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
中国历代传统纹样图谱,太好看了,都是经典,涨知识了
中国历代传统纹样图谱,太好看了,都是经典,涨知识了中国传统图案指的是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案,中国传统图案源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团,已有6000-7000年的历史,可分为原始社会图案、古典图案、民间和民宿图案、少数民族图案。
中国传统图案的思想内容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古代社会经济、政治、道德伦理的反映。
原始社会彩陶图案的人面鱼纹、双体鱼纹就寓意生活富贵种族繁衍。
商周时期,以夸张的张目巨口、狞厉威严的兽面纹象征着奴隶主阶级的权威。
在形式上采用器形中轴线、两旁对称的方式,表现出雄伟、稳重、庄严的艺术效果。
战国时期,青铜图案常以活泼优美的几何形与动物变形穿插组合,并采用耕耘、狩猎、宴飨、比射、杂戏、乐舞、车马等图案风格写实,形象概括、姿态生动。
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乱的人们追求安定的生活,宣扬修生科院轮回转世的佛道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清瘦俏长、柔美宁静的图案形式和超凡脱俗的佛教题材,便成为南北朝图案风格的主调。
隋唐政治安定,物质生活充裕,象征人间温暖幸福的图案题材,如繁花茂叶的卷草,安详温驯的瑞兽,嘴衔花枝瑞草、缨珞珠宝、同心结带的珍禽,综合各种花卉特征的宝相花以及象征丰收的瑞花等,造型丰满,线条饱满圆润、色彩富丽,反映出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
宋代,封建主追求靡丽的生活享受,图案以工致细腻的写实风格为主。
元代,蒙古族刚劲粗犷的装饰风格和大量用金的审美嗜好改变了南宋图案的柔丽之风。
明清时期,不少图案在吸收前代装饰传统的基础上,造型已趋于程式化,在思想内容方面则把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生活理想与图案形象结合起来,表现一定的含义,即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称为吉祥图案。
怎么样,各朝各代的花纹是不是都各具特色,含有浓浓的中国味,真是好看极了!。
陶器(原始社会
陶器(原始社会——魏晋南北朝)原始社会半坡类型器型:圆底、平底盆纹样:直线构成分类风格庙底沟类型器型:大口、小底、曲腹盆纹样:曲线构成流行地域:黄河中下游(河南、山西、陕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仰韶文化地位(意义):我国远古彩陶的代表人面鱼纹盆(半坡)赏析:圆形的人面被黑白图形分隔开来,显得神秘安详,代替耳朵的是一对呈三角形的鱼。
整个画面神秘奇特,妙趣横生代表作鹳鱼石斧图(庙底沟)赏析:造型因素在动感和神态的表现中负有勃勃生机。
彩陶石岭下型(与庙底沟相似)马家窑型波澜壮阔、循环往复、具有韵律、节奏分类半山型风格造型优美马厂型没有了精心制作的耐心马家窑文化流行地域:黄河上游(甘肃青海)地位(意义):上承仰韶文化,下接齐家文化。
代表作:舞道彩纹陶赏析:反映了当时生活情节,说明人们已初步掌握了形象的某些特征,而且能使用其表达一定审美及思想。
黑陶:流行地域:山东龙山龙山文化风格特点:“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有“蛋壳陶”之称。
奴隶社会(先秦)西周之前(包括西周):白陶器:陶质坚硬,质地精良,不易吸水,扣之发音清脆悦耳。
白陶、原始青瓷(原始青瓷)西周以后,至商周时期:印纹硬陶:坚固美观,制造简便。
商中期-战国:原始青釉(原始青瓷):陶器具备了瓷器的特点,是陶瓷史上的一个飞跃。
秦汉时期代表:秦始皇兵马俑特点:写实,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规模宏大,气势宏大。
秦朝风格:1、伟美2、较高的写实技巧——大而不空,远视其势,近观其质。
陶塑陶俑特点:数量巨大,出土范围广。
下层人形象,“视死如视生”的厚葬观念汉朝西汉:济南无影山:表现了西汉时期,地主阶级奢侈的生活,第一次发现杂技题材的陶俑代表东汉:四川成都天迥山:击鼓说唱佣:下层人形象,神态惟妙惟肖,有感染力。
魏晋南北朝越窑南方地区:浙江瓯窑↓婺州窑青瓷施釉均匀、明德清窑朗、雅致代表:青瓷莲花尊北方地区:河北景县封氏赏析特点:莲花尊上下仰覆两对莲花相对构成其优美形象,花瓣尖微微翻卷,显得皎洁、丰润、充满生机。
仰韶文化半坡彩陶人面鱼纹盆这是一个神秘而意味深刻的图像课件
04
人面鱼纹盆的文化意义与传承
对现代文化的启示与思考
原始艺术与审美
人面鱼纹盆作为原始艺术的代表,展现了人类早期对美的追求和 表达方式,对现代艺术和设计具有启示作用。
文化多样性与交流
人面鱼纹盆作为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反映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 流的重要性,有助于促进现代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交流。
历史与考古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仰韶文化半坡彩陶人面鱼纹盆这是一 个神秘而意味深刻的图像课件
目录
• 仰韶文化半坡彩陶人面鱼纹盆的起源与历 史
• 人面鱼纹盆的神秘图像解读 • 人面鱼纹盆的艺术价值与影响 • 人面鱼纹盆的文化意义与传承
01
仰韶文化半坡彩陶人面鱼纹盆 的起源与历史
仰韶文化半坡彩陶人面鱼纹盆的起源与历史
• 这是一个神秘而意味深刻的图像课件。
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世界艺术史中的地位与评价
世界级艺术珍品
人面鱼纹盆作为中国远古时期的 艺术珍品,被世界各地博物馆收 藏和研究,被誉为中国史前艺术
的瑰宝。
艺术史上的里程碑
