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

合集下载

浅析儒家思想与西周礼乐

浅析儒家思想与西周礼乐

浅析儒家思想与西周礼乐作者:吴袁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29期摘要:西周时期各种文化的重要体现就是礼乐文化的发展与成熟,礼乐文化也是研究西周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传承了西周礼乐文化,也发展了西周礼乐文化。

关键词:儒家思想;礼乐文化传承作者简介:吴袁媛,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艺术系教师。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0-0-01礼乐文化是研究西周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

这种文化的精髓即是以不同的途径对人进行礼乐教化,其核心是“教化”,以此来达到“塑造”人心、智的目的。

如果说西周礼乐制度为周代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的合法性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的话,儒学创始人孔子对礼乐制度的运用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的。

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乐的具体职能就是要服从于统治阶级的道德与意志从而达到服务于建设仁政社会的需要的目的。

一、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体系,是统治者刻意为之而形成的一种民族的道德信仰与民族精神。

礼乐的浅层含义是音乐模式与制度,但其深层次的内容实则为当时的社会制度。

提到社会制度,不得不提礼乐文化与社会政治千丝万缕的关系。

西周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分封诸侯的控制,确立了一整套由宗法制和等级制相结合的礼仪制度。

根据君臣、上下、亲疏、高低的区别,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阶梯式等级制度。

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整套完整、严格礼仪制度。

如封国的地位规定,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成员的地位、权利以及义务,也是以礼的方式来明确几乎涉及了政权体制的各个层面。

音乐的使用上也根据不同等级具体使用十分规范,什么样的等级享受什么样的音乐。

“礼乐之和”与儒家艺术精神的建构

“礼乐之和”与儒家艺术精神的建构

的“ 步履 日益维艰 , 礼” 内在的矛盾不断暴露, 到春
秋 时期 终于 “ 礼崩乐 坏 ” 。在个 体意识 不 断觉醒 的 春秋 战 国 ,礼 ” “ 的合 法性 和礼 乐 的政 治功 能 必然
礼、 乐是中华文化一对古老的范畴 。“ 是 礼” 巫术 文化时期 尊祖 敬 天 的祭 祀 活 动 ;乐 ” “ 是祭 礼
“ 乐之和” 礼 体现 了美和善 、 情和理、 内容和 形式的统一 , 多方面展现儒 家实用功利主义美 学思想。
[ 关键词] 礼 乐之和 ; 审美 ; 艺术精神 [ 中图分类号] 11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52 (000 — 0 1 0 02 2721)2 03 — 5
21 0 0年 4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 un l f u nx ec es d ct nU i ri (oil cec dt n ora ag i ahr uai nv s ySca Si eE io ) oG T E o e t n i
Ap . 0 0 r2 1 Vo . 1 1 3 No 2 .
活动 中 的综 合 歌舞 。礼 、 不 同程 度 地 反 映 了上 乐 古时代 的宗 教 意识 。祭 祀 仪 式 和 用 乐 的严 格 规 范 , 步发展 成为 西周 一套完 整 的典章 制度 , 逐 成为 国家 意志和 思想 的体现 。“ ” 其文化 学 的 内涵 礼 就
产生危机。儒家看到西周礼乐制度以及传统道德 的危 机 , 又注 意到 血 缘 亲情 在 维 系社 会 稳 定 方面
第 3 卷 第 2期 1
“ 乐 之和" 礼 与儒 家艺 术 精 神 的建 构
口 罗 坚
( 西师 范学 院 研究 生处 , 广 广西 南 宁 500 ) 30 1

总结儒家音乐思想

总结儒家音乐思想

总结儒家音乐思想儒家音乐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是儒家学说的衍生与发展。

儒家学说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音乐被视为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途径之一。

儒家音乐思想强调音乐的功能和价值,提倡以音乐调导人的情感和品德,以及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儒家音乐思想对于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音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倡导的音乐的修养和教化功能。

儒家认为,音乐是一种能够调导人的情感和培养人的品德的艺术形式。

儒家强调要用音乐来调和人的情感、养成人的修养,使人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认为音乐可以培养人的仁爱之心,通过欣赏音乐能够激发人的爱心和同情心,使人能够主动关爱他人,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社会正常关系。

同时,儒家音乐思想也注重音乐对于人的情感的调整和平衡作用。

儒家认为人的情感是存在均衡和和谐的状态,而音乐可以调和人的情感,使其达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状态。

儒家音乐思想注重音乐的治国平天下功能。

儒家认为,音乐是一种改进人性、和谐社会、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儒家音乐思想主张通过音乐来调和社会关系,使人民的心理能够得到宽慰和平衡,从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

儒家倡导用音乐来治理国家,通过音乐来铲除邪恶势力,提升人民的精神境遇,推动社会的进步。

儒家音乐思想对于古代王朝的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儒家音乐思想还注重音乐与自然的关系。

儒家认为,音乐是一种可以与自然相协调的艺术形式。

儒家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该依照自然的规律来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

儒家音乐思想主张音乐的创作和表演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要借助自然界的声音和韵律来进行音乐创作。

儒家音乐思想还提倡以音乐来亲近自然,通过音乐的表演和欣赏使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激发人的敬畏心和谦虚心,使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存。

总的来说,儒家音乐思想是儒家学说在音乐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儒家音乐思想强调音乐的修养和教化功能,提倡以音乐调导人的情感和培养人的品德。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是儒家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观。

