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研究(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研究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研究摘要:本文以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原因及解决策略。
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原因分析;解决策略;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也在逐步完善。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
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研究,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二、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认为数学难以理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缺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3.课堂氛围不活跃:部分课堂氛围较为压抑,学生害怕提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
4.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数学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5.评价体系不完善: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导致学生过分追求分数。
三、原因分析1.教育观念滞后:部分教师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缺乏创新意识。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不高,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地区数学教育资源匮乏,影响了教学质量。
4.家庭教育环境: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数学学习缺乏关注,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四、解决策略1.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3.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5.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给学生形成一种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希望对你有用!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篇1一、问题提出(一)课程改革的客观诉求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发展纵向深入的应然需求,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价值虚化、目标弱化、内容窄化、实施僵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悖于“以学生为核心”课程理念的践行,而且桎梏数学本质凸显,严重弱化了数学的育人功能,影响了生师学科素养和教学质量提升。
基于问题解决,不少人士都积极投身于基于本土化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江苏省洋思、东庐中学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探索的自主教学模式,既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
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尽管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论文、案例数以万计,但因山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水平相对薄弱,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如何引导县域初中教师理性移植并有效嫁接先进教改、学改经验,由此催生具有本土特色、能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县域初中数学校本研修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诉求旬阳县地处陕南山区,辖22镇,现有初中、九年制学校29所,初中数学教师200余名。
一直以来,我们以校本研修为抓手,立足县情,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总结出“行政推进、统筹资源、校际合作、活动引领”的校本研修经验和“三模四载”研修方式。
十一五期间,在充分调研分析新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申报立项安康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实施中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探寻出“创新课标教材学习方式、启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资源整合工程和探索建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等三项策略,引领全县数学教师积极建构人文化生态课堂,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由“讲堂”向“学堂”转变,努力探寻课堂教学与远程教育资源的最佳切合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尝试将学科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尝试与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尝试与研究》结题报告威远县越溪镇中心学校一、问题的提出:应试教育教师以讲代导,学生以听代思,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迫使学生走进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应试能力较强,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这与“课改”的精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很不相适应。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课程以信息化带动着教育的现代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使学校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所有这些没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可持续发展”,教学改革仍然显得十分缓慢,究其原因,问题出在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
我校地处偏远山区,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能力良莠不齐。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束缚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作了认真思考,认为采用探究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
因此,从2008年开始,提出了《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的实验课题。
二、研究问题的背景: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
由于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未来得及更新,旧的教学模式与课改实验思想和要求格格不入。
应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许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纷纷提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各种教学理念。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教育部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配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的大力实施与全面推广,我们要以课题实验研究为引领,以初中数学的探究式课堂教学为核心,开展新一轮课改实验的实施。
初中数学教研组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现将本次教研组活动结题报告如下:二、研究背景与目标1. 研究背景(1)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需要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
(3)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影响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2. 研究目标(1)探索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
(2)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3)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改革。
(4)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现状。
(2)行动研究法:针对研究问题,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3)案例分析法:对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剖析,提炼教学策略。
(4)经验总结法: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四、研究过程与成果1. 研究过程(1)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等。
(2)组织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活动。
(3)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根据研究目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4)撰写研究报告:对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
2. 研究成果(1)形成了一套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2)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观念仍需更新。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 研究背景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
然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
2.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和实践,确定一种简单易行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3.1 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了解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3.2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调研,观察和记录不同学校的初中数学教学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3.3 教学实验在选定的学校中,开展教学实验,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比较不同策略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影响。
3.4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比不同教学策略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4. 研究结果经过研究和实践,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4.1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2 简单易行的教学策略通过实地调研和教学实验,发现简单易行的教学策略对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有积极影响。
例如,提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等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4.3 教学策略的有效性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分析,证实了本研究确定的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