人面鱼纹盆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里程 碑之一,标志着中国远古彩陶艺术 的巅峰,对世界艺术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高度评价与认可
人面鱼纹盆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 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被视为中国史 前艺术的瑰宝和世界艺术史上的重 要遗产。
人面鱼纹盆作为历史文物,对于考古学、历史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有助于深入了解古代人类社会和文化。
保护与传承的措施与建议
文物保护法律法规
01
制定和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人面鱼纹盆等珍贵文物
的保护力度。
文物保护意识普及
02
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文物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
陶瓷工艺美术课件(PPT 88页)
青瓷羊 三 国·吴
青瓷兽形尊 西晋
青釉莲花尊 南北朝
束腰白瓷罐 隋 青瓷印花盒 隋
八系青瓷罐 隋
青瓷单耳壶 唐 青瓷乐女俑 唐
白瓷莲卉纹香炉 唐
白瓷四足罐 唐
青釉褐绿彩飞凤瓷壶 唐釉下彩绘
绞胎瓷枕 唐
唐·三彩骆驼载乐舞俑
唐三彩骑马吹箫俑
西汉前期:简朴,一般器物上都只饰以简单的弦纹和水波纹,未见 得繁富的装饰纹样。
西汉中期:繁富和多样化。所饰的刻划花纹,有水波、卷草、云气 和人字纹等。
东汉:原始瓷器仍带有明显的原始瓷和彩陶的装饰风格。装饰花纹 基本上仍是弦纹、水波纹和贴印铺首等几种。
青釉直纹双系罐 战国
黑桃云雷纹提梁盉 战国 树纹瓦当 战国
夏代:以折沿平底和三实足和圈足器为主,圜底器开始少量出现。 常见陶器作炊器用的主要是鼎、罐、甑。
商代:陶器造型早晚期在不断变化,大致来说,商代早期的陶器造 型以圜底、圈足和袋状足为主要特征。中期陶器的造型变化主要表 现在口部,折沿者基本不见,而多为卷沿,底部主要是圜底和袋状 足,圈足器增多的同时,平底器减少。商代后期的陶器造型,除原 有器物造型发生了变化以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器物。
与中原北方各名窑大致相似。金国陶瓷产品大多数属日用粗瓷,金代前期的 瓷器釉色单调,造型朴拙,缺少装饰。金国后期,陶瓷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 展。金大定年间以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一批名窑。
元:元代制瓷业的突出发展集中体现在江西景德镇瓷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上。
其中突出的是青花、釉里红的正式烧制成功,使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釉下彩 瓷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五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彩陶 庙底沟类型
论原始社会各时期各地域彩陶纹样PPT课件
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纹饰经由初级阶段 的仰韶文化半坡、庙底沟类型彩陶, 发展 到比较成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 再到原始 文化彩陶衰落,前后经历了四千多年的 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彩陶纹 饰随社会原始形态和原始人类审美意识 发展,由最初的在器物口沿涂抹一道简 单的黑色或红色宽带纹, 到出现由直线和 折线为主的三角形纹或环折纹,继而出现 了较为写实的动物或人物图像。总体看 来,彩陶纹饰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 由 单纯到丰富, 由简练趋向繁琐的漫长过程。 而与此同时中国彩陶纹样有着一定程度 的特殊性和艺术表现, 这是人类艺术渊源 流传的最重要形式之一。
第4页/共9页
03.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彩陶
旋涡纹彩陶
舞蹈纹彩陶
彩陶双连杯
马家窑型彩陶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的部分地区,距今约4600多年,由庙底沟型发展分化而来。半坡 型与庙底沟型彩陶多以敞口盆、钵为主,而马家窑型陶器则多是小口的壶、罐。其装饰多用同心圆 为中心组成图案,运用曲线和直线的组合,产生对比的效果,装饰花纹多用玄纹、波浪纹、同心圈纹、 网格纹、点纹、旋涡纹等。马家窑型装饰大多都布满器体,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一大特点, 配以外部的旋涡纹,产生流畅、旋动的感觉,是马家窑彩陶中最有代表性的杰作。罐的肩部描绘的那 种气势磅礴、惊心动魄、千回百转的旋涡纹使我们仿佛看见当时黄河水流波涛汹涌的壮观画面。彩 陶的作者从奔流不息的河水中获得节奏和韵律的美感,并给以物质的体现,变为艺术的形象,因此特别 富有感染力。
第5页/共9页
马家窑型彩陶又一杰作是青海大通县孙家寨的舞蹈纹彩陶盆。盆中装饰有三组舞蹈人物,每组五人, 手拉着手,面向一致,头部有辫子,每人后部都有一尾状装饰,围成一圈,翩翩起舞。每组人物的两端以 弧线分隔,两组弧线间 还有倾斜叶片纹装饰。我们透过这些抽象化的图案,可以想象出原始时期,虽然 生产力低下,但是氏族社会没有战争、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生产生活都很愉悦的社会状况。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你会看吗?
