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文化对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生态建设的启示
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观及当代启示
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观及当代启示(包头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张春梅)[内容提要]:蒙古族生态文化观是其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崇高精神境界,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实质和核心。
在蒙古族传统天人观、宗教思想、生产生活方式、习俗以及古代法规当中蕴意着蒙古民族古老而丰富的生态观念。
在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的今天,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观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筑新的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导向价值。
[关键词]:蒙古族生态文化启示生态文明民族文化是依靠民族群体一代代传承、保持和发展下来的,是民族存在的重要表现形式。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对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
各民族由于生存空间的特点和生活方式不同,对其自然资源管理利用和文化传统也就具有各自特色传统。
蒙古族在封闭的内陆草原自然环境中长期从事牧业和狩猎业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创造了蕴意着丰富的传统生态理念的经济文化类型—游牧文化。
蒙古族生态文化观体现了其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崇高精神境界,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实质和核心。
蒙古族千百年来沿袭和传承的生态文化传统,对该地区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在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的今天,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观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所谓生态文化,是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的反映,是人们根据生态系统的需要和可能,最优化地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生态文化还包括人类为解决所面临的种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求得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所采取的种种手段。
生态文化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针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摄取、利用和保护,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积淀。
内蒙古自治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意义探讨
内蒙古自治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意义探讨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的游牧文化地区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传统深受人们的喜爱与尊重。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保护内蒙古自治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的意义也日益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内蒙古自治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探讨。
一、游牧文化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游牧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内蒙古的游牧文化是一种基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与草原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
内蒙古的游牧文化包括牧民的生活方式、农牧民的经济活动、传统的牧歌、传统的工艺品、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等等。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内蒙古的游牧文化生态环境,这个环境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内蒙古的游牧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威胁。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内蒙古大量的牧场被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削弱。
同时,传统的游牧文化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也被现代化的社会风俗所冲击,这一切都会对内蒙古的游牧文化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保护内蒙古自治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保护游牧文化生态环境能够维护内蒙古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草原生态系统。
保护这个生态系统,有利于维护草原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
其次,保护游牧文化生态环境能够促进内蒙古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游牧文化是内蒙古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财富,保护该文化生态环境有助于保护这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最后,保护游牧文化生态环境有助于促进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保护游牧文化生态环境有利于保障当地农牧民的生计和发展。
另外,旅游业是内蒙古的重要产业之一,保护内蒙古的游牧文化生态环境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了保护内蒙古的游牧文化生态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相关的法律和规定,明确游牧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要求。
了解蒙古文化后的感悟
了解蒙古文化后的感悟
蒙古文化是一种独特而多样化的文化,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断发展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价值观。
了解蒙古文化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内在价值。
蒙古文化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蒙古高原上,人们往往是靠畜牧业为生,因此蒙古文化中也包括了许多与动物相关的传统和文化。
例如,人们尊重牛、马、羊等动物,将它们视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蒙古文化中也强调保护环境和生态,提倡可持续发展。
这种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不仅仅体现在蒙古族的日常生活中,也在当代环保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蒙古文化中强调人性的全面发展。
在蒙古文化中,人们不仅仅强调个体的生理健康,更加注重个体的情感、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在蒙古族的传统中,人们常常通过舞蹈、歌唱、绘画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有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也促进了整个社区的文化繁荣和发展。
