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档案收集制度

合集下载

档案收集的管理制度

档案收集的管理制度

档案收集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更好地保障档案的安全、完整和准确,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部门的档案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借阅、销毁等环节。

三、档案收集1. 部门负责人应该明确责任,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工作,并制定具体的收集计划和方案。

2. 档案收集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查性。

3. 收集的档案应当按照分类、年份、事项等进行整理和编号,建立清晰的档案目录和索引。

四、档案整理1. 档案整理应当根据档案管理的需要,对收集的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归档等处理。

2. 整理后的档案应当存放在专门的文件柜或档案柜中,分类摆放,有序排列,便于查阅和管理。

3. 对于重要的档案,应当制作档案封皮,并在封皮上标明档案的名称、编号、责任人等信息。

五、档案归档1. 完成档案整理后,应当及时将档案归档,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登记和存档。

2. 归档时应当制作归档清单,并在清单上标明档案的名称、编号、存放位置等信息,方便查阅。

3. 归档后的档案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六、档案借阅1. 档案借阅应当经过审批,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2. 借阅档案应当记录借阅者的姓名、单位、借阅时间等信息,并由借阅者签字确认。

3. 借阅期限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规定,并在借阅清单上予以明确。

七、档案销毁1. 对于已经过期或已经无用的档案,应当根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销毁处理。

2. 销毁档案应当经过审批,并由专人负责操作,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3. 销毁后的档案应当做好销毁记录,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以防止档案泄露。

八、监督检查1. 每年应当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适时提出改进建议。

2. 档案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制定具体的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检查和评估。

3.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和问题,应当依法依规对负责人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档案收集制度范文

档案收集制度范文

档案收集制度范文一、目的。

档案就像我们的记忆宝库,收集档案呢,就是把那些散落在各个角落的珍贵记忆碎片找回来,好好保存。

这个制度就是为了让咱们的档案收集工作有条有理,不丢三落四,确保能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放进咱们的档案库。

二、收集范围。

# (一)文书档案。

1. 公司或者单位的各种红头文件那肯定不能少,从上级发来的指示文件,到咱们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啥的。

就像一场场战斗的作战计划和总结报告,都是非常重要的记录。

2. 各种会议文件也得收集起来,不管是大型的全体会议,还是小型的部门内部会议,会议通知、议程、发言稿、会议记录、决议这些都要。

这就好比是每次开会大家头脑风暴的结晶,要是丢了多可惜呀。

# (二)业务档案。

1. 如果咱们是个企业,那和业务相关的合同、协议必须要收集。

这可是和合作伙伴之间的约定,就像两个人拉勾勾,得好好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2. 业务往来的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也要收集。

这些都是业务沟通的证据,有时候可能就靠它们来解决一些纠纷或者回顾业务发展的历程呢。

# (三)人事档案。

1. 员工的基本信息表,这是认识每个员工的基础资料,就像给每个员工画的一幅小像,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学历、工作经历啥的都在上面。

2. 员工的入职、离职、调动等手续文件,这些记录了员工在公司里的旅程,是人事管理的重要依据。

# (四)其他有价值的文件。

1. 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奖牌、奖杯的相关文件,这可是咱们的荣耀时刻,得让后人也能看到咱们曾经的辉煌。

2. 一些重大活动的策划方案、宣传资料、照片、录像等。

这些都是鲜活的历史瞬间,能让我们回忆起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

三、收集时间。

# (一)定期收集。

1. 文书档案呢,一般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集中收集一次。

就像定期打扫房间一样,把这段时间内产生的文件都整理好收起来。

2. 人事档案在员工入职、离职、调动等关键节点时及时收集相关文件,然后每个年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和查漏补缺。

档案收集制度

档案收集制度

档案整理制度
一、凡是本单位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均需及时归档。

二、档案整理的原则是:遵循形成的自然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三、归档的文件材料及相应的电子档案均应齐全完整;每份文件的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转发文件与被转发文等必须分别作为一件进行归档,不得分开。