在儒家的文化传统中,礼乐合一的观念贯穿于各个领域,既是一种审美理念,也是一种道德观念。

本文将对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进行深入探讨,并阐述其在儒家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一、儒家礼乐合一的内涵儒家强调礼乐合一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礼乐合一是指礼和乐在儒家文化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儒家经典中,礼乐往往并列出现,强调“礼乐”二者的统一。

其次,礼乐合一是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与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相结合。

在儒家看来,音乐和舞蹈是一种可以感染人心、陶冶情操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和舞蹈可以表现出儒家所提倡的人伦关系和道德规范。

再次,礼乐合一也是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审美和道德功能的统一。

儒家认为,音乐和舞蹈不仅有审美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可以通过美的享受来感化人心,陶冶情操。

二、儒家礼乐合一的历史渊源儒家礼乐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尚书》、《乐记》等典籍中都有关于礼乐的记载,儒家始终把礼乐视为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等中,也有着对礼乐合一观念的阐述和强调。

在汉代儒家学者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对礼乐合一观念的深入探讨。

儒家礼乐合一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三、儒家礼乐合一的思想内涵儒家礼乐合一的思想内涵主要包括审美、道德和教化等方面。

首先,儒家认为,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审美价值。

儒家经典中对于音乐的表述多以“乐”来表示,并认为乐是一种可以陶冶情操、感化人心的艺术形式。

其次,儒家强调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与伦理道德观念的结合。

儒家认为,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能够表达出人伦关系、道德规范,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表现。

最后,儒家认为,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具有教化的功能,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来感化人心,教育人民,培养美好的品质。

儒学与中国礼乐文化

儒学与中国礼乐文化

儒学与中国礼乐文化作者:林伟亮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年第04期李泽厚先生曾经讲过:“不管是好是坏,是批判还是继承,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事实。

孔学在世界上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并非偶然。

”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既有历史的因素,又有特定的经济基础为前提。

中国的“封建”一词起源于奴隶制的夏、商、周时代。

那时的统治者按亲属关系封邦建国,简称为“封建”。

老百姓都是一家一户被固定在土地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只要少发生战争,就算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做稳奴隶的时代”了。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史记·货殖列传序》)由于生产方式的封闭自给性,导致了个体农民依附于家庭而生存的状态。

狭隘而闭塞的现实条件,使老百姓很乐意接受与家庭同结构的社会组织概念。

春秋战国时代,群雄争霸,社会陷于大的动乱。

鲁国与其他诸侯国相比,社会环境相对要安定得多,这与鲁国所提倡的“亲亲孝悌”的思想有莫大的关系。

在这层道德制约下,当政的贵族还不至于过度放肆残暴。

然而,时代的洪流必然涤荡全社会,各诸侯国之间的斗争终于酿成了一场社会运动,新的现实催促人们尽快地寻找一种权威的理论。

鉴于传统的势力依然强大,求之于“礼乐”的呼声便如潮水涌。

新登上历史舞台的政治人物,如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晋国的叔向、吴国的季札,都努力提倡“礼乐”,尊“礼乐”为根本。

依此定名分、辩是非、安邦治世,鲁国也因此成为复兴“礼乐”的中心。

这对于年少就“好礼”而“好学”,“入太庙,每事问”,且聪颖过人、三十几岁已是闻名于鲁国的“礼乐”专家——孔子来说,无疑是“天时、地利”。

再加上孔子学广识远,不断有各国的弟子前来求教学礼的“人和”,注定他将被载入不朽的史册。

但孔子最终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不是鲁国文化的代表。

鲁国的“礼乐”文化只是孔子思想产生的环境和土壤,而春秋的时代才催开了儒家的思想之花。

彭林:儒家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

彭林:儒家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

彭林:儒家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导言:中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自从周公制礼作乐之后,礼便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模式。

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礼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儒家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礼的现代价值与意义何在?2019年9月8日,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彭林教授莅临屈子书院讲坛,主讲《儒家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剖析礼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探寻礼乐文明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讲座由凤凰网湖南全球同步直播,在线参与人数高达47.7万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湖南汨罗屈子书院院长朱汉民担任嘉宾主持。

尊敬的朱老师、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我深感荣幸,有机会来到魂牵梦萦的汨罗,因为我从小就敬仰屈原先生。

在传承中国文化道统的知识分子中,有一种精神,我们称之为士大夫精神,屈原是那个时期士大夫精神的代表,他展现了中国士人高风亮节的品格,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资源。

所以今天在这个地方讲课,对我而言有非常特别的意义。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儒家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

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礼乐文化。

为什么礼乐可以拿来治国,他背后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有哪些?今天我想就这样一个题目来跟大家交流,谈一些我的看法。

01 中国文化之大旨在礼这些年由于一些古装戏的影响,许多老百姓误认为传统礼就是磕头作揖、屈从奉迎、奴才有罪等,由此影响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所以课程的开端我引用钱穆先生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所言的一段话:“梁任公以中国重礼治与西方重法治相对,此可谓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

”梁任公(梁启超)看到西方文化入侵中国,得到诸多知识分子的吹捧,甚至主张全盘西化。

梁先生指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文明体系,各有优长,要互相尊重和学习。

好比两棵树,这两棵树的树叶、树枝、树皮等各有不同,但是根本上的不同在哪里?梁先生认为中国注重礼治,用礼来治国;西方人重法,用法律来治国。

说得简单点,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东西是礼,西方文化的核心是法。

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

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

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
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鼓励学习,其中包括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以礼仪教育为主,要求学生坚持传统乐律,在社会上表现出高尚的品德。