蒙古文化中也有许多关于人性、社会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例如,蒙古族人相信宇宙是由无数个无数个宇宙组成的,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这种思考方式不仅仅体现了蒙古族人对宇宙的敬畏和探索,也启示人们要去探索和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了解蒙古文化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内在价值。
蒙古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关于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思考和启示。
蒙古人的生活方式游牧与农耕的转变
蒙古人的生活方式游牧与农耕的转变蒙古人是一个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
他们长期以来依靠牧场经济和游牧文化维持生计。
然而,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蒙古人也曾经经历了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更代表了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
本文将详细探讨蒙古人的生活方式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变及其影响。
一、蒙古游牧社会的特点蒙古游牧社会是一个以牧畜为经济支柱的社会形态。
蒙古人依靠广袤的草场和饲养牲畜来维持生活。
他们以家族为单位,居住在蒙古包中,遵循着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
蒙古人善于骑马,他们通过驯养马匹来进行牧畜、狩猎和战斗,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化。
二、游牧与农耕的转变原因1. 气候和环境变化:蒙古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多变,时常面临干旱和草原退化等问题。
这导致了游牧民族的牲畜数量减少,游牧生活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蒙古人开始思考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2. 社会经济发展:贸易与交流的发展为蒙古人提供了更多了解其他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机会。
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为他们提供了改变生活方式的可能。
三、农耕文化的引入与接受1. 与邻国的接触:蒙古人通过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接触,逐渐认识到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他们借鉴并吸收了邻国的农业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环境的农耕技术。
2. 政策引导:为了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政府开始制定一系列政策来鼓励蒙古人从事农业生产。
政府提供了种子、耕牛等资源支持,为蒙古人的农耕转变提供了保障。
四、转变对蒙古人生活方式的影响1. 经济变化:农耕的引入为蒙古人带来了增加收入的机会,缓解了过度依赖牧场经济所带来的不稳定性。
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经济来源,提升了生活质量。
2. 社会结构调整:农耕社会注重土地的利用和分配,这促使蒙古人开始形成以村落为单位的居住组织,加强了社会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3. 文化互动:农耕文化的引入促使蒙古人与其他文明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蒙古牧区生态保护措施
蒙古牧区生态保护措施随着人类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生态系统中,蒙古牧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而备受关注。
为了保护蒙古牧区的生态环境,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政府、社会组织和牧民积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本文将就蒙古牧区生态保护的几个关键领域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草地管理草地是蒙古牧区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对维持当地社区的生活和文化传统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草地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草地的可持续管理计划,包括合理制定放牧区域和放牧强度,定期轮牧,避免过度放牧和退化。
其次,加强对草地的保护监测,使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蒙古牧区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当地牧民的生活和畜牧业的发展。
为了保护水资源,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
一方面,加强水资源调查和监测,了解当地水量和水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制度,推广节水措施和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三、野生动植物保护蒙古牧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些资源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保护和恢复物种的栖息地,禁止非法猎捕和贸易。
其次,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科学研究和监测,了解物种数量和分布情况,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四、草原火灾防控蒙古牧区是草原火灾多发区域,火灾不仅破坏草原生态环境,还对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为了防止和控制草原火灾,需要加强火灾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火灾的预测和应对能力。
同时,加强对火灾的扑救和控制,提高牧民对火灾的预防意识和扑救技能。
五、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环境意识的普及。
在蒙古牧区,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内涵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内涵蒙古族游牧文化是中国的一个独特的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包括抚育、牧马、纺织、刺绣、歌舞、音乐、诗歌等多种形式,构成了蒙古族独特的游牧文化。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内涵。
一、充满智慧的牧民思想在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牧民有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
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注重和自然和谐相处,善于观察和分析天气变化,掌握牧草生长的规律,以科学的方法来管理牧场和舍饲。
同时他们还有着独特的思考和评价方式,重视个体之间的合作和联系,注重家族的荣誉和责任,崇尚自由和民主的精神。
这些思想和智慧,成为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优秀的牧民生产和生活技能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特殊环境和生活方式,造就了牧民们优秀的生产和生活技能。
他们掌握了驯服、喂养、繁殖和管理家畜的方法,懂得依赖天气和自然环境来制定合理的牧活计划。
另外,蒙古族牧民还有着出色的骑马技能,熟练地运用各种兵器,擅长打猎和捕鱼,拥有独特的烹饪技巧。
这些技能,让他们能够在游牧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充满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蒙古族游牧文化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蒙古族音乐、舞蹈、戏曲、织布、刺绣等各种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
例如,在音乐方面,蒙古族的马头琴、马缰管、絮板这些乐器曲调优美、动听,富有激情和冲击力,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蒙古族的独特魅力。
