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理论学派)

合集下载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八个:构造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皮亚杰心理学派、机能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派及其主要观点。

㈠构造心理学派构造心理学堪称是科学心理学派的第一学派,其奠基人是冯特。

构造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的科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经验,包含感觉.意象.情感三种状态。

感觉是知觉的要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情感是情绪的元素。

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这些元素构成的。

研究方法上,倡导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的方法,强调实验内省法。

在他们看来心理学是研究的意识经验是与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对立的。

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的经验的观察的描述,因而该学派有被称为“元素主义”。

㈡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简称行为主义。

其根本的特点是排斥意识,反对传统意识心理学的内省的方法研究主观的意识行为主义大致分为三个间断:(1) 早期的行为主义主张放弃意识而改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研究对象,抛弃内省法而改以客观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法。

其特征是客观主义,以刺激和反映的术语解释行为,强调联接学习,环境决定论。

(2)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强调刺激与反映之间的中介变量,用语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主义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以操作主义观点结实中介变量。

(3)新的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认为给予思维.认知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把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看作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㈢皮亚杰心理学派皮亚杰心理学派是西方心理学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心理学理论流派。

他从生物角度出发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应该以来于有机体的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这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的发展的逻辑它勾画了一副完整的而动的认知发展蓝图,对而动思维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心理学重要理论、心理学家

心理学重要理论、心理学家

普通心理学1、学派创始人内容意义⑴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那;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⑵行为主义:美国:华生,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是心理学上的第一次革命。

⑶格式塔心理学:德国: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⑷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詹姆士.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⑸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

2、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学派、时间、代表人物、意义⑴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罗杰斯、马斯洛;心理学第三次革命。

⑵认知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用模拟计算机程序建立人的认知模型。

⑶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3、需要层次理论: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⑵生理需要在一切需要中是最优先的。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

⑶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

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

高层次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⑷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自然禀赋的,是生物进化到人类以后出现的特征.4、情绪理论:⑴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心理学家兰格提出。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身体变化的知觉,即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

兰格强调血液系统的变化和情绪发生的关系.二人都强调情绪和机体变化的关系。

⑵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坎农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

提出了情绪的中枢理论。

忽视了外因变化的意义,也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

⑶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七大心理学流派简介

七大心理学流派简介

七大心理学流派简介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研究方法:内省法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认为其他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评价:构造心理学的诞生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的羁绊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但这个学派所从事的纯内省分析,严重脱离实际。

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等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意识的作用于功能,强调意识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变化的整体,即“意识流”,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评价:机能主义是在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其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的发展。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研究方法:实验法主要观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可以观察的行为,遵循S-R的公式,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应是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

行为是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学习的结果。

评价:行为主义学派的主张过于极端,否定意识研究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但他们对于研究客观性的强调,有利于心理学沿着客观科学的道路走下去。

4、格式塔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研究方法:实验法主要观点:该学派主张心理学的整体性,著名观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心理学是一个整体,一种组织完型。

评价: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但他们强调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且他们对于知觉、学习及思维等的研究成果至今还具有积极的意义,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研究方法:自由联想、个案法等主要观点:理论来源于临床经验,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无意识会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

评价: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但是他们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早期的理论具有泛性论的特点,这些都是错误的。

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精神分析学派修正了弗洛伊德原有的理论,更强调其他因素对精神疾病和人格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学派的分类

心理学学派的分类

心理学学派的分类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是技术和系统发展的历史,而心理学系统,指的是各种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和方法。

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方法,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学流派,而不同的流派背后,都有其世界观(Paradigm)。

世界观的不同,造就了心理学技法的不同。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分有七个,分别是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心理学诞生以来第一个产生的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等。

冯特等人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的科学,用内省的方法分析人的意识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把人的经验(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元素;内省指的是依靠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

简而言之,心理学研究的是被分成基本元素的意识,研究的不是意识整体。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等人创立,该主义是作为构造主义的对立面提出来的。

它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反对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不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即研究的是“意识流”,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

该学派自成立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统治地位。

被称为心理学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应直接研究外显的行为,因为意识看不见、摸不到,具有主观性。

把刺激——反应作为解释人行为的工具,通过人对刺激做出的外显行为,研究人的心理。

研究方法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该主义也有不足之处,过分强调用“刺激——反应”来解释人的外显行为,通过控制外界环境去塑造人的行为。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无论他的祖先如何,我会把他塑造成任何我想要的人”华生的这句话能够很好地表明他的观点,忽略了遗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属于外铄论(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点

