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慈善思想初探

合集下载

朱熹的慈善思想

朱熹的慈善思想

慈善即“仁之施”“仁”是儒学伦理思想的核心,先贤,朱熹在继承这一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谓“爱人”为“仁。

对于慈善所源自的人心之仁,他从天地之心的本体论高度来论述,“仁者,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受天地之气以生,故此,指明了人心之仁的内在根据在于天地宇宙具有的道德本体。

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扶助他践行仁爱之心,就是爱心的表达,就是爱心见诸行动。

慈善是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的一种善行、善心、义举,慈善与爱紧密相关。

这种表现为爱的慈善行为是一种出于内心自愿、不求回报的行为,是一种自觉的社会责任,是发自内心的价值显现,不可以掺杂任何的利益考量。

“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救助遇到困难的他人,不讲求任何回报,就是仁。

朱熹视创立社仓、救民之难的慈善为“施仁之意”,他在创立社仓时说:“量出谷米,恭禀圣旨,建立社仓,庶几益广朝廷发政施仁之意。

”创立社仓,除基于现实的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作为理学家的一种社会理想,即人人乐于为善,“孝于亲,慈于众,则民忠于己。

善者举之而不能者教之,则民有所劝而乐于为善”。

创立社仓,扶危济困,就是朱熹“仁之施”的实践。

87“本由亲立”“以己及人”“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虽然慈善是一种爱的情感表达,但是在孔孟的儒学中,爱体现出了由“亲亲”到“仁民”的秩序性,这种爱的秩序性落实到现实的慈善实践,会使我们对陌生人的爱变得微薄。

换句话讲,先秦儒家的慈善伦理是一种基于“亲亲”的血缘亲情伦理,很难对家庭或家族之外其他陌生人进行有效的救助,而慈善就其本义来讲,应是平等地看待所有人,无论他是我们的亲人,还是路人。

汉唐时期,儒家所强调的以“亲亲”为主要特征的家庭伦理观念,受到以形上超越为特征的佛、道的挑战。

迨至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继承了儒学的“仁爱”思想,力图解决传统儒学“亲亲”与爱路人之间的内在矛盾,从理一分殊的视角将“仁”纳入理学思想体系,“仁以理言,通乎上下”,将“仁”作为天理的内涵,从“理一”的形上层面实现了仁的本体化,爱路人的情感可以在此一体之仁下生发出来,“木神曰仁,爱之理也”,无论是亲人还是路人,都有平等地获得他人关爱的权利,普爱众生,这是天理本然如此,人类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关爱他人应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广施仁政: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政策构想

广施仁政: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政策构想

广施仁政: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政策构想在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在社会治理领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贫困治理方面,儒家思想强调的是政府应该广施仁政,以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

以下是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政策构想。

1. 实行“以德治国”的理念儒家思想重视人性善良,提倡以德治国。

在社会治理中,政府应该以德化民,尊重民众,关注贫穷人口。

本着“不苟利于民,不行威于民”的原则,政府应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尽力为他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包括贫穷问题。

2. 实行“求同存异”的原则儒家思想认为,社会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共存共荣的基础上。

在治理中,政府应该实行“求同存异”的原则,即鼓励社会各阶层之间互相合作,协商解决政策问题。

对于贫穷人口,政府应该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与他们互相沟通,探讨解决方案,促进共同进步。

3. 实行“教育兴国”的政策儒家思想认为,教育是一切改变的起点,是国家强盛不可缺少的基础。

在贫困人口治理方面,政府应该实行“教育兴国”政策,注重教育贫困人口,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拓宽他们的视野。

通过教育,贫困人口可以不断增长自身能力,逐渐摆脱贫困,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

儒家思想认为,政府应该以温情呵护贫穷人口,在给予他们物质帮助的同时,更要注重情感上的关怀。

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设置救助站和慈善基金等,让贫穷人口感觉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政府领导和公务员也可以抽出时间,回访贫穷家庭,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落实温情政策。

综上所述,先秦儒家对贫困治理的政策构想,主要体现在广施仁政、求同存异、教育兴国和温情政策四个方面。

这些政策,不仅具有实践性和可行性,更贴近人民的日常生活,为缓解贫困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基于儒家伦理的传统慈善观念阐述

基于儒家伦理的传统慈善观念阐述

基于儒家伦理的传统慈善观念阐述(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与社会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之带来的贫富差距的扩大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迫在眉睫,而慈善在其中发生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

儒家伦理思想中蕴含丰富的慈善观念,是传统慈善思想的重要内容。

继承学习优秀传统慈善理念,对我们进行现代慈善建构具有积极作用。

标签:仁义;慈善;儒家儒家关于慈善的观念源于对人性的认识,以仁义为基础,具体表现为孝慈。

在儒家思想中慈善观是作为道德评价来阐述的。

一、人性的认识如果要讨论慈善是否具有先天依据,那么就一定无法避开对人性善恶的一系列讨论。

先秦时最先提出人性学说的是孔子,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也就像后来朱熹说的那样“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

