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驯悍记》看莎士比亚的女性意识

合集下载

驯与训

驯与训

驯与训作者:杨林贵周亚曹丽娟来源:《人文杂志》2015年第02期内容提要莎士比亚的《驯悍记》揭示了近代早期妇女的教育与其主体构成的关系。

通过妇女以驯与训的形式接受的教育在她们的身份构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折射出该剧女性角色的受教育问题。

教育成为资本主义初期妇女的“职业”以及家庭身份的重要决定因素。

该剧通过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妇女地位戏剧化的塑造过程,让我们看到了职业以及道德身份的流变性。

即是说,妇女在新的社会分工中“贤妻”和“花瓶”两个角色同时得到了强化和挑战。

换个角度讲,那个时代划分妇女职业的传统类别,既在某种范围内得以固化,又在其他方面遭到瓦解。

关键词莎士比亚《驯悍记》女性教育身份构建〔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2-0073-06莎士比亚的早期喜剧《驯悍记》通过本剧和剧中剧结合穿插的方式演绎了驯悍故事,虽然算不上莎剧中的上品,但妙趣横生的故事和机敏的对白同样令不同时代的读者和观众领略了作者在这部“不成熟”作品中展露的艺术天分。

然而本剧的正剧部分是不能令所有人解颐的,从不同角度去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特别是彼特鲁乔驯服凯瑟丽娜的主要故事并不能让所有人都开怀,因为围绕驯悍主题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自本剧诞生之日就是个争议不断的话题。

①从当今某种政治批评的眼光看,驯悍主题本身就具有“政治正确”方面的问题,女权主义者因为本剧所涉及的性别政治倾向对整部剧作深恶痛绝似乎也有道理。

本文无意为莎翁开脱或者辩护,我们应该看到,仅从主要故事以及个别台词表面意义来评判整部剧的思想问题有失偏颇。

实际上,《驯悍记》对主要故事的戏谑化处理为驯悍加了引号,特别是结合戏前的引子(序幕)来看,正剧的驯悍故事反倒成了戏中戏,是供引子中的斯赖,这个“戏外”人物取乐用的,观戏的过程也让他自己的贵族身份得到了确证。

莎士比亚为正剧的驯悍故事设了一个框,这个框外还有一个框,所以,观众或读者在看的是斯赖观看的驯悍故事。

解读《驯悍记》中的喜剧与悲剧

解读《驯悍记》中的喜剧与悲剧

【摘要】对莎士比亚的早期戏剧《驯悍记》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从人文主义视闽看,这是一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新的生活原则获胜的喜剧;从女性主义视阈看,这是一出表现女性主体性丧失的悲剧。

【关键词】人文主义;女性主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其作品以内容的广泛,语言的丰富优美,思想的深邃,艺术技巧的精湛而征服了观众和当时的文坛,甚至在今天仍不乏其崇拜者,与他同时代的著名剧作家本·琼生在为1623年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全集》所写的题词中赞叹“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尤其是他的37个剧本更是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天才剧作家的艺术才能。

肖伯纳把莎士比亚冠为“戏剧之王”,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对他来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

也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空间。

“莎学”已成为世界显学,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几百年来不断地被评说,各国研究莎士比亚的论著已汗牛充栋,但艾略特仍感叹“要谈论莎士比亚,也许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正确。

”可是,文学批评不是去寻求答案,而是挖掘不同的解读方式。

《驯悍记》共分五幕,再加一个序幕。

这是莎士比亚的早期戏剧创作,至于创作的时间多有歧义,约在1592—1596年间。

这出戏剧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喜剧。

但是每个读者解读这本书时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本文就《驯悍记》中喜剧和悲剧的文化内涵作为解读。

一、人文主义视阈——体现新的生活原则获胜的喜剧欧洲经过中世纪的漫漫黑夜,终于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14至17世纪,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在西欧展开,揭开历史的新的一页,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虽然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帜,但决不是为了恢复古希腊罗马的旧文化。

而是要建立起适应当时社会向前发展所需的新思想新文化。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了一套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对抗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这一词源出拉丁语Humanismus.人文主义不是由一个或几个思想家提出,而是人文主义思想家们共同的创造。

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与《驯悍记》

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与《驯悍记》

第16堂第乞期唐山学院学报V01.16N o.4 2003年12月J ournal of T angs han C o l l ege D ec.2003 ====—=;==%#=========;=;;===========;。

======;=======;===一一:=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与《驯悍记》鞠蕊(唐山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北唐山063000)摘要:结合莎士比亚时代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状况,通过对其早期喜剧《驯悍记》的结构和剧中女性人物性格的分析,揭示作家真实的创作意图,阐明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词:莎士比亚;女性主义;人文主义;宗教中图分类号:11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9X(2003)04—0040—03Shake spe a r e’S I de as of Fem i ni s m i n‘‘The T am i ng of t he Shr ew’’J U R U(Fo r e i gn L angua ges D epar t m ent,T ang s han T eacher s C o l l e g e,H e bei T an gs h an063000,C h i na)A bs t r a c t:C om bi ned w i t h exam i nat i ons of t he s oci al,cul t ur al and r el i gi o us condi t i ons i nShakespe ar e’S age。

t he s t r uc t ur e a nd t he char ac t er s of t he her oi nes i n t he com edy“T he T am i ng of t he Shr e w”ar e anal yzed,and a s a r es ul t,Shak es pear e’S i deas of f em i ni sm hi dde n unde r t he ap par en t s t o r y ar e i l l us t r at ed i n t he paper.K ey W or ds:Sha ke spea r e;f e m i ni s m;hum ani s m;r el i gi on作为英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先驱,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具有超凡洞察力和预见能力的伟大作家,莎士比亚用他的作品无时无刻不在引导人们懂得“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oD J莎翁塑造了众多的具有反抗中世纪传统道德和思想的新女性形象,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作家用鲜艳的彩笔描绘了这位秀丽优雅、敏慧机智的新女性形象。

