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人民文学)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着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6.司马迁的“发愤着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

17.儒学在汉武帝时代成为钦定的官学。

18.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属官学;古文经学则为在野的私学。

东汉郑玄兼取今、古文经学,结束了今、古文经学之争。

19.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着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20.两汉文论的主导是儒家文论。

21.《毛诗序》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

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

22.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

夏承焘日记中的《白雨斋词话》

夏承焘日记中的《白雨斋词话》

日记往往让我们误会,以为作者下笔之际毫无掩饰,也就最真实地记录了事、人,还有情。

却忽略了毫无掩饰,也常流为毫不在乎、遗漏,甚至错记了不少信息。

《谭献日记》中写到陈廷焯,已经让我们明白了这一点。

《夏承焘日记》中也不例外。

这就需要一番考订,但有时往往只能靠揣测。

陈廷焯一生僻处泰州,从未进入当时社会的主流,他的名望完全靠身后刊印的一部《白雨斋词话》获得。

这部词话和况周颐的《蕙风词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齐名,被称为近代三大词话。

光绪二十年(1894),陈廷焯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甲午战争那年,由他的父亲陈壬龄亲自删定,几位亲近的朋友、门人协助的《白雨斋词话》八卷本刊印。

但词话刚印出时并未受到广泛关注,陈家后人说,很多书当时就堆放在书房白雨斋里,陈廷焯的手稿也在里头。

后来手稿被珍藏起来,那些书似乎没人过问。

我专程去泰州探访陈氏旧居,白雨斋虽然早被别的单位占用,却并未拆除。

我在外边徘徊许久,感慨这位不靠圈子,不靠平台,仅靠著作留名后世的词学家。

光绪二十四年(1898),谭献在四月十九日的日记里记下:丹徒友人李恩绶寄来了《白雨斋词话》。

这一年,谭献不断重读这部词话,誉之为“人间精鉴”(七月廿六日),更一再叹惜“未得接席深谈”(十二月十六日)。

这大概是《白雨斋词话》接受史上首次重要事件,毕竟作为词学家,尤其作为常州派词学家的谭献,地位摆在那里。

但他却把这部词话记录作《白雨轩词话》,始终没有改正过,如此推许,竟连书名也记不准,毫不在乎的态度着实出人意料。

而且十二月十六日那天,把陈廷焯的名字记作“陈丹崖孝廉”,不知何据。

陈廷焯的岳夏承焘日记中的《白雨斋词话》钟 锦父名王丹崖,我怀疑谭献大概是搞错了。

谭献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五月廿九日的日记里讲到,许增,就是那位以刊刻词集出名的榆园,来信说想刊刻诸家词话,谭献检出四种借给他,其中就有谭献一直那样叫的《白雨轩词话》。

许增这桩事业未就,而《白雨斋词话》一直到一九二七年都没有再印过,逐渐觅之不易。

中国文学批评著作

中国文学批评著作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是在四卷本基础上精选编辑而成,共选中国古代、近代文学批评论文(含论诗诗)66种,其中先秦5种,两汉4种,魏晋南北朝5种,唐8种,宋10种,金1种,元2种,明9种,清11种,近代11种。

书中按作者时代编次选录,入选各篇,其与文学理论无关部分,采取节录方式,并有注明。

凡入选文字,均兼采各种版本加以校勘,正文以一本为主,于篇末注明版本出处。

在每篇正文之后,有注释与说明文字。

全书选目精审得体,注释重字词训释,浅易明晰;说明既能阐发文本大意,又能明其渊源流变,于初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者,最为便利。

刘勰《文心雕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专书,全书分上下两编,各包括25 篇。

上编前5篇带有导论性质,后20篇分述各文体特征与流变;下篇25篇主要讨论文学创作风格与批评的原则、方法,以及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等,末篇《序志》为全书序言。

范注以清人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为底本,参以孙仲容手录顾千里、黄荛圃合校本,谭复堂校本,日本铃木虎雄校勘记和赵万里校唐人残写本,并吸收了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等研究成果,进行校勘与注释。

范注不限于疏通文句,凡与理解文本有关的文献,均详细引录,故与各种注本比较,最为详赡。

书前附有铃木虎雄《黄叔琳文心雕龙校勘记》的“绪言”和“校勘所用书目”亦便于学者参考。

钟嵘《诗品》是一部专论五言诗及其诗人的文学批评著作,作者选择从汉到齐梁间诗人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评第,并在作家作品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钟嵘提倡“自然”与“真美”的诗歌理论批评风格。

陈注参照多种版本,进行整理,并作注释,清通简要,便于初学。

书后附录“诗选”,系注者所辑录钟嵘《诗品》论及的作品,尤便于读者检核、参考。

书末缀有注者跋语,对钟嵘选诗、评第略有论及,亦具启发意义。

严羽《沧浪诗话》是一部以禅喻诗、着重探讨诗歌形式和艺术性的著作。

郭氏此书以明嘉靖本为底本,参考《诗人玉屑》所引加以校订,注释于胡鉴《沧浪诗话注》、胡才甫《沧浪诗话笺注》颇多节取,并兼采陶明《诗说杂记》中有关解释沧浪的论点。

中国文学批评史 绪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 绪论

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发展史;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态。