(《四书章句集注》)所以说,在孔子看来,后天的善恶、贤愚等都是“习”不同的结果。

之后的孟、荀对人性之出的善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孟子主“善”,荀子持“恶”。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心”“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孟子·公孙丑上》)并由此提出善端,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

他还指出,善端只是为善提供可能性,只有小心呵护、培养,使之不断成长,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善,也就是要求人们,存善心,做善事,并且长久坚持。

孟子这里提出“善”与我们现代所说的“慈善”意义大体相近。

与孔孟相同的是,荀子也主张性是人先天就有的:“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但不同的是,荀子认为,人先天的本性是恶的,只有变化自己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才能驱恶成善。

后天的人为指的便是“积伪”。

荀子还指出,圣人与普通人在出生上本性并无分别,之所以“异而过众”就在于后天的“积伪”。

圣人自创教义,教义渐变成法度,教化常人,使之通过“积伪”,知礼守法,向善为善。

是故“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

”[1]44先秦之后的对于人性的讨论还有很多,两汉一直在研究怎样将善恶调和,北宋则主要围绕性两元论与性一元论等。

你对慈善有何看法,你认为中国慈善事业如何改善?

你对慈善有何看法,你认为中国慈善事业如何改善?

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作业(2012--2013 学年第学期)二课程企业伦理管理作业性质期末作业任课教师徐维群姓名学号成绩【摘要】慈善事业的发展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而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值得我们去思考。

【关键词】中国慈善事业慈善事业的发展题目:浅谈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发展引言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中国的慈善事业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慈善是爱,是有同情心的人之间的互助行为。

慈善事业也可以说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的标志。

一、慈善事业1、慈善的内涵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

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乃夫对此的解释是: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

2、慈善事业的定义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

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

慈善事业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

3、慈善事业存在的必要性慈善之所以有其存在的必要,是因为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与变迁,社会上总是会存在一部分需要给予特殊关怀和照顾的弱势群体,如弃婴、孤儿、独居老人、重病患者、残疾人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受害者等。

慈善事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它既起着安老助孤、扶贫济困的作用;同时又起着疏理社会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二、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1、我国的慈善事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百家与随后的佛家、道家都对慈善有过精辟的阐述。

譬如,儒家讲“仁爱”,佛教讲“慈悲”,道教讲“积德”,墨家讲“兼爱”,各流各派虽在表述上不尽相同,然义理相近,都蕴含着救人济世、福利为民以及人类共通的人道理念和道德准则。

先秦儒家典籍中所见的社会救助事迹及思想

先秦儒家典籍中所见的社会救助事迹及思想

总之,先秦儒家典籍中所见的社会救助事迹及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遗 产。在这些思想的启示和借鉴下,我们应该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构建一 个更加和谐、稳定、公正的社会而努力。
谢谢观看
先秦儒家典籍中所见的社会救助事迹及 思想
目录
01 关键词一:孔子
03 关词三:荀子
02 关键词二:孟子 04 关键词四:《礼记》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社会救助一直是一个普遍而重要的话题。作为一种重要 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社会救助在先秦儒家典籍中有着丰富的体现。本次演 示将通过关键词和内容的介绍,阐述先秦儒家典籍中的社会救助事迹及思想。
关键词一:孔子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社会救助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强调“仁爱” 和“大同”思想,认为社会应该关爱弱者,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孔子提倡“君 子固穷”的思想,认为人们在困苦中应该坚守道德和信念,不可做出伤天害理 之事。这些思想为社会救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二:孟子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强调“性善”和“仁政”观念。他主张从人性 的本善出发,弱者的生存和权益,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认为,一个 好的社会应该民众的福利,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社会救助。此外,孟子还强调了 家族和宗族的作用,认为家族和宗族应该承担起关爱成员、提供救助的责任。
关键词三:荀子
荀子则注重“性恶”论,认为人天生具有贪婪、自私的本性。因此,他强调用 礼法来规范人的行为,维持社会秩序。荀子提倡用教化和法律手段来推动社会 救助,他主张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帮助贫困人群,同时严厉惩罚那些不履行社会 救助职责的人,以强制手段确保社会救助的实施。
关键词四:《礼记》
《礼记》是一部重要的儒家典籍,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救助思想。它强调 “礼”的重要性,认为“礼”是规范人们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在《礼 记》中,有许多关于社会救助的规定,如“荒政”制度,即政府在灾荒时期采 取的救助措施;“养老”制度,即对老弱病残的救助措施;“赈贫”制度,即 对贫困人群的救助措施等。这些制度为社会救助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天下事皆吾儒分内事

