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导演创作特色
浅析姜文导演作品的主题与形式
( 0 ) 《太 阳 照 常 升 起 》(h u 2 0、 0 T eS n
AIoRs s(0 7 、 《 s ie ) 0 ) 让子 弹 飞 》( e 2 Lt
T e B l t l 2 ) h ul s Fy)(01 。这 几部 影 片 e O
完 成 《鬼 子 来 了 》 后 , 姜 文 拍 摄 了 一 部 形 式 新 颖 , 内 涵 丰 富 的 影 片 《太 阳 照 常 升 起 》。 影 片 分 为 “ ” “ ” “ ” “ ”四个部 分 。 疯 恋 枪 梦 首 尾相 连 、可 以从 任何 一 段 开 始解 读 的 圆 形结 构 带给 观 众 观 赏 的陌 生 化和
的 父亲 形 象 往 往 是缺 席 的 ,母 亲 根 本 管 不 住 他 。 失 去 了 约 束 ,马 小 军 没 目 没 夜 地 与 一 群 年 龄相 仿 、背 景 相 近 的 哥们 儿 厮 混。 片极 少戏 剧 性 的冲突 , 影 结 构 松 散 。 大块 的场 景 、段 落 就 像 是 由记忆 里零 散 的碎 片拼 凑 而成 。 早 在 上 个 世 纪 ,法 国 电影 大 师阿 伦 ・雷 乃 就 在其 影 片 《 年 在 马里 昂 去
黧1 l, _ . i ,
南 范 萌 京 影. 师 圈 大江 学 { 平
浅析姜文导演作品的主题与形式
【 摘要 ] 《 让子 弹飞 》 自上 映以来获得 了观众的如潮好评 ,取得 了不俗的票房成 绩。 回首姜 文 19 年导演的第一部作 品—— 《 94 阳光灿烂 的 日子 》 以及其后 的《 , 鬼 子来 了》 、《 太阳照常升起 》, 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携浓烈的创作激情和诚 意而来 , 影片热烈奔放 ,充满激情 ,内涵深远 ,形 式新 颖。
春。
姜文电影特点范文
姜文电影特点范文姜文是中国著名导演,以其独特的电影风格和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以下是姜文电影的一些特点。
一、黑色幽默姜文电影中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黑色幽默。
他善于将荒诞的情节和悲剧性的主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一种幽默而且讽刺的方式来揭示社会问题。
他的电影在表现现实问题的同时,又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和娱乐。
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姜文巧妙地使用了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电影中主人公刘文牧因死亡关系被牵扯进一起,导致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
通过对这些令人荒唐的细节和人物的描绘,姜文成功地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荒诞。
二、心理描写姜文电影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剧情和人物关系的呈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使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电影中的人物。
例如,《鬼子来了》中,姜文通过将日本侵略者和村民之间的紧张关系融入故事情节中,展现了不同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观众可以从中看到人们在战争环境中的恐惧、痛苦和抗争。
姜文通过这种心理描写的方式,使观众对人物的故事和命运产生共鸣和共鸣。
三、社会批判姜文电影中常常批判和揭示当代中国社会的问题和矛盾。
他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呈现,以及对个体和群体命运的关注,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思考。
例如,《让子弹飞》中,姜文通过一个发生在清朝末年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不公。
他通过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扭曲。
姜文以一种讽刺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引发了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四、寓言性姜文的电影常常带有寓言性的特点。
他利用诙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传达了深刻的寓意和主题。
例如,《鬼子来了》中,姜文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之间的敌对关系放置在一个小村庄中,将战争的悲剧性和人性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仅是描写抗日战争的英勇和牺牲,同时也反思了战争对于人性的摧毁和伤害。
太阳照常升起的拍摄特点
太阳照常升起的拍摄特点《太阳照常升起》的的导演姜文把小说作了大修改,分成四个独立成章而又一体化的段落,讲述一段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的故事,时间上跨越了民国、解放初期、“文革”时期以及现代。
其中姜文与孔镱珊的故事是一段、孔镱珊与房祖名的故事是一段、周韵的故事是一段、陈冲与黄秋生的故事是一段。
这部影片的拍摄有以下特点:一,每个镜头充满人性最后一个镜头,躺在鲜花丛中的婴儿,就是导演意图的最好注脚,也是点题之笔——只要太阳照常升起,生命的旅程就永远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站在传统的话语体系内,有很多人会问这部电影到底是写什么的?这个问题要跳出来回答,这是一部描写人性的电影,而且这种描述还带上了姜文个人的深深印记。
这就是姜文所理解的人性的本质,所以你会在姜文的电影看到许多非常规的事物,比如那个疯妈,她在正常人的世界里被视为疯疯癫癫的,但是她疯了没有呢?姜文的回答是没疯,她所做的事情合乎一个完整的逻辑思维,她为爱而存在,追求自己所想要的,遵从内心的本能而无视社会规则。
姜文以一种夸张的手法放大了影片中每一个人的欲望,老唐对自己枪法的肆意展示和林大夫对自己身体的肆意展示如出一辙,你可以认为他们/她们是在卖弄,是在炫耀,因为他们/她们为自己生命意志的张扬而自豪。
青年队长对林大夫身体的渴望和梁老师对林大夫身体的渴望是一样热烈而直接。
影片故意浓墨重彩地描写这种每个人、每个个体获得欲望满足的合法性。
而把这种集体的欲望释放所带来的冲突与矛盾全部弱化处理掉了。
老唐和梁老师、老唐和青年队长之间本该激烈的冲突都被轻轻带过,姜文所想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幅众生欢腾的景象,每个人都可以追求,每个人的欲望都可以得到满足。
所以看这样的电影,你会觉得血脉贲张,觉得性欲旺盛,觉得生命的惬意与欢乐。
三、每个镜头都展现美。
