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中国法律规定儿童权利(3篇)

第1篇一、引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保护儿童权利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儿童权利保护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法律规定儿童权利的相关内容。
二、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的立法历程1. 初步阶段(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关注儿童权利保护问题。
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其中规定了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内容。
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法规。
2. 发展阶段(1979年-1991年)198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儿童权利。
199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版,进一步完善了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
3. 成熟阶段(1991年至今)199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版颁布后,我国儿童权利保护工作进入成熟阶段。
此后,我国又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与儿童权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
三、我国法律规定儿童权利的主要内容1. 儿童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1)尊重儿童权利:我国法律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儿童免受虐待、遗弃、剥削等侵害。
(2)平等保护:儿童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不受歧视。
(3)全面发展:国家鼓励和支持儿童全面发展,包括智力、道德、体质、美育等方面。
(4)家庭保护: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国家鼓励和支持家庭履行监护职责,保护儿童合法权益。
(5)学校保护:学校是儿童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国家要求学校加强教育管理,保障儿童合法权益。
2. 儿童权益的具体内容(1)生存权:儿童有权获得生命、健康、食物、住所等基本生存条件。
(2)受教育权:儿童有权接受教育,国家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禁止歧视和限制儿童受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文章来源:/Content-1153.htm免费咨询法律问题/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三章文化教育权益第四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第五章财产权益第六章人身权利第七章婚姻家庭权益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
文章来源:/Content-1153.htm免费咨询法律问题/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第三条国务院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妇女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五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我国妇女儿童保护法 的现状

中国妇女儿童保护法的现状与展望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妇女儿童的数量也相对庞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于妇女儿童的权益保护愈加重视。
本文将探讨中国妇女儿童保护法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妇女儿童保护法的发展历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制定和完善妇女儿童保护法律。
1992年,中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对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权益做出了明确规定。
随后,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则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提供了法律支持。
此外,中国还颁布了一系列与妇女儿童保护相关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建了中国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体系。
三、中国妇女儿童保护法的现状目前,中国的妇女儿童保护法律体系已较为完善。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一些法律条款并未得到充分执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观念的差异,一些家庭和企业对妇女儿童的权益保障不够重视。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
例如,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手段对妇女儿童的权益构成了新的威胁。
因此,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提高社会对妇女儿童权益的重视程度,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四、中国妇女儿童保护法的未来展望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来的妇女儿童保护法将更加注重网络权益的保护。
针对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行为,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条款,以保障妇女儿童的网络安全。
其次,针对家庭和企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和童工问题,未来的妇女儿童保护法将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遏制这些现象的发生。
最后,为了更好地落实妇女儿童保护法,未来的工作将更加注重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加强学校教育等方式,提高全社会对妇女儿童权益的重视程度,形成尊重和保护妇女儿童的良好社会风尚。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最新全文 【婚姻家庭法律知识】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最新全文【婚姻家庭法律知识】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最新全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内容包括: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三章文化教育权益第四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第五章财产权益第六章人身权利第七章婚姻家庭权益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
工程验收单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工程施工合同拖欠工程款工程款税率工程款支付申请新中国历来对老人、妇女、儿童的权益都是提供了更多的保护,毕竟在整个社会上,这三类人可以说是处于一种比较弱势的地位,所以很有必要加强对他们合法权益的保护。
因此我国也相应的制定了一些法律,如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下文中小编带来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的内容,帮助你进行了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逐步完善对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
禁止歧视、虐待、残害妇女。
第三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四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各级妇女联合会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第六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知识宣传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知识宣传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是中国政府为保障妇女儿童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律于1992年颁布实施,旨在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和儿童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规定,妇女和儿童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不受任何歧视。
