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
如何理解与实践_2011计划_访南京大学党_省略_书记_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VIP Interview高端访谈如何理解与实践“2011计划”——访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洪银兴记者 张男星 王春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该计划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科技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与“211工程”和“985工程”以及之前的“产学研”结合相比,应如何理解“2011计划”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的重要意义?成功筹建协同创新中心的要素是什么?在落实“2011计划”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协同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现有的实践来看,协同创新中心的有效运行还面临哪些现实的困难?如何看待现有协同创新中心的评选机制?围绕上述问题,本期“高端访谈”栏目对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洪银兴进行了专访。
●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应成为科技文化创新的“国家队”,要能够服务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解决好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这是大学的责任。
开展协同创新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的创新能力。
协同创新就是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产学研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是产学研合作之外的问题。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讲,协同创新的成果,具体要看研究的选题、定位及其自身的特点,不能把协同创新的成果形式固化。
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改革举措、顶层设计是成功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的关键。
《大学》:洪书记,您好!您如何理解“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对现阶段我国大学发展的意义?洪银兴书记(以下简称洪书记):实施“2011计划”一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提高国家科技文化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二是要提升高校和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
大学发展到今天,除了人才培养以外,其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日益强化。
考研:什么是211、小211、2011计划
一、211工程“211”的含义是“21世纪的100所重点大学”,将全国各地挑选出的约100个高等学校设立为重点高校,这些学校在资金中获得优先对待。
中公考研小编告诉大家“211”诞生得比“985”要早一些,1994年开始启动预审,1996年确定第一批名单,2011年,“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共有学校112所,不再新增学校。
北京地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黑龙江地区: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地区: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辽宁地区: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天津地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地区:河北工业大学山西地区: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地区:内蒙古大学上海地区: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苏地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地区:浙江大学安徽地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工业大学福建地区:福州大学、厦门大学江西地区:南昌大学山东地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南地区:郑州大学湖北地区:武汉地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地区: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东地区: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地区:广西大学海南地区:海南大学重庆地区: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地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地区:贵州大学云南地区:云南大学西藏地区:西藏大学陕西地区: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甘肃地区:兰州大学青海地区:青海大学宁夏地区:宁夏大学新疆地区: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注意:①保研中,不少高校只接收“211”大学的学生。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1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
该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
该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
2013年4月11日,首批14家通过“2011计划”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出炉。
中文名: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创办时间:2012年启动(四年为一个周期)类别: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发展和延续"主管部门:教育部、财政部学校属性:以各类高校为实施主体出发点、目标: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核心三位一体:人才、学科、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四类协同创新:科学前沿、文化传承、行业、区域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动“八个方面”的改革目录计划简介基本要求启动背景媒体解读创新中心类型首批名单多方评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是“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发展和延续。
该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
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加速建立能够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和新实力[1-3]。
舆论解读形象的称,“2011计划”是“产学研一体化”的2.0版[4]。
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教育系统再推“2011计划”
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教育系统再推“2011计划”本文作者:马燃(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2013年10月17日,财政部发布消息,中央财政将下拨5亿元用于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新的支持。
而这些资金将以“2011计划”专项资金的形式发放,主要用于创新团队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合作交流以及日常运行等几个方面,重在推动协同创新中心的体制机制和模式平台的改革创新,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是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5月联合启动。
这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推出的又一个科技发展专项资助计划。
计划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涵盖了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型材料、纳米科技等多个领域。
在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中,高校和研究机构被视为知识创新的源泉。
近年来,从中央到各地政府,为了加强科技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科技咨询和评估机构等各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快速发展。
截至2012年,全国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28个。
累计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49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80个。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8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137家。
而我国的科技投入也不断增长,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7%,其中基础研究经费498亿元。
2012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695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了2370万人。