5. 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简单易行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通过提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6. 研究建议基于本研究的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6.1 教师培训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培养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能力。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通过“四步法”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标之三:通过使用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教辅工具,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究精神。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景模拟、探究思考、剖析理解、拓展创新等,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我们成功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课题的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我们成功地探索了“四步法”教概念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资源不够充足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通过研究课题,加强教师自身的研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教师的实践和理论水平,力争成为科研型教师。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概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每个环节扎实,才能实现课题的目标。
2、主体性原则: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研究气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我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尊心。
3、对比性原则:采取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对照的形式,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4、探索性原则:使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研究环境,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数学概念,使学生自觉进行探索新知的过程。
5、激励性原则:帮助学生实现成功,让学生在学和做___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愉悦,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热情。
6、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摸索“四步法”数学概念教学的操作方法,把所讲授的数学概念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去理解和掌握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实践的机会。
初中数学教学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开发和利用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摘要: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在我们每一节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新知识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错误时客观存在的。
甚至老师也会有出错的时候。
新课程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我们都要积极去解决。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认真审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努力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及时捕捉学生错误中的价值,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发展,使错误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认真揣摩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因势利导,让课堂生成更精彩,让错误伴随着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错误资源数学教学利用有效性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实践研究的提出与意义(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在授课的教学中已经不是单纯上知识的传授,而是新课程对人生追求带来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关键要建立自信心。
”良好的学习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
一般课堂都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反复训练,然后领悟的“满堂灌”模式。
学生处于被动、被迫、强记、机械模仿的操作过程,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程式化。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学习中产生的。
这些错误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但教师在广泛利用校内外资源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错误这一潜在的隐性课程资源。
学生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了课程资源,顺应了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对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推动作用;错误资源的提出为教师拓宽了思路,使错误资源不再荒废,进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学生学习中生成的错误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数学教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以下是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教研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校数学教研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本次教研活动。
三、教研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把握教材重难点。
2.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
四、教研活动内容1. 学习新课程标准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交流教学经验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的经验。
通过交流,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 分析教材重难点教师们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各章节的重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通过分析,教师们对教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指导。
4. 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观摩活动结束后,教师们进行了评课,对观摩课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5. 研究教学方法教师们针对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如函数、几何、概率统计等,进行了教学方法的研究。
通过研究,教师们找到了一些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3.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王敏一、课题的提出和实践意义课堂“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实际上,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行为的不当,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这就需要开展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让我们教师真正树立有效教学的现代教学理念,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探究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追求“时间+策略=高效”的有效教学.二、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1、课题研究目标:(1)、探索和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3)、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2、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将采用“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解决学生低效学习、教师低效教学的问题。
课前要求师生共同备课;课中要求“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课后要求师生拓展;最后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
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大胆创新,有序有效地开展本课题实验。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一是调查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努力使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操作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切合学生实际,提高实效;二是调查实验过程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变化发展,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事实依据。
(2)实验观察法。
选择一些对比班,运用系统分析和整体思维方式设计研究思路,加强实验观察。
同时记录学生学习方法及其成效,并及时进行必要调整.通过实验观察,不断修正和完善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更加有效.(3)经验总结法。
边研究,边总结,努力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达到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一)、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策略一、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学习洋思课堂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演练”先学:关键环节——导读后教:教师所教内容必须是学生自学讨论后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包办者。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研究结题报告
03
研究结果
数学活动课的实施情况
01
课程设置
在研究期间,我们观察到初中数学活动课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
数学应用、数学游戏、数学建模等多个领域。这些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
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02
教学资源
学校为数学活动课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数学软件、教具、以
及在线学习平台等。这些资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初中数学活动课 的教学策略、方法及其对学生学 习效果的影响。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为初中数学教育提供 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数学教 育的改革与发展。
02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与样本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某城市的5所初中学校为研 究对象,涵盖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 育机构。
样本选取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研究结题报告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研究背景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与建议 • 结论
01
研究背景
