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开题课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分类垃圾,养成环保生活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来源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垃圾的产生途径,学会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2. 垃圾的处理方法:介绍垃圾的处理方式,如填埋、焚烧、资源回收等。
3. 环保意识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4. 垃圾分类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培养实践能力。
5. 创新和改进: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出改进垃圾处理方法的创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分类垃圾,养成环保生活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创新设计法: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垃圾处理方法的创意。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垃圾处理设施模型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身边的垃圾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讲授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基本知识。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增强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垃圾处理方法的创意,培养创新精神。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分类垃圾,养成环保生活习惯。
八、课后作业1. 回家后,尝试将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方法。
2. 垃圾的处理方式。
教学难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的具体操作。
教学准备:1. 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相关资料。
2. 垃圾分类的标识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垃圾问题的认识和感受。
二、学习垃圾的分类(10分钟)1. 教师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实例,了解各种垃圾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3. 教师进行垃圾分类的演示,学生跟随操作,掌握垃圾分类的技巧。
三、学习垃圾的处理(10分钟)1. 教师介绍垃圾的处理方式,包括填埋、焚烧、资源回收等。
2. 学生了解各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和环境影响。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和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
四、垃圾分类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发放垃圾分类的标识和图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标识和图片进行正确的分类。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提出自己在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的计划。
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醒学生坚持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实践,记录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收获。
2. 学生可以参加社区垃圾分类活动,将所学知识推广给更多的人。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践,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问题,学会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3.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水源、空气。
4. 减少垃圾的方法:节约使用、重复利用、分类投放。
三、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 减少垃圾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的具体操作。
2. 如何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习惯。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教学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
【新课导入】一、垃圾的分类1. 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各种垃圾的特点。
二、垃圾的处理方法1. 教师讲解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2. 学生了解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三、垃圾对环境的影响1. 教师讲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水源、空气。
2. 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四、减少垃圾的方法1. 教师讲解减少垃圾的方法:节约使用、重复利用、分类投放。
2. 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方法。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的知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们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们身边的垃圾标题: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教案引言:如今,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并在国家层面提出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行动计划。
而垃圾分类作为环保的重要一环,也需要从小培养起。
本文将为小学生设计一份综合实践教案,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身边的垃圾问题,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垃圾问题:了解垃圾产生的原因、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2. 学习垃圾分类:掌握几种常见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基本规则。
3. 激发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行动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相关垃圾分类的技术和材料: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
2. 视频和图片资源:展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方式。
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垃圾处理中心或招募环保志愿者进行专题讲座。
4. 实践活动场所:学校附近的垃圾桶或公共垃圾分类设施。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环保意识培养(课时:1)a. 观看环保宣传视频,呼吁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b. 分享环保故事、新闻或个人经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c. 进行小组讨论,提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分类的原因和好处。
2. 垃圾分类知识普及(课时:2-3)a. 利用图片和实物讲解常见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基本规则。
例如: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等;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果皮等;其他垃圾包括破碎陶瓷、积木等。
b. 制作垃圾分类手册,包含图文并茂的分类指南和实例。
