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一、庄子逍遥游原文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池上之鳞,若以手探之,不见底也。

置鱼于北海,鲲化而为鸟,鸟飞去,鱼乐见其成也。

巨鹿之角,可置鸡钩,挂之钓鹿者,则鹿飞。

鹿飞则无所往,山林之间必有余音。

三、庄子逍遥游翻译逍遥游:北冥有一种鱼,名为鲲。

鲲的体型非常庞大,不知道有多大千里。

它变化成了一种鸟,名叫鹏。

鹏的背部也是无尽的千里。

当鹏愤怒飞翔时,它的翅膀宛如挂在天空中的一团云彩。

这种鸟若要飞离海洋,将会往南方飞往南冥。

南冥是天空之池。

如果以手触摸池中的鳞片,是无法感觉到底部的。

将鱼放在北海中,鲲变成鸟飞离,鱼会乐于见到鲲的变化。

如果将鸡钩挂在巨鹿的角上,鹿追逐飞起,鹿一旦飞起,就没有固定的方向,山林之中必定会有回荡的余音。

四、庄子逍遥游解析庄子的《逍遥游》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以其表达了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生活状态的追求而闻名于世。

作品以神话的故事手法,描绘了鲲鹏的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庄子以寓言式的描述,揭示了人们对自然的无知和对生命变化的敬畏。

同时,通过比喻巨鹿挣脱鸡钩,表达了人类追求逍遥自在的心理诉求。

庄子通过鲲鹏的描述,强调了自然界的伟大和无穷。

鲲的体型不可测量,它可化身为鹏,飞翔于天空。

这表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对于巨大和无法预知的事物,人们永远无法完全理解。

庄子以南冥为天池的形象,突出了自然的神秘和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天池的鳞片深不见底,让人感到无法企及的辽阔。

这也表达了庄子对于天地、自然力量的无限景仰。

庄子通过将鸟鱼的变化和鹿的挣脱相结合,寄托了人们追求逍遥自在的理想。

鲲鹏之鸟飞离海洋,象征着人们对于局限环境的追求自由。

而鹿追逐飞起的情节,则表达了人们对于束缚和约束的反叛。

逍遥游的含义并不仅限于生活状态的追求,更表达了人们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庄子二则出自庄子所著的《庄子·秋水》,下面一起来看看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的详细内容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译文】惠施做了梁国的宰相,庄子前往去拜访他。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译文】有的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要代替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译文】于是惠施害怕了,在国都搜寻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译文】庄子前往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鵮,你知道它吗?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实不吃,不是甘泉不喝。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在这时猫头鹰得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鵮经过它,猫头鹰抬头看着鹓鵮,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译文】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庄子说:“白鲦在河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译文】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自然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确定的!”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来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快乐的。

”。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逍遥游庄周〔先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天下文言文翻译

庄子天下文言文翻译

【原文】庄子曰:“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万物皆得其所愿,而天下治矣。

天下之所以不治者,以其各自为欲,而相悖也。

【翻译】庄子说:“天下最大的东西,莫过于秋毫之末,而泰山却显得很小;天下最长寿的,莫过于夭折的婴儿,而彭祖却显得短命。

”所谓天下,是万物共有的整体。

如果万物能够达到这种统一,那么万物都能得到它们所希望的东西,那么天下就会治理好了。

天下之所以不能治理好,是因为它们各自追求自己的欲望,而相互矛盾。

【原文】故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翻译】因此,圣人没有私心,既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更加富有;既给予别人,自己也会更加充实。

所以天之道,是利于万物而不伤害它们;圣人之道,是成就万物而不与它们争夺。

【原文】是以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于万世,不为也。

是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翻译】因此,圣人用兵,即使国家灭亡,也不会失去人心;他们的恩泽可以流传万世,而不去做那些不道德的事情。

因此,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他们争斗。

【原文】故曰:“古之至人,水也,故能成其大。

以其好水也,故能为天下器。

是故至人无为,而用天下;有为,而不用天下。

”是故圣人之用也,也而不用也,而用也。

【翻译】所以说:“古代的至人,像水一样,因此能够成就其伟大。

因为他们喜欢水,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的工具。

所以至人无为,却能够利用天下;有为,却不依赖天下。

”因此,圣人的使用方法,既无为而不用,又有为而用。

【原文】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故曰:“天地大德曰生,圣人大道曰无为。

”【翻译】那种虚静、恬淡、寂漠、无为的人,是天地之间的平和,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所以说:“天地的大德是生生不息,圣人的大道是无为。