四、具有草原特色的民俗文化蒙古族游牧文化还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更是凸显了草原特色。
这些民俗文化,包括蒙古族的婚礼、葬礼、祭祀、节日等各种活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系统。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邦邢节”,这是蒙古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穿上华丽的服装,跳起激情四溢的舞蹈,在欢乐中庆祝胜利和丰收。
总之,蒙古族游牧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充满了智慧、技能、艺术和民俗等多重内涵,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乌兰夫生态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乌兰夫生态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崔艳军
【期刊名称】《时代人物》
【年(卷),期】2024()13
【摘要】乌兰夫曾经是内蒙古地区的领导人,后来在党和国家机关部门中担任要职,非常重视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逐步总结出了较为系统的生态思想。
主要内容包括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定居游牧,人畜两旺。
这些保护生态的思想在内蒙古进行过成功的实践,主要举措有放牧自由,增畜保畜;保护牧场,禁止开荒;科技兴牧,草原建设;改造沙漠,植树造林。
对内蒙古地区的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我国其它民族地区起到了学习和借鉴作用,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总页数】6页(P0001-0006)
【作者】崔艳军
【作者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
【相关文献】
1.乌兰夫民族教育实践与思想研究
2.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
3.乌兰夫民族工作思想与实践研究述评
4.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中国实践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与措施
内蒙古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与措施作者:宝鲁来源:《北方经济》 2020年第1期宝鲁摘要:畜牧业是内蒙古特别是牧区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内蒙古畜牧业正在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本文从内蒙古畜牧业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加快推进现代化步伐方面提出长远目标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内蒙古农村牧区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农牧民增收等方面提供咨询参考。
关键词:畜牧业传统向现代化绿色发展一、内蒙古畜牧业地位和作用畜牧业是内蒙古基础产业、民生产业,对保障全国绿色畜产品供给、生态安全和促进全区乡村振兴、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力保障了国家畜产品稳定供给2018年,内蒙古肉类产量267.2万吨、牛奶产量565.6万吨、禽蛋产量55.2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200.56亿元,占第一产业比重达到42.7%,高于全国15.8个百分点。
牛奶、羊肉、羊绒产量持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牛肉产量位居第二,具备每年稳定向区外调出500万吨牛奶、150万吨肉类的输出能力,全国近1/4的羊肉、1/5的牛奶来自内蒙古,京津地区的优质牛羊肉产品一半以上来自内蒙古,充分体现了全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输出基地作用。
(二)有力保障了国家生态安全维护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生态状况关系到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内蒙古通过草原生态补奖等举措积极落实草畜平衡制度,获得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双赢。
目前,内蒙古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天然草原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4%,与本世纪初相比提高了近14个百分点。
(三)有力保障了全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一直以来,畜牧业是内蒙古农村牧区支柱产业。
全区103个县级行政区中99个存在不同程度的养殖活动。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是基础。
目前,全区已认定的家庭农牧场 1.3万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8.2万家,以提标促提质,每年标准化养殖牲畜存栏3000万头只以上。
呼伦贝尔草原牧民文化 感受牧民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呼伦贝尔草原牧民文化感受牧民生活的真实与美好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有着一群勇敢坚毅的牧民,他们是呼伦贝尔草原的守护者,也是这片土地上独特文化的传承者。
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却充满着真实与美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
下面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呼伦贝尔草原牧民文化,感受那里真实而美丽的生活。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是亚洲最大的草原之一,也是著名的牧区。
这片草原上栖息着众多的牧民,他们依靠放牧、畜牧等传统方式生活,并且形成了独特的草原牧民文化。
一、牧民生活的真实呼伦贝尔草原的牧民以养牛、养羊为主,他们过着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草原上,他们会提前醒来,踏上漫长的牧道,开始放牧牛羊。
他们驱赶着牛羊,寻找着新鲜的青草和水源,牵引着自家的牛马穿越草原。
在长时间的放牧中,他们结识了许多动物,与牛羊相处得很亲近。
他们会与牛马打成一片,照顾它们的饮食和生活,对待牲畜如同朋友一般。
这种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方式,传承了几代牧民的智慧和文化。
二、牧民生活的美好呼伦贝尔草原的牧民生活虽然艰苦,却也充满了美好的一面。
在青草丰茂的季节里,牧民家家户户都会搭起蒙古包,这是一种传统的典型住所。
蒙古包以木材和帆布搭建而成,形状呈圆锥状,外观简洁大方,内部温暖舒适。
每当夜幕降临,牧民们聚集在一起,坐在蒙古包里围着火堆。
他们用音乐、歌曲和舞蹈传递着生活的情感和喜悦。
牧民的歌声此起彼伏,舞蹈的身影在火光中翩翩起舞,仿佛将整个草原都点亮了。
三、草原牧民文化的传承呼伦贝尔草原牧民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牧民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得到了保护与传承。
在牧民的家中,往往还可以找到传统手工艺品和制作工具。
比如,手绘的皮毛艺术品、精致的羊毛制品等等。
这些手工艺品以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并被视作对牧民传统文化的珍贵展示。
另外,呼伦贝尔草原还有丰富多样的节日和民俗活动,如“那达慕”、“白色那达慕”等。
内蒙古生态农牧业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农牧业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农牧业产区之一,其生态农牧业体系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既有自然环境的挑战,也有生产方式的挑战,更有市场需求的挑战。
要想实现内蒙古生态农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面对这些挑战,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自然环境挑战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包括高原、草原、沙漠等多种生态系统。