教学重点: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建设与历史发展教学难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基本特点教学学时:2学时一、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一)研究对象:以中国历代(先秦迄近代)文学批评家的理论著作或篇章为依据,研究、探讨、总结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

(二)学科性质以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中文艺学的三大分支、五小分支为指导,结合学科发展实际,辨析“中国文学批评史”与“中国古代文论”(中国文论)课程命名的优劣。

所谓“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理论和思想的历史。

1、历史悠久。

2、内容丰富。

3、富有特色。

二、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建设与历史发展(一)作为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产生的原因1、“五四”时,文学史的编纂浪潮影响、刺激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诞生。

郭绍虞在《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文中回忆自己写作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缘起时说:“五四时期,我就开始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了,我当时的想法是要写一部中国文学史。

后来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文艺理论的材料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也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方面而写起中国文学批评史来了。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郭绍虞的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时撰写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陈中凡、罗根泽、方孝岳、朱东润等都是当时声望颇著的文学史家,所以文学史编撰对文学批评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中外学术交流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学术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曾于1916年来华留学两年,这一时期,中国国内对批评史的个案研究已经起步许多报刊都刊登有关批评史的研究文章,铃木自然受到一些濡染和启发。

1925年铃木出版《支那诗论史》(实为三篇长文:《周汉诸家的诗说》、《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论》、《格调、神韵、性灵三诗说》),由日本京都弘文堂刊行,并很快由北新书局易名为《中国文艺批评史》出版了汉译本,比国内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还要早出两年。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著作有哪些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著作有哪些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著作有哪些详见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
《文学评论与鉴赏教程》
洪子诚《在北大课堂读诗》
孙玉石《新诗十讲》
(李健吾)《咀华集》
文学理论:
童庆炳《》(第五版,2005版)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学生用书)
王汶成《文艺学通论》《文艺学新论》
胡亚敏《》
韦勒克《》
伊格尔顿《文学理论》《理论之后》
卡勒《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辅导书: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教师用书)
西方文论: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法古斯塔夫·勒庞《》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西蒙娜·波伏娃《》
古代文论:
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张少康《》
刘勰《》
钟嵘《诗品》
王先霈《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
美学:
周宪《美学是什么》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宗白华《》
海德格尔《》
罗素《》
黑格尔《美学》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尼采《》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凌继尧《美学十五讲》
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第一讲)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第一讲)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第一讲、绪论第一部分: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之成立1906年,章太炎(1869-1936)在日本东京讲授《文心雕龙》1913-1918年,黄侃(1886-1935)首先在北京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1923年,范文澜(1893-1969)在南开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1934年秋,陈子展(1898-1990)在复旦大学开设“中国文学批评史”1958年,高教部批准成立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研究室,主任郭绍虞(1893-1984),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史研究。

郭绍虞从同济大学调入,刘大杰(1904─1977)从暨南大学调入,朱东润(1896-1988)从沪江大学调入,兼之已有的陈子展、赵景深(1902—1985)、王运熙,共同构成复旦文学批评史的中坚。

中宣部周扬(1908-1989)在《文艺报》1958年第17期发表《建立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批评》,第一次公开批评了对苏联文艺及理论的崇拜,倡议建设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强调要继承借鉴民族的文学遗产,以便在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去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

1959年,周扬提出建立马列文艺理论,指示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各编一套批评史与文论选,开展竞赛。

周扬亲自分派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三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刘大杰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4年,先秦至隋唐五代,王运熙执笔,刘大杰修改润色)。

这两种高校统编教材,确立了复旦大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核心地位。

1962年,复旦大学中文系以这套三卷本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为教材,在高年级开设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专门课程,这在新中国的高校文科教学中是首创之举。

也是从这一年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郭绍虞先生、朱东润先生、刘大杰先生都挂牌招生。

1979年,《中国历代文论选》作了较大的修订增补,主要是增加了小说、戏剧、民歌等方面的理论和近代部分的文学理论,这大大补充了原书范围、结构上的不足,原先的三卷本也因此扩为四卷本。

《文献学概论》目录 预览

《文献学概论》目录 预览
■ (其中一卷中华书局影印本已收, 有缺页, 此为全帙)。全计813卷。
■ 《永乐大典》的用途仍是辑佚与校勘。今存本尽管已是残卷, 且仅为全书的一小部分, 但其在法律 、方志、科技、医学、舆地、文学等方面的价值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佩文韵府》四百四十四卷《韵府 拾遗》一百二十卷, 清张玉书奉康 熙帝之命编纂

方志, 又称地方志, 是记载某地自然和人文历史与再现状的综合性地方文献。同时可以具备查
找地方文献的工具书的性质。

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 我国旧地方志有8000多种, 明清两朝由于政府的提倡, 各地修
志的规模越来越大, 形成了国家、省、府、州、厅、县等多级修志机构。

