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
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496d3c8b9d528ea80c7792c.png)
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许多学校教科研的重点。
本文从校本、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出发,主要谈谈校本课程开发对于课程理论的发展、学生潜能的挖掘与培养及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1、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
国家课程是由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的课程,它注重的是教育的基础性和统一性。
它的开发周期长,缺乏灵活性,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到众多学习者的背景及特点。
而校本课程开发正是对国家课程开发所遇到的挑战做出的实用主义的回应,它是在保证国家对教育的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反映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充分考虑到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以突出学校自身特色等为主要特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课程,它在一定范围内补充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
2、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探入,中小学多样化和特色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体现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它的多样化和特色化更加显得重要。
以往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映不同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
不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从当地经济、文化特色出发,增强课程的地方性灵活性的尝试已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表现出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所有这些都给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迫切要求。
在这种形势下,把课程编制权力部分下放到地方和学校,让一部分优秀校长和特长教师参与部分课程的开发任务,在确保国家教育整体质量的基本前提下,开发更多有特色的课程,使学校之间的距离适当拉开,并使条件较好的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作用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b5584a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1.png)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作用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听上去有点高大上的名词,其实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你想想,学校里的课程大多数都是从上面下来的一成不变的教材,老师们照本宣科,学生们听得昏昏欲睡,知识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成不变,缺少了那点灵动和活力。
可是,校本课程的出现,简直就像给学校的课程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立马让这些枯燥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
校本课程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
想象一下,课堂上老师不再是一言堂,学生们也不是只会坐在那儿乖乖听讲,而是可以自己动手,自己参与,甚至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就像是做饭,光有食材还不够,得有调味品,得有厨师的独特手艺,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
校本课程就是那调味品,能让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学生们参与其中,能学到的东西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真正正的理解和掌握,像是开了一扇窗,透进了新鲜的空气。
再说,校本课程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
比如说,怎么能让校园变得更美?校本课程就给了学生们一个平台,让他们去探索、去实践、去尝试。
就像小小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调皮捣蛋,可能一开始失败了无数次,但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是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学生走出去,面对未来的挑战,简直就像是带着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各种各样的门。
校本课程能加强学校和社区的联系。
你想,如果学校里开设一些和本地文化、传统相关的课程,学生们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那些在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
这种联系就像是一根无形的绳子,把学校和社区紧紧相连。
学生们不再是校园里的“小孤岛”,而是和周围的世界紧密相连的小海洋,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学习,彼此促进,共同成长。
社区的知识、经验也通过这样的课程传递给学生,真是一举两得。
校本课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提升了老师的专业素养。
我们都知道,老师的成长不仅仅是靠学术,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去磨练。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d76d37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8.png)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根据学校的特殊需求和教育目标,通过学校内部的教师和教研活动,构建与学校特色和需求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特点,综合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激发他们的教学激情和创造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践学习和项目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校本课程还可以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特色和竞争力。
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理念,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体现自己的特色和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学校的品牌。
校本课程还可以通过评估和反馈的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和学生,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
校本课程开发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合作和分享的平台。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进行资源整合、经验分享和合作研究,形成一个良好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氛围。
教师们可以通过交流与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教学团队。
校本课程开发还可以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和交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校的特色和竞争力,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合作,为学校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应该将校本课程开发纳入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程中,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和推动。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c7f677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1.png)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自主开发适应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每个学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课程。
某些学生对某门课程的兴趣较高,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某些学生在某些学科上有较大的困难,可以设计专门的辅导课程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宜的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发的,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加贴近实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校本课程开发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有效。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主体意识。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可以参与到课程设计和改革中来,从而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课程的讨论和决策,从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主体意识。