新⽯器时代的彩陶纹饰,你会看吗?2018-01-14 00:07中国画简称“国画”,古称“丹青”。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发展,形成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彩陶鱼鳍⽹纹船形壶仰韶⽂化半坡类型原始社会的历史,⼤约在170万年前⾄公元前2000年。
最早的绘画遗迹,可以上溯到新⽯器时代彩陶上的装饰纹样。
新⽯器时期的⼈⾯鱼纹陶盆如果从这些早期绘画遗存算起,中国绘画的历史⾄少应有七千年。
新⽯器时代的绘画,曾经强烈地显⽰出先民们的⽣活愿望和信仰,昭⽰出中国绘画史的黎明。
新⽯器时代的彩陶盆绘舞蹈纹蛙纹彩陶罐新⽯器时代仰韶⽂化彩陶纹样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青海⼤通孙家寨出⼟的舞蹈纹彩陶盆、西安半坡出⼟的⼈⾯鱼纹彩陶盆。
这些绘画纹样虽附着于器⽫,还不具备独⽴绘画意义,但内容有⼈物、鱼、鸟、蛙,有⽹纹、波纹和⼏何图形,有写实、有夸张,⼤都天真活泼,这⾥呈现出先民们眼中和⼼中的世界。
旋涡纹陶罐上的⼏何形纹饰我们注意到,这些⽤墨线勾勒的⽣动形象,已具有相当的绘画性,也从中看到了以“线”造型的中国绘画特点的渊源。
《鹳鱼⽯斧图》彩陶缸在仰韶⽂化《鹳鱼⽯斧图》彩陶缸上的彩画,是⽐较完整的装饰性绘画。
从构图意识、艺术风格、情节处理、线条造型⼏⽅⾯看,都带有独⽴绘画的特征,从⽽成为这⼀时期绘画的代表作。
《鹳鱼⽯斧图》可以说是迄今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幅完整绘画。
猪纹⿊陶钵浙江余姚河姆渡出⼟陶器上有⼀些画不是⽤⾊彩画出来的,⽽是⽤纯粹的线条,就象先⼈⽤树枝、⽊棍在沙地、泥⼟上画画⼀样。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出⼟的猪纹⿊陶钵就是代表。
灰陶尊新⽯器时代⼤汶⼝⽂化灰陶尊上刻的⽇⽉⼭形纹在新⽯器时代晚期,绘画与⽂字的区别尚不明显,我国象形⽂字本⾝就是简略的绘画,起到叙事的功⽤,所以中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后来⽂字以符号叙事,绘画则以造型叙事,⽂字与绘画就渐渐有了区别。
彩陶鱼纹折腹钵仰韶⽂化半坡类型虽然这⼀时期绘画技巧尚处于稚拙阶段,但先民们已具有初步的造型能⼒。
中国传统图案彩陶图案ppt课件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二.陶器的发明与制作 妇女在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终于栽培出农作物,农业因此产
生,人们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然而这需要容器贮藏食物。于是用粘土 烧制陶器的工艺就自然产生。
各朝的特点与风格 3.敦煌图案的造型构成和色彩处理上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西域文化
的融合,敦煌图案具有佛教趣味,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4.敦煌图案有些是相对独立图案,如洞窟顶部的藻井图案、佛龛
顶端的龛楣图案以及多种边饰图案。也有些图案是在敦煌的壁画中, 它们的形式是图案的样式。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三.敦煌各时期图案特征 1.北朝敦煌图案 ■北朝是指北凉、北魏、北周统治敦煌地区的时期,其时约录公元
420年前后到581年 ■北朝图案如藻井先以那种连续方井式的平棋图案,也演变为单一
方井式的藻井图案,窟顶与四壁的边饰也失去去建筑的意义,而成为 纯粹的装饰
■早期(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藻井与平棋相似成斗四式,中心 置垂莲,岔角画莲花、忍冬、火焰,最外层有山形莲瓣纹和幡,是护 法的宝盖
方连续
图2-17 彩陶中的二方连续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在二方连续的图案中还可见到图案的单元以对称和镜面的对称构 成
图2-18 彩陶中的重复、平移的几何图案
图2-19 彩陶中的镜面、对称的几何图案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原始时代的纹样概念和特点
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以印纹为特色。(大溪文 化)
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的彩陶,有一些以彩绘纹样与动物雕 刻相结合的作品,反映出农牧并重的经济生活。
第二节 装饰的萌芽
最先用于器物和生活用品上的装饰图形被称为实用品装 饰;
用于人体上的装饰图形被称为纹身装饰;
用于栖身居住之地的装饰图形被称为最原始的环境装饰
纹)、鱼形花纹、人面形花纹、鸟纹、蛙纹等。
半坡类型圜底钵
半坡类型彩陶钵
几何纹彩陶盆
尖底陶瓶
人面鱼纹彩陶盆
船形彩陶壶
鱼形纹是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多装饰于 卷唇折腹圜底盆的肩部或内壁,可分为单体鱼纹 和复体鱼纹,有写实化、抽象化、样式化,常用 横式直边三角形和线纹组成的装饰图案。