四、为了规范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确保为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提供真实、全面的档案信息,为维护干部的合法权益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五、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遵循真实、全面、及时、规范的原则,重点收集反映干部自然情况和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材料,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组织工作的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

六、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组织人事等工作的政策、规定。

收集归档工作受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监督。

办公室档案收集制度范本

办公室档案收集制度范本

办公室档案收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加强办公室档案收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收集范围和内容1. 档案收集范围包括:公司文书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项目档案、技术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

2. 档案收集内容应包括:公司各项业务的原始材料、外来文件、内部文件、合同协议、会议记录、工作计划和总结、员工个人信息等。

三、档案收集方式1. 定期收集:各职能部门应按照规定的周期,定期向档案室提交已办理完毕的档案材料。

2. 即时收集:对于重要会议、活动产生的档案材料,应及时提交给档案室。

3. 网络数据采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网络上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归档。

四、档案收集要求1. 完整性:收集的档案材料应保证内容的完整性,不得遗漏重要信息。

2. 真实性:收集的档案材料应保证真实有效,不得篡改、伪造档案。

3. 准确性:收集的档案材料应保证信息准确无误,不得有误导性信息。

4. 规范性:收集的档案材料应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规范要求,包括格式、装订、分类等。

五、档案收集流程1. 各职能部门在办理完毕相关事务后,对产生的档案材料进行初步整理,确保材料完整、真实、准确。

2. 档案室对提交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材料符合收集要求。

3. 审核通过的档案材料由档案室进行正式归档,并建立档案目录,便于查询和利用。

4. 档案室对归档的档案材料进行统一保管,确保档案安全。

六、档案利用与保管1. 档案室负责对归档的档案材料进行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保密。

2. 档案室应建立健全档案查询制度,提供档案查询服务,便于公司内部各部门和员工查阅利用。

3. 档案室应定期对归档的档案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档案进行清理、修复、补充等处理。

4. 档案室应做好档案的防盗、防火、防潮、防虫、防霉等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

七、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制度,不按照规定收集、提交档案材料的部门或个人,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人事档案收集制度(通用10篇)

人事档案收集制度(通用10篇)

人事档案收集制度(通用10篇)人事档案收集制度 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建设,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为组织干部人事部门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干部和正确选拔使用人才提供依据,为国家积累档案史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着重收集反映干部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学识水平、工作实绩等材料充实档案,有效地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为人事决策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党的组织干部人事等工作的政策、规定。

收集归档工作受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监督。

第二章收集范围第四条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形成的履历表、简历表、各类人员登记表等材料。

第五条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第六条考察、考核干部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民主评议干部的综合材料,组织审定的考察材料,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鉴定材料,后备干部登记表(提拔使用后归档)等材料。

第七条审计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主要涉及干部个人的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材料,离任审计考核材料。

第八条国民教育、成人教育(大中专)、党校、军队院校学生(学员)登记表,考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鉴定表,授予学位的材料,学历证明书;培训结业成绩登记表,学习鉴定、学员思想小结(结业),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登记表等材料。

第九条评审(考试)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和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登记表,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情况简表,业务自传,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等材料。

第十条创造发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各种著作、译著和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获奖论文或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等目录。

档案收集管理制度

档案收集管理制度

档案收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档案收集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档案收集管理的单位和个人。

三、档案收集管理流程1. 档案收集申请单位或个人若需收集档案,应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收集目的和范围。

2. 档案收集审批档案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进行审核和审批。

对于符合规定的申请,应予以批准,并填写相关档案收集登记表。

3. 档案收集执行经批准的档案收集申请即可执行,但须遵守相关规定,不得随意滥用档案。

4. 档案使用管理收集档案使用时,需进行登记和备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档案。

四、档案收集管理责任1.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和审批档案收集申请,监督和管理档案使用。