莎士比亚喜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莎士比亚喜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莎士比亚喜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文学大师莎士比亚,一向以人物形象的刻画著称。

在他的喜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有勇敢直爽的青年,老成持重的绅士,风趣聪敏的仆人,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动的个体,在剧中都有各自存在的位置和意义。

在如此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又以女性形象最为突出、最为显眼。

有人说莎士比亚喜欢表现女性,也善于描写女性,把这种说法拿到他的喜剧中来看,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一莎士比亚的喜剧一般都以男女主人公自由恋爱成功,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结束,借此来正面宣扬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力求摆脱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等.在这些喜剧中,他塑造出许多贵族青年妇女形象,描写她们与封建习俗、封建道德、封建传统的冲突,最后争取到爱情和婚姻的幸福结局。

这些女性身上存在着不少共同的特点,是莎士比亚心目中优秀女性的典型。

首先,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全都具有高尚纯洁的心灵,对爱情严肃认真,忠心不二。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名著中,作者为了反对禁欲主义而往往走向它的反面,他们笔下的女性常常是纵欲放荡的,比如《十日谈》就是如此.而莎士比亚的道德观念与他们有着很大的不同。

他在肯定男女爱情的合理性的同时,又坚决反对淫乱行为,主张维护爱情的真挚纯洁。

因而他笔下的女性既向往热烈的爱情,又能洁身自好,重视贞操.《仲夏夜之梦》中的赫米娅与爱人拉山德一起跑到森林中去,拉山德提出要“一块草地可以作为我们两人枕首的地方",这对于已立誓白头偕老的一对情侣来说,要求并不过分,但赫米娅却庄重地回答道:“好朋友,为着爱情和礼貌的缘故,请睡的远一些;在人间的礼法上,保持这样的距离对于束身自好的未婚男女是最合适的”.再如《一报还一报》中依莎贝拉把贞操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当安哲鲁用她弟弟的性命作为要挟手段,企图凌辱她时,她无比坚定地说:“宁可让一个兄弟在片刻中死去,不要让他的姐姐因为救他而永远沉沦。

《驯悍记》人物和主题新探

《驯悍记》人物和主题新探

《驯悍记》人物和主题新探作者:吴平春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第21期内容摘要:《驯悍记》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多数研究者从女性主义出发,将《驯悍记》解读为女性主体意识的悲歌,男主人公彼特鲁乔是男权和夫权的代表,而女主人公凯瑟丽娜则是男权下的牺牲品。

本文试着从文本角度,对作品的人物和主题作些新解,以多角度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意图和婚恋观念。

关键词:莎士比亚《驯悍记》人物主题莎士比亚的喜剧歌颂爱情和友谊,以浪漫感人著称,充满了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海誓山盟、生死不渝的动人气息,但《驯悍记》一反莎士比亚喜剧的浪漫传统,讲述猛男彼特鲁乔将“悍妇”凯瑟丽娜驯服成“贤妻”的故事,充满闹剧的世俗意味。

但细品之后,别具一番温情和浪漫。

关于《驯悍记》的主题,多数研究者从女性主义出发,将《驯悍记》解读为女性主体意识的悲歌,男主人公彼特鲁乔是是男权和夫权的代表,而女主人公凯瑟丽娜则是男权下的牺牲品。

本文试着从文本角度,对作品的人物和主题作些新解,以多角度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意图和婚姻家庭观念。

一.彼特鲁乔——爱情猎手表面上,彼特鲁乔是一个金钱的追逐者,他对凯瑟丽娜毫无爱情可言。

彼特鲁乔宣称,只要女方有钱,“无论她怎样淫贱老丑,泼辣凶悍,我都一样欢迎;尽管她的性子暴躁得像起着风浪的怒海,也不能影响我对她的好感,只要她的嫁妆丰盛,我就心满意足了。

”他最关心的不是凯瑟丽娜的相貌和人品,而是嫁妆。

另一对有情人路森修和比恩卡一见钟情,为了追求自由爱情不惜私奔,更加突显了彼特鲁乔赤裸裸的金钱嘴脸。

虽然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男人择偶的首要条件是嫁妆,但像彼特鲁乔这样对嫁妆毫不掩饰的贪图也是不合常情的,他这样先声夺人、虚张声势显然是为“驯悍”作铺垫。