c. 利用游戏、小练习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
3. 实践活动(课时:4-5)a. 带领学生分组到学校附近的垃圾桶进行实地调查与观察,记录并分析不同垃圾桶内的垃圾种类。
b. 组织实际的垃圾分类操作,引导学生将具体的垃圾分类至相应的垃圾桶。
c. 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垃圾处理中心,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和环保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观看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到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范文大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范文大全第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渠坝小学刘跃先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二、活动准备: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三、课前准备: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提前一周发家庭垃圾统计表及生活垃圾问卷调查,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生活垃圾的种类及处理方法”的调查。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一、计算导入:(算一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1、出示题目:纸厂约有18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纸厂会有多少垃圾呢?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呢?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纸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呢?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1800千克 180吨月 54000千克54吨年657000千克 657吨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纸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大大小小的许多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我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5、出示垃圾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
6、老师揭题:“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继续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二、“生活垃圾的种类与危害性”调查汇报。
1、生活垃圾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危害?老师布置的调查任务,你们调查了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调查的情况。
2、生活垃圾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危害?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问题,学会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和处理。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3. 身边的垃圾问题:校园、家庭、社区。
三、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垃圾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的运用。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垃圾问题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垃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垃圾分类的实践经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垃圾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知识。
2. 学生通过实例,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2. 教师总结垃圾分类和处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实践。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如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3. 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垃圾分类实践的反馈。
六、教学扩展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垃圾处理和环保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直观地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
七、课堂讨论1.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进行垃圾分类的经历,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出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
八、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垃圾处理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3. 环保意识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难点: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及环保意识教育。
2. 学生准备一次性垃圾袋,以便进行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各类垃圾的特点及处理方式。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次性垃圾袋,捡拾校园内的垃圾,并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 成果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垃圾分类成果,分享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5. 环保意识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的良好习惯。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分类垃圾,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学生能够自觉养成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的良好习惯。
3. 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加深对垃圾处理的了解。
2. 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举办环保主题活动,如低碳出行、节约用水等,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在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3.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建议1. 建议学校定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卫生填埋、焚烧、堆肥、资源化利用。
3. 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意义和途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再利用。
2.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和回收再利用的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垃圾分类图示。
2. 学具:垃圾分类手册、垃圾分类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再利用的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和回收,提高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身边的垃圾2. 副垃圾分类与回收3. 板书内容: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再利用的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填写垃圾分类手册,记录家庭垃圾分类情况。