2. 收集单位或个人负责合理使用和保管收集到的档案,不得私自篡改或外传档案信息。

3. 相关责任人员对于档案收集管理中的违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档案收集管理要求1. 符合规定所有收集档案的行为,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得超出规定的范围和用途。

2. 保护档案安全在收集档案的过程中,务必保护档案的安全性,不得遗失或损坏档案。

3. 限制档案使用收集的档案仅限于用于申请之目的和规定的范围,不得擅自外传或用于其他用途。

4. 归还档案使用完毕的档案,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档案管理部门,不得私自延长使用时间。

六、档案收集管理监督1. 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档案收集管理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2.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应立即停止相关人员的档案收集和使用权限,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处理。

七、档案收集管理记录1. 档案收集登记表每一次档案收集申请,都需填写相应的档案收集登记表,包括申请单位、申请人、收集目的和范围等信息。

2. 档案使用备案对于档案的使用情况,需进行登记和备案,包括使用人、使用时间和用途等信息。

八、档案收集管理教育对于档案收集管理相关人员,需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加强对档案收集管理制度的了解和执行。

档案收集和征集工作制度

档案收集和征集工作制度

档案收集和征集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档案收集和征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档案收集和征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档案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保护和利用的过程。

第三条档案收集和征集工作应坚持依法依规、科学规范、真实完整、安全保密的原则,确保档案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四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依法开展档案收集和征集工作,建立健全档案收集和征集制度,明确档案收集和征集的范围、程序、责任等。

二、档案收集第五条档案收集是指对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归档和保管的过程。

第六条档案收集的范围包括:(一)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二)个人在学术研究、生产实践、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三)依法应当收集的其他档案资料。

第七条档案收集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文件材料形成单位或个人应在文件材料办理完毕后,按照档案室的归档时间、归档质量的要求,将文件材料归档到档案室;(二)档案工作人员应经常了解和掌握形成档案材料的信息,及时向形成材料的部门或个人催收应归档的材料;(三)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档案材料,档案室应责成相关职能部门或个人按要求完成;(四)档案室应对归档的档案材料进行登记、编号、分类、整理、存放,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八条档案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归档材料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办公用纸,字迹应使用碳素墨水、蓝黑、黑色墨水,禁止使用圆珠笔、铅笔、纯蓝、红色墨水书写;(二)归档材料应注明作者、形成时间、地点、背景、内容等基本信息;(三)归档材料应做到字迹清楚、页面整洁、装订牢固、编号准确;(四)归档材料应按照档案室的统一要求进行装订、分类、编号、存放。

三、档案征集第九条档案征集是指对散失在社会上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归档和利用的过程。

学校档案收集归档制度

学校档案收集归档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在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学校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档案收集要全面、系统,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 准确性原则:档案内容要真实、准确,反映学校各项工作的真实面貌。

3. 适时性原则:档案收集要及时,确保档案的时效性。

4. 安全性原则:档案保管要安全可靠,防止档案丢失、损坏和泄密。

第二章档案收集第四条学校档案收集范围包括:1. 学校组织机构、人员编制、职责分工等文件;2. 学校发展规划、规章制度、教育教学、科研、财务、基建、设备等文件;3. 学生、教职工名册、学籍、人事、奖惩、考核等文件;4. 教学计划、教案、课件、实验报告、论文、课题研究等教学文件;5. 学生活动、社团、竞赛、表彰等德育文件;6. 学校历史、校庆、重大活动等声像档案;7. 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

第五条档案收集方式:1. 定期收集:各部门、各单位应在每年年底将应归档的文件材料整理齐全,报送档案室;2. 随时收集:对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应及时收集归档;3. 征集:对散失在外的珍贵档案,可通过征集方式补充。

第三章档案整理与归档第六条档案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1. 按照档案分类、编号、编目等规定,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整理;2. 档案卷内文件应保持原顺序,不得随意抽换、删除;3. 档案卷内文件应齐全、完整,不得破损、褪色;4. 档案卷内文件应分类清晰,便于检索和利用。