人面纹最有特色,共发现七例,多装饰于翻 唇浅腹盆的内壁。
数个单位 3. 以曲线为主,流行运用锯齿纹
半山型彩陶大罐
半山型彩陶四系罐
半山型彩陶双耳罐
半山型彩陶彩绘线条红、黑相间,产生富于变 化的节奏美,艺术风格富丽、精巧
5. 马厂型
马厂型彩陶发展的三个阶段:
1. 早期以双耳罐为主,装饰花纹虽流行红黑两彩,但不常 用红黑相间的画法。虽运用锯齿纹,但已不甚流行,并且 锯齿又粗又钝;
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一般使用直线,大多 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2. 庙底沟型 代表器型: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敛口小平底大瓮、
圜底釜 装饰花纹:几何纹(带状纹、垂弧纹、平行条纹、
圆点纹、回旋勾连纹、网格纹)、花瓣纹、羽状叶 纹、鸟纹、蜥蜴纹
彩陶钵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盆
龙山文化黑陶杯
龙山文化黑陶杯
龙山文化黑陶小杯
中国古代各时期瓷器介绍
元朝时期
青花人物图梅瓶
釉里红梅菊单系高足转杯
高足杯是元朝最流行的瓷器品种,釉 里红装饰呈暗红色,发色莹润。
明清时期
瓷器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明代推向了一个 新的高峰。
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官窑日益繁荣,大量生产御用器皿 和民用瓷器,以质量高、销路广,代表了明代制瓷水平, 其产品以青花、五彩为主流,在元代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 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将陶瓷艺术带入了一个全新 的领地。
珐琅彩、粉彩瓷器是清朝瓷器的重大发明。珐琅彩是国 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 琅彩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
清朝出现了专门论述陶瓷、研究陶瓷的著作,比较有 名的如朱琰《陶说》、蓝浦《景德镇陶录》、程哲《窑器 说》、唐英《窑器肆考》、寂园《陶雅》、许之衡《饮流 斋说瓷》等等。
明清时期
汉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广泛施釉,汉代的陶瓷器, 造型浑厚而饱满,许多器形模仿铜器造型。器 物表面施釉烧成温度约在950oC1000oC之间, 为低温釉,所以今天所见到的汉器表面出现有 细微碎纹。
秦汉时期
秦代陶器以兵马佣为最,形象逼真、神态 各异,身高一般在175cm-196cm,从服饰、相 貌上可分辨出将军、武官或武士及他们各自的 分工。
《灰陶蓝纹鼎》 夏
这件砂质灰陶高29厘米,表面拍 印斜横肌理蓝纹,是这一时期最常见 的装饰手法。
夏商周时期
《鸭形陶壶》商 这件陶壶似鸭身状,外壁拍印细
绳状,为平淡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几分 情趣。
《印纹硬陶瓮》周 这件陶器小口圆肩、鼓腹平底。造 型庄严原实,密集的小方格纹更添加了 厚实感。
秦汉时期
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大量与真人 等大的陶制兵马俑,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烧陶 水平。制作精湛,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工艺 成熟,几乎没有变形、开裂的问题,原材料使 用当地泥土,凝结性、可塑性强。
1列出原始社会彩陶的各种类型
1列出原始社会彩陶的各种类型,分别试述时代年限造型和装饰特色●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因1953年首先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而得名。
以卷唇盆和圆底盆、钵及小口细颈大腹壶、直口鼓腹尖底瓶为典型器物,造型较单纯,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
其纹饰主要有:①动物纹。
以鱼、蛙、鹿及鸟为装饰对象,尤以人面鱼纹、鱼纹、鱼鸟结合纹最为生动精彩。
它变化多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②几何纹。
多以抽象化的动物纹、植物纹、编织纹演变而来,有宽带纹、三角纹、曲折纹、斜线纹等。
③编织纹。
有线纹、篮纹、绳纹等。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1953年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分布区域为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南等省。
器形仍以盆、钵、瓶为主,还出现了瓮、罐等。
多平底、大口、曲壁、小底,形体多呈倒三角形,造型挺秀、饱满、轻盈而稳定。
年代约为公元前3900年前后。