同时,该法律规定了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妇女和儿童的保护和救助,预防和打击妇女和儿童的暴力行为,保障妇女和儿童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权利。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宣传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提高社会对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的意识。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演出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
同时,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强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的认识。
二、加强对妇女和儿童的保护和救助可以通过设立妇女儿童保护机构,加强对妇女和儿童的保护和救助。
同时,可以加强对妇女和儿童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
三、预防和打击妇女和儿童的暴力行为可以通过加强对妇女和儿童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防止他们成为暴力行为的受害者。
同时,可以加强对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暴力行为的犯罪分子,维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四、保障妇女和儿童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权利可以通过加强对妇女和儿童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支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同时,可以加强对妇女和儿童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是保障妇女和儿童权益的重要法律,我们应该积极宣传和贯彻执行该法律,为保障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犯罪的行为,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国妇女权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逐步完善对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
禁止歧视、虐待、残害妇女。
第三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四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各级妇女联合会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权益,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第六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七条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政治权利第八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
第九条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十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第十一条国家积极培养和选拔女干部。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任用干部时必须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担任领导成员。
国家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
第十二条各级妇女联合会及其团体会员,可以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推荐女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作者:来源:《中国新农村》2013年第06期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
第三条国务院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婦女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五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第七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地方各级妇女联合会依照法律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第八条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九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
第十条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对涉及妇女权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妇女联合会的意见。
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全文.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全文)(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三章文化教育权益第四章劳动权益第五章财产权益第六章人身权利第七章婚姻家庭权益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逐步完善对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
禁止歧视、虐待、残害妇女。
第三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四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各级妇女联合会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第六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七条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政治权利第八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
第九条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十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有哪些规定

保护妇⼥、⼉童和⽼⼈的合法权益有哪些规定保护妇⼥、⼉童和⽼⼈的合法权益是指国家对于妇⼥、⼉童和⽼⼈在婚姻家庭⽅⾯的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利益给予特殊的重视和保护。
保护妇⼥、⼉童和⽼⼈的合法权益有哪些规定?店铺⼩编在下⽂为您具体介绍有关法律知识,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保护妇⼥、⼉童和⽼⼈的合法权益有哪些规定1.切实保护妇⼥的合法权益这是对男⼥平等原则的必要补充。
《民法典》第⼀千零⼋⼗⼆条【男⽅离婚诉权的限制】⼥⽅在怀孕期间、分娩后⼀年内或者终⽌妊娠后六个⽉内,男⽅不得提出离婚;但是,⼥⽅提出离婚或者⼈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离婚请求的除外。
对妇⼥进⾏特殊保护的原因有两点:第⼀,是为了改变妇⼥不平等历史地位所造成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
中国妇⼥遭受压迫的历史时间太长了,⽽⼥⼈⼜天性软弱,⾃⾝还不能抵制各种侵权侵害⾏为,所以,需要借助法律的⼒量予以保护。
第⼆,是基于妇⼥具有不同于男性的特殊⽣理机能的需要。
妇⼥承担着⼈类⽣产与再⽣产的任务,对妇⼥之特殊保护,也是推进⼈类发展和社-会⽂明之标志。
保护妇⼥合法权益的原则和男⼥平等的原则的精神是⼀致的,男⼥平等是基础,保护妇⼥的合法权益是补充,⼆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才能有利于男⼥平等原则的真正实现。
2.切实保护⼉童的合法权益在旧中国,⼉童被当作⽗母,家长的私产,⼦⼥的权利和权益是完全漠视的、他们是没有独⽴⼈格的,⼈⾝和财产权益得不到保护。
新中国下⽣长的⼉童,其法律地位和权益都受到了保护,并且有详尽的规定。
我国《民法典》规定,第⼆⼗六条【⽗母⼦⼥之间的法律义务】⽗母对未成年⼦⼥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对⽗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以及禁⽌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的⾏为;⼦⼥有继承⽗母遗产的权利;⽗母对⼦⼥的义务不因⽗母离婚⽽消除;⾮婚⽣⼦⼥,养⼦⼥享有与婚⽣⼦⼥同等权利等。
3.切实保护⽼⼈的合法权益⽼年⼈晚年⽣活的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带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5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三章文化教育权益第四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第五章财产权益第六章人身权利第七章婚姻家庭权益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
第三条国务院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妇女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五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全文(2020年整理).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全文)(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三章文化教育权益第四章劳动权益第五章财产权益第六章人身权利第七章婚姻家庭权益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逐步完善对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