无论是荒凉的西部戈壁,还是东部某小学,整部电影的用光始终是明亮的,这种基调正是日神精神的表现,生命以其光辉灿烂的一面照耀世间,美来源于普天而下的光明与亢奋,而这种光明正是生命意志的蓬勃洋溢!在所有镜头的运用上,电影始终以一种跳出人的正常视觉体验的方式来进行,但是这种不用于人肉眼所见的镜像经过处理后却变得异常舒服,但是这种悦目感绝不是和谐,而恰恰是亢奋。
浅析姜文导演作品中的_枪_元素_冯英涛
大众文艺摘要:姜文可谓是新一代导演中最具个性魅力的一个,相比冯小刚的“暖”、张艺谋的“伟”,姜文作品的突出特色就是“奇”。
透过姜文目前导演的四部影片,看其导演作品的血脉:以乱世、英雄主义和超现实为主题,其中紧紧穿插着“枪”这个看似普遍却富有特殊意义的元素,“枪”就是“奇”的代表。
姜文透过“枪”所表达出的深刻内涵与其导演风格极其相似。
本文通过对姜文导演作品中“枪”元素的分析,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揭示其作品独特内涵。
关键词:枪;男性崇拜;潜意识一、作为武器武器:“直接用于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和破坏敌方作战设施的器械、装置,如刀、枪、火炮、导弹等。
”[1]自古往今,每个时代都有令人生畏的强大武器,或是为了生存,或是为了霸业,或是为了虚荣的心。
从远古时代的石质武器到青铜武器,从中古时代铁制武器,再到近古时代纯钢武器,都冷峻的杀戮和洗礼着人类。
同样作为一个时代的元素、符号它也出现在了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里,姜文的电影世界里充斥着乱世和争斗,武器的出场更是在所不免。
枪,其实最早发源、改进于中国,传承于阿拉伯世界,发扬光大于欧洲。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火枪是10世纪宋朝的竹制枪管的突火枪,欧洲最早出现的火枪记载为1364年意大利佩鲁贾城兵器库的清单。
最早的实物,是1849年在德国坦能堡发掘出来的、毁于1399年的铜制手炮坦能堡火铳。
枪的出现直接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不仅仅是战争。
而与武器应呼应的是:乱世,它有着有美学意义上的复杂与戏剧性。
自《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背景,从文革年代到抗战时期,再到《让子弹飞》的北洋时期,他偏爱乱世。
既然是乱世就得有乱世的模样,所以枪一直都是姜文电影的“主角”。
乱世的复杂是人每一个人所头疼的问题,人们往往无法清晰的理解乱世对于一个普通人的影响,更不必说对于国家、民族而作为符号中的重要意义。
乱世往往具有戏剧性,因为在一个谁都无法预知的世界里人们的生存状态与自己的命运都是无法割舍的,连自己不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更不必说身处乱世之中,所以乱世充满了各种戏剧性: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每个人都在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努力地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枪也以同样的方式“活着”。
解密时代语境下电影导演姜文的镜像语言——论姜文导演的电影艺术特色
剧、老照片等,多种影像的拼贴丰富了影片的戏剧 效果,而向大师致敬的经典桥段也强化了姜文的个 人意识。在这方面,高举作者大旗的特吕弗也经常 “用他喜好的致敬技巧向他喜爱的导演、类型或电 影历史致敬 , 如里面出现像雷诺阿德电影片段 , 或 者直接向卢米埃尔德法国电影史取经。”[1]
二、解密姜文电影中的场景符号指向和人物 行动的角色内涵
三、解密姜文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特色 在姜文的电影中后现代主义随处可见,无论 是对权利话语的疏离,还是对国民劣根性的剖析和 重读,或者支离破碎的结构拼贴,抑或是游戏化的 黑色幽默,影片把人物的命运置于困境中,创造或 疯或梦的人生境遇。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和《太 阳照常升起》展开的语境均是凝重的中国历史,但 姜文并没有讲述历史,他把历史当成电影的躯壳剖 开,将主题人性置于观影者面前,这种对权利话语 的疏离是姜文电影的独特之处。 《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是姜文典型的 黑色幽默电影,姜文如同讲述一个又一个权利游戏, 让观影者在冷笑旁观中体会电影的意指所在。 四、结语 拥有演员和导演双重身份的姜文已为观影者 带来了 5 部电影作品,他把对个人历史的重构和属 于自己的“签名”书写到电影中,他用丰富多样 的叙事结构、独特颠覆的叙述视角和异彩纷呈的电 影组接技巧、大杂烩般的电影类型和元素讲述影片 内容,他用隐喻式的场景符号指向和具有意指作用 的人物行动的角色内涵强化自己的主观意识,同时, 他的电影画面语言意象深远、声音符号蕴含张力, 在观影感受方面,他注重绚烂之极或静默平淡的光 影和饱含生命力的画面色彩。此外,在姜文电影中 后现代性随处可见,无论是黑色幽默的视听语言还 是对权利话语的疏离,姜文始终带领观众走进极具 姜文特色的电影世界。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简介:吴艳芳(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女,南昌大 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视传 播艺术。
《2024年姜文电影研究_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范文
《姜文电影研究_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篇一姜文电影研究_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一、引言姜文作为中国电影界的重要导演和演员,其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以其独特的影像语言和叙事风格,构建了一个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故事世界。
本文旨在通过对姜文电影的深入研究,探讨其电影中的影像重构手法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姜文电影的影像风格姜文电影的影像风格独具特色,以写实主义为基础,融合了现代艺术元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在《动物凶猛》中,姜文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跟镜头,将观众带入到故事中,让观众感受到故事情节的紧张和刺激。
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姜文则更加注重画面的色彩和构图,通过运用明暗对比、色彩饱和度等手法,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感。
三、《动物凶猛》中的影像重构《动物凶猛》是姜文的代表作之一,影片通过讲述一群年轻人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
在影像重构方面,姜文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跟镜头,将画面与情节紧密结合,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真实。