地方志的种类很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府志、州志和县志, 还有以全国为对象的, 如《元和郡
· 欲了解丛书概况,可参阅上海图书馆编《 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
重要的丛书
■ 《儒学警悟》 南宋俞鼎孙等辑 ■ 《百川学海》 南宋左圭辑 ■ 《说郛》、《续说郛》 元陶宗仪编 ■ 《通志堂经解》 纳兰容若等编 ■ 《知不足斋丛书》 清鲍廷博父子刊 ■ 《春在堂全书》 清俞樾撰 ■ 《四部丛刊》 502种, 3100多册, 商务印书馆辑, 极具版本价值
■ 清人还补撰了《春秋会要》、《秦会要》、《三国会要》等。今均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 记载断代典章制度的工具书还有“会典体”, 是按照职官系列编排的。最早的有《大唐会典》, 其后
有《元典 章》, 清人编《大明会典》、《大清会典》。
地理、方志

我国历史悠久, 幅员辽阔, 地理环境复杂, 朝代变迁频繁, 行政区划变化显著, 造成古今地名差异
■ 是书以平水韵106韵编排, 以韵系字, 每字之下采词藻典故, 按词条末字入 韵。先排二字词藻, 再排三字、四字词藻。字数相同者则依经、史、子、 集顺序排列。每一词藻下列举出处。

北大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

北大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

北大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精简版)前言:为精简起见,此文省去书目相关的介绍,直陈书目。

语言学1,美国结构语言学 (American linguistics)参考书目:Hockett 《现代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Sapir 《语言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Bloomfield《语言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实验语音学(phonetics)参考书目:吴宗济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P.B.邓斯 E.N.平森著曹剑芬任宏谟译《言语链——听和说的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3、汉语音韵学参考书目: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耿振声《音韵通讲》,河北教育出版社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上海教育出版社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江苏教育出版社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周祖谟,《广韵校本》,中华书局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李新魁,《韵镜校正》,中华书局杨军,《韵镜校笺》,浙江大学出版社4、汉语史(上)参考书目: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何九盈《音韵丛稿》(版本原文未注明)下面的著作只研究某一时期的语音情况:上古: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最好将李、王、何三家对比阅读)何九盈、陈复华,《古韵通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何九盈,《上古音》,商务印书馆龚煌诚,《汉藏语研究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唐作藩,《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工具书)中古:李荣,《切韵音系》,科学出版社(最好读1956年版)邵容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好将邵、李两家对比阅读)张渭毅,《中古音论》,河南大学出版社周祖谟,《周祖谟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近代: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代汉语音论》,商务印书馆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5、汉语史(下)参考书目: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向熹,《简明汉语史》(语法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太辰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与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宋绍年,《马氏文通研读》,北京大学出版社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6、《切韵》导读参考书目: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周祖谟,《广韵校本》,中华书局李荣,《切韵音系》,科学出版社(最好读1956年版)邵容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现代汉语参考书目: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商务出版社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8、古代汉语参考书目: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9、汉语和汉语研究参考书目: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文学批评理论参考书目

文学批评理论参考书目

文学批评理论参考书目马列文论专题:计14种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马恩全集》第42卷);2、《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另有同类型书可选用);3、《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另有同类型书可选用);4、《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5、《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6、《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7、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关于革命与文化的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8、《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9、《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10、《卢卡契文学论文选》(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11、《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12、《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13、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14、 [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文学理论研究专题:计33种A类: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有旧版);2、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有旧版);3、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有旧版);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有新版);5、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有旧版可用);6、伍蠡甫选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7、胡经之等编:《西方20世纪文论选》(1-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8、王逢振、盛宁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9、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10、 [美]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1、 [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12、 [荷]佛克马、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8年版;13、 [英]杰弗森等:《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14、 [美]科恩等:《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15、 [美]克里格:《批评旅途:六十年代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16、 [加]昂热诺等:《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17、 [法]贝西埃等主编:《诗学史》(上、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18、 [美]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9、 [加]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4年版;20、 [英]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1、汪民安等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2、王宁编译:《新文学史》(1),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3、王逢振主编:《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24、王逢振主编:《2001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

语文教师阅读行动指南

语文教师阅读行动指南

语文教师阅读书目单这个图书馆主要是从广义的文化角度推荐的,分类主要依据文学、语言、文化(教育、哲学、历史亦在其中)等,并没有着眼于语文课程本身。

一位老师如果想走得更远,人文的“底子”是最坚实的支撑。

在我看来,优秀的语文教师需要在两个方向努力,首先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其次是事理通达。

只盯住教案、课件(并不是说这些不重要),很难培养出大气、自由、独立的学生。

一、文学类1、文学史文学史是研究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问,属于知识范畴,阅读文学史可以了解文学发展的脉络,对文学作品做出定位。

一般的文学史写作有其自己的系统,多依时代、社会背景、文体、作者的次序而进行,因叙述重点多在“史”,有些文学史著作往往忽略了对于文学本体“识”的追求;而且,具备文学史意义的作品未必一定能成为文学意义上的经典。