2. 设计垃圾分类宣传海报,提高家人和同学的环保意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
3. 定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在教学过程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垃圾随意丢弃、堆积如山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垃圾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身边的垃圾(教案)全国通用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身边的垃圾(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垃圾,如何分类垃圾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正确垃圾处理习惯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身边常见的垃圾种类及分类原则
•如何正确处理垃圾
教学步骤
1. 前置检测
1.请学生列举自己平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垃圾种类,并进行简单分类。
(5分钟)
2. 引入新知识
1.讲解什么是垃圾和如何分类垃圾。
(10分钟)
2.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垃圾,并让他们进行分类。
(5分钟)
3. 探究活动
1.分组让学生用洗手液瓶、矿泉水瓶、薯片袋子、纸质杯子、书本等生活垃圾来制作一个垃圾分类器。
(20分钟)
4. 回顾总结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垃圾分类器,并分析分类合理性。
(10分钟)
2.强调正确处理垃圾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5分钟)
教学评估
1.设计小组活动或者团队竞赛等,检测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掌握程度。
(15分钟)
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什么是垃圾,如何分类垃圾,更能够加强环保意识和正确垃圾处理习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团队竞赛等实践形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来源:讲解垃圾的产生原因、来源。
2. 垃圾的分类:介绍我国垃圾分类的标准及各类垃圾的特点。
3. 垃圾的处理:讲解垃圾的处理方法及环保意义。
4. 实践活动: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处理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实践法: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等实践活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垃圾分类的相关资料、图片。
2. 准备垃圾分类小游戏道具、宣传海报制作材料。
3. 安排课堂实践活动场地。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垃圾堆积如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3. 课堂互动: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5. 案例分析:分析身边垃圾处理不当带来的环境问题。
6. 课堂总结:强调垃圾分类的意义,引导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垃圾分类情况,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2. 绘制垃圾分类宣传海报,下节课分享。
3. 调查身边朋友的垃圾分类习惯,总结优点和不足,下节课交流。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卫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卫生填埋、焚烧。
3. 垃圾分类的意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三、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垃圾分类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养成正确投放垃圾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垃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垃圾分类手册或相关资料。
3. 教室准备垃圾桶、标签等物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垃圾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垃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3. 互动:学生分享所准备的垃圾分类资料,互相学习。
4.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游戏,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七、课堂拓展1. 学生分组讨论,调查身边的垃圾处理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绘制垃圾分类宣传海报,进行班级展示。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成员的垃圾分类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
2. 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活动等。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垃圾分类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活动:垃圾分类我来做1. 活动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2. 活动内容: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将模拟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
《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一、教材分析本主题以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处理、爱护环境为专题组织材料,内容丰富,科普性强。
由三个部分组成:搜集信息、统计信息、制成表格。
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如何利用学过的应用软件制作统计表,使学生明白垃圾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危害,如何处理垃圾。
“垃圾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听到或感受到的,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去搜集相关的信息,并将其整理和统计,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还使学生从小养成不乱丢垃圾、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能够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增强环保意识,从而自觉地维护环境卫生。
2、了解处理垃圾的方法,运用写、画、说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调查与研究的能力,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教学的对象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观察、理解、表达能力都比较强,这就要求在组织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给学生创设情境中。
因此在授课时,首先要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垃圾对我们生活和生存环境的影响,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危机意识,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时要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还要尽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尤其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能自由地参与到其中去。