同时,影片中的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也极具特色,如运用冷色调表现故事中的悲凉氛围,以及通过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冲突。
四、《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影像重构与《动物凶猛》相比,《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影像重构方面更加成熟和深入。
影片通过运用明暗对比、色彩饱和度等手法,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感。
在画面构图方面,姜文更加注重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使得画面更加具有张力。
此外,影片中的音乐和画面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视听效果。
五、影像重构的文化内涵姜文电影的影像重构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更是一种文化表达。
通过对画面、色彩、音乐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姜文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和文化现象融入到电影中,从而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思考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
同时,姜文电影中的影像重构也反映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姜文导演电影的风格
浅析姜文导演电影的风格【摘要】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电影导演,姜文的电影与同时期其他导演的作品相比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其作品中所折射出的电影作者性和浓郁的形式主义风格以及他个人的时代记忆都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观影者。
本文以姜文执导的四部电影为文本,从话剧艺术样式、电影符号、英雄主义情结等几个方面对姜文电影进行简要的阐释,将姜文电影独特而柔情的内蕴加以揭示,从而分析出其电影中的风格。
【关键词】电影作者论;姜文;话剧风格;符号学一、话剧艺术样式对电影风格的浸透由于早期出演话剧的缘故,姜文导演的电影都深受话剧元素的浸透。
作为一个以出演话剧而渐入电影领域的导演来说,话剧无疑成为一种对电影表现力起推波助澜作用最有力的“助手”。
话剧由于受到舞台限制和场面调度的困扰,因此对人物的表现上就多运用中、近景和特写镜头,这就造成了画面空间感的压缩,降低了对背景的要求。
由于观看话剧时的视野、视线的受限,表演者需“放大”面部表情的表现力,夸张化的表情才能够使得观众清晰地去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剧情的发展。
《鬼子来了》作为一部黑白为主色调的电影,就更加注意光影的运用。
尤其电影中的室内戏比较多,这就使得画面的景别受限,姜文也刻意的营造着一种老电影的感觉,使画面的暗影部分较多,这就减少了对背景的要求。
当神秘人将鬼子和汉奸交给马大三后,他与村子里的男人们商讨的这个场景,就有明显的话剧的艺术特点:人物面部的特写,摇曳不定的灯光中夸张的表情,黑暗的环境,这就与话剧表演中的追光效果相同,这样的表现方式使得画面人物形象比较清晰饱满。
在之后的段落中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每一次的村民“聚首”都是相同的表现手法。
当把鬼子和汉奸抓到碉楼下面的暗道后,马大三去找“六爷”唱念做打的一出好戏也在上演了,马大三和六爷商讨的过程以及六爷到暗道准备砍头的情节都有很强的形式主义风格,这也是话剧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
在他的电影中对话剧元素的运用并不是偶然,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梁老师被打住院时墨镜女的表白,那夸张的表演,疯狂的台词都带着话剧的影子。
浅析姜文电影的视听特点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
一、光影与色彩的运用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姜文对光影和色彩的运用堪称一绝。他通过巧妙 地运用光影和色彩来表达人物情绪,深化主题,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象征意义。
在电影开头的一幕,马小军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带着青春的热情与向往, 踏上了通往成熟的道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形成了一片温暖的光 影。姜文用这种光影效果来表现出马小军的内心世界——他向往阳光,向往灿烂 的日子。
浅析姜文电影的视听特点—— 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
目录
01 一、光影与色彩的运 用
03
三、人物塑造与情感 表达
02 二、构图与视觉风格
姜文,一位充满个性化的导演,他的电影作品总是充满了独特的风格和视角。 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在1994年上映,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主 题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成为了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本次演示将通过分析姜文在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对光影、色彩和构图的运用,以及他在塑造人物、构建故 事、传达情感的手法,来探究姜文电影的视听特点。
的美丽,同时也表现马小军心中爱情的浪漫、美好和诗意。这一幕不仅令人 印象深刻,更是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冲击力,使观众被深深吸引。
三、人物塑造与情感表达
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不仅通过光影、色彩和构图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更是在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上下了大功夫。通过对主人公马小军的深入刻画,姜 文展现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热情奔放的少年形象。同时,通过马小军的成长经 历,也揭示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感谢观看