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
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目前初中数学教育仍以传统的讲授式 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
传统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2 3
活动课实施效果显著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成绩,发现参与 数学活动课的学生在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 力方面有明显提升。
活动课内容丰富多样
本研究设计的数学活动课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 数学游戏、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等,满足了不同 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活动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数学活动课的过程中,提升了 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同时加深 了对数学教育的理解。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总结3篇.doc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总结3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总结3篇》的内容,具体内容:本学学期,初中数学组的课题研究工作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数学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果。
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总...本学学期,初中数学组的课题研究工作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数学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果。
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工作总结篇一课题的提出《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县抓住新课改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和科学实质,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尤其以安图三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为翘楚,小组互动,六步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已在全县全面铺开,我校也积极响应,首先在数学学科尝试采用小组互动,六步达标教学模式。
但小组合作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小组内缺乏有能力的组织者,不会进行合理的分工,不知道怎么进行合作学习,有的甚至不知道小组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不明确原因一个可能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讲,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教师对目标描述的不够清楚。
教师也缺乏适当的组织和指导,所以六步教学通常只能完成四步或五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初中数学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改变小组合作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热闹,不求实效的现象。
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成绩。
本课题的研究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课题成果研究报告
提高初中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方法的研究成果经过了两年的课题研究,本课题组进入结题阶段,现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以下总结,主要研究成果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在运用数学概念解题教学中提升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这个课题的研究价值在于探讨、解决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指向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情况,更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有关数学概念的课堂教学,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总结出如何提高学生运用定义解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的课题研究始终围绕我们的原定研究目标展开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两年来,围绕概念教学怎样让知识活跃起来,让学生活跃起来,让方法灵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解题能力,课题小组的实验老师们认真研讨探索。
我们在概念教学中的成果体现在以下四个阶段的改变:1、创设情境更多样,引入概念更新颖,学习目标更明确。
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求新知的强列兴趣。
在概念教学的引入环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事物中引入、从旧概念引入、通过计算机观察引入。
提供足够的直观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看、听、做等,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引出概念。
使学生再也不觉得数学概念枯燥乏味。
2、操作感知更实际,运用迁移更灵活,掌握概念更具体感知形象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一环,也是为他们打开数学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
在概念引入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教师以足够的感性材料,组织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快乐的感悟体验中,主动地探究概念的内在本质。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的实老师已能主动地从学生角度去思索,想到学生需要什么,脑子里会想些什么,学好本知识概念的难点在哪里,如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填充好新旧知识间的空缺,从而建立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运用概念解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3、比较综合,逻辑抽象,促进内化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学习不应看成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一个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新发现与新理解过程,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而。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4篇)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4篇)数学课题结题报告(通用4篇)数学课题结题报告篇11.研究的问题本课题以中学数学课程教材开发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初、高中数学“课标”教材的编写和实验为载体,以新中学数学教材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模式为切入点展开。
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部分:1.1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
通过研究,认清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认清我国数学教育的优势与问题所在,提出新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当把握好的基本关系。
研究成果是一组有新意的、能指导教材编写的论文。
1.2新初中数学课程教材的创新设计、编写和实验。
通过研究,探索新初中数学课程教材的创新点,如探索创新的开放的数学课程教材结构体系,探索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自主学习方式的数学课程教材设计机制,数学课程教材设计中积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设计等。
研究成果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九年级)》、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教学资源等以及一组相关论文。
1.3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教材设计、编写和实验。
通过研究,寻找具有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高中数学课程教材设计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接受式与活动式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的数学课程教材的设计与编写途径,数学课程教材设计中积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设计等。
研究成果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教学资源以及论文。
1.4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
通过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帮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理解数学本质、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特别是数学探究能力上的作用和途径。
研究成果是《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本)》、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和论文。
2.研究思路本研究按照“文献研究——建构理论——教材编写实践——教材实验——归纳、反思——修正教材”的路线进行,从对数学教育改革的历史分析开始,在分析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以当代数学课程理论、数学教育心理学理论等为依据,构建数学教育改革中应当把握的基本关系、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以及数学课程教材的创新等理论;在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新初、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将理论付诸于教材编写的实践,并通过教材实验以检验理论构想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再通过多种方法收集教材实验数据和实验区师生对教材的反馈意见,经过认真分析、归纳,作为教材修订的依据,落实在教材修订过程中。
初中数学教研课题研究(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
本课题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课题研究目标1. 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2.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形成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为我校数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1)分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2)总结国内外初中数学教学的成功经验,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
(3)研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1)设计并实施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案例,包括课堂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
(2)观察、记录、分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案例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3)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特点,研究并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评价研究(1)建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评价指标体系。