禁止歧视、虐待、残害妇女。
第三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四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各级妇女联合会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第六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七条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政治权利第八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
第九条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十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措施

家庭暴力防治策略
立法保护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 家庭暴力的性质、类型和处罚措
施,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障。
教育宣传
加强家庭暴力防治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治家
庭暴力的氛围。
建立专门机构
设立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机构, 负责接待投诉、提供咨询、进行
调解和开展救助等工作。
相关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该法规定了婚姻家庭关系中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妇女在 婚姻中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该法规定了劳动者在就业、工资、工时、休息等方面的权益,保障 妇女和儿童在劳动市场中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该法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妇女和儿童平等接受教 育的权利。
儿童受教育权保障
教育平等权
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 受教育机会,不受任何形 式的歧视。
免费义务教育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确保 所有儿童都有接受基础教 育的机会。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 城乡、区域间教育差距, 促进教育公平。
儿童心理健康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提高儿童心 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04
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
性别平等原则
宪法保障
01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男女平等原则,为性别平等提供了最高法律
保障。
法律体系
02
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
力法》等,确保性别平等原则在各个领域得到贯彻。
性别歧视禁止
03
禁止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包括就业、教育、政治等方面,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
该法律的实施旨在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的权益,确保她们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平等权利和机会。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强国际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诺为妇女和儿童权益的保护努力工作。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了该法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它明确规定了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非歧视和最佳利益原则。
第二章:妇女权益的保护第二章详细阐述了保护妇女权益的措施和法律义务。
它包括对妇女的人身权利、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的保护。
该章还规定了对妇女暴力行为的打击,如家庭暴力和性别暴力。
此外,该章还涉及到妇女的保护和关心措施,如妇女福利保障和职业培训等。
第三章:儿童权益的保护第三章重点关注儿童权益的保护。
它规定了对儿童的基本权利的保护,如生存权、发展权、保健权和教育权等。
该章还明确规定了禁止虐待和忽视儿童的行为,保护失去父母抚养的儿童和保障儿童的最佳利益。
第四章:保护机制和责任第四章介绍了保护机制和责任。
它强调了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该章还规定了相关机构的建立和职责,如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委员会和监督检查机构等。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救济第五章明确了对违反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
它规定了对行为人的处罚和对受害者的补偿措施。
此外,该章还强调了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第六章:国际合作第六章强调了国际合作在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上的重要性。
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层面上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的方针和原则。
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权益制定的一项重要法律。
通过该法律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诺为妇女和儿童的平等权利和机会努力工作。
然而,要真正实现妇女和儿童权益的保护,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保护妇女儿童的法律有哪些(最新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全文)

保护妇女儿童的法律有哪些(最新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全文)随着中国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程度越来越高,性别歧视、职场性骚扰、婚恋被PUA、家庭暴力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妇女合法权益的维护,离不开高效优质的司法保障。
作为女性,必须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那么,当前我国保护女性法律有哪些呢?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从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益等多方面,制定了非常细致完善的规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第1079条与第1091条明确规定了遭遇家暴的女性可以选择离婚,并要求对方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家暴是对女性身心的践踏,心怀期待,沉默忍受,但往往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因此,女性朋友们如果在婚姻中遭遇家暴,应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第1082条还通过限制男方离婚诉权,对女方在婚姻中特定时期作出了特殊保护。
该法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三、《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怀孕是大多数女性必经的一个过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7条体现了国家对职场女性怀孕期间的关心与照顾。
该法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章规定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制度,主要内容是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等等,充分考虑了女职工的身体限制,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女职工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安全。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内容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内容
文件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依法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儿童的权益包括其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教育权、发展权等。
第三条妇女儿童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妇女儿童的权益。
第四条社会各界应当尊重妇女儿童的权益,维护妇女儿童的尊严,加强妇女儿童的保护。