他们强调仪式和礼仪,认为音乐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是一种规范的行为训练,有助于市民的思想教育和道德修养。

在儒家的音乐教育中,有四种不同形式的音乐:礼乐、抒情乐、舞乐和器乐。

礼乐是以礼仪和节日庆典为主场景,其重点关注节日礼仪,维护礼仪应有的文明和传统,庆祝各种节日及待客仪式;抒情乐则以抒情诗歌、哀乐、慷慨和动人琴声为特点,表达学者和文人追求艺术美的内心世界;舞乐注重场景营造,以夸张的表演和激情的舞蹈来表达一个个美好的故事;器乐则重点体现用乐器来表达情感,使用乐器会使展现的故事更加丰富,更易理解。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乐律,它们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品德,还
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建立的音乐教育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极
大的活力,给今天中华民族带来了灿烂的文化色彩,凝聚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佩,也受到世界各国的赞赏。

先秦时期儒家“乐”的艺术精神

先秦时期儒家“乐”的艺术精神

先秦时期儒家“乐”的艺术精神谈到“乐”,人们往往强调它的功能——教化性、规范性、等级性,却忽视了“乐”本身的价值。

先秦时期“乐”的发展历经起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将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自身的理论精华相结合,因此,儒家推崇的“乐”中体现着儒家的艺术精神。

一、先秦时期“乐”的发展演变许慎《说文解字》认为“乐”是“五声八音总名,像鼓鞞”。

而罗振玉不认同许说,他的《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对“乐”的解释为:“从丝坿木上,琴瑟之象也。

”繁体的乐字从字形上看,确实像丝弦附于木上,因此,我们倾向于罗的观点,即乐的本义应该是上古时期的弦乐器。

在夏商及以前的时代,祭祀活动中应该有这种乐器的参与,后来引申出音乐等意义。

徐复观经过考察认为,“乐”先于“礼”而出现——甲骨文中没有正式出现“礼”字,但是不止一次出现了“乐”字。

①周成王即位后,为稳定疆土,周公“制礼作乐”,“礼”与“乐”成为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范。

“乐”的宗教性大大减弱,而且作为世俗性的制度,“乐”有了较为多样且固定的表现形式,如诗、音乐、舞蹈等。

而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乐”的地位不断衰落,其作为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层面已然失去约束力。

孔子虽秉承“吾从周”的信念,希望重建西周秩序井然的礼乐制度,但是他终其一生,使“乐”得到的最大发展是艺术上的、文化上的。

孔子强调“乐”对于个人的意义,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认为“乐”对于人的思想、人格、修养的养成与升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君子立于世,必然要懂得用“乐”来陶冶自身,从而提高了“乐”的地位。

二、“乐”的功能与精神的一致性有些学者认为,先秦时期的“礼乐”只是统治者用来巩固政权的工具,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区别君臣、嫡庶、尊卑,而“礼”和“乐”自身并没有艺术性的成分。

不可否认,先秦时期统治者推行礼乐制度的终极目标是借助其繁琐的条文、仪式来达到政治目标,所谓“礼别异,乐和同”、“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记·乐记》),通过这种方式维护社会稳定、促使人心向善。

简述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

简述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及其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其思想体系涉及到政治、道德、文化等各个方面。

在儒家思想中,礼乐合一是其重要的艺术观念之一。

儒家认为,音乐可以调节人心,使人产生愉悦之情,同时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而礼则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通过礼仪的规范行为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礼乐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文化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体现。

在中国文化艺术中,音乐和舞蹈一直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认为,音乐和舞蹈应该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既要符合传统的礼仪规范,又要表达出艺术的美感和情感。

在中国的音乐和舞蹈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于儒家礼乐合一思想的体现。

例如,中国传统的音乐和舞蹈中经常使用对称、平衡、协调等元素,这些元素都体现了儒家礼乐合一的思想。

除了音乐和舞蹈之外,儒家礼乐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形式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儒家强调艺术要符合传统的礼仪规范,同时也要表达出美感和情感。

在中国的绘画、书法、雕塑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于传统礼仪和规范的体现,例如在绘画中经常出现的对称、平衡和协调等元素,在书法中经常出现的篆、隶、楷等字体,以及在雕塑中经常出现的对称、比例和形式等。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它为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和艺术指导。

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

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

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源远流长的礼乐教化(一)先王之乐追述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归纳了摩尔根关于古代社会的三个分期,并且进一步指出这种分期的主要标志。

他说:“蒙昧时代是以采集天然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创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

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

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

”①按照以上的说法,远古的中国社会从野蛮时代跨入文明时代正是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

对于三皇五帝的发明创造,中国的古典文献中有很多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伏羲氏结绳织网,教民驯养鸟兽;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黄帝、尧、舜制作乐器,创作律吕,实施乐教……总之,劳动工具、生产技术、生活用品以及文化艺术的发明创造都产生在三皇五帝时期。

而在这类记载中很多都涉及到“先王之乐”。

战国时代史官所写的《世本》一书说:“伏羲作琴,伏羲作瑟。

神农作琴,神农作瑟。

女娲作笙、簧。

随作笙,随作竽。

颛顼命飞龙氏铸洪钟,声振而远……夷作鼓,伶伦作磬……尧修黄帝乐为《咸池》,无句作磬……舜作箫,夔作乐。

”这当然是根据历史传说追记下来的,它曲折地反映了某种历史真实。

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秦汉时期仍然流传着,司马迁为写《五帝本纪》而走访诸老就是证明。