彼特鲁乔关心嫁妆不假,但他更关心的是对方的人品。

但他对凯瑟丽娜的追求并非单纯追逐金钱,而是建立在对凯瑟丽娜的了解之上。

首先,他了解到凯瑟丽娜的父亲是自己父亲的老朋友,有其父便有其女,凯瑟丽娜的人品不会差到哪儿去,正如他在求婚时对凯瑟丽娜的父亲所说的那样:“您知道我父亲的为人,您也可以根据我父亲的为人,推测到我这个人是不是靠得住!”其次,他深谙女人的天性,知道泼辣凶悍只是凯瑟丽娜的表象,而非她的本性。

人文主义思想下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女性观之比较研究——以《驯悍记》与《牡丹亭》为例

人文主义思想下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女性观之比较研究——以《驯悍记》与《牡丹亭》为例

人文主义思想下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女性观之比较研究——以
《驯悍记》与《牡丹亭》为例
潘乐一
【期刊名称】《艺术科技》
【年(卷),期】2022(35)15
【摘要】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两位在世界戏剧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戏剧家。

汤显
祖是中国明代剧坛上最优秀的传奇作家,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高的
戏剧家,他们的作品都闪现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及对女性意识的深刻思考。

文章
以《牡丹亭》和《驯悍记》为例,比较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在人文主义思想下产生的
女性观,并明确造成异同的根源,以期在比较中更深刻地了解、认识他们的作品。

【总页数】4页(P141-143)
【作者】潘乐一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3
【相关文献】
1.历史语境下莎士比亚《驯悍记》的女性观
2.从女性主义解读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品的人文思想——以《牡丹亭》和《威尼斯商人》为例
3.历史语境下莎士比亚《驯悍记》的女性观
4.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品中女性观之比较\r——以《邯郸记》
和《麦克白》为例5.《驯悍记》在中国舞台上的本土化探析——以上海人艺《驯悍记》和陕西人艺《驯悍记》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驯悍记读后感

驯悍记读后感

驯悍记读后感
《驯悍记》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的喜剧,它以幽默诙谐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凯瑟丽娜和彼特鲁乔这两个角色的形象和互动。

在剧中,凯瑟丽娜是一个脾气暴躁、凶悍、倔强的女子,而彼特鲁乔则是一个机智、狡猾、善于挑战传统的男子。

这两个角色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碰撞。

在阅读这部戏剧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凯瑟丽娜的形象所吸引。

她是一个具有强烈个性和独立思考精神的女性,她不愿意接受传统的女性角色的束缚,而是追求自由和平等。

她在剧中的变化和成长,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

同时,我也被彼特鲁乔的机智和勇气所打动。

他敢于挑战传统的男性角色形象,不畏惧凯瑟丽娜的凶悍和倔强,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驯服她。

他的行为方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男性的力量和魅力。

在剧中,凯瑟丽娜和彼特鲁乔的关系变化也是非常有趣的。

他们从最初的互相敌视,到后来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帮助,最终达到了心灵的契合和爱情的升华。

这个过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总的来说,《驯悍记》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戏剧,它不仅具有幽默诙谐的笔触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还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它让我对人际关系、男女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论《驯悍记》的创作意图

论《驯悍记》的创作意图

论《驯悍记》的创作意图作者:彭丽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4期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莎士比亚一直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作为英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先驱,莎士比亚始终以引导人们懂得“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为宗旨。

但是,他的早期喜剧《驯悍记》却让很多人尤其是女性主义者甚觉不爽,在她们看来这部喜剧全然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一种侮辱、戏弄和迫害,是对女性的一种极大不尊重。

笔者认为,这种批评是对莎士比亚创作此剧的真实意图的误解。

戏剧开始,是一个贵族狩猎归来,遇到一个名叫斯赖的穷补锅匠因喝醉酒躺在酒店门口昏睡。

为了取乐,贵族决定戏弄一下他。

贵族命令随从们把斯赖抬到家里,给他洗澡,穿上华贵的衣服,弹奏高雅的音乐,命令一个漂亮的女奴扮演他的妻子,嘱咐仆人们在他酒醒后尊称他主人,并且告诉他过去的15年里他一直在做梦,以为自己是乞丐。

于是,闹剧真正开始了。

斯赖酒醒后,面对眼前的如此“真实”的一切,真的以为自己是贵族了。

在众人的趋奉下,他去观看一出为他演出的戏剧。

这是一场贵族完全由于无聊和空虚而策划的戏弄穷人的滑稽剧。

然而,“驯悍记”的故事便是在这个大故事中展开的。

凯瑟琳娜是帕度亚富翁巴普提斯塔的女儿。

她被称作泼妇,在帕度亚以善于骂人而声名远播,被周围人冠以疯、悍、泼,以至于无求婚者上门问津。

父亲急于将凯瑟琳娜这个“滞销货”嫁出去,不惜昂贵的嫁妆。

维洛那绅士彼特鲁乔得知情况以后,决定娶她为妻。

彼特鲁乔在向凯瑟琳娜求婚和婚后的几天,以爱护妻子为名,故意做出一副比凯瑟琳娜更暴躁、任性和乖戾的样子,让她饱受饥饿劳累之苦,倍受遭人误解、怠慢的折磨,从而使她领悟到一个好妻子不该倨傲粗野,应遵从“妇道宣言”的道理,而且成为了帕度亚城最柔顺的妻子。