这种多样性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也意味着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挑战,比如水资源匮乏、土地退化、草原退化、荒漠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内蒙古的农牧业生产,为其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内蒙古需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积极开展草原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
应通过改良农田水利设施、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还应加强土地保护和治理,积极推进荒漠化治理,减缓土地退化的趋势,促进生态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二、生产方式挑战内蒙古的农牧业生产长期以来以传统的放牧和种植模式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一方面,传统的放牧和种植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也无法适应市场对高品质、安全的农牧产品需求。
为应对这一挑战,内蒙古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进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
应加强畜牧业的科学养殖,推广优良牲畜品种和高效饲养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
还需加强农田管理,推广高效的耕作方式和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市场需求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牧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外,还对产品的品牌和文化价值有了更高的追求。
这对内蒙古的农牧业产生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农牧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改进。
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挑战,内蒙古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文化内涵,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还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增强消费者对内蒙古农牧产品的信任度。
《2024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的重要农牧交错带,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现状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处我国北方,气候条件独特,生态环境复杂。
该地区以草原、沙漠、湿地等生态系统为主,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
三、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
四、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措施(一)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教育是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措施,增强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氛围。
(二)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通过退耕还草、荒漠化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工程,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绿色植被覆盖率。
(三)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是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绿色农业等措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是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明确生态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生态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论蒙古族五畜游牧在草原沙化治理中的价值——以毛乌素沙地乌审召镇为个案
论 蒙古族五畜游牧在草 原沙化治理 中的价值
— —
以毛乌 素沙地 乌 审召镇 为个 案
谢 景 连
( 中山大学 人 类学系, 广东 广州 3 1 0 2 7 5 ; 凯里学院 贵J , i 1 省原 生态 民族 文化研究 中心 , 贵州 凯里 5 5 6 0 1 1 )
1 6 0 0 多平 方公 里 , 其 中流动 沙丘 ( 明沙 ) 占5 4 %, 湿地 ( 水淖 、 碱滩 ) 地占1 0 %, 可利 用 的草场 仅 占
总面积的 1 / 3 。当地气候属于温带内陆季风类型 , 受大陆季风影响明显 , 四季变化分明, 冬寒夏热 , 冬春多风 , 每年都有连旱发生 , 强风季节风沙弥漫 , 沙尘暴的发生十分频繁 。年平均气温为 6 . 3  ̄ C 。 年 温差 大 , 日温 差也很 明显 。年 平 均降水 量 为 3 8 3 . 1 毫米 ( 1 9 6 0~1 9 7 4年 的平 均 数 ) , 降水 量 的
的水资源, 还可以加速水资源的富集和沙丘 的固定 。发掘和利用蒙古族传统“ 五畜” 游牧 , 可望使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3—1 6
项 目基金 : 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 重点项 目: “ 扩大和稳 定我 国中西部 水资源的文化对 策研 究” ( 0 8 A J Y 0 2 5 ) ;凯里
中 图分 类 号 : F 0 6 3 .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6 6 2 7 ( 2 0 1 3 ) 0 3 — 0 0 8 0— 0 6
在我 国内陆 干旱草 原生态 系统 中 , 由于远离 海洋 , 年度 蒸 发量 远 远 大于 降雨 量 , 加 上终 年 有强 劲 的西北 风吹拂 , 更加快 了地表 水 资源 的蒸 发 。这种水 资源 的无效 蒸发不 仅难 以控制 , 而且 是导致 土地 沙化 的直接 原 因 , 因而土地 沙化 成 了当地 习见 的生 态灾 变 。土地 沙 化必 然 给 当地 居 民 的生产 生活 带来 了诸 多的祸 害 , 还成 了 当地社 会 经 济 可持 续 发展 必须 加 以突破 的 “ 瓶颈” 。有 鉴 于 此 , 内 陆干 旱地 区的 土地沙化 救治 自然成 了生 态研究 中的重点 。不 同学者 纷 纷从 自己 的学 术立 场 出发 , 提 出了一 系列 旨在控制 土地 沙化 的建议 和对策 。有学 者主 张 , 只有 实施生 态 移 民 , 沙 化 的土地才 能 自然 恢复 为草原 ¨_ 【 ” 叭; 也 有学者 主张 , 必须植 树 、 种草 并 赋予 工 程技 术 手段 , 先 固定 沙丘 , 才 能 将沙 地改造 成 固定农 田 ; 更有 学 者认 为 , 生 态 移 民难 以执行 , 彻 底 改 造沙 地 又 要耗 费时 间 、 精 力 和经 费 , 因而主 张实施 引黄灌 溉或 抽取地 下水灌 溉 , 让 蒙古 族牧 民定居 下来 , 从 事半农 半牧 经 营 , 才
游牧生态文明的特征
游牧生态文明的特征首先,游牧生态文明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
游牧民族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如高寒草原、沙漠地带等。
在这些地区,游牧民族依靠放牧和狩猎等方式获取生存资源。
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注重节约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他们不会过度放牧,以免破坏草原植被的生长,同时也注重保护野生动物资源,避免过度捕猎。
其次,游牧生态文明注重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在游牧社会中,人们使用的工艺和技术多与环境友好相关。
例如,他们使用的工具多由天然材料制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他们的生产方式也相对简单,不会破坏大自然的平衡。
游牧民族注重可持续发展,他们积极保护水源,开展节水浇灌,避免过度使用水资源。
第三,游牧生态文明强调社群共享和互助合作。
在游牧社会中,游牧民族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群结构中。
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资源,形成了一种共同利益和互助合作的文化。
游牧民族之间相互依赖,共同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
他们共同维护社群的利益,共同面对自然灾害和其他困难。