马小军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成长,也在成长中经历了社会的风雨。他的经历 映射出了那一代人的迷茫、冲动和追求。而在影片的情感表达上,姜文以一种内 敛而含蓄的手法,将青春的激情、爱情姜文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示了他在电影视 听语言方面的独特见解和深厚功力。通过巧妙地运用光影、色彩、构图以及情感 表达等手法,他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具有艺术性又充满感染力的视听效果,使 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也能深深地感受到影片所传达的情感与内涵。
导演姜文
导演影片4《让子弹飞》
——一气呵成的疯狂嚣张 《让子弹飞》是2010年上映的一部 电影,本片是姜文导演的第四部电 影作品,主要演员有姜文、周润发 、葛优、刘嘉玲和陈坤等。电影改 编自四川作家马识途的长篇小说《 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节。 上映日期为2010年12月16日,成为 和观众见面最早的贺岁片。 《让 子弹飞》首周票房1.7亿,打破了 《唐山大地震》1.6亿元的国产片 首周票房记录。截至《让子弹飞》 下档的2011年2月底,该影片的总 票房为6.59亿元,位列华语电影票 房排行榜的亚军(第一是唐山大地 震6.73亿)。
导演影片3《太阳照常升起》
——颠倒魔幻现实的难解意味
♣
影片总体分为4部分:
♣第一部分:疯。开篇就是一段鲜花丛生的美丽铁道,以及疯妈 的脚,以及疯妈买鞋,疯掉,建小石屋; ♣第二部分:恋。唐老师与女医生有染,而女医生又暗恋着林老 师,林老师因误被认为摸了女人屁股而上吊自杀; ♣第三部分:枪。这一部分是连接两个故事的很大的形式接点, 唐老师拿着林老师给他的枪和妻子被下放到疯妈的村子,到的那 天正是疯妈消失的那一天,后来唐妻与疯妈儿子作爱被唐发现, 唐要杀了那小子; ♣第四部分:梦。这是分别是疯妈故事的开头和唐老师故事的继 续,以及全影片的最终结局。
Film art
导演影片3《太阳照常升起》
——颠倒魔幻现实的难解意味
跳跃的节奏、跳跃的故事、绚烂的色彩, 姜文把过多的信息、饱和的情感、漫溢的空 间统统放入这部结构和节奏都非常西化的作 品中。《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反映人性欲 望之中各种极致境界的电影,它同时具备让 人心魂驰荡的梦幻色彩、天才不羁的想象力、 以及一种趣味盎然的猎奇性。一个香格里拉 式的村庄、一所南洋风格的学校、和一片色 彩炫烈的新疆戈壁,把几个荒诞可幽默、浪 漫迷人、同时又令人震惊的爱情故事巧妙地 链接起来将影片分成四个部分,整个故事最 大的悬念豁然揭开时,它带来的震撼力是持久 的、惊心动魄的,并且还有迷幻药一样的过 瘾效果.
姜文电影风格
姜文到现在一共拍了四部电影,风格都各不相同。
如果用文学流派来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意识流,《鬼子来了》是现实主义,《太阳照常升起》是魔幻现实主义,到了《让子弹飞》就比较荒诞派。
但是扣去比较特殊的《鬼子来了》是为全体中国人拍的,其他三部其实都是在讲姜文自己(某种程度上这可以构成一个自传体三部曲,事实上看了子弹以后我从“太阳”中读出来了不少3年前没读出来的东西),因而有很多共同的主题。
这里说说我感触比较深的几个。
英雄主义在姜文的世界观里,英雄是第一位的。
英雄改变社会,英雄创造历史。
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英雄。
所以张麻子拿了钱还不够,他还要除掉黄四郎,给百姓一个公平,给鹅城一个太平。
姜文年少时向往英雄,成年后用英雄要求自己。
在他的电影里,英雄能够做出常人所不能做出的事儿。
英雄一定被浓墨重彩所渲染。
但姜文宣扬英雄主义的时候,他又很清楚英雄主义的弱点,所以夏雨在砸过人砖头以后,需要为大规模群架负责。
六子剖腹取凉粉,要以生命为代价。
只有当你清楚一件事物的弱点时,你才可以说你真正爱它。
爱一个女子时是,爱一个国家时也是。
雄性冲动本质上来讲,英雄主义其实完全是一种雄性性冲动。
但是这里要讲的是更直接的冲动。
比如打架和性冲动。
姜文没有宣扬这些东西,但你看的出他认为这些东西是肯定要有的,不然就没有了男人气概。
不过这次有所不同的是,姜文没有把这部分东西交给自己的角色(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夏雨的角色也是姜文自己的一个化身)去承担,而是很大程度上放在了廖凡所扮演的老三身上,原因后面讲到“克制”的时候会说。
对女性的迷恋姜文影片中主角对女性的迷恋,一部分是基于性冲动的,一部分不是,是被一种纯粹的美和自己在《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里面,周韵虽然戏份都不多,但是都做了最为用心的处理。
姜文镜头下的周韵,不像人间应有的女子。
她出现的时候,带着笑容,和说“我也想跟你们一起去发钱,听他们笑”的声音,就像你原本以为只存在于一个男人得有多爱他的妻子,才会这样的去拍她。
论姜文电影的艺术特色
太阳照 成长 中所 有的要素 ,它被称 为 中国唯 落下 ,太阳照常升起”。所以 《
一 一
部 青 春 史 诗 。 而 《 阳照 常升 常升起 》应运而生。 太
姜 文 电影 的作 者 分 为2 0 年度诗性电影 。 07 析— — 诗 人 导 演 姜 文 与第 五代 导演表 现民族 、祖 国 、
打情骂俏十分 生气 ,在他 的心里充 满 了愤怒 ,他 先教 训 了米兰 一顿 ,然后
也不是积极 投入 的 “ 造反派 ”和 “ 红 本分 、善 良但 并不勇敢 ,小聪 明 、明 倒 强者 。片 中的刘忆苦显 然比马小军
卫兵 ”。 “ 所谓第 一世界 的人物 是指 哲保 身 、不敢 承担责任 ,代 表典型 中 出众 ,是他们 的老大也 受女 孩欢迎 。 在文革 中得到好处 或清醒或盲 目积极 国老百姓 的生存 哲学 。马大三没有正 马小军和刘忆 苦是 同一天 生 日,在 生
论姜文电影的艺术特色
姜 文 是 演 而 优 则 导 的 杰 出 代 表 ,他所 导演的 《 阳光灿 烂的 日子 》 ( 9 4 、 《 子来 了》(0 0 ) 1 9 年) 鬼 2 0 年 和 《 太阳照常升起 》 ( 0 7 ) 2 0 年 三部 电 影 ,每一 部都耐人 寻味 ,堪称经典 。 电影 离不 开电影作者 、电影 文本 、电 影修 辞等 构成要素 ,导演是 一部 电影 的精 神和 灵魂 ,导 演的性格 和气质直
特 殊 的时期 ,但他 不是众多文 革电影 形成 的意识形态 化的殖 民想象 ,从 另 时的情景 。马小军在想 象中开展 另外
中积极 投入革命 的 “ 红卫兵 青年 ” ,
一
角度进入殖 民地民族 的内部记忆 ,
一
种生活 ,与他实际生活 中奉行 完全
姜文导演电影的创作风格分析
姜文导演电影的创作风格分析姜文是中国内地著名导演,他的电影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具有鲜明的个人创作风格。
姜文导演的电影常常融合了黑色幽默的元素,同时以银幕上犀利的对白和丰满的情节构架深深吸引观众。
首先,姜文导演的电影作品强调故事的情感表达。
他将情感交织在复杂的故事情节中,通过人物之间充满张力的对话,将观众带入角色的内心世界。
例如,他的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两个主要角色之间的对话清楚地显示出他们对爱情的不同理解和价值观;在《鬼子来了》中,姜文通过日本兵和中国抗日军分子之间的对话,展示了战争背景下的人性冲突和复杂情感。
