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 辨析题(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定稿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辨析题题库: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所以哲学也人人都有。
错误。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自发地形成这样或那样的世界观,但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错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区分。
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贝克莱)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坚持可知论,而另一部分唯心主义者(如休谟)则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坚持不可知论。
3、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
这是一个折衷主义的观点。
因为在这里,存在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物质的话,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如果存在是指精神的话,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与它的物质性。
4、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
错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与具体实物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把物质归结为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混淆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如,生产方式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5、大脑分泌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错误。
意识不是人脑自生的。
65页最后一段“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主观映像。
”6、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错误。
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不能以出现的先后作为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
7、正确的意识其根源是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错误。
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映,错误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8、唯物主义都倡导能动的反映论。
错误。
264页4-7行9、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错误。
就具体认识过程而言,人们的认识能力收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整理题目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与其他哲学流派的比较分析。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以唯物史观为核心,融合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础。
辩证法认为世界各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事物都是处于不断运动发展之中的,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外矛盾的斗争而推动的。
辩证法还强调全面性和多样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和全面的研究。
2.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历史是物质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3.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而不同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不同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结构。
因此,阶级斗争将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与其他哲学流派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以下特点:1. 与传统唯心主义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相反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2. 与庸俗唯物主义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问题,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
3. 与形而上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整体和过程的研究,不仅关注事物的静态特点,更关注事物的动态变化。
题目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分析。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基本原则,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它强调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外矛盾的斗争而推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认为事物是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统一体,相互关系复杂,发展也是多方面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指导,使得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科学的解释和分析。
马哲辨析常考题与答案
1.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此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批判的武器”是指革命的理论,“武器的批判”乃指革命的实践活动。
前一个“物质力量”是指客观世界,后一个“物质力量”是指群众的实践活动,这一论断的意思是说,革命的理论不能代替革命的实践,客观世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改造。
实践与理论相比具有第一位的、头等重要的意义。
革命理论可以指导革命的实践活动,但必须为群众所接受,并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革命理论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2.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能动的反映论。
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这个观点混同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尽管也坚持了反映论,但它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了认识论,是一种科学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3.一切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不可知论最终都会陷入唯心主义。
但并非所有的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
但它是在精神第一性基础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4.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
.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侧面,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并依赖相对真理而存在。
该观点把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割裂开来,看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两个不同的真理,因此是错误的、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
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正是体现了先进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的反作用。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并不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相矛盾。