第四,游牧生态文明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游牧社会中,人们视自然为伙伴和朋友,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和生态系统。
他们通过祭祀和宗教仪式等形式来向自然示敬,以保持与自然界的良好关系。
游牧民族尊重动植物的生命,不滥杀滥捕,避免浪费资源,以保持生态平衡。
最后,游牧生态文明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游牧民族流动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特殊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他们注重个体自由和平等,尊重长辈和传统,强调家族责任和社群义务。
游牧生态文明将自然与人类社会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总之,游牧生态文明是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模式。
它注重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社群共享和互助合作、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只有坚持游牧生态文明,我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过牧理论和制度的反思
□/达林太1娜仁高娃2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过牧理论和制度的反思本项目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资助,项目批号2009JJD790021。
内蒙古草原的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在年度与年际间的差异所表现的非平衡生态系统特征,形成了适应草原气候的自组织功能。
干旱年份生物群落间相互补充,实现其最高生产力。
动物群落也表现出极强的草原特征,在与草原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适应寒冷气候和粗放牧养管理方式、耐性很强的地方品种—蒙古高原五畜。
蒙古高原的游牧人驱赶着五畜,通过调整其放牧半径,对付由于降水变率很大的牧草出现的时空变化,也通过对各畜种出栏数量多少的调整来对付自然灾害及其对外交换所带来的市场风险。
这种由植物、动物、游牧人所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适宜了蒙古高原因气候湿润系数差别分化为的不同草原环境类型。
这些表现出的景观生态多样性与异质性,维护了动植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其既有畜产品产出———游牧经济,又能使草原维护其生态服务功能,使草原生态———产业的复合系统,发挥出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的耦合效益,推动蒙古高原游牧经济的发展,也构建了北方草原的生态安全体系。
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由于过牧理论所导致的政策等人文因素和严酷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造成草原生态环境的局部恶化。
由于对内蒙古草原的过牧问题缺乏深层次的研究,难以为草原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提供长远规划,致使草原建设项目、生态治理恢复项目出现了难以克服的矛盾。
本文从内蒙古草原的过牧理论,过牧理论引发的理论退化,以及为其治理所实施的各类理论工程项目入手,揭示了造成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人文因素,提出牧区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性理论,以此改变草原治理模式,确保生态安全,维护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为全球变化在草原地区的响应研究提供新的建议。
一、对内蒙古天然草原过牧理论的反思草原退化是指不合理的管理与超限度的利用在不利的生态地理条件下所造成的草原生产力的衰退与环境恶化的过程。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作者:郭志敏王敏胡小玲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11期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传承民族文化,而且能促进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对于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有着及其重要意义。
本文在分析巴彦淖尔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上,提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和对策。
巴彦淖尔市以“八百里河套米粮川”闻名全国,是一个以乌拉特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区,拥有良好的生态文化旅游环境和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2009年被评为“中国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地”,具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
巴彦淖尔市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不仅可以提升旅游品味,而且对促进农牧民就业,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巴彦淖尔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是指“能激发旅游者动机,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满足旅游者生态文化的双重需要,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①巴彦淖尔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既有森林生态、水体生态和地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也有建筑、饮食、民俗、节日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还有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及民族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不同的需求,而且对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特色饮食河套地区生活着蒙、汉、回等民族,各民族既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又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河套饮食风格。
一是兼具山西、陕西、内蒙古风味的特色菜肴和风味小吃,如具有河套地区风味的猪肉烩酸菜、猪肉勾鸡、河套硬四盘、腌猪肉炒山药介介、酿皮、酸粥等。
二是乌拉特蒙古族依旧保持传统的蒙古族饮食习俗,有红食、白食、青食、紫食系列,体现了蒙古族深厚的饮食文化内涵。
(二)民族服饰在乌拉特草原生活着乌拉特蒙古族。
乌拉特,蒙古语意为“能工巧匠”,明代以前,乌拉特蒙古人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北部,清朝初期乌拉特蒙古族由呼伦贝尔大草原迁移至河套地区。
内蒙古农牧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及对策思考
内蒙古农牧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及对策思考作者:申向明来源:《北方经济》2003年第12期一、导致生态恶化的成因分析1、自然因素从内蒙古地貌环境看,地表被沙质所覆盖的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0%。
沙质地表结构松散,内聚力差。
广泛分布的松散沙质在干旱多风的条件下,易受风力、水力侵蚀,引起土地荒漠化。
从气候看,内蒙古地处内陆腹地,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所以热量偏低、无霜期较短、降水量少、降水变化率大、分布不均匀。
内蒙年平均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兴安岭东北部的年平均降水量在450毫米以上,而西部额济纳旗则不足50毫米。
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
由于冬春两季降水量少,又是多风期,而此时正值植被枯萎、覆盖物高度最低的农田裸露期,植物对土层的固定和保护作用完全不存在,因而冬春两季既是内蒙古扬沙、沙尘暴肆虐期,又是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扩展最快期。