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使观众更容易与电影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其次,姜文导演的电影呈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他的作品经常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嘲讽和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姜文通过描述一对青年夫妇被社会价值观束缚,最终导致破裂的婚姻,对于传统观念的冷嘲热讽;在《那时花开》中,他以追求权力和金钱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家族的衰败和死亡。
通过这些作品,姜文揭示了社会道德的虚伪和个人欲望的毒害,传达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此外,姜文导演的电影善于利用镜头语言和视觉表达来展现故事的情感和意义。
他擅长运用明暗对比、色彩和画面构图来传达情绪和氛围。
例如在《一步之遥》中,电影以黑白素材的方式呈现,通过抑郁的视觉风格和冷峻的色调,营造了一种无望和孤独的氛围;在《鬼子来了》中,姜文通过夜晚的光影变化和暗示性的符号,增强了战争背景下的紧张感。
这些细腻的视觉表达使得他的电影更具有观赏性,能够深入观众的内心。
最后,姜文导演的电影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和意想不到的情节发展为特点。
他经常通过闪回和穿插等手法,展示出电影人物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曲折。
例如,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影片交错呈现了过去和现在的情节,通过叙事的非线性安排,使整个故事更具有深度和层次感;在《鬼子来了》中,姜文叙事方式的转变引发了观众的不断思考和猜测。
《2024年姜文式对白——从姜文电影看对白塑造》范文
《姜文式对白——从姜文电影看对白塑造》篇一一、引言在中国电影界,姜文导演的作品常常因其独树一帜的叙事手法和精湛的对白设计而备受赞誉。
他的电影作品以其特有的语言风格和对白方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姜文电影中的对白出发,探讨其塑造高质量对白的方式与特点。
二、姜文电影中的对白特点1. 地域性语言特色姜文电影中的对白常常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语言特色,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北京话、《让子弹飞》中的四川话等。
这种地域性语言的使用,不仅为电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使得角色更加生动、鲜活。
2. 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姜文电影的对白往往富含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常常在简短的对话中传达出深刻的哲理。
如《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台词,实则隐藏着导演对人生、社会的独到见解。
3. 精炼、含蓄的台词姜文电影的对白往往言简意赅,不啰嗦,每一个字都有其分量。
他善于用精炼的台词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态度,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共鸣。
三、姜文式对白塑造的高质量表现1. 角色塑造姜文电影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而高质量的对白是塑造角色形象的关键。
通过对白的表达,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性格、心理和情感。
如《让子弹飞》中的张麻子,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行事方式使观众印象深刻。
2. 情节推进在姜文的电影中,对白常常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
通过对白的交流和冲突,使故事更加紧凑、有趣。
同时,通过对话揭示出的角色心理和情感变化,也为故事增色添彩。
3. 文化和情感的传递姜文电影的对白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通过对白的表达,观众可以感受到导演对人生、社会、文化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这种文化和情感的传递,使得电影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四、结论姜文电影中的对白是其作品的一大亮点,通过对白的设计和运用,他成功地塑造了高质量的电影作品。
其电影对白的特点包括地域性语言特色、丰富的内涵和寓意以及精炼、含蓄的台词等。
这些特点使得角色更加生动、鲜活,情节更加紧凑、有趣,同时也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姜文导演风格
姜文导演风格引言姜文是中国电影界备受推崇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深受观众喜爱。
本文将以姜文导演为主题,介绍他的导演风格。
导演背景姜文,1963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凌海市,是中国著名的导演、编剧和演员。
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奖,并享有很高的声誉。
姜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手法,将中国文化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风格独特的影片。
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姜文的导演风格深受现实主义影响。
他选择以真实的生活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
在他的作品中,观众可以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和情节,这使得姜文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
自黑幽默的叙事手法与大多数导演不同,姜文的作品经常使用自黑幽默的叙事手法。
他通过自嘲和幽默的方式,处理一些较为敏感或尴尬的话题,增加观众的喜剧效果。
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法使得影片更具有娱乐性,受众更容易接受。
独特的电影语言姜文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是独特的电影语言。
他经常运用大量的对白、音乐和视觉效果来传递情感和情节。