”。

庄子《人间世》原文及翻译

庄子《人间世》原文及翻译

庄子《人间世》原文及翻译颜回见仲尼,请行。

曰:“奚之?”曰:“将之卫。

”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

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

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

医门多疾。

’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颜回拜见老师孔子,请求同意他出远门。

孔子问:“你要去哪里?”颜回说:“打算去卫国。

”孔子问:“去卫国做什么?”颜回说:“我听说卫国现任国君,年轻气壮,横行霸道,处理国事极不慎重,又听不进任何批评。

他轻率地动用民力导致百姓死亡,全国死去的人可以填满大泽,多得像大泽中的草芥。

卫国百姓已经走投无路了。

我曾经听您讲过:‘治理得好的国家可以离开它。

治理得不好的国家却要去到那里,就好像医生门前病人多一样’。

我希望根据先生的这些教诲思考治理卫国的办法,卫国也许还可以逐步恢复元气吧!”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孔子说:“唉!你恐怕去到卫国就会遭到杀害啊!推行大道是不宜掺杂的,一旦庞杂,就会产生许多的纷扰,纷扰多了就会产生忧患,忧患多了就难以救治。

古时候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总是先使自己日臻成熟方才去扶助他人。

如今在自己的道德修养方面还没有什么建树,哪有时间去揭露别人的过错。

而且你也知道道德沦丧、智慧外露的原因吧?道德沦丧是因为沽名钓誉,智慧外露是因为争强好胜。

名誉是人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慧是人们争斗的工具,两者都是凶器,不能把它们推行于世。

先立己嘛,后立人嘛。

你现在自己掌握的道理尚未统一,哪有功夫去纠正暴君的行为。

再说你啊,也该懂得,一个人的德行为什么会传播开去?一个人的智力为什么会显扬出来?德行传播开去,是因为他贪爱美名。

智力显扬出来,是因为他喜爱竞争。

庄子天地原文及译文

庄子天地原文及译文

庄子天地原文及译文【庄子天地原文及译文】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天地非常之厚,万物非常之稠。

乃有生之德,故能长物而不劳。

此道难以得之,恶得之也。

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宗也。

与其育万物,不如退而自守。

故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谓上帝者,撤北斗之势,屈大木之直,段根无所容而枯,是谓上帝之无情。

浮云遮望,飞鸟相趋,猿猴揖让,车辙相通,是谓自然之理。

夫执大象者,往往失足,必有过,而后能成其器。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谓灵龟者,以为神物,当其指南则北,指北则南,冬夏皆然,神其才也夫!谓大鱼者,已成鲲,而游于江海之间。

【翻译】天地是一切万物的根源,然而天地却没有了解这些万物。

天地的厚度已经达到了极致,而万物则是如此繁杂。

因此,天地具备了生之德,能够长存而不需要劳动。

这条道路难以得到,更难以理解。

庄子说:“天地是万物的归宗。

与其养育万物,不如退而自守。

因此有谚语说:‘天地不和善,看作万物的食草’”。

对于人们所谓的上帝,人们出于敬畏而垂头丧气,去除北极星的力量,弯曲直立的大树,砍掉无法容身的根,让它枯死,这就是上帝毫无感情的表现。

浮云遮避视线,飞鸟相互竞赛,猴子们礼让彼此,车辙轮廓随处可见,自然之理就是如此。

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大象的细节,将很容易失去平衡,直到实现平衡之前,我们不断犯错。

光阴荏苒,不分白天黑夜。

谈到灵龟,人们顶礼膜拜,尽管它的头指南后脚却朝北,头指北后脚却朝南,但这种奇怪的现象在冬夏两季都是一样的,它的才华正是因此而起。

大鲲鱼已经长成,仍游荡于江海之间。

庄子《胠箧》原文及翻译译文

庄子《胠箧》原文及翻译译文

庄子《胠箧》原文及翻译译文1、庄子《胠箧》原文及翻译译文庄子《胠箧》原文及翻译《庄子胠箧》原文及译文标签:杂谈分类:古代作家作品【原文】夫川竭而谷虚①,丘夷而渊实②。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③。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④,则是重利盗跖也⑤。

为之斗斛以量之⑥,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⑦,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⑧,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⑨,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⑩,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11),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12),斧钺之威弗能禁(13)。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14)。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15)。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16),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17);掊斗折衡(18),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19),而民始可与论议。