天下事皆吾儒分内事

天下事皆吾儒分内事作者:孙艳来源:《慈善》2022年第04期张謇是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先驱,其慈善事业总体可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改良或革新育婴堂、养济院、栖流所等传统善堂善会,变革中国传统慈善事业;另一方面是借鉴西方经验,创兴近代新型的慈善公益机构,如盲哑学校、残废院、贫民工场、博物苑、图书馆、公园、公共体育场等。

在张謇的不懈努力下,南通构筑了一个体系完备的近代慈善组织网络,张謇也成为影响和推动中国慈善事业近代化的关键人物。

学界关于张謇慈善事业的研究成果比较丰硕,对其慈善思想渊源分析较为全面。

纵观现有关于张謇慈善思想的论述,概而言之以下几点:一是儒家仁者爱人的理念。

二是实现地方自治的人生理想。

三是自强不息的爱国情怀。

四是年少时期家庭的影响和自身的人格精神等。

虽然学界对张謇慈善思想的分析已较为全面,但尚存在进一步挖掘空间。

譬如谈及儒家思想对张謇慈善活动的影响时,往往较多笼统归结于仁爱的理念。

事实上,儒家思想内涵丰富,其对张謇的影响广泛而深刻,难以用仁爱理念简单概括。

据《啬翁自订年谱》记载,张謇四岁识读《千字文》,至七十四岁去世那年仍在阅读《左传》,年谱中所提及的阅读书目大多为儒家经典。

张謇其子张孝若在为父亲所作传记中专列“重儒及朴学”一节,该节开篇即言“我父是读书人,对于儒道的立论,认为十分的伟大精深,经孔子的推演,筑定了很坚固的根基,成了有系统的学理”,表明儒家思想对张謇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亦成为张謇投身且毕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重要思想渊源。

“生生”:对生命的尊重儒家重视人生命的价值。

先秦儒家经典《尚书》中指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为万物之灵”,强调了人在天地间的重要位置。

天地化育万物,有“生生”之德,人应效法天地,重视生命的存在和意义。

儒家将“生生”与天道相连,并赋予“生生”道德涵义。

所谓“仁者,生生之德也;民之质矣,日用饮食,无非人道所以生生者”。

此外,儒家认为,人有别于动植物,不仅具有生命,还拥有情感和道德,其生命理应得到重视,所谓“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传统慈善文化

传统慈善文化

传统慈善文化(最新版)目录1.传统慈善文化的概念与内涵2.传统慈善文化的发展与演变3.传统慈善文化的特点与价值4.传统慈善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应用正文一、传统慈善文化的概念与内涵传统慈善文化,是指我国历史上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以扶危济困、助人为乐为主要特征的慈善思想和行为。

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道德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于社会公平、人类和谐的追求。

二、传统慈善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传统慈善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就已经提出了许多关于慈善的观念和主张。

例如,儒家倡导“仁爱”、“忠孝”,强调扶危济困、乐善好施;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提倡自然、平等、互助的生活方式;墨家则提倡“兼爱”、“非攻”,强调普天下众生平等、互爱互助。

随着历史的发展,传统慈善文化在各个时期都有所演变和丰富。

例如,在汉代,官府设立了救济贫困的制度;唐代,出现了以民间力量为主的慈善组织——粥厂;宋代,慈善事业逐渐向教育、医疗等领域拓展;明清时期,慈善活动更加多样化,诸如义学、义诊、义葬等。

三、传统慈善文化的特点与价值传统慈善文化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道德的内在驱动力,认为行善是一种道德修养和责任。

2.倡导互助共济,实现社会公平和谐。

3.重视实践,强调慈善行为的落实。

传统慈善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促进道德修养,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2.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

3.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四、传统慈善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应用在现代社会,传统慈善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1.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3.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优选稿

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优选稿

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1.先秦儒家的“人情—秩序”理论一方面确实存在压抑人性、压抑情感的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否认其正面价值,它是站在治世的高度探寻人生修养之艺术,将个体性情自由与群体政治需要融为一体,把情感发动与秩序建构统一起来,为治世之道开出了一剂良方。

先秦儒家的这种治世理论对于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不无有益的启示。

如今,我们在强调个性自由的同时,也应当为这种自由设定一个边界:社会和谐。

唯有如此,个体真性情的发动才能具有合理性与正当性,个体与社会才能达成统一,而这正是和谐社会建立的根基。

这段文字主要是说明先秦儒家“人情—秩序”理论的:A.时代特征B.现实意义C.独特价值D.深远影响1.【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先秦儒家“人情—秩序”理论所包含的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价值,然后以“先秦儒家的这种治世理论对于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不无有益的启示”引出这一理论对如今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

故本题答案为B。

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而专家表示,应当大力倡导赡养人经常看望慰问老人,但如何入法,语言上要仔细推敲。

下列作为选文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A.请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B.“常回家看看”如何入法C.精神赡养是道德更是法律D.“常回家看看”或入法律2.【答案】D。

解析:文段先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中关于照顾、关心老人、看望慰问老人的相关规定,接着引用专家意见表明对于赡养人经常看望慰问老人如何入法在语言上还有待推敲。