他的对白幽默而深刻,通过对话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音乐是姜文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音乐的引导,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情感和主题。
此外,他经常使用特殊的拍摄手法和视觉效果,增加影片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强烈的社会意识姜文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强烈的社会意识。
他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揭示和批判,让观众思考其所关注的社会问题。
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深度和思考性,观众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结论姜文导演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导演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受到观众的喜爱。
他不拘一格的导演手法、自黑幽默的叙事方式、独特的电影语言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独具一格。
通过不断创新和突破,姜文导演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一面旗帜,对中国电影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注:本文参考了姜文导演的作品和相关报道,并结合个人观点撰写。
第六代导演姜文电影时代性的探析
第六代导演姜文电影时代性的探析【摘要】对姜文个人独特的导演风格进行分析,并对其作品通过结构、叙事、拍摄手法等角度入手,逐一进行分析,以期在导演个人的作品序列和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当中,对导演及其影片的时代性进行评论。
【关键词】姜文电影;时代性;中国电影生态文化【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44-021 姜文的导演风格1.1 “野兽级”导演姜文:说到演而优则导,在中国姜文无疑是最重量级的代表。
正如2005年他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名影星的入选致敬辞一样:“姜文几乎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具话题的人物,他是成绩斐然的出色演员,也是同辈中最为卓越的导演。
”因为作品不多,暂时很难总结出姜文稳定的个人风格元素。
仅从目前的几部电影来,姜文电影是一种独特的历史叙事,从具体的小人物和事件入手,间接建立一个生动而真实的时代,他表达的是一种个人记忆和民间记忆和其对于那个时代的独特理解,这些人物从来都与主流文艺作品表现出来的某个特定时代形象不同,使作品具有非常深刻的时代性。
姜文善于展现生活中的偶然因素对个人和事件的重大影响,在开放的结构中去建立更真实的命运,从而在突然发生的局促境遇中展现人物复杂而立体的精神侧面。
1.2 从姜文作品中解读“野兽”:在姜文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看到是一帮绒毛初发的小野兽的青春骚动。
这是一部谈青春、谈成长的作品。
姜文从自己经验出发,挣脱了伤痕、苦难的陈腔,在他的镜头下是浪漫、青春。
《阳光》完全抓住了这个基调,全片以一种快速、冲击力强的节奏进行,一气呵成让人几乎目不转睛。
姜文对青春的回顾绝不像第五代导演有那么多很沉痛和反省,他的谓叹是对青春的恍惚和留恋,以及对青春骤然消失的怅惘,然后更多的是对青春及那个时代的讴歌。
《鬼子来了》黑白摄影,影像粗砺,表演激烈,对白密集,由浪漫而沉重,由抒情而思考,试图对我们的集体记忆来一次颠覆。
它描述了中国普通农民与日军俘虏奇特的相遇和相处,凸现了战争中面临死亡时人性的裂变。
姜文电影风格
黑色幽默••人生探索·悲剧内涵绪论姜文作为导演,迄今为止一共拍摄了四部作品,但是他的独特气质和精神直接作用在影视作品中,让他的电影形成了强烈的个性特征。
姜文的诗人气质造就了他的诗电影,他的男性魅力造就了他的性别电影,他的幽默造就了他的黑色幽默电影。
其作品的鲜明艺术特色是中国电影界一次成功的探索,并为中国电影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我们说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姜文跨越这个界限把他和他的电影一并带入经典的行列,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个更高的维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难看出,他的电影有着特有的创作风格,随处展现出独有的姜氏黑色幽默。
姜文电影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展示了对人性的主题探讨、多元化的叙事内容及死亡与生存的哲学意蕴。
然而,姜文电影是一种喜剧包裹下的悲剧电影,他所真正展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即是悲剧。
正文姜文是中国电影史上独具特色的个性导演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对事物和事件进行阐释。
从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到《让子弹飞》,姜文拒绝了传统的电影叙事模式,以独具特色的手法创造出个性化的电影叙事空间。
看似有着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姜文电影,在颠覆与建构的同时为影片注入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悲观的情绪,而这种隐藏在轻松嬉笑的画面背后的悲剧色彩。
无论是在主题阐释、叙事结构以及哲学意蕴层面上都一直存在。
因此,姜文电影在真正意义上可以称之为一种悲剧电影。
一、姜文电影的历史观历史的个人化。
姜文生得早,没有赶上“告别革命”的好日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不断革命时代的产儿,却生长在一个告别革命的年代。
这个问题是他人格的一部分,他需要一种表达,但他似乎也并没有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他只是讲了一个寓言,结尾要靠我们自己来完成。
姜文拍摄的四部电影像是描写了一个自己的成长史,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对青春的回忆,到《鬼子来了》里对人性的思索,以及《太阳照常升起》中梦境中的塑造,直至《让子弹飞》中他想要表达的晚年的落寞,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写照。
姜文拍摄的技巧
姜文拍摄的技巧
姜文是中国著名导演和编剧,他的电影作品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姜文拍摄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故事创作:姜文擅长创作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常常以黑色幽默和讽刺的方式揭示社会问题。