擢乱六律(20),铄绝竽瑟(21),塞瞽旷之耳(22),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23);灭文章(24),散五采(25),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倕之指(26),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27)。

故曰:大巧若拙。

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28),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29)。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30);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31),而以爚乱天下者也(32),法之所无用也(33)。

【解释】①竭:干涸。

虚:空旷。

②夷:平。

渊:深潭。

实:满。

③故:事故,变故。

④重(zhòng)圣人:使圣人之法得到重视。

⑤重利盗跖:使盗跖获得厚利。

⑥斗斛(hú):古代的两种量器,十斗为一斛。

本句两个“之”字含意不一,前指天下之人,后指斗斛所量之物。

庄子全文注释及翻译

庄子全文注释及翻译

庄子全文注释及翻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庄子全文注释及翻译《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的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庄子《逍遥游》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全文及译文

《庄子》全文及译文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畾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2、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謂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适遇牧马童子,问塗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

”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请问为天下。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

’今予病少瘁,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

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

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

虽然,请问为天下。

"小童辞。

黄帝又问。

庄子四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四则原文及翻译

庄子四则原文及翻译导语:庄周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宋戴公为庄姓始祖。

庄周出生于宋国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庄子四则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庄子四则原文: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有间,为圃者曰:“子奚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

”为圃者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汝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

”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其弟子曰:“向之人何为者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曰:“始吾以为夫子为天下一人耳,不知复有夫人也。

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

今徒不然。

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

神全者,圣人之道也。

托生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汒乎淳备哉!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

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

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

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

”反于鲁,以告孔子。

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

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夫明白太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庄子四则译文: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沿,见一老丈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打了一条地道直通到井中,抱着水瓮浇水灌地,吃力地来来往往,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

庄子两章原文及翻译

庄子两章原文及翻译

庄子两章原文及翻译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以下小编为你收集了庄子两章原文及翻译,希望给你带来一些借鉴的作用。

一、原文1、《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唔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二、译文1、《惠子相梁》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前往去见他。

有的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是想取代你的位置的。

”于是惠子感到惊恐,在国中搜捕了三天三夜。

庄子前往见他,说:“南方有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这鹓鶵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栖息,不是竹子不吃,不是甘泉不喝。

在这是猫头鹰得到一只腐烂的老鼠,鹓鶵飞过,抬头看着他说:‘吓(发怒的声音)’现在你想用你魏国的宰相之位来吓我吗?”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游出水面悠然自得,这是鱼的乐趣。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乐趣?”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乐趣?”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乐趣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乐趣’的话,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乐趣还来问我,我是在桥上看到的。

庄子一则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庄子一则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庄子一则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庄子一则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庄子一则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庄子一则文言文原文南郭子綦隐机而坐①,仰天而嘘②,荅焉似丧其耦③。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④,曰:“何居乎⑤?形固可使如槁木⑥,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⑦?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⑧。

”子綦曰:“偃⑨,不亦善乎,而问之也⑩?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11),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12)。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13),其名为风,是唯无作(14),作则万窍怒呺(15),而独不闻之翏翏乎(16)?山林之畏佳(17),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18),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19)。

激者(20),謞者(21),叱者,吸者,叫者,譹者(22),宎者(23),咬者(24),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25)。

泠风则小和(26),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27)。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28)?”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29),人簌则比竹是已(30),敢问天簌。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31),而使其自己也(32),咸其自取(33),怒者其谁邪(34)?”【注释】①南郭子綦(qí):楚人,居住南郭,故名南郭子綦。

旧说为楚庄王庶出的弟弟,做过楚庄王的司马;疑为庄子中寓托的高士,而非历史人物。

隐:凭倚。

机:亦作几,案几。

②嘘:吐气。

③荅(tà)焉:亦作“嗒焉”,离形去智的样子。

耦:匹对。

庄子认为人是肉体和精神的对立统一体,“耦”在这里即指与精神相对立的躯体。

丧其耦,表示精神超脱躯体达到忘我的境界。

④颜成子游:子綦的学生,姓颜名偃,子游为字,死后谥成,故名颜成子游。

⑤居(jī):表疑问的语气词。

⑥固:诚然。

槁:干枯。

⑦心:思想,精神。

固:岂,难道。

⑧“今之隐机者”与“昔之隐机者”实指一人,即南郭子綦,意思是南郭子綦今日隐机入神出体与旧时大不一样。

《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1作品原文庖丁解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响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5),乃中经首之会(6)。

