数大型、灾难性地震都发生在活动板块边缘带(区)上,或与板块相互作用有关的次级活动构造单元边界区域。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总结(10级基地班)
第02章Principal tectonic features of the earth地球的圈层结构:【成分分层】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地壳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
其厚度变化在5-70 km之间。
其中大陆地区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3km;大洋地区厚度较小,平均约7 km;总体的平均厚度约16km地幔地球的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深2 885 km)以上的中间部分。
其厚度约2850km 根据地震波的次级不连续面,以650km 深处为界,可将地幔分为上地幔过渡带下地幔地核地核是地球内部古登堡面至地心的部分外核液态内核固态【流变学分层】岩石圈软流圈中部圈层地核岩石圈(地壳+上地幔/岩石圈地幔:流变学界限为1280~1330℃软流圈(大洋部分:均匀且厚;大陆部分:较薄,局部不可见)中部圈层地核重要界面及其意义:Moho面—岩石圈内部的重要界面:地幔底侵的关键的场所;壳幔拆离的界面;壳幔反应与交换岩石圈的类型:大陆、大洋与过渡型岩石圈。
现今地球表面30%大陆+70%大洋。
地壳-岩石圈垂向上是成层的,侧向上是不均一的。
岩石圈可分为大陆岩石圈和大洋岩石圈,两者的结构、厚度和物质组成、地球物理属性、形成演化和年代截然不同。
①大洋岩石圈:大洋地壳柱(蛇绿岩套):深海沉积物,枕状玄武岩,席状岩墙群,辉长岩,堆晶岩,莫霍面,地幔(橄榄岩)大洋地壳的地貌类型:深海平原,洋脊,海山,海底高原,海沟②大陆不同构造单元的岩石圈大陆地壳地貌类型:山脉,大陆地台,大陆架,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陆隆,火山弧。
上地壳以酸性片麻岩为主;下地壳以基性片麻岩为主;地幔以榴辉岩和橄榄岩为主。
大陆地壳的组成与结构:大陆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地壳可分为上地壳、中地壳和下地壳。
上地壳又分为由沉积岩、火山岩和相应中、浅变质岩组成的盖层及结晶基底,后者包含花岗岩类侵入岩和片麻岩、结晶片岩等。
中地壳主要是闪长岩类岩石及物性上相近的片麻岩和部分片岩。
地形构造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形构造知识点归纳总结1. 地球表面的形成和变化地球表面的形成和变化是地形构造的基础。
地球表面的形成主要包括地球形成、地球表面的特点和地球表面的形成过程。
地球形成是指地球的起源和形成过程。
地球形成主要包括凝聚、分化和冷却。
在凝聚阶段,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时期。
在分化阶段,地球内部的不同成分分化出地核、地幔和地壳。
在冷却阶段,地球表面逐渐冷却、凝固和形成地形。
地球表面的特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和地貌。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山、岭、丘陵、平原、高原等。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整体特征,主要包括大陆地貌、海洋地貌、河流地貌和冰川地貌。
地貌是地形和地貌的总称,包括地势、气候和水文等地表特征。
地球表面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外力和内力。
外力是指外部力量对地球表面的作用,主要包括风蚀、水蚀、冰蚀和海岸侵蚀等。
内力是指地球内部力量对地球表面的作用,主要包括构造力和地质力。
构造力是地壳运动产生的地表作用,主要包括构造抬升、地震和火山等。
地质力是地下岩石物质对地表的作用,主要包结构沉陷、岩溶和地形塑造等。
2.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的变化和演化过程,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地壳运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
构造运动是地壳内部的运动和变形过程,主要包括构造抬升、构造沉陷和断层运动等。
外力作用是外部力量对地球表面的作用,主要包括风力、水力和冰力等。
构造运动是地壳内部的运动和变形过程,是地壳运动的基础。
构造运动主要包括横向作用和纵向作用。
横向作用是指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板块相对运动和板块边界运动等。
纵向作用是指地壳内部的上升和下沉运动,主要包括地形抬升和地形沉陷等。
构造运动是地壳运动的原因和机制,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变化的基础。
构造运动主要包括内力和外力。
内力是地壳内部力量的作用,主要包括地壳构造、地下热力和地震活动等。
外力是外部力量的作用,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球引力和大气运动等。
大地构造总结
《大地构造》课程学习报告一、学习过程1.1课堂学习及收获通过这学期杨文涛老师给我们讲《大地构造》这门课,使我对大地构造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对大地构造的基本概念、大地构造发展史、各种学说、地球圈层构造、地球物理场、造山带、盆地、中国大地构造演化等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1.2课外学习及收获在课外,通过在网上查找资料和借阅相关书籍,完成课后作业,对本学期所学进行总结。