第七条档案归档应遵循以下程序:1. 档案整理完毕后,由档案管理员进行审核;2. 审核合格后,由档案管理员填写档案归档登记表;3. 档案归档登记表经归档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送档案室;4. 档案室接收档案后,进行分类、编号、编目等工作;5. 档案归档完毕后,档案室应建立档案目录,方便检索和利用。

4档案资料收集制度

4档案资料收集制度

4档案资料收集制度
档案资料收集制度
1、档案是档案馆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必须配备专人负责档案的接收与征集工作。

2、根据本馆收集范围的规定接收县委、县政府及其县直各工作部门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保管十年左右的永久、长期档案和有关资料;接收撤销、合并机关团体的档案和有关资料;接收省、市党政领导来我县视察、检查工作时的讲话、照片、录音录像、题词等纪实材料。

3、接收进馆的档案、资料,立档案单位必须是严格按照立卷的原则和方法整理好的案卷,否则不能进馆。

4、接收档案时,要连同立档单位的组织沿革、全宗介绍和有关检索工具一并接收。

5、要经常与收购部门、书店、文物部门加强联系,征集有关档案、资料。

6、交接双方必须根据移交目录进行清点核对,并在交接文据上签名盖章。

档案收集制度

档案收集制度

档案收集制度
档案收集工作,是根据国家规定,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的征集方法,将分散在各个股室、个人手中档案,收集到档案室集中保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有关规定,结合我局情况制定本局收集档案工作制度。

一、接收档案的范围。

(一)单位成立以来需要永久、长期保管的档案及有关资料。

(二)单位领导干部及职工所作调研报告、心得体会,以及所举办重大活动留存图片信息。

(三)政务电子平台上接收的有留存价值的通知、方案、通报等文件、文件交管站获取文件以及本单位发文文件。

(四)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接收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相关施工材料。

(五)本单位各年度的财务资料。

二、接收档案的周期。

对属于本局收集范围的档案随时接收。

三、广泛收集散存在个人手中的涉及本局党建、工程、技术、文化等方面的档案。

档案收集制度

档案收集制度

档案收集制度档案收集制度是为了规范单位档案收集工作,使之合法、高效、有序地进行,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1、收集范围:(1)全面收集与本单位职能相关的各类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视听资料;(2)收集各类合同、协议、证明文件等重要文件;(3)收集各类会议纪要、工作报告、决策文件等管理文件。

2、收集方式:(1)纸质档案:统一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并制定收集计划和流程,确保收集的档案按照工作顺序分类整理;(2)电子档案:通过电子邮件、共享文件夹等方式进行收集,要求文件统一命名规则,便于查找和管理;(3)视听资料:制定视听资料收集的标准和采集设备的规范,确保采集的资料质量。

3、收集监管:(1)设立档案收集部门,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2)建立档案收集台账,记录收集的档案材料的名称、来源、数量和存储位置等信息,并进行定期核查和更新;(3)制定档案收集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程序和工作责任,对收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4、档案保密:(1)明确档案保密的重要性,并组织档案保密培训,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2)建立档案查阅制度,规定查阅档案的权限和程序,并留下查阅记录,对外单位及个人的档案查阅要求进行审查和审核;(3)定期对重要档案进行备份,并制定档案分类和密级制度,对不同密级的档案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存储和保护。

5、档案利用:(1)建立档案利用制度,明确档案利用的权限和程序,并对利用档案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2)推行电子档案利用,提供便捷的档案查询、检索和利用方式,鼓励员工通过电子平台进行档案利用;(3)通过组织档案展览、宣传和研讨活动,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和成效。

以上是档案收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和执行档案收集制度,能够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单位的档案资源,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

档案收集管理制度

档案收集管理制度

档案收集管理制度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企业档案收集管理工作,确保档案安全、完整、准确,并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档案收集工作。