这出戏剧的正剧部分吸引了所有人们的眼球,或是男人们看到彼特鲁乔强迫凯瑟琳娜承认两点钟是七点钟,指月亮为太阳,说男人是女人时开心地大笑,或是女人们看到凯瑟琳娜恭顺地站在丈夫面前诵读“妇道宣言”时气愤地咬牙切齿,读者们的关注焦点统统停驻在了“驯悍”这出戏上,而全然忘却了在这出戏之前还有另一出戏,即整个剧的序幕——贵族戏弄穷汉斯赖以取乐。

“驯悍”的狂欢和女性的悲剧

“驯悍”的狂欢和女性的悲剧

[摘要]以狂欢化为出发点,就人物性格而言,莎士比亚《驯悍记》中的凯瑟琳娜是一个独立、有主见、大胆直率的新女性,其丈夫彼特鲁乔只不过是狂欢仪式中的小丑,一个自大、卑鄙的独裁者。

凯瑟琳娜由“悍归”转化成“贤妻”在深层意义上揭示了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 悍妇人物性格狂欢化女性悲剧在莎士比亚喜剧中《, 驯悍记》是较为简单的一部,人物数量和人物内心独白相对较少。

但其中女主人公凯瑟琳娜的性格在学界颇有争议。

有的批评家认为凯瑟琳娜是一个十足的悍妇,而有的女性主义批评家又认为她是维护女性权力的最强音。

本文将以人物性格分析和狂欢化为出发点,来阐明凯瑟琳娜是一个独立、是非分明、大胆直率的新女性,她最后由“悍妇”转化成“贤妻”的喜剧在深层意义上揭示了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而她的丈夫彼特鲁乔只不过是狂欢仪式中的小丑,彼特鲁乔的“驯悍”过程其实是父权制社会对女性压迫的表现。

一、“悍妇”的定义“悍妇”一词很早就进入了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的变体形式。

从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三部曲之一《奥瑞斯提亚》中塑造的弑君篡权、谋杀亲夫的克吕泰美斯特拉,到亲手杀死自己亲兄弟和爱子的《美狄亚》,人们对于“悍妇”可谓“谈悍色变”,“悍妇”成了逾越尊卑常轨、试图颠覆主流文化的代表。

其实,无论是克吕泰美斯特拉的谋杀亲夫还是美狄亚的残忍杀子,都是在不公正的社会压迫下爆发出来的一种过激反应,是在别无选择的两难中疯狂和绝望的行为。

悍妇之所以“悍”,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权思想压迫下的发泄。

她们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命运作斗争,她们都是独立、有思想、勇敢而真实的个体。

埃斯库罗斯三部曲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是用戏剧的形式来描写没落的母权制跟发生于英雄时代并获得胜利的父权制之间的斗争”[1 ] ,因此,家庭复仇故事的表象下,实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性政治冲突,而女性遭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

在今天的定义中,“悍妇”一词虽然少了很多如美狄亚和克吕泰美斯特拉般的血腥和狂暴,但也是一个贬义词,通常被定义为“唠叨、性格怪癖、脾气暴躁、桀骜不驯”的女性。

历史语境下莎士比亚《驯悍记》的女性观

历史语境下莎士比亚《驯悍记》的女性观
陈 芳
(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 , 湖北 十堰 4 4 2 0 0 0 )
摘 要: 通过 再读 莎士 比亚早 期 戏剧作 品《 驯悍记 》, 本 文 以历 史语境 为切 入 点 , 结合 莎士 比亚
时代 的社 会 文化状 况 , 对人 物 角 色进 行分 析 , 揭 示莎 士比亚 的创 作 意图 , 透 视其 在 { - * r l 悍记 》中的
女性 观 。
关键词 : 莎士比亚; 驯悍记 ; 历史语境 ; 女性观 中图分 类号 : I 1 0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1 5 3 ( 2 0 1 4 ) 0 6 - 0 0 7 5 - 0 3 莎士比亚是英 国文艺 复兴时期 的一位伟 大诗 女性 意识 呢 ?我们不 妨把 此文放 在历 史语境 中来 分 人、 戏剧家, 他的作 品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 , 深受世 析 , 就 会发 现莎 翁 的 真 正意 图。莎 士 比亚对 于 女 性 界读 者 的喜 爱 。作 为伟 大 的人 文 主义 者 , 莎 士 比亚 地位 的思考 与 肯定是 由文 艺复 兴时期 的社会 现 实所 在其 作 品 中时刻 体 现 出 以人 为本 的人 文 主 义 思 想 , 决定的。 引导 人们 探 寻人 的价值 、 尊严 和力量 。同时 , 莎士 比 《 驯悍记》 及相关简 评 亚在其作品中塑造出了许多敢于反抗中世纪传统道 《 驯悍记》 是莎翁早期 的戏剧作品 , 讲述了一个 德和思想的新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在莎士比亚鲜活 情节滑稽有趣的故事 。l 6世纪 的英 国为故事 的背 的描绘中美貌与智慧并重 , 既有女扮男装 , 手握法典 景, 故事情节以剧中剧的形式展开。《 驯悍记》 是打 在法庭上力辩群雄 , 以其机智才华拯救男主人公们 猎 归 来 的贵族 老爷 戏 耍 醉酒 的补 锅 匠赖 斯 , 把 他 带 而令 人拍 案 叫绝 的鲍 西 亚 ; 也 有 勇 于 追求 爱 情 不 惜 为 他 准 备 的一 幕 剧 。驯 悍 的故 事 才 舍 弃生命 的朱丽 叶 ; 还 有妙语 连珠 , 才 思敏捷 的 罗瑟 回家 乔装 一番 , 琳。从莎士 比亚笔下这众多新人文主义女性形象中 是整个戏剧的正剧。剧中聪明的男主人公迎娶了刁 脾 气 暴 我 们不 难看 出其 女性 意识 , 他 肯 定 了女性 婚 恋 自由 蛮 的富家 女凯 瑟 琳娜 。凯瑟 琳 娜 性 格 乖 张 ,