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点

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其中包含了许多基础理论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的一种基本观点,它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受到环境刺激及其对行为的响应形成和改变的。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过程是无法观察和测量的,因此应该将重点放在可观察的行为上。

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巴甫洛夫、华生等。

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将注意力放在人类思维和信息加工过程上。

它认为,人们的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受到信息加工的影响。

认知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记忆、思考和决策等。

著名的认知理论学派有皮亚杰、维格斯基等。

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关注社会环境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研究人际关系、集体行为和群体心态等问题。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有阿斯奥利特、米尔格拉姆等。

四、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

它关注人的成长和变化,研究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发展。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有皮亚杰、 Erikson等。

五、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普遍特质和个体差异。

它关注人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

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人格类型、人格特征和人格形成的机制等。

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有福洛姆、雅克和洛克伯格等。

六、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治疗方法是心理学应用的一部分,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治疗等。

各种心理治疗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调整和改善心理健康。

总结:心理学基础理论涵盖了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方法等多个领域,这些理论和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个体和群体心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指导。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

一、七大心理学流派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研究方法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心理学研究意识(人们的直接经验)的构成成分:感觉、意想和激情。

内省法机能主义心理学(反对构造主义而诞生)詹姆斯、杜威、安吉尔主张心理学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功能,“意识流”反对构造主义的观点,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主要心理学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主张行为环境决定论。

实验法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产生有很大的贡献)韦特海默、考夫卡、柯勒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主要研究知觉、学习及思维。

实验法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荣哥、阿德勒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受到无意识的影响,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自由联想、个案法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主张心理学研究以正常人为对象,人性本善,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研究人性心理学第三势力,理论体系仍不完备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纽维尔、西蒙人脑会对所接收的外界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信息加工过程)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器模拟二、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大脑的不同区域负责不同的心理机能。

——颅相学(加尔、斯帕兹姆)——语言位于大脑额叶(波伊劳德)——运动失语症,左侧额叶受损(布洛卡)——听觉性失语症,颞叶受损(威尔尼克)——记忆定位在颞叶(潘菲尔德)2、整体说:大脑以整体发挥作用,不同部位对心理功能产生同等程度的影响。

——大脑功能的丧失与特定部位无关与受损面积有关:鸡和鸽子,局部损毁法。

(弗洛伦斯)——均势原理:大脑各部分几乎以相同程度对学习发生兴趣+总体活动原理:学习效率与受损面积成反比与受损部位无关。

3、机能系统说(鲁利亚):脑是一个动态、复杂的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动力系统):调节激活和维持觉醒;第二机能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接收、加工、处理;第三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在心理学领域,主要有多个理论流派,每个流派都有不同的视角和解释方式,以致于形成了一个多元而丰富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学。

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种主要理论流派,它着重研究人类行为和外界刺激之间的关系。

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是在环境刺激的影响下形成的,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行为的规律和原因。

行为主义强调对行为的可观察性,因此主张要用实验证据来支持理论。

认知主义是心理学的另一主要理论流派,它关注人类思维、认知和信息处理过程的研究。

认知主义认为人类行为是由内在的思维过程和心理结构所驱动的,通过实验和模型构建来揭示认知过程的机制和规律。

认知主义提出了知觉、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重要概念,并且深刻影响了教育和认知科学领域。

人本主义是心理学的第三个主要理论流派,它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自我实现和人类潜能的发展。

人本主义认为个体具有内在的自我驱动力和自我意识,主张关注人的需求、价值观和自我实现的潜力。

人本主义对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个体成长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和自我探索的重要性。

精神分析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个主要理论流派,由弗洛伊德创立。

精神分析学关注潜意识和无意识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揭示了人类心理深层结构和冲突的本质。

精神分析学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如潜意识、无意识冲突和防御机制,并以治疗方法闻名。

虽然精神分析学的部分理论仍备受争议,但其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学。

每个流派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解释框架,丰富了我们对人类思维、行为和心理的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理论流派可以结合使用,以综合性和多角度的方式来研究和解决心理学问题。

心理学的各个流派

心理学的各个流派

心理学的各个流派
心理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其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

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以下是心理学的几个主要流派:
1. 结构主义心理学:强调通过分析人类意识和行为中的基本元素来理解心理过程和行为。