《乐记乐施》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

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

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

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

故观其舞而知其德,闻其谥而知其行也。

”关于“先王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从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黄帝以下一直写到周成王,传说与历史混合在一起。

春秋战国时代,人们仍然能聆听到五帝之乐,尤其是舜乐和三王(夏商周)之乐。

三皇五帝实施乐教多是传说,搁置不论。

夏商周三代实施乐教则是信史,当无疑问。

论儒家音乐思想及其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

论儒家音乐思想及其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

浅谈论儒家音乐思想及其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儒家音乐思想——以《乐记》为代表摘要: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其音乐思想也对古代中国音乐思想的发展也是极为深远的。

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形成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

荀子的《乐论》成为中国第一部音乐美学专著,从而奠定了儒家音乐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地位。

文章审视儒家学的音乐观和儒家集大成之作《乐记》,从而正确地把握儒家音乐思想对后世音乐文化的影响和正确地继承传统音乐文化。

关键词:儒家音乐思想;《乐记》;孔子;音乐文化;影响“音乐思想,即音乐观,是指对音乐的看法’(1)。

从古至今对音乐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而儒家学派的音乐思想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谈到儒家音乐思想,当然少不了孔子。

孔子生活的时代,正值周土室走向衰微,社会急剧动荡,乃至礼崩乐坏。

为此,孔子感叹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周代的礼乐制,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治统治来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孔子也正是看到周礼的这一面,才力推周礼的,他企图用周礼来维护封建统治,借以改变礼坏乐崩的社会现实。

这也恰恰反映出孔子对音乐社会政治教化功能的重视。

孔子是儒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为我国古代音乐所作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一、整理《诗经》,保存古代文化典籍。

他把《诗经》这些保存在史官乐师手中的典籍解放出来,使它“飞人寻常百姓家”,成为广泛流传于社会的教科书,为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奠定了永恒的基础。

二、重视音乐教育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视音乐教育。

他所设的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中,音乐居于第二位。

他把音乐看成是人的修养最后完成的阶段,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孔子首创的私学重视音乐教育,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三是礼、乐治国,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

孔子指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倩))),主张要使用礼、乐的手段,来贯彻以“仁”为核心的学说。

儒家音乐美学总结范文

儒家音乐美学总结范文

一、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起源儒家音乐美学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其中最为代表性的思想家是孔子。

孔子认为音乐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他强调音乐与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密切关系。

在孔子看来,音乐是一种具有教化作用的艺术形式,能够引导人们追求道德完善,实现社会和谐。

二、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1. 音乐与道德的关系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强调音乐与道德的紧密联系。

孔子认为,音乐应当体现道德观念,具有教化作用。

他说:“乐者,德之华也。

”(见《礼记·乐记》)这意味着音乐是道德的外在表现,通过音乐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

2. 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儒家音乐美学思想认为,音乐与政治密切相关。

孔子认为,音乐能够反映国家的政治状况,进而影响国家的兴衰。

他说:“乐者,政之兴也。

”(见《礼记·乐记》)这意味着音乐具有政治功能,可以为国家政治服务。

3. 音乐与教育的关系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强调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认为,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他说:“乐也者,和也。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见《论语·八佾》)这意味着音乐应当具有和谐之美,既不过分放纵,也不过分悲伤。

4. 音乐审美观念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主张音乐审美应当遵循“中和”原则。

孔子认为,音乐应当适度、平和,既不过分激烈,也不过分压抑。

他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见《论语·八佾》)这意味着音乐审美应当追求适度、和谐。

三、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音乐与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融合,使音乐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它促进了音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使音乐审美观念更加丰富。

最后,它为后世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音乐与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密切关系,主张音乐审美应当遵循“中和”原则。

儒家礼乐制度

儒家礼乐制度

儒家礼乐制度儒家礼乐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礼仪、音乐、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文化、社交和宗教等方面。

下面将对儒家礼乐制度的各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1.礼的方面礼在儒家礼乐制度中具有核心的地位,是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规范。

儒家礼乐制度中的礼仪制度规定,包括祭祀、朝贡、婚丧嫁娶等场合的仪式和规矩,以及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人在各种场合下的行为规范。

这些礼仪制度不仅有严格的要求,还有配套的礼仪动作和语言规范,是人们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2.乐的方面乐在儒家礼乐制度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种社会规范。

儒家礼乐制度中的乐舞表演,不仅要求优美的旋律和精湛的技艺,还要求传达出道德伦理和政治教化的信息。

乐舞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礼的规范,要能够起到引导人们向善、敬神和愉悦身心的作用。

3.政治方面儒家礼乐制度在政治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国家治理和宫廷政事礼仪方面。

儒家强调君主的德行和仁政,认为君主应该注重德治,通过礼乐教化来治理国家。

同时,在宫廷政事礼仪方面,儒家也规定了各级官员的礼仪规范和职责权限,强调君臣之间的等级秩序和礼节。

4.教育方面儒家礼乐制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

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德行和礼仪修养。

在学校教育中,儒家注重经典的学习和阐释,以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实际技能的培养。

在家庭教育中,儒家注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家庭伦理的教育,以及待人接物、处世之道等生活技能的培养。

5.伦理道德方面儒家礼乐制度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制定和推广。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认为礼乐教化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儒家也强调个人的自我完善和修行,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6.文化方面儒家礼乐制度在文化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方面。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深植于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

这一观念旨在将儒家的仁爱之道与美学思想相结合,通过艺术创作来传达道德教化和情感表达。

以下是我对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的理解和描述。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强调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美好,以礼乐为核心,将各种艺术形式融入其中。

