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习理论述——给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学习理论 教学PPT课件
• 运算法则是四则运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运算法则是运算的
依据,是推理的基础,它是运算结果具有唯一性的保障。
• 一种运算遵循的普遍法则,称为这一运算的运算律。
•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二、运算能力的内涵及其意义
• (一)运算能力
• 除 法 的 左 分 配 律 是 不 成 立 的 , 也 就 是 a ÷ ( b+c )
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
• 练习律,是指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便越牢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 (一)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试误说”学习理论
• 2.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
•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 它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尝试的过
往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案例:
• 如图,这道题的原意是已知总量
为9,其中一部分为4,求另一个
部分是多少。
• 学生感知到的“□+4=9”就是思维的
“自然结构”,教师所期望的“9-4= □”
则是思维的“加工结构”。
(四)小学生数学思维存在的不足
• ①数学思维缺乏自觉性。
• ②数学思维缺乏灵活性。
于学习的中心地位,让学生牢牢掌握有广泛适用性的数学基
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扩充和联结,
形成相对完整化、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 (二)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3.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
• 第一,小学数学学习应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置
第四节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三: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三: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可以归入到学习中的现象有()。
A。
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C.乳儿抓住碰到的东西D.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2.新生渐渐知道铃声代表上课,这属于( )。
A。
信号学习B。
辨别学习C。
概念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3。
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都离不开()。
A。
连锁学习B。
言语联结学习 C.解决问题的学习 D.信号学习4.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属于( )。
A.认知策略B.言语信息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5.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这符合( )。
A.练习律B.准备律 C。
效果律 D.联结律6.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
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消退 D.惩罚7.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A.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替代强化8.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的学说为( )。
A.认知—结构学习论 B。
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C.完形-顿悟说 D。
建构主义学习论9.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
A.苛勒B.布鲁纳 C。
斯金纳 D。
奥苏伯尔10.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的学习是( )。
A。
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
机械学习 D。
意义学习11。
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的理论为(或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的力量是)()。
A。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 B。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C。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说 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2.认为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成的理论为(或学习布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的理论是)()A。
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心理学历年试卷及答案[1]
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心理学历年试卷及答案第一章单项选择题20064. 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 )(P9)A 1903年B 1913年C 1914年D 1900年2007年1.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C )(P3)A.教学心理学B.教师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20081.下列有关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件中,属于初创时期发生的事件是( A )(P9)A.1903年,芙围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B.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成果,大大扩充其内容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与应用20093、在教育中,老师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方向,并采取( B )(P8)A、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B、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C、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素质D、有效的方法,改善教学效果二、填空题20041、1903年,关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
(P 9)200513. 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P9)200618.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P3)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P4)20071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
这是两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P9)200816.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P3)200916、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第三章 学习理论
第三章学习理论1、什么是学习?学习有哪些类型?P46-48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的学习;次广义的学习专指人类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指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索里把学习的类型分为五种:①联想性、②尝试、③模仿性、④顿悟性、⑤含有推理的学习。
认知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划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态度学习四种。
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意义学习两种。
后者又分为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
安德森将知识学习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学习两大类。
梅耶提出了语义性学习、程序性学习、策略性学习三种类型的分类方法。
国内学者一般将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和熟练的学习、智能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五种。
2、中学生学习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48-49中学教师工作重心是帮助学生“过好学习关“,中学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以概括为“帮助少年起飞”第一、在身体发展方面,要加强身体保健和青春期教育。
第二、在认知和学习方面,抽象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是重点任务。
第三、在思想品德方面,加强中学生的自我教育也是一个特殊的学校教育发展。
3、行为主义学习观主要包括学习理论?p49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p55行为主义的学习观主要包括:①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说。
②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学说。
③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观察联结学说。
三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上,简化内部活动的复杂过程;在学习结果上简化结果;在学习条件上,强调外界刺激强化对学习的作用,提倡用外部条件来控制学习过程,强调反复练习和复习的重要性。
他们的观点都忽略了学习的内部条件,明显具有机械性和片面性。