文学史的阅读与文学修养及审美趣味的提高并无必然的联系。

阅读文学史主要是为了按图索骥寻找经典,或是发现适合自己口味的作品,或是在知识点上查漏补缺,无须拘泥于其观点。

这里推荐以下几部著作:(1)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诗人之心写就的文学史。

(2)勃兰兑斯《19世纪文学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

强调时代精神对文学演变的影响,处理的是作家与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外国文学史方面没有特别优秀的著作,不妨阅读各外国著名作家的译本序。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读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从“文学现代化”命题入手,看重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变革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美学观念与品格的变革。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对文学作品的诠释较多而且格局比较开放。

2、理论文学理论着重讨论文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

但是,随着学问分科以及现代学术体制的细化,文学理论已渐渐成为一门“屠龙之术”。

由于文学本身的复杂与混沌,对于文学原理的探讨其实并不应是一门科学。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活动入选图书书目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活动入选图书书目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活动入选图书书目(91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精品力作的出版,充分发挥优秀古籍出版物的社会作用,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活动。

通过出版单位申报、社会读者推荐、业内专家实名推选等多种申报渠道,经过初审、通讯评审、会议论证、复核评审等多轮评选程序,最终确定了首批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共91种。

1、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推荐子目:1.诗经今注高亨注2.楚辞今注汤炳正、李大明、李诚、熊良智注3.陶渊明集校笺(修订本)龚斌校笺4.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余嘉锡笺疏、周祖谟等整理5.鲍参军集注钱仲联增补集说校6.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集说7.文心雕龙义证詹瑛义证8.诗品集注(增订本)曹旭集注9.文选李培南、李学颖、高延年等标点10.王梵志诗校注(增订本)项楚校注11.卢照邻集笺注祝尚书笺注12.骆临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部整理13.王子安集注汪贤度校点14.孟浩然诗集笺注佟培基笺注15.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部整理16.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校注17.高适集校注孙钦善校注18.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忠义校注陈铁民修订19.韦应物集校注(增订本)陶敏、王友胜校注20.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钱仲联集释21.韩昌黎文集校注马茂元整理22.刘禹锡集笺证瞿蜕园笺证23.白居易集笺校朱金城笺校24.樊川文集陈允吉校点25.玉溪生诗集笺注蒋凡校点26.樊南文集朱菊如、李国钧、李德清等整理27.皮子文薮萧涤非、郑庆笃整理28.郑谷诗集笺注严寿澂、黄明、赵昌平笺注29.韦庄集笺注聂安福笺注30.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朱东润编年校注31.欧阳修诗文集校笺洪本健校笺32.苏舜钦集沈文倬校点33.嘉祐集笺注曾枣庄、金成礼笺注34.王荆文公诗笺注高克勤点校35.苏轼诗集合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36.东坡乐府笺龙榆生校笺、朱怀春标点37.栾城集曾枣庄、马德富校点38.山谷诗集注黄宝华点校39.淮海集笺注徐培均笺注40.清真集笺注(修订本)罗忼烈笺注41.李清照集笺注徐培均笺注42.陈与义集校笺白敦仁校笺43.剑南诗稿校注钱仲联校注44.放翁词编年笺注(增订本)夏承焘、吴熊和笺注,陶然订补45.范石湖集富寿荪标校46.稼轩词编年笺注(定本)邓广铭笺注47.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夏承焘笺校48.揭傒斯全集李梦生标校49.高青丘集徐澄宇、沈北宗校点50.震川先生集周本淳校点51.沧溟先生集包敬第点校52.沈璟集徐朔方辑校53.汤显祖诗文集徐朔方笺校54.汤显祖戏曲集钱南扬校点55.袁宏道集笺校钱伯城笺校56.隐秀轩集李先耕、崔重庆标校57.谭元春集陈杏珍标校58.陈子龙诗集施蛰存、马祖熙标校59.牧斋初学集钱仲联标校60.牧斋有学集钱仲联标校61.牧斋杂著钱仲联标校62.吴梅村全集李学颖集评标校63.顾亭林诗集汇注王蘧常辑注、吴丕绩标校64.渔洋精华录集释李毓芙、牟通、李茂肃整理65.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张友鹤辑校66.纳兰词笺注(修订本)张草纫笺注67.方苞集刘季高校点68.樊榭山房集陈九思标校69.刘大櫆集吴孟复标点70.小仓山房诗文集周本淳标校71.忠雅堂集校笺邵海清校、李梦生笺72.瓯北集李学勤、曹光甫校点73.惜抱轩诗文集刘季高标校74.两当轩集李国章校点75.人境庐诗草笺注钱仲联笺注2、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中华书局推荐子目:1.诗经注析程俊英、蒋见元著2.楚辞补注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点校3.屈原集校注金开诚等校注4.说苑校证向宗鲁校证5.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著6.阮籍集校注陈伯君校注7.建安七子集俞绍初辑校8.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9.徐陵集校笺许逸民校笺10.江文通集汇注李长路、赵威点校11.庾子山集注许逸民校点12.玉台新咏笺注穆克宏点校13.王维集校注陈铁民校注14.杜诗详注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15.杜牧集系年校注吴在庆撰16.白居易诗集校注谢思炜撰17.韩愈文集汇校笺注刘真伦、岳珍校注18.柳宗元集《柳宗元集》校点组校点19.元稹集(修订本)冀勤点校20.李商隐诗歌集解(增订重排本)刘学锴、余恕诚著21.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刘学锴、余恕诚著22.乐府诗集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23.乐章集校注(增订本)薛瑞生校注24.苏轼诗集孔凡礼点校25.苏轼词编年校注邹同庆、王宗堂著26.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27.黄庭坚诗集注刘尚荣校点28.顾亭林诗笺释王冀民撰29.戴名世集王树民编校30.龚自珍己亥杂诗注刘逸生注31.岑嘉州诗笺注廖立笺注32.南唐二主词校订王仲闻校订33.温庭筠全集校注刘学锴撰34.陈与义集吴书荫、金德厚点校35.朱淑真集注冀勤辑校36.姜白石词笺注陈书良笺注37.何逊集校注(修订本)李伯齐校注38.张孝祥词校笺宛敏灏校注39.汇校详注关汉卿集蓝立萱校注3、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推荐子目:1.