纹饰有:①植物纹。
以旋花纹、叶状纹居多。
②动物纹。
有蛙、鸟等,较少见。
③编织纹。
有线、篮、绳等纹饰。
④几何纹。
多由圆点、钩叶、弧线三角和曲线等组成带状花纹。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1924年,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村而得名。
分布于青海、宁夏、四川等地。
器形以盆、钵、罐、壶为主,尖底器已消失。
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900年。
纹饰有:①人物纹。
如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人物彩陶盆花纹描绘5人一组携手起舞、腰带随之飘动。
②动物纹。
有蝌蚪纹、蛙形纹,最具时代特征的为旋涡纹和波浪纹,纹饰旋转、起伏,具有强烈的运动感。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1924年发现于甘肃和政半山地区,分布于甘肃及青海东北部,器形有短颈广肩鼓腹罐、单把壶、敛口钵、敞口平底小碗等,年代为公元前2650~前2350年,纹饰有锯齿纹、网纹,以及鱼、贝、人、蛙等形的纹样,以锯齿螺旋纹、波浪纹、锯齿纹最为典型。
部分器物的盖纽还被塑成人首形。
为中国原始雕塑的重要作品。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1924年秋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器形基本沿袭半山类型的造型,但较之半山彩陶显得高耸、秀美。
主要彩陶纹饰及演变PPT课件
鱼纹
仰韶文化阶段,彩陶艺术逐步走向繁荣,于 是,诞生了古朴而精美的各类图案。其中时 代最早、频繁使用的图案就是鱼纹。我们在 中学历史教科书及有关中华文明史的电视专 题片中,经常可以欣赏到西安半坡遗址出土 的鱼纹彩陶盆:在红色陶盆的内壁或腹外, 黑色线条勾勒出的形态各异的鱼儿栩栩如生。 最为称奇的是,神秘的人面纹与鱼纹巧妙地 组合在一起,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2021/7/23
主要彩陶纹饰及演变
1
人面纹
人面纹在仰韶文化早期和中期就出现。人面多作圆形,眼
或睁或闭,眉以上和人中以下为黑底白纹,中间为白底黑
纹。这种黑白黑的对比增强了装饰效果。在头顶和太阳穴、
嘴等部位装饰有鱼纹或向上弯的钩纹,异常奇特。眼以上
涂成黑色或空白的三角形,耳部或作向上的弯钩,或饰鱼
址出土完整和可复原的鱼纹盆达30余件,还有千片以
上的鱼纹残片、不仅如此,这些鱼纹数据构成了完整
的从早期到晚期的发展序列。根据它们所处的地层以
及上下叠压的关系,我们大体掌握了鱼纹发展变化的
规律,这一规律甚至可以成为考古学研究中分期断代
的标尺。
2021/7/23
5
彩陶鱼纹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2021/7/23
纹,嘴用两道相交的斜线表示,两边也各饰一条鱼纹。值
得重视的是,人面的头顶,画出半圆状的束发,并有横插
的发笄。还有特殊的一例,在鱼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
个人面,具有“寓人于鱼”的意义。它很可能是原始人在
水中捕鱼的真实描绘:人在水中只露出头部,捕到鱼后或
衔于口或系于头上,以便再腾出手来继续捕鱼。它也很可
2021/7/23
4
鱼纹是仰韶文化早期最为常见的彩陶图案,一直延续
冀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8.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共23张PPT)
彩陶舞蹈纹盆
彩陶舞蹈纹盆
具有舞蹈画面简洁,线条明快,笔法酣畅。透过静止 的画面,仍能让今人感受到远古的舞蹈艺术家击节踏歌、 肢体扭动时强烈的节奏感的特点
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这个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部10厘米,卷 唇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 纹,最上一道较粗,口 沿处也由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人,每组两 边用内向弧线分隔,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的柳叶形 宽线。舞蹈,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上有辫发,外侧的 两人的一臂均为两道线,似为表示舞蹈动作之意。值得 注意的是在每个人物的体侧都有一尾状物,大约是模拟 动物的一种装饰。舞蹈人足下的四道平圆圈线,可能是 表示人们在湖边进行舞蹈表演的场景。在这里,彩陶工 艺家表现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 线装饰,它模拟着三道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这是 一件杰出的优秀彩陶工艺品。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一起欣赏一下 彩陶的魅力