早期的结构主义者使用自我报告和实验研究来探究人类思维和感知。

2. 功能主义心理学:关注心理过程和行为背后的功能和意义。

功能主义者试图了解为什么人们会表现出某些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其生存和适应性的影响。

3.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是受环境刺激和反应的影响而形成的。

行为主义者主要使用实验和统计方法研究人类行为,强调观察、量化和控制行为。

4. 心理分析学派:强调童年经验和潜意识对个体的影响。

心理分析家通过探究个体的无意识心理过程来理解个体的行为和情感。

5.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的自我实现和发展,强调人类的内在潜力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者通常强调人的主观经验,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决定。

6. 神经科学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来探究心理过程和行为。

神经科学家使用神经成像技术和神经生物学方法来研究人类大脑功能和结构。

7. 进化心理学:关注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进化基础。

进化心
理学家试图了解人类行为和人类文化如何与生物演化相关。

以上是心理学的几个主要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方法和理论基础,为我们理解和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工具。

心理学四大学派关于学习的主要理论观点

心理学四大学派关于学习的主要理论观点

奥苏伯尔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 皮亚杰、维果斯基 皮亚杰基本理论观点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 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 得到发展的。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 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 维果斯基基本理论观点 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 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 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
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只有在学习者仔细思考时才会导致有意义 的学习。学习的结果,不只是知道对某种 特定刺激作出某种特定反应,而是头脑中 认知图式的重建。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 是外部因素,而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维果斯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者应在社会性情境中积极相互作用。
(B. F. Skinner,1904—1990)
斯金纳实验箱
斯金纳学习理论原则:



积极反应原则: 主张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知识,使学习对每个问题做出积 极的反应。 小步子原则: 将教学内容按内在联系分成若干小的步子编成程序。 及时强化原则: 一个操作发生后,紧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 操作力量就会得到增强。 自定步调原则: 以学习者为中心,不强求统一的进度。 低错误率原则: 在教学中尽量避免学生出现错误的反应,错误的反应会 得到令人反感的刺激,过多错误会影响学习者的情绪和学 习的速度。

建构主义理论的经典实验
皮亚杰“水量多少实验” 在实验中,儿童只关注到长度与量的关系, 而未注意到瓶子口径与量的关系。在皮亚 杰看来,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 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 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 式。由此得出“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 程”,因而在教授儿童某种知识时,应想 方设法使儿童理解,把新知识同化于儿童 原有的认知图式中。

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发展

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发展

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发展心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旨在研究并解释人类的思想、感觉、行为和人际关系。

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主要出现了五个学派,它们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心理学的进步,而且在实践中也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 结构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形成于19世纪末。

它的代表人物是德国让内·弗洛伊德和美国的爱德华·布雷雷特等人。

他们认为心理学应该从更小的元素(例如感知和思考)分析大的思维过程,揭示心理学的基本结构。

② 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产生于20世纪初。

约翰·沃森和伯福·斯金纳是它的代表人物。

他们主张重视行为(包括身体反应和言谈)而非思想和感觉,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个体的行为可以通过特定的刺激和反馈机制来控制和预测。

③ 心理动力学学派心理动力学学派产生于20世纪初,是由弗洛伊德所创立。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精神具有深层结构,由意识和潜意识层构成。

他还提出了“童年经历”和“性”两个概念,强调人类的行为和偏好可以通过分析童年经历和性满足来理解和解释。

④ 人本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于20世纪中期产生。

卡尔·罗杰斯和马斯洛是代表人物。

他们强调研究个体和人类的经验,认为个体是自由的、有创造力的并且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理解。

⑤ 认知心理学学派认知心理学学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主张人类在思考、决策和问题解决中使用不同的策略和模式。

它强调思维和计算与行为的关系。

代表人物包括人工智能专家艾伦·图灵和认知心理学家措伊·辛格。

以上五个心理学派,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论。

每个学派的出现不仅推动了这门学科的进展和发展,而且对人类思考和行为的理解和应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通过对各种心理学学派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心理学的几个重要方面,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更好地处理与他人和自己的相互关系。

心理学七大流派

心理学七大流派

心理学七大流派一、构造主义(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2)活跃时间:1879—20世纪20年代(3)观点:①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与激情状态三种元素;②主张将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

(4)评价:①首先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推动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传播与发展;②把心理学瞧成纯科学,只研究心理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与功用,因而狭隘。

