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1 忠实原文:准确传达作者的原意,不添加个人理解,不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
1.2 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使翻译后的文言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便于学生理解。
1.3 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体现文言文的特点。
第二章:文言文词汇翻译技巧2.1 词义辨析:通过对原文词语的上下文分析,准确理解词语的古代意义,并找到恰当的现代汉语对应词。
2.2 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并准确翻译。
2.3 一词多义:对于原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义项进行翻译。
第三章:文言文句式翻译技巧3.1 省略句:在翻译时,根据上下文补全省略的成分,使句子完整。
3.2 倒装句: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倒装句调整为正常语序,便于学生理解。
3.3 被动句:在翻译时,将被动句调整为主动句,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第四章:文言文翻译实践4.1 选取一段高考真题的文言文,让学生现场进行翻译练习。
4.2 针对学生的翻译,进行点评和指导,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正确的翻译示例。
第五章:高考文言文翻译策略5.1 熟悉高考文言文的命题规律和题型,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考查重点和难点。
5.2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性。
5.3 进行系统的文言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第六章:文言文翻译中的特殊现象6.1 古今异义词:识别古今异义词,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现代汉语词汇进行翻译。
6.2 通假字:识别通假字,并根据上下文找出其本字进行翻译。
6.3 特殊句式:分析判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并准确翻译。
第七章:文言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7.1 古代文化常识: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如官职、礼仪、天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
7.2 成语典故:讲解文言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典故,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感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考点、得分点和评分标准。
2、了解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3、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翻译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翻译并小组讨论总结,老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方法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使用。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一种意识:得分点意识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三字标准:“信”“达”“雅”四个步骤:审、译、连、誊五种方法:留、换、删、补、调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②子路丧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
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
”故曰:观过知仁。
(《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③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1)孔子为什么三次提到“女安”?(2)宰我认为守丧一年即可,孔子觉得“予之不仁也”子路“期而不除”孔子亦“非之”结合材料,简述孔子这样评价的原因。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翻译典型文言文句子。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翻译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文教学PPT。
2. 学生准备文言文课本和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文言文的趣味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学习氛围。
2. 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典型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翻译句子。
4. 互动教学(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翻译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文言文基本句式和词汇,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翻译作业,评估学生的翻译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掌握情况。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提问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翻译一段文言文文本,要求准确无误。
2.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准备课堂测试。
八、教学反思1. 课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堂测试1. 测试内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识别和运用。
2. 测试形式: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
3. 测试目的: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十、课后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技巧,提高翻译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3.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翻译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3. 案例分析: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 翻译练习: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5. 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课后复习和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翻译练习,检查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掌握程度;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3.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文言文翻译题目,评估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进步情况。
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2. 文言文翻译练习题;3. 教学PPT或教案手册。
教学时间安排:1. 章节一:文言文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讲解(2课时);2. 章节二: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2课时);3. 章节三:文言文翻译技巧讲解(2课时);4. 章节四:翻译练习和解答(2课时);5. 章节五:总结和复习(1课时)。
六、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分析;2. 针对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型的专项训练;3. 提高文言文翻译准确性的策略。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2. 采用模拟测试法,进行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型的专项训练;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提高翻译准确性的策略。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一、引言高考作为中国学生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对于文言文的翻译要求也越来越高。
文言文翻译是一项需要深入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特点的任务,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备考至关重要。
二、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分析1. 语言难点: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着明显的差异,包括词汇、语法和句式等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古代汉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古代文化背景下的词义转变和用法变化。
2. 文化难点: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文学知识。
学生需要对古代社会、思想和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才干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内涵。
3. 理解难点: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往往较为间接和隐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上下文中判断出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三、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设计1. 词汇与语法训练首先,学生需要通过词汇和语法的训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言特点。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提取其中的重要词汇和典型句式,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通过反复的词汇和语法训练,学生可以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 文化知识的学习文言文翻译需要对古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哲学思想和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背景和意义,从而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3. 阅读理解训练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翻译的基础。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通过分析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内涵,为翻译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4. 翻译实践与训练最后,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和训练。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要求学生进行翻译,并进行互评和讨论。
通过实践和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翻译的能力和水平,为高考文言文翻译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反馈。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摹拟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评估。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考查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删、换、调、补、贯。
2、难点(1)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现象。
(2)根据语境灵活运用翻译方法,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知识和技巧。
