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家小兔》教学反思
大班综合《逃家小兔》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逃家小兔》的基本内容,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亲情情感,让幼儿学会感恩和回报。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故事《逃家小兔》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2.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 通过讲述和讨论,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5. 通过故事讲解和活动,培养幼儿的亲情情感,让幼儿学会感恩和回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讲述法,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
2. 采用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图片,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 采用讲述和讨论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 采用绘画活动法,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5. 采用故事讲解和活动法,培养幼儿的亲情情感,让幼儿学会感恩和回报。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逃家小兔》2. 图片素材3.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4. 与故事相关的手工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或游戏,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逃家小兔》,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图片,理解故事情节。
3. 分析故事主题,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亲情情感,让幼儿学会感恩和回报。
4. 绘画活动:根据故事内容,让幼儿自由发挥,进行绘画创作。
5. 作品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讲述作品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
6. 总结:通过故事讲解和活动,让幼儿理解亲情的可贵,学会感恩和回报。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过程中的反应,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情感的发展。
3. 通过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了解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024年大班综合《逃家小兔》教案与反思总结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小兔与兔妈妈之间的亲情。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学会珍惜家庭,关爱家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亲情。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展开想象,进行创意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逃家小兔》故事动画。
2.教学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布置成温馨的家庭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只小兔子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叫什么名字?”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小兔子的了解,如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二)故事讲述1.教师播放《逃家小兔》故事动画,让幼儿认真观看。
2.观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讨论小兔子和兔妈妈之间的情感。
(三)活动环节1.创意绘画a.教师出示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小兔子。
b.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述小兔子的故事。
2.角色扮演a.教师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b.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
3.家庭手工a.教师出示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家庭小手工。
b.制作结束后,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2.教师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述、创意绘画、角色扮演和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充分参与其中,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在活动中,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了小兔子和兔妈妈之间的亲情,达到了教学目标。
3.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思考,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会关爱家人、珍惜家庭。
4.不足之处: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紧张、不自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鼓励。
5.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让他们在活动中更加自信地表现自己。
大班综合《逃家小兔》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能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
3. 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亲情,懂得关爱家人。
4. 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故事《逃家小兔》的阅读与理解。
2. 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3. 讨论故事主题,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
4. 创作亲子绘本,增进亲子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亲情。
2. 难点:学会换位思考,创作亲子绘本。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逃家小兔》。
2. 亲子绘本制作材料(如彩纸、水彩笔等)。