(5)备注: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就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但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与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二、机能主义(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2)活跃时间:1890—20世纪30年代(3)观点:①主要研究意识,把意识瞧成就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流的概念;②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③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与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④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与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评价:由于机能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已从主观方面扩大到外部行为,因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开拓了道路。

在机能心理学的影响下,个别差异心理学、各种心理测验、学习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在美国有了明显的发展。

三、行为主义(1)代表人物:旧行为主义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以斯金纳为首(2)活跃时间:20世纪20年代—50年代(3)观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②主张心理学就是一门科学;③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④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就是由环境所控制与决定的。

(4)评价:①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心理学的应用;②过分简化的S—R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选择性与适应性;③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与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④犯了机械还原论的错误。

(5)备注:电击疗法四、格式塔心理学派(1)代表人物:维特海默、柯勒、考夫卡(2)活跃时间;1912—20世纪40年代(3)观点:①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强调经验与行为的整体性;②反对行为主义的“S—R”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与,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与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

七大心理学流派

七大心理学流派

七大心理学流派这七大心理学流派分别是——内容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皮亚杰学派神经生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以下排名不分先后)第一学派--内容心理学派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代表人物是冯特。

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动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

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

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

他将心理被分析到最后不能再分析的成分称为心理元素。

他认为心理元素是心理构成的最小单位,而人的心理,是通过联想或统觉才把在些心理元素综合为人的直接经验的。

因此,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分析心理的结构和内容,发现心理元素复合成复杂观念的内在原理与规律。

为此,冯特的心理学体系被称为内容心理学。

冯特一生治学严谨,论述丰硕。

1865年,他出版的《人体生理学教本)}一书,曾得到与他同时代的恩格斯的肯定,此后,他接连出版了《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关于人类灵魂和动物灵魂的讲演录》和《生理心理学原理》等著作。

这些成果,初步奠定了他他理论体系。

其中《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冯特的内容心理理论体系是庞大的,据他的女儿后来收集的书目看,冯特一生写了近500种著作,一个人每天若以60页的速度来阅读他的著作,要用整整两年半的时间。

在这一点上,他甚至超过了后来几乎所有学派。

冯特的内容心理理论观点,后来被他的学生铁钦纳带到美国,并于19世纪末在美国发展形成了一个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与冯特观点相似但又有区别的较大学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由于"内容"与"构造"两个学派的主体思想一致、故后人一般都倾向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的学派。