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实施者和推动者,他们需要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校本课程开发还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热情,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主体意识,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7f7e81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8.png)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自主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课程。
它在教育改革中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为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学校将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可以根据本校的教育特点、师生实际情况、学科教学的需求和教育教学的目标,自主开发和调整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
这将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创造更为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主动参与,对课程的开发、实施、监控和完善,全程参与,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这种全方位、全程参与的方式,不仅能够加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而且能够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自我反思精神。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校本课程开发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学生能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中学习,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自我发展空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学校也会特别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校本课程开发符合了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方向,在开发过程中,涉及了学科内容、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全面反映了学校的教育实力和特色。
一旦实施良好,校本课程会为学校带来庞大的社会回馈和品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加强教师能力、增强学生兴趣和提高学校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创新的探索。
通过不断的开发和改进,让我们的教育更加人性化,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教育教学事业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a3e6ac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7.png)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办学理念,开发出的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的课程。
其意义在于:
一、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和学习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使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上有更多的探索和深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二、反映学校教育理念。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为了更好地传达和实现这些理念和目标。
以往的教育课本中并不一定能够完全体现学校独特的课程教育理念,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特色发展非常重要。
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依赖校内教师的协作和专业知识,而开发中所涉及的不同学科和领域,也都需要教师持续的学习和研究。
通过这样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得到提升,也会更好地指导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水平得到提高。
四、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尝试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科领域不断变革的需要。
充分发掘和培育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创新能力,也将有助于促进其个人发展和成长。
五、提高学校的品牌影响力。
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能够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使学校在教育行业中获得更高的声誉和地位。
这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社会认可度来说都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反映和弘扬学校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校的品牌影响力和学校的文化建设。
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fc955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6.png)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针对学科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和改进的过程。
教学创新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的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传统教材往往是按照统一的标准编写的,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而校本课程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教学创新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教师能够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通过引入互动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最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创新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是制度和政策的支持不够。
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创新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激励教师和学校进行创新实践。
最后是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创新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鼓励和肯定教师的创新成果,以推动教育的深入进行。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是教育的重要方向。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b10657e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e.png)
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作为一种针对特定学校的教学课程设计形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旨在满足学校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校本课程的定义、意义及开发与实施过程。
一、校本课程的定义与意义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自主开发的一种课程形式,以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有以下意义:1. 个性化定制: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使其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2. 促进创新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促进学校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3. 适应学校发展: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协调,有利于学校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品牌。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多方参与与配合。
下面将详细介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步骤和要点。
1. 需求分析:学校需要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需求,搜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
2. 课程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3. 教材编写:根据课程设计的内容,编写适用于校本课程的教材。
教材的编写要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 师资培训: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关键因素。
学校需要组织相应的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5. 实施与评估: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
同时,还需要进行适时的评估,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挑战与对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几个常见问题及对策:1. 缺乏统一标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缺乏统一标准,有可能导致课程质量不高。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创新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ffdd18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f.png)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创新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创新成为了教育的热点话题。