2、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翻译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翻译中的难点和问题,共同解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高考语文中,文言文翻译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分值较高。
但很多同学在翻译文言文时感到困难,得分不高。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一下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提高翻译水平。
(二)高考文言文翻译考查特点1、选材特点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选材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文献,如史书、散文等。
所选文段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文言词汇和语法现象。
2、命题特点(1)句子简短,一般在 10 20 个字左右。
(2)重点考查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知识。
(3)要求翻译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有重要作用。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
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我不能早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达“达”就是要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3、雅“雅”就是要语言优美,富有文采,能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1 忠实原文: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不添加个人理解,不随意改动原文。
1.2 语言通顺:翻译后的文言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语句要通顺,符合语言逻辑。
1.3 保持风格:要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气,不改变原文的写作特色。
第二章:文言文词汇的翻译2.1 实词翻译:对于文言文中的实词,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准确的翻译。
2.2 虚词翻译:文言文中的虚词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意,不改变其功能。
2.3 特殊词汇翻译:对于一些特殊的文言文词汇,要进行准确的翻译,例如官职、礼仪、古代称谓等。
第三章:文言文句式的翻译3.1 省略句的翻译:在翻译省略句时,要根据上下文补全省略的部分,使句子完整。
3.2 倒装句的翻译:倒装句的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调整,使句子通顺。
3.3 被动句的翻译:被动句的翻译时要突出被动关系,使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第四章:文言文翻译的技巧4.1 词类活用:在翻译词类活用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词类的变化,使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
4.2 通假字翻译:通假字的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字义进行翻译。
4.3 成语和典故的翻译:成语和典故的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意,不改变其含义。
第五章:文言文翻译实践5.1 课内文言文翻译:选择一些课内的文言文进行翻译练习,加深对文言文翻译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5.2 课外文言文翻译:选择一些课外的文言文进行翻译练习,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5.3 翻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了解自己的翻译水平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提高。
第六章:文言文翻译中的难点分析6.1 古今异义词:分析古今异义词的差异,掌握翻译时调整词汇的方法。
6.2 一词多义:讲解一词多义的现象,教授如何根据上下文准确选择词义。
6.3 特殊句式:分析判断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技巧。
第七章:文言文翻译的策略与应用7.1 上下文分析:强调翻译时对上下文的理解,如何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翻译优秀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优秀教案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学形式,在高中阶段是一个必修的学科,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文言文的翻译是一个相对困难的任务。
在高考中,文言文翻译题目的考查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此,编写一份优秀的文言文翻译教案对于高中学生的备考至关重要。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掌握文言文常见的表达方式和词汇•熟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语法和词汇差异1.2 能力目标•能够准确理解和翻译文言文语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翻译能力二、教学内容安排2.1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在教学开始阶段,需要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强化,包括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常见结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等。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梳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2 翻译技巧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重点训练学生的翻译技巧。
通过大量练习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如何理解文言文语句,选取合适的翻译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翻译准确性和流畅度。
2.3 翻译能力强化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文言文翻译题目,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翻译,并进行互相交流和点评。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应试技巧。
三、教学方法3.1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展示一些文言文原文和翻译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法和翻译技巧。
3.2 合作学习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文言文翻译题目,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情感投入。
3.3 实践演练通过大量实践演练和练习题目,让学生熟悉文言文翻译题型的特点和要求,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信心。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口头表达和翻译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全面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教案的掌握情况和提高程度。
五、教学效果展望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点和技巧,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能力,为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应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一、学习目标:1、落实高考阅读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二、课前导学: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引出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犹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已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
①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译文: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别人是错的,(这)是世俗之人共同的毛病。
②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译文:比自己有才能的人,嫉妒他们因而不愿向他们请教;不如自己的人,轻视他们因而不屑于问他们。
解析:(1)注意词类活用“是”,“非”和判断句式。
(2)注意介宾结构后置“贤于己者”和虚词“焉”、“而”的用法和意义。
三、课堂学习:(一)综合探究:翻译的基本原则1.三字要领:“信”“达”“雅”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2.一句要求: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二)精讲点拨:文言语句翻译方法探讨1、例题: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师说》)③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屈原列传》)④寻擢兖沂曹道,司河事《清史稿·李文耕传》⑤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过秦论》)保留法(留):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高考专题复习:新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必备知识(预习案)一、预习目标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二、翻译有方突破点一| 文言文翻译3原则”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求直译,即原文的字字句句都要落实到译文中。
译文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特点,最好表达方式也与原文保持一致。
只有难以直译或直译无法传达原文意思的时候,才适当考虑意译。
因此,文言文翻译必须遵循三大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字字落实即要求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2.直译为主即要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直接翻译,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
3.意译为辅即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来重新调整语序,使句意更通顺、流畅。
突破点二|文言文翻译“6字诀”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留”“换”“删”“补”“调”“变”。
1.留“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1)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2)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保留不译。
2.换所谓“换”,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替换文言词语。
在翻译文言语句时,替换法的运用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有些文言词语现在已经不用了,应换成现代词语,有些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独立使用应以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替换。
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可译为“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其中“思”就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思考”替换了。
(2)通假字要换成本字,译成本字的意思。
例如:“距关,毋内诸侯”可译为“把守住函谷关,让诸侯进来”,其中的“距”就译成了本字“拒”的意思“把守”。
(3)古今异义词和偏义复词要换成相应的现代词语。
例如:“沛公居山东时”可译为“沛公居住在崤山以东时”,“山东”是古今异义词,翻译时就换成了“崤山以东”。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教案12 通用(免费下载优秀版)