2、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内蒙古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是生态问题出现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据相关调查表明,自然因素在造成生态恶化成因中只占5%,而人为活动占95%。
内蒙古传统的数量型畜牧业是造成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
这种只追求牲畜头数大量增加,不考虑草原承载能力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致使草原鲜草产量下降,草场严重超载。
由于牲畜频繁的过度啃食,优良牧草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严重时不能完全完成开花、结实等正常生长生育阶段,导致草原优势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消失,植物群落发生逆向演替。
3、对资源掠夺性的开发1947年自治区成立至今,曾经历过四次垦荒高潮。
开垦的草原土壤贫瘠,种植的粮食作物不保收,开垦1—2年后即弃耕撂荒。
大规模开垦荒地,首先引起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在毫无保护措施和投入的情况下,整个土层被内蚀变薄,土壤养份大量损失,肥力下降。
弃耕地因缺乏植被保护,使本来就相当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下,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短期内草原植被难以恢复而造成草原的退化、沙化。
这种广种薄收的方式并没有使广大农民群众增收,反而使生态破坏,自然灾害增多,使内蒙古连年干旱,土地生产力下降,农民收入更加不稳定。
《2024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的重要农牧交错区,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对于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农牧交错带是农业和畜牧业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区域,其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
因此,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现状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位于我国北方,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和农业产区。
该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
三、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科学规划和管理制定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措施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应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生态保护规划,明确生态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同时,应加强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分配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浪费。
(二)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应鼓励农民采用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等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应鼓励畜牧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应加强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增加林草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地荒漠化面积。
蒙古族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蒙古族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摘要】草原是游牧文化的载体,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是游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土壤。
达茂旗是包头市唯一的牧业旗,拥有悠久的游牧文化历史、独特的游牧文化资源,游牧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对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本文总结了蒙古族游牧文化,归纳了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分析了游牧文化对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游牧文化;草原;生态文明;达茂旗一、蒙古族游牧文化概述长久以来,游牧民族世代生活在草原上,孕育和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
蒙古族是一个勇猛强悍的游牧民族,长期称雄于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传承游牧文化的集大成者。
“蒙古族游牧文化是指游牧民在蒙古高原地区上千年的游牧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了如何协调人与牲畜、牲畜与牧草、牧草与草场之间的矛盾,并且在游牧实践中,逐渐创造了一整套适应内蒙古高原自然环境条件的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以及哲学观念和宗教信仰。
”[1]蒙古族游牧文化中处处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
包头市达茂旗地处大青山北麓,与蒙古国接壤,这里曾经居住在众多的游牧民族,全旗总人口约114312人,蒙古族19698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7.2%,保留了较为完成的草牧场,面积大约为163.13平方公里。
这里的蒙古族绝大多数生活在草原上,继承了和发扬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游牧文化。
包头市达茂旗蒙古族游牧文化具有丰富多彩、历史悠久、保留完整、多元化的特征。
这里有传承了几百年之久的哈布图·哈撒儿祭祀,景教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发展的蒙元文化,原生态的蒙古民族风情,独特的敖包祭祀、祭火、祭驼等祭祀文化,传统的蒙古牧民生产生活方式。
散落到草原深处的历史文化遗存足以证明这里是蒙古族人的家乡,比如分布在阴山南北的乌兰察布岩画、游牧文化与景教文化融合时期的敖伦苏木古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寺庙普会寺和广福寺等。
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应该把游牧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深度挖掘这种古老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发挥其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论文)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
二、生态环境恶化在水热光照等自然因素以及一系列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是最明显的表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直接关系到农牧界线的变迁。
并且,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农牧交错带的变迁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互为影响,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人们将视角延伸至自然条件相对保护较好的草原地带,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也jF是这一过程导致了更大面积的区域惨遭生态失衡的惨痛代价。
生态环境越恶化,适于农耕的土地就越少,就更加加剧了草原的开垦,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北界不断向北延伸。
不遵循自然规律,掠夺性地利用资源,农业生产结构、方式单一,使得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植被大量破坏,沙漠化不断加剧,耕地面积R益减少,农牧业生产急剧下降。