校本课程,简称SBC,是指由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课程体系。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创新。
1. 校本课程的定义与意义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自主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与“一刀切”的国家统一课程相比,校本课程更能满足学校的特殊需求和培养目标。
它将学校的特色、地域文化、教育理念等因素融入教学内容,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
2. 校本课程的发展背景校本课程的发展得益于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
传统的统一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学校因此开始探索和实施校本课程。
此外,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的普及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支持和便利。
3. 校本课程建设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首先,课程设计应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教育理念相一致。
其次,课程建设应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相匹配,实现个性发展。
此外,校本课程还要注重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4. 校本课程的建设流程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
首先,学校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目标和定位进行明确。
然后,展开对学校特色和地域文化的研究,并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确定课程内容。
最后,制定教学计划、教材编写等,并进行实施和评估。
5. 校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
在设计方面,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实施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
6. 校本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需要避免过度强调学术性和知识性,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7ac6f16e9b6648d7c1c74624.png)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石化一小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小结就我校而言,我们学校的课程由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构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建设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越来越被人关注,即课程的学习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对于人才的培养,大家一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来衡量。
因此,我们学校针对我校的学情,以课程建设为抓手,通过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本学期,我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开发校本课程,构建校本课程框架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前提下,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发展目标,针对学校的发展状况,对前一年的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客观、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总体规划、部门协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开发可供学生选择,促进教师发展,体现办学特色的课程。
充分体现国家课程的指导性、学校发展的主动性、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学生需求的选择性、评价方式的多元性。
以下是我校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学校将以“做好自己,放飞梦想”为课程建设的总目标。
构建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服务的校本课程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力求校本课程生活化,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为教师和学生都做最好的自己提供优势的服务,为他们放飞梦想提供最适合的课程平台。
二、组建社团,孕育创新人才的土壤学期初,依据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利用周遭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一张“自助式兴趣课菜单”,利用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
学校聘请有特长的教师或者社会人员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报名,每人限报一项。
本学年,我校开设了以下社团:以上是我校组建的31个社团,学生走班上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这些社团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大多数学生能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该课程的学习中,这是培养创新素养的情感基础。
再则,学生在饱满的情绪带动下,他们将打开思维的闸门,那些创新的种子就在这“闸门”边孕育着新的生命,等待时机成熟,他们将蓬勃发展。
浅析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意义
![浅析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d4abd79c77da26924c5b051.png)
浅析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意义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有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共同参与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和学生的进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它带来的弊端,趋利避害,更有效地开发校本课程。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教师学生意义弊端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模式而言的。
国家课程即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它强调统一性、权威性,却忽视了各地区、各学校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就会出现某些地区、学校“吃不饱”、“跟不上”等不适应的现象。
我国目前试行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弊端。
国家制定标准,但不再专制、独权,把更多的责任、权利和自由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让他们因地制宜,走创新、特色之路,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还在于教师的重要角色。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与学生有着最直接、最亲密的关系,可以说教师最了解学生的特点、需求、兴趣等。
然而,在以往的课程开发中,与学校、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教师却被排除在外,他们最有权利说话却并没被给予话语权,只是成了课程被动的实行者。
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为了让课程改革更适应和更有效地促进学校、学生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显得势在必行,其中教师的作用也显得格外重要。
二、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及有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校本课程开发对于促进学校发展、学生学习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并让其发挥积极作用呢?1.积极发挥学校领导的作用。
在学校领导中校长无疑是一个核心人物,他是一个学校经营好坏的决定因素,也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人物。
所以校长应积极发挥好他的作用。
首先,校长要积极地完善自身。
一个优秀的校长总是在强化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特别是提升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方面显示出自己的教育管理才能和教育思想境界,不能停留于具体的行政事务方面,更应在教育思想境界上提高修养和发挥作用。
中国鼓励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
![中国鼓励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5c07e9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b.png)
中国鼓励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摘要:一、引言二、我国鼓励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背景1.政策出台的背景2.政策目标三、政策的主要内容1.政策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2.政策的具体措施四、政策实施的效果与挑战1.效果2.挑战五、结论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越来越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本文将概述中国鼓励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施效果与挑战。