文惠君曰:“嘻(7),善哉!技盖至此乎(8)?”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9)。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0)。

依乎天理(11),批大郤(12),导大窾(13),因其固然(14)。

技经肯綮之未尝(15),而况大軱乎(16)!良庖岁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0)。

彼节者有间(21),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23),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24),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25),如土委地(26)。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27)。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28)。

”作品注释(1)庖(páo袍)丁:名丁的厨工。

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

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2)踦(yǐ以):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3)砉(huā,又读xu)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响然:《经典释文》云,或无“然”字。

今一本无“然”字,是。

(4)騞(huō豁)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5)桑林:传说中商汤王的乐曲名。

(6)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

会:音节。

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庄子二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庄子二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庄子二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原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北冥有鱼1、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

“北冥”,北海。

下文“南冥”,指南海。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2、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表推测。

3、鹏:本为古“凤”字,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

4、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

5、垂:同“陲”,边际。

6、海运:海动。

古有“六月海动”之说。

海运之时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乘风南行。

7、徙:迁移。

8、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

9、《齐谐》:书名。

出于齐国,多载诙谐怪异之事,故名“齐谐”。

一说人名。

10、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志,记载。

11、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

击:拍打。

12、抟(tuán):回旋而上。

一作“搏”(bó),拍。

13、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九,表虚数,不是实指。

14、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

“去以六月息者也”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

一说息为大风,大鹏乘着六月间的大风飞往南冥。

15、以:凭借。

息:风。

16、野马:指游动的雾气。

古人认为:春天万物生机萌发,大地之上游气奔涌如野马一般。

(完整)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完整)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天下篇》全文_及译文

《庄子-天下篇》全文_及译文

《庄子-天下篇》全文及译文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

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

」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天下研究学术的人很多很多,都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而且达到了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境界。

那么,古时候所说的有关天道的规律,果真又存在哪里呢?回答是:“ 无处不在。

”如果再问:“自然赋予的灵妙从何处降临?人们所拥有的睿智又从哪里产生?”回答是“玄圣有他诞生的原因,圣王也有他出现的根由,因为他们全都源于宇宙万物本体混一的道。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

不离于精,谓之神人。

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

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

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

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不违背道的宗本,称他叫天人。

不违背道的精粹,称他叫神人。

不违背道的真谛,称他叫至人,把自然视为本原,把禀赋视为根本,把规律视为途径,从而预知事物的各种变化,称他叫圣人。

用仁慈来布施恩惠,用道义来分清事理,用礼义来规行为,用音乐来调理性情,温和而又慈祥,称他叫君子。

依照法规确定职分,遵从名分确立标准,反复比较求得验证,凭借查考作出决策,就象点数一二三四一样历历分别,各种官吏都以此相互就位;把各种职业固定下来,把农桑事务摆上重要位置,注意繁衍生息和蓄积储藏,老弱孤寡经心照料,全都有所安养,这又是安定民心、治理百姓的规律。

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

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

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庄子《大宗师》原文及翻译

庄子《大宗师》原文及翻译

庄子《大宗师》原文及翻译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

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能够通晓天地自然的运化之道,并且了解人的作为,这就达到了认识的极点。

能够通晓自然运化之理,是顺应自然而知;明白人的行为,是用其智力所能知道的道理,去顺其智力所不能知道的,直到享尽天年而不半途而废,这就是认识的最高境界了,虽然这样,其中还是有隐忧存在。

正确的认识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条件,而这个条件却是不断变化的,何以知道我所说的出于自然不是人为的呢?我所说的人为不是出于自然呢?先有“真人”然后才有真知。

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

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什么叫做“真人”呢?古时候的“真人”,不倚众凌寡,不自恃成功雄踞他人,也不图谋琐事。

像这样的人,错过了时机不后悔,赶上了机遇不得意。

象这样的人,登上高处不颤栗,下到水里不会沾湿,进入火中不觉灼热。

这只有智慧能通达大道境界的人方才能像这样。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古时候的“真人”,他睡觉时不做梦,他醒来时不忧愁,他吃东西时不求甘美,他呼吸时气息深沉。

“真人”呼吸凭借的是着地的脚根,而一般人呼吸则靠的只是喉咙。

被人屈服时,言语在喉前吞吐就像哇哇地曼语。

那些嗜好和欲望太深的人,他们天生的智慧也就很浅。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其出不欣,其入不距。