第二章妇女儿童的基本权益
第五条妇女儿童有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第六条妇女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规定的免费义务教育制度。
第七条妇女儿童有发展和在社会公平竞争的权利,鼓励和支持妇女儿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承担社会责任。
第八条妇女儿童有接受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保护和健康管理的权利,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妇女儿童的这些权利。
第三章保护措施
第九条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妇女儿童的生命安全、身体健
康和自由发展,发展儿童文化和儿童运动。
第十条国家应加强对妇女儿童的保护,采取措施消除儿童受到的性别歧视、暴力等。
第十一条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妇女儿童的司法保护,保障妇女儿童受到公平正义的司法救济。
第四章实施
第十二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专门针对妇女权益保障的一部法律,于1992年颁布实施。
该法对保障妇女的基本权益,消除妇女歧视,促进妇女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本文将对该法进行重点解读。
一、妇女权益的保障《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的各种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权利。
同时,法律还规定,国家应当采取措施,消除一切对妇女权益的歧视和侵犯。
这些措施包括:制定和改进法律、法规和对妇女权益的保护措施,鼓励和提倡推广妇女发展,开展性别平等教育,促进性别配额制度等。
二、反对妇女歧视《妇女权益保障法》还对妇女遭受的各种歧视进行了规定。
法律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以妇女的性别为由进行歧视,包括但不限于:就业、教育、文化、婚姻、家庭、财产等各方面。
此外,就员工的招聘、培训、职务晋升、待遇等方面,也禁止以性别为由进行歧视。
《妇女权益保障法》还规定,国家应当通过卫生保健和计划生育等方式,保障妇女的健康权益。
此外,法律还鼓励女性定期体检、预防妇科疾病、避孕和计划生育,同时还规范了医疗机构对妇女的诊疗要求,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也进行了监督。
四、保护妇女婚姻家庭权益《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婚姻是自愿的平等协议,男女双方在婚姻中应当保持平等的地位。
法律还规定了对家庭暴力的禁止和处罚,保障妇女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在婚姻中,男女双方应当平等参与家庭劳动和家庭责任,男女双方共同处理家庭事务。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禁止家庭的拐卖、贩卖和交换等行为。
五、推动妇女参与社会发展《妇女权益保障法》还强调了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和推动妇女参与各个领域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政治活动。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保障妇女就业权益的措施,包括就业平等、岗位平等、劳动报酬平等、工作安全等。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它为保障和推进妇女权益的实现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中华⼈民共和国妇⼥⼉童权益保护法》 第⼆⼗⼀条、国家保障妇⼥享有与男⼦平等的劳动权利。
第⼆⼗⼆条、各单位在录⽤职⼯时,除不适合妇⼥的⼯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妇⼥或者提⾼对妇⼥的录⽤标准。
禁⽌招收未满⼗六周岁的⼥⼯。
第⼆⼗三条、实⾏男⼥同⼯同酬。
在分配住房和享受福利待遇⽅⾯男⼥平等。
第⼆⼗四条、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应当坚持男⼥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
第⼆⼗五条、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在⼯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从事的⼯作和劳动。
妇⼥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
第⼆⼗六条、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职⼯或者单⽅解除劳动合同。
第⼆⼗七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事业,为年⽼、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的妇⼥获得物质资助创造条件。
第五章、财产权益 第⼆⼗⼋条、国家保障妇⼥享有与男⼦平等的财产权利。
第⼆⼗九条、在婚姻、家庭共有财产关系中,不得侵害妇⼥依法享有的权益。
第三⼗条、农村划分责任⽥、⼝粮⽥等,以及批准宅基地,妇⼥与男⼦享有平等权利,不得侵害妇⼥的合法权益。
妇⼥结婚、离婚后,其责任⽥、⼝粮⽥和宅基地等,应当受到保障。
第三⼗⼀条、妇⼥享有的与男⼦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在同⼀顺序法定继承⼈中,不得歧视妇⼥。
丧偶妇⼥有权处分继承的财产,任何⼈不得⼲涉。
第三⼗⼆条、丧偶妇⼥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公、婆的第⼀顺序法定继承⼈,其继承权不受⼦⼥代位继承的影响。
第六章、⼈⾝权利 第三⼗三条、国家保障妇⼥享有与男⼦平等的⼈⾝权利。
第三⼗四条、妇⼥的⼈⾝⾃由不受侵犯。
禁⽌⾮法拘禁和以其他⾮法⼿段剥夺或者限制妇⼥的⼈⾝⾃由;禁⽌⾮法搜查妇⼥的⾝体。
第三⼗五条、妇⼥的⽣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禁⽌溺、弃、残害⼥婴;禁⽌歧视、虐待⽣育⼥婴的妇⼥和不育妇⼥;禁⽌⽤迷信、暴⼒⼿段残害妇⼥;禁⽌虐待、遗弃⽼年妇⼥。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全文)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修正)
第四十六条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
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
第四十七条妇女对依照法律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不受双方收入状况的影响。
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女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男方工作等承担较多义务的,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
第四十八条夫妻共有的房屋,离婚时,分割住房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妻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夫妻共同租用的房屋,离婚时,女方的住房应当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求助编辑百科名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是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1992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公布,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一部法律。
目录概述内容意义概述内容意义展开编辑本段概述(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修正)编辑本段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
第三条国务院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妇女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五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第七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地方各级妇女联合会依照法律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第八条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九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
第十条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对涉及妇女权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妇女联合会的意见。
妇女和妇女组织有权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
国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妇女代表的比例。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
第十二条国家积极培养和选拔女干部。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必须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并有适当数量的妇女担任领导成员。
国家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