《驯悍记》中的弱者形象和强者地位

《驯悍记》中的弱者形象和强者地位

《驯悍记》中的弱者形象和强者地位【摘要】:莎士比亚所著的《驯悍记》描写了一个性子倔强暴躁,难于管教的姑娘凯瑟丽娜被一个脾气更加反复无常,任性古怪的男人彼特鲁乔驯服的故事。

在文章中,首先认为,不能仅仅因为凯瑟丽娜具有男权社会不能容忍的女性的一些强硬和叛逆的性格特点,就把她称作泼妇。

其次作者分析到在当时社会中,妇女的弱者形象是男人赋予的。

父权社会中,有一系列的关于妇女的套话,比如听话乖巧的女儿,温柔可人的妻子,或是成为男人们获取更多财富和提升社会地位的工具。

最后,作者提出在当时社会中,是妇女让男人的强者心理得到了满足,让他们的强者地位得以巩固。

【关键词】:弱者; 强者; 男权社会《驯悍记》描述了一个任性倔强的姑娘凯瑟丽娜被她的丈夫驯服的过程。

故事的女主人公凯瑟丽娜是一个脾气暴躁,易怒,粗鲁的姑娘,是一个不受青年男子们喜爱的对象。

她的丈夫彼特鲁乔在这个驯服过程中是个胜利者。

虽然很多人认为该剧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因为促成凯瑟丽娜和彼特鲁乔以及比恩卡和路森修这两对美满理想的婚姻。

在当时社会,理想的婚姻模式应该是这样的:妻子对丈夫应该是言听计从;丈夫在家庭具有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

私以为,莎士比亚这部戏剧《驯悍记》,将妇女的弱者形象和男人的强者地位这一男权社会的套话灌输给了读者。

在《驯悍记》中,为什么凯瑟丽娜在当时社会被称为泼妇呢?事实上,她蛮横无理的态度以及粗鲁的肢体动作都是在捍卫自己作为妇女的尊严。

凯瑟丽娜所做出的一系列粗鲁的举动,例如,击打她的妹妹比恩卡,将笛子砸到霍坦西奥的头上,以及给彼特鲁乔一计耳光,都是因为她的作为妇女的尊严受到了羞辱。

比如,妹妹比恩卡拥有众多的求婚者,而卡瑟丽娜却门可罗雀。

而且,比恩卡的求婚者们居然在凯瑟丽娜面前抨击她的粗鲁和蛮横。

凯瑟丽娜的愤怒可想而知。

女人天生的嫉妒油然而起,因此她只有把所有的愤怒发泄在比恩卡身上以此来报复那些比恩卡的追求者以及偏爱比恩卡的父亲:“巴普提斯塔:怎么,怎么,这丫头!又在撒泼吗?比恩卡,你站开些。

论文论莎士比亚风俗喜剧中女性形象提纲

论文论莎士比亚风俗喜剧中女性形象提纲

论文论莎士比亚风俗喜剧中女性形象提纲
毕业论文提纲
题目论莎士比亚风俗喜剧中女性形象
一、绪论
(1)介绍《驯悍记》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两部作品的写作背景(2)国内外莎士比亚风俗喜剧中女性形象研究现状
二、分析风俗喜剧女性人物形象
1.自尊自爱。

如培琪大娘和福德大娘
2.对待爱情认真,忠心不二。

如《驯悍记》中,凯瑟丽娜爱上彼特鲁桥后,由凶悍暴躁变得温顺听话。

3.具有大胆叛逆性格的性格。

如凯瑟丽娜以“悍”作为反抗的武器,抗拒封建包办婚姻。

4.具有才思敏捷的形象。

如《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的福德大娘和培琪大娘惩罚爱占便宜的破落爵士福斯塔夫。

三、风俗喜剧所体现出的女性主义
(一)女性不再沉默,争夺两性话语权。

(二)对封建思想的批判,提倡妇女解放。

(三)自由恋爱,描绘理想社会。

四、莎士比亚风俗喜剧中女性形象的出现的原因(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和局限性(如仍存在男权主义)。

五、结语。

《驯悍记》中的角色分析

《驯悍记》中的角色分析

《驯悍记》中的角色分析【摘要】《驯悍记》系莎士比亚早期出彩的喜剧之一,是他第一创作阶段的作品,讲述了“悍妇”凯瑟丽娜被其丈夫驯服的故事,体现了伊丽莎白女王时期男权主义对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表现了男权社会下对女性所做的规范要求。