让我对本学期所学的《大地构造》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把知识点理清楚,便与整体的看待这学期所学习的这门课,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二、重点知识点总结2.1大地构造概念: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壳和上地幔(主要为岩石圈)的结构、组成、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成因、运动、动力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解释各种构造现象的本质,把握地球及岩石圈演化的基本规律。
2.2大地构造学主要研究内容:地质体成因研究、变形研究、壳幔结构和动力学研究、地球演化史研究、2.3大地构造学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地壳运动的方向,即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地壳运动踪迹的空间分布规律,即活动区和稳定区地壳运动随时间的发展规律,即活动的周期性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2.4地震波可以分为P波、S波和面波三类:体波:地震时从震源发出并能在地球内部各方向传播的弹性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面波:体波传播到介质表面或遇到介质中某种分界面时,部分能量被限制在表面或界面附近而沿着这个面做二维传播。
2.5地球内部圈层康拉德面、莫霍洛维奇面(莫霍面)、古登堡面2.6 重力自由空间重力异常:经过高度校正的重力异常。
布格重力异常:经过高度和剩余物质校正的重力异常。
2.7地球磁场包括基本磁场、变化磁场和磁异常。
地热场:衡量地热的两个参数是地温梯度和热流值。
2.8地槽:地壳上形成深坳陷,这种深坳陷可以被沉积物所补偿,从而形成被巨厚沉积物所占据的沉降带,也可以不被沉积物所补偿,形成深海盆地;晚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2.9地台:是地壳上相对稳定、具有明显双层结构的地区地台的地质特征:地台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其双层结构下构造层为基底岩系,上构造层称盖层;地台盖层的沉积建造是在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岩性一般比较单一,结构也较均匀,在剖面上或是平面上变化不大,在广阔的范围内比较稳定;地台岩浆活动较微弱;地台盖层构造变形一般比较微弱;岩层一般无区域变质现象;以铁、锰、磷、铝、煤、石油、膏盐等为主的外生矿产丰富2.10地槽的基本类型:优地槽、冒地槽、地背斜、地向斜、中间地块、边缘坳陷(前缘坳陷)、山前坳陷、山间坳陷地槽的基本地质特征:各时期地层沿地槽走向呈狭长带状分布,有一定的方向性;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剧烈;地槽型沉积建造往往伴随褶皱遭受一定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矿产丰富,以内生矿产为主。
主要大地构造理论
1、地槽—地台学说:地台又称为陆台,是大陆地壳的构造单元,是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直径可达数百至数千千米,是由地槽旋回转化形成的,基本由两层结构组成,下层为褶皱基底,由强烈褶皱和广泛变质的复杂岩系组成;上层为沉积盖层,由平缓的沉积岩层组成。
地台和地盾、沉积岩一起组成稳定地块。
地槽的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在第一阶段有强烈的差异下降,接受了非常厚的沉积层;在第二阶段反而有强烈的褶皱上升,相成巨大的山系。
2、地质力学学说: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地质力学的观点研究了地壳运动和大地构造的问题,建立了一个新学派。
他认为,全球地质构造的展布不是乱杂无章的,而具有一定的方向和方位。
这是在地壳运动的一定动力方式作用下,形成了相应形式的构造应力场的结果,从而产生出一定方向和方位的构造体系。
构造体系是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
它是指“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和不同次序,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结构要素所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李四光)。
构造体系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型式):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扭动构造体系。
1.纬向构造体系它们的主体走向是沿纬线方向延伸的,构造上是剧烈的挤压带,在大陆上往往表现为东西向的隆起山脉。
它们规模较大,常各自出现在一定的纬度上。
如我国的天山-阴山构造带,昆仑-秦岭构造带,南岭构造带。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地壳物质发生由极地向赤道方向的运动,从而形成南北向的挤压力与压性构造带。