B、D两项中的“常回家看看”恰好表达了经常看望慰问的意思,且引用歌名使标题更加鲜明,更有吸引力,故先排除A、C。

广施仁政: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政策构想

广施仁政: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政策构想

广施仁政: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政策构想先秦时期,儒家思想主导了社会思潮,提出了广施仁政的理念,主张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来治理贫困问题。

儒家贫困治理的政策构想旨在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人民的团结进步。

儒家提倡以仁德为核心的政治理念,并将之应用于贫困治理中。

仁政的核心思想是以爱人之心来治理国家,关注民生,推行仁政,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他们认为,国家应该建立起一个以仁义道德为准则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体制,通过培养和引导人民的道德修养,让人们互相关爱,促进社会和谐,减少贫困人口。

儒家主张重视教育的普及和提升,以期实现贫困人口的自我提升和社会阶层流动。

儒家提倡教育为一切的基础,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才,并进一步改变社会。

他们建议国家应该大力投资于教育事业,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受教育,无论其出身和经济条件。

他们还主张建立起完善的教育机制,设立奖学金,提供贫困学生的资助,以助他们更好地接受教育,实现自身价值。

儒家主张加强农业生产和土地制度的改革,以解决农民贫困问题。

儒家提倡实行均田制,并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

他们认为,土地是国家的根本,国家必须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鼓励农民种植优良农作物,增加农业生产。

他们还主张通过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第四,儒家强调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以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减少贫困。

他们主张加强社会组织,制定相应的法规和制度,管理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秩序。

他们还提倡推行慈善事业,通过捐资助学、设立济贫基金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脱离困境,实现自我发展。

儒家还主张设立官员监察机构,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行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儒家贫困治理的政策构想着眼于解决社会的贫困问题,通过推行仁政,加强教育普及,改革农业制度,加强社会管理,构建起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

这些政策构想,无论是当时的先秦时期还是今天,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传统慈善文化

传统慈善文化

传统慈善文化【实用版】目录1.传统慈善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传统慈善文化的发展历程3.传统慈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4.传统慈善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应用正文一、传统慈善文化的概念和特点传统慈善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一种关于慈善的理念和行为规范。

它具有以下特点:1.基于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思想,强调仁爱、慈悲、互助等价值观。

2.以家庭、宗族、乡里为基础,辐射到社会各个层面。

3.慈善行为多样,包括救济、扶贫、助学、施药等,体现了民间自发的慈善精神。

二、传统慈善文化的发展历程传统慈善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先秦时期:慈善思想萌芽,如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等。

2.汉唐时期:慈善文化逐渐形成,如设立养病坊、粥棚等慈善机构,进行救济活动。

3.宋元时期:慈善文化发展壮大,出现官办慈善机构和民间慈善组织,如宋朝的“福田院”。

4.明清时期:慈善文化日益成熟,各种慈善活动和组织更加丰富和完善。

三、传统慈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传统慈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仁爱:儒家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关爱他人,实现和谐共处。

2.慈悲:佛教提倡慈悲为怀,以关爱众生为己任,救苦救难。

3.互助:传统慈善文化强调互帮互助,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4.节俭:倡导节俭的生活态度,珍惜资源,勤俭持家。

四、传统慈善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应用在现代社会,传统慈善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1.促进社会和谐:传统慈善文化强调仁爱、互助等价值观,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促进和谐共处。

2.提高公民素质:传承和弘扬传统慈善文化,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3.助力脱贫攻坚:传统慈善文化强调扶贫济困,有助于凝聚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先秦儒家道德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探析

先秦儒家道德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探析

先秦儒家道德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探析引言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道德观注重人伦关系、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入开展,儒家道德观也逐渐被融入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进行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先秦儒家道德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展开探讨,深入分析其现实意义和实践效果。

一、儒家道德观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先秦儒家思想主要包括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其核心理念和价值观主要包括仁、义、礼、智、忠、孝等。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强调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做到以仁为本。

而儒家道德观强调的礼、义、智、忠、孝等价值观,都是为了建立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培养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儒家道德观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思政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儒家道德观注重人伦关系和社会责任,与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导向高度契合。

通过儒家经典的阅读和解读,高校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担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儒家思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修养,注重个体品德的培养和提升。

高校思政教育也倡导全面立德、全面育人,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通过儒家思想的课程设置和讨论,高校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提升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儒家道德观注重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注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建设,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培养社会责任感的目标相一致。

通过儒家经典的学习和实践,高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激发其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利益而努力奋斗的意识和愿望。

三、实践效果和现实意义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儒家思想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面对社会挑战和问题时能够有所作为。

中国慈善组织发展脉络初探

中国慈善组织发展脉络初探

中国慈善组织发展脉络初探摘要: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慈善”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倡慈善的国家,中国慈善组织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与沉淀。