礼乐作为儒家文化的基石,代表了一种行为准则和人际关系的规范。

而艺术作为儒家礼乐的表达方式,则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和美好体验。

在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中,艺术作品不仅要追求审美的纯熟和完美,更要具备教化社会与感召人心的力量。

艺术家作为社会的表达者和引领者,应当以儒家的人文精神为指引,不断探索创新,为社会呈现更多美的可能性。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艺术作品应当具备自然之美的特质,以天地万物为灵感源泉,以表现和弘扬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艺术创作也应当通过儒家的礼仪之道,培养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主张塑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艺术作品应当积极引导人们追求道德的修养和情感的升华,通过审美的享受和思辨的启示,启迪人们的心灵,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

艺术也应当成为塑造社会风尚和价值观的媒介,为社会提供精神滋养和思想的引导。

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以礼乐为核心,以仁爱之道为指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和美。

它注重艺术的教化功能和社会的价值意义,通过艺术作品传递道德的教化和美的愉悦,引领人们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意识。

这一观念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也为我们当代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礼乐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一)

礼乐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一)

礼乐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一)一、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开创的儒学是中国最古老、悠久、博大,而且最富影响力的学派。

这个学派源远流长,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历史上,儒学诞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而其又是上古以来礼乐文化传统的集大成者。

反过来则可以说,上古礼乐文化是儒学的摇篮。

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

《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贵桴而上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王夫之《礼记章句》疏云:“此节言自后圣修火政以来,民知饮食则已知祭祀之礼,致敬于鬼神,一皆天道人情之所不容己,其所从来者已,非三代之始制也。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早在原始社会,初民生活中已有礼的萌芽;礼乐并不是三代才开始有的,而是人类文明长期演进的结果。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唐虞时代已初具礼乐,如尧命舜摄政,“修五礼”。

舜命伯夷典三礼,为秩宗;夔典乐,教胄子,习诗歌。

不过,五帝时代虽有诸如此类的萌芽性因素,却仍还是属于前礼乐的神守时代。

据《国语·楚语下》所记楚大夫观射父的话,中国的上古巫祝文化经历了“民神不杂”~“民神杂糅”、“家为巫史”~“绝地天通”的发展阶段,曰: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忠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朝,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有男曰觋,在女曰巫。

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庙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絮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

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

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坟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

关于儒家音乐思想基本特点

关于儒家音乐思想基本特点

关于儒家音乐思想基本特点儒家音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礼乐观念儒家思想中强调“礼乐”,它们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基本手段。

音乐在礼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视为传达情感、激发人心、提升人格的一种手段。

儒家思想主张:“礼者,所以行也;乐者,所以和也。

”表明音乐乃至艺术都是为了凝聚人心、增强社会凝聚力而存在的。

而且,儒家思想中还强调了音乐的“调和”作用,即安静心灵、协调身心、达到自我调和的目的。

二、音乐的美学观在美学方面,儒家思想注重个人修养和美好的情感体验。

儒家将音乐比作“君子之交”,认为音乐应该如同真诚的朋友一样经久不衰、真挚、纯粹。

同时,儒家还提出了音乐的“柔美”观念,认为音乐应该给人以缓和、温柔、舒适的感觉。

这种观念深受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喜爱,许多锦绣山河的诗词文学也都弥漫着这样的音乐美感。

三、音乐与道德教育音乐在儒家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儒家认为音乐具有教育和改变人的心理的功效。

儒家始终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优秀的教育手段。

儒家思想认为人的性情、品性、情感、意志都可以通过音乐的表达、感受、体验得到塑造和改变。

四、音乐与人格修养儒家思想认为音乐能够通过精神上的享受和身体上的舒适,调整人的身心平衡,使人达到内修外美的心理状态。

儒家思想认为人的心理状态与音乐之间存在关联性,音乐的高雅、明快、深沉、庄重等不同的艺术特点和风格都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核,人通过对音乐的感知、欣赏和体验,会有一个逐步提高的精神层次和人格修养,逐渐接近“君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温故知新”等儒学中的经典词汇。

综上所述,儒家音乐思想的基本特点非常丰富,既强调音乐的实用价值,又强调音乐的审美价值,同时还重视音乐与教育、人格修养的关系。

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现代音乐教育与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浅探礼乐舞蹈的儒学精神

浅探礼乐舞蹈的儒学精神

孔子 乐舞思 想 源 远 流长 , 概括 起 来 也 就 是 “ 乐 ” 礼 二 字。据《 书》 《 礼 》 《 尚 、周 、 吕氏 春秋 》 《 记 》 史 书记 、史 等 载, 中国 的礼 乐传统 可 以追溯 到上古 。上古 乐舞 都 为原 始
巫术活动 。乐舞 是在 祭 祀 活动 中举 行 的 , 目的 是娱 神 , 其
功能 。前 者主要 为宗 教 ( 始 的宗教 ) 后 者 主要 为人 文 。 原 ,
时期出现的乐舞理论 “ 百家争鸣” 的情景 , 则是把古代பைடு நூலகம்
蹈 的地 位推 向 了历 史 的高 峰 。在 当时 社 会 大变 革 、 想 、 思 学术 大讨论 , 子百 家 , 诸 各陈 己见 , 对乐舞 的看 法也 是针 锋 相对 , 不相 同 , 出现 了乐 舞理 论 “ 家 争 鸣 ” 大 才 百 的情 景 。 但我 个人还 是认 为对乐 舞影 响最深 的 , 过于 最早 出现 的 莫 “ 乐” 礼 。事 实证 明 , 乐文 明的 出现 是历史 的进步 。 礼
期求神灵 赐福 , 以使 五谷 丰 登 , 畜成 群 。这 里依 约 可 见 家 礼 的因素 。礼 乐的形成 应是在 夏商周 三代 , 中周代 最 为 其 重要 。礼 乐 的形成 应 以 区别 于巫 术 为标 志 。巫 术 以娱 神 为主要功 能 ; 乐则 以协调社 会关 系促进社 会 和谐 为主 要 礼
.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76 (0 2 0 -100 17 -8 4 2 1 )30 9 .3
夺 ・
・ ・:- ・ ・ ・ ・ ・ ・ ・ ・ ・ t) 夺 夺 夺 ÷ ÷ 夺 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々 牵 夺 夺 夺 牛 ÷ 夺 々 夺 牵 孛 夺 夺 夺 ÷ 夺 }