船型壶
船型壶 设计以船为形,腹两面以褐黑色 彩绘出网纹,似反映当时人们驾 船撒网捕鱼的生活,是半坡类型 彩陶中的艺术珍品。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罐小口,圆腹,腹侧安双环耳,平底。胎呈 暗红色。肩及上腹部以宽肥的黑彩条带和细 窄的锯齿状条带构成漩涡纹,利用弧线的起 伏旋转表现河水奔腾向前的韵律感。这种将 柔和的弧线和醒目的圆点相结合构成二方连 续的装饰带,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彩 陶 鹳 鸟 叼 鱼 缸
彩陶鹳鸟叼鱼缸 鹳鸟和鱼分别是原始社会两个部落 的图腾崇拜,它们代表两个氏族部 落的兼并;石斧象征的是权利。鹳 鸟和鱼面对石斧,寓意先民对劳动 生活的特殊审美气质。体现了中国 史前彩陶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 也标志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绘 画向物象绘画的发展。源自彩 陶 人 面 鱼 纹 盆
原始社会时期不同地域彩陶纹样
黄河上游
1.马家窑文化
A。马家窑类型:堆纹,泥质红黑彩
B。半山类型:内外皆彩,黑红两彩做锯齿型花纹
C。马厂类型:黑彩,有刻画符号
2.齐家文化
红色陶器,彩陶数量下降
黄河中游:
1.仰韶文化
A。半坡类型:红顶式,剔刺纹,红陶黑彩,多鱼,动物图案,是“有形式变化序列完整的
葫芦口尖底瓶和鱼纹彩陶盆”
B。庙底沟类型:以黑彩为主,少数兼用红彩,出现白彩,未见内彩,是“特征容易识别,
原始社会时期不同地域彩陶纹样
类大 型溪
文 化 的 绞 索
所谓绞索纹,也有学者称为绳索纹、链条纹,或又称为绹纹与绹索纹,甚至有称为旋 纹的,它象是描绘两股或多股绳索拧合的样子,我们觉得称为绞索纹也许更恰当一点。 大溪文化彩陶上的绞索纹可以分作若干类,由大类看有弧线式,也有折线式,由细部 区别看又能分出双线型和多线型。此外绞索纹也还有长结和短结的不同,长结绞索纹 绘得流畅精致,短结绞索纹绘得细碎粗率。绞索纹是大溪文化彩陶的标志性纹饰,绞 索纹彩陶是大溪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原始社会时期不同地域的彩陶纹样
原始社会时期不同地域彩陶纹样
幻灯片制作目的
1、首先了解一下原始时期有哪些文化 2、针对不同地区的文化的地域性,我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进行了解 3、欣赏不同地区陶瓷的纹理
原始社会时期不同地域彩陶纹样
中国史前文化
• 黄河中游
南庄头遗址 磁山文化 裴李岗文化 老官台文化贾湖文化 仰韶文化
庙底沟类型 下王岗类型 西王村类型
大河村类型 大司空村类型
庙底沟二期文化陶寺龙山文化 陕西龙山文化
• 黄河上游
大地湾文化 仰韶文化 马家窑文化 齐家文化
• 黄河下游
中国原始时期十六幅经典岩画陶绘作品赏析
中国原始时期十六幅经典岩画陶绘作品赏析中国古代原始时期十六幅经典岩画陶绘作品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弘扬我们的文化魅力、传承我们的文化精华,在欣赏古典岩画彩绘的中华古老文化的瑰宝道路上不断地提高文化修养,增强艺术情趣,快乐健康滴生活。
一、原始时期岩画最早的岩画则是雕刻于裸露的山崖石头表面,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新石器时代初期,属于我国绘画艺术的萌芽时期。
现已发现著名的岩画点有: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福建华安县仙字潭摩崖石刻、广东省珠海市高栏岛石刻画、台湾高雄县万山岩雕群、云南省沧源县石刻、广西宁明县明江石刻、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石刻等等。
云南省沧源石刻《人类生存活动场面岩画》赏析《人类生存活动场景岩画》云南沧源岩画位于云南省沧源县境内。
现已发现一千多个岩画图形,其中以人物图像为最多,还有动物、树木、太阳及一些原始表意符号等。
这幅图是一件较完整反映人类生存活动场面的岩画。
作品由三个部分组成。
图的中心位置,一条粗的实线表示着村道,人畜在一圆形弧线界定的村寨中和平相处。
画面的上方则是一群大小不同的舞者,他们双臂曲举,两腿屈膝下蹲,似乎在应和着震撼山谷的号子声跺步起舞,边跳边晃动着手上的器具,似乎在助威、呐喊,又似乎是在祷告着胜利。
画面的下方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杀场面:搭弓引箭者,挥舞枪棒者,拳脚相向者,还有横卧地面的尸首,构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战争场景。
整幅画面用赤铁矿粉以手指、羽毛绘制而成,画面虽呈现出原始人类对绘画形体表现得简略与稚拙,但通过对画面人物动态和场景的安排,使我们感受到我国南方原始人类生活的场景,使我们仿佛又听到了回荡在山谷的呼喊声和震耳而又有节奏的祭祀歌舞声。
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