因为,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辨析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辨析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辨析题一、唯物论(重点考实践的定义和规律)1、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原理】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方法论】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额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重点考联系、发展、矛盾、度)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方法论】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联系的条件性(2016年以来新增加)【原理】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但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然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方法论】要立足现实,既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事物发展的条件。
3、发展【原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4、现象与本质【原理】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
马哲辨析题精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内容和对象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将: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还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至多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是根源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实现物质极度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不能取得胜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产生)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目标)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根本宗旨)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体系,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库[1]
辨析: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逻辑证明它在实践中的作用。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他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
其次,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
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
逻辑证明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检验理论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已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计划、方案。
但逻辑证明不能取代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
2、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但是我们老师说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在最后)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家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简答: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
联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证明和应用,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核心和结论。
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他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马哲毛邓三科精心呕血资料(终极)辨析题
三、辨析题1 .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马克思辨析题重点
辨析题重点:1、哲学基本问题。
答: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重点关注此题: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2、辩证否定观。
答: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3、非理性因素在我们认识世界中的重要性。
答: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例如,美好的心境、坚韧的意志、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等往往能调动主体的精神力量,去努力实现认识的目标。
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
应该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4、资本与货币的关系。
答:(1)货币的定义、发展和职能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历史上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货币在什么时候能转化为资本。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整理
辨析题题库:1.哲学是关于世界不雅的学问,世界不雅人人都有,所以哲学也人人都有.错误.世界不雅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意见.人们在日常生涯中总会自发地形成如许或那样的世界不雅,但只有体系化理论化的世界不雅才是哲学.2.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成知论.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哲学根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区分,可知论和不成知论是基于哲学根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区分.唯物主义者和完整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贝克莱)确定思维与消失的同一性,保持可知论,而另一部分唯心主义者(如休谟)则否定思维和消失的同一性,保持不成知论.3.世界同一于消失.错误.这是一个调和主义的不雅点.因为在这里,消失是不明白的,假如消失是物资的话,这是唯物主义的不雅点,假如消失是指精力的话,这是唯心主义的不雅点.世界的真正同一性在与它的物资性.4.物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不雅消失.错误.物资是标记客不雅其实的哲学范畴,它与具体什物的关系是共性与共性的关系.把物资归结为看的见摸得着的器械,混杂了共性与共性的关系.如,临盆方法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5.大脑排泄思惟,就像肝脏排泄胆汁一样.错误.意识不是人脑自生的.65页最后一段“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主不雅映像.”6.新闹事物就是新消失的事物.错误.新消失的事物不必定是新事物.新事物是指相符客不雅纪律,具有壮大性命力和弘远前程的事物.不克不及以消失的先后作为区分新旧事物的尺度.7.准确的意识其根源是客不雅事物,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脑筋主不雅自生的.错误.意识是客不雅世界在人脑中的主不雅映像.准确的思惟是对客不雅事物的错误反应,错误的思惟是对客不雅事物的曲解的.虚幻的反应.8.唯物主义都建议能动的反应论.错误.264页4-7行9.人类的熟悉和实践是有限的.错误.就具体熟悉进程而言,人们的熟悉才能收到主客不雅前提的制约,不成能穷尽对客不雅事物的熟悉.但按其赋性及其无穷成长的可能性来说,人类思维是至上的,完整可以或许熟悉无穷着的客不雅世界.(290页)在特定实践活动中,可用于实现目标中介或者手腕都是有限的.但同时,人是有意识的消失物,对实践既定目标超出是永无只尽头的.(81页)10.既然实践是熟悉的独一路源,那就没有须要倡导卖力念书,接收间接经验.错误的.确定实践是熟悉的起源,其实不排挤接收间接经验的须要性.熟悉起源于实践是就人类熟悉总体而言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熟悉主体,其绝大部分常识起源于间接经验,任何人都不须要也不成能事事直接经验.在你为间接经验,在他人则是直接经验.所以,人类的一切熟悉都是来自于实践的,但接收直接经验的同时,不排挤接收间接经验.11.有效即真谛.(不做请求)错误.这是适用主义的真谛不雅.适用主义以为真谛是不雅念和行动对人有效的后果,以为概念.思惟.理论是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目标而设计的对象,这实际上是一种主不雅真谛论.(P286)12.人平易近群众是汗青的剧中人,汗青人物是汗青的剧作者.错误.人平易近群众是汗青的创造者.人平易近群众作为创造汗青的决议力气,既是汗青的“剧中人”,又成为汗青的“剧作者”.汗青人物对汗青成长有深入影响,但其感化的施展受到社会成长客不雅纪律的制约,植根于人平易近群众的实践活动.离开人平易近群众,汗青人物将一事无成.13.是否承认社会汗青的纪律性,是唯物史不雅与唯心史不雅的根本对峙.错误.二者的根本对峙不在于是否承认社会汗青的纪律性,而是表示在对社会汗青关根本问题的不合答复上.唯物史不雅以为社会消失决议社会心识;而唯心史不雅则以为社会心识决议社会消失.二者的其他对峙和不合都是由这一根本对峙派生和成长而来的.14.经济基本是社会的最终决议力气.错误.经济基本决议上层建筑,但经济基本其实不是社会成长的最终决议力气.经济基本是在临盆力基本上形成和成长的,是被临盆力决议的.临盆力才是社会成长的最终决议力气,它决议了经济基本并经由过程经济基本决议着全体社会生涯.15.经济落伍的国度在哲学上仍可以或许吹奏第一小提琴.准确.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心识相对自力性道理的准确论断.