第十三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地方各级妇女联合会代表妇女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各级妇女联合会及其团体会员,可以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推荐女干部。
第十四条对于有关保障妇女权益的批评或者合理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听取和采纳;对于有关侵害妇女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有关部门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压制或者打击报复。
第三章文化教育权益第十五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
第十六条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学校在录取学生时,除特殊专业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录取标准。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第十八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履行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除因疾病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对不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
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创造条件,保证贫困、残疾和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规定把扫除妇女中的文盲、半文盲工作,纳入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规划,采取符合妇女特点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组织、监督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第二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根据城镇和农村妇女的需要,组织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
第二十一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从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四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第二十二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
第二十三条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禁止录用未满十六周岁的女性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妇女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
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各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
第二十八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妇女享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卫生保健等权益。
国家提倡和鼓励为帮助妇女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
第二十九条国家推行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与生育相关的其他保障制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贫困妇女提供必要的生育救助。
第五章财产权益第三十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
第三十一条在婚姻、家庭共有财产关系中,不得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权益。
第三十二条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费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三十三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
因结婚男方到女方住所落户的,男方和子女享有与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的权益。
第三十四条妇女享有的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在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中,不得歧视妇女。
丧偶妇女有权处分继承的财产,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三十五条丧偶妇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公、婆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第六章人身权利第三十六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
第三十七条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等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病、残妇女和老年妇女。
第三十九条禁止拐卖、绑架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禁止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按照其职责及时采取措施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做好善后工作,妇女联合会协助和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任何人不得歧视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第四十条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
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
第四十一条禁止卖淫、嫖娼。
禁止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或者对妇女进行猥亵活动。
禁止组织、强迫、引诱妇女进行淫秽表演活动。
第四十二条妇女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妇女的人格尊严。
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形式使用妇女肖像。
第七章婚姻家庭权益第四十三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权利。
第四十四条国家保护妇女的婚姻自主权。
禁止干涉妇女的结婚、离婚自由。
第四十五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女方提出离婚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四十六条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
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
第四十七条妇女对依照法律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不受双方收入状况的影响。
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女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男方工作等承担较多义务的,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
第四十八条夫妻共有的房屋,离婚时,分割住房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妻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夫妻共同租用的房屋,离婚时,女方的住房应当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解决。
第四十九条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
父亲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有其他情形不能担任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的,母亲的监护权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五十条离婚时,女方因实施绝育手术或者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应在有利子女权益的条件下,照顾女方的合理要求。
第五十一条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育龄夫妻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划生育,有关部门应当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具和技术,保障实施节育手术的妇女的健康和安全。
国家实行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发展母婴保健事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五十二条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有经济困难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妇女,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