他善于挖掘人性的复杂性,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处理得细腻而富有张力。
2. 影像风格:姜文的影像风格独特,常常运用大量的长镜头、追逐镜头和特写镜头,以及手持相机等技术手法,增加了电影节奏感和紧张感。
他还常常运用高角度镜头和低角度镜头,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3. 演员表演:姜文非常注重演员的表演,善于引导演员演绎出角色的细节和情感。
他的电影作品中常常有出色的演员表演,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姜文也常常在拍摄过程中给演员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演员探索角色的内心世界。
4. 音乐运用:姜文的电影常常运用独特的音乐和声音效果,增强电影的氛围和表达情感。
他擅长运用音乐来衬托电影的情节和人物,使得观众更加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
5. 导演手法:姜文善于戏剧化地处理电影的场景和对话,通过对镜头语言和舞台布景的巧妙运用,使得电影呈现出独特的节奏和空间感。
他也常常运用隐喻和
象征来表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总的来说,姜文的拍摄技巧不仅体现在对故事创作和影像风格的把握上,还包括对演员表演和音乐运用的独到处理,以及对导演手法的巧妙运用。
这使得他的电影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性。
姜文导演风格分析
姜文导演风格分析姜文是中国当代著名导演之一,以其独特的导演风格和独到的视角著称。
他的作品融合了黑色幽默、社会批判和人性关怀等多重元素,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观影体验。
本文将从他的作品风格、叙事手法以及他的主题偏好等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姜文的作品风格可概括为黑色幽默。
他常常以荒诞的情节和幽默的对白渲染出一种讽刺的氛围。
比如在《让子弹飞》中,他通过庞先生这个角色的“骗子”形象,加入了大量的笑点,使故事更显荒诞和密集。
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他利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将一个庸俗的故事变成了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
这种黑色幽默不仅使观众忍俊不禁,还加深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其次,姜文在叙事手法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他常常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通过跳跃的时间结构和反复的回忆揭示故事的细节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他将故事分为过去和现在两个时间段,通过大量的闪回和夹叙夹议的手法,将观众带入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中。
这样的叙事手法既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思考空间,又使得故事更具层次感和张力。
此外,姜文的作品充满了社会批判意味。
他常常通过对社会阶级和权力关系的揭示,展现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电影《让子弹飞》中,他以黑帮老大韦小宝和地方官员庞先生之间的斗争为主线,暗示了当时社会上权贵与普通民众之间的矛盾和不公。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他通过农民工的故事,揭示了市场经济下贫富差距的加剧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这种社会批判时刻提醒着观众思考社会的问题,并鼓励人们对不公平现象进行反思和抗争。
最后,姜文的作品也关注人性与情感的表达。
他深刻地刻画了各种类型的人物,展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和内心的痛苦。
在《黄土地》中,他通过一对老百姓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幸福的追求。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他展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他们内心的彷徨和痛苦。
通过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姜文让观众感同身受,思考和感悟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黑泽明 姜文 贾樟柯电影风格
黑泽明的导演风格:说到黑泽明不能不对他冠以大师的称号。
他是电影世界的伟人,他对电影的独特了解和现场调度,打破了欧美电影一统天下的局面,给欧美冲击下的亚洲文化带来强烈震撼。
他植根于日本的民族特色又承接了世界文化的冲击,可以说他的电影是民族的,但是正因为这一民族性,让更多的电影人看到了民族文化的可贵。
而他的电影风格与他的成长经历又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出生于武士家庭,使他对极端理想化和顽固化的武士的本质和特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理想化使黑泽明在多部电影中,都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追求相对平面化的绘画风格的镜头画面,黑泽明影片在画面构图上受日本传统美术的影响,极力追求画面的完整和完美性,而不以当时流行的欧美商业利益为目标。
在《罗生门》的影片开头摄影机的移动,被摄物体的移动,投射在移动物体上的自然光线的变化,人物在运动中不时出现的大远景、特写、中景等一系列景别的变化,以及在剪辑上形成的内在的运动效果,一度将观众从扑朔迷离的案件中拉出,这也正是黑泽明导演风格的一个独特表现,让观众在“美”中接近“死亡”。
日本民族似乎对死亡之美、对衰败之美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偏好。
或许是与生俱来的反叛意识,黑泽明对武士亦贬亦褒,在指出武士勇猛的同时却在另一面批判他的懦弱与胆小,大量越轴剪辑和蒙太奇的创作手法,增加了整个场面的紧张氛围,却又不会失去整部影片的连贯性,新颖又独特。
黑泽明的导演手法简练,简单的场景、几个人便可以在荧屏上表现人物命运的扑朔迷离,摆脱了欧美的大场面制作,却用细节增强叙事性。
《罗生门》中利用五位叙述者的自身讲述,完成影片的整体框架,这种版块式的叙述手法影响了张艺谋《英雄》的创作,也不得不说他那大胆的叙事方式,为众多电影工作者提供了借鉴并产生深远影响,即使是未来的电影创作也依然不会摆脱掉黑泽明的影子。
黑泽明本身自己的生命就是充满着压抑和恐惧的,因此他的影片在主题上深刻揭示人性与灵魂的冲突与撞击,对人性的邪恶和善良不断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文