(2)对实施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班级进行跟踪调查,收集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反馈意见。
(3)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观察法:观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状态,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本研究以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理论与实践。
二、研究背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零散、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
而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方式,能够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现状分析、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初中数学单元教学案例研究等。
五、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现状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零散、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评价方式不够科学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六、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基于对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现状的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等。
这些理论的提出为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七、初中数学单元教学案例研究为了深入探讨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本研究选取了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的实际操作和效果,为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八、实践效果与反思通过实践应用,我们发现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深入反思和改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一、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课题旨在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将本课题的结题报告如下。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背景当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启发性和创新性;评价体系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制约了数学教育的质量。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改革与实践,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1. 分析现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2. 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3.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4. 分析改革与实践成果,提出改进措施。
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教育文献,了解国内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2. 实证研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改革与实践,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改革与实践的效果;4. 经验总结:总结改革与实践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四、研究过程1. 分析现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我们发现现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启发性和创新性;(3)评价体系过于强调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们提出了以下教学模式:(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情境教学等,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3)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教科研课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申报\初中数学课题申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主持:包长淮扬中市外国语中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从202X年4月开题,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已初见成效,现将实践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我们的教育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屡见不鲜,提高教学效率使教育教学有效性提高,一直是教育者们探索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关课改新矛盾和新问题的争论越来越激烈。
课堂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暴露的问题最多,也备受人们的关注。
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得无奈而痛苦。
因此,有必要使我们的教师理解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
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解决问题。
2.1 课题研究的意义2.1.1理论价值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尊重学生是“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的需要。
传统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的存在,按照整齐划一的教学设计、目标、要求授课,只注重单一知识的传授,教师一言堂,学生就端坐教室迷迷糊糊地听,效率低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个别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掉队,丧失学习的信心。
课程改革确立的新理念以及两纲教育的提出的目标,都要求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发展,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和发展,这是教学的根本归宿。
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需要经过科学实际的检验。
回眸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师捧着一本书,从头讲到尾,课后大量机械性重复性作业,让学生疲于应付,学生对学习已经没有任何兴趣,造成了教学的高耗低效,毫无效益可言。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研究内容:1. 研究数学教学的阶段性特点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2. 研究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提供个别辅导和扩展学习的机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研究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4. 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创设具有探究性质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来调查学生对于不同教学方法的反馈和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态度。
2. 观察法:观察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表现,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四、研究结果:1. 阶段性特点和教学目标的研究表明,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2. 学习差异的研究显示,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3.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是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策略来实现。
4. 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研究显示,创设探究性质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研究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教师应根据他们的认知能力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2. 实施个性化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初中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面对数学的急剧变化,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应该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让学生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在21世纪的今天,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及技能,然而,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一种固定的逻辑联系。
学生不再是快乐的学习,而是成为为了解题而解题的数学机器。
纵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还依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弊端:①重“教”轻“学”;②重结果,轻过程;③重知识掌握,轻探究合作能力;④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
面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都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如何使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多种合理途径和方法转化成为主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觉掌握数学基本技能和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就摆在了我们学校数学教师工作者的面前。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将会使数学课堂更加的完善和科学,将会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它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增强,将更加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
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说明。
态度是个体对待人或事较一贯、较固定的心理倾向,数学态度是指个体对数学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现象,同时又是外界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
不言而喻,数学学习态度,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由对数学学习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份构成。
数学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也是诸多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内容。
《城镇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研究》结题报告
《城镇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摘要: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二年来,课题组通过实验班的课堂探究性教学以及实验班学生对专题的研究性学习,取得了一些进展: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1、引言众所周知,人类已迈入了一个知识化、信息化、学习化的时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明确提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的潜力。