3. 空白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4. 录音机、故事音乐等辅助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坐好,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只小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故事讲解:a. 教师或有声故事课件,讲述《逃家小兔》的故事。
b. 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提问:“小兔为什么要逃家?它为什么会感到孤单?爸爸妈妈是怎么找到它的?”3. 角色扮演:a. 孩子们分组,每组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b. 教师指导孩子们如何表现角色的情感,进行角色扮演。
4. 讨论:a. 教师引导孩子们谈谈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亲情,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离开家?为什么?”b. 鼓励孩子们换位思考,体会家人的感受,提问:“如果你的孩子要离开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5. 亲子绘本创作:a. 教师向孩子们介绍亲子绘本的制作方法,并示范。
b. 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创作亲子绘本,表现故事情节或自己的感受。
6. 展示与分享:a. 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亲子绘本,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7. 总结与反思:a. 教师引导孩子们总结故事的主题,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b. 鼓励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孩子们深入体验故事情节。
幼儿园中班教案《逃家小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逃家小兔》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关注小动物的特征和习性,探究动物的行为和生存方式。
2. 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语言表达本领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流程1. 故事导入(10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要讲的故事《逃家小兔》,并请幼儿一起蹲下来,回忆一下本身曾经看到过的小兔或者其他小动物。
引导幼儿讨论小兔的特征和习性,如:长耳朵,长长的尾巴,喜爱吃萝卜,有脚趾和爪子等等。
2. 讲故事(15分钟)老师先快速叙述故事大约内容,为引导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铺设基础。
接下来再渐渐深入,详述小兔逃家的原因、小兔家人的担忧、小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最后重归于好的结果。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音、形、色等多种手段,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味,引起幼儿的爱好。
3. 分角色讨论(15分钟)老师请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表演者,其他幼儿角色扮演小兔家人和伙伴。
表演者将扮演小兔,其他幼儿则通过自编对话和动作表情,模拟小兔和家人伙伴的情景,加深对故事中情节和人物角色的理解。
4. 自由创作(25分钟)老师分发纸张、彩笔等工具,要求幼儿依据本身喜好,绘制一副关于小兔的图画,并在图画的下方简单描述小兔的模样和生活特征。
幼儿在画图的过程中,老师可引导他们思考:“小兔的生活在哪里?小兔每天都在做什么?小兔的伙伴有哪些?小兔喜爱吃什么?”等方面的内容。
5. 游戏环节(20分钟)老师利用教具和表现形式多样的游戏形式,如问答游戏、做动物运动、小游戏等互动环节,巩固幼儿对《逃家小兔》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并通过游戏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和动手本领。
三、教学反思在编写本次教案中,我认为加强幼儿对动物习性的理解能培育他们的自然察看力和阅读本领。
同时,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自由创作和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进展。
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1. 故事叙述方式的改进面对3—4岁的幼儿,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开冗长和繁琐的内容,依靠简单明白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段,让孩子们轻松地理解和接受,调动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爱好。
《逃家小兔》的教学反思

《逃家小兔》的教学反思篇一、《逃家小兔》的教学反思《逃家小兔》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绘本,每组图以黑白图和彩色图相结合,黑白图就像是兔宝宝与兔妈妈的对话,而彩色图则是每一组对话的最终呈现。
在PPT制作过程中,我全部选用了彩色画面,原因有二:一是画面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二是彩图的画面中是没有文字的,孩子能仔细的观察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另外,该绘本的画面非常注重细节,总会留给孩子一些“神奇”的线索。
小兔和兔妈妈虽然不断在“变”,但是从画面上能看到它们的影子,如小兔变成了小鱼,可小鱼的头还是小兔子,兔妈妈变成大树,而大树是一只兔子的形状,这都给孩子提供了想象的情境。
此外,《逃家小兔》这个绘本的语言相当有特色,句式都是如果你……我就……,于是我抓住这点,层层推进。
我讲完前面2幅图的故事情节后,便让孩子观察图片,猜猜小兔又变成了什么,兔妈妈由变成了什么?说说故事的情节。
活动最后,我让孩子展开想象,小兔还会变什么,兔妈妈跟着变什么才能找到她。
再来用上面的句式来讲述。
没有了图片的约束,孩子的想象力完全释放了,活动气氛很热烈。
从《逃家小兔》这本图画书中看出幼儿的潜力是无限的,他们读图的能力超出了我的估计。
幼儿通过感知这本绘本作品,学习了成熟的语言,并得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启示。
特别是提升了语言的表述能力,使幼儿想说、敢说、会说,且说得非常的好。
篇二、《逃家小兔》的教学反思又回到了幼儿园与宝贝们朝夕相处,心中自然很是高兴。
也是在周一的上午第一次带班这个班,便由衷地喜欢上了这群聪明可爱的孩子,相隔三个月后回这个班级任教,让我更希望自己带给他们的活动能让孩子们喜欢。
最近上了一节语言活动《逃家小兔》,故事内容十分浅白,读来却趣味十足。
它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有趣故事。
备课、准备教具时才发现,《小兔逃跑》这个故事没有配套图片,甚至连幼儿用书上也有没相关的内容,看着这个经典的故事,想起了那本经典绘本《逃家小兔》,而今天,在看了故事和及教材上的教学设计,再次想起这个绘本,权衡了之下,还是决定以阅读活动的形式展开,既关注对画面的观察,凸显句式的学习与掌握;同时在故事的讲述中,感受兔妈妈对兔宝宝那份浓浓的爱。
逃家小兔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逃家小兔教案及反思2. 年级:大班语言领域3. 课时:1课时4. 教材来源:《逃家小兔》绘本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能够简单描述小兔子和妈妈之间的亲情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亲人的关爱。