二、我国鼓励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背景1.政策出台的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
为了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提高教育质量,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2.政策目标鼓励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旨在:(1)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的局面;(2)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教育质量;(3)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4)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政策的主要内容1.政策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1)提高教育质量: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2)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形成特色,提高知名度。
(3)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政策的具体措施(1)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为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政策保障。
(2)提供资金支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3)提供专业指导:组织专家对学校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
(4)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评选优秀校本课程、表彰先进学校等方式,激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
四、政策实施的效果与挑战1.效果(1)校本课程开发数量和质量得到提升,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求。
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
![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e34f5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6.png)
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一、背景介绍现代教育追求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而校本课程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探讨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确定目标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明确的目标。
首先,目标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还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最后,通过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制定课程在制定创新校本课程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课程可以采用项目制和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融合和跨学科的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选取教材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选取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教材。
教材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研究。
同时,还应注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包括图书、影像、实验设备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五、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校本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通过教学环境的创设、启发式讨论和开放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和想法。
六、提供实践机会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通过学校实验室、社区资源和企业合作等途径,让学生接触真实的问题和挑战,并积极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创新项目,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展现其创新成果。
七、评价方式针对创新校本课程,评价方式也应该与之相适应。
传统的考试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如实践报告、成果展示、口头表达等,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能力。
八、教师培训教师是创新校本课程的核心执行者,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意识。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724c3a3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2.png)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自主开发的、符合学生需求和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
本文将探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步骤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
一、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育并非一刀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设置,提供更为有效和贴合的教学内容。
其次,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凸显学校的特色。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和办学理念,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使学校的特色得以展现和弘扬。
通过校本课程的设置,学校能够在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增强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最后,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通过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师能够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需求分析:学校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向和重点。
2.团队组建:学校需要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包括教师、教研员、课程设计专家等。
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应能够满足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
3.课程设计:团队成员根据学校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应注重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资源的运用,确保课程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4.试教与改进:在课程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试教,评估课程的实施效果。
根据试教结果,团队对课程进行改进和优化,进而完善校本课程的设计。
5.推广与分享: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推广与分享。
通过举办研讨会、交流活动等形式,将成功的校本课程分享给其他学校,促进校本课程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
三、可能遇到的挑战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儒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价值
![儒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52fc0894b73f242336c5ff1.png)
2019年7月上半月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儒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价值魏鸿钧1林颖政2(1•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广东珠海519085)摘要:现今儒学越来越热门,除了民间各种“国学营”“文化讲坛”“读经班”等目不暇接,许多校本课程也以“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为号召,加入弘扬儒学的队伍中,但多半只对学子起到知识学习的作用,缺乏儒家人文精神的理解,更谈不上对价值观的塑造。
从儒学思想具有的开创性、现实意义、信仰价值以及蒙学教育的潜移默化功能等几个方向,论述开发儒学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并说明中、小学阶段儒学校本课程的教材、目标、课时、教法、师资,应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来建设,才能够贯穿中小学教育始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儒学课程;校本课程;孔孟;经典诵读中图分类号:G423.02文献标识码:A一、儒学课程概况以“儒学课程/主题”为检索条件,中国知网(CNKI)显示结果共245条(2017年12月7日检索)。
从发表年度来看:1990年以前3条;1991-2000年10条;2001-2010年76条;2011-2017年156条,可以看出“儒学课程”是2001年以后才普遍被学者们所关注的课题,且热度持续在增加。