二、管理标准2.1 档案收集流程1.档案收集人员应依照规定的时间和地方,对企业相关部门的文件、资料进行收集。

2.档案收集人员应依照统一的格式,填写档案收集表,认真记录所收集档案的编号、名称、来源、归档日期等信息。

3.收集的档案应尽量保持原貌,不得随便扔掉、私自窜改或遗失。

4.对于紧要的档案,应在收集后立刻进行数字化备份,并妥当保管档案原件。

2.2 档案分类和编号1.档案应依照统一的分类系统进行分类,以方便归档和检索。

2.档案应依照统一的编号系统进行编号,以保证档案的唯一性和易查找性。

3.档案编号应包含档案类别、归档单位、档案年度和档案序号等信息,实在格式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定。

2.3 档案归档和保管1.档案归档前应经过审核,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归档的档案应依照编号次序进行排列,并进行登记记录。

3.档案保管单位应订立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档案室应定期进行防火、防潮、防虫等工作,确保档案的保管环境符合要求。

2.4 档案借阅和归还1.档案借阅前须填写档案借阅申请表,并经指定负责人批准。

2.档案借阅期限一般不得超出30个工作日,若需要延期,应提前申请并得到批准。

3.档案借阅期间,借阅人员应妥当保管档案,不得私自窜改、复制或外借给他人。

4.档案归还后应及时登记,并核对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5 档案销毁1.档案销毁应执行档案销毁审批程序,经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

2.销毁的档案应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同时制作销毁记录并备案。

3.对于涉及法律法规或保密要求的档案,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彻底销毁。

三、考核标准3.1 档案收集质量1.档案收集的准确性:依据实际需求,检查随机选取的档案收集表和对应的档案是否全都。

2.档案收集的完整性:依据档案收集表和实际档案数量的比对结果,评估档案收集的完整性。

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制度范本

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制度范本

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加强档案接收征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保障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接收1. 接收范围(1)本单位在职员工的人事档案;(2)本单位退休、离职员工的人事档案;(3)与本单位有业务往来的单位或个人提交的档案材料;(4)其他需要接收的档案。

2. 接收程序(1)档案材料提交单位或个人应向档案管理部门提交档案接收申请,并提供相关证件;(2)档案管理部门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符合接收条件的,予以接收;(3)档案管理部门与提交单位或个人办理交接手续,填写档案交接记录表;(4)档案管理部门对接收的档案材料进行登记、归档。

三、档案征集1. 征集范围(1)本单位在职员工的个人档案;(2)本单位退休、离职员工的个人档案;(3)与本单位有业务往来的单位或个人提交的档案材料;(4)其他需要征集的档案。

2. 征集程序(1)档案材料征集单位或个人应向档案管理部门提交档案征集申请,并提供相关证件;(2)档案管理部门对征集的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符合征集条件的,予以接收;(3)档案管理部门与征集单位或个人办理交接手续,填写档案交接记录表;(4)档案管理部门对征集的档案材料进行登记、归档。

四、档案管理1. 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档案接收、征集、保管、利用、销毁等环节的工作规范和服务流程;2. 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库房进行检查,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准确;3. 档案管理部门应做好档案的整理、分类、编号、存放等工作,确保档案的有序、便于查找;4. 档案管理部门应热情主动地为领导和各科室提供档案服务,做好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5. 档案管理部门应逐步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水平。

五、档案利用1. 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档案利用制度,提供档案查询、借阅等服务;2. 档案管理部门应做好档案利用情况的记录,确保档案的准确、安全、有效;3. 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档案利用情况,及时补充、更新档案材料。

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制度模版(3篇)

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制度模版(3篇)

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1 为了规范公司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保证文件、材料的安全、完整和易于检索,提高工作效率和知识管理能力,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的制定依据有:公司相关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等。

第二章收集范围和方式第二条收集范围2.1 公司文件和材料的收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凭证等各类文件和材料。