北方农牧交错带已经成为一条典型的生态脆弱带,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它随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影响而不断发生空剃地带的摆动,湖泊萎缩,草场退化,荒漠扩大,林带几近消失,自然灾害频繁。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变迁问题,并且也牵涉到相邻的农、牧业区域乃至整个黄河流域,所以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变得十分紧迫。
图3一I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背景状况分布的空间格局表3—112个旗县生态环境背号状况变化平均变化变差面积平均变化变差面积旗县旗县指数卣分圪%指数百分比%盐池县(0‘夏)一0.97379.14榆林市(陕I『Ii)一0.57963.62翁牛特旗(内蒙古)加.71772.65神木县(陕I|Ii)一O.57l62.33同心县(宁夏)_o.66l68.29环县(甘肃)-0.55965.73定边县(陕两)一0.65967.36吴旗县(陕西)_o.55064.84靖边县(陕西)-0.61565.42尖扎县(青海)-0.52965.51科左后旗(内蒙古)-0.59l60.17汾两县(山西)-o.51064,15注:图3—1和表3一l均jl自蒋卫国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演变.自然资源学报,2005.通过图3一l和表3—1可以看出,1989至1999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背景状况逐渐变差,生态环境状况较好区域面积在逐渐缩小,生态环境状况较差区域耕制。
游牧思考与释疑
游牧思考与释疑作者:贾幼陵郝益东来源:《北方经济》2020年第12期關键词:游牧生产游牧变迁游牧生态一、游牧生产(一)关于四季游牧的搬迁次数以“夏秋抓膘、冬春保膘”为目的,传统游牧每年须搬家20次左右,每个季节都不止搬一两次。
特别是秋季牧草营养富集时“走敖特尔”应三五天搬一次,使牲畜尽量多吃少走快速“抓油膘”;牲畜在冬季吃雪代水、刨雪吃草,为防止游走过远造成积雪磨伤蹄腿,需要及时搬到能够就地采食的草场。
人为减少实际所需的搬迁频次实质是在减弱游牧的效能,也意味着定牧对草与畜的影响在增强。
(二)游牧是否随意自由流动史料和现实证明,从古至今草原都处于有归属、有管理、有允许放牧范围、使用者互相关联制约的状态,不存在完全的任选草场自由迁徙。
在古代游牧社会,草原归属层层所封的领主和王公管辖。
元代还设立“嫩秃兀赤”草场官职。
清代按旗设界,分佐领(苏木)、什户长管理营盘及草场。
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后,草原管理权由人民政府行使。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时期,适应生产队成为经营草原的基层单位,将历史形成的常年移动范围划界固定。
改革开放后,为解决草原畜牧业的内在矛盾和面临的现实问题,逐渐形成了以法制为中心、三权分置的草原管理体制。
(三)游牧是否可以任意选择草场天然草原虽然广阔,但是同时能够适合时令特点和牲畜繁育周期的草场比例有限,各季营地的可选择余地其实很小。
相邻牧民利用草场放牧是既合作又制约也有博弈的过程。
例如,在春营地要完成接仔保育、度荒保畜的几个关键生产环节,选择区位、地形、水源和采食条件都理想的草场充当春营地实属不易,甚至成为权势角力的焦点。
(四)关于使用现代装备游牧就经济性而言难以兼容。
游牧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无法核算成本,跟群放牧、牛羊群值夜、夜以继日兼做衣食用品,都视作无人工费用。
而使用现代设施装备如果不讲求投入产出就难以为继。
不排除特定生产环节使用某些通用器具。
例如游牧状态下利用现代运输工具救灾;现代牧场利用房车和水车到边缘草场远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牧文化对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生态建设的启示摘要】: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带,此地带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区域甚至在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中都尤为重要,生态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的环境特征和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明蒙古族游牧文化在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对比农耕文化都更具优势,有利于草原和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游牧文化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对该地区生态重建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半农半牧区;游牧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蒙古草原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家园,游牧文化是本区的主导文化。
从清代开始由于清政府推行的移民政策,使得大规模的汉族农民移居到南部草原,于是这一地区逐渐破碎成为游牧和农耕互相交错拼缀,该地区被学者们命名为农牧交错带或半农半牧区等。
一般来说,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的呼伦贝尔,向南至内蒙古通辽市和赤峰市,再沿长城经河北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南部向西南延伸,直至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和宁夏南部的交接地带。
它包括降雨量在300-450mm,干旱度为1.0-2.0范围内的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部分,总面积为654564公里。
[1]该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不适当的政府政策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致使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严重,草地明显退化。
尤其是近年来,人口压力大,气候灾害频繁,加上目前的放牧压力和农耕方式,加速了环境恶化进程,成为阻碍此地区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农牧业的环境适应性及现实状况面临特定的环境,人类做出了最适合他们生存和发展选择。
由于草地上的松散的沙质土壤,使在干旱半干旱气候的草原地区不太容易遭受水蚀,但如果地表受到侵扰,春秋季的强风和干旱气候就会造成严重的风蚀,因此,草原环境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至关重要的。
游牧畜牧业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是蒙古族牧民的长期文化选择。
而一直以来生活在雨量充沛的华中平原地区的农民,他们在土壤耕种,不用担心风蚀危险,深耕和积极抑制野生植物是常规的农业作业。
因此,不难理解农牧业是从完全不同的环境条件中产生的,他们都具有适应各自环境发展的优势。
但当农耕文化进入到一个与之前条件截然不同的北方草原时,文化差异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对比使矛盾不可避免。
一定程度的降雨量决定了在半农半牧区种植农作物的产量。
这里因为缺乏水源和有效的田间管理使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
“撂荒耕地”和“安息地”的做法是当草原开垦为农田时,养分水平相对较高,但经过几年的耕种,农田养分急剧下降,作物产量也相应下降。
结果,农民不得不放弃开垦的土地,搬到新开垦的草地上。
由呼伦贝尔草原当地居民讲述关于海拉尔西侧草原反复开垦和弃耕的经历,可以确定本区分布的风蚀坑,以及弃耕地中的裸地型风蚀坑集中发生应当是机动车和机械化大型农机具大规模引进草原之后。
[2]翻耕所造成地表土壤及植物根系层的破坏,其恢复进程是非常缓慢的。
沙质草原区的土层中的粗化层,使失去地表植物根系层保护的草原特别容易遭受风蚀沙化的侵害,为风蚀坑的形成创造条件。
[3]人类活动可以通过对土壤和根系层的强烈干扰,使风蚀沙化的抑制性因子失效,破坏性因子作用大大加强。
在这些草地种植具有很大的风险,有可能导致草地原有植被大规模退化甚至消失,造成土壤和基层生态系统的全面破坏。
在保护草原生态时,土壤和根系层的保护至关重要,这可能也是游牧民族在其不成文的法律、风俗习惯等方面对土壤及根系层保护最为强烈的根本原因。
必须承认,几个世纪以来的蒙古族牧民已经成功的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长期可持续的管理,但是历史政策和土地不合理利用方式,生态环境遭到持续恶化,在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中,农耕的扩展是一个不幸的错误。
二、游牧文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和启示游牧文化尊重自然生态体现对草原生态的保护而不是建设。