从古代慈悲精神和施善行为、近代慈善组织萌芽和兴起到现当代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历程中,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呈现出发展潜力大、法律保障不健全、依赖性强、领域多元化、新兴模式正在形成等特点,整体脉络在发展中逐渐清晰。

关键词:慈善组织;慈善思想;发展模式随着“慈善”成为关注的热点,名人慈善、企业家慈善与大众慈善成为慈善机制运作的主要方式。

中国慈善事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先秦时期。

古人在“慈”——慈悲之心的驱使下与“善”——善行义举相结合,进行了大量的慈善活动。

慈善组织的出现,一方面使慈善事业的开展走入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方向,另一方面,慈善事业的领域也随着慈善组织的产生而不断拓宽,从单一的扶贫救弱向多元化的体恤关怀发展。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慈善组织出现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

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慈善思想和施善行为,从古代便已出现了。

一、古代慈善精神和施善行为1.古代的慈善思想慈善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见雏形,诸子百家中儒家从“仁爱”出发,构建“大同”、“民本”的慈善观,奠定了思想基础;佛家讲“慈悲为怀”,提倡“修善方能功德圆满”;道教讲“积德”、墨家提倡“兼爱”。

各流派思想中包含的救世扶贫、惠国惠民的思想形成古代中国人普遍的慈善理念和道德标准。

2.古代施善行为从先秦时期开始,施善行为已出现并被歌颂。

春秋时,善人在道上设食救养饥民,“立鄙食以守路”,成为政府救助的有效补充。

战国时,心慈性善的殷实之家效仿此善举在城郊路上设粥食以恤养灾民。

西汉后期,伴随佛寺的兴盛及寺院经济的发展,早期的民间慈善事业逐步开展。

据史料所载,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寺院的慈善活动范围广泛,涉及济贫赈灾、施医给药、规诫残杀、劝善修行等多个方面。

隋唐宋金元时期,传统的慈善事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先秦诸子的民本思想总结

先秦诸子的民本思想总结

先秦诸子的民本思想总结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繁荣兴盛,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学派和思想流派。

在这些学派中,民本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强调人民利益和民众福祉,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先秦诸子的民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尚书》和《礼记》等经典中,但真正形成并体系化的民本思想始于战国时期的一系列学派。

在这些学派中,墨家是最早提出明确民本思想的学派之一。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强调“兼爱”和“非攻”。

他认为君王应当广泛关心人民的痛苦和需要,减轻人民的负担,实现人民的福祉。

他主张通过兴修水利、废止奢侈和实行慈善来促进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墨子的民本思想不仅是对君王的要求,也是对普通人道德行为的规范,强调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平衡。

与墨家相对的是儒家,儒家思想中也有着重视民本的核心观念。

孔子主张“仁政”,即以仁爱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他认为君王应该行仁德之政,关注人民的生活和福祉,保护人民的权益。

孔子强调父母之爱、兄弟之爱作为治国安民的基本原则,强调政治家应该有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品质,以贯彻实施仁政。

他认为只有追求仁政,才能达到社会和谐、人民安乐的境界。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继承者之一,他进一步发展了民本思想。

孟子认为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天子以人民为天”,君王应该以民众为重,关注民众的生活和需要。

他主张君王应该以德治国,实行孝悌、仁爱和忠诚等美德,以赢得民众的尊敬和支持。

孟子还提出“民胞物与”的观念,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和帮助,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环境。

法家学派也有着自己的民本思想。

法家强调人民的利益和福祉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强调应该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保护人民的权益和福祉。

法家思想家李斯提出了“法面之民”的观念,认为君王应该遵循法律的制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

他主张建立起科学而严密的法律体系,以实现公平、正义和人民的福祉。

总的来说,先秦诸子的民本思想强调人民的利益和福祉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君王应该以人民为本,关注人民的生活和需要。

中国慈善文化

中国慈善文化

(一)中华传统文明中的慈善思想儒家的慈善思想儒家思想的内核为“仁”,认为“人性本善”,慈善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爱人之心是一种人性内在精神的体现。

孔子言:“仁者爱人”,倡导从“孝悌”、“忠恕”开始实践慈善。

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仁爱是一种强调自身修养的道德自律,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利他风尚和助人为善的精神,世代的儒生皆受此影响,推崇仁心慈爱,乐行善举,践行“仁者爱人”的行为准则。

孟子探究仁爱之心深层次的原因,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慈善观。

他主张先天性善,认为人性固有四个善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

这四种善端,是引导人们扬善抑恶,乐善好施的最初本源。

孟子的“仁”由恻隐之心的道德感情直接发展成道德行为,使之成为一种趋善的道德价值观。

孔孟儒学中的民本思想,发源于儒家的仁爱观,进一步提升到安邦治国之道之中,主张一国之君要“爱民”“惠民”,施行仁政,成为历代王朝统治者实行种种惠民政策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渊源。