【关键词】莎士比亚;喜剧;女性;角色塑造莎士比亚的喜剧中大多以爱情婚姻为主题,描绘美好的生活,崇尚幸福的爱情,结局也常以完美谢幕。

在这部剧中,莎士比亚宣扬了女性在男权社会所应遵从的道德规范――柔弱是女性的特征,屈从是女性的品德。

女主角凯瑟丽娜是位悍妇,脾气暴躁,对人粗鲁,还动辄出手打人。

而她的妹妹比安卡,则是一个优雅的,非常有教养的少女。

他们的父亲巴普提斯塔定下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当他的大女儿凯瑟丽娜定亲之后,追求妹妹比安卡的人才可获得她的芳心。

但凯瑟丽娜任性固执,以致没有人敢上门提亲,就连她的父亲和妹妹都无法忍受这样一个火药桶。

而后来凯瑟丽娜却嫁给了壮汉彼特鲁乔,尽管起初是违背她的意愿的。

毕竟,为了获得巴普蒂斯塔承诺的丰厚的嫁妆,彼特鲁乔决心将凯瑟丽娜改造成一个合格的妻子。

彼特鲁乔用类似“以暴制暴”的方式使其臣服,且获得成功。

一、悍妇角色性格的改变该剧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描述了悍妇凯瑟丽娜的形象。

当霍坦西奥经人介绍教凯瑟丽娜学习音乐时,她稍有不顺心就“袭击”老师。

她把比安卡逼到一个角落里,追问哪个是妹妹的意中人。

由于未能获得满意的回答,便开始满屋子追打比安卡。

这些描写生动展现了一个泼妇的形象。

而读者也可以通过他人之口体会到这点。

巴普蒂斯塔,“你这恶鬼一样的贱人”;格雷米奥,“娶她?鬼才会吧。

傻到和她结婚的人还不得下地狱?”;霍坦西奥,“我就是再不济,也不会为了座金山和她结婚!”凯瑟丽娜似乎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魔鬼,谁要是和她沾上边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而彼特鲁乔先生的出现解救了大家,他将和凯瑟丽娜成亲。

结婚当日,彼特鲁乔“戴着一顶新帽子,穿着一件旧马甲,他那条破旧的裤子脚管高高卷起;一双靴子千疮百孔,可以用来插蜡烛,一只用扣子扣住,一只用带子缚牢。

解读驯悍记中的喜剧与悲剧

解读驯悍记中的喜剧与悲剧

【摘要】对莎士比亚的早期戏剧《驯悍记》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从人文主义视闽看,这是一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新的生活原则获胜的喜剧;从女性主义视阈看,这是一出表现女性主体性丧失的悲剧。

【关键词】人文主义;女性主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其作品以内容的广泛,语言的丰富优美,思想的深邃,艺术技巧的精湛而征服了观众和当时的文坛,甚至在今天仍不乏其崇拜者,与他同时代的著名剧作家本·琼生在为1623年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全集》所写的题词中赞叹“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尤其是他的37个剧本更是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天才剧作家的艺术才能。

肖伯纳把莎士比亚冠为“戏剧之王”,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对他来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

也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空间。

“莎学”已成为世界显学,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几百年来不断地被评说,各国研究莎士比亚的论著已汗牛充栋,但艾略特仍感叹“要谈论莎士比亚,也许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正确。

”可是,文学批评不是去寻求答案,而是挖掘不同的解读方式。

《驯悍记》共分五幕,再加一个序幕。

这是莎士比亚的早期戏剧创作,至于创作的时间多有歧义,约在1592—1596年间。

这出戏剧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喜剧。

但是每个读者解读这本书时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本文就《驯悍记》中喜剧和悲剧的文化内涵作为解读。

一、人文主义视阈——体现新的生活原则获胜的喜剧欧洲经过中世纪的漫漫黑夜,终于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14至17世纪,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在西欧展开,揭开历史的新的一页,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虽然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帜,但决不是为了恢复古希腊罗马的旧文化。

而是要建立起适应当时社会向前发展所需的新思想新文化。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了一套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对抗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这一词源出拉丁语Humanismus.人文主义不是由一个或几个思想家提出,而是人文主义思想家们共同的创造。

又一个哑巴新娘——莎士比亚《驯悍记》新论

又一个哑巴新娘——莎士比亚《驯悍记》新论
卢 秀敏 : 又一个 哑 巴新娘—— 莎 士比亚 《 悍记》 论 9 驯 新 7
又一个哑 巴新娘
— —
莎 士比亚《 驯悍记》 新论
卢 秀敏
内容提要 :驯悍记》 《 是莎士比亚的一部早期喜剧, 本文 以《 驯悍记》 的文本作为审思、 解读对象, 探讨女
主人公 凯瑟琳 娜从 “ 悍女 ” 贤 妻” 从 “ 语” 失语” 一转型过 程 中的心 理 变化及 其 “ 到“ , 肆 到“ 这 失语 ” 因。 成 作 者 为我们 刻 画 了受环境 影 响而 出现 极 端 行 径 的变 态心 理 “ 患者 典 型” 并 以女 主人 公 的妥 协 闭幕 , , 反 映 了作 者 以“ 性视 角” “ 男 、 男性 话语 权 意识 ” 俯视 、 范女 性 的局 限 性 ; 戏 中戏” 规 以“ 的框 架 , 谐 的笔 法 诙 解 构“ 悍” 驯 过程 , 免 同一 时期 相似 主题 血 淋淋 的场 面 , 避 却又 说 明 了莎 翁正 视并 肯 定 女 性 的反抗 , 导 倡 和 谐共 处 、 司所 职 的夫 妻关 系 的开 放 性。 各