3. 情感目标:体验故事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感。
增强幼儿对亲情的认识,培养他们感恩的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亲人的关爱。
2. 难点: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亲人的关爱。
体验故事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体验角色的情感。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讨论。
3. 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表达爱意。
五、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逃家小兔绘本、图片、卡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与家人相处的美好经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家庭的歌曲,营造温馨的氛围。
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家庭成员和家庭趣事,引出故事主题。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逃家小兔》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
故事过程中,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情境体验: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角色的情感。
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爱。
4. 互动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彼此与家人相处的温馨瞬间。
邀请幼儿上台分享,增强他们的表达信心。
5. 亲子游戏:教师组织亲子游戏,让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家长的爱意。
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回忆故事内容,讨论家人之间的关爱。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意。
2023年逃家小兔的教学反思 逃家小兔教学反思(优秀5篇)

2023年逃家小兔的教学反思逃家小兔教学反思(优秀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逃家小兔教学反思穿越绘本的丛林,也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我们该如何发挥绘本其功效,引领孩子逐步走上阅读之路。
把绘本《逃家小兔》引入阅读指导课,其目的有二:一是引导学生读图猜图。
学会阅读绘本的基本方法,通过关注图画的细节,达到对图画的理解去猜想后面的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二是重视学法的指导,相机进行语言、思维的训练。
引导学生边读边看边猜想,喜欢绘本阅读,并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以后写话铺路。
具体做法如下:课伊始,出示封面,说说观察到了什么?猜猜故事的内容?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带着问题,怀着期待,走进文本,使阅读有方向感和目的性,能更好地欣赏到文本的精彩世界。
课上,抓住“钓鱼图”“爬山图”这两幅图,巧设疑问,引导学生关注画面的意义指向。
重视学法指导,通过导、猜、说、读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图文阅读,以画面的某个角落,引导学生关注绘本细节,来感受绘本的情趣。
在体验阅读乐趣的同时,使观察、想象、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提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会阅读。
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语言习得。
所以,不仅要引导学生“悦”读,还要在“乐”写上做文章,寻找孩子表达的`兴奋点,激起孩子们强烈的表达欲望。
《逃家小兔》这个绘本的语言相当有特色,都是小兔和妈妈的对话,并且句式都是如果你……我就……,于是我抓住这点,后面的几个回合,由扶到放,层层推进,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小兔还会变什么,兔妈妈跟着变什么才能找到她。
再来用上面的句式来填空。
既训练了他们的想象力,又训练了他们的说话能力。
首先,在师生共同阅读完整本书后,我把书中的故事变成小诗《永远的爱》,分角色朗读,理清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母爱在学生心中回荡。
幼儿园中班教案《逃家小兔》及教学反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逃家小兔》,让幼儿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家的温暖,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提高课堂互动性。
2.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母爱,学会感恩;鼓励幼儿多读类似的绘本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5.总结与延伸(5分钟)
(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母爱主题。
(2)布置作业,引导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
六、板书设计
1.故事标题:《逃家小兔》
2.生词卡片:母爱、温暖、家、逃家、小兔
3.创编故事提示:开头、情节、结局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今天学习的《逃家小兔》故事,并用新学的生词、短语进行造句。
3.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
(1)教师挑选故事中的一个情节,进行详细讲解。
(2)教师引导幼儿用新学的生词、短语进行造句。
(3)组织幼儿进行随堂练习,互相分享创编的句子。
4.创编故事(10分钟)
(1)教师给出一个开头,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编类似的故事情节。
(2)幼儿分组进行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分享创编的故事,大家共同评价。
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3.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动性4.创编故事的引导与评价
5.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在《逃家小兔》的教学中,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基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情感体验。难点在于让幼儿理解母爱的伟大和家的温暖,以及掌握故事中的生词、短语。重点则是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母爱,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逃家小兔》教学反思与评价逃家小兔教案反思实用

《逃家小兔》教学反思与评价逃家小兔教案反思实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想象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讲解《逃家小兔》的故事情节。