作为教师,我们培养的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因此,必须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
21世纪青少年需具备的“关键能力”可以概括为: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于是一种名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根本,改变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种学习,使学生得到“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使学生的各项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构建一种有助于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主动探求、发现与体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xx一、课题的提出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的体现。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
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
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概念的教学,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的基础,搞清概念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但多数教师往往不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只重视概念的运用,忽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重要阶段。
强行地将新的数学概念灌输给学生,无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将严重影响学生形成真确的数学观,阻碍学生的能力发展。
二、课题的涵义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
我们的调查表明,有48%的同学认为初中数学较难是因为概念太多。
有22%的学生认为数学概念记不住的原因是理解有困难,有40%的学生有时不会灵活运用概念解题。
有93%的学生认为使用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教辅工具对理解数学概念有帮助。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研究”从四个环节进行概念教学的探索:情景引入,感悟概念;探究思考,形成概念;剖析理解,巩固概念;拓展创新,延伸概念。
一改以往教师照本宣科地提出概念的定义,用探讨、情景模拟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主动获得数学概念,而且在概念获得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归纳推理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课题的基本目标目标之一: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在现行教材版本和课程标准下实施数学概念的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绩,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而“四步法”教概念是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研究总结的经验。
目标之二: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的合作交流意识,使教师教学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做科研型教师。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概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每个环节做扎实了,才能最终实现课题的基本目标。
2、主体性原则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就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我表现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要让学生从“为了获得一个好的考试分数而学习”,端正到“因为数学有很大的用处而努力学习。
”3、对比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对照的形式,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4.xx原则探索性原则,是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努力使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数学概念,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进行探索新知的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5.激励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成功,让学生在学和做中能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愉悦,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此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热情,使学生能不断地追求新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数学概念教学,教师要积极寻找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采取宽容态度,不要过多指责;要容忍学生幼稚的或不成熟的想法,尊重并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创造机会使学生能经常体验成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创造潜能。
6、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通过两轮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摸索“四步法”数学概念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把所讲授的数学概念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去理解和掌握概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一)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前期,我们数学教研组老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聘请了县教研员老师。
确定了九年级16班、九年级14班、九年级1班为实验班。
进行了课题研究的申请。
学习相关理论,积累了相关理论基础。
了解他人在此课题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借鉴经验教训。
2014年12月撰写了课题研究的计划。
(二)实施阶段(2015.1——2015.5)2015年1月制定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在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调查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明确人员撰写分析报告,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有效开展课题研究做好前期准备。
3月份,课题研究组全体成员每人上了一堂有关概念教学研讨课。
备课时须按新课程要求设计教案,在课堂教学中,授课者重点关注概念的引入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背景与认知水平;概念的形成是否有探究过程;然后组织了具体的评课,分析每个研究者在哪些环节还做得不够,还有待加强的地方。
结果大家发现教学的流程缺乏完整性,对概念的巩固与应用重视不够,缺少相应的环节。
在4月份,白延辉老师在全校上了一堂《二次函数》为内容的课堂教学展示课。
改进了概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5月份,全组成员在上课、听课的基础上,结合前段对学生调查分析,得到了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即“四步法”教学:第一步,情景引入,感悟概念。
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直观的方法,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想得来的东西,成为学生能亲身体验的东西;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又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探究思考,形成概念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往往模拟数学家发现新的概念和命题的探究过程。
第三步,剖析理解,巩固概念。
心理学原理认为: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
第四步,拓展创新,延伸概念。
只有通过解题,学生才能加深对概念的认识,才能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参与研究者根据各自的心得体会撰写了课题论文。
九年级白延辉老师所任教的班级在期末考试中成绩明显提高,人平分高出10多分。
另外通过对本次模拟试卷的分析,其中纯概念题为2、8、9、10小题,共计16分,16班的得分率为98%。
九年级其它老师所任教的班级在模拟考试中成绩也明显提高。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运用数学概念教学理念,能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5年5月,我们再进行了一次全组的教学研讨活动。
就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进一步疏通了研究的思路,进一步改进了课堂教学的方法。
在这一轮中,白延辉老师所上的《分式的概念》一课,先让学生回顾分数的知识,再利用代数学的基本思想——用字母代替数,由学生用字母代替分数的分子分母以后,再与整式进行比较,与分数进行类比分析,得到分式的概念,进而由分数有意义与分数的值为零得到分式有意义及值为零的条件。
整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由旧知得到新知,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学生也就灵活自如地理解并掌握了该知识点。
总结阶段(2015.5——2015.6)1、根据实验前后学生的检测成绩,做好统计分析报告。
2、写出结题报告。
3、以论文、课堂观摩等形式进行经验总结。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一年的研究中,我们认为我们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教师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概念教学的发展方向首先就是课堂教学上要以精彩的内容来吸引人。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精心备课,而且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自身的再学习。
2、实验班的学生与非实验班的相比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意识增强了,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均名列前茅。
特别是实验班学生的人平分和及格率是全镇最高的。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不仅增强了组内同事之间的凝聚力,合作精神大大的增强了,而且师生间的关系融洽了。
很多老师跟同学交上了朋友,他们之间不仅只讨论数学问题,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的问题也经常在一起交流。
4、构建了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摸索出了如何进行概念的引入、形成、巩固、发展等环节的教学,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七、经验与教训反思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认为概念教学法是适应当今教育理念的。
1、对初中数学实施概念教学有以下优点:(1)、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2)、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概念教学首先就是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精心备课,而且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发现问题,加强自身的再学习。
2、在对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感觉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还有以下问题(1)、在教学中,教师怎样诱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针对不同的数学概念,有选择性的、创造性的运用概念“四步法”教学。
总之,通过一年多对该课题的研究,我们体会到数学概念教学虽然有一些困难和不足,但是它仍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关注了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了机械记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