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彩陶图案指新石器时代画在陶器上的装饰纹样,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彩陶纹样的题材极为丰富,有几何纹样、植物纹样、人面纹、鱼纹、蛙纹、鸟纹等,是原始人从事渔猎和农业劳动取得素材,以及对太阳、月亮、水、火、山石等自然形象和劳动工具的观察、接触、认识变化而来。
人面纹(图1—1)把人面和太阳组合起来,形象概括、简洁,据说是原始民族的图腾。
鱼纹(图1一2)有单体鱼纹、复体鱼纹等,造型简练,并各有特征。
植物纹样的形象有的像稻麦粒,有的像叶子,有的像花瓣(图1—3),夸张与抽象的手法很浓厚,并且熟练地运用了对称与连续的法则,表现了重复、条理、节奏等美的形式。
几何形图案纹样有直线形的,有螺旋形的,有波浪形的;据说是由动物图案演化而来,如鱼纹演化成直线几何纹(图1一4),鸟纹演化成螺旋纹(图1一5),蛙纹演化成波浪纹(图1一6)。
这些几何纹样熟练地运用了点、线和大小、黑白、疏密的层次关系,富有变化,表现出有节奏的运动感和韵律感。
彩陶纹样的构成形式有:(1)对称的组合。
有不同花纹或同一花纹的对称;两组对称;四组两相对称和六组三分相合对称四种。
(2)不对称的组合。
(3)同一母题花纹组成一条完整的带状花纹。
(4)不同母题的两种花纹相互连接起来合成一组花纹。
彩陶纹样体现了原始氏族社会纯粹的美的形式和美的形式感。
劳动、生活、自然对象及广大世界中的节奏、韵律、对称、平衡、比例、间隔、重叠、单独、粗细、疏密、反复、变化、统一等种种形式规律,集中表现在这里,为我国的图案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陶瓮“彩陶王”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型陶瓮“彩陶王”出土于我州境内积石山县三坪遗址。
原件彩陶王属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年左右,通高49.3厘米。
以造型独特,花纹别致而闻名于世,故称为“彩陶王”。
中国原始陶器——彩陶
中国原始陶器——彩陶在世界所有文明的早期阶段,几乎都经历过一个陶器的时代,最早的中华文明也是如此。
在中国早期陶器艺术中,最精彩的就是起源于六七千年以前的彩陶艺术,其中以仰韶文化(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几乎遍步于华北各地区,而以黄河中游为中心)遗存的以橙红色或棕红色绘有深红或黑色花纹的彩陶最惹人注目,所以仰韶文化也有“彩陶文化”之称。
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图案,是在陶器未烧之前画上去的,烧后彩纹固定在陶器的表面不易脱落,彩绘以黑色为主,兼用红色。
有的地区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的陶衣作衬底,以使彩绘花纹更加鲜明。
彩陶的主要纹饰有花卉图案、几何图案和动物图案。
这些图案多装饰在细泥陶钵、碗、盆和罐的口、腹部,而在器物的下部或往里收缩的部分是不施彩的,这种设计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联系。
因为新石器时代家居条件还相当原始,通常席地而坐或者蹲着,所以彩陶纹饰的部位大都在人们平视最容易看到的地方,再往下因为看不到,也就没有装饰了。
新石器时代的兽形红陶壶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
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
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
陶器的造型既讲究实用又讲究美观,其外形线条流畅、均匀,加上丰富多彩的纹饰,显得优美而充满艺术感。
陶器的种类较多,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其中以小口尖底瓶最为突出。
这些陶器往往由于年代的早晚或地域的差别,在器形和纹饰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据研究,彩陶的成型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捏制法这是最早的手工制陶方法,也是最简便、最容易的方法。
这种方式比较粗糙,成型不规则,但方便灵活,因此常被用于制作小型陶塑,而在制作日常器皿时较少使用。
泥片贴筑法和捏制法一样,也是一种较早使用的手工制陶方法,是用粘湿的泥片在一个类似内模的陶垫外面,一块一块地敷贴成一个陶器形状。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艺术设计
半山型因甘肃省广和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持续时间约公元前
2655~公元前2330年,色彩以黑、红两色为主,或有橙黄色陶地,装饰纹样以 黑红两色相间构成线条带锯齿形变化,或勾画葫芦网格纹,流水漩涡纹、水波 纹、格花菱田纹、起伏山川纹、圆圈网格纹、连弧纹等。半山彩陶的造型以短 颈、广肩、鼓腹罐最为典型,罐体近于球形,颈口有盲耳与器腹,两旁的双耳 相呼应,器高与腹颈比例恰当。
当人类开始打造第一块石器的时候,设计的历史就开始了。 在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早期,这一时期,人类赖以生 存的工具是极为粗糙的石器。从拣取到有意识加工,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 特别是其通常所追求的对称、均衡、饱满等造型因素,可以视作形式美的 萌芽。