该学派的理论兴盛了二三十年。

第二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它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感知与注意一感觉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二知觉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2、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3、知觉的基本特性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2整体性: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4恒常性: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4、知觉的组织原则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三注意1、注意概述1什么是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2、注意的种类:3、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范围:在一瞬间内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2注意的稳定性:人把注意力指向和集中在某一事物上的特性.3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和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4注意转移: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记忆一记忆及其类型1、什么是记忆: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反映的心理过程.2、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组成.相当于认知心理学的编码、存储、提取.3、记忆的主要类型1记忆对象分类①形象记忆;②逻辑记忆;③情绪记忆;④动作记忆.2记忆阶段分类①瞬时记忆;②短时记忆;③长时记忆.4、记忆表象1什么是表象:人脑中已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2表象与后象的关系:一是直接还是间接,二是有无意识,三是时间的长短. 3记忆表象的特点①直观形象性;②形象概括性;③模糊片断性;④个别差异性.二记忆系统三遗忘1、什么是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回忆或再认,或错误的回忆或再认.2、遗忘的种类①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②主动遗忘与被动遗忘.3、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四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1、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敏感性:指识记的快慢;持久性:指记忆中内容保持的时间的长短;准确性:指能准确地提取记忆中的材料;准备性:指记忆内容的巩固程度,即提取利用的难易.2、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目的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责任感和主动性.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研究表明,意义记忆的材料保时间长,利用提取快,受干扰少.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精加工的材料组织得好,提取的线索多,利用也更容易.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利用组织化就记得牢,有系统.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研究表明有语义编码又有形象编码的材料易记忆.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的规律来进行复习.合理分配时间,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复习方法要多样化.●思维一思维及其类型1、什么是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2、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3、思维的类型1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集中求同思维、发散求异思维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二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1、思维的过程1分析和综合2比较3抽象与概括4系统化与具体化2、思维的基本形式1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 2判断3推理3、科学概念的掌握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2充分利用感性经验3注意“变式”的使用4词和感性材料的结合5正确给概念下定义6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7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三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阶段1提出问题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1问题情景与问题表达方式:空间排列、空间集合、多余信息、心理概念的排列.2联想与原型启发3定势与功能固着: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固着是指只看到其通常的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功能.4个体的经验水平:5个体的情绪与动机:倒U曲线图6个性因素能力、性格等四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1、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和深刻性2独立性和批判性3逻辑性和严谨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2、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3加强言语的训练4发挥定势的作用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技能一技能及其特点1、技能的概念:指人在活动中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稳定而复杂的,并由若干动作组成的、确保某种活动顺利进行的活动方式.2、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学习得来的,区别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3、技能的种类1操作技能及其特点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2智力技能及其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二操作技能的形成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操作的定向2操作的模仿3操作的整合4操作的熟练:操作的熟练指的是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了高度完善化和自动化.其特点是:动作品质、动作结构、动作控制、动作效能.2、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1练习与技能进步的关系: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练习过程中的高源现象、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技能形成中的个别差异.2有效练习的条件:目的和动机、练习的方法与知识、循序渐进、质与量的关系、时间安排、方式多样化、及时反馈.三智力技能的形成1、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1原型定向:也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其教学要求是:了解动作结构、顺序和规定、主体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示范和讲解要明确和准确、对复述的要求.2原型操作:建立感性的动觉映象,它是智力技能开始形成和内化的基础.其教学要求是:把智力活动以展开的方式呈现、注意活动对象的更换、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注意动作与言语相结合.3原型内化:能利用表征进行加工.其教学要求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注意简缩、能迁移、掌握好转化时机.2、智力技能的培养要求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心理模拟法就是建立与人的心理功能相平衡的物质系统.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④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能力一能力及其类型1、什么是能力:人完成某种活动必要的心理条件.它直接影响人活动的效率.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3、能力的分类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二智力及其测量1、什么是智力:人们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2、智力测验3、智力测验的质量标准信度、效度、标准化.三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与营养2、早期经验3、教育与教学4、社会实践5、主观努力四能力的发展变化能力的个别差异1能力类型的差异2能力水平的差异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的团体差异1性别差异2职业差异3种族差异●动机一需要与动机1、需要1什么是需要: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2需要的种类①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动机1什么是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是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2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3动机的功能①启动机能;②维持功能;③导向功能.4动机的分类①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②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③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④内部动机与外在动机.二学习需要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掌握评分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需要1从直接发生途径考虑,应尽量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2从间接转化途径考虑,应通过各种活动,满足学生的其他各种需要和要求三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2作业越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作业越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越高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1理论基础:强化理论2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3奖励比惩罚更能激发学习动机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1成就结构理论:合作、竞争、个别化2学习竞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5、正确引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成败归因理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2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6、提供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1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能力的主观评价和确信.2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情绪一情绪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情绪的分类1基本的情绪分类快乐、悲哀、愤怒、恐惧.2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分类心境、激情、应激.3、情绪的性质1情绪为刺激所引起2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3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4情绪与动机关系密切4、情绪与认知的关系1情绪与认知的联系①认知是产生情绪的前提和基础;②情绪对认知有动力作用.2情绪与认知的区别①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②认知活动随意性强,情绪活动随意性弱;③情绪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机体表现.5、情绪的产生与表达1情绪的产生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脑电和皮肤电变化.2情绪的表达①面部表情;②身段表情与手势;③言语表情.二压力、情绪与健康1、压力的性质与来源1压力的性质: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剌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形成的.2压力的来源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2、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1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3设法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4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5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宽以待人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人格一人格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另一个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人格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3、人格的结构1气质①什么是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②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③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神经系统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多血质相对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型;胆汁质相对于兴奋型强、不平衡型;粘液质相对于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弱型相对于抑郁质.2性格①什么是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②性格与气质的关系联系:两者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两者相互影响,气质能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并赋予某种色彩,性格能改变气质.区别: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二人格的形成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4、儿童早期经验5、自然环境因素●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一心理健康1、什么是健康与心理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完全安好的心态.心理健康;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心理健康的标准1心理健康的“自我实现者”标准15条正视现实;接纳自我;言行坦率;热爱事业;独立独处;与环境关系和谐;欣赏日常生活;具有高峰体验;同值关心他人;人际关系深刻;待人民主平等;信守道德标准;富于幽默感;富有创造力;不随波逐流.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①自我意识正确;②人际关系协调;③性别角色分化;④社会适应良好;⑤情绪积极稳定;⑥人格结构完整.3、心理健康的促进1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生理与心理统一,个体与群体协调,理论与实践结合,防治与发展并重.2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二心理咨询1、心理咨询的实质1什么是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借助语言等媒介,与来访者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都强调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所遵循的理论、方法与原则一致.②区别: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咨询所遵循的主要是发展与教育模式,而心理治疗所遵循的主要是医疗模式;心理咨询重在预防和促进,心理治疗重在补救和矫正.3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②区别:工作目标和范围不同;工作方法与手段不同;遵循的理论和原则不同;工作人员的专业方向不同;工作效果的评估标准不同.2、心理咨询的原则、步骤与形式1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①理解支持原则;②保密性原则;③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④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⑤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⑥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2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①建立关系:热情接待,讲明性质与原则,建立初步信任关系;②了解问题:掌握求助者的意图和所存在的心理问题;③分析诊断;认识求助者的问题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以便选择帮助方法;④帮助指导:与求助者共商对策,以求解决问题并促进发展;⑤结束咨询:讨论下一步的安排,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追踪了解.3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①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②个别咨询与小组咨询;③面谈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性别角色1青少年的性别意识的发展①对性知识和异性的探求与了解;②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③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④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2青少年的异性交往的教育①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异性交往;②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自然,适度;③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方法:克服羞怯,真实坦诚,留有余地.2、自我意识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教育①全面认识自我;②积极接纳自我;③努力改善自我.3、人际关系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②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③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勇于认错,学会批评.4、考试焦虑1考试焦虑的危害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考试成绩,形成焦虑性人格.2考试焦虑的成因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3考试焦虑的矫正自信训练,系统脱敏,放松训练.。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理学三⼤流派及其代表⼈物⼼理学流派⼤致有:⾏为主义⼼理学,精神分析⼼理学、存在主义⼼理学、⼈本主义⼼理学,格式塔⼼理学、认知⼼理学、功能主义⼼理学、结构主义⼼理学。