2.2 公司文件和材料必须符合收集要求,与公司业务运作相关,能够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第三条收集方式3.1 公司文件和材料的收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纸质文件收集:通过纸质方式收集并归档,包括纸质文件的文件夹、文件柜等;(2) 电子文件收集:通过电子方式收集并归档,包括电子文档的文件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等;(3) 录像、录音等媒体文件收集:通过相应设备将媒体文件进行记录和归档。

第四章归档要求第四条归档标准4.1 公司文件和材料的归档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文件和材料的类型、属性进行分类归档;(2) 采用科学合理的编号方式,确保文件和材料易于辨识和检索;(3) 根据文件和材料的重要性和保密级别,确定合适的存储位置和权限控制。

第五条归档流程5.1 公司文件和材料的归档流程如下:(1) 收集文件和材料:按照规定的收集方式,收集并核实文件和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分类归档:根据文件和材料的类型、属性,在归档系统中进行分类归档;(3) 编号:采用科学合理的编号方式,将文件和材料进行编号,并记录在归档系统中;(4) 存储和管理:根据文件和材料的重要性和保密级别,将其存放在相应的位置,并进行权限控制;(5) 更新和维护:定期对归档文件和材料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和可用性。

第六章归档管理第六条责任人员6.1 公司文件和材料归档管理的责任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文件管理员:负责文件和材料的收集、归档和管理工作;(2) 系统管理员:负责电子归档系统的维护和管理;(3) 安全管理员:负责文件和材料的保密和安全控制。

档案室相关制度

档案室相关制度

档案室相关制度一、档案收集制度1、明确档案收集范围凡是反映本单位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均应收集归档。

包括但不限于行政文书、业务工作、科研成果、财务会计、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2、规定收集时间各部门应在工作完成后的一定时间内,将相关文件材料移交至档案室。

对于周期性产生的文件,如年度报告、季度报表等,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收集。

3、确立收集责任人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初步整理工作,确保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并按照规定的流程移交至档案室。

4、收集要求收集的文件材料应完整、准确、系统,签字盖章等手续完备。

原件与复印件应分别收集,对于重要的文件材料,应尽量收集原件。

二、档案整理制度1、分类标准根据档案的内容、性质和形成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案。

分类应保持前后一致,便于查找和管理。

2、整理流程对收集的档案进行鉴定、筛选,剔除无保存价值的文件。

然后按照分类方案进行系统的整理,包括装订、编号、编目等工作。

3、档号编制为每一份档案编制唯一的档号,档号应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便于档案的识别和检索。

4、整理质量要求整理后的档案应排列有序、装订牢固、卷面整洁,目录清晰准确,便于查阅和利用。

三、档案保管制度1、库房管理档案室应具备符合要求的库房,确保库房温度、湿度适宜,防火、防潮、防虫、防盗等设施齐全。

库房内严禁存放与档案无关的物品。

2、档案存放档案应按照分类方案和档号顺序存放,便于查找和提取。

对于珍贵档案和重要档案,应采取特殊的保管措施,如专柜存放、加密保管等。

3、定期检查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查看档案是否有破损、霉变、虫蛀等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档案的安全。

4、保管期限根据档案的价值和重要性,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

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到期的档案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鉴定和销毁。

四、档案利用制度1、利用手续查阅档案需填写《档案查阅申请表》,注明查阅目的、查阅内容和查阅期限等信息,经相关领导批准后方可查阅。

(完整版)档案收集制度

(完整版)档案收集制度

档案收集制度
一、档案收集包括档案的接收、征集以及网络数据采集等方式。

二、档案材料收集范围:
各类原始材料都属于档案收集范围。

三、任何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向办公室归档移交对单位有价值的档案材料。

四、档案材料收集应该形成定期送交制度和联系催要制度。

(一)定期送交制度。

形成档案材料的各职能部门,应在文件材材料办理完毕的第二年,按照档案馆的归档时间、归档质量的要求,归档到档案馆。

(二)联系催要制度。

档案工作人员应经常了解和掌握形成档案材料的信息,及时向形成材料的部门催收应归档的材料。

五、收集材料的要求。

(一)收集的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原始材料(原件),要完整齐全、真实、文字清楚。

