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讲义1

合集下载

1实验一 石脑油热裂解制烯烃讲义

1实验一 石脑油热裂解制烯烃讲义

1实验一石脑油热裂解制烯烃讲义1实验一石脑油热裂解制烯烃讲义实验一石脑油裂解制烯烃一、实验目的1.学习小型管式裂解炉的操作控制和实验方法。

2、了解裂解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找出最佳操作条件。

二、实验原理常压裂解实验装置是确定石油烃等有机化合物裂解反应过程的有效手段。

它可以根据实验结果找出最合适的操作条件,为工业运行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为放大提供必要的参数。

石脑油是含4~15个碳原子的饱和烃,本实验所用石脑油的平均分子量为114,密度三0.76g/cm。

在高温下不稳定,极易发生碳一碳键断裂和碳一氢键断裂的裂解反应,生成低分子量的烷烃、烯烃、氢和二氧化碳等,其主要成份含甲烷、氢、乙烯、乙烷、丙烯、丙烷、丁烷、异丁烯、戊烯、二氧化碳、焦油及焦碳等。

三、实验装置在热电偶套管内的不同位置测量热电偶套管的温度。

反应加热炉为四级加热炉,上、下段加热功率分别为1kW,中间两段加热功率分别为1.5KW,最高使用温度为800℃。

预热器加热炉功率0.8kw,最高使用温度300℃。

测温热电偶为K型。

湿式流量计为2L。

配备2台计量泵。

实验流程见下图。

6tci955'432tci1h2或其他气体1121'6'4'3'tci10tci78pitin2tci温度控制热电偶;Ti——测温热电偶;Pi——压力表;1.1’-气瓶;2.2’-减压阀;3,3’-稳压阀;4-转子流量计;5.5'-干燥器;6-取样器;7-预热器;8-预热炉;9-反应炉;10-固定床反应器;11-冷凝器;12-气液分离器;13-湿式流量计;14-充电箱;15-充液泵。

石脑油裂解工艺示意图四、实验操作步骤1.检查实验装置的合理安装后,分别向奶瓶中加入石脑油和蒸馏水。

2、进行系统试漏,待无漏气后,仔细检查反应器电器加热部分,把控温仪定在予定的温度数值上,调整好测试指针的零点位置(室温位置)。

3.将尾气管连接到外部。

《实验讲义》课件

《实验讲义》课件

实验所涉及的公式和计算 方法
实验所涉及的仪器和试剂 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
实验前的准备
包括实验所需仪器、试剂的准备 ,实验场地的安排等
实验总结与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分 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实验操作过程
按照实验步骤逐一进行实验操作 ,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添加 、数据的记录等
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讲义》ppt课 件
• 实验概述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实验操作过程 • 实验数据分析 • 实验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目录
Part
01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
1
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
4
培养科学素养和实验精神
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
数据处理能力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
实验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 原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 出实验结果
Part
02
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的选择
实验材料的储存
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 键,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质、纯度、来 源和稳定性等因素。
不同材料需要不同的储存条件,正确 储存材料可以保证其质量和稳定性, 避免实验误差。
实验材料的准备
实验前需对实验材料进行充分的准备 ,包括材料的预处理、称量、配置等 步骤,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改进措施
针对实验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未来展望
对未来实验的发展方向和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Part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实验讲义

实验讲义

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固定化及酒精发酵酵母菌(yeast)是一类单细胞真菌。

一般呈圆形、卵圆形、圆柱形,其菌落呈乳白色或红色,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

酵母菌多数为腐生,专性或兼性好氧,广泛生长在偏酸性的潮湿的含糖环境中,例如水果、蔬菜、蜜饯的内部和表面以及在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

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下将葡萄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主要用于馒头、面包等食品发酵;在工业上,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将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等单糖吸入细胞内,在无氧的条件下,经过体内酶的作用,把单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此作用即酒精发酵。

C6H i2O6(葡萄糖)T 2 C2H5OH(酒精)+2 CO2 f 在酿酒酵母酒精发酵的生产和应用中,由于细胞破碎和酶纯化等操作往往导致酶活性和稳定性都受影响,从而降低产酒精效率。

而利用细胞固定化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微生物细胞固定化方法主要有三种:载体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其中固定包埋法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法。

包埋法就是将微生物细胞均匀地包埋在多孔的水不溶性的紧密结构中,细胞中的酶处于活化状态,因而活性高,活力耐久。

目前,利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盐是包埋法中比较高效的一种,这种方法以PVA-海藻酸钠作为混合溶胶,将酵母细胞固定起来进行酒精发酵,不仅可以使细胞浓度增加,而且可以多次使用,减少了酵母培养增殖所消耗的糖分;操作简单、过程迅速、颗粒不粘连、颗粒强度大大提高,且增加了颗粒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因此可实现连续化生产,提高酒精生产效率。

【实验一】一、酵母菌的分离与培养一、【实验目的】学习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酵母菌。

二、【实验原理】大多数酵母菌为腐生,其生活最适pH值为4.5〜6,常见于含糖分较高的环境中,例如果园土、菜地土及果皮等植物表面。

酵母菌生长迅速,在液体培养基中比霉菌生长得快。

利用酵母菌喜欢酸性环境的特点,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培养液(这样做的好处是酸性培养条件则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用划线法分离纯化出酵母菌。