文赋集释张少康集释2.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3.诗品笺注曹旭笺注4.诗品集解续诗品注郭绍虞集辑、辑注5.诗式校注李壮鹰校注6.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7.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郭绍虞集解、笺释8.诗话总龟周本淳校点9.词源注乐府指迷笺释夏承焘校注、蔡嵩云笺释10.渚山堂词话词品王幼安校点11.怀麓堂诗话校释李庆立校释12.诗源辩体杜维沫校点13.四溟诗话薑斋诗话宛平、舒芜校点14.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郭绍虞主编15.带经堂诗话夏闳校点16.静志居诗话黄君坦校点17.词苑丛谈校笺王百里校笺18.随园诗话顾学颉校点19.昭昧詹言汪绍楹校20.白雨斋词话杜维沫校点21.蕙风词话人间词话徐调孚、周振甫注,王幼安校订22.饮冰室诗话舒芜校点23.石遗室诗话郑朝宗、石文英校点4、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推荐子目:1.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整理2.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整理3.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整理4.红楼梦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5.儒林外史张慧剑校注6.聊斋志异选张友鹤选注7.长生殿徐朔方校注8.西厢记张燕瑾校注9.桃花扇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10.牡丹亭徐朔方、杨笑梅校注11.楚辞选马茂元选注12.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13.唐宋传奇选张友鹤选注14.唐宋词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15.宋诗选注钱锺书选注16.中国戏曲选王起、苏寰中、黄天骥、吴国钦选注17.元明清散曲选洪柏昭、谢伯阳选注18.元人杂剧选顾学颉选注19.金元明清词选夏承焘、张璋编选,吴无闻等注释20.杜甫诗选注萧涤非选注21.白居易诗选顾学颉、周汝昌选注22.杜牧诗选缪钺选注23.韩愈诗选陈迩冬选注24.韩愈文选童第德选注25.李商隐诗选刘学锴、余恕诚选注26.梅尧臣诗选朱东润选注27.欧阳修文选杜维沫、陈新选注28.苏轼词选陈迩冬选注29.苏轼诗选陈迩冬选注30.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31.陆游诗选游国恩、李易选注32.范成大诗选周汝昌选注5、中华活叶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6、诗义会通蒋天枢、章培恒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8、全宋诗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9、文苑英华中华书局影印组整理中华书局10、唐钞文选集注汇存周勋初编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1、全宋文曾枣庄、刘琳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12、全元戏曲王季思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3、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撰中华书局14、李白全集校注汇释评詹锳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5、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陶敏、陶红雨校注岳麓书社16、朱子全书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17、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8、船山全书杨坚总修订岳麓书社19、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朱铸禹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杨守敬集谢承仁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1、全宋词唐圭璋编中华书局22、词话丛编唐圭璋编中华书局23、历代文话王水照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4、清诗纪事钱仲联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现凤凰出版社)25、增订文心雕龙校注黄叔琳注、李祥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中华书局26、敦煌变文校注黄征、张涌泉校注中华书局27、全元散曲隋树森编中华书局28、古本戏曲丛刊(1—5、9)《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商务印书馆、文学古籍刊行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29、唐语林校证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30、古本小说集成《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31、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校译刘崇德校译天津古籍出版社32、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文物出版社33、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中华书局34、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35、说文解字注许惟贤整理凤凰出版社36、玉篇校释胡吉宣著上海古籍出版社37、尔雅校笺周祖谟撰江苏教育出版社38、尔雅诂林朱祖延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39、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顾颉刚、唐长孺、王仲荦等整理中华书局40、旧五代史新辑会证陈尚君辑纂复旦大学出版社41、战国策笺证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上海古籍出版社42、资治通鉴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中华书局43、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师大古籍所、华东师大古籍所点校中华书局44、春秋左传注(修订本)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45、尚书文字合编顾颉刚、顾廷龙辑上海古籍出版社46、通典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中华书局47、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天一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整理课题组校证中华书局48、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49、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50、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张涌泉主编、审订中华书局51、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荣新