全年R&D人员总量达到319万人,每万就业人员中R&D人员达到了40人。
2008-2012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及占GDP比重(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在持续加强科技投入的情况下,我国科技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上海理工大学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上海理工大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2012-06-16 23:00:09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许晓鸣时值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发表重要讲话的一周年之际,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重要指示,为高等教育下一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推进我校“2011计划”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积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紧密结合本校六十多年来长期依托的中国机械制造工业,构建完成了创新人才培养和共性技术研究的一体化集成平台。
上海理工大学传承百年工程教育文脉,与原同属机械工业部的在沪世界500强企业和7个行业龙头科研院所共同打造“机械工业(上海)创新人才培养和共性技术研究集成平台”。
该平台以“机械工业共性技术上海研究院”为主要载体,与“机械工业上海研究生院”形成联动机制,高度聚焦中国机械工业,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和共性技术研究两大任务的集成。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中国制造业领袖培养”项目、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先进制造卓越工程研究生院”项目、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先进制造研究中心(AMRC)”项目等国际创新机构的成功经验,在组织架构、资源配置、人员管理、科研评价、教学改革等方面实施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初步形成了得到行业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高度认可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学科建设”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
在建设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过程中,我们自身对于“2011计划”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以下四个方面的体会和认识。
一、高等教育现有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2011计划”的内涵核心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协同创新”理念之前,“产学研合作”的概念已经由各级政府倡导并全力推动将近二十五年。
但是,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2011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的第三项体现国家意志的国家工程,针对新时期中国高校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的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该名称源自2011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
该战略工程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
“2011计划”战略定位:国内急需,国际一流。
分析:211工程、985工程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并实施的高校提升计划。
“211工程高校”提出于1993年2月13日。
主要精神是”未来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21世纪,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力量,分期分批建设地建设100所左右高校和重点学科和专业,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
“211工程”高校有112所。
“985工程高校”是江泽民199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的,“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目标。
“985工程”高校有39所。
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公布的“2011计划”第一批共14所协同创新中心,涉及牵头高校为11所。
“2011计划”是动态的管理,实行淘汰制。
涉及“2011计划”牵头和重点参与的教育部直属高校12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注:清华大学本不在第一批牵头高校,但是在第一批14所协同创新中心中,清华大学重点参与3所)涉及”2011计划“牵头的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的高校4所: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
国家实验室计划:2000年启动。
国家实验室要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组织开展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创新活动(举全国之力创建,估计不会超过30所)。
国家实验室目前涉及的高等学校共10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清华大学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发言2012-06-02 10:46:33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发言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2012年5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着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教育部、财政部认真贯彻讲话精神,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我们认为,实施“2011计划”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头等大事,将对高校工作产生重要影响,要抓住契机大力推进学校改革发展。
在这里,谈三点认识:一、实施“2011计划”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迫切需要胡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推动协同创新,核心目的就是通过内涵发展的方式,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协同创新不同于过去主要关注技术创新,更注重组织制度创新,特别是要解决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学科研和国家经济建设脱节、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脱节等问题,破解制约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制度保证。
同时也为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即通过协作和大联合,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在实践中找到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的发展路径,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二、实施“2011计划”要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规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协同创新,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
清华建校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牢牢坚持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明确了“顶天、立地、树人”科研宗旨,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了多种协同创新模式。
一是校企协同创新。
1995年我校建立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国内外成员单位近100个;累计与企业建立联合研究机构90多个。
2011计划
中航工业集团等
行业
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南开大 学等
前沿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
区域
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
行业
南开大学等
前沿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武 Nhomakorabea大学等 文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贵州大学、中国 铝业公司、中国商飞公司等
行业
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浙 区域
第 7 页 共 22 页
江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浙江医学科 学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
第 2 页 共 22 页
目录
.
1 启动背景
.
2 内涵意义
.
▪ 核心内涵
.
▪ 实施意义
.
▪ 类型介绍
.
3 中心名单
.
▪ 2013 年
.
▪ 2014 年
.
4 基本原则
.
▪ 需求导向
.
▪ 全面开放
.
▪ 深度融合
.
▪ 创新引领
.
5 管理实施
.
▪ 组织管理
.
▪ 操作实施
.
▪ 培育组建
.
▪ 评审认定
.