社会心识同经济成长程度具有不服衡性,经济成长程度较高的国度,其社会心识其实不必定属于时期前列,经济成长程度其实不高的国度,其社会心识不必定滞后,有的还超出临盆成长程度较高的国度. 16.一言兴邦.一言丧邦.错误.胡适的这句话是豪杰史不雅的不雅点,属于主不雅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它从社会心识决议社会消失的不雅点动身,单方面夸张少数汗青人物的意志和思惟在社会成长中的感化.17.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须要基本和前提.错误.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须要前提.小我只有获得自我须要的须要的知足,才干成为价值的创造者,为他人和社会进行创造和奉献.同时,自我价值经由过程人的社会价值来实现和表示,经由过程对社会的进献显示本身的人生意义.18.物资文明是社会文明成长的根本标记.(本题不做请求)准确.物资文明指人类改革天然界的物资成果的总和,是社会临盆力成长状态的实际表示.临盆力是社会成长的重要标记,是实现社会成长各类目标的前提前提,是社会成长的分散表现,是社会成长的客不雅标记,是社会成长进步的重要标记.物资文明作为精力文明.政治文明的基本,是社会文明成长的根本标记.19.临盆力成长是社会成长的独一尺度错误.198页第三段.是重要尺度但不是独一尺度.准确看待和处理各类尺度之间的关系.不克不及仅看临盆力程度的高下,更要看临盆关系对于临盆力的顺应程度.20.社会心识都属于思惟上层建筑错误.思惟上层建筑又叫意识形态.P244页倒数第二段.如天然科学.逻辑学. 说话学等不属于思惟上层建筑.21.科学技巧成为划分社会形态的重要标记.错误.这是技巧决议论的不雅点.它的错误不在于确定科学技巧在社会成长中的动力感化,而在于把这种感化绝对化,不睬解只有临盆关系才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根本标记,并组成了社会形态的实际基本.(第188页)22.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错误.否定是新旧事物接洽的环节,辩证否定的本质就是“抛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评又继续,既战胜其消极身分有保持其积极身分.23.真谛的内容是客不雅的,情势是主不雅的.答.准确.真谛是标记主不雅与客不雅相相符的哲学范畴.作为真谛的反应对象,客不雅事物及其纪律是不以人的主不雅意识为转移的.作为人脑对客不雅对象进行不雅念上的加工的产品,真谛须要经由过程感到.知觉.表象.概念.断定.推理等主不雅情势表达出来. 24.熟悉是反应和创造的同一.准确.人的熟悉是以实践为基本的创造性的反应活动.反应与创造不成朋分,反应内涵地包含创造,创造消失于反应之中.辩证唯物主义熟悉论把熟悉的反应特征与创造特征同一路来,是一种能动的反应论.(265页)25.人们不克不及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准确.人类的汗青的成长(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不雅的因果性和必定性,它为主体选择供给了汗青成长的多种可能性以及实现每一种可能的多种情势.人们的主体选择不是自由和随便的,只能在由汗青必定性决议的必定规模内进行.或者人类汗青是人自发创造活动的进程和成果.当临盆关系不顺应临盆力成长的请求时,人们势必在客不雅可能性的基本上变动陈旧的社会形态,树立顺应临盆力成长请求的新的社会形态.但是,正如人们不克不及自由选择必定的社会临盆力,人们也不克不及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26.一切汗青都是当代史.错误.(书P160页倒数第三行起)27.唯物主义都以为社会消失决议社会心识.错误.社会消失决议社会心识是唯物史不雅的根本不雅点.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天然不雅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汗青范畴,就陷入了唯心主义,以为是社会心识决议社会消失.28.感到到了的器械,我们不克不及连忙懂得它,只有懂得了的器械才干更深入地感到它.准确.感性熟悉经由过程感到器官获得的对事物表示现象和外部接洽的熟悉,具有形象性但缺少深入性.只有把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才干战胜感性熟悉的局限性,更清楚地感到这个对象各方面的特色和变更.29.上层建筑合适本身的经济基本也不必定对社会成长起促进感化.准确.对于某一社会而言,该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本本质上老是相顺应的,上层建筑可否促进社会成长不单单取决于它是否顺应本身的经济基本,而取决于它所办事的经济基本的性质.当这一经济基本合适于临盆力成长的请求时,与这一经济基本相顺应的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社会成长,反之,就阻碍社会进步.30.人不克不及一次踏进同一条河道.(不做请求)错误.物资是绝对活动和相对静止的同一体.假如说人一次都不克不及踏进同一条河,就是否定了物资的相对静止性.这句话是对赫拉克利特不雅点的画蛇添足,是狡辩论.31.时光是“人成长的空间”.准确.自由时光的若干直接决议着人的成长空间的大小.人的成长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人的各类活动在时光上所占的比重.经由过程进步劳动临盆率,缩短须要劳动时光,增长自由时光,扩展了小我的社会成长空间,供给了小我自由成长的舞台.32.文化和文明是一回事.错误.(248第二段4-7行)。
马哲辨析论述材料题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辨析题1、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2、唯物主义者是可知论者,唯心主义者是不可知论者。
3、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是一元论和二元论。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2、简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4、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5、如何正确认识科学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关系?(五)论述题及材料分析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参考答案(三)辨析题参考答案1、答案要点:错误。
①这一论断是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定,而不是对所有哲学的规定。
②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哪一个学派都不能成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2、答案要点:错误。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据其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划分的。
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根据其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来区别的。
②唯物论者是可知论者,如果说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者就是片面的。
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如黑格尔这样一些唯心主义者。
只有少数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
3、答案要点:错误。
①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这两大派别是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回答的是世界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问题,它们不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这个命题掩盖了唯物主义何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从而也掩盖了二元论的不彻底性的唯心主义实质。
因而,该命题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参考答案:1、答案要点:①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③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又不同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不系统的、朴素的世界观,它是经过理论论证的、具有严密的逻辑,形成一定思想体系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辨析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辨析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一种具有革命性质的批判性哲学。
它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理论基础,对于理解和改变现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展开辨析,并通过举例加以说明和论证。
首先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和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特别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危机,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其次,我们可以辨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和观点。
首先是唯物主义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基本观点。
通过唯物主义,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而人的意识和思维只是物质的产物。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关系和生产力决定了社会的形态和发展,而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权利只是这种经济关系的反映。