文言文翻译教案江苏省睢宁县李集中学赵军【学习目标】、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学习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能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文言语句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关注考纲】■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简要说明:属于难的是文言句子翻译。
这要注意把握整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做到句不离篇,这样才能表达正确。
还要注意实词、虚词的翻译,语气的表达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例: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答案: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学习过程】一、翻译原则.三字要领:“信”“达”“雅”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例: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答案: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其中,“超乎寻常”符合“雅”的要求。
.一句要求: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对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二、翻译技巧(一)引以为戒■读下面的文言句子,指出翻译中不妥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文: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解析: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解析:以今义当古义,且无中生有。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译文: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解析: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解析: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第一部分:教材解析一、教材概述高中阶段,文言文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作为一本备考指导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高考的文言文翻译水平。
二、教材特点《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选取了高考常见的文言文翻译题目,涵盖了各个考点,内容丰富、充实。
教材中的翻译练习题既有有提供了详细的翻译步骤和答案解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又通过大量的例子演示翻译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熟悉常见的文言文翻译题型,了解各种翻译技巧和方法;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和句法结构;3. 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准确把握文言文的意思;4. 培养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1. 能够熟练应用翻译技巧和方法,准确翻译文言文材料;2. 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恰当表达自己的翻译意译;3. 能够运用文言文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教学内容1. 常见的文言文翻译题型介绍:逐字翻译、意译、句子衔接等;2. 文言文基础知识:词汇、语法、句法结构等;3. 文言文理解和翻译技巧:上下文推测、词义辨析等;4. 文言文翻译练习:根据实际翻译题目进行练习和演示。
二、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 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文言文的原文材料和翻译解析过程。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和时间安排一、教学过程1. 第一阶段:教师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2. 第二阶段:教师讲授文言文基础知识,如常用词汇、典型语法结构等;3. 第三阶段:教师介绍常见的翻译题型,如逐字翻译、意译、句子衔接等,并提供例题进行讲解;4. 第四阶段: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答案解析,检查学生的翻译准确性和文言文理解能力;5. 第五阶段:学生间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翻译心得和技巧;6. 第六阶段:教师布置翻译练习作业,巩固学生的翻译能力。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教案标题: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 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包括准确理解原文意思和准确表达译文意思。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言文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 翻译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文言文中的古代用法和文化背景。
2. 翻译文言文时的准确表达和适当选择。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文教材、教学课件、翻译练习题、词典。
2. 学生准备:学生教材、笔记本、词典。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介绍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Step 2: 文言文基础知识学习(15分钟)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包括句子结构、词类、常用词汇等。
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Step 3: 翻译技巧和方法讲解(15分钟)教师介绍翻译文言文的常用技巧和方法,如理解上下文、分析句子结构、翻译固定搭配等。
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
Step 4: 翻译练习(3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文言文原文,要求学生翻译成现代汉语。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问题。
Step 5: 翻译讨论和总结(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翻译的难点和问题,并给出正确答案和解释。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并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提高。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翻译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系统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通过翻译练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教案名称: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常见难点和解决方法;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为高考备考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a. 忠实原则:尽量保持原文的意思和风格;b. 通顺原则: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c. 简练原则: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2. 文言文翻译的常见难点和解决方法:a. 词语翻译: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语含义和用法,避免直译;b. 句子结构翻译:理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进行恰当的转换;c. 文化背景翻译:了解文言文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恰当的转化。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翻译难点;b. 提问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认识和理解。
2. 知识讲解(20分钟):a. 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b. 分析文言文翻译的常见难点和解决方法;c. 给出实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3. 练习(30分钟):a. 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翻译;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相互交流、讨论答案。
4. 案例分析(20分钟):a. 提供一篇文言文短文,要求学生进行翻译;b. 学生将翻译结果进行对比和讨论,分析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效果。
5. 总结(10分钟):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和方法;b. 强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技巧;c. 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
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文言文短文和练习题;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教学评价:1. 练习题的评分:根据学生的翻译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进行评分;2. 案例分析的评价: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翻译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提高翻译能力;2. 推荐相关的文言文翻译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考;3. 组织文言文翻译比赛或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高考语文 专项复习-文言文翻译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教学目的】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文言文的阅读离不开翻译,高考中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所占的分值也较大,这几年都是九分,而考生平均得分多为分值的一半,可见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好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二、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1.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X、得体、生动、优美。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三、文言文翻译方法1、翻译的基本方法是“对”,即“对译”,要求逐字逐句的落实。
如:古(古代)学者(求学的人)必(一定)有(有)师(老师)2、具体方法为“换”、“留”、“删”、“补”、“调”五字诀①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及专有名词。
其中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国号、庙号、谥号、书名、器物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等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考点和要求。
2、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增强在高考中的得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翻译。
2、难点准确理解文言文文意,把握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
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通顺、规范的现代汉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翻译中的难点和问题,共同解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咱们来想象一下这么一个场景。
假如你穿越回了古代,遇到了一位文人雅士,他跟你说了一大段文言文,你要是听不懂,那得多尴尬呀!其实呀,高考文言文翻译就像是咱们穿越回古代和古人交流的桥梁,只有把文言文翻译准确了,咱们才能真正理解古人的心思。