实验一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实验讲义

实验一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实验讲义

实验五薄透镜焦距的测定一、目的1.学会调节光学系统共轴,并了解视差原理的实际应用。

二、仪器和用具光具座、会聚透镜、发散透镜、物屏、白屏、平面反射镜、尖头棒、指针、光源.三、原理透镜会分为发散透镜和会聚透镜两类,当透镜厚度与焦距相比甚小时,这种透镜称为薄透镜,如图1-1所示,设薄透镜的像方焦距为f’,物距为p,对应的像距为p’,在近轴光线的条件下,薄透镜成像的高斯公式为:1/p’-1/p=1/f’ (1-1)故f’=pp’/p-p’ (1-2)应用上式时必须注意各物理量所适用的符号法则.一般文献和标准规定:距离自参考点(薄透镜光心)量起,与光线行进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

运算时已知量须添加符号,未知量则根据求得结果中的符号判断其物理意义。

1.测量会聚透镜的方法(1)用实物成像求焦距用实物作光源,其发出的光线经会聚透镜后在一定条件下成像,可以用白屏接取实像加以观察,通过测定物距和像距,利用(1-2)即可算出f’。

(2)由透镜两次成像测求焦距当物体与白屏的距离L大于4f’时,保持其相对位置不变,则会聚透镜置于物体与白屏之间,可以找到两个位置,在白屏上都能看到清晰的像。

如图1-2所示,透镜两位置之间的距离的绝对值为d,运用物像的共轭对称性质,容易证明f’=L^2-d^2/4L (1-3)上式表明,只要测出d和L就可以算出f’。

由于通过透镜两次成像而求的f’的,这种方法称为二次成像法或贝塞尔法,这种方法中不需要考虑透镜本身的厚度,因此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焦距一般较为准确。

(3)由自准直确定如图1-3所示,当尖头棒P放在透镜L的物方焦面上时,由P发出的光经过透镜后成为平行光,如果在透镜后放一与透镜光轴垂直的平面反射镜M,则平行光经M反射后仍为平行光,沿原来的方向反方向行进,并成像P’于物平面上,P 与L之间的距离就是像方焦距,这个方法是利用调节实验装置本身使之产生平行光以达到调焦的,所以又称之为自准直法。

2.测定发散透镜焦距的方法(1)虚物成实像求焦距如图1-4所示,设物P发出的光经辅助透镜L1后成实像P’,当加上待测焦距的发散透镜L后使成像P’’,则P’和P’’相对于L来说是虚物体和实像,分别测出L到P’和P’’的距离,根据(1-2)即可算出L的像方焦距f’。

基础化学实验讲义

基础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一、实验目的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室规则和要求;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其使用注意事项;3.学习并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二、实验用品仪器:试管、烧杯、表面皿、漏斗、量筒、烧瓶、容量瓶等。

材料:洗衣粉、试管刷等。

三、实验内容1.实验目的性、实验室规则和安全守则教育。

2.认领仪器:按仪器清单认领和认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3.玻璃仪器的一般洗涤方法(1)振荡水洗:注入1/3左右的水,稍用力振荡后把水倒掉,连洗几次。

(2)毛刷刷洗:内壁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用毛刷刷洗。

a.倒去试管中的废液;b.注入1/3左右的水;c.选择毛刷;d.来回柔力刷洗。

(3)刷洗后,用水振荡数次,必要时用蒸馏水洗。

4.玻璃仪器的干燥方法(1)晾干:自然挥发;(2)烤干:加热蒸发。

仪器外壁擦干,小火烤干,试管口向下,从底部开始加热,同时要不断移动使其受热均匀;(3)吹干:电吹风、气流烘干器;(4)烘干:烘箱(105 ℃左右);(5)有机溶剂法。

四、注意事项1.如附有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可用6mol·L-1HCl 溶解,再用水冲洗。

油脂等污物可用热的纯碱液洗涤;2.口小、管细的仪器,不便用刷子洗,可用少量王水或铬酸洗液洗涤。

五、思考题1.怎样检查玻璃仪器是否已洗涤干净?2.使用铬酸洗液应注意哪些问题?3.容量瓶等计量仪器是否需干燥?若需,则如何干燥?实验二 氯化钠的提纯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化学方法提纯粗食盐,同时为进一步精制成试剂级纯度的氯化钠提供原料;2.练习台秤的使用以及加热、溶解、常压过滤、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干燥等基本操作;3.学习食盐中Ca2+、Mg2+、SO42-的定性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1.在粗盐中滴加BaCl2除去SO42-Ba2+ + SO42- = BaSO4↓2.在滤液中滴加NaOH、Na2CO3除去 Mg2+ 、Ca2+、Ba2+、Fe3+Mg2++2OH- = Mg(OH)2↓ Ca2++CO32- = CaCO3↓Ba2++CO32- = BaCO3↓ Fe3+ + 3OH - = Fe(OH)3↓3.用HCl中和滤液中过量的OH -、CO32-H+ + OH - = H2OCO32- + 2H+ = CO2↑ + H2O[教学重点]常压过滤、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结晶等操作[教学难点]常压过滤、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结晶等操作[实验用品]仪器:烧杯、量筒、长颈漏斗、吸滤瓶、布氏漏斗、石棉网、泥三角、蒸发皿、台秤、循环水真空泵药品: 1 mol L-1Na2CO3、2 mol L-1NaOH 、2 mol L-1HCl、1 mol L-1BaCl、2粗食盐材料:定性滤纸(Φ12.5、11、9)、广泛pH试纸[基本操作] 补充内容1.固体溶解2.固液分离(1)倾析法(2)过滤法A常压过滤:滤纸的选择、漏斗、滤纸的折叠、过滤和转移、洗涤B减压过滤:C热过滤(3)离心分离法3.蒸发(浓缩)4.结晶(重结晶)三、实验步骤1.粗食盐的提纯2.产品纯度的检验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实验现象粗食盐纯NaClSO42-加入BaCl2溶液Ca2+加入(NH4)2C2O4溶液Mg2+加入NaOH溶液和镁试剂3.实验结果产品外观: 产品质量(g): 产率(%):四、注意事项1.常压过滤,注意“一提,二低,三靠”,滤纸的边角撕去一角。

