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松下电器的投资之道
松下电器是由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于1918年创立的,到20世纪60年代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同时松下电器的海外投资也急剧增加,松下逐步把海外企业建到了美国、欧洲、中东、拉美甚至非洲。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时,松下电器产业公司拥有50多个事业部,90多个营业所,14个研究所,以及60多家国内子公司,现在已成为业务遍及全球的大型跨国企业。在2002年和2003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中,松下电器连续两年名列第45名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总部在日本大阪。1987年9月,松下电器首次在中国(北京)成立了合资公司。在此之后,又相继成立了从家用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到通讯设备、图像、音响、半导体等生产器材的广泛领域的独资·合资公司。1994年9月2日,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与北京华瀛盛电器开发公司共同创立了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原简称CMC)。2002年12月17日,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正式转变为独资公司,英文简称也由CMC 变为MC。公司从事业支援性公司变为地域统括性公司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海外高速发展中的松下一度陷入发展的困境,并且在2001年的第二季度,发生了松下集团自1971年以来的首次季度性亏损。
为了摆脱困境,重整旗鼓,松下集团先后在战略重组、统一品牌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松下将原有的战略分区调整为新的亚洲、欧洲、美洲三大运营中心,并建立地区总部,解决了众多海外市场的分区统一管理问题。2003年,松下集团将原先并列的Panasonic 和National两个品牌统一为一个品牌:Panasonic,此举是松下夺回全球市场战役中极为重要的一次出击,不仅强化了消费者对松下品牌的认同度,也显示出松下以单一品牌制胜全球市场的决心。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
(1)能否有效地控制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2)二者投资的目标不同
(3)资本构成不同
(4)投资者投资风险的大小不同
●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对外直接投资、境外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或海外直接投资,指投资者到国外直接开办工矿企业或经营其他企业,即将其资本直接投放到生产经营中以获取长期利益的经济活动,其特征在于:投资者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有效的控制。
国际直接投资包括绿地投资、购买国外企业的股票并达到控股水平、利用以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利润在海外再投资三种形式。
●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主要是指国际证券投资以及以提供国际中长期信贷、经济开发援助等形式的资本外投活动,是一种仅以获取资本增值或实施对外援助与开发为目的的跨国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包括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信贷投资两种形式。
案例讨论
●IBM成立于1914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目前,IBM在软件部门
的发展上主要采用收购方式。1995年,IBM以35亿美元收购了莲花公司,在此后十年内,又先后斥资收购了Tivoli公司、Mercury Storage Systems公司、Informix 数据库软件公司、Think Dynamics公司等一系列公司。特别是2002年,IBM斥资35亿美元收购普华永道的全球商务咨询和技术服务部门,即普华永道咨询公司。
●IBM靠什么从一个单纯的硬件提供商发展成为一个集硬件、软件和服务于一体的综
合IT服务巨头?
●IBM主要是依靠跨国并购这一方式而成为综合IT服务巨头的。
1.主观上,全球并购使IBM迅速壮大了自己软件和服务方面的实力,在公司内部达到了主机硬件、软件与服务三部分业务的综合发展,实现了公司战略重组,迅速进入新的行业领域,从而实现企业的综合化经营,并成为向综合服务转型的典范。
2.客观上,全球并购又同时达到了消灭竞争对手、减轻竞争压力、增加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实力、提升企业形象的效果。
案例分析巴西吸收FDI的成功
●1992年1月到1997年期间巴西约发生了600起购并,其中61%的购买者是外国企业(北
美)。服务业购并占购并总量的1/3,其中金融与保险、电信及信息服务业是主要的受资对象。
●私有化几乎占巴西FDI 流量的27%。1991年1月至1998年4月,除去企业债务
的转移,巴西获得了430亿美元的私有化收入,仅1997年就占一半多。大部分收入来自出售电子业、网络蜂窝电话业、钢铁业和煤矿业的企业。参与私有化的外国投资者大多数来自美国,其次是西班牙、智利、瑞典和法国。