2.经向构造体系它们是南北向的强烈构造带,这种构造体系可能是由于大陆相对于大洋作自东向西运动的结果。
按其性质可分二类:一为巨大的张裂带,如东非裂谷;一为大的压性构造带,如我国的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在地貌上为横断山脉。
3.扭动构造体系这是地壳表面大量存在的构造型式,可分多种类型,如山字型、多字型、歹字型、帚状、S 型、棋盘式等等构造型。
3、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Plate tectonics)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高中地理认识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认识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灾害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灾害对我们应对环境变化和灾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灾害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球的构造地球的构造可分为地球的内部、表层以及大气圈三个部分。
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由固态核、液态外核、上地幔、下地幔和地壳构成。
地球的固态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其温度和压力非常高。
液态外核是铁和镍的合金,它的运动产生地球的磁场。
上地幔和下地幔由硅酸盐矿物构成,温度和压力逐渐增加。
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一层,被我们所生活的陆地和海洋所覆盖。
2. 地球的表层结构地球的表层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大片岩石和土壤,它们构成了我们所生活的大陆。
海洋则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区域,水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地质现象,如地壳运动、板块构造和地震等。
3. 地球的大气圈地球的大气圈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
大气圈起到调节地球温度、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护地球免受宇宙射线的作用。
二、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灾难性事件,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1. 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会引发地壳的震动。
地震通常发生在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其强度可从小到大分为微震、轻微震、中等震级、强烈震和毁灭性地震。
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仅包括房屋倒塌、道路破坏,还会引发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2. 台风台风是一种强热带气旋,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台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气象条件,一般出现在夏季和秋季。
台风带来的风力和降水能够造成严重水灾和风灾,破坏力巨大。
3. 水灾水灾是由洪水、暴雨、海啸、冰雪融化等因素引起的灾害。
洪水可能造成城市、农田和河流周边地区的淹没,导致大面积的损失。
海啸则是海底地震或其他海洋活动引起的海浪,可以造成沿岸地区的重大破坏。
4. 干旱干旱是指长时间的缺水状态,造成农业、畜牧业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大地构造概念: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特别是地球表层(岩石圈)的结构、组成、构造、特征、演化历史、运动规律及动力、成因的一门学科。
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和解释各种构造现象的本质,建立地球和岩石圈演化的基本规律。
大地构造学分哪几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指18世纪晚期以前,萌芽阶段。
人们对于地震、火山、海岸线变动等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活动性的表现,只有一些粗浅而朴素的认识(2)第二阶段从18世纪晚期到20中叶,假说阶段。
随着对地质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大地构造假说,旧的假说相继被淘汰,假说有隆起说,收缩说,脉动说,地球膨胀说,地幔对流说和槽台学说等等,可是,这些构造假说基本上是抽象的、定性的,缺少定量的计算和精确的预测能力,通常也不具有普遍适用于全球的性质。
(3)第三阶段指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板块构造理论盛行的阶段。
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说的兴起标志了这一阶段的开始。