论儒家的礼乐思想

论儒家的礼乐思想
“此乐只应天上有,何故撒落在人间”,继承了 中国传统雅乐神韵的 “新雅乐”,正在成为汉文化 复兴阵容中重要的一员。
㈤ 结语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产生于西周音乐文化高度发 展的背景下,是在吸收和继承前代音乐美学思想的 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音乐思想 体系。
其形成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至汉代 《乐记》而集大成,并定型。儒家要求音乐受礼制 约,成为“礼乐”,提倡礼乐和谐观,提倡中和, 尊崇雅乐而轻视俗乐。
㈡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
首先从孔子说起,因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以此为出发点,他得 出了一系列关于音乐的独特见解。首先,他不但提 出了“尽善尽美’’的音乐评价观,而且将音乐视 为修身治国之道,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 乐”。其次,他推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 雅乐,不喜欢“郑卫之声”。
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 千多年古代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 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形式—新雅乐,实现了古代音乐美学与现代音乐美
学视野的巧妙转换与结合。
2. 新雅乐非传统之古代宫廷的祭祀音乐和宫廷雅乐, 而是创始人哈辉所追求的“静雅,古雅,典雅,清 雅”之乐。新雅乐的新主要表现在“思想性”和 “形式美”两个层面。它继承了孔子的“礼与乐” 之美学思想,把礼作为理性形式,乐作为感性形式 相互融合,将礼的内容赋予乐的形式,以乐求礼, 以乐载道,在音乐美学的角度基础上,加以传承, 组建和创新。
㈠概述: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较完整的音乐思想体系,作为我国 古代音乐思想的主体,对我国古代音乐 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构建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迄今还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 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

系统总结儒家音乐思想

系统总结儒家音乐思想

系统总结儒家音乐思想儒家音乐思想是儒家学派中的一部分,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音乐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儒家音乐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对于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儒家音乐的起源与发展、音乐在儒家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儒家音乐思想的核心理念进行阐述,最后对儒家音乐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探讨。

儒家音乐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乐府文化。

乐府是古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形式,它以歌谣、乐曲的形式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重视乐府,将其作为教育人民的一种手段。

孔子认为音乐能够达到“和鸣有礼,和乐有道”的境界,通过音乐的教化来塑造人的品格。

他主张要用乐府的内容和形式来传播道德伦理的观念,使人们产生正面的情感和行为。

随着儒家学说的发展,儒家音乐思想逐渐形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儒家经典《论语》中就有关于音乐的记载,如孔子对于音乐的原则、音乐和礼仪的关系等内容。

同时,儒家学派还注重音乐的实践,例如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经常举行音乐饮宴,以此来弘扬儒家音乐思想。

此外,儒家音乐在历史上也成为皇帝和贵族的重要兴趣和修养内容,推动了音乐的繁荣与发展。

在儒家文化中,音乐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

儒家强调礼仪的规范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内心世界。

儒家音乐追求“和”的境界,通过音乐的和谐与协调来塑造和修养人的道德品格。

在儒家文化中,音乐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可用于培养人们的情感态度,提高人的品质和道德修养。

儒家音乐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和”。

即通过音乐的和谐与协调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团结,传递出和平与祥和的力量。

儒家强调音乐的道教功能,通过音乐的教化来达到修身齐家治社的目的。

儒家音乐强调的是内外相合,音律和声音要与人的内心情感相契合,外在表现与内在境界相一致。

此外,儒家音乐还倡导雅俗共赏的理念,即音乐应该既能教育人,又能受众广泛。

儒家音乐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与儒家礼乐文明

孔子与儒家礼乐文明

儒家与礼乐文明1,礼文化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儒家之所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就因为她对五经的继往开来的作用。

礼是五经之一,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最重要的特征。

儒家以礼为教,以礼教(教化)代宗教。

先秦以礼教代宗教,汉代以孔子作六经为万世立法,以孔子为素王。

宋明理学的礼的天理化。

2,礼所涉及的范围:就学科来说,礼教涉及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宗教学、民俗学等各个方面。