4、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这种学说认为学习有哪些基本规律(原则)?p49-51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观也叫“试误说”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的过程:多次尝试错误直达成功——尝试错误的过程。
第三章_小学数学学习理论及其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学习理论及其 学习过程
第一节 小学数学学习概述
1、数学学习的含义 数学学习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
学技能,发展各种数学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 过程,这种思维过程是由预定目标(课程 标准设定的课程目标)的变化过程。
2、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1)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
复习 关于概念学习的几点注意
A、让学生充分感知,建立清晰的表象; B、让儿童多种感观参与活动; C、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念的关键属性; D、在学生学习时,给以必要的提示和及时反馈。
(四)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要求:
1.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理解概念,一要能举出概念所反映的现实原型,二要
概念的同化:学习新概念时,利用认知结构中已 有的概念与新概念建立联系,从而掌握新概念的 本质属性。这种学习概念的过程叫做概念的同化。
小学生获得概念的两种方式
概念形成的学习流程
提供的具体材料应包容性强,数量适中,避免非本质 属性的误导;适当混杂反面材料
“概念的同化”学习概念的一般教学流程:
直觉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 主,正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 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 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稳定性与普遍性,同时存在一定 的可变性。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历从具体实物的操作、观 察开始,逐步归纳抽象的过程。老师会问: ——“你发 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4)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存在着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 学生个体(习惯、风格、认知发展的不平衡)——独立 思考和合作交流
第二节 数学学习理论及其 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大学教育学专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三
大学教育学专业心理学期末试题与答案三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考号:______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教师要善于控制学生学习的焦虑,使课堂紧张而热烈,同时也宽松冷静,使课堂气氛______。
2、教师要善于创设成功教育的情境,经常对学生做出肯定性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生学习的______。
3、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______等。
4、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______。
5、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师生关系的核心。
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______。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到了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教育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等级制,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和人的个性解放,在教育上则反对压抑儿童“天性”、无视学生人格的()师生关系。
A.生理过程B.封建主义C.自然过程D.物理过程2、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要从()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
他说:这是和N.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儿童自发D.制度文化3、到了20世纪30年代,要素主义教育派(见要素主义教育)又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
A.奥尔波特B.主导作用C.吉尔福特D.艾森克4、俄国十月革命后,曾经受到资产阶级儿童学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学习理论
学习本身不是机械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总和,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心理过程。人的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心理过程,是个人对知觉的解释。
在学习的起因和动机上,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内在潜能。
在学习内容上,强调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
操作条件作用学习——实验者就个体在刺激情境中自发性的多个反应中选择其一施予强化,从而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斯金纳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分别形成两种条件反射的过程。
强化原理是斯金纳提出学习理论的核心。
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发展了斯金纳的效果律,提出学习原理的核心部分——强化原理,并依据他的强化原理,提出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对当时教学改革产生进取的力量。
马斯洛还将人的各种需求分成缺失需求和成长需求两大类。
(2)康布斯的学习理论:
在康布斯看来,学生学习的活动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学习活动能使学生获得一种新的知识,一是学习活动会使学生对获得的新知识产生新的意义。
康布斯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主张教育的目的绝不只限于教学生知识或谋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情意需求使他们能在知、情、意三方面的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
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的过程。
知识的学习包括:新知习得、旧知转换、知识评价。
学习者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布鲁纳认为人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强调内在动机和认知需求在学习中的重要。
认知发现说——由布鲁纳提出,既强调知识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也倡导知识的发现学习,因此,他的认知结构学习是一个理论又被称为“认知发现说”。
观察学习——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行为结果,从而获得该行为的象征性表征,并引起学习者作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过程。
心理学简答1-4
15、举例说明高等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①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使其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②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③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2)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一是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由于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因此,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有利于培养新的学习需要。二是从间接转化途径考虑,主要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16、综合教学实践,设计一个指导对大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的训练方案。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不同心理学流派的理论观点。答:(1)构造主义:又称结构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人的意识经验或构造,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个基本元素。由于它把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归结为经验,同时又把内省法作为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2)机能主义:认为意识是一个连续不断流动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更强调实用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应该把有效用的心理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静态的心理内容。(3)行为主义:一是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4)格式塔心理学: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5)精神分析心理学:主张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并表现在人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6)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收、编码、存储、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其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作用。(7)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生命意义、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认为心理学研究应以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的方法代替元素分析和实验法,采用以人为本的研究路线,运用整体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了人自我成长的需要,主张改善环境以促进人性的发展,以达到自我实现。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旨在揭示教育活动中的心理机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科学原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学习的过程、机制和规律。