它发端于!912年魏格纳创建的大陆漂移说。
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主要成就:1、1926年以前,以外国人为主研究大地构造的阶段。
2、1926年-1955年,中国大地构造的开创奠基时期这一阶段代表性的事件有:1926年,翁文灏,泛太平洋构造会议上,中国的燕山运动的报告;1939年,李四光在英国出版《中国地质学》,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思想;1945年,黄汲清出版《中国主要构造单位》,利用地史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多旋回造山运动”3、1955年-1976年,大地构造学派各家争鸣的阶段:陈国达(1956)提出地洼学说(地台活化说);张佰声(1962)提出地壳波浪镶嵌构造学说;黄汲清提出的地壳多旋回活动说;李四光提出的地质力学;以及张文佑的断块构造学说等。
4、1976年以来,板块构造盛行的时代新地球观的主要认识:1、地壳垂直运动为主还是水平运动为主2、地球和地壳的演化发展是渐变的过程还是事件性的灾变过程3、活动带与稳定区之间的转化4、地壳构造发展的旋回性和继承性地球内部构造地球内部的力学分层:●岩石圈地球的刚性外壳,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厚度20-150km,大陆地区110-150,大洋盆地70-80km,洋脊裂谷20-50km。
●软流圈岩石圈以下的弱流变区,下界一般认为不超过400km,顶部约有100km的地震低速带。
具强度小,粘度低,塑性较高的特点,有局部熔融,易于蠕动变形。
岩石圈板块因软流圈的存在而能运动。
●中间圈地幔的其余部分,厚度大于2200km,强度大,不易变形。
●地核与成分分界相当,对其力学性质知之甚少。
陆壳和洋壳的差异:热流的概念及热流分布的一般规律:热流是每秒通过地表单位面积的热量。
其数值为岩石热导率和地温梯度的乘积。
热流量在全球有空间变化。
其分布与特定的大地构造背景有强烈的—致性。
通常随着构造活动性增强,褶皱造山年代变新,热流量增大。
重力异常和布格异常:地面实测重力值(经校正后)与理论重力值之差。
分自由空气异常、布格异常。
自由空气异常:实测重力值经高度校正后,消除测点与大地水准面之间的影响后与理论重力值之差。
不能反映地下不同层次、不同密度物质分布。
布格异常:重力值经高度校正后,再消除测点与大地水准面之间的物质质量影响(布格校正)和测点附近地形起伏的影响(地形校正)后,与理论重力值之差。
反映地下物质密度不均匀。
古地磁研究的意义:根据岩石标本的剩磁方向,可以得出当时的古磁经线(与地理经线近于一致)方向和当时磁场的极性;根据岩石标本的磁倾角,则可算出标本产地在当时的古地磁纬度(与地理纬度近于一致)。
从而又可以得出那个时代的古地磁极的位置。
通过对同一时期各个地点古地磁测量结果分析计算,便可求得该时期古地磁极的位置和当时的古地磁场特征。
发现地质时代越古老,古地磁极的位置偏离现代磁极的位置就越远。
把各时代的古地磁极连起来即可得出古地磁的迁移轨迹。
根据众多的古地磁资料研究,地磁极位置在地质历史时期是基本不变的,这样古地磁极的迁移只能是大陆漂移的结果,所谓古地磁极迁移轨迹是相对于移动着的大陆而言,而不是磁极真正在迁移。
古地磁研究为海底扩张、移置地体等重要的概念的提出提供了确定性的证据。
世界最强烈的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地震带。
它们分布于板块聚敛边界上。
那里浅、中、深源地震都有。
大洋裂谷带和大陆裂谷带包括其上的转换断层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地震活动带。
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说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及证据:晚古生代时期,全球所有大陆连成一体。
所有的大陆在中生代以前(180Ma)曾是统一的巨大陆,称为联合古陆或泛大陆(Pangaea),中生代以来,联合古陆分裂。
由于大陆原来是一大块,所以以前根本不存在大西洋、印度洋,而只有围绕泛大陆的广阔海洋——泛大洋(古太平洋),以后大陆分离,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泛大洋收缩而形成现今的太平洋。
较轻的硅铝质大陆块就象大冰山一一样沉浮在较重的硅镁质岩浆里,,大陆就在硅镁层上漂移着。
大陆漂移的驱动力是与地球自转有关的两种力:向西漂移的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证据①大陆的拼合;②古生物;③地质构造方面;④古冰川;⑤古气候劳亚大陆:为地质史古陆之一,存在于J到K。
劳亚大陆包含现今北半球大部分陆地。
在侏罗纪中期由盘古大陆北端分裂而成,然后在白垩纪分裂成今天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
冈瓦纳大陆: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南半球超级大陆,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以及印度半岛和南极洲。
海底扩张说提出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得到哪些验证:大陆漂移学说衰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地质调查的新发现,特别是洋底地质调查的新发现。