▪ 绩效评价
12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大学
苏州工业园区等
区域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13
南京工业大学
区域
创新中心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 中国科学技术 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
14
前沿
创新中心
大学
院半导体所、国防科技大学等
注:根据教育部“2011 计划”实施方案,2011 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应由一所高校作为牵头 单位,故不存在联合牵头的可能性。牵头单位以教育部公布的信息为准。
2011计划首批仅17所高校获得发展资格
2011计划首批仅17所高校获得发展资格华大在线讯(见习记者李芳月)3月7日,教育部科技司高新处处长邰忠智莅临我校,在逸夫会议中心一楼进行了对我校各院系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20 11”计划的相关工作程序的指导。
会议由科技处处长曹青林主持。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继“985”和“211”之后探索出的又一个推动高校持续发展的模式。
2012年度高校牵头申报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此两天前发布了最终入选名单,167家单位仅有17家单位获得了第一批“2011计划”的发展资格。
邰忠智分析了我校的“2011计划”筹备工作,希望在下一批计划中能够入选以此来推动我校工作实现大的跨越。
邰忠智指出,“2011计划”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争取能够成为继“985”和“2 11”之后高校发展的第三座里程碑。
通过人才、科研和学科这样三位一体的模式来达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以此来实现人才的培养和聚集以及适应多学科交叉的发展需求。
在此项计划的实施中,要注意改革的系统性以此来创造新优势去完成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计划中提到的协同也不同于以往提及的合作,协同注重的是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和信息来实现大家共同发展的本质。
此次计划在审核中采取认定的方式,评委们评判的标准更偏重于项目和现实情况的契合,更加强调的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真知,不同于以往的纸上谈兵的策略。
邰忠智说,计划的内涵就是做实在事,为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能够为国家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忠孝两全”,既能服务国家又能为高校发展做出贡献。
计划一定是满足两个条件的,能针对国家现有的需要来做项目,强调主观能动性,能够自己主动想去完成而不是被动的完成任务。
用特区的方式来推动高校的发展,使此次计划既做到依托高校优势资源又相对独立,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和能力。
邰忠智在高校的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师资力量和科研问题四个方面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
杨宗凯结合自己参与首批“2011计划”的亲身经历谈了我校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工作的情况,并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
兰州大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兰州大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试行)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技〔2012〕7号)文件精神,为顺利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围绕国家、行业以及区域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我校学科特色和地域优势,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培育组建一批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立若干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深入推动学校机制体制改革,大力提升学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为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
二、组织领导(一)领导机构成立“2011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管理等工作。
(二)专家咨询委员会校级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体由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组成,负责规划咨询、评审认定、监督评估等工作。
三、基本要求(一)协同创新中心类型根据“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二)实施范围在优势及特色学科,以我校为牵头单位,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在发展及培育学科,我校作为主要参与单位,积极加入“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承担相关研究任务。
(三)实施周期“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
教育部、财政部每年组织一次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通过认定的中心建设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将委托第三方评估。
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通过认定的中心建设运行满两年后,学校将组织进行周期性评估。
四、实施方式(一)培育组建根据学校整体发展需要,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培育组建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逐级实施、系统推进。
地方高校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的思考
地方高校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的思考作者:吕剑红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3年第08期摘要:文章分析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并从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瞄准目标与加强协作、建立完善政策激励机制、更加重视优秀年轻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贯彻实施“2011计划”参与协同创新对策。
关键词:“2011计划”;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08-02“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胡锦涛同志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并于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2011计划”的总体思路是:面向需求、推动改革、探索模式、提升能力,即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创新模式,重点推进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
一、“2011计划”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按照目前约定俗成的分类,我国高校被区分为“985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属重点高校、地方高校等几类。
其中地方高校通常是指行政关系隶属于各省、市、自治区,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
据有关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级各类地方高校2500多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95%以上。
协同创新相关概念
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1](简称“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2]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4)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211工程“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部署实施
出版物刊名: 中国远程教育
页码: 90-90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1期
主题词: 创新力量;能力提升;高等学校;工作部署;教育部部长;高等教育质量;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现代化
摘要:2012年5月7日,教育部、财政部在京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2011计划”重在推动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一、2011计划出台背景和制定过程(出自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答记者问)1998年5月4日,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985工程”。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刘延东国务委员多次指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抓紧提出落实方案。
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
经反复研讨,不断梳理思路,多次修改细化方案,并先后听取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第21次咨询会议代表、地方教育部门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基金委、中国科协等11个部委和单位的意见。
教育部多次召开部党组会、部长专题办公会审议文稿。
2011年12月27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对“2011计划(送审稿)”进行了审议,原则通过,建议尽快按照相关程序报批后启动实施。
2012年3月22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
5月4日,又联合印发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教技〔2012〕7号)。
5月7日,两部委联合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2011计划”正式进入实施操作阶段。
二、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简要地归纳为“1148”,即一个根本出发点、一项核心任务、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和推进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