其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学习是一种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认知学习理论则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重视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和思维过程。
二、记忆与遗忘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而遗忘是记忆的敌人。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记忆的强度和持久性受到信息的重复、编码深度和意义的影响。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教育者应该设计合理的复习计划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动机与情感
动机和情感是影响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
动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达成学习目标;情感则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教育者需要了解学生的动机和情感需求,设计符合其特点的教学活动和环境。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目标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案,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总结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涉及广泛,包括学习理论、记忆与遗忘、动机与情感、教学方法与评价等方面。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知识点,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希望本文介绍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2018《教育心理学》新增考点
《教育心理学》新增考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新增考点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是教育过程中最活跃的、最丰富多彩的变量,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学生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新增考点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根据对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分析,可以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归纳为三方面:(1)关于学习的研究;(2)关于教学的研究;(3)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
这里主要详细讲述第二点内容。
关于教学的研究中的教学主要指中小学的教育和教学。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从心理学观点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例如,教师应如何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用什么媒体向学生呈现教材更有效?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上述种种有关教的问题做岀有科学依据的回答。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新增考点1: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或普遍性。
特别是心理发展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和速度,大都是稳定的、共同的。
但是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又有可变性的一面。
因为每个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条件不完全相同,因此会导致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和进程不尽相同,每个个体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而又互相促进的。
同时,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新增考点2: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肛门期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腔期(0~1岁左右)、肛门期(1~3岁左右)、性器期(3~6岁左右)、潜伏期(6~12岁左右)和生殖期(12~18岁左右)。
每个时期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的矛盾冲突,人格的差异与个人早期发展中性冲突解决的方式有关。
如果某一时期的矛盾没有顺利解决,性的需求没有满足或过度满足,儿童就会在以后保持这个时期的某些行为,即“停滞现象”。
在肛门期,快感主要来自对粪便的排出与克制,如果这一时期出现停滞现象,可使人格朝着慷慨、放纵、生活秩序混乱、不拘小节或循规蹈距、谨小慎微、吝啬、整洁两个方向发展,形成“肛门排泄型”或“肛门滞留型”人格。
学习理论
聆听学习(接受学习) 间接经验的学习
读书学习(发现学习)
观察学习(模仿学习)
自主学习
大学生的学习
所以,教师在讲授新概念、新原理时一定要反复考察学 生的理解是否正确,还要及时纠正学生的编码错误。从这个 意义上说,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正确编码的过程。
2、发现学习
(1)发现学习的概念 布鲁纳一方面强调知识的习得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 另一方面积极倡导知识的发现学习。
所谓发现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书籍和资料, 独立地思考而获得的对于学生自己来说是新知识的过程。
3、 班杜拉的学习分类 学习
根据自己行为结果
即直接经验学习 个体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尝试解决 各种问题、不断探索发现事物的 特点和规律,从而获得直接经验
根据他人行为结果
即间接经验学习 是通过观察(模仿)直接经验者的行为、 聆听直接经验者的经验介绍或者阅读直接 经验者撰写的著作获得的
获得过程是复杂、曲折的认知 和实践活动过程,甚至是发现、 发明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布鲁纳把新知识纳入到认知结构的过程称为“编码”。 编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正式的编码,另一种是非正式的编 码。所谓正式的编码是根据逻辑原理所作出的编码,而所谓 非正式编码,就是当新知识与认知结构缺乏逻辑联系时所做 出的编码。它的基本形式是通过归纳所获得的概括。
布鲁纳所说的“编码”其实就是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的 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新知识的过程。编码就是理解新知识的 代名词。这是新知识学习中最关键的环节。编码一旦发生错 误,就是知识理解上的错误,这种知识掌握得越牢固,危害 就越大,也越难纠正。
3、第三章 学习理论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理论、填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 说基本规律:
1、泛化与分化(选择) 泛化: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
做出条件反应。
分化:只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 应,而对其他相似刺激不做反应。
练习: 1、小时候被大狗咬过,长大后看见小狗也害怕。这是属于()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恐惧 D、刺激评价
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1、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2、人类学习区别于动物学习的主要标志是:学习的目的性 3、S—R →S—O—R,O代表机体内部的变化 4、潜伏学习
动物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学习也会发生,只不过结果不 太明显,是“潜伏”的。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知——结构教学论) ——强调学生的学习为发现学习(选择、填空)
2、引导学生分辨勇气和鲁莽、谦虚和退缩,属于刺激的() A、获得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2、消退 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
弱,直至消失。 3、恢复
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被称为恢复。
二、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学习的过程——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学习要遵循的三条原则:(填空、选择)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4)动作机能:通过身体动作的质量的不断改善而形成的动作模 仿的学习。
(5)态度:影响个人对人、事、物采取行动的内部状态。
真题
(2015年山东统考多选)根据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 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A、把小数换算成分数
B、认识时钟
C、使动词和句子的主语一致 D、写字
2、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 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 的学习。