道家[教]的慈善思想道家是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代表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在道家思想中蕴含了十分丰富发人文伦理思想,如“清净无欲,独善其身”的人生哲理以及“赏善惩恶,善恶报应”的观念,成为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又一个思想源头。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劝世人不要“损不足以奉有余”,而要“损有余而补不足”,正是慈善扶危救困的谨慎体现。

“天道无常,常与善人”,在老子看来,天道不可名状,不可知晓,但是赏善惩恶,使善人得福。

由此,世间应顺应天道,遵循规律,人人向善,善待芸芸众生。

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便是老子对行善的最形象的表述。

墨家的慈善思想墨子的“兼爱”也蕴含了儒家“仁爱”思想之中宣扬关爱他人、和谐相助、同舟共济、乐善好施的理念。

墨子提倡以强扶弱、以富济贫,相互扶持、互相协助的兼爱思想,倡导大爱无私、不图名利的奉献精神。

与儒家的“仁爱”思想不同的是,墨家“兼爱”思想更加强调慈善的平等性和普遍性,主张“爱无差等”,关爱他人应一律平等,不应该受到礼俗或者社会等级的约束。

先秦儒家思想对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传统文化基础

先秦儒家思想对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传统文化基础

先秦儒家思想:对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传统文化基础摘要: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具有某些缺陷或障碍的人群,他们经济贫困、政治和社会机会缺乏,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

在传统阶级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存在是统治阶级统治下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问题。

而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的转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社会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的拉大,从一定程度上给原有的弱势群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就是从伦理的角度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肯定弱势群体的价值、保护弱势群体的尊严。

从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中寻找解决现代社会弱势群体的现实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弱势群体;儒家思想;伦理关怀一、关注弱势群体问题的重要性弱势群体在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不仅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而且也是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在中国传统社会,弱势群体就普遍存在。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留下了许多涉及关怀弱势群体的著作和学说。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下》篇中讲到:“老而无妻曰,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①着重分析了处在社会阶级的底层的民众,指出了“鳏、寡、独、孤”这四种人是天下最穷苦且没有依靠的人,也就是当时的社会弱势群体。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正处在上升的阶段,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消除,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社会弱势群体。

他们在政治权力分配、社会权力分配和发展机会等方面处于一定的弱势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弱势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对象。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弱势群体问题。

弱势群体问题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并要切实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作者:安冬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安冬(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摘要:慈善之观念蕴含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已有数千年。

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儒、释、道3教之中都有着自己的慈善观念和不同的行善方式。

对于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慈善观念,我们应该推陈出新,对“慈善”进行重新定义。

关键词:慈善;儒家;道教;佛教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94-03中国自古就有关于慈善的概念,在古代典籍中,最初,“慈”与“善”二字是分开使用的。

“慈”,在书中多为爱心之意来解释。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慈,爱也。

”孔颖达在对《左传》注疏时有云“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又曰“慈谓爱之深也”。

《辞海》释义为:“慈,本指父母的爱,引申为凡怜爱之称。

”“善”的本意是吉祥、美好,即《说文解字》中所说“善,吉也。

从言从羊,此与義、美同意”[1]。

孔子亦云:“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之后,善字被引申为善良,品行高尚。

可见,慈与善经过长期演变,两字的含义日趋相近,均有仁慈、善良、富有爱心、同情心的含义。

到了南北朝时期,慈与善常常被合起来并列使用,于是便有了“慈善”这一称谓。

《北史·崔光传》中出现了慈、善二字合用的最早记载:“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沈浮,自得而已。

”现代汉语中“慈善”的含义,直接承袭了我国古代的“慈善”概念。

《辞源》对慈善的解析是“仁慈良善”,在《汉语大词典》中,“慈善”指的是仁慈、慈爱、善良、有同情心,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则为对人关怀,富有爱心。

这几种解释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能当作关怀、同情、仁爱、怜悯来解释,它所表现的是一种有关爱和同情的自发的利他行为,如行善积德、扶贫助残、乐善好施等。

儒、释、道3教在慈善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著名的清末慈善家张謇曾用一段文字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原意解读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原意解读

第16卷 第5期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6 No.5 2015年10月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SocialScience)Oct.2015[收稿日期]2015-07-21[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5ZX013)[作者简介]薛振春(1990—),男,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章编号]1009-3729(2015)05-0027-07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原意解读薛振春1,刘伟2,马兰兰2(1.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保定071002;2.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摘 要]先秦儒家义利观主要包括孔子、孟子和荀子等人义利关系方面的思想。

孔子对义利主体进行了明确区分,最典型的莫过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的“君子”是指居社会高位的统治阶层,“小人”是指居社会下层的普通民众。

对于统治阶层,要使他们明白仁义之所在即是国家大利,而谋取国家利益之途就是实行德治,惠泽于民,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对于普通民众,要告知他们物质利益之所在,并对其因势利导,加以道德教化,使之合理正当地谋取利益。