2.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和情感表达。
3.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如绘画、表演、讨论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小兔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故事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为学生讲述《逃家小兔》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故事情节。
3.分析角色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角色形象,讨论小兔子与妈妈之间的情感表达,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
4.教学活动(1)绘画:让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小兔子与妈妈。
(2)表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验故事情节。
(3)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温馨故事,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四、教学反思与评价1.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在绘画、表演等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观察、表达和创造能力。
2.教学亮点(1)故事讲解生动有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活动丰富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创造能力。
3.教学不足(1)在分析角色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引导。
(2)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关注。
4.改进措施(1)针对学生的表达不足,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针对讨论环节的参与度问题,教师可以设计更多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参与讨论。
五、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本次教学活动得到了学生的喜爱,他们认为故事有趣,教学活动丰富,学到了很多知识。
2.家长评价家长认为本次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表达和创造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
3.教师评价《逃家小兔》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班语言逃家小兔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逃家小兔教案反思1、大班语言逃家小兔教案反思活动背景:《逃家小兔》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和爱与温情的童话绘本故事,它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成。
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故事通过小兔和妈妈的对话展开情节,孩子们通过猜猜、议议兔宝宝与妈妈之间的对话,深切地体会到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能够满足孩子想象、创造、兴趣的需要,对幼儿的情感教育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自己爱妈妈的感情,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妈妈,关心家人,通过语言和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
活动目标:1.学会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兔妈妈对兔宝宝的爱。
2.大胆表达你对故事内容的猜测和想象。
3.学会接受和对待爱,用行动和语言表达你的爱。
4.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积累想象力。
5.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积累想象力。
重点难点:1.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和想象。
2、愿意用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逃家小兔》PPT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出示课件图片)(兔妈妈和兔宝宝)二、理解故事(播放背景音乐)有一天,兔宝宝告诉妈妈,他要逃跑了。
1、师:你们想兔妈妈听了小兔的话,妈妈会怎么办呢?妈妈会说些什么呢?2、师:小朋友,你们想过要离家出走吗?为什么呀?师:如果你们出走了,妈妈也会去追你的,因为你也是她的小宝贝呀!3、师:小兔子可不想被妈妈追上,他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鱼,游得远远的。
”提问:这下子兔妈妈该怎么办才好呢?(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说说自己的想法。
)出示课件一师提问:仔细看看这幅图,兔妈妈在干什么?她用什么做诱饵的?为什么要用胡萝卜做诱饵呢?总结:兔妈妈知道它的宝宝最喜欢吃胡萝卜了,这根红红的胡萝卜中藏着妈妈对宝宝满满的爱呢!4、师:可是小兔子不想被妈妈抓住,所以他说:“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我就要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逃家小兔教案及反思

逃家小兔教案及反思【篇一:《逃家小兔》课后反思】《逃家小兔》课后反思《逃家小兔》课后反思《逃家小兔》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简单故事。
小兔子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于是一场爱的捉迷藏就此展开。
这也是吸引我选择这一教材的原因。
现对这次的教学活动做一下反思:首先这是一次富于想象的学习活动。
这是此次活动的亮点,教师着力地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象讲述的空间:活动一开始,老师以奇怪的事为线索,设置悬念“小兔变成小帆船,兔妈妈会变成什么呢?”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并运用语言大胆讲述。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老师有给与提醒“妈妈可能变成什么”老师以提示的方式引发幼儿思考和想象。
发散性的提问,为幼儿展开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发现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是这活动的难点,引导幼儿分析原因,掌握线索。
ppt的运用为幼儿理解发现线索作了很好的铺垫,化解了活动的难点。
其次、这是一次生活化的学习活动。
中班的孩子已经学会认真听故事,并且听得懂故事的内容,还很喜欢跟着故事情节想象。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经验。