第三版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新教材课后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与教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二)学与教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2.请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三、简答题1.什么是关键期?答:关键期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关键期”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2.什么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对教育的意义是什么?答: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1) 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2) 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更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
3) 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同时又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一方面揭示了认知发展的机制,另一方面指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
(一)认知发展机制。
图式: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个体与外界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这种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可以用图式来说明,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同化和顺应:皮亚杰认为图式的变化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完成的。
平衡: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做出顺应,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皮亚杰还指出儿童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
课件第三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填空题 :桑代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准备律、练习律
和——三大学习规律。
(二)对桑代克联结说的评价
贡献: 1.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JPKC
2. “试误 - 联结”学习理论,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 础。
3. 学习规律的提出激起心理学家的大量的实验研究。
不足:
1.把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等同起来,否认人的意识在学 习中的作用。
尝试与错误 “迷宫”问题解决 独立的 发现学习
布卢姆的分类
我国的分类
加涅的分类
广义的知识观
⑴认知领域
⑴知识
⑴言语信息
陈述性知识/ “为什么”“是什么”
⑵智力技能
⑵智慧技能
程序性知识 “怎么办”对外办事
⑶认知策略
策略性知识/ “怎么办”对内调控
⑵运动技能领域
⑶动作技能
(4)运动技能
(3)情感领域
⑷社会行为规范
人本主义
JPKC
联结理论
认知理论
形成S-R联结。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 关系是直接重视学 习的,无观念、意 识的中介。 外部条件与过程, 忽视内部过程与条 件
建立一定的认知地 图。 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是间接的,以观念 、意识为中介。
重视学习的内部过 程与条件,重视人 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是情感与认知 相结合的整个精神 世界的活动。 学习过程是学生的 一种自我发展、自 我重视,是一种生 命的活动,而不是 为了生存的一种方 式。
人类学习的一般过程
JPKC
1、刺激信息作用于感受器,感受器传到感觉记忆;
2、感觉记经筛选将有意义的信息选出来送到工作记 忆,信息在工作记忆中被加工处理; 3、加工处理过程中,工作记忆根据需要不断地从长 时记忆中激活并提取有关的知识;
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应该以学习为中心。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
教育心理学首先要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又要研究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2.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1)有助于加深教育工作者对“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科学地认识、理解学习过程中的种种现象,准确掌握学与教的基本规律。
(2)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掌握“教”的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心理学来自实践,又可指导实践,它与教育的经验互为基础。
任何教育工作者取得教育成效都离不开对学与教过程中的心理规律的探寻,掌握学与教的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有的放矢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3.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参考答案:(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教育心理学研究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即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其本质、规律与机制。
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客观性原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2)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应能促进被试心理的良性发展,这是所有关于人的心理学研究中都应遵从的一个基本伦理道德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其应用学科性质决定的。
遵循这一原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从教育情境,尤其是主体的实际需要出发,并用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心理问题。
(4)发展性原则。
遵循发展性原则,一方面要求研究者针对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动态的探讨,另一方面要求所作的一切研究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
4. 根据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设计一个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问卷。
评分标准:设计学生学习兴趣问卷首先得明确什么是学习兴趣,并依据操作性定义确定学习兴趣调查的维度,依据调查维度进行问卷题目设计。
选择调查对象的样本进行试施测,根据施测结果调整问卷题目,剔除不合适的题目。
第三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4)孤立
将课堂上爱捣乱的学生隔离出班级,例如,把 他独自放在一间空的、毫无趣味的房间,或限 制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等等。 一般来说,孤立惩罚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否 则将导致学生的极端行为。
惩罚的弱点
它并不能去除不良反应或使不良反应不再存在, 而只是使某种不良行为减少或延缓发生; 它只是消极地限制某些行为,而不能向人们指 出适合该情境的正确行为; 惩罚时的那种攻击性态度有时会给被惩罚者提 供不好的示范,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如 畏惧和紧张等; 惩罚是一种挫折来源。
2.学生在榜样的指点下执行同一任务(显 性的、外部的指导) 3.学生一边大声自我教学,一边执行任务 (显性的、自我指导) 4.学生在执行任务时,小声进行自我教学 (淡化的、显性自我指导) 5.学生一边用自我言语指导自己的行为, 一边执行任务(隐性自我教学)
三、简评
(一)优点 1. 理论优越 2. 研究科学 3. 操作切实 4. 应用广阔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不足 1.理论缺乏内在统一性的框架 2. 轻视个体自身的认知结构在观察学习中的 作用。
第六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本章讨论主题
教育心理学完整笔记(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五种要素,由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背景)三过程①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中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桑代克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俄国乌申斯基1867-1869年出版的《人是教育的对象》这本著作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3.俄国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1877年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4.我国廖世承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含义):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二、我国心理学家把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理论