这些流派着重于⼼理本质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论部分。

下⾯对这些流派进⾏逐⼀分析,实际这种种流派都是着重⼼理现象、过程或功能的某个环节,⽽忽落其他环节所引起的,是⽚⾯、局部或环节性的研究,没有进⾏整体、全⾯或本质的研究。

⾏为主义⼼理学侧重于⼼理外化的⼀个表现(⾏为)进⾏研究。

⼼理通过神经系统来⽀配肌⾁收缩和舒张产⽣动作,从⽽产⽣⾏为。

⼼理的这种发挥作⽤的⽅式是⼼理发挥作⽤的主要⽽且明显的渠道。

⼼理发挥作⽤的⽅式还有许多渠道,例如:谈话、书⾯语⾔和眼神等。

实际上,⼼理通过神经系统表现于外的整体现象是体态,⾏为是从体态之中发展起来的⼀个分⽀,这个分⽀被优先发展⽽且突出出来,以致掩盖整个体态。

体态的其他分⽀好⽐星⾠,⽽⾏为就好⽐太阳,⾏为掩盖了其他分⽀的光芒,⼈们往往是从明显⽽突出的部分着⼿来研究的,所以⾏为在⼼理学研究中被突出出来。

甚⾄以研究⾏为来代替⼼理的研究,把⼼理学定位为研究⾏为的科学,这是研究⽅向的歧化和膨胀。

⾏为主义⼼理学只是对⼼理的⼀个外在现象的研究,⼼理表现的整体是体态,体态还有其他形式----⾔谈、书⾯语⾔和眼神等等,近年来语⾔⼼理学的兴起就是⼀个明证。

精神分析⼼理学研究的侧重⽅向是潜意识功能的探究,确切的说是对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伤害意识的研究。

⽽⼼理的其他⽅⾯都很少涉及。

其实潜意识与意识的界限并没有弗洛伊德所说那样明显。

⽐如边骑⾃⾏车边看风景,骑⾃⾏车的⾏为控制可以根据情况变化随时出⼊潜意识。

本质上意识也是潜意识,意识的内容⼀旦不被注意就压⼊潜意识,变成潜意识的内容。

⼈的绝⼤部分⾏为是受潜意识控制的,受意识控制的⾏为只占很⼩的⽐例,这样有利于⼀个⼈同时从事多项运动,更深刻讲有利于⼈类适应⾃然,⼈的⼼跳、呼吸和眨眼等基本⽣理活动都是受潜意识控制的,这有利于减轻意识的压⼒。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和社会互动等方面都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涵盖了对人类心理学现象的解释和理解。