《逃家小兔》就是这么一个有着浓重生活情趣的快乐故事,老师仔细分析教材,定位在中班年龄段,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1、倾听故事,理解和感受妈妈的爱。
2、能大胆想象并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整个活动紧紧围绕目标开展。
层层递进。
在发展幼儿能力的同时有达到了情感的提升。
语言学习是交流表述的活动,只有孩子加入到活动中,才能真正地想说想讲,感到学习过程是自己与同伴与老师的交流的过程。
因此,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语言学习特点,运用了一些重复句式:“妈妈变成什么?”“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变成什么?”,等问题来引导幼儿。
这样,方便幼儿讲述续编,活动结束,可故事不会结束,他们可以源源不断地续编下去。
这个故事用这样的句式贯穿着,如果你变成(),妈妈说“我就变成()”,如果我在教学中能用这样的句式引导幼儿说说学学,那就更好了。
逃家小兔大班教案及反思

逃家小兔大班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逃家小兔》故事单元,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主题,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掌握故事情节,以及通过故事学习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主题,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2.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家庭亲情,以及角色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内容,学习角色对话,以及培养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逃家小兔故事书、图片、卡片、头饰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模拟家庭场景,让学生体验家庭亲情。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逃家小兔》,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和情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挑选故事中的经典对话,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仿表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进行情感体验。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主题,分享各自的家庭亲情体验。
教师邀请学生发表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逃家小兔》2. 主要角色:小兔、妈妈3. 故事主题:家庭亲情4. 重点词汇:逃、家、妈妈、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家》为主题,画一幅画,表达对家的感情。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逃家小兔》,让学生理解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多关注亲情,多与父母沟通,分享彼此的感受。
同时,推荐类似的亲情主题故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等,让学生继续深入感受家庭亲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家庭亲情,以及角色的情感体验。
2. 例题讲解:挑选故事中的经典对话,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仿表演。
大班综合《逃家小兔》教案与反思

大班综合《逃家小兔》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逃家小兔》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2. 能够参与角色扮演,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4. 培养幼儿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感悟。
二、教学内容:1. 故事《逃家小兔》的阅读与理解。
2. 角色扮演:家长、孩子、小兔等。
3. 讨论故事中的亲情主题,引导幼儿表达对家人的情感。
4. 创作活动:以家庭为主题的小组合作绘画或手工艺品。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逃家小兔》。
2. 角色头饰:家长、孩子、小兔等。
3. 绘画或手工艺品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4. 音乐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温馨的家庭音乐,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家庭,分享对家人的感情。
2. 阅读故事《逃家小兔》,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现故事情节。
4. 讨论:引导幼儿谈论故事中的亲情主题,鼓励幼儿表达对家人的感情。
5. 创作活动:分组进行绘画或手工艺品创作,的主题是家庭。
五、教学反思:1. 幼儿在故事理解、角色扮演和创作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2. 引导幼儿表达对家人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3.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需求,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4. 对于家庭主题的创作活动,可以进一步拓展,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方式表现家庭亲情。
5.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入类似的亲情主题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和感悟家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理解、角色扮演和创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家庭亲情的认识。
2. 通过幼儿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评价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成长和进步。
3. 收集和分析幼儿在创作活动中的作品,了解他们对家庭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类似的教学活动,共同培养幼儿对家庭的认识和感情。
逃家小兔大班教案反思通用

逃家小兔大班教案反思通用心灵塑造的最佳工程师。
教案要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师离不开教案来帮助自己实现教学成果,你是否明白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栏目小编精心整理的"逃家小兔大班教案反思",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逃家小兔大班教案反思【篇1】活动目标:1.理解作品中母子之间的亲情,体验你变我变的情趣。
2.能通过大胆想像、创编,理解事物间的关系。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故事磁带活动过程:一.谈话讨论。