第三章学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c )A.老鼠打洞 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D.蜘蛛织网《不确定》 2.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响,那么铃声是( d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响 D.无奈件反响3.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根底的人是( d )A.斯金纳 B.桑代克 C.班杜拉 D.华生4.“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句话出自( d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米尔顿 D.华生不确定5.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 d )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 D.态度6.学习的“试误说〞是由( c )提出来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7.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展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a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救果律 D.条件反射8.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教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d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不确定 9.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c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10.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b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Il.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教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12.负强化是指( c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响发生的概率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响发生的概率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响发生的概率 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响发生的概率13.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什么是学习?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定义说明: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人类学习vs。
动物学习有本质的区别:1。
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2. 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3。
人类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什么?(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有什么区别)含义: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学习内容: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③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3)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把学习分成那些类型?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运动技能.4)简述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一个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
并且每一个维度都存在许多过渡形式。
5)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是怎样分类的?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6)联结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之间的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7桑代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采用实证主义的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是最早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规律的心理学家。
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三章有关学习的理论一、名词解释学习——是由经验或联系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为持久的变化。
广义的学习----是包括知识、经验、道德等各种社会历史经验的继承。
狭义的学习-----主要是指对人类已有知识的学习,它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个侧面,与知识的发现相对应。
接受学习——指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接受现成的结论。
发现学习——指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地探索得出结论。
有意义学习——指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进行新的学习。
即当前的学习任务在一定意义上与学生认知结构的有关观念是党的联系起来了。
它包括三种形式: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机械学习——指学习者没有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新知识不能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联系起来,只能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
试误说——现代心理学之父桑代克通过对行为的研究提出,尝试-错误的学习理论。
认为个体通过尝试在一定的情境与特定的反应之间建立某种联结,由于个体在尝试过程中会犯很多错误,通过环境给予的反馈,个体逐渐放弃错误的尝试而保留正确的尝试,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连结,所以学习的是指就是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在一系列黑猩猩问题解决的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他的顿悟说。
苛勒认为,动物的学习过程是领会其情境的智慧活动,即动物在行动之前,就对其行动的结果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是突然发现了问题情境中手段(如箱子)和目的(香蕉)之间的关系的结果,即学习是由于顿悟而实现的。
操作性条件反射——个体在某种环境中作出某种反应,不管有没有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如果之后伴随着强化物,那么这个反应在类似环境中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
所以,在这种条件反射中,重要的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而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物)。
因为操作成了获得某种强化物的工具,所以,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基本结构——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正强化——即积极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技能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类。是指通过 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 • 3.行为规范的学习:包括态度和品德的学习。
12
总结
• ⑴学习层次分类:
《学习的条件》——信刺连语、辨概规解。
• ⑵学习结果分类:
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 ⒉我国的分类: 知识、技能、行为规范。
7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8个(判断) – 1、信号学习:即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作出反应(经典性条件作用) – 2、刺激—反应学习:即S—R的学习(操作性条件作用) – 3、连锁学习:即系列S—R的学习。 – 4、言语联想学习:也是系列S—R的学习,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联 结的连锁化。 – 5、辨别学习: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 – 6、概念学习:即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会对一类刺激作出同样的 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 7、规则或原理的学习: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 8、解决问题的学习:即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所学规则或原理去解 决问题。
机械 学习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二)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 1.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
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 系。 (即内在的、符合逻辑关系的联系)
39
2.意义学习的条件: (1)客观条件: • 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是学习 者可以理解的。 (2)主观条件: •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 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 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加以联系的倾 向性; • 学习的结果必须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即心理意义)
33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运用)
(一)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方法:发现学习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学习结果:构建学生认知结构(内化知识结构)
34
(二)教学观 • 1.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 (1)动机原则 (好奇的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 • (2)结构原则 (动作、图象、符号) ; • (3)程序原则; • (4)强化原则。 口诀:动 结 程 强
8
• • • •