实验流体力学讲义(1)

实验流体力学讲义(1)
第五章 流速测量 §5.1 流体平均速度测量-------------------------------------------------------------------------(77) §5.2 热线风速仪-----------------------------------------------------------------------------------(80) §5.3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90) §5.4 粒子成象速度仪---------------------------------------------------------------------------(- 107) §5.3 流量测量-------------------------------------------------------------------------------------(113)
参考资料:周光炯《实验流体力学发展简史》1992 年
2
第二章 实验模拟方法和理论
第二章 实验模拟方法和理论 Chapter 2 Method and Theory in Experiment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研究分为两种:实物试验和模型试验。当然用真实物体或样机直接进行试验时,数据 是可信的。但是,往往实物试验是危险的,不经济的。用模型代替实物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 一般是安全的,相对说也是经济的。但是在用模型进行模拟试验时需要回答几个问题:
第六章 温度测量 §6.1 常规测温仪器------------------------------------------------------------------------------(119) §6.2 热电偶原理----------------------------------------------------------------------------------(119) §6.3 温度探头------------------------------------------------------------------------------------(- 120) §6.4 与辐射有关的测温方法------------------------------------------------------------------(- 121) §6.5 热流测量------------------------------------------------------------------------------------(- 123)

实验讲义-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答案版

实验讲义-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答案版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2020年3月23日1.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所有实验的汇总,包括如何测量速度,如何研究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测量速度的多种器材和方法的选择等等2.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

把试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1.纸带做与物体相同的运动2.纸带上记录着t,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出x实验目的:研究小车的运动,尝试找到小车的运动规律实验设计:总问题:你准备如何进行这个实验,并请说明每个实验环节的目的分问题:1.如何组装?打点计时器、小车放到哪一端?先挂钩码还是先穿纸带?2.选用交流还是直流电源?220v的还是4~6v的?需要天平吗?3.先通电还是先放车?4.如何确认纸带哪段是先打出来的哪段是后打出来的?5.什么是计时点,怎么选计数点6.这个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吗?7.发现点迹间距越来越大,猜测这是一个加速运动,想要进一步确认是否为匀加速运动,可以怎么做?(测速度画v-t图看是否直线,计算∆S,计算a)8.尝试测v,理论上选取包含该点的越短的一段计算平均速度,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实验操作中,太短的距离测量误差太大。

所以,选择适宜的一段进行测量。

9. ∆S计算10.确认是匀变速以后,如何求某点瞬时速度更合适?11.求解加速度的时候,一定要用456减123段吗?尝试使用6减1段计算,或者56减12计算,还可以用速度变化量比时间来计算。

比较所有计算式,说明为什么456减123更好。

如果只有4段怎么办?如果只有5段怎么办?如果只测得了1和5怎么办?这个结果一定不能用吗?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测量速度和加速度,除了打点计时器和纸带以外,还有哪些器材可以完成这个任务?(频闪照片、光电门、应用手机传感器的app例如phyphox)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确定计数始点,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并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的值,还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做v—t图象,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一光电效应讲义

实验一光电效应讲义

实验一光电效应1887年,赫兹在研究电磁辐射时意外发现,光照射金属表面时,在一定的条件下,有电子从金属的表面溢出,这种物理现象被称作光电效应,所溢出的电子称光电子。

由此光电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的电流称光电流。

1888年以后,W.哈尔瓦克斯、A.Γ.斯托列托夫、P.勒纳德等人对光电效应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并总结出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事实:1.光强一定时,光电管两端电压增大时,光电流趋向一饱和值。

对于同一频率不同光强时,光电发射率(光电流强度或逸出电子数)与光强P成正比,见图1(a)、(b)。

2.对于不同频率的光,其截止电压不同,光电效应存在一个阈频率(截止频率、极限频率或红限频率),当入射光频率 低于某一阈值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都没有光电子产生,见图1(c)、(d)。

3.光电子的动能与入射光强无关,但与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4.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一经光束照射立即产生光电子。

图1 光电效应规律上述实验事实用麦克斯韦的经典电磁理论无法作出圆满的解释。

1905年,爱因斯坦用光量子理论圆满解释了光电效应,并得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后来密立根对光电效应展开全面的实验研究,证明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并精确测出普朗克常数h。

因为在光电效应等方面的杰出贡献,爱因斯坦和密立根分别于1921年和192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电效应和光量子理论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量子论是近代物理的理论基础之一。

而光电效应则可以给量子论以直观鲜明的物理图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元件在许多科技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至今还在不断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利用“减速电势法”测量光电子的动能,从而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测得普朗克常数。

经过本实验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量子理论。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量子性。

2.测量光电管的弱电流特性,找出不同光频率下的截止电压。

3.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由此求出普朗克常数。

吸收(二氧化碳-水)实验讲义[1]