――有只小兔想离开家,它说:妈妈我要逃跑啦!妈妈说:你逃跑,我就追。
小兔说:我变成小鱼。
妈妈说:我变成钓鱼人。
你们知道小兔还会变成什么――幼儿猜测小兔和妈妈各自会变成什么。
如:小兔变老鼠,妈妈就变猫等。
――引导幼儿讨论小鱼和钓鱼人、老鼠与猫之间的关系,为理解故事内容作准备。
二.倾听故事。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妈妈为什么要去追小兔――小兔和妈妈分别变成了什么――最后,小兔还想逃跑吗――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如果你是小兔,你想变什么三.游戏:你逃我追。
――幼儿自由两两结伴做游戏。
如:一幼儿说我变成小鸟,另一幼儿说我变成大树:一幼儿说我变成小脚,另一幼儿说我变成鞋子。
如此循环。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追逃关系,也可加上动作,使其更形象、生动。
活动建议1.小兔变着法子逃跑,想要离开妈妈的保护,向往一个独立的天地,这非常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独立性逐渐增强,希望自己能单独做更多的事。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尽情宣泄自己的独立欲望,体验故事中自然、亲切、浓郁的亲情,引发幼儿大胆想像。
2.最后的游戏环节中,幼儿可以引用故事中的对话进行游戏。
附故事:小兔逃跑一天,小兔子想离开家,它对妈妈说:妈妈,我要逃跑啦!妈妈听了,说:你要是逃跑,妈妈就追你,因为你是妈妈心爱的孩子。
逃家小兔教案及反思

逃家小兔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逃家小兔》这本书,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兔子和妈妈之间的亲情。
2. 培养学生爱护家人,珍惜家庭的感情。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逃家小兔》这本书,理解故事情节,了解小兔子和妈妈之间的亲情。
2.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找到答案。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逃家小兔》这本书,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理解小兔子和妈妈之间的亲情。
2. 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阅读找到答案。
3.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4.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
5. 总结本次教学,让学生明白家庭的重要性,珍惜家人。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是否到位?2. 学生对家庭观念的认同度如何?4. 角色扮演环节,学生是否能真实地体验到人物情感?5. 教学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家庭观念的认同度。
3. 通过学生的阅读反馈和参与度,评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七、教学资源:1. 《逃家小兔》图书或电子书。
2. 讨论卡片或问题列表,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角色扮演道具,如兔子耳朵、妈妈的围裙等,增强学生体验。
4. 反馈表格或评价表,用于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八、教学延伸活动:1. 家庭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家庭成员的画作,并在旁边写下一段关于家庭重要性的话。
2.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爱的故事,并进行分享。
3.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校参与亲子阅读活动,共同讨论家庭主题的故事。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逃家小兔》及教学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逃家小兔》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逃家小兔》故事,主要围绕小兔子与妈妈之间的亲情故事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1. 认识故事角色:小兔子、兔妈妈。
2. 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母爱的伟大。
3. 学习故事中的新词汇,如:逃、找、抱等。
二、教学目标1. 能听懂故事,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母爱的伟大。
2.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故事角色的认识,如:“小兔子逃跑了,兔妈妈找到了它。
”3. 能够复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
2. 教学重点:学习故事角色,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新词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逃家小兔故事挂图、角色扮演道具、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入课题,如:“你们有没有和妈妈捉迷藏的经历?”2. 讲述故事:播放逃家小兔故事动画,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认识角色。
3. 新词学习:讲解故事中的新词汇,如:“逃、找、抱”,让幼儿用动作表演出来。
4. 例题讲解:讲解小兔子与兔妈妈之间的对话,引导幼儿体会母爱的伟大。
5. 随堂练习:分组扮演故事角色,进行对话表演。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逃家小兔》2. 故事角色:小兔子、兔妈妈3. 新词汇:逃、找、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小兔子与兔妈妈。
2. 答案要求:发挥想象,画出故事中的角色,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他们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角色扮演的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进行家庭角色扮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情感发展,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答案要求。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家长参与的家庭角色扮演。
幼儿园绘本故事教案《逃家小兔》语言活动反思

幼儿园绘本故事教案《逃家小兔》语言活动反思1. 绘本故事简介《逃家小兔》是一本适合3-6岁幼儿的绘本故事,讲述了小白兔因为不听妈妈的话离家出走,在林中的种种危险和困境中度过,最后终于顺利回到家。
故事内容情节丰富,角色性格明确,既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能提升其自救能力和安全意识。
2.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语言活动的教学,我希望幼儿能够:•通过听、说、唱等多种方式,掌握故事中的基本信息和句式;•培养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提高语言敏感度;•加深对逃生自救意识的认识,并学习简单安全知识;•培养大胆探索和自主行动的精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教学步骤3.1 故事引入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故事情节,我先播放了一段有关小兔的视频,然后组织幼儿们跟我一起默读绘本故事《逃家小兔》。