●流入巴西的FDI的部门结构也在发生主要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只有小部
分FDI投向制造业,而且主要是对现有企业的合理化改造。而自1991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加速和经济稳定,以服务于当地市场和地区市场为目标的制造业的FDI显著增加了。另外,服务业占FDI流入量的份额增加了,这主要是该部门私有化的结果。
●试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近年来巴西吸收FDI增加的主要原因
●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对外直接投资、境外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或海外直接投资,
指投资者到国外直接开办工矿企业或经营其他企业,即将其资本直接投放到生产经营中以获取长期利益的经济活动,其特征在于:投资者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有效的控制。
●国际直接投资包括绿地投资、购买国外企业的股票并达到控股水平、利用以前国
际直接投资的利润在海外再投资三种形式。
●
典型案例——三星的国际化之路
三星曾一度是廉价货的代名词,三星也曾采取过分追求规模化的产量以谋求价格制胜的经营方式,在国际市场上没什么地位和影响力。美国《商业周刊》的数据显示:三星2000年,三星品牌开始发力,此后一路飙升,从2000年的43位,价值52亿美元,2001年的42位,价值64亿美元,2002年的34位价值,83亿美元,到2003年的25位,价值108亿美元,2004年已经上升到22名,仅以1位之差排在索尼之后,成为亚洲第二大品牌。
早在1993年,三星就认识到只有国际化和复合化才能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三星陆续将国内的生产基地转移到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还将研发、设计、研究所等都逐步迁往欧美发达国家,以跟踪最前沿的技术。三星在1993年大规模提拔了一批在海外经营中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人才,晋升在海外技术方面具有特长的人才。
三星最先选择在美国和德国建立销售机构有一定的必然性。20世纪50、60年代的韩国与美国的政治、经济关系十分密切,美国技术领先、市场容量大和自由度高都给三星提供了机遇。而德国电器制造业长久以来尽显欧洲产品的精致、卓越和华贵之美,选择从德国突破欧洲市场也显示了三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而三星得益的不仅仅是电器产品的潮流和市场的信息,更加获得了融资方面的便利。
以三星对中国的投资为例,中国已经成为三星公司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除韩国外全球最大的投资对象国。在过去几年内,三星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
2004年末,三星设立中国总部属下生产企业近30家、投资公司1家、销售企业16家、研发中心1家、售后服务中心1家,员工人数达到3万4千名,总投资额近24亿美元,到中国发展事业的三星子公司达到24家。三星一直把工作重点放在已经投资的企业经营正常化、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及对其技术改造的投资等方面。三星计划以后对其具有优势的领域,如通信、半导体、电子零部件、保险、证券等进行投资,并且将三星的新技术及先进经营理念转移到中国,不断扩大事业并稳步成长。在进行国际化的同时,三星也在调整自身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比如由于中国市场微波炉竞争相当激烈,使得三星微波炉在中国已经没有任何优势而言,三星就干脆把该工厂转移到了东南亚其他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
三星也曾经走过一段以模仿和学习为主导的阶段,正是学习和模仿,致使三星日后的超越,并成为别人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1993年,在洛杉矶举行的“电子部门出口产品当地评价会议”上,三星把竞争对手的产品与自己的产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三星产品无论是设计还是性能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三星产品只能干拜下风。
痛定思痛,三星会长李健熙提出了“学习”。李健熙使用了一个概念是“业”,即每项事业的独特的本质和特性,三星的要学习的公司应该是“业”中首屈一指的公司。三星电子模仿的对象是索尼和松下,重工业模仿的对象是三菱,库存管理学习的是西屋电器、苹果计算机、联邦速递,顾客服务模仿的是施乐,物流学习的是HS和玫凯琳……我们从三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和特征可以看出:三星是全方位学习,针对每个跨国公司,学习它们最擅长的一部分,确保使自身成为“全能冠军”。
三星一直崇尚自身的人才优势和人才战略,但是三星实际上依然实行以资历、民族为基础的用人制度,为此失去了很多优秀的员工,在人才本土化等方面要落后于欧美等国家。比如三星在中国市场,一些重要的决策部门和高层很少有中国人,这种情况在三星其他国家的公司也是如此。再比如在三星的一些招聘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三星有意无意地倾向于朝鲜族人。这对于一个真正走向国际化的公司来说,是相当不利的。伟大的公司都具有非常强的文化包容性,这也是为什么500强中,欧美公司占据大量席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