(二)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档案材料,档案馆将责成档案材料形成的相关职能部门按要求完成。

1.载体纸张要求。

归档材料统一使用A4(80G)规格的办公用纸(专业特殊要求的除外)。

2.载体字迹要求。

只能用炭素墨水、蓝黑、黑色墨水书写。

禁止使用纯蓝、红色墨水、圆珠笔、铅笔书写。

3.现代化设备形成的材料要求。

禁止色带打印、墨水打印材料归档;禁止传真形成材料归档。

(三)材料必须齐全、完整。

各部门完成的当年工作职责应该有相应材料佐证。

包括录音、录像、照片、幻灯片、图片、表格及文字材料。

档案收集管理制度

档案收集管理制度

档案收集管理制度档案收集管理制度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档案收集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档案收集管理制度11、保密范围涉及国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的文件以及关系到本单位利益、安全和内部团结不宜公开的文件材料均属保密范围。

2、机关全体人员均有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

3、密级具体范围和划分密级档案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绝密”:是最重要机关秘密,泄密会使机关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机关秘密,泄密会使机关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机关秘密,泄密会使机关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1)绝密事项武装战备的设施、规划、动员计划、部署方案、措施、装备和图表。

干部录用考试的报审试题、试卷、备用卷签案及评分标准。

(2)机密事项档案库房的库藏、内容、数量及保卫措施。

重要违纪案件的查处、工作计划、请示、报告、内部讨论情况证据及未公布的调查报告处理决定和内容通报等。

尚未实施的工资调整办法、机关干部调整方案。

违纪案件的控告材料、检举材料、检举人、举报人、证人姓名、地址及可能危害其安全的情况。

五年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

对外谈判中内部掌握的方案。

对外招标的标底及方案,统一对外,联合对外的具体措施办法。

数据库及计算机识别检索编码、计算机系统中的网络节点编号,入网号码、用户帐号及口令。

党工委会议、行政会议、纪委会议记录、民生生活会和专项会议记录。

(3)秘密事项尚未出台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及方案。

尚未公布的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查处一般违纪案件的计划、内部讨论情况、内部通报、处理决定。

正在审计的、一般审计事项、审计结果及审计资料。

劳动工资年报、会计年报、业务生产统计年报基本建设年报、档案统计年报等干部考察材料。

基建项目的工程设计文件材料和竣工文件材料。

4、保密规定(1)不得在私人交往中涉及国家和机关的秘密。

档案收集整理制度(★)

档案收集整理制度(★)

档案收集整理制度(★)第一篇:档案收集整理制度档案收集整理与管理制度一、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管理1、坚持做到文件材料统收、统管。

凡本机关所有收文必须交办公室拆封、登记,经有关领导批阅后,及时送有关部门或人员办理,办好后负责收回归档。

2、本机关制发文件禁用圆珠笔、红墨水、铅笔或蓝复写纸等不利于档案材料长期保存的书写材料,并做到发文拟稿必须送有关领导核稿、签发。

再交办公室统一编号、登记、封发,然后将底稿和两份正文归档。

3、加强清退文件的管理。

凡上三级文件不得遗失。

本机关所有文件材料坚持每季度清退一次,年终彻底清理,并做到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随时归档整理。

4、按照本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对收集的文件材料进行鉴定,凡属本机关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齐全完整,任何人不得据为已有。

5、机关档案人员,应在次年五月底前,将平时整理的档案材料编目装盒。

6、按时向市档案局报送档案统计年报表及相关资料。

7、借阅文书档案按照借阅制度执行,档案人员要做好借阅登记和利用档案典型事例的记载。

二、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管理1、会计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材料。

具体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1 汇总凭证;总账、明细帐、日记账、银行存款帐、现金日记账;年报、季报、月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保管清册、销毁清册。