那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攻克这个难关!(二)高考文言文翻译考点解读高考文言文翻译题通常要求考生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般来说,所选取的句子会包含一些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考查同学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文言文翻译原则1、信所谓“信”,就是要忠实原文,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不能随意增减内容,更不能曲解原意。
比如说,“沛公军霸上”,就得翻译成“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可不能翻译成“沛公在霸上玩耍”。
“达”呢,就是要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不能出现生硬、别扭的句子。
像“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翻译成“我不能早任用您,如今情况危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就很通顺。
3、雅“雅”就是要有文采,尽量让翻译的句子优美一些。
不过在高考中,能做到“信”和“达”就很不错啦。
(四)文言文翻译方法1、留保留原文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等专有名词。
比如“沛公”“霸上”“崇祯”这些就直接保留。
2、删删掉那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像“之”“乎”“者”“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二、例题回顾: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
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
"……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朝廷无事。
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
……译文:①②三、高考考试说明的分析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四、文言语句翻译方法归纳1、直录法: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器物等专门称谓。
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例题1: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师说》)③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屈原列传》)④对曰:"将以衅钟。
"⑤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过秦论》)2、替换法: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对象是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3、加字法: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4、分析法:主要对象是活用现象。
(多数直译,少数使动用法要意译。
)例题2: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名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予:斯:徒:记:明:匹夫:社稷:5、省略法: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
情况:①句首发语。
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
③句末调节音节。
例题3:指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③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五蠹》)④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⑤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庖丁解牛》)⑥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6、补充法: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
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
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③今以钟磬置水中(《石钟山记》)④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⑤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⑥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7、调整法: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对象是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例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③牛何之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⑤石之铿然有声者8、修辞指代法:原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不要直译,要带出喻体所指的那个本体。
文言文中带有修辞格的词语,主要对象是比喻、借代、对偶、互文等。
例题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尤其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②项伯以身翼蔽沛公。
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⑥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五、其他注意事项:1、观照上下文语境例题7:将下面语段中加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
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
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
皇帝想念他的贤才,于是命令凭形体相貌来寻访他。
解析:画线句的翻译,难点在"物色"一词的理解,学生很容易将"物色"理解成动词"寻找什么人",但根据上下文来看,这个词在介词以的后面,应该是名词,所以这里应理解成人的形貌外表。
2、联系平时的学习积累例题8将下面加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绩与何执申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
译文:(蔡京)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绩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
解析:其关键词"曲意",就可以在从成语中"曲意逢迎"的意义推断出"曲意"一词的意思,"曲意逢迎"就是"违背自己的本心,千方百计迎合讨好别人",据此可知"曲意"是"违心的迎合、奉承",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是蔡京为了讨好徐绩和何执中而巴结奉承他们,所以在翻译时需补充主语。
六、练习1、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范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乔阳不闻,邑人愧而归之。
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欲与妻子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
2、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太宗令封德彝举贤,德彝视事三年,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唯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夫君子之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其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之不能知,安可诬今人以无才。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03年全国卷)3、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
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
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o裴矩传》)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也(《资治通鉴o唐纪八》)①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②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4、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①编之以发,系之苇苕译文:②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译文:5、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
王大怒,诛之。
王不知客之欺几,而诛学者之晚也。
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不察之患也。
且人之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①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译文:②且人之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译文:6、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
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
'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公曰:"诺。
"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①少却,吾恶紫臭。
译文:②于是日郎中莫衣紫,译文:7、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①一人欲依附,歆则难之。
译文: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译文:8、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辕毁,无所可用。
①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②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
③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④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学者之患亦然。
①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译文:②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
译文:9、把下面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范元琰家贫,唯以园蔬为业。
尝出行,见人盗其菘注,元琰遽退走。
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
"于是母子秘之。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草窃。
(《南史o隐逸下》)注:菘,古代指白菜一类的蔬菜。
①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
(3分)译文:②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3分)译文:10、读下列文章,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时大雪,积地丈余。
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
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人户见安僵卧。
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①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②一一《后汉书·袁安传》译文①译文②11.将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
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
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①乌在其为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好苦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泰然谓美莫己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犹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已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