其次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演变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
例如,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崩溃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将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到来。
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通过组织、斗争和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和人的活动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实践是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也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马哲复习题(答案版)
复习题:一、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5分,共20分)1、世界统一于存在错误。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篇)一书中明确)指出,存在是一个摸棱两可的命题,因为不仅物质是存在,精神也同样是存在。
但是,精神是物质世界的反映。
所以,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而不是存在。
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其实是杜林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坚决批判的。
有人认为后一句话也是正确的,这无疑是错误的。
2、正确意识的根源是客观事物,错误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思想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思想同样也是来自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不过,错误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3、矛盾就是对立错,矛盾是对立和统一,并不是矛盾就是对立。
4、白马非马不对,违背了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白马的特殊性,马是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从哲学上讲,是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的原理.矛盾的特殊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事情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的其他事情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5、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错,不是运动和发展,是连续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6、否定就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是片面的,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即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即肯定有否定。
3辩证的否定是了解与发展的环节,即克服有保留。
7、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对,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8、“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对,革命的理论对革命的运动的指导作用9、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对,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印象10、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错,价值规律能对资源实行配置,是基础配置,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为市场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失灵的现象。
马哲辨析题
辨析题1、唯物主义否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错。
思维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思维能否反映和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错。
物质是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哲学范畴,它的基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这种观点把共性等同于个性,把物质一般等同于具体事物。
3、无神论都是唯物主义错。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谁第一性谁第二性的回答不同,而不是对信不信神的回答不同。
4、错误的思想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错。
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颠倒的反映5、质变优于量变错。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量变才能引起事物质的变化。
7、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客体错。
客体是相对于主体来说的,客观事物只有成为主体认识的对象和实践的对象,与主体发生关系才能成为客体,否则仅仅是客观存在物,不是客体8、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主要地表现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
所以,在阶级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
9、上层建筑只要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错。
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能对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其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能否促进社会的发展关键要看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
如果经济基础适合生产力,那么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否则就起阻碍作用10、社会意识都属于上层建筑错。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按照高低层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中只有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才属于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宗教、艺术。
马哲辨析题。整理版
三、辨析题1 .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
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
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
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
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
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2.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3. 辩证法认为肯定是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所以,肯定和否定关系是绝对对立的,那种认为否定中有肯定、肯定中有否定的观点是违背唯物辩证法的。
马克思基本原理简答辨析重点
第一章如何评价唯心主义?哲学是一种信仰,好与坏完全是靠人的主观需要去取舍,取之则是,弃之则非。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哲学,因为它也有很多积极的因素。
即使在今天普遍信仰唯物主义的同时,对之也应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
对待唯心主义,不能因为它代表了一条错误的哲学路线,就采取一种简单抛弃的态度,要看到它是人类认识的一朵不结果的花,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环节。
运动与静止关系:其一,运动和静止是有区别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
运动是无时、无所不在的,永恒的。
静止指事物的位置或性质未变的状态。
静止是一定时间、一定范围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其二,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其三,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世界观;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它们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意识能动作用的两重性由于意识与物质的统一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两重性。
符合客观实际的意识,能指导人们展开正确的实践,促进事物发展,对人类产生积极的意义;错误的思想,会使人们的实践受到阻碍,产生消极的作用所以,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坚持物质的决定作用。