本篇文章将对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

1. 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是基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学说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观念。

这种观念认为人的行为和情感都来源于内在的冲突和欲望,而无意识中的因素能够影响行为和情感。

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等概念成为了精神分析学派研究的基础。

2. 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是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的刺激与反应所形成的,它强调人的学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

这种心理学学说提出了许多基本原则,如强化、惩罚和刺激反应等。

猫斯基和沃森等行为主义学派的形象代表人物开创了行为主义学派时期的风格。

3.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活动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能够发生变化。

人的思维和认知是在抽象和符号系统中构建的,它们之间的互动可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例如,记忆、感知、语言、推理和决策等都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4. 人本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人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存在,而且人类行为和思维是由个体的自由意识和人性良知所决定的。

人本主义学派中强调人的真实和自我,他们认为人人通过对自我意识的深入思考和自己的发展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文献中很多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如罗杰斯、马萨洛、马哈利克等都是被公认为是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无法完全用这四个学派来说明,但它们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理论的发展影响了日常生活,如教育、心理咨询、医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的决策。

当今世界,心理学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希望本文有助于您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心理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国,并于19世纪末在美国发展形成了一个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与冯特观点相似但又有区别的较大学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2、意动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

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

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

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

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冯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并在铁钦纳去世后衰退。

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发展。

观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评论: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在他们的示范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内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

所以极为狭隘.从反面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领域,通过对心理过程的研究,揭示人类的思维、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规律。

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对心理学有个初步的了解。

一、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人类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规律。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心理发展,包括婴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等。

-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和知觉过程,探讨如何获取、储存和处理信息。

-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和社会关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 临床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 实验心理学: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过程,探索心理学的基本规律。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心理学的奠基者,他研究了感觉、知觉和记忆等心理过程。

16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心理学开始与实验方法相结合,并逐渐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20世纪,心理学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涌现了许多重要的学派和理论,如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等。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有:1. 实验方法:通过实验控制变量,观察和测量被试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和行为,用以验证假设和推理心理规律。

2.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采集大量的数据,了解人们的观点、态度、行为等,帮助研究者进行统计和分析。

3. 观察法:观察被试者的行为、表情、反应等,了解其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

4. 认知实验:通过让被试者执行特定的认知任务,如记忆、注意力、解决问题等,来了解认知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四、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学派心理学领域涌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学派,下面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强调外在的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认为行为是可观察和可验证的,通过学习和条件反射来解释人类行为。

心理学的三大主要派系

心理学的三大主要派系

心理学的三大主要派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它以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为基础,探索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和理论,其中三个主要的派系是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一、行为主义派系行为主义派系是心理学中最早产生的一支派系,其核心理论认为人类学习与外界刺激的关系密切相关。

行为主义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沃特森和斯金纳。

行为主义强调以可观察到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它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对环境的刺激作出的反应,行为是被学习获得的结果。

行为主义主张利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观察和测量行为,通过刺激-反应的关系来解释人类行为。

例如,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理论,他通过在实验环境中建立刺激和反应的联系,并通过强化来增加或减少特定行为的出现。

二、认知心理学派系认知心理学派系强调人类思维过程的研究,它关注人类心智活动的内在机制,以及人们是如何处理信息、学习、记忆和解决问题的。

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是直接影响行为的,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人类的思维和记忆过程。

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认为思维的演化是通过适应和平衡的过程实现的。

维果茨基的情境理论则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对思维发展的影响,他认为人们是通过与他人交往和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来学习和发展的。

三、精神分析学派系精神分析学派系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学学派,它以探索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童年经验的影响为核心。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和荣格。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是由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引起的,强调童年经验和个人潜意识对行为和个性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利用分析治疗等方法来揭示潜意识层面的冲突,以期达到人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弗洛伊德的结构理论和防御机制理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观点之一,他认为人类心理活动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组成,并且通过防御机制来应对潜在冲突和焦虑。