1、洋底地形的新发现⑴在大洋中发现了绵延很长的海岭系统:中脊与中隆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海底山脉称中脊,脊上通常有一狭窄裂谷,有活火山(如冰岛)、浅源地震;东太平洋海底的山脉称作中隆,比较简单,未发现裂谷⑵海沟及其附近的岛弧,组成弧-沟体系⑶洋底存在一系列的平顶火山2、陆壳和洋壳厚度、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3、贝尼奥夫带的发现,环太平洋震源深度从大洋向大陆方向有规律地增大的现象,提出海沟下面存在一向大陆倾斜的地震带,即贝尼奥夫带。
4、大陆之间存在相对位移●大洋中脊(或中隆)是地幔对流物质上升、不断形成新洋壳的地带,洋壳在中脊连续产生而把大陆向两侧推开;●在地球体积基本不变的假定条件下,必须有一部分洋壳在地表的另一地区等速销毁,洋壳就在贝尼奥夫带重新插入地幔●大洋是年青而短命的。
大陆尽管永远存在,但却只是被动地被拉开、合拢或彼此滑移,各大陆仿佛坐在传送带上,在对流层上漫漫移动。
●海底扩张最主要的动力是地幔物质的对流验证:1、洋底磁异常条带2、洋底沉积物、洋壳年龄以及热流量变化的相关性磁异常条带的概念及其意义。
玄武质洋壳在洋中脊产生并随着扩展作用持续从脊大西洋中脊的条带状磁异常轴向两侧推移。
当它冷却通过居里温度时,岩石中的铁磁性矿物按当时的地球磁场方位和强度被磁化。
它们总的和洋中脊平行,并以洋中脊为轴对称分布这为海底扩张理论提供了很充分的证据。
板块构造理论板块的定义:地球表层并不是一个连续完整的圈层,它被首尾相接的活动带(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块体,叫做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
板块构造理论的要点:1.固体地球的上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塑性软流圈。
2. 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由为数不多刚性板块组成,彼此镶嵌排列,并以每年若干厘米的速度相对移动,其边界有三种类型,地壳变形是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变形性质与析块的边界类型有关;3.板块沿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水平运动符合欧拉几何学原理,可以用一选定轴的简单旋转运动来描述,在全球范围内,新板块的增生和旧板块的消亡总体上应是相互补偿的;4.岩石圈板块运动的来自地球内部,最可能的一种机制是地幔对流。
板块划分的两种方案:1、六大板块方案:欧亚、非洲、印度、太平洋、南极洲、美洲2、十二板块方案:欧亚、非洲、印度、太平洋、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纳兹卡、可可、加勒比、阿拉伯、菲律宾板块扩张引起的相关作用:1、中脊重力异常 2、中脊的热流 3、大洋岩石圈厚度 4、洋底的沉降(1)洋底水深与洋底年龄(2)洋底水深扩张速度(3)海底扩张与海平面的变动(4)平顶海山、珊瑚礁与洋底的沉降⑸洋底扩张与沉积物的关系补偿深度贝尼奥夫带:震源深度通常靠洋侧较浅,靠陆侧较浅,构成一个倾斜的地震带。
板块俯冲的证据及其后果:★贝尼奥夫带活跃的地震活动;★贝尼奥夫带所在的那一层中,具有很高的Q值;★许多海沟的岛弧一侧或大陆一侧的斜坡内,发现了复杂的叠瓦逆冲构造;★板块的俯冲,亦是板块扩张的补偿所要求的。
后果:●造成了地球上最强烈的地震带;●出现了地球上最剧烈的火山带;●是地球表面地形高差最大的地带;●出现了地球上最大的负重力异常,地壳的均衡状态被剧烈破坏●是热流值变化最显著的地带海沟1HFU,而附近的活火山或弧后区,陡增至2-3HFU●产生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双变质带变质时期相同而变质作用类型不同的两个相邻变质地带并列地展布着高压低温变质带和低压高温变质带,构成了双变质带转换断层及其特征:大洋中脊被一系列横向断裂带切割,这种断裂带大多与中脊轴线相垂直,看上去很象在后期把中脊错开的平移断层。
这不是一般的平移断层,而是一种特殊的断层。
特点:1、断层两侧两段中脊之间距离不变;2、相对错动只发生在两段中脊之间的那一段上;3、错动突然中断;4、断层所预期的错动方向与平移断层相反5、切穿整个岩石圈6、平直、沿转换断层发育陡壁和槽谷板块的刚性:在描绘板块运动时,通常认为板块具有刚性,表现在:●板块能在很长距离内传递应力,其内部并不发生显著的塑性形变;●洋底沉积物未受轻微变形,形变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缘;●大陆拼接非常理想,指示板块在位移时很少形变。
欧拉定律:一个钢体沿半径不变的球面的运动,必定是环绕通过球心的轴的旋转运动。
在球体表面,任何一点的移动都不是沿着直线,而是弧线;如果这种移动表现为复杂的曲线形式,那么它的移动轨迹将由许多圆弧小段组成。
板块的运动遵循欧拉定律。
旋转轴和旋转角速度的求法:转换断层标识出欧拉纬线的走向,沿纬线做垂线得欧拉经线,为欧拉纬度经线交点位置即旋转轴现代板块运动的全球图式●巨大的太平洋板块朝西北,向西缘和北缘的俯冲带推移,会聚速度在汤加海沟北部至日本海沟一带达到最大,向南和向北均递减。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另一巨型会聚型边界,直布罗陀地区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会聚的速度仅为0.5cm/a,是该造山带的西界。
自此向东,会聚速度增大,至喜马拉雅地区,增至5-6cm/a。
再往东过渡为印度洋东北缘的俯冲边界,会聚速度达7.0cm/a。
●环太平洋会聚边界把全球分成不对称的两部分,太平洋外围的欧亚板块、印奥板块及美洲板块向太平洋方向推进,后缘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张开;太平洋内部的太平洋板块、可可板块和纳兹卡板块则向太平洋周缘俯冲潜没,其后缘是东太平洋中隆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