2、按照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本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财务会计部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3、凭证每月包角装订成册,帐薄、报表和其他会计核算材料年终整理。

每个保管单位(册、卷)封面各项均应填写清楚,移交前编好案卷号,归档号,填写好案卷目录等。

4、会计档案的整理要达到分类清楚,装订结实美观,编目系统正确,封面书写清楚整齐,便于查找和利用。

5、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由财务会计部保管一年,期满后,由会计部编制移交清册,移交综合档案室保管。

收集档案管理制度

收集档案管理制度

公司档案材料收集管理制度一、为对化工企业各类档案进行系统、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使公司档案在最大程度上为公司管理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的档案,是指本公司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形成和收集的具有查考价值的各类文件、与公司有关的各种文字记录、图纸、电脑文档、软盘、光碟、图片、胶片、录相带、书籍、磁带及其它有关实物。

三、根据来源、内容和密级的不同公司档案可分为以下类别:1.A类文件1)公司设立公文:公司章程等;2)相关证件:法人年检执照正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证、统计证正副本、国地税务登记证正副本、车辆登记证等;3)各类办公合同、协议:如房屋租赁合同、办公设备购买合同、订房协议等;4)上级机关对本公司的批复、指示、通知、要求;5)获准设立的立项报告、可行性分析、批复、批文、章程、6)教职员工人力资源档案、劳动合同书及各类资料7)经营规划、经营决策、项目策划、项目可行性报告、重要会议纪要;8)重要会议资料、采购资料;9)公司财务资料;10)领导特别要求的各种等资料;11)其他要求归档的重要文件;A类文件仅限校长和副校长和职责范围内工作人员使用或借阅。

2.B类文件1)按内容传阅到部门的红头文件;2)各职能部门下发传阅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定等;3)公司内部公文(除普通、公开的通知、通告等之外)。

4)公司部门各级会议纪要。

B类文件可由部门主任或职责范围内工作人员使用或借阅。

3.C类文件1)各类普通通知、通告等;2)各项规章制度。

C类文件直接由职能部门在全体员工范围内传阅并执行。

以上是对公司档案的大致分类列示,但本公司档案并不仅限于此。

四、档案的管理部门1.条中列示的档案公司档案管理员负责妥善保管。

2.公司发生的档案由教务处留存原件,指定部门档案管理员负责妥善保管档案的复印件。

3.财务资料、文件由财务部根据有关规定指定档案管理员妥善保管。

4.公司档案管理员、部门档案管理员档案管理职责:1) 教务处为公司档案的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档案的管理,并指导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各部门指定专人为部门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部门档案的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收集制度
一、档案收集包括档案的接收、征集以及网络数据采集等方式。

二、档案材料收集范围:
各类原始材料都属于档案收集范围。

三、任何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向办公室归档移交对单位有价值的档案材料。

四、档案材料收集应该形成定期送交制度和联系催要制度。

(一)定期送交制度。

形成档案材料的各职能部门,应在文件材材料办理完毕的第二年,按照档案馆的归档时间、归档质量的要求,归档到档案馆。

(二)联系催要制度。

档案工作人员应经常了解和掌握形成档案材料的信息,及时向形成材料的部门催收应归档的材料。

五、收集材料的要求。

(一)收集的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原始材料(原件),要完整齐全、真实、文字清楚。

(二)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档案材料,档案馆将责成档案材料形成的相关职能部门按要求完成。

1.载体纸张要求。

归档材料统一使用A4(80G)规格的办公用纸(专业特殊要求的除外)。

2.载体字迹要求。

只能用炭素墨水、蓝黑、黑色墨水书写。

禁止使用纯蓝、红色墨水、圆珠笔、铅笔书写。

3.现代化设备形成的材料要求。

禁止色带打印、墨水打印材料归档;禁止传真形成材料归档。

(三)材料必须齐全、完整。

各部门完成的当年工作职责应该有相应材料佐证。

包括录音、录像、照片、幻灯片、图片、表格及文字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