江、李肖、孟宪实主编中华书局52、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国文物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文物出版社53、新中国出土墓志中国文物研究所等编文物出版社54、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周绍良、赵超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55、读史方舆纪要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56、太平寰宇记王文楚等校点中华书局57、肇域志谭其骧、王文楚、朱惠荣等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58、山海经校注(增补修订本)袁珂校注巴蜀书社59、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任乃强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60、洛阳伽蓝记校释周祖谟校释中华书局61、水经注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现凤凰出版社)62、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华书局推荐子目:1.大唐西域记校注季羡林等校注2.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王邦维校注3.西洋番国志郑和航海图两种海道针经向达校注4.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释迦方志孙毓堂、谢方、范祥雍点校5.岛夷志略校释苏继庼校释6.真腊风土记校注西游录异域志夏鼐、向达、陆峻岭校注7.西洋朝贡典录校注东西洋考谢方校注、点校8.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王邦维校注9.往五天竺国传笺释经行记笺注张毅笺释、张一纯笺注10.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咸宾录周连宽校注、余思黎点校11.诸蕃志校释职方外纪校释杨博文、谢方校释12.殊域周咨录余思黎点校13.唐大和上东征传日本考汪向荣、严大中校注14.清朝柔远记赵春晨点校15.岭外代答校注杨武泉校注16.西域水道记(外二种)朱玉麒整理17.法显传校注章巽校注63、十三经清人注疏中华书局推荐子目:1.大戴礼记解诂王文锦点校2.礼记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3.尚书今古文注疏陈抗、盛冬铃点校4.周礼正义王文锦、陈玉霞点校5.周易集解纂疏潘雨廷点校6.论语正义高流水点校7.毛诗传笺通释陈金生点校8.礼书通故王文锦点校9.诗三家义集疏吴格点校64、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推荐子目:1.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编辑部整理2.论语集释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3.孟子正义沈文倬点校4.老子校释朱谦之撰5.帛书老子校注高明撰6.庄子集释王孝鱼点校7.墨子间诂孙启治点校8.墨子校注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9.管子校注梁运华整理10.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11.韩非子集解钟哲点校12.十一家注孙子校理杨丙安校理13.吕氏春秋集释梁运华整理14.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王明撰15.抱朴子外篇校笺杨明照撰16.淮南子集释何宁撰17.盐铁论校注(定本)王利器校注18.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19.法言义疏陈仲夫点校20.太玄集注刘韶军点校21.白虎通疏证吴则虞点校22.潜夫论笺校正彭铎校正23.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黄晖撰24.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王利器撰25.刘子校释傅亚庶校释26.文子疏义王利器撰65、论语疏证杨树达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66、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67、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中华书局68、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中华书局推荐子目:1.宋高僧传范祥雍点校2.五灯会元苏渊雷点校3.古尊宿语录萧萐父、吕有祥、蔡兆华点校4.法苑珠林校注周叔迦、苏晋仁校注5.大乘起信论校释高振农校释6.三论玄义校释韩廷杰校释7.成唯识论校释韩廷杰校释8.华严金师子章校释方立天校释9.祖堂集孙昌武、[日]衣川贤次、[日]西口芳男点校10.肇论校释张春波校释69、道教典籍选刊中华书局推荐子目1.老子指归王德有点校2.悟真篇浅解(外三种)王沐浅解3.南华真经注疏曹础基、黄兰发校点4.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王卡点校5.太平经合校王明编6.云笈七签李永晟点校7.南华真经副墨蒋门马点校8.神仙传校释胡守为校释70、农政全书校注石声汉校注、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71、明清名医全书大成胡国臣总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72、中医古籍新点、新校、新参考系列余瀛鳌等编选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推荐子目:1.医学衷中参西录集要2.外台秘要集3.证治准绳集要4.景岳全书集要5.千金要方集6.普济方集要73、神农本草经辑注马继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74、汇校《九章算术》(增补本)郭书春汇校辽宁教育出版社75、髹饰录解说王世襄著文物出版社76、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7、永乐大典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78、册府元龟(校订本)周勋初等校订凤凰出版社79、中国古籍总目《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80、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81、中国善本书提要王重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82、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83、四库提要辩证余嘉锡著中华书局84、郡斋读书志校证孙猛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85、中国古籍稿钞校本图录陈先行等编著上海书店出版社86、中国家谱总目上海图书馆编、王鹤鸣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87、中国历代年谱总录(增订本)杨殿珣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88、中国版刻图录北京图书馆编文物出版社89、古逸丛书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90、续修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91、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谢沛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古代文学批评著作简介