四、教学策略: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设计思路:《身边的垃圾》这个主题的确立对学生有切实的好处。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养成垃圾分类、减量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2.垃圾处理的途径及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
2.垃圾减量的实际措施。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垃圾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自由发言,谈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1.教师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如何将垃圾分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实践操作1.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垃圾分类道具和垃圾模拟物品。
2.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垃圾分类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四)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一些垃圾处理不当导致的污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2.学生讨论如何改进垃圾处理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2.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出减量措施。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回家后尝试进行垃圾分类和减量。
五、课后作业1.观察家庭垃圾,记录一周内的垃圾分类情况。
2.设计一份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向家人和邻居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和减量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确保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教师展示垃圾分类的图片,与学生互动,如:“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应该分成哪些类别吗?”学生尝试分类,教师引导并解释分类的标准,例如:“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果皮属于厨余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身边的垃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减少身边垃圾的产生。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3. 环保行动:减少垃圾产生、分类投放、资源回收。
三、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减少身边垃圾的产生。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和环保行动。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减少身边垃圾的产生,分享心得。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第一章:认识垃圾1. 导入:讲解垃圾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2. 讲解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3. 讲解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第二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1. 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2. 讨论垃圾分类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三章:养成良好习惯,减少垃圾产生1. 讲解如何减少垃圾产生:购物自带环保袋、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
2. 讨论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实践减少垃圾产生。
3. 分享减少垃圾产生的心得体会。
第四章:垃圾分类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五章:环保行动——资源回收1. 讲解资源回收的意义: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2. 讨论如何进行资源回收:废品回收、旧物捐赠等。
3. 分享资源回收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内容1.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土地污染、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
2. 环保行动:减少垃圾产生、分类投放、资源回收。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身边的垃圾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探究身边的垃圾教案垃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东西,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垃圾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那么,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探究身边的垃圾及其处理方式呢?本文将以小学综合实践探究身边的垃圾为主题,从"垃圾的分类与处理"、"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和讨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垃圾的分类与处理。
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三类。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玻璃瓶等可再生资源,对环境影响较小,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处理。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电池、灯管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随意丢弃,需要经过专门的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厨余垃圾是指食物残渣和其他生物可分解的垃圾,可以通过堆肥的方式转化为有机肥料。
其次,让我们来探究垃圾的回收利用。
回收利用是一种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家庭中的可回收垃圾可以进行分类收集后交给回收站或废品收购站进行处理。
学校和社区也可以设置回收垃圾桶,鼓励大家主动进行垃圾分类。
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垃圾的总量,还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
此外,垃圾回收利用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垃圾的不当处理会造成多种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等。
例如,焚烧垃圾会释放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垃圾倾倒到江河湖海中会污染水体;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会渗入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污染;垃圾堆积会产生臭气和害虫,对生活环境产生影响。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解决垃圾产生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首先,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将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投放。
在学校和社区,我们可以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大家的意识和参与度。
身边的垃圾选题课设计方案
《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课教学设计一、选题背景我们地处高埗镇的中心区,学校周围一直人来车往,校园周边垃圾时有发现,学生的学习环境也不理想;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同学在离垃圾筒很远的地方就随手将垃圾往筒里扔,甚至扔在了外面也不会主动将垃圾捡起来。
这些现象的发生都从不同角度告诉我们,学生的卫生意识非常淡薄。