mae pe s e t e”,“mae v ie t o k d wn a d sa d r z h i tto s o me ;t “ a ve”a l r p c i v l oc ” o lo o n tn a die t e lmi in fwo n a o ply mo i
t e h ri e Cah r a’ s c oo i a h n e fo t e s r w o a g o f . Thi h ng e e ld S a e h o on t a i n S P y h l gc c a g r m h h e t o d wie l s c a e rv ae h k —

莎士比亚《驯悍记》解读

莎士比亚《驯悍记》解读

莎士比亚《驯悍记》解读内容提要:《驯悍记》是莎士比亚的一部早期喜剧,本文以《驯悍记》的文本作为审思、解读对象,探讨女主人公凯瑟琳娜从“悍女”到“贤妻”,从“肆语”到“失语”这一转型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其“失语”成因。

作者为我们刻画了受环境影响而出现极端行径的变态心理“患者典型”,并以女主人公的妥协闭幕,反映了作者以“男性视角”、“男性话语权意识”俯视、规范女性的局限性;以“戏中戏”的框架,诙谐的笔法解构“驯悍”过程,避免同一时期相似主题血淋淋的场面,却又说明了莎翁正视并肯定女性的反抗,倡导和谐共处、各司所职的夫妻关系的开放性。

《驯悍记》是莎士比亚的一部早期喜剧,近年来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观众,都不断地尝试用新时代的观点来进行解读。

莎翁是代表善良的弱势群体还是代表男权社会嘲弄女性的孱弱、失语?众说纷纭,各有所据。

一、从悍女到贤妻《驯悍记》的故事背景约为16世纪的英国。

那个时代的女性地位低下,女性的重要使命就是嫁个好丈夫,因此,父母们不惜花费高昂的学费送女儿去学习舞蹈、交际礼节、精美的针线活,以及厨艺和家务等技能。

女人为了突出细长的腰身,将木片、鲸骨或者金属制成的撑架紧紧地绑缚在自己的身上。

由于撑架的束缚,许多女人在交际场合呼吸急促,脸部发红,这些“娇嗔嫩喘”的状态,正是刺激男人的因素。

丈夫是妻子要绝对服从的主人,女性作为“第二性”或“他者”,被排斥在男性中心社会之外。

男人们在外喝酒狂欢,追逐名利和女人,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社交时尚,彼特鲁乔的驯妻行为在现代人看来是残忍的,在当时则是成功男人的壮举。

女人却只能“嫁鸡随鸡,夫唱妇随”,不允许有一点“出格”、“出轨”。

从社会期待的标准来看,凯瑟琳娜是个超标“悍女”,她大大咧咧的出场,无理取闹式地狂骂妹妹的追求者,粗鲁地顶撞父亲,毫无淑女风范。

与彼特鲁乔初见,她就说:“我是大黄蜂,刺可是在舌头上。

”“驴子是给人骑坐的,你也就是一头驴子。

”“我看见了丑东西,总是这样的”(莎士比亚240―241)①。

历史语境下莎士比亚《驯悍记》的女性观

历史语境下莎士比亚《驯悍记》的女性观

历史语境下莎士比亚《驯悍记》的女性观
陈芳
【期刊名称】《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27)006
【摘要】通过再读莎士比亚早期戏剧作品《驯悍记》,本文以历史语境为切入点,结合莎士比亚时代的社会文化状况,对人物角色进行分析,揭示莎士比亚的创作意图,透视其在《驯悍记》中的女性观.
【总页数】3页(P75-77)
【作者】陈芳
【作者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湖北十堰4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9
【相关文献】
1.从自由叛逆之女到男权下的失语奴隶——莎士比亚喜剧《驯悍记》的悲剧内蕴[J], 黄婧媛;
2.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与《驯悍记》 [J], 鞠蕊
3.历史语境下莎士比亚《驯悍记》的女性观 [J], 陈芳;
4.《驯悍记》与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 [J], 邱佳岭
5.驯非“驯”悍非“悍”-浅析《驯悍记》琴瑟和鸣的婚姻爱情观 [J], 杨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女性气质的成长——《驯悍记》的心理分析解读

女性气质的成长——《驯悍记》的心理分析解读

女性气质的成长——《驯悍记》的心理分析解读
胡江波
【期刊名称】《外语与翻译》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莎士比亚的喜剧《驯悍记》中的女主人公Katherine从婚前桀骜不驯的悍妇变成了婚后无比温驯的妻子,转变之大令人费解。

本文试图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来揭开Katherine的这种心理转变之谜,指出她从前俄底浦斯阶段发展到俄底浦斯情结,走过了一条典型而又曲折的女性气质的发展道路。

她的丈夫Petruccio在其中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使她摆脱了在前俄底浦斯阶段的男性化倾向,顺利地过渡到了俄底浦斯情结状态,产生了一种正常的女性气质。