古代文学批评著作简介

古代文学批评著作简介古代文学批评著作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以及文学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著作不仅揭示了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

以下将选取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学批评著作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一、《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巨著,作者刘勰。

全书共五十篇,涉及文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包括文体的起源、发展、特点、功能等。

刘勰在书中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念,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作用。

同时,他还对文学创作中的风格、意境、情感表达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风骨”等重要概念。

《文心雕龙》不仅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古代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诗品》《诗品》是南朝钟嵘所著的一部诗歌评论著作,主要对汉魏至齐梁时期的五言诗进行品评。

钟嵘在书中将诗歌分为上、中、下三品,对每位诗人的作品进行点评,既有整体评价,也有具体诗篇的分析。

他注重诗歌的情感表达和审美特质,强调诗歌的“吟咏情性”功能。

《诗品》不仅为我们了解古代诗歌提供了宝贵资料,而且展示了钟嵘独特的诗歌审美观和批评方法。

三、《沧浪诗话》《沧浪诗话》是南宋严羽所著的一部诗话著作,主要探讨诗歌的创作和鉴赏问题。

严羽在书中提出了“妙悟”说和“兴趣”说,强调诗歌创作的灵感和意境的重要性。

他认为诗歌创作应以自然为美,追求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的艺术境界。

《沧浪诗话》对后世诗歌创作和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古代诗歌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四、《原诗》《原诗》是清代叶燮所著的一部诗歌理论著作,主要探讨诗歌的起源、本质和功能等问题。

叶燮在书中提出了“理、事、情”三位一体的诗歌创作观,认为诗歌应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

他还对诗歌的风格、语言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才、胆、识、力”四要素说。

《原诗》对清代诗歌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

《随园诗话》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随园诗话》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随园诗话》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随园诗话》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随园诗话》是清代文学理论著作。

我国最早的较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我国最早的较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我国最早的较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我国最早的较系统的文学批评著作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

在两汉时期,人们开始进行文学作品的评论和鉴赏,并形成了一定的文学批评理论。

以下是两汉时期的一些代表性文学批评著作:
1. 《文心雕龙》:为东汉赵嘏所著,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专论性文学理论著作。

该书主要分为十个章节,讨论了文学创作的内涵、目的、形式等问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 《世说新语》:为刘义庆所著,也被认为是一部较早的文学批评著作。

该书是一部记述东晋时期社会风貌和人物志怪的随笔集,其中包括了对古代文学作品和作者的批评评价。

此外,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萧统所著的《文论》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

这本书从文学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各类文体的特点和表现技巧,并论述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这些著作为后世文学批评与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文论经典

中国古代文论经典

中国古代文论经典
中国古代文论经典包括《文心雕龙》、《齐民要术》、《文赋》、《朱子文治论》等文学批评著作。

以下是对这些经典的简要介绍:
1. 《文心雕龙》:南朝齐时的刘勰所著,是中国文论史上最早的系统的文学批评著作,包括对于文学的定义、分类以及创作方法等内容。

2. 《齐民要术》:南朝宋时的贾思勰所著,是一部综合性的农业和经济论著,也涉及到文学方面的内容,对古代文学的技巧和修辞手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3. 《文赋》:唐代文学家杨凝式所著,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赋和诗的理论著作之一,系统地探讨了赋的艺术特点、写作技巧和创作方法等。

4. 《朱子文治论》:宋代朱熹所著,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部权威的理论著作,论述了文学的价值、创作的方法、文字的修辞等内容,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经典著作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文学批评的理论形成都有重要的贡献,对后来的文论著作和文学创作具有广泛的影响。

理论批评篇社庆七十年古典文学经典图书回顾

理论批评篇社庆七十年古典文学经典图书回顾

理论批评篇社庆七十年古典文学经典图书回顾七十年社庆今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七十周年,而古典文学编辑部在建社之初即已组建。

七十年来,古典部编辑出版了许多经典图书,成为人文社“古今中外”板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社庆之际,我们开启古典文学经典图书回顾专栏,谨向七十年来支持我们、奉献佳品的作者们致敬,向栉风沐雨、开疆拓土的编辑部前辈们致敬,更向伴随我们成长的一代代读者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理论批评篇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按照“古今中外”皆备的组建方案和“古为今用”的精神,成立了古典文学编辑室,负责古典文学普及和文学古籍整理的出版工作。

1958年时,我社起草了一份《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年出版规划草案》,对选题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其中便有“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丛书”,关于“批评丛书”,当时计划分为三个部分:一、作家、选家文论选(包括经子文论辑录);二、作品、作家评论集;三、专著选辑(包括专著的节选本)。

第一项后来演变为一套从先秦至近代的七卷九册本“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项出版计划则未能坚持,第三项便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根据《规划草案》,整套“理论批评丛书”的“整理工作,主要是标点、校勘和辑录。

校勘只限于原书版本较多,各本出入较大的,校勘的目的是为了订正讹误,便利读者;校勘记只交代校改的根据和理由,以及重要的、有参考价值的异文,力避繁琐。

每种书都要有一篇整理工作的说明。

原作者的传略和参考书目,也要有扼要的介绍。

较好的旧注,和未刊的注释成稿,可以适当地吸收”。

“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丛书按照时代先后,精选先秦至近代在中国文学史上较有影响的理论文章,分九册出版。

各书分则可以见出不同时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具体特点,合则勾勒出古代文学理论嬗变的总体风貌。

它与“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各有侧重而又互相补充。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最初由古典文论研究专家郭绍虞、罗根泽主编,涵盖了诸如《文心雕龙》《诗品》《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沧浪诗话》《随园诗话》《人间词话》等重要的古代文论作品。