而且目前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水污染、空气污染等……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有了一个想法:与其跟学生大讲特讲如何保护环境,还不如让学生们亲自去研究、发现、感受,也许这样得到的效果远远大于“大道理”。
因此,我选择了《身边的垃圾》这一主题。
二、设计理念与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先从我们身边的垃圾着手调查。
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
在本次活动过程中,面向学生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结合导入与结束技能的运用,注重选题方法的指导,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展开本次活动,逐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四、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确立研究主题,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学会规范问题,正确填写问题卡。
过程与方法目标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思路,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筛选、概括、提炼等选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五、活动重点如何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研究主题。
六、活动难点依据选题原则正确选择自己的研究主题。
《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开题课教学设计.doc
《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开题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师:孩子们,举世瞩目的第29界奥运会已经完美谢幕了,你们知道此次奥运会的三大主题是什么吗?生回答。
师: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绿色奥运理念的提出也充分显示了环保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首要问题。
全世界都在关注环保,我们小学生更不能例外,所以我们学校将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为《环保我先行》。
师:课前咱们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其中有四个环保主题供大家选择。
分别是:,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和整理,我们发现选择研究绿色食品的有9人,选择温室效应的有1人,选择身边的垃圾的有18人,全班百分之六十五的同学选择了研究身边的垃圾,所以这学期我们就围绕身边的垃圾来展开研究。
师板书课题。
师:现在我想问问选择这个主题的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对这个主题这么赶兴趣?生回答。
师:看来你们已经关注到垃圾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相信看过以后你们一定有更多的感受。
师:孩子们,图片看完了,你们想说些什么?生说。
师:垃圾是生产生活中废弃物,垃圾的泛滥不仅污染环境,对于我们的环境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如何处理垃圾成为了急待解决的问题,本学期就让我们团结协作,一起揭开身边垃圾的秘密。
师:针对这个主题你们想研究些什么?认真想想,然后写在纸上。
师:写好了吗?请大家按顺序贴在黑板上。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很多,我们来看看哪些问题可以归为一类来解决?生进行分类。
师: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师:咱们刚才把所有的小问题归纳成了3个小主题,想一想你想研究哪个主题的内容?师:研究什么的坐在左边,研究的坐在右边,研究的把两排桌子合并坐中间。
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推举组长并为自己的小组命名,还要定出小组口号。
师:大家的口号喊的很有气势,从喊口号就可以看出大家对于研究充满了热情,为了使研究开展的更加顺利,我们还要在活动前制定一份活动计划。
师出示计划。
师:请小组长制定出人员分工,将你们要研究的小问题填写在具体研究内容里,也可以根据你们的情况将问题进行增加或删减,其他内容小组内讨论解决,各小组小组长来领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开题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师:孩子们,举世瞩目的第29界奥运会已经完美谢幕了,你们知道此次奥运会的三大主题是什么吗?生回答。
师: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绿色奥运理念的提出也充分显示了环保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首要问题。
全世界都在关注环保,我们小学生更不能例外,所以我们学校将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为《环保我先行》。
师:课前咱们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其中有四个环保主题供大家选择。
分别是:,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和整理,我们发现选择研究绿色食品的有9人,选择温室效应的有1人,选择身边的垃圾的有18人,全班百分之六十五的同学选择了研究身边的垃圾,所以这学期我们就围绕身边的垃圾来展开研究。
师板书课题。
师:现在我想问问选择这个主题的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对这个主题这么赶兴趣?生回答。
师:看来你们已经关注到垃圾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相信看过以后你们一定有更多的感受。
师:孩子们,图片看完了,你们想说些什么?生说。
师:垃圾是生产生活中废弃物,垃圾的泛滥不仅污染环境,对于我们的环境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如何处理垃圾成为了急待解决的问题,本学期就让我们团结协作,一起揭开身边垃圾的秘密。
师:针对这个主题你们想研究些什么?认真想想,然后写在纸上。
师:写好了吗?请大家按顺序贴在黑板上。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很多,我们来看看哪些问题可以归为一类来解决?生进行分类。
师: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师:咱们刚才把所有的小问题归纳成了3个小主题,想一想你想研究哪个主题的内容?师:研究什么的坐在左边,研究的坐在右边,研究的把两排桌子合并坐中间。
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推举组长并为自己的小组命名,还要定出小组口号。
师:大家的口号喊的很有气势,从喊口号就可以看出大家对于研究充满了热情,为了使研究开展的更加顺利,我们还要在活动前制定一份活动计划。
师出示计划。
师:请小组长制定出人员分工,将你们要研究的小问题填写在具体研究内容里,也可以根据你们的情况将问题进行增加或删减,其他内容小组内讨论解决,各小组小组长来领表。
学生来领表。
师:哪位组长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的分工?师:在说的过程中希望其他小组的成员认真倾听,看他们组的计划能否给你们一些启发,或者对他们组的有哪些建议一会都可以提出来。
师:通过这节课大家的表现,我相信你们完全有能力把研究活动开展的很好,本节课我们只是确定了研究方向,课下请大家继续完善自己的研究计划,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阶段交流指导课设计五里台小学董爽主题的提出:我们五里台小学的学生来自周围的五个村子,由于农忙季节或者家长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很多孩子每天中午都要去外面买饭,孩子们把吃过的快餐盒和一些小食品袋就随意扔到路两边的沟渠里,而且附近的村民也没什么环保意识,经常是把垃圾出门就倒,导致学校周围垃圾随处可见;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很淡薄,连自己桌子上掉下来的废纸都不愿意弯腰捡起来之后,垃圾更是站在位上就向后面的垃圾筒里扔,学生的不好习惯导致校园里垃圾筒周围遍布垃圾,每天都需要学生进行打扫。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学校通过师生调查研究决定将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定位为《环保我先行》,通过对六年级的问卷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垃圾分类和处理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因此我们确立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为——身边的垃圾。