心理学理论学派

心理学理论学派

巴夫洛夫
( Ivan Pavlov)
他以狗与铃声和食物的实验,提出【古典 制约行为】(conditioned reflex)的理论
肉与铃声
流口水
铃声
流口水
华森(Watson)
他强调学习是一种科学的行为,它具有可 观察性、与可评量性。他强调儿童要在幼 儿时期就要开始制约其行为,才能产生出 所欲的行为
代表人物: 马斯洛 罗吉斯
马斯洛
自我实现
人类有八大需求 人类有积极追求自我实现的 倾向
教学的目的在引发(引导) 人的特性 透过自我 的实现 来达到学习效果
罗吉斯
人本的教育着重的是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 注重个人需求而非学科内容、注重心理的意 义而非认知的分数、改变环境而非预设环境 学生有学习的自由,而非已设定好的活动
教学的哲学基础
主要是从知识论的角度来探究教育的本质 与目的
1.理性主义 知识是人与生俱来的理性 非透 过经验而得 因而学习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的 心灵,逻辑和抽象思考 重思考与领悟的过 程 (演译)
2.经验主义 主张知识 的形成是来自于经验 强调知识应该要经测试、验证 (归纳) 因 而教学应提供学习者直接的经验 实际的操 作
学习三大阶段 (动作形象表征)最主要是受 到 Piaget的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影响。他认 为学习和认知的发展一样是循序渐进的 (spiral curriculum)为其重要的理论。 也 就是课程组织学习活动要由简单至复杂 具 体到抽象 由动作到形象表征
人本学派
认知心理学注重的是认知的部份;而人本 心理学注重的是学习情意的部份。人本心 理学主张人性本质是善的。人本身是行为 的主宰,并非隶属于环境,而是有能力从 事自由而适当的选择
教学的社会学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基础》理论流派
2.脑功能的各种学说P30
(1)颅相说是由科学家提出的关于颅骨外形与性格特征之间关系的一种新奇但不科学的观点。

(2)定位说是有关脑功能研究影响深远但又不全面的学说。

该理论认为人的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各有其功能,并排列在不同的等级上。

(3)整体说强调脑功能的整体性,以反对颅相说和定位说。

该学说承前启后,有科学实验依据;
(4)机能系统说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机能系统,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由动系力系统,信息接收、加工、储存系统和调节系统这三个机能系统彼此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同时每个机能系统又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是苏联专家对神经生理学最大的贡献;
(5)模块说认为在结构和功能上,人脑是由高度专门化的、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

(6)泛脑网络论认为人的大脑和髓可从宏观到微观分为回路、神经元群、神经元和分子序列四级层次的网络。

6.成熟论、行为主义观、精神分析论、相互作用观等四个主要学派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P225 (1)成熟论认为,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
(2)行为主义发展观则主张心理发展只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
(3)精神分析论将心理的发展视为心理性欲的发展;
(4)相互作用论,在皮亚杰看来,个体的发展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5)新近出现的毕生发展观则强调,生命历程中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发展将延续人的一生。

7.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对学习的看法。

P230
(1)行为主义对学习的解释是强调可观察行为的获得,个体学到什么,怎么学习的都是环境刺激决定的。

当环境刺激与个体的行为反应的联系巩固下来,相应的行为习惯就形成了,这就是学习。

(2)认知主义强调学习是获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的反应习惯。

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制约于自身的内部心理机制的差异。

(3)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

建构一方同是对新信息的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来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8.各迁移理论的基本要点。

(1)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心理官能(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得到训练而提高的结果。

(2)相同要素说:认为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因素时,才会发生迁移。

(3)概括说:学习者对原理掌握得越好,越有可能在新情境中产生迁移。

(4)关系说:认为迁移的发生是由于学习者顿悟了两种学习情境中要素之间或原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这才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

10.布卢姆与加涅在教学目标分类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P259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由纸到高分成若干层次。

加涅将教学目标或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类。

11.舒茨的人际关系需要理论P308
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感情需要。

包容需要,表现为希望与别人发生相互作用,建立联系并维持和谐关系的愿望。

控制需要,表现为权力或权威基础上与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感情需要,表现为在感情上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愿望。

理想情况下,每种需要量表现都应处于一个最适宜的水平,表现不足或表现过度都不利于良好人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比如,控制别人的欲望过度膨胀,就必然争权夺利,使人厌恶,造成人际之间的冲突与排斥。

舒茨提出,人满足三种人际关系需要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或是主动表现,或是被动接受。

三种基本人际关系需求与主动和被动两种满足方式组合起来,就构成了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倾向。

基本人际关系倾向不同,人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际交往行为和方式也就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