反对抹杀意识能动作用的消极悲观论、宿命论,反对片面夸大能动作用的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A、尊重客观规律是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C、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这一说法不准确。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
2、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这是错误的观点。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3、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世界统一于存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5、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这一观点不准确。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这个说法正确。
1)人类的思维,按其本能、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否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
2)但是,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的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
7、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此观点正确。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
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8、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此观点正确。
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有条件的,在改革和发展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
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十分重要,在商品经济发展阶段,通过科技和其他因素的作用,从而缩短周期提高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
9.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此观点错误。
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中起重要意义,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10、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史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
此观点错误。
虽然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他们许多天才的设想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吸收,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
虽然他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各种设计,但基本上出于主观上对资本主义的痛恨和善良愿望,而不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的研究,揭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1、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个渊源是:德国德古典哲学、英国德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德梦想社会主义。
2、简述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及其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A: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二者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B: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第二、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
第三、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尺度。
3、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引起的结果。
2)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否定是包含了肯定于自身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形而上学否定观:1)否认事物内在的矛盾,把否定看作是外部力量对事物发展过程的破坏和打断,否定的结果是毁灭和死亡;2)它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对立起来,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
总结:辩证否定观是符合事物自身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于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经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使我们在处理任何问题时都能做到,既不全盘肯定一切,也不要全盘否定一切。
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上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5、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对当前社会实际问题的意义。
1)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联系的概念,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性。
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要树立世界眼光,顺应潮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4)发展是上升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6、试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以及对我国现阶段的意义何在。
1)相互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适合的生产关系起促进作用,反之阻碍。
)2)表现: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从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相适合。
生产关系从相对稳定——新旧更替——相对稳定。
循环往复,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意义:学习和运用,把握生产力发展趋势,已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重点】7、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第一: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
第二: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第三: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所以把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当做“反常现象”,“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8、论述“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答案要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时间、条件的全面论述。
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之间的关系,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9、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局限性。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总之,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是不具备科学的和实践的品格。
重点【材料题】习题册:第二章,第六题。
(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材料1材料2共同的哲学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主观精神或意识的运动及其产物。
(2)材料3材料4共同的哲学倾向是: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客观精神”的运动及其产物。
(3)材料1、2、3、4的共同点都是唯心主义运动观,总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根本错误在于否认世界的物质性,否认精神运动、概念运动对于物质主体的依赖性。
【小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5、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合理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