3,中国的宗法社会及其地理原因。

4,儒家三礼:《周礼》(六官)、《仪礼》(冠、婚、丧、祭、乡、射、朝、聘。

)《礼记》(郑玄将之分为八类:1,通论类,孔子之后七十子后学至秦汉儒家对于政治、教育、学术、修养等之理论。

如《檀弓》、《礼运》、《玉藻》、《经解》、《大学》、《中庸》等。

2,制度类,记古代之制度,大到班爵、封国,小到器具、衣服等。

如《曲礼》、《王制》、《礼器》等。

3,丧服类,专记丧服,如《曾子问》、《丧服小记》、《问丧》等。

4,吉礼类,也称为嘉礼,如《冠义》、《婚义》、《乡饮酒义》等。

5,祭祀类,如《郊特牲》、《祭法》、《祭义》等。

6,子法类,记做人子之礼法,如《文王世子》、《内则》等。

7,乐记类,仅《乐记》1篇。

8,明堂类,有《月令》、《明堂位》2篇。

其中通论类最有价值,是今人了解古人礼法之意的最佳文本。

)5,礼乐之总论礼乐的不同作用与功能:礼以道别,乐以道和。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礼记·曲礼》)宋明的仁包四德:“仁者仁之本体,礼者仁之节文,义者仁之断制,智者仁之分别。

”(《答陈器之》,《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礼记·礼运》:“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以礼接宾客曰傧,郊天祀地及交接一切神明是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

”《礼记·礼运》:“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

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

义者,艺之分(正义在具体事为上的程度),仁之节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乐文化与儒学艺术精神源远流长的礼乐教化(一)先王之乐追述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归纳了摩尔根关于古代社会的三个分期,并且进一步指出这种分期的主要标志。

他说:“蒙昧时代是以采集天然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创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

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

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

”①按照以上的说法,远古的中国社会从野蛮时代跨入文明时代正是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

对于三皇五帝的发明创造,中国的古典文献中有很多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伏羲氏结绳织网,教民驯养鸟兽;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黄帝、尧、舜制作乐器,创作律吕,实施乐教……总之,劳动工具、生产技术、生活用品以及文化艺术的发明创造都产生在三皇五帝时期。

而在这类记载中很多都涉及到“先王之乐”。

战国时代史官所写的《世本》一书说:“伏羲作琴,伏羲作瑟。

神农作琴,神农作瑟。

女娲作笙、簧。

随作笙,随作竽。

颛顼命飞龙氏铸洪钟,声振而远……夷作鼓,伶伦作磬……尧修黄帝乐为《咸池》,无句作磬……舜作箫,夔作乐。

”这当然是根据历史传说追记下来的,它曲折地反映了某种历史真实。

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秦汉时期仍然流传着,司马迁为写《五帝本纪》而走访诸老就是证明。

《乐记乐施》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

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

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

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

故观其舞而知其德,闻其谥而知其行也。

”关于“先王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从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黄帝以下一直写到周成王,传说与历史混合在一起。

春秋战国时代,人们仍然能聆听到五帝之乐,尤其是舜乐和三王(夏商周)之乐。

三皇五帝实施乐教多是传说,搁置不论。

夏商周三代实施乐教则是信史,当无疑问。

先王之乐,其性能和实质就是礼。

乐的感性形式就是礼的仪式、规范,乐的内容则是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和仁孝亲敬的伦理观念。

礼乐是同源的,后来才一分为二。

先王作乐并不是为了审美享乐,而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后世所传闻的“先王乐教”并不等同现代所说的艺术教育,而是包含艺术教育;“乐教”是一种治世的方略,这种方略看重教化和人心,实力强制和暴力镇压是不得已而用之。

尤其是尧舜禅让时代,“乐教”乃是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的象征。

陆贾说:“昔舜治天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

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抚民之心。

然天下治。

”(《新语无为》)《淮南子诠言训》云:“舜弹五弦之琴,而歌《南风》之诗,以治天下。

”司马迁解释说:“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

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欢心,故天下治也。

”(《史记乐书》)(二)周公“制礼作乐”礼乐教化发展到西周时代,已经进入成熟的历史阶段。

周公“制礼作乐”是治国教民的一件大事,也是对夏商礼治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先秦两汉诸子和史书,凡论及周公的业绩者,无不赞美他“制礼作乐”的功德。

《史记周本纪》云:周初定天下,成王年少,“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淮南子诠言训》载:“周公不收于前,钟鼓不解于县,以辅成王而海内平。

匹夫百亩一守,不遑启处,无所移之也。

”陆贾说:“周公制礼作乐,郊天地,望山川,师旅不设,刑格法悬,而四海之内,奉供来臻,重译来朝,故无为也。

”(《新语无为》)董仲舒说:“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

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于周莫盛于《勺》。

”(《汉书董仲舒传》)《勺》即《酌》,为周公乐,为周代最盛行之乐。

西周时代,礼乐的性能仍然保持了原初的综合形态。

作为社会制度,礼乐是西周奴隶社会的一项根本制度,承担着维护等级制度和社会统一秩序的政治重任。

作为道德规范,礼乐仪式贯穿于西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外交、祭祀、征战、庆典等活动都少不了礼乐,成为人际关系的根本规范,承担着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的教育任务。

礼乐教化与行政刑罚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着治国安民的神圣任务。

《礼记乐记》云:“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

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可以看出礼乐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尤其在教育上,礼乐是重要的教育科目,居“六艺”(礼乐书数射御)之首。

按《周礼春官宗伯》规定:春官大宗伯属下的大司乐和乐师是分别负责大学与小学教育的官长。

“大司乐掌成均(即学校)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弟子焉。

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

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

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护》、《大武》。

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

”《云门》《大卷》为黄帝的乐,《大咸》即《咸池》,本属黄帝之乐,尧增修而用之。

《大韶》,乃舜乐。

余者为禹、汤、武三王之乐。

“乐德”主要指礼仪道德方面的教育,是借用美感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中(忠)、和、祗(敬)、庸(有常)、孝、友等美德;“乐语”是指以文字记载的诗词典故方面的教育,通过语言讲解、比兴、诱导、吟咏、讽诵等方法,培养学生擅长辞令,领会、掌握诗、书的教育性能;“乐舞”是舞蹈表演的训练,以此表现古圣先王的丰功伟业,达到歌功颂德之目的。