距今约二十万年前,是旧石器时代 的中期。这一阶段石器的种类大大增加, 制作较为精细,功能专门化、多样化, 形式美感和装饰意向更加显著。
装饰形式演变
彩陶的设计艺术
在实用的器物上进行装饰,
发生于漫长的人类早期发展史中。 中国彩陶几乎没有无装饰的器物, 装饰之美成为它的特色,当之无愧 名之为“彩陶”。
半坡型
装饰内容较具体
庙底沟型
图案逐渐抽象
马家窑型
请归纳仰韶文化彩陶的装饰发展特点
曲线和直线,强调对比
1、装饰内容的演变
2、形式法则的演变
马厂型首先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向西发展到河西走廊,持续
时间为公元前2330~公元前2055年。马厂型彩陶还是以黑、红两色为主,也有 单用黑色的;器形变瘦加高,突出肩部,装饰常用波折纹、回纹、四大圆圈纹、 人形纹等,而以人形纹最为流行,人形纹在学术界称为蛙纹、谷神纹。有捏塑 浮雕等装饰手法。
心足,扩大的用火加温时的
受热面积。器颈部拔高,整 体造型宛如一只昂首挺胸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
彩陶图案指新石器时代画在陶
器上的装饰纹样,距今有六七千年的
历史。
彩陶纹样的题材极为丰富,有
几何纹样、植物纹样、人面纹、鱼纹、
蛙纹、鸟纹等,是原始人从事渔猎和
农业劳动取得素材,以及对太阳、月
亮、水、火、山石等自然形象和劳动
工具的观察、接触、认识变化而来。
人面纹(图1—1)把人面和太
阳组合起来,形象概括、简洁,据
说是原始民族的图腾。
鱼纹(图1一2)有单体鱼纹、
复体鱼纹等,造型简练,并各有特
征。
植物纹样的形象有的像稻麦
粒,有的像叶子,有的像花瓣(图
1—3),夸张与抽象的手法很浓厚,
并且熟练地运用了对称与连续的法
则,表现了重复、条理、节奏等美
的形式。
几何形图案纹样有直线形的,有
螺旋形的,有波浪形的;据说是由动
物图案演化而来,如鱼纹演化成直线
几何纹(图1一4),鸟纹演化成螺旋
纹(图1一5),蛙纹演化成波浪纹(图
1一6)。
这些几何纹样熟练地运用了
点、线和大小、黑白、疏密的层次关
系,富有变化,表现出有节奏的运动
感和韵律感。
彩陶纹样的构成形式有:
(1)对称的组合。
有不同花纹或同一花纹的对称;两组对称;四组两相对称
和六组三分相合对称四种。
(2)不对称的组合。
(3)同一母题花纹组成一条
完整的带状花纹。
(4)不同母题的两种花纹相
互连接起来合成一组花纹。
彩陶纹样体现了原始氏族
社会纯粹的美的形式和美的形
式感。
劳动、生活、自然对象及
广大世界中的节奏、韵律、对称、
平衡、比例、间隔、重叠、单独、
粗细、疏密、反复、变化、统一
等种种形式规律,集中表现在这
里,为我国的图案发展起了奠基
作用。
陶瓮“彩陶王”
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
大型陶瓮“彩陶王”出土于
我州境内积石山县三坪遗
址。
原件彩陶王属新石器时
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距今5000年左右,通高49.3
厘米。
以造型独特,花纹别
致而闻名于世,故称为“彩
陶王”。
1954年出土于临夏
州积石山县,现藏于中国历
史博物馆。
敛口圆底罐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高10.8厘米,口径8厘米,1975年甘肃舟曲县北山坪出土,舟曲县文化馆藏。
泥质橙黄陶,由两个小型敛口圆底罐相连,底座为圈足成杯形式,有穿孔。
施黑色彩绘于杯的口沿,上腹纹饰为波浪形状,线条宽长,乍看有如波涛汹涌,可见技法娴熟。
人面鱼纹彩陶盘
仰韶文化,高16厘米,
口径39.5厘米,1955年陕西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中国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仰韶文
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作,细
泥红陶,绘黑陶,敞口,卷沿,
浅腰,圜底近平。
口沿上施以
黑色,八等分的间隔处饰以条
形或三角形,简洁明了。
器身
为赭红陶衣,器内壁施绘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两幅,构成奇特的人鱼合体,体现了半坡人对鱼的崇拜之情,又似有某种原始巫术的意味,深藏奇妙的历史待解之奥秘,引人遐思。
彩陶花瓣纹盆
仰韶文化
庙底沟类型,高
12厘米,口径
20.3厘米,1956
年河南陕县庙
底沟出土,北京
故宫博物院藏。
泥质红陶,器表
磨光。
钵体盆
形,敛口,沿外
折,鼓腹,腹下
缩成高足,平
底,为庙底沟类
型的典型器例。
绘黑彩,纹饰以圆点和弧边三角相连缀,形成花瓣式彩绘的二方连续纹带,纹理优美,线条简洁流畅,装饰效果强烈。
旋涡纹彩陶
半山类型,高23
厘米,口径14.6厘
米,1977年甘肃兰州
出土,甘肃省博物馆
藏。
此壶泥质红陶,
手制,为盛储器。
壶
张口,缩颈,阔肩,
鼓腹,平底,腹下左
右各有环形耳。
腹部
以黄、红、黑彩绘连
续的旋涡状纹,颈部
饰平行线纹。
壶外表
柔滑而富有光泽,极
其雅致,风格端正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