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受而喜之,忘而复之。

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

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庄子胠箧原文及译文

庄子胠箧原文及译文

庄子胠箧原文及译文庄子《胠箧》原文:庄子曰:南郭子綦隐机未去,废机启颜,与之游者五十余人。

出涂而入林,由林而入大坟,由大坟而入穴,门阖而席开,问津而不通,与时接乎?或者与时通乎?或者时已逝乎?南郭曰:"弗谓也。

夫子固不世俗之才,而以世俗之言取士,以世俗之礼处君子,是拂世俗之间也。

世俗之间,其实一大狂也。

今夫游者以亲为名,以仁为实,而隐机以一人之心,酌于亿兆之间,不亦宜乎?"庄子曰:"善人之为世,遁世无闻,又有何哉?岂不有涯而已矣?"南郭曰:"然。

夫子好为仁矣,而不见仁于经纬之间。

大丈夫处世,静而弥哀,行而不远,兼而有之,切而不踰。

知适不知适,知止不知止,可以无戒。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其余皆择善而从俗者也。

子之不仁,岂特余哉?而况亲乎?而况好乎?而况利乎?而况名乎?以忠信为大,何必曰仁?以敬慎为本,何必曰名?以实为功,何必曰谅?唯不足以言之者,其勇也。

勇也者,义之极也,死而不亡者也。

虽然,臧获斩白,子胥弔管,不亦美乎!"庄子曰:"善哉!子之言是也。

庄子《胠箧》译文:庄子说:"南郭子綦还没有走,就已经有五十多个人跟着他游玩。

他们走出草地,进入树林,由树林走进大坟墓,由大坟墓进入洞穴,洞穴门紧闭,但席子敞开,问路却无法通达,这是否与时有关?或许是与时代有关?或许是时代已经过去了?"南郭说:"我不这么认为。

夫子的才华是超越凡俗的,却用凡俗的言语来招募门徒,用凡俗的礼仪待待君子,这是拂逆凡俗之风。

在凡俗之中,实际上是一片狂乱之地。

如今游者们以亲情为名,以仁爱为实,而南郭子綦却深入人心,思考亿兆之间的大道理,这难道不是应有之义吗?"庄子说:"善良之人虽然没有为世俗所知,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岂不是人生有限吗?"南郭说:"正是。

夫子喜欢做好事,却不在经纬之间寻找善良。

一个伟大的人处事处世,内心沉静悲哀,行动从容不远,全面而兼备,深入内心,但又不过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适合高年级诵读
第一课《庄周梦蝶》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qú惊喜的样子)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

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

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

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练习:
复述《庄周梦蝶》
第二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
1.濠梁:濠水的桥上。

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2.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3. 是:这。

4.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5. 全:完全,确定是。

6.请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请:请允许我,循:从…说起。

其,话题。

本:最初。

7.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

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云者:如此如此。

安,怎么。

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已经,之:它,指“鱼之乐”,下文的同此意。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
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赏析:
1、人物比较:
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重欣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2、中心思想: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写了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乐”的问题发生辩论,展现了两人不同的认知态度,同时表现了他们思维的敏捷。

在辩论中,可见庄子认为的“鱼乐”其实是他内心的愉悦心境的一种折射。

练习:
练习复述这个故事。

第三课《《庄子钓于濮水》
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练习:
复述这个故事。

第四课《惠子相梁》
原文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之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往看望他。

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前往看望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你知道吗?鹓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

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刚巧从空中飞过,鹞鹰抬头看着鹓,发出一声怒气:‘吓’!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怒叱我吗?
第五课《逍遥游》(节选)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
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注释:
(1)冥:亦作溟,海之意。

“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

下文的“南冥”仿此。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2)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3)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4)怒:奋起。

(5)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

一说遮,遮天。

(6)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

徙:迁移。

(7)天池:天然的大池。

(8)齐谐:书名。

一说人名。

(9)志:记载。

(10)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11)抟(tuán):环绕而上。

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

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12)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

息:停歇。

(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6)极:尽。

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第六课《秋水》(节选)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jīng)流之大,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shǎo)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nán)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dài)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众多的河流注入黄河。

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

在这个时候,河神非常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所有盛美的东西都在自己的身上。

顺着水流向东行进,到了渤海。

面向东看看不见水的尽头。

在这个时候,河神才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抬头仰望着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说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而且我还曾经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节义轻。

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你的无边无际,我如果不到你面前来,那就危险了。

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