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2、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3、认真倾听其他小组发言,能吸取其他小组好的做法,并为其他小组提出合理化建议。
4、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垃圾问题,发展实践和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
6、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
在活动中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各小组作介绍。
二、各小组汇报要各自活动情况。
1、垃圾危害小组主要研究垃圾对于环境与人健康的危害,他们采取上网、查图书和查报纸等形式。
汇报形式以幻灯片、学生读资料和展示报纸资料为主。
教师针对学生收集报纸上的资料少的问题进行指导。
2、垃圾处理小组主要研究垃圾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这方面的知识。
他们主要有发放调查问卷,采访,上网收集资料几种形式。
教师针对调查问卷表的设计和如何进行采访给予指导。
3、垃圾产生和分类小组产生和分类这方面的知识,他们组采取的是上网搜集资料,走访调查和作实验等研究方式。
汇报形式是学生做介绍,展示录象等形式。
针对他们组对于研究中生成问题的研究教师做全班性的指导。
三、各小组谈收获。
四、各小组谈下一步打算。
《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五里台小学董爽本学期我们班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为《身边的垃圾》,9月初我们确定主题,制定小组活动计划,9月底到10月开展活动,11月进入活动总结阶段。
本次活动中根据孩子们的研究兴趣进行分组。
孩子们自己为自己的小组命名并确定活动口号。
比如研究垃圾危害小组他们要研究垃圾危害的内容,他们的口号是:研究垃圾处理知识小组为自己制定的口号是:虽然有些口号略显稚嫩,但孩子们还是对自己小组的名称口号津津乐道。
活动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并且每个同学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与收获。
一、走出校园,拓展了活动的空间。
以前的综合实践活动我处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和活动过程的安排情况,活动区域安排在校园内。
但孩子们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已经不满足于校园这个小环境。
比如,垃圾回收小组研究关于垃圾处理方面的知识,但从网上收集的资料有的过于专业化,孩子们读不明白,所以他们打算利用十一休息期间采访一下我们班在饮料厂和油漆厂工作的两位家长,虽然采访没有成功,但却是一次非常好的挫折教育机会,孩子们走出校园经过了磨砺也明白了很多在校园里不能了解的知识:比如采访前应提前和被采访者打好招呼,采访时应注意策略,问题应该由浅至深的去问等等。
垃圾产生和分类小组吸取他们小组的教训,针对他们组研究的内容对垃圾处理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比较成功的采访。
通过走出校园,孩子们掌握了一些采访的技巧,也获得了很多实用有趣的知识。
但走出校门一定应根据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式而定,教师也应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参与实践,培养了实践能力孩子们在活动中释放自我,在开放的学习形式中提高了自我实践能力。
比如地球拯救小组研究垃圾危害的知识,他们准备以幻灯片的形式来展示他们的成果,于是说做就做三个孩子分工合作,忙开了,经过3个下午的努力一个有5张片的幻灯片终于完成了。
虽然幻灯片只有短短5片,制作的也比较粗糙,但孩子们却在活动感受中自豪的说:我觉得自己的电脑操作能力增强了,虽然幻灯片不够精美,但活动结束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让大家看到一个完整精美的幻灯片。
垃圾分类小组在活动中发现了口香糖危害环境的问题,所以对于如何处理口香糖又产生了兴趣,他们自己准备了材料,联系科学老师做了试验,通过实验他们发现了溶解口香糖最好的方法,可谓受益匪浅,并且活动的过程让他们享受到了实践的快乐,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
二、参与活动,学会合作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条件与环境,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共处,学会团结互助,学会分工与合作,在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态度、意志力、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种种好处,比如地球拯救小组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遇到了报纸上资料少的问题,我发动全班同学为他们出主意,孩子们有的说换一种方式查资料,还有的说全班同学帮他们一起找,还有的说自己找到资料以后可以给他们,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渗透着团结与协作,这也许是多年的综合实践活动带给他们的启示。
在本学期的成果展示阶段,每个同学都积极准备,一方面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选择有代表性的资料,编辑与课题有关的手抄报,另一方面整理研究过程,写研究报告,各小组都选择最适合展示自己组研究成果的方法来进行,除了手抄报、研究报告以外,有的组还准备了实物展示,图片展览、有的组准备了文艺节目,每个组都八仙过海,各献神通,拿出看家本领,展示本组成果。
通过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的各种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明显的进步。
但反思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教师过于放手导致学生研究的内容不够系统,采访的失败也与教师有关系,孩子第一次走出校门去采访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2)孩子收集的文字资料较少,影像资料比较多。
学生往往为了收集资料而收集资料,缺少对资料的鉴别筛选和整理导致很多资料成了没有实际价值的垃圾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个大有所为,前景广阔的课程,它让学生在实践中兴奋起来,更让我们老师的头脑活跃起来,再也不用昏昏欲睡的地迈上讲台照本宣科,而每一天都有新的思考,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新的挑战,让老师们真正永葆了自已的教学“青春”。
这学期我们将更加努力,迈向更新的目标。
《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五里台小学董爽一、指导思想:我们五里台小学的学生来自周围的五个村子,由于农忙季节或者家长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很多孩子每天中午都要去外面买饭,孩子们把吃过的快餐盒和一些小食品袋就随意扔到路两边的沟渠里,而且附近的村民也没什么环保意识,经常是把垃圾出门就倒,导致学校周围垃圾随处可见;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很淡薄,连自己桌子上掉下来的废纸都不愿意弯腰捡起来之后,垃圾更是站在位上就向后面的垃圾筒里扔,学生的不好习惯导致校园里垃圾筒周围遍布垃圾,每天都需要学生进行打扫。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学校通过师生调查研究决定将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定位为《环保我先行》,通过对六年级的问卷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垃圾分类和处理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因此我们确立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为——身边的垃圾。
二、活动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能力目标:1、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2、认真倾听其他小组发言,能吸取其他小组好的做法,并为其他小组提出合理化建议。
3、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垃圾问题,发展实践和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
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
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活动实施过程: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1、活动时间:9月19日——9月24日2、阶段目标:让学生围绕主题生成研究子课题,建立课题小组,学会并着手制定小课题研究方案。
预期成果:小组计划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1、活动时间:9月24日——10月24日2、阶段目标:根据活动方案,分工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展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