吸收(二氧化碳-水)实验讲义[1]

填料吸收塔实验【实验目的】⒈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体力学性能。

⒉ 学习填料吸收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方法。

【实验内容】1.测定填料层压强降与操作气速的关系,确定填料塔在某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2.采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空气解吸水中二氧化碳,测定填料塔的液侧传质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

【实验原理】1.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压强降是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气体通过填料层压强降的大小决定了塔的动力消耗。

压强降与气液流量有关,不同喷淋量下的填料层的压强降ΔP 与气速u 的关系如图6-1-1所示:u , m/s123L 3L 2L 1L 0 =>>0图6-1-1 填料层的ΔP ~u 关系当无液体喷淋即喷淋量L 0=0时,干填料的ΔP ~u 的关系是直线,如图中的直线0。

当有一定的喷淋量时,ΔP ~u 的关系变成折线,并存在两个转折点,下转折点称为“载点”,上转折点称为“泛点”。

这两个转折点将ΔP ~u 关系分为三个区段:恒持液量区、载液区与液泛区。

2.传质性能吸收系数是决定吸收过程速率高低的重要参数,而实验测定是获取吸收系数的根本途径。

对于相同的物系及一定的设备(填料类型与尺寸),吸收系数将随着操作条件及气液接触状况的不同而变化。

(1) 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根据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气相侧和液相侧的吸收质A 的传质速率方程可分别表达为气膜 )(Ai A g A p p A k G -= (6-1-7) 液膜 )(A Ai l A C C A k G -= (6-1-8)ΔP , k P a式中:A G —A 组分的传质速率,1-⋅s kmoI ;A —两相接触面积,m 2;A P —气侧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Ai P —相界面上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A C —液侧A 组分的平均浓度,3-⋅m kmol Ai C —相界面上A 组分的浓度3-⋅m kmolk g —以分压表达推动力的气侧传质膜系数,112---⋅⋅⋅Pa s m kmol ; k l —以物质的量浓度表达推动力的液侧传质膜系数,1-⋅s m 。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

实验01 塞曼效应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为光本性的探讨经过了相当曲折的过程。

1845 年,法拉第发现光的振动面在磁场中发生旋转,揭示了光学现象与磁学现象之间存在联系,启发人类不能孤立地研究光,必须将光学现象和其它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考虑。

1860 年,麦克斯韦的理论研究指出光的电磁本质,1892 年赫兹的实验证实了光是电磁波。

1896年塞曼(zeeman)在强磁场和精密的光谱仪器,使原子光谱分裂成数条完全偏振的光谱现象,此现象被称为塞曼效应,洛仑兹电子论对其的解释,使洛仑兹的“电子论取得了它最伟大的胜利”(劳厄)。

塞曼效应在对光本性认识中的作用被认为是继X光(1895)之后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1902 年塞曼因这一成就与洛仑兹共获诺贝尔物理奖。

塞曼效应是研究原子结构和能级参数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光技术、测量技术中的重要手段。

∆≤0.14cm-1),故采用法布里-玻罗标由于塞曼效应分裂谱线的间距极小(波数间距γ~∆值。

准具来分析谱线的精细结构,并用照相或摄谱装置记录测量塞曼分裂线的波数间距γ~【实验目的】1、观察汞546.1 nm 光谱线的塞曼效应;2、了解用法布里-波罗干涉仪测量波长差值的方法;3、测量汞546.1 nm 塞曼分裂光谱线的波长差,并且测定e /m的值。

【仪器用具】由笔形汞灯、汞灯支架、汞灯电源、可移动永久磁铁、聚光透镜、可切换滤光片盘、偏振片、FP标准具、成像透镜、观测目镜、测微千分表、CCD摄像头等部件组成三、实验原理1896年,塞曼(P. Zeeman)发现把光源放置于足够强的磁场中时,磁场作用于光体,使其光谱发生变化,可把每一条谱线分裂成几条偏振化的谱线,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实验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和空间取向量子化,这一现象得到洛仑兹理论的解释。

1902年塞曼因这一发现与洛仑兹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1、原子的磁矩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具有轨道运动和自旋运动,相应的轨道角动量、轨道磁矩、自旋角动量及自旋磁矩可表示为:μL = eP L / 2m (1)P L = [ L (L+1)]1/2 h / 2π(2)μS = eP S / m (3)P S = [ S ( S +1)] h / 2π(4)式中L为轨道量子数,S 为自旋量子数,e为电子电荷,m为电子质量,h为普朗克常数。

生药学实验讲义

生药学实验讲义

生药学实验讲义实验一显微制片方法介绍菌类、蕨类及裸子植物生药的鉴定一、目的要求1.了解显微制片的基本方法。

2.掌握灵芝、茯苓、猪苓的鉴定方法二、仪器、试剂及材料1、仪器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2、试剂蒸馏水、水合氯醛试液、稀甘油、5%KOH、甘油醋酸试液3、药材灵芝、茯苓、猪苓、绵马贯众、麻黄茯苓粉末、猪苓粉末、灵芝菌盖纵切片、绵马贯众、麻黄横切的永久装片三、实验内容:1、观察灵芝的干燥品。

2、取茯苓、猪苓粉末,加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加稀甘油,制片,镜检,观察并绘图。