注意: 1. 这一分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 2. 前三类学习都是简单反应,许多动物也能完成。 3. 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人类最高级的学习。
9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判断)
• 1、言语信息的学习: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学习陈 述“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 2、智慧技能的学习: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运用 概念或规则“对外办事”) • 3、认知策略的学习:即学习者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 的才能的学习。(即学习“对内调控”) • 4、动作技能的学习:又称运动技能的学习。 • 5、态度的学习: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 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目标
识记: 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先行组织者 理解: 学习的实质;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主要观点; 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规律;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运用: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 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述理论对教学实践的 指导意义
27
教育启示
• 操作性条件作用在行为形成与矫正中的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 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谨慎地对
待惩罚。 • 操作性条件作用在教学中的应用 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28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之间的比较
经典条件反射 无条件刺激 食物 动物自由度 被动接受刺激 实验过程 条件刺激--反应
40
41
(三)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技术
• 1.接受学习的实质(概念同化) : –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不在 于发现新知识,而在于新知识的意义) – 找到原有观念——新旧知识的固定点——不同点。 • 2.先行组织者技术: – 是针对接受学习的特点而使用的一种教学策略。 –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 材料,其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 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 作用: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 识的可辨别性;促进学习的迁移。
• 其理论范式: • (R)—S(强化)—R (反应频率)
22
• 斯金纳箱
23
(二)基本规律: 1.强化:其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强化物:其呈现或撤除能增加反应概率。 正强化与负强化。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3.消退(无条件过程)。 4.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 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⑵刺激泛化与分化(教学意义)
刺激泛化: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其它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 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 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21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 (一)实验:“斯金 纳箱”
– 斯金纳其人: – 白鼠学习实验
13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
联结学习理论
1.一切学习都是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
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2.强化在S—R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4
一、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又称试误说)
• 一、人物与实验
– 桑代克简介:
• 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师范学院的教授,生 于1874年,去世于 1949年。 • 教育心理创始人 • 学习的实验研究 • 他的学习理论在美国 整整影响了半个世纪
17
这一学说的借鉴意义
1.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 2.要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业成就感”。 3.注意练习在巩固学习效果中的作用 4.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 能常搞“突然袭击”。
18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 ⒈条件反射形成过程:
19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
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 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7
意义 学习
澄清概念之 间的关系 演讲或呈现 教材 记忆乘法口 诀表 接受学习
设计良好的 视听教学 学校实验室 实验 运用公式解 题 指导的发现学习
科学研究
大多数常规“研究” 或理智生产过程 试误“迷箱式”的 解决办法 自主的发现学习
10
• 注意: • 1.这种分类不存在等级和顺序问题。 • 2.人类的学习不仅有知识的学习,也有技能的学习,更有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 3.这种分类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目标
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的依据。
11
(三)我国心理学家的分类(识记与判断)
• 1.知识的学习:是关于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联系在人脑中 的映象。
– 猫的学习实验:
• 问题箱 • 尝试与错误
15
(一)经典实验:“饿猫打开迷箱” 研究认为: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S—R的联结. 2.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 3.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
桑代克问题箱图示
16
(二)桑代克的学习律
1.效果律:在学习者对S作出R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 其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其联结就会减弱。 桑代克非常强调“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 激或后果。 2.练习律:指S—R的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的越多,其联结力 量就越大,联结的效果就越巩固。 3.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无活动则 感到烦恼;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
2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二、学习的分类
3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理解)
• 学习的实质 ⑴广义学习与狭义学习 ⑵定义及关键词 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 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注意:学习概念与一般的练习、训练或识字活动不同, 它更注重行为的变化结果。即使经过了一定的训练,如果 没有行为变化结果发生,就不属于学习。
5
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
• ⑴人的学习的特点: 特殊经验:人类学习的经验性与间接性。 社会性:以语言为中介。 目的性:积极主动性。 • 总结: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 觉积极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6
特殊的学习(学生的学习)
学生学习: 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学习,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有系统,较短时间学习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 学习内容: • 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 •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 • 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
4
学习的3个特征
• ①行为或行为潜能变化 • ②相对持久——非短暂 • ③反复经验——非成熟与衰老等原因
例题: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 A.狗形成对铃声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 – B.吸食毒品后兴奋性提高; – C.由于疲劳造成活动效率的降低; –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 E.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 ⑴中性刺激(铃声) 无分泌 • ⑵无条件刺激(肉 ) 无 条件反射(分泌) • ⑶条件刺激 + 无条件刺激 无条件反射 • ⑷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 (分泌)
20
⒉ 基本规律 ⑴获得与消退:
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时间相近、先后呈现 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 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