早期儒学课程的讨论偏重在新加坡、日本、越南等地的儒学教育情况,或是当地课程如何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如梁元生等人(1990)提及新加坡在“19世纪”“20世纪初”以及“现代”三个时期的儒学教育施行情况,1-;梅人朗(1996)指出古越南医学文化深受中国传统儒学的影响⑵(此外,也有关于历代儒学课程的认识及解读,如牧野修二(1987)论述元代的儒学教育〔3〕;李太平(1997)探析宋明理学的德育思想特点⑷;廖梅文章编号:1005-3476(2019)07-0061-06(2002)提到清末民初儒学的现代化及中止历程⑸。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3a45877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12.png)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一、概述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我们的普通高中教育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路径。
其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焦点,那么到底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呢?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色,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自主设计、开发并实施的课程。
这样的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性、挑战和策略吧!1. 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性和特点普通高中教育,是我们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个阶段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生活技能。
大家都知道,高中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他们从青涩少年走向成熟青年的重要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
普通高中教育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它的教育目标是全面的。
不仅要注重学术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体育、艺术、德育等多方面的发展。
其次高中教育强调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高中教育应该尊重这种差异,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高中教育注重实践和创新,学习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是实际操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校应该提供实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普通高中教育是一个既重要又特殊的阶段,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未来,也是国家培养未来栋梁的关键环节。
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让教育更加贴近学生,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充满活力。
2.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义和背景说到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咱们得先明白这背后有多重要和为啥要进行这件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填鸭式教学,而是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每个学生也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创新教研形式,开发校本课程
![创新教研形式,开发校本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20685b9f6bec0975f465e230.png)
教 学环 境 ,合理 进行学 生 学业评 价 与教 学 活动 反思 . 形成 有效 的教 学 策略 。
二、 自上 而 下 。 学 校 与 教 师 提 供 支 持 与 服 务 为
箱, 学校 再根据 自身需 求进 行 “ 点菜 ” 。教研 室根 据 各 校“ 点菜 ” 的情 况统 筹安排 , 点 、 定 定时 开展 活动 。 开 展 分级 培 训 , 供 展示 舞 台 , 提 激励 教 师 谋 求 自 我发 展 。 由于教 师 的发 展不 均衡 . 已参 与四 年课 程 开
便 画地 为牢 , 自己禁锢在 传统 的学科壁 垒 之 中。 把 保 障措 施 五个方 面进 行 。 通过 民 主评审 , 《 本课 程 将 校 ●课 程 资源 与现 实 需求 矛盾 。 体现 为人 力 资源 的 规划方 案 审议结 果 》 以书 面 形式及 时 反馈 给 学校 课程 缺 乏和设 施 设 备 的缺 乏 ,如 购 买 教学 材 料 的经 费短 委员会 。 缺、 教学 场地 不够等 。 开列 “ 校本 课程 教研 工作 菜 单 ” 满 足学校 教 研需 , ●课 程 开发管理 制 度期 待健 全 。 程 申报与 审批 求 。在 实地 考察 和调 研 的基 础 上 , 研 员和 区校 本课 课 教 制度 的建 立 、 套 的教 师激 励 制 度 、 时 工作 量 的衡 程 开发指 导小组 的六名 教师 各 开出 “ 作菜 单 ” 分别 配 课 工 , 定 、 生 的组 织 与管 理 问题 、 学 自觉 自律 的 内部 评价 和 列 出服 务 内容 、 组织 形 式 、 需 场 地 、 间 、 务 对 象 所 时 服
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08583a4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7.png)
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校本的课程开发校本的课程开发是指学校自主设计和开发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特色。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针对本校情况校本的课程开发是针对学校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旨在弥补教材中存在的缺陷,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教育要求。
2. 突出特色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和教育特色。
在课程开发中,可以突出这些特色,打造具有品牌效应和竞争力的课程体系。
3. 体现创新在传统教材之外,结合新技术、新思维和新方法,创新性地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和未来趋势的课程内容。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1. 适应时代变革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快速变革,传统教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今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变革,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实用的教育内容。
2. 突出教育特色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特色。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可以突出这些特色,形成具有品牌效应和竞争力的课程体系。
3. 提高教学质量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本校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因此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教育要求。
同时,在课程开发中注重创新性和实用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1. 研究现状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前,需要对现有教材和课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 制定目标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与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特色相一致,同时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趋势。
3. 设计课程在制定目标之后,需要进行课程设计。
这包括选择教材、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活动等。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创新性和实用性,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
4. 实施评估课程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实施评估。
这包括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
教育事业单位的校本课程建设与创新研究
![教育事业单位的校本课程建设与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97a0c3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9.png)
教育事业单位的校本课程建设与创新研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校本课程建设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由学校自主设计、实施的教学方案。
它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育质量,还能促进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
因此,校本课程建设与创新研究至关重要。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性1. 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特点和潜在能力,校本课程的建设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2. 教育质量的提升。
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需求,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能力。
3. 教育创新与改革的推动。
校本课程建设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和教学理念的更新。
二、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1. 学校定位与特色。
校本课程的建设应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相契合,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2. 学生需求导向。
校本课程的建设应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发展空间。
3. 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学校应积极提供培训和支持,不断提升教师的发展水平。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实施步骤1. 课程需求分析。