四、思考题1、比较茯苓与猪苓异同点。

实验二蓼科和毛茛科生药的鉴定一、目的要求1、掌握大黄、黄连的性状特征。

2、掌握大黄横切面组织特征与粉末特征图。

3、掌握黄连的粉末特征图。

4、熟悉黄连的横切面组织图。

二、仪器、试剂及材料1.仪器显微鉴别常用实验器具。

2.试剂蒸馏水、水合氯醛试液、稀甘油3.药材大黄、黄连。

横切片:大黄、黄连永久切片粉末:大黄、黄连三、实验内容:1、观察大黄、黄连、的组织横切片,并绘黄连横切面简图。

2、观察大黄、黄连粉末显微,并绘其粉末图。

四、思考题1、比较三种黄连在来源、产地、性状和显微特征上的区别。

2、如何鉴别大黄与黄连的粉末药材。

实验三樟科和木兰科生药的鉴定一、目的要求1.掌握肉桂、厚朴的性状特征。

2.掌握厚朴、肉桂粉末的显微特点。

二、仪器、试剂及材料1.仪器显微鉴别常用实验器具。

2.试剂蒸馏水、水合氯醛试液、稀甘油3.药材肉桂、厚朴。

横切片:肉桂、厚朴永久切片粉末:肉桂、厚朴三、实验内容:1、观察肉桂、厚朴的组织横切片,并绘厚朴横切面简图。

2、观察肉桂、厚朴粉末显微,并绘其粉末图。

四、思考题1、如何鉴别肉桂与厚朴的粉末药材。

实验四豆科和芸香科生药的鉴定一、目的要求1.掌握甘草、黄芪、陈皮、川黄柏和关黄柏药材的性状特征。

2.掌握甘草、黄柏的粉末鉴别特征。

二、仪器、试剂及材料1.仪器显微鉴别常用实验器具。

2.试剂蒸馏水、水合氯醛试液、稀甘油3.药材甘草、黄芪、川黄柏、关黄柏、陈皮。

(实验讲义)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

(实验讲义)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掌握常用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3.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二、实验原理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溶液型液体药剂分为低分子溶液剂和高分子溶液剂。

常用的溶剂有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植物油等。

(一)低分子溶液剂是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均相澄明液体药剂。

有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芳香水剂、酊剂和醑剂等。

这些剂型是基于溶质和溶剂的差别而命名的。

从分散系统来看都属于低分子溶液(真溶液),从制备工艺上来看,这些剂型的制法虽然不完全相同,并各有其特点,但作为溶液的基本制法是溶解法。

其制备原则和操作步骤如下:1.药物的称量固体药物常以克为单位,根据药物量的多少,选用不同的架盘天平称重。

液体药物常以毫升为单位,选用不同的量杯或量筒进行量取。

用量较少的液体药物,也可采用滴管计滴数量取(标准滴管在20℃时,1ml水应为20滴),量取液体药物后,应用少许水洗涤量器,洗液并于容器中,以减少药物的损失。

2.溶解及加入药物取处方配制量的1/2~3/4溶剂,加入药物搅拌溶解。

溶解度大的药物可直接加入溶解;对不易溶解的药物,应先研细,搅拌使溶,必要时可加热以促进其溶解;但对遇热易分解的药物则不宜加热溶解;小量药物(如毒药)或附加剂(如助溶剂、抗氧剂等)应先溶解;难溶性药物应先加入溶解,亦可采用增溶、助溶或选用混合溶剂等方法使之溶解;无防腐能力的药物应加防腐剂;易氧化不稳定的药物可加入抗氧剂、金属络合剂等稳定剂以及调节pH值等;浓配易发生变化的可分别稀配后再混合;醇性制剂如酊剂加至水溶液中时,加入速度要慢,且应边加边搅拌;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应最后加入。

3.过滤固体药物溶解后,一般都要过滤,可根据需要选用玻璃漏斗、布氏漏斗、垂熔玻璃漏斗等,滤材有脱脂棉、滤纸、纱布、绢布等。

实验讲义-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讲义-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用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小车 纸带
打点计时器
2020 年 3 月 23 日
重物
图1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 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 T 选取一
O
A
B
C
D
3.18 6.74 10.69
15.05
(单位:cm)
6
3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3)观察 v-t 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
率的物理意义是
。根据 v-t 图像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a=
2020 年 3 月 23 日
m/s2。
。v-t 图像斜
(4)描绘 v-t 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ΔΔxt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
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测量速度和加速度,除了打点计时器和纸带以外,还有哪些器材可以完成这个任 务?(频闪照片、光电门、应用手机传感器的 app 例如 phyphox)
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确定计数始点,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 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并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的值,还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 度,做 v—t 图象,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此装置可以进行的其他实验: 1.测量动摩擦因数 2.验证牛二 3.探究动能定理(已删除)
1.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木板上,小车的前端系一条细绳,绳的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一个小盘,盘中放重物, 用悬吊重物的方法为小车提供拉力。小车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以小车为研究对象, 用该装置进行物理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探究动能定理, 必须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B.若探究动能定理,必须使盘和盘上重物的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C.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必须垫高木板一端以平衡小车受 到的摩擦力 D.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必须使盘和盘上的重物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讲义化学实验一、二次

讲义化学实验一、二次

化学实验讲义一、基础知识梳理:1、仪器的用途(1)试管: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在常温可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考点:加热液体(液体量,预热,45o ,管口方向);加热固体(加热位置,固体用量,管口倾斜);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2)烧杯:①配制溶液;②可用作较多量涉及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考点:不能直接加热,石棉网(3)玻璃棒:①用于搅拌;②过滤: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固体或液体。