孟子的义利思想多是从政治层面针对在位统治者而阐发的,认为统治者为政应首先“制民之产”,然后才能“驱而之善”。

孟子通过区别“士”与“民”,明辨“恒产”与“恒心”之间的关系,为孔子德治理念中“先富后教”的具体主张找到了理论依据。

在孟子看来,“士”的历史使命是救世担当和培养独立的理想人格,而“民”的任务首先是足食富之,然后才是道德教化。

荀子一定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和孟子的义利观,主张在对利益主体进行明确划分的基础上,在政治层面应对统治阶层提出崇仁尚义、不与民争利的要求;对于下层民众的物质需求,则要求统治者养欲教民、实行先秦儒家的王道之治。

不同于孔孟的是,荀子倾向于从人性论的角度为人的利欲根源寻找理论依据。

略论南北朝时期慈善组织的发轫

略论南北朝时期慈善组织的发轫

Q !
略论 南北 朝 时期 慈善 组 织 的发 轫
郝 华
( 西 北 大 学 哲 学 与社 会 学 学 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9 )

要 :南 北 朝 上 承 先 秦 两 汉 、 下 启 隋唐 , 是 我 国 古 代 慈 善 事 业 的初 兴 时期 。 该 时期 的 慈 善 思 想 不仅 有 儒 家 的 仁 义
兴 盛发展 阶段 。

南北朝时期慈善思想的构成
( 一) 儒 家 的慈善思 想 汉武 帝 “ 罢黜 百家 , 独 尊 儒术 ” , 儒 学成 为 占统 治 地位 的正 统思 想 , 其 仁 义 学 说在 国家 的推 广 下 ,
对 后世 影 响深远 。儒 家学说 包含 着诸 多 慈善思想 , 如体 现孑 L 子 思想 的《 礼记 ・ 礼 运 篇》 阐述 : “ 大道 之
中 国民族历 史 的 民族融 合 的时代 , 是 吸取 多 民族 文 化 传统 和外 来思 想 而 加 以 改造 、 熔 铸 的时 代 , 是 中
原地 区高度 发展 的封 建 经济 和 文 化 向江南 与 边 远
落后地 区迅 速传 播 的时代 , 中华 民族 的形成历 史
过 程 中大放 异彩 的伟 大 时代 。正是在 这一 时期 , 儒 家、 道 教 以及佛 教精 神汇 集 、 碰撞 , 在 这些 思想 的共
基础。

恻 隐之心 , 就会 在 日常生 活 中做 慈善 , 帮助 他人 。 ( 二) 佛教 的慈善 思想 西汉 后期 , 佛教 自西 向东传 人 中国 。至南北 朝 时, 佛 教徒 已遍 布 全 国。 出家 、 在 家佛 教 徒数 量 庞
大, 如北 方 的长安 僧 尼 过万 ; 而大 大 小 小 的寺 院星 罗棋 布 , 如南 方 的建业 有佛 寺 数 百 座 , 佛教 进 入 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 炎 黄 子 孙 的 主 要 价 值 取 向和 行 为 准 则 。 它 已 经 作 为 一 种 推 己及 人 、助 人 为 善 的 精 神 存 在 于 人 们 的 生 活 和实践 中 ,并对我 国慈善 事业 的发展 产 生 了持久
而 深远 的历史 影响 。
综 观 《 语 》 书 , 子 所 谓 的 “爱 人 ” 很 多 时 候 论 一 孔 ,
记 载 。 表 明 , 会 的 进 步 已初 步 孕 育 了 慈 善 思 想 的 这 社 内涵 。 是 到 了 春 秋 末 年 , 室 式 微 , 崩 乐 坏 , 子 只 周 礼 孔
才 “ 桴 于 海 以 求 道 ” 损 益 典 籍 , 古 今 之 微 言 大 乘 , 发 义 , “尚 4 将 - ” 理 论进 一步 系统 化 , 家 慈善 思想 =爱 的 儒 的 内涵 才 显 得 更 为 丰 富 和 厚 重 。 《 语 ・ 渊 》 : 樊 迟 问 ‘- ’ 子 日 : 爱 人 ’ 论 颜 云 “ 4 。 ‘ 。”