【总页数】7页(P52-58)
【作者】胡江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100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9.31
【相关文献】
1.历史语境下莎士比亚《驯悍记》的女性观 [J], 陈芳
2.历史语境下莎士比亚《驯悍记》的女性观 [J], 陈芳;
3.从《驯悍记》看女性的悲剧 [J], 杨健;
4.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下《驯悍记》和《灿烂千阳》中女性形象同一性的探讨[J], 刘文罡
5.《驯悍记》:莎士比亚心理知识的文学化——对凯瑟琳娜心理发展的解剖 [J], 杨丽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驯悍记》谈性别批评一用女性批评的视角解读《驯悍记》
《驯悍记》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一部喜剧,剧中女主人公从“悍女”到“贤妻”的转变,反映了作者以“男性视角”、“男性话语权意识“的俯视,规范女性的局限性,彰显的是一种男权社会中心的夫妻和谐共处。

正如比特鲁乔所说,凯瑟丽娜的改变“它预兆着和睦、亲爱和恬静的生活,尊严的统治和合法的主权,总而言之,一切的美满和幸福。


《驯悍记》故事背景约在16世纪的英国,在那个时代女性地位是低下的,丈夫是妻子要绝对服从的对象,女性作为“第二性”或“他者”,被排斥在男权中心社会之外。

女性在夫妻的较量中往往是失利的,最后被剥夺了“倾吐心声”的机会,变成“温顺”的小羔羊,而凯瑟丽娜就是这样一位受害者。

凯瑟丽娜的野蛮和霸道是一种区别于当时大多女性贤淑的性格,被当时的人称为“泼妇”、“活阎罗”、“野猫”、“恶鬼一样脾气暴躁的贱人”、“喜欢吵吵闹闹的长舌妇”。

由于比特鲁乔的巧言善辩使她驯服后,变得惟他令是从,个性和自己作为女人地独立话语权慢慢丧失。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驯悍记》取材于《一张马皮裹悍妻》,继承了历来宣扬大男子主义的历史背景及驯悍文学传统,“男尊女卑”的历史现实使莎翁不自觉地从男性视角维护自己的话语权。

从最后第五幕第二场中,比特鲁乔让凯瑟丽娜去告诉寡妇和比恩卡作妻子的应该向她们的夫主尽些什么本分就可以看出男权统治和压抑女性的权威。

“一个女人对待自己的丈夫,应当像臣子对待君王一样忠心恭顺;
倘使她倔强使性,乖张暴戾,不服从他正当的愿望,那她一个大逆不道、忘恩负义的叛徒?”“我们的力量是软弱的,我们的软弱是无比的,我们所有的只是一个空虚的外表。

”凯瑟丽娜的妥协是女性争取独立个性的一种失败。

因此,从女权主义者们看来,以凯瑟丽娜为代表的女性们,对男权的绝对挑战,对自身生存危机的反抗,绝望中非理性的抗争手段,不能完成的颠覆导致又“一个哑巴新娘”诞生,这绝对是一个悲剧。

二性别批评的价值
性别批评是一种在东西方方兴未艾的文学思潮。

被认为是后现代批评中最具革命性和解构能力的批评方法之一。

它的出现对矫治传统主流批评盲区,对打通文学和文学批评中的性别角色壁垒,对开拓文学批评视野,都有积极的作用。

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瓦尔特强调指出:女性主义批评“旨在了解妇女作家们的自我意识是如何在文学中从一个特殊的位置和时间跨度表达自己、发展变化以及可能走向何处,而不是想窥探一种天生的性别姿态”。

特里·伊格尔顿说:“女权主义批评家研究型的表现形式并非仅仅因为她相信这种研究将促进其政治目标的实现。

她研究这些是因为她相信,性问题在文学和其它各种话语中也是中心的主题,因此任何掩饰这些问题的批评解释都有严重缺陷。

”因此,“寻找自我”、“实现自我”是女性文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母题,正因为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女性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独立的人格价值,因此性别批评的提出,把女性文学与创造提到社会的高度。

然而,性别批评本身也有其不完善的一面。

如肖瓦尔特并不满于女性批判,因为“女性批判一门心思地想对男性的批评理论加以纠错、修改、补充、匡正,赋予其更多的人情味,或甚至对之发动进攻,这反而使我们依赖之,妨碍我们解决自己的理论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的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女性在男性占住“情感世界”和“理性世界”两级的情况下,容易爽快地放弃或是准备放弃“理性世界”。

文学批评是一种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女性主义批评者常常会简单地站在女人的立场上,在反思男性中心论时暗自举起了女性中心论的旗帜,缺乏科学严密的理论去分析造成女性问题的全方位因素,容易形成一种极端的自恋主义文化及女性唯意志论。

因此,女性批评视角作为一种批评深化的角度,毕竟还是一种单一的视角,女性批评的控诉和反思质疑的确使性别批评走向成熟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它在瓦解男性文化权威方面存在很大的冲击性。

总而言之,批评应该是一种充满理性和严密逻辑的文学艺术,因此性别的批评应该是要超越单一性别立场,应该在承认两性平等的前提下,建立一种真正的批评价值体系,形成一种具有真正意义的审美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