(4)胶头滴管: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

(5)铁架台:①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②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操作(6)量筒: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

(7)集气瓶:①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②进行有关气体的化学反应•★初中化学常用仪器根据用途分类:•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2、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3、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4、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5、用于取药品的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6、给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7、给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8、用于夹持或支撑的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或铁圈) 、坩埚钳.•9、过滤分离的仪器:漏斗、玻璃棒.•10、加热常用的仪器:酒精灯.•11、加热至高温的仪器:酒精喷灯、电炉.2、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不触不尝不猛闻;取用药品的用量:“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实验剩余药品“三不”原则:不丢、不回、不带走。

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固体:“一斜二送三直立”.液体药品的取用:较多量:“一放、二向、三挨、四流”;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2)药品的称量:固体药品用托盘天平称取,精确度:准确称量0.1g。

激光雕刻机实验教学1讲义

激光雕刻机实验教学1讲义

激光雕刻机实验教学讲义编写:陈吉明、崔鹏、刘满禄西南科技大学工程技术中心二〇一一年八月激光雕刻机实验教学讲义一、实验目的1.训练学生运用多种软件进行产品设计的能力(包括三维雕刻软件、CorelDRAW、AutoCAD等)2.学习计算机激光雕刻机系统(LaserCut)修正图形参数的方法;3.学习激光雕刻系统激光雕刻和切割路径设置的基本方法;4.学习激光雕刻机的正确操作方法,完成所设计产品的雕刻、切割加工。

5、实验强调从设计、改进到加工制造全部过程学生的参与,强调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了解,综合地、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二、实验设备计算机激光雕刻系统从功能上主要由CX6090型激光雕刻机和LaserCut雕刻软件等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

1.LaserCut雕刻软件——用于雕刻产品的图文设计、形体造型以及激光参数、加工路径数据,输出可由激光雕刻机可识别雕刻加工的G代码。

2.激光雕刻设备——CX6090型激光雕刻机。

是雕刻的具体实现部分,执行加工代码所描述的各种复杂加工动作,完成雕刻产品的加工。

设备组成:控制系统激光发生器激光光路机械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冷却系统三、实验任务1. 在创造性于创新实践课程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的学习,创造性设计创意模型(厚度小于5mm)。

可使用软件:三维雕刻软件、CorelDRAW、AutoCAD等。

2. 正确操作激光雕刻设备,完成产品的加工。

四、实验步骤1.产品图形设计可使用文泰三维雕刻软件、CorelDRAW、AUTOCAD等图形设计软件进行创意模型设计。

根据板材厚度确定高度,高度一般小于5mm。

2.将设计图形导入LaserCut5.3,进行模型参数修正。

3.在LaserCut5.3中完成激光强度、速度的设置以及雕刻、切割路径。

4.运用LaserCut5.3完成计算机模拟加工,检查加工质量;加工数据输出。

5.打开CX6090型激光雕刻机,输入加工数据,正确设置其加工参数和坐标原点,完成产品加工。

实验一密立根油滴实验讲义

实验一密立根油滴实验讲义

近代物理实验讲义南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教研组编写目录实验一 密立根油滴实验 (2)实验二 夫兰克—赫兹实验 (10)实验三 塞曼效应 (15)实验四 普朗克常数的测定 (24)实验五 核磁共振 (31)实验六 验证快速电子的动量与动能的相对论关系………………………………37 实验七 单能电子物质阻止本领⎪⎭⎫ ⎝⎛dx dE ρ1和半吸收厚度的测定.....................46 实验八 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μ的测定.......................................50 实验九 电子自旋共振实验 (53)实验一密立根油滴实验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历时七年之久,通过测量微小油滴所带的电荷,不仅证明了电荷的不连续性,即所有的电荷都是基本电荷e的整数倍,而且测得了基本电荷的准确值。

电荷e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它的测定还为从实验上测定电子质量、普朗克常数等其他物理量提供了可能性,密立根因此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验目的验证电荷的不连续性,测定电子的电荷值e。

实验原理用油滴法测量电子的电荷有两种方法,即平衡测量法和动态测量法,分述如下:图1:油滴在两平行极板之间静止1. 平衡测量法用喷雾器将油滴喷入两块相距为d的水平放置的平行极板之间。

油滴在喷射时由于摩擦,一般都是带电的。

设油滴的质量为m,所带电量为q,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为V,则油滴在平行极板之间同时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mg,另一个是静电力。

如果调节两极板之间的电压V,可使两力相互抵消而达到平衡,如图1所示。

这时有dv q mg (1) 为了测出油滴所带的电量q ,除了需测定V 和d 外,还需测量油滴的质量m 。

因m 很小,需要用如下特殊的方法测定。

平行极板未加电压时,油滴受重力作用而下降,但是由于空气的粘滞阻力与油滴的速度成正比,油滴下落一小段距离达到某一速度后,阻力与重力平衡(空气浮力忽略不计),油滴将匀速下降。