3.2 故事复述在孩子们逐渐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我通过情感化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角色人物,加深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同时轻松愉悦地进入学习氛围。
3.3 安全知识教育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逃生自救意识,我向他们介绍了消防安全常识、地震避险知识等相关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轻松掌握相关知识。
3.4 故事互动在上述教育背景下,我组织孩子们模仿书中小兔的反应,做一些实际操作,如学习如何正确逃生,延续逃生的时间,找到合适的藏身之处等。
3.5 故事唱歌最后,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故事中的基本信息和句式,我组织了一次简单易学的歌曲唱跳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逃生自救的印象。
4. 教学效果与反思本次语言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孩子们不仅能够对故事情节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逃生自救的方法。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故事内容的表述方式不够丰富,互动环节的设置需要更多的巩固和拓展等,下一次我将努力改进,让孩子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逃家小兔》教学反思11篇

《逃家小兔》教学反思11篇《逃家小兔》教学反思1一、教学目标(一)观察图书中的图画,想象故事的情节,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二)朗读和理解图书中的文字,学习“如果你??我就要??”的句式,并以此创作对话。
(三)讨论图书的内容,学生交流自己的体验,感受母子间的亲情。
二、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故事播放音乐《小兔乖乖》1.你喜欢小兔吗?小兔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今天我们这本书讲述的就是小兔的故事。
3.出示《逃家小兔》这本书,介绍图书的作者和绘画者。
4.观察《逃家小兔》封面,说说小兔和小兔妈妈在说些什么?(二)看图想象故事的起因出示图一,观察图意:1.小兔在干什么?他想去哪儿?2.小兔要离家走了,他心里是怎么想的?那么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小兔的话。
3.小兔离开妈妈,到外面去,兔妈妈放心吗?读读兔妈妈的话。
4.小兔为什么逃家?如果你是小兔的话,你会逃家吗?(三)读图,引入情境,练习说话1.师:(让孩子们看图)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这时候,妈妈会怎么办呢?妈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注意倾听、引导。
小结:孩子们想得真好,你想知道图画书上的兔妈妈是怎么办的吗?请仔细看、认真听。
看看谁的想法和书上的兔妈妈一模一样?师:“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要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2.小兔子可不想被妈妈追上,于是,他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哎呀,这下子兔妈妈该怎么办才好呢?聪明的孩子,快快来帮帮兔妈妈吧!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说说自己的想法。
(看黑白图)师:“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看彩色图)师:仔细看看这幅有趣的图画,你发现了什么?生:兔妈妈的穿着、她的钓饵??师:你觉得兔妈妈能抓住变成小鳟鱼的小兔吗?为什么呢?3.可是,小兔子不想被妈妈抓住,所以他说:“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逃家小兔》教学反思
王旭2014 秋本学期,我走进建国,接触新鲜而陌生的绘本教学,带着几分好奇,几分期待,跟着老师们学习了大半学期的绘本教学课,并尝试上绘本课,真的感觉看起容易,做起难。
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的合奏。
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
绘本故事,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
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美好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了《逃家小兔》这本绘本。
我在执教《逃家小兔》时,我想到《逃家小兔》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在帮助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更能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于是,在设计教学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开展本次绘本教学。
第一遍:通过看图,大胆猜测,鼓励想象,降低难度,教师讲,师生讲,看图讲,给孩子们呈现完整的故事内容。
第二遍:角色自居,师生表演读,分角色读体会妈妈的爱。
并再图片上讲内容做了放大缩小处理。
第三遍:编织生命,让孩子说说爸爸妈
妈的爱,再说说自己诗如何爱爸爸妈妈的。
这个环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反思自己执教过程,结合很多老师们的建议,我对本节课反思一下:
1、《逃家小兔》这个绘本的语言相当有特色,都是小兔和妈妈的对话,并且句式都是“如果你……我就……”,于是我抓住这点,层层推进,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小兔还会变什么,兔妈妈跟着变什么才能找到她。
再来用上面的句式来填空。
没有了图片的约束,学生可以完全的放开。
这个环节由扶到放。
一步一步。
既训练了他们的想象力,又训练了他们的说话能力,但是我的教学仅停留在故事内容上,没有拓展,大胆延伸出去,如引导学生想想:如果你(变成小蜜蜂),我就变成(甜甜的花蜜),如果你(变成小汽车)我就(变成红路灯)……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更能体会妈妈伟大、无私、勇敢的爱!
2、绘本作业的设计:拓展诗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安排,内容显得复杂,孩子们出现多数不认识字,只有靠老师读代,一切感觉是老师自导自演,包办代替。
如果这个时间用来让学生讲故事或者让学生写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或者如果学生说了爸爸妈妈的爱后,叫她们画下来,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3、在结束本故事时,我把书中的故事变成小诗《永远的爱》,在朗读中,理清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母爱在学生心中回荡。
出现一些黄颜色字的内容,导致学生看不清楚。
这也是自己准备
不够充分导致的失误。
总之,绘本教学带给我无尽的思考,绘本教学之路漫长,我将一如既往跟着老师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