学校应开展调研,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特点,确定课程开发的方向和目标。
2. 课程设计与开发。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组织教师团队设计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并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材。
3. 教学实施与评估。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源,并通过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
四、校本课程建设的创新研究1. 教学模式创新。
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尝试引入项目化学习、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
校本课程的开发、创新与利用,有利于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有利于体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有利于学生身心和个性更加健康地发展。
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涉及办学理念、课程观念、师资水平、学校资源等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否则,容易流于形式而达不到预期目标。
要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创新与利用,就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校本课程内涵的正确理解
校本课程的核心内涵在于其校本性,即“以学校为本、以学生为本”。
“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是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根本特征。
首先,校本课程以适应学校和学生的特殊需要为主旨。
校本课程的生成要以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依据,为学校办出特色服务,同时又以本校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为依据,为满足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未能得到满足的种种合理需要而设置。
其次,校本课程必须依靠学校而生成。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并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在此基础上也充分地开发和展现教师教学的个性特长。
校本课程开发,从本质上讲应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学校和教师应是课程开发的主体。
第三,校本课程必须植根于学校。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去谋划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课程,它来源于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优良传统、校园文化、教育资源等。
二、对校本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其内容具有广泛性。
从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来看,凡是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积累,满足学生兴趣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素质,提升学生情感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资源都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但是,具体操作应把握三点:一要遵循学校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在充分认识和科学研究本校独特的文化传统、教育特色和资源优势等基础上提出的有关学校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方针大计,体现了学校独有的文化传统、区域特色、人文景观和师生特色,体现了学校独特的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
遵循学校的办学理念才能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校本特色。
二要因地制宜。
根据学校的实情开发课程资源,要结合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文化传统优势、办学特色优势、现有师资水平等,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去开发课程。
三要尊重学生的需求。
学生不但有个体差异,也有主动建构学习的能力,课程开发要因学生需要进行调整,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学生实际生活所遇到的问题中考虑课程开发的内容。
三、对校本课程类型的科学定位
校本课程具有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学生为主体等特征。
实践性是最本质的特征。
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
所以,它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并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
其二是探索性。
校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
要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或挑战性任务而编排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活动,学生按照一系列课题或主题参加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操作以及与同伴的讨论去解决问题或提交作品。
其三是综合性。
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个主题或课题从多种学科和现实媒体中收集组织的。
这种综合性内容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因而有助于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多种能力的均衡发展。
其四是以学生为主体。
各门校本课程的构建都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以学生的特别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情感的提升。
因此,校本课程以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这种课型来组织实施更值得提倡。
四、对校本课程师资的培训指导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与校本课程开发所赋予他们的主体地位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表现出参与意识不强、知识储备不足、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问题,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
为此,需要加强对教师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培训。
一要更新教师的课程观念,培养校本课程意识。
通过专家讲座、校本课程实践观摩、组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其它领域专业发展活动等,增强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和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
二要转变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角色。
变经验传授型为科研型,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加强深层次的教学反思和总结,加强学科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开阔视野思维。
三要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
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课程理论的功底,缺乏课程开发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理论思维能力。
因此,要强化课程理论、课程开发的基本知识等培训,注重课程开发过程指导,引导教师看到自己的长处,充分运用自己的特长,开发校本课程。
培养教师整合课程的能力,既要有独立开发与创新的能力,也要有与其他教师协同合作开发的能力,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开发应有的主体作用。
五、对校本课程评价管理的规范
校本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建立和评价体系的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措施的完善来实现。
一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制度,规范和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品质,引导学校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另一方面,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开展自我评价工作,不断反思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运行。
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工作,对校本课程的评价重在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以使校本课程不断完善,真正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一个亮点。
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校本课程开
发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科学性上,主要涉及课程目标的合理性、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以及开发教学的资源条件,是否实现三级课程功能的互补,是否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等方面。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创新与利用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直接体验和积累经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创新真正落到实处并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