《功能材料综合实验》实验讲义一、新能源材料实验

《功能材料综合实验》实验讲义一、新能源材料实验
3
实验 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以及电化学表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2. 通过测定磷酸铁锂的 XRD 粉末衍射数据,掌握橄榄石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结
构特征。 3. 通过实验掌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电化学表征方法。
二、实验内容 通过固相法合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并制作成电极片,组装成纽扣电池测量其电化
四、实验仪器
太阳能电池特性实验仪、附接线的盒装太阳能电池、数字万用表 1 只、电阻箱 1 只、 白炽灯光源 1 只(射灯结构,功率 )、光功率计(带 直流稳压电源)、导线若干、遮光 罩 1 个等。
五、实验步骤
1.在没有光源(全黑)的条件下,测量太阳能电池施加正向偏压时的 I~U 特性, 用实验测得的正向偏压时 I~U 关系数据,画出 I~U 曲线并求得常数 和 I0 的值。
学性能。 三、实验原理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仅仅是通过正、负级材料的拓扑反应(如图 1 所示),即在 电池内部,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仅发生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反应,并不产生新相,保 持自己原有的结构不变,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又恢复原状,因此也称为“摇椅式电池”。
图 1[1] 以磷酸铁锂为例,充电时,Li+从正极材料中迁移出来,经过电解质进入负极,Fe2+ 被氧化成为Fe3+,电子则经过相互接触的导电剂和集流体从外电路到达负极。放电过程 进行还原反应,与上述过程相反,如下所示: 充电:LiFePO4 - xLi+ - xe - → xFePO4 + (1-x)LiFePO4 放电:xFePO4 + xLi++ xe- → xLiFePO4 + (1-x)FePO4 1997年开始引人关注的磷酸铁锂材料,因其无毒、对环境友好、原材料来源丰富、 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被认为可能成为锂电池的理想材料,LiFePO4 在自然界中以磷

超声实验1讲义

超声实验1讲义

(说明:实验室里没有下列文档的纸质版)超声波性能表征及其在长度测量和材料性能表征中的初步应用、实验目的1. 掌握了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的应用;2. 掌握超声波及其探测器的性能表征方法;3. 理解利用超声波进行材料性能表征的原理,掌握利用超声波测量固体弹性常数的技术;4. 通过超声波折射现象了解弹性波的基本特性和波形转换(选做)。

二、实验仪器JDUT-2型超声波实验仪,示波器。

JDUT-2型超声波实验仪如图1所示,图1中1是超声波实验仪的主体,附件2是斜探头,附件3是试块,附件4是可变角探头,附件5是直探头。

图1. JDUT-2型超声波实验仪JDUT-2型超声波实验仪只能够调节放大电路的衰减数值。

衰减的单位是分贝,用dB表示,定义如下:分贝值=20lgA(dB),其中A是放大倍数。

衰减器读数与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成对数关系。

超声仪衰减器动态范围是96dB,从0dB到95dB ;调节步长为1dB和10dB 两种。

示波器可以采用通用型、频率在20兆以上的示波器。

超声仪示波器图2.仪器连接示意图图2是仪器连接示意图,当采用单探头工作方式时,利用三通线把发射接收接头连接起来,然后与探头连接。

示波器采用外触发工作方式,连接超声仪触发接头与示波器外触发输入口。

分别把信号检波输出和射频输出与示波器第一、第二通道输入口相连,或者根据需要只接其中一种输出方式。

当超声仪采用双探头工作方式时,发射接口和接收接口分别与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相连。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适当设置超声波实验仪衰减器的数值和示波器的电压范围与时间范围,使示波器上看到的波形适中。

三、实验原理1. 超声波的基本知识超声波是频率在2 104H Z 1012H Z的声波。

超声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如老鼠、海豚的叫声中含有超声成分,蝙蝠利用超声导航和觅食;金属片撞击和小孔漏气也能发出超声。

人们研究超声始于1830年,F. Savart曾用一个多齿轮,第一次人工产生了频率为2.4 104H Z 的超声;1912年Titanic客轮事件后,科学家提出利用超声预测冰山;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P. Langevin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展了水下潜艇超声侦察的研究,为声纳技术奠定了基础;1927年,R. W. Wood和A. E. Loomis发表超声能量作用实验报告,奠定功率超声基础;1929年俄国学者Sokolov提出利用超声波良好穿透性来检测不透明体内部缺陷,此后美国科学家Firestone使超声波无损检测成为一种实用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春密码学实验讲义马春光 教 授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武 朋 实验师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前言密码学(Cryptology)是研究秘密通信的原理和破译秘密信息的方法的一门学科。

密码学的基本技术就是对数据进行一组可逆的数学变换,使未授权者不能理解它的真实含义。

密码学包括密码编码学(Cryptography)和密码分析学(Cryptanalyst)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主要分支学科。

研究密码变化的规律并用之于编制密码以保护信息安全的科学,称为密码编码学。

研究密码变化的规律并用之于密码以获取信息情报的科学,称为密码分析学,也叫密码破译学。

密码学在信息安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为信息安全提供关键理论与技术。

密码学是一门古老而深奥的学问,按其发展进程,经历了古典密码和现代密码学两个阶段。

现代密码学(Modern Cryptology)通常被归类为理论数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以可靠的数学方法和理论为基础,为保证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认证性、可控性、不可抵赖性等提供关键理论与技术。

哈尔滨工程大学已经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多轮的“密码学”课程,并将依托信息安全专业加大力度进行“密码学”课程建设。

考虑到授课对象的计算机学科背景,以及密码学、特别是基本密码算法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设置相应的实验内容变得十分必要。