要 : 学作为一种观念文化形态 的传统知识体 系, 儒 内藏着许多推动 当代 中国慈善 事业发展 的价值资源。儒
学所 弘扬的仁爱思想讲 究亲情伦理 , 慈善事业创设 了血 缘基 础和伦理根基 。儒家所推 崇的“ 为 不忍人之心” 恻隐之 、
心( 实为 同情之心) 引发人扶危济 困、 是 救助弱者 等行善举动 的心理根 由。为 了推 动我国慈善事业 的快速发展 , 我们 必须“ 返本 开新” 从儒 学传统 中寻找 生存智 慧和动力资源。 ,
先秦 儒家 思想作 为 一种观 念 形态 的传 统知 识体
系 ,蕴含着 许 多有助 于 慈善事 业 成长 与 完善 的价 值 资源 。 家 思想形 成于 春秋 战 国时 期 , 是 中华 民族 儒 它 两 千 多 年 来 绵 延 不 断 的 文 化 主 流 之 一 。 与 慈 善 有 关 的 内 容 与 思 想 , 传 统 儒 家 典 籍 中 可 以说 比 比 皆是 , 在
关键词 : 儒家 ; 爱; 仁 慈善
文章编 号:7 - — 0 1 - 0 — ( o o o — 1 — 3 9 8 7 8 7 2 4 2 3 2 l )5 0 5 0
慈 善 , 一 个 古 老 的 概 念 。 慎 在 《 文 解 字》 是 许 说 注 “ 只 二 字 : 爱 也 。 , 匕 ・ 光 传 》 记 : 慈 “ 面 史 崔 则 “光 宽 和 慈 善 , 忤 于 物 , 退 沈 浮 ,自 得 而 已 。 在 此 之 前 , 不 进 ” 《 非 子 ・ 储 ) 日 :王 日 , 惠 , 善 也 。 ” 以慈 韩 内 ) 有 “ 慈 行 即 早在孔 予之 前 的上 古 时代 , “尚 4 - 、 人 本 ” -爱 重 的 踪 迹 即 隐 约 可 见 , 诗 》、 书 》 典 籍 中 已 不 乏 “ - ” 《 《 等 4 的
根 深 蒂 固 , 中又 以孔 孟 之 说 最 多 。 有 这 些 言 论 与 其 所 行 动 , 表 明 儒 家 文 化 是 中 国慈 善 事 业 的 一 个 源 泉 。 均 儒 家 从 人 性 本 菩 的 基 本 前 提 出 发 ,把 慈 善 动 力
归 为 人 的 良 心 良知 , 行 善 目 的 乃 是 人 获 得 良 心 满 足 的 内 在 需 要 , 以 慈 善 是 一 种 内 省 即 自律 要 求 。 家 所 儒 慈 善 思 想 的 核 心 是 “- 4 -爱 ” 它 是 中 华 民 族 两 干 多 年 ,
践 履 。 为 实 现 I仁 ” 人 们 必 须 扬 善 止 恶 , 强 人 格 与 ‘ ‘ , 加 道 德 的修 养 。“ ” 一 种 责 任 , 种 义 务 , 是 一 种 仁 是 一 更
推 己 及 人 的 利 他 风 尚 和 助 人 为 善 的 精 神 。 谓 “夫 仁 所 者 , 欲 立 而 立 人 , 欲 达 而 达 人 。 这 可 视 为 原 始 的 已 已 ” 古 朴 的 人 道 主 义 观 念 的 阐 发 , 也 为 先 秦 儒 家 慈 善 思 想 的形 成 奠 定 了 理 论 基 础 。
爱 优 惠 来 做 善 事 , 用 比较 直 接 又 通 俗 的 话 说 就 是 :
“以 慈 行 善 ” 而 按 西 方 学 者 的 说 法 则 是 : 。 “慈 善 是 对
于 所 爱 的 人 的 幸 福 的 一 种 欲 望 和 对 他 的 苦 难 的 一 种
厌 恶 。”而慈 善观 则是 指一种 观念 。 “恩 被 于 物 , 慈 爱 于
人 ” “ 其 老 、 其 幼 、 其 孤 ” 拯 救 世 道 人 心 的 、 老 慈 长 的
孔 子 从 道 德 感 情 的基 础 出 发 , 以“爱 人 ” 解 释 “ ” 来 仁 ,
提 出 了“ 者 爱 人 ’ 说 , 籽 ‘ 人 ” 为 人 的 本 性 。 仁 , 之 并 爱 作 “ 者 爱 人 ” 孔 子 的 核 心 价 值 观 。 他 把 设 身 处 地 为 仁 是 他 人 着 想 、 怀 容 人 、 惠 助 人 等 当 作‘ ” “ ” 宽 恩 ‘ 仁 , 仁 就 是 爱 人 , 是 仁 者 应 :- 善 念 和 品 质 ; 实 现 “ ” 这 i f的 为 仁 即 由4 - 趋 善 , 们 须加 强 人格 与道 德修养 , 到 扬善 -而 人 做 抑 恶 , 人 为 善 , 人 利 他 , 是“ 者 ’ 有 的道 德 与 利 这 仁 ’ 应
第 2 卷第 5 8 期
Vo . . 1 2ຫໍສະໝຸດ No. 5西 安 社 会 科 学
Xi l S c a i n e ’ l o ilSce c a
2 1 年 l 月 00 0
oC ..2 0 t 01
先 秦儒家慈善思想初探
魏 宇 王 长 坤
( 西安 理 工大 学 陕西 西安 7 0 5 ) 1 0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