三个方面的教育都冠以“乐”字,乐者,乐也,说明中国古代教育很注重艺术手段,重视美感感化作用,也就是重视人的内在心灵的陶冶。

《周礼春官宗伯》还规定:“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教乐仪,行《肆夏》,趋以《采荠》,车以如之,环拜以钟鼓为节。

”所谓“小舞”是指年幼少小时所教之舞。

例如十三岁舞《勺》即《酌》,成童舞《象》,二十岁舞《大夏》。

所谓“乐仪”,是指在长幼尊卑以及其他人际关系中所需要的进退俯仰、周环揖拜的一套礼节,这种礼节也有音乐舞蹈的旋律、节奏之美。

从以上可见,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更重视形象美感,更重视仪式的训练,只有“乐舞”一个方面,而没有“乐德”与“乐语”。

因为对少年儿童不宜用抽象的道理说教,而主要是通过符合礼仪的形式美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不仅贵胄子弟要教之以礼乐,普通教育也少不了礼乐教化。

总之,礼与乐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极其重要的两件事,是华夏民族古代文明的根本标志。

礼乐既是社会政治制度,又是道德规范,还是教育的重要科目。

但无论政治实践、道德行为、教育方式都包含艺术—审美因素,都要充分利用美感形式。

礼乐相济,虽已别为二物,却仍然密不可分地结为一体:礼是审美化了的乐,乐是仪式化了的礼。

礼是根本的,起支配作用。

乐要服务于礼,附丽于礼,纯粹供个体情感宣泄和官能享受的乐并不为正人君子所承认。

乐借助于礼,变得神圣、庄严,礼借助于乐而产生守礼的快乐,养成守礼的习惯。

(三)礼乐制度与礼乐文化春秋后期至战国时代,礼乐制度进一步瓦解,“礼崩乐坏”已成定局。

列国纷争,战争频仍,社会动荡不安。

旧的奴隶主贵族、王公大人腐败堕落,奢侈淫逸;新兴的统治者通过战争兼并掠夺,聚敛钱财,吃喝玩乐,大肆挥霍。

新旧交替时代,完全以武力维护政治统治,善恶不辨,无法无天,礼乐已失去规范、教育的严肃性而变成统治者和王公大人的享乐工具。

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结合现实实际发挥礼乐教化的思想观点,并在贯彻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传授礼乐思想,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礼乐思想,是对西周末期至春秋初期所萌生的礼乐思想的继承、发展和系统化。

儒家企图维护和恢复礼乐制度及其政治功能,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礼乐制度赖以存有的社会政治根基(周天子的统治和势力)已经衰微、垮台了。

不过儒家的努力,却有巨大的文化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礼乐因为儒家的解释、论述并贯彻于教育实践中,从而蜕脱了其政治制度外壳而变成纯文化并流传千古。

朱熹说得好:“孔子生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籍而讨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善之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得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

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诗集传序》)也就是说,孔子在政治上是复古者、失败者,而在文化上却是传承者、创造者。

由此可以说明,所谓“礼崩乐坏”,并不是说礼与乐这两件古老的事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完全崩坏了,泯灭了,而是说此时的礼与乐已失去政治功能,礼乐作为社会制度层面崩坏了。

但礼作为道德规范,作为区分老幼尊卑的伦理等差观念,依然存有并在现实中起作用。

乐作为艺术,作为审美娱乐品,依然存有并在现实中起作用。

而且礼乐作为教育思想,作为文化精神,因为脱离了政治束缚而获得新生,得到了新发展。

因为政治是多变的,短暂的,是“行于一时”的,而文化是稳定的,文化精神是永恒的,是“被于万世”的。

政治与文化,不仅性能不同,而且发展规律,演变方法也不同。

政治靠物质力量,甚至使用暴力,而文化靠精神力量,靠教育,靠说理和感化。

孔子在政治上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不握权柄,没有物质力量。

但他在文化上却是伟大的成功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

孟子曰:“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也者,终条理也。

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孟子万章下》)礼乐之所以蝉蜕制度层面而成为纯文化,不仅是社会历史潮流使然,更是儒家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所致。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传播、弘扬包括礼乐在内的中华文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功不可没。

(四)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元文化礼乐文化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具有本原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元文化,它奠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历史走向。

艺术是文化的精品,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学术思想是文化的灵魂,而这三点在中国都以礼乐文化为本原。

先王之乐,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综合体艺术。

乐与礼结合,是中华民族爱美心理形成的文化根源。

中国古代的礼都是通过形式美(如礼器、仪仗)和人体舞蹈动作(如进退俯仰、周旋揖让)表现出来,培养着中华民族爱美的习惯与风尚,形成以审美为主要倾向的文化心理结构。

礼,理也。

礼乐相济的教育为中华民族艺术播下了理性的种子并产生了长远的历史影响。

乐在远古的时候是综合体艺术,包含多种艺术因素,没有时间与空间、视觉与听觉、造型与语言的种种划分。

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乐逐渐分化出很多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诗歌文学、戏剧表演、装饰艺术等等,都从礼乐文化中分化出来而逐渐取得独立地位。

中国自古以来对美的追求,对艺术修养的重视,对人生艺术化的向往以及建筑、园林、戏剧、文学、书画等艺术的民族风格的形成,都与礼乐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