《文章精义》作者、编者补考

《文章精义》作者、编者补考

《文章精义》作者、编者补考袁茹【摘要】《文章精义》的作者为宋末元初的李塗,字耆卿,又写作“李淦”,“淦”与“塗”本为一字,在该姓名中均音gàn.李塗(淦)约生于1230-1240年间,约元贞年间(1295-1296)或稍后卒于国子助教任上.《文章精义》编者肯定不是《齐乘》之作者于钦,应为元代的于钦止,或曾任岳阳郡教授.现存《文章精义》一卷本为残存本,其中涉及“古今文章”从先秦到南宋,将《文章精义》列为宋代文话更为合适.【期刊名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42)003【总页数】7页(P378-384)【关键词】文话;《文章精义》;于钦止;李塗;李淦【作者】袁茹【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3《文章精义》是一部非常著名的文话,其在散文批评史上的价值与影响力历来被学界一致认可,但关于作者姓名,尚存争议,① 关于《文章精义》相关考证,主要有3篇论文。

王树林《〈文章精义〉作者考辩》(《文学遗产》2000年第6期)认为,《文章精义》作者为宋末李淦,“李塗”可能是误刻,或为一人两名,因“淦”“涂”字义相近。

马茂军《〈文章精义〉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认为,《文章精义》作者为元代李淦,追寻世称《文章精义》二卷今只见一卷,另一卷下落不知所在。

陈杏珍《〈文章精义〉考辨》(《北京图书馆馆刊》1994年第3期)认为,作者是宋末元初李淦,因其入元后出仕,应属元代人。

或认为是李塗,或为李淦;关于《文章精义》的编者,观点比较统一,即认为是元代地方志《齐乘》的作者“于钦”,非跋文中的“于钦止”。

以上观点主要因《文章精义》跋文而起,笔者现从《文章精义》跋文入手,在学界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加以考辩补充,得出的结论是:《文章精义》的作者是宋末元初的李塗,又写作“李淦”,“淦”与“塗”本为一字,均音“gàn”;《文章精义》的编者“于钦止”,与《齐乘》的作者“于钦”不是同一人;根据《文章精义》现存一卷本,将其归为宋代文话更为妥当。

静志居诗话

静志居诗话

静志居诗话
《静志居诗话》是一部由清朝文学家朱彝尊编著的诗话作品。

辑录《明诗综》中明代诗人小传及对明诗的评语,评议了帝王后妃乃至僧道妇女的诗作,并收录了当时流行于各地的民歌谣谚。

诗话,不是诗歌创作,而是指评论诗歌、诗派、诗人创作得失和记载诗家故事的著作和说唱文学的一种,属于“词话”系统的一个分支,其体制有诗也有散文。

诗即通俗的诗赞
藏品为人民文学版,2006年一版三印,累计印数一万五千套,上下两册全,32开平装,约65万字。

该书为“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丛书之一,个人认为该丛书选编质量上乘,校雠微瑕,是每一位古典文学爱好者案头必备读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人民文学)
1.饮冰室诗话梁启超
2.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著;杜维沫校点
3.蕙風詞話人間詞話(清)況周頤王國維
4.四溟詩話薑齋詩話(明)謝榛(清)王夫之
5.昭昧詹言(清)方东树汪绍楹校点
6.詩品注(南朝梁)鐘嶸
7.苕溪渔隐丛话(南宋)胡仔
8.六一詩話欧阳修
白石詩說姜夔
滹南詩話王若虚
9. 带经堂诗话(上下)(清)王士禛著张宗柟纂集戴鸿森校点
10. 四六丛话清孙梅校注
11. 杜甫戲为六绝句集解(唐)杜甫
元好问論诗三十首小箋(金)元好问郭绍虞集解·笺释
12. 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清)叶燮
13. 随园诗话(上下)(清)袁枚
14. 诗话总龟(上下)(宋)阮阅
15. 静志居诗话(上下)(清)朱彝尊著;姚祖恩编
16. 词源注张炎
乐府指迷笺释夏承焘沈义父蔡嵩云
17. 词苑丛谈校笺徐釚
18. 诗源辩体许学夷
19. 五代诗话王士禛鄭方坤删补戴鴻森校點
20. 谈龙录赵执信
石洲诗话
21.文則
文章精義南宋陈骙
22. 文章辨体序说
文体明辨序说吴纳
23. 论文偶记刘大櫆
初月楼古文绪论吴德旋
春觉斋论文林纾
24. 瓯北诗话赵翼
25. 中国中古文学史
论文杂记刘师培
26. 渚山堂词话陈霆
27. 巩溪诗话黄徹
28. 北江诗话洪亮吉
29. 介存斋论词杂著周济
30. 文賦集釋陆機著張少康集釋
31. 诗式校注皎然
32. 石遗室诗话陳衍郑朝宗石文英
33. 沧浪诗话校释(宋)严羽
34. 诗品集解(唐)司空图著郭绍虞集解
续诗品注(清)袁枚著郭绍虞辑注
35. 文心雕龙注(上下) 刘勰范文澜注
36. 怀麓堂诗话校释李庆立注解
37. 诗品笺注锺嵘
38. 蒲褐山房诗话新编 (清)王昶
39. 石林诗话校注 (宋)叶梦得撰逯铭昕校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