(1)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
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既是“2011计划”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标准和条件,旨在引导高校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聚集一流的创新团队,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创造一流的创新成果,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办学模式,加速建立能够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和新实力。
(2)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2011计划”提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任务,目的是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增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导向性,增加投入与产出的效益。
其中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
(3)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
大力推进学校和学校、学校和科研院所、学校和行业企业以及学校和区域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深度融合。
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建成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4)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动高校深化机制体制改革,“2011计划”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在总结近年来高校改革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改革设计,建立综合改革实验区,着力推动八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二是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
三是建立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五是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
六是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七是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
八是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
三、实施2011计划的重大意义(摘自袁贵仁部长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实施“2011计划”,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施“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举措。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讲话通篇都贯穿着提高质量这一主线。
创新能力提升,则是提高质量的灵魂。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联合实施“2011计划”,就是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其次,实施“2011计划”,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更加注重内涵提升新的发展阶段,要求高校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在质量、特色和结构上下功夫。
实施“2011计划”,紧紧抓住创新能力这个根本,抓住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这个关键,必将有力推动高校把更多的心思、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源用于提高质量上,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再其次,实施“2011计划”,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
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增长很快,为提高科技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就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最主要因素。
“2011计划”所提出的坚持“三个面向”,打破分散封闭、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用结合等发展理念,必将对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稳步推进“2011计划”顺利实施的几点要求(出处同三)(1)加强领导,精心谋划,保证开局良好。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首批计划项目启动的效果如何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到计划的全面实施和今后发展。
“2011计划”是一场系统的改革,牵涉到利益结构的调整,考验我们的智慧和能力。
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稳步推进改革,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进度和时机,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和合理诉求,保证计划的良好开局,确保高等教育大局的和谐稳定。
(2)通盘考虑,远近结合,突出质量要求。
各地各高校要研究制定参与协同创新规划,择优遴选条件较成熟、前期基础较好并具有较强优势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
要充分考虑多种参与方式,注重改革创新和能力提升。
对于少数有可能进入国家“2011计划”支持的,要给予重点培育;对于目前尚不具备条件的,可通过其他项目支持发展,培育成熟后再考虑申报。
千万不要层层发动,不要全面开花,不要一哄而上,不要临时拼凑,坚决避免盲目申报、劳民伤财和不正之风。
(3)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努力取得实效。
“2011计划”项目设计,要面向时代要求,多去想如何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实质性贡献。
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
要找准重点难点,加大力度对开展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具体困难给予政策保障、经费支持。
教育行政部门要创新工作机制,统筹考虑、加强指导、精心谋划,公平把关、透明评审、分层分批实施。
各高校要大胆推进,不等不靠不要,在人才聘用、资源配置、考核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力争有所突破。
(4)加强研究,及时总结,科学合理实施。
“2011计划”的实施管理还是新生事物,既要积极改革、大胆推进,也要及时总结、改进完善。
要尽快研究制定“2011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协同创新资金管理以及绩效评价管理等办法,完善细化第三方专家评审和评审机制,逐步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5)多方协作,明确责任,形成推进合力。
教育部、财政部为实施“2011计划”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地各高校也要落实责任人和职能部门,明确工作责任,在政策研究、统筹规划和资源配置上予以有力保障。
“2011计划”的科学实施,也离不开科技、人事等许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行业、企业、地方的密切配合。
各地各高校要以高水平的谋划、高标准的设计,争取多方支持,集成有效资源,形成推进合力,努力为计划的安排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五、“2011计划”实施中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摘自杜占元副部长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1)以机制创新为特色的基本要求“2011计划”是以机制创新为特色的一个改革性计划。
可以说,机制创新改革既是计划的根本特点,也是计划的本质要求和成功关键,同时更是实施操作的难点。
做好机制体制改革应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一、要有改革的思路,只有改革才会有创新,只有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
沿袭以往老的做法和办法是难以真正突破内部机制障碍和外部体制壁垒的。
二、形成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是机制改革的重点。
协同创新与传统科研合作相比,在创新要素有机结合、形成有效创新载体、建立长效创新机制、构筑新的发展优势等方面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高要求,是合作的提高与升华。
机制创新贯穿于创新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2011计划”重在解决创新链条和创新管理各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适应、不配套、封闭、分散的问题,这是对高校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也体现了教育、科技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
三、机制体制创新要紧紧围绕提高创新能力这个核心目标来开展,同时,又要深入探索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统筹推进机制。
“三位一体”的目的就是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增强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概括起来就是以人才为根本,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做支撑,形成有效的平台和创新机制,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只有通过“三位一体”的机制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2)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的基本实施方式“2011计划”提出了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体制两项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将二者有机统一在协同创新中心这一载体上,也就是说,“2011计划”实施的直接载体就是重点建设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应坚持“多元、动态、融合、持续”的运行机制,中心研究人员可以采用新的选聘机制,来源可以是多元的,研究方向可以按需进行动态调整,创新资源和要素应实现高度汇聚与深度融合,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