姜文原名姜小军,中国著名电影演员、电影导演。
他和葛优以及陈佩斯被认为是中国三大实力派艺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又被港台许多人士形容为内地“张学友”。
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24岁即凭借在《芙蓉镇》中的表演获得了1987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
作为导演的姜文亦获得较多肯定,他擅长在电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风格,并以此反映某些时代现实。
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
抗战题材影片《鬼子来了》在2000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评审团大奖;
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
《末代皇后》饰演:溥仪上映时间:1986年
《芙蓉镇》饰演:秦书田上映时间:1987年
《红高粱》饰演:我爷爷上映时间:1988年
《春桃》饰演:刘向高上映时间:1988年
《本命年》饰演:李慧泉上映时间:1990年
《李莲英》饰演:李莲英上映时间:1991年
《阳光灿烂的日子》饰演:成年马小军上映时间:1995 《秦颂》饰演:嬴政上映时间:1996年
《宋家皇朝》饰演:宋查理上映时间:1997年
《有话好好说》饰演:赵小帅上映时间:1997年
《鬼子来了》饰演:马大三上映时间:2002年
《寻枪》饰演:马山上映时间:2002年
《绿茶》饰演:陈明亮上映时间:2003年
《天地英雄》饰演:李校尉上映时间:2003年
《我和爸爸》饰演:警察上映时间:2003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饰演:作家上映时间:2004年
《茉莉花开》饰演:孟老板上映时间:2006年
《太阳照常升起》饰演:老唐上映时间:2007年
《建国大业》饰演:毛人凤上映时间:2009年
《让子弹飞》饰演:张牧之上映时间:2010年
《关云长》饰演:曹操上映时间:2011年
2014年12月18日,姜文新作《一步之遥》公映
一、姜文电影的历史观
1、历史的个人化。
姜文拍摄的四部电影像是描写了一个自己的成长史,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对青春的回忆,
到《鬼子来了》里对人性的思索,
以及《太阳照常升起》中梦境中的塑造,
直至《让子弹飞》中他想要表达的晚年的落寞,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写照。
2、对乱世的偏爱。
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有非常鲜明的时代背景,从自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文革年代,
到《鬼子来了》抗战时期,
再到《太阳照常升起》的“那个极度压抑个人欲望的时代”,
最后《让子弹飞》的北洋时期,不难看出,他偏爱乱世。
乱世,有美学意义上讲有着复杂与戏剧性。
3、对历史的颠覆表达。
姜文实际上把历史设置为“是一种充满虚构和想
象的叙事,是一种叠加着人类现实渴望和梦想的记忆机制”。
二、多元化的影像叙事风格
1、声音的个性化。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则是以运用大量的独白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为特色。
在《鬼子来了》开场的音乐就十分的欢快,让人觉得这就是一部喜剧似的,这么残酷的抗日战争中竟有如此欢快的小曲,实在是富有个性。
到了《太阳照常升起》中,那首《黑眼睛的姑娘》,伴随着婴儿的哭声,将我们带到一个神奇的魔幻世界。
2、色彩的多元化。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全剧都是在阳光灿烂的夏日完成的,影片以黄色为主色调,“像古老的照片一样”将我们带进了青春的回忆之中。
又如在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中,整个故事便如在梦境中一般,而梦境中的色彩却如此美丽。
3、阐释手法的幽默化。
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中有大段幽默搞笑的片段,比如“恋”当中的“女流氓”打电话事件,“摸屁股”事件,“夜探医院”事件,这些情节都是运用喜剧的形式呈现给观众的,演员夸张的表情动作和幽默的台词,让观众无数次发出笑声。
另一部影片《鬼子来了》是姜文黑色幽默运用的最为娴熟成功的代表作品。
比如日本兵一心求死,让翻译教他最难听的骂人话,而翻译官为了保全性命教了日本兵给马大三拜年的吉祥话,日本兵气势汹汹对着马大三喊着:“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
”使影片形成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三、荒诞之中蕴含的哲学内涵
影片中对梦境的描摹,对超现实感的偏爱,也是姜文电影美学非常重要的一点。
梦境与现实。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意外发现米兰,那就是一个梦,他的画外音旁白充满了造梦者的迷惑。
还有,年轻时的马小军和中年时的马小军总是出现混淆,每当影片中出现了马小军想象中的愿望达成时,中年的马小军总会马上提醒观众那只是他的想象罢了,这种两种画外音相互交错的形式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模糊的空间,使得观众往往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是梦境还是现实。
正是设置了这样一个世界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内心真正的想法和无法实现理想的苦闷心情。
生者的遗憾。
姜氏电影中,对于死亡的设置随处可见。
如在《鬼子来了》中,马大山在最后被处死时,却是如此从容与冷静。
之前面对突如其来的两个人时的惊慌和恐惧完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果敢和冷静,那最后的一抹微笑,更为其增添了几分优美。
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梁老师没有缘由的自杀,影片并没有过渡的悲伤,反而是潇洒得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悲痛,或许这些死亡与恐惧、痛苦毫无关系,反而是一种安逸的选择。
在《让子弹飞》中的师爷更是典型代表,平日如此胆小之人,在死之前心胸豁然开朗,我们不会再记起他的胆小如鼠,只会为此刻他的死亡而感到悲凉。
四、姜氏电影的精神分析。
姜文的电影总能给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欢乐,有时候毫不退缩地带着一点悲剧性的生命力。
姜氏影片曾被人用四个词概括:梦、枪、爱、疯狂。
细细
分析四部影片不难看出都涉及了这四个元素。
枪有着战争和冲突的含义,爱是影片不可缺少的元素,而剩余的梦和疯狂却完全符合精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