生态伦理学的核心思想是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和谐共处,[4]不仅在蒙古族传统宗教萨满教中,在大蒙古国,四汗国,元帝国和北元时期颁布的法典,在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和历史文献的记载中,都体现了游牧民族对生命的理解和信仰,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大臣们提议为他建造大罕宫殿和花园,成吉思汗却说:“有我自古崇尚的、先世可汗们镇座施政的白色大毡房(蒙古包),这是抗拒天灾地祸,易于迁徙的吉祥住所。
若不戳破金色大地的神圣皮肤,若不改变广袤草原的天然容颜,她就是天然的大花园!”[5]蒙哥汗在继位诏书中宣布:“要让有羽毛的或四条腿的,水里游的或草原上生活的各种禽兽免受猎人的箭和套索的威胁,自由自在地飞翔或遨游,要让大地不为桩子和马蹄的敲打所骚扰,流水不为肮脏不洁之物所玷污”[6]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他们把草原生态环境看作第一位。
游牧文化起源于草原和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是世界上最恶劣和最不可预测的。
他们频繁地、深刻地感知和理解自然界的力量,直接感受到自然环境的敏感和脆弱。
随着千百年来不断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尊重自然的蒙古族游牧文化就这样形成了。
人类需要发展,但是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如果人类对自然环境任意破坏,大自然最终是会通过惩罚人类来重建生态平衡。
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游牧民族就会对调整自身行为,及时作出反应,以利于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
游牧文化有着独特的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它是一个高度综合草原生态、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的复合生态系统。
因此可以说,“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的文化”[7]。
而蒙古族游牧文化尊重自然,遵循自然原则,促进人类与世界其他所有生物的和谐共处,这几乎是最接近生态文化内涵的。
游牧文化是以游牧民族在干旱半干旱草原生活的经验为基础,从与自然灾害斗争中获得的知识中提炼出来的。
它是游牧民族及其生存的环境相互影响和选择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
迄今为止,游牧文化在草原管理和利用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有效手段已证明,在保持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健康的前提下,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
游牧文化的这些特点,证明了它在北方草原地区的优越性。
为了减轻生态压力,促进中国北方半农半牧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我们需要从游牧文化中吸取经验,增长智慧。
三、在生态建设中汲取游牧文化的精华北方半农半牧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复杂的,要走出传统思维与农牧相互指责的恶性循环,打破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对立态度,纠正文化冲突导致的不合理土地利用。
1.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人类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其他生物物种为代价。
每一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具有与人类相同的地位。
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建立环境和生态的价值体系。
通过评估人类消费需求的能力,或通过评估破坏生态系统的代价来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但是人类无法承受破坏全球生态系统的所带来的恶果。
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不能以牺牲其维持生命的功能为代价。
3.切忌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避免蛮干。
土地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和生存空间。
草原生态系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最有效的环境保护方式。
游牧经济可能不会带来高收益,但可以主动合理的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草地资源利用。
农耕在短时间内可能带来较高的生产,但这只能快速耗尽土壤肥力,造成土壤侵蚀和难以控制的沙漠化。
换言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植是一种养分和有机物的开采,沙漠化和沙尘暴频发也证明了农耕的不可持续性。
我们可以看到,在半农半牧区保护草原和游牧文化不仅是为了保护区内的剩余草原和自然生态的重建,也是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游牧文化应给予其应有的重视和主导地位,这些经验可以用于政策的改革和多学科综合解决方案的推进。
四、对中国北方半农半牧区生态重建的建议针对半农半牧区的社会现实状况,考虑任何可能的严酷自然条件同时,为生态重建提出如下建议:1.应该根据过去几十年环境的不同改变对草场进行重新规划。
制定出本地区荒漠化防治法规。
根据不同草场的生态地质情况,征收土地使用税。
禁止在沙质草地和草原退化区耕作,保护剩余的森林地和草地。
为了加强对草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放养率和草场承载力应该与当地牧民协商并确定。
为了管理草场上牲畜的总量,每户要定额分配。
牲畜数量应该及时统计并定期进行调整,如哪种牲畜数量需要增长,游牧轮转的规模和集中放养的持续时间和频率。
禁牧区域和时间需要根据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变化和牧民一起商讨并决定。
2.改变传统粗放的畜牧业和农业种植方式。
号召和发展现代高科技农业生产方法,同时减少一年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牧草和多年生草的种植,关注农业和造林相结合,开展农业生态保护。
这不仅降低了对平原地区沙尘暴的影响,也增强了水分的输送,支持并促进生态系统的复原。
提高家畜的质量和饲养效率,优化畜群结构,发展区域合作现代畜牧业产业。
促进高科技饲料大农场以满足畜牧业饲料的短缺。
以减少生态压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鼓励适合本地自然环境的生产性活动3.保留充足的生态用途土地。
生态用地应该被定义为有着法律地位的国家土地分类中的一项。
生态用地应该包含水资源保护土地,森林土地,容易受人类破坏的草地,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土地和自然保护区。
这将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禁止在生态用地上进行商业性质的伐木,开采或耕种,只允许非盈利性质的渔猎,育种,采集等,可以适当发展生态旅游。
4. 改变直接从植物获取能量的传统方式以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草原植被的生物量生产率很低。
牧民常用牛羊的粪便作为燃料使用,与此相反,农民多依靠草木作为燃料,而这些燃料的燃烧效率低且对环境破坏大。
令人遗憾的是,草原上大量的太阳能无法转化为生物能,风能却导致水土流失和沙尘暴。
这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开发更高效的转换技术,扩大太阳能和风能利用的比例,使太阳能和风能从直接的破坏源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手段,目前运用风能进行发电很有潜力。
5.嘎查或乡村各级政府成立生态保护组织。
要鼓励农牧民参与到重要生态政策的制定和宣传,更深刻理解领悟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使他们成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根本力量。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介绍传播现代科学生产技术,促进现代与传统知识技能相结合,保持游牧文化发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从而切实提高农牧民在生态重建和经济发展中的能力。
文献参考:[1]赵哈林.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2(10).[2]张德平.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的初步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6(16).作者简介:赛音,1992年生,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民族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