本讲义为配合“密码学”课程实验而编写,目的是通过编程实践,深入理解理论课中所讲授的基本密码算法,为更深入的密码工程技术应用提供基础。

本讲义初步设计了5个实验项目,古典密码算法、对称加密算法DES、Hash算法MD5、公钥密码算法RSA、数字签名算法DSA。

通过系统的实验项目训练,选课学生能够使用C语言,对经典密码算法进行软件编码实现。

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实践,我们将逐步对实验内容和讲义进行完善和扩展,最终形成一本有实用价值的实验教材,欢迎您的任何建议和意见。

马春光machunguang@武朋wupeng@实验1 古典密码算法在密码编码体制中有两种最基本也是最古老的编码体制一直沿用至今,它们是代替密码和置换密码,其历史悠久并且是现代密码体制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密码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典密码是密码学发展的一个阶段,也是近代密码学产生的渊源,一般把Shannon在 1949年发表“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之前的时期称为古典密码时期。

尽管古典密码大多比较简单,一般可用手工或机械方式实现,且都可用统计分析方法破译,目前已很少采用。

但是,古典密码所采用的代替技术和置换技术仍然是现代分组密码算法设计的基础,了解它们的设计原理,有助于理解、设计和分析现代密码。

一、实验目的通过编程实现经典的代替密码算法和置换密码,包括移位密码、维吉尼亚密码、周期置换密码、列置换密码,加深对代替技术的了解,为现代分组密码实验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代替(Substitution)是古典密码中最基本的处理技巧,就是将明文字母由其他字母表中的字母替换的一种方法。

代替密码(Substitution Cipher)就是使用代替法进行加解密的密码算法。

代替密码的密钥是一个替换表,它表示了明文字母与密文字母的对应关系。

加密时,通过查表,明文字母被逐个替换后,生成看似无任何意义的字母串,即密文。

解密时,逆向使用替换表,将密文字母逐个替换为明文字母。

按照一个明文字母是否总是被一个固定的字母代替进行划分,代替密码可分为两类:(1)单表代替密码(Monoalphabetic Substitution Cipher):明文中出现的同一个字母,不管它出现在什么位置,在加密时都用相同的字母来代替。

移位密码就是单表代替密码。

(2)多表代替密码(Polyalphabetic Substitution Cipher):明文中出现的同一个字母,在加密时不是完全被相同的字母代替,而会根据其出现的位置次序用不同的字母代替。

维吉利亚密码就是多表代替密码。

1.移位密码移位密码(Shift Cipher)是一种典型的单表替代密码,也称为加法密码。

移位密码的加密方法就是将明文中的每个字母用其在字母表后面的第k个字母替代,它的加密过程可以表示为:c = (m + k) mod n其中,m为明文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数;n为字母表中的字母总数;k为密钥;c为密文字母在字母表中对应的位置数。

相应的,移位密码的解密过程可以表示为:m = (c - k) mod n移位密码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凯撒密码(Ceaser Cipher),它是k=3时的移位密码。

使用英文字母表的撒密码的加(解)密可以表示为:m = (c + 3) mod 26 m = (c - 3) mod 26,例如,z明文:attacks at nine amz密钥:3z加密:将明文分组对每一个密文字母,依英文字母表,用其右的第3个字母代替z密文:dwwdfnv dw qlqh dp另外,使用凯撒密码加密后的密文“dwwdfnvdwilyhsp”,其明文为“attacks at five pm”。

2.维吉尼亚密码维吉尼亚密码(Vigenere Cipher)是一种多表代替密码,其本质是周期移位密码。

维吉尼亚密码的(用户)密钥为一含有d个字母的有限字母序列k = k0k1…k d-1加密时,首先将用户密钥进行周期扩展(周期为d),扩展后的无限字母序列称为工作密钥,记为K = K0K1…K i…其中K i = K i mod d,i=0,1,…当d=1时,维吉尼亚密码就是移位密码。

对于含有l个字母的明文,维吉尼亚加密过程可以表示为:c i = (m i+K i) mod n其中,M = m0m1…m i…m l-1为明文,C= c0c1…c i…c l-1为密文,K = K0K1…K i…K l-1为工作钥,n为明文字母表的长度,l为明文长度(含有字母的数目)。

例如,使用用户钥cat,对明文“vigenere cipher” 进行维吉尼亚加密。

此时,n=26(对应英文字母表),用户钥c=3、a=0、t=19,得到的密文为“xizgnxtevkpagr”。

置换(Permutation)是古典密码中另一种基本的处理技巧,就是将明文中的字母重新排列,字母本身不变,只是改变其位置。

置换密码(Substitution Cipher)就是使用置换法进行加解密的密码算法,也称为换位密码。

置换密码的密钥是一个置换,它表示了明文字母在密文中出现的位置。

例如,使用密钥π=(3421),对明文“ming”进行加密,得到的密文为“ngim”。

3.周期置换密码周期置换密码是将明文字母按一定长度m进行分组,把每个分组中的字母按1,2,…,m 的一个置换π重排位置次序来得到密文的一种加密方法。

其中的密钥就是置换π,在π的描述中包含了分组长度的信息。

解密时,对密文字符按长度m进行分组,并按π的逆置换π−1把每组字符重排位置次序来得到明文。

例如,z明文:ming chen jiu dian fa dong fan gongz加密密钥:3421(i=1,2,3,4的一个置换π (i) =3,4,2,1)z加密:将明文分组(4个字母一组),然后根据加密密钥给定的置换,对每个明文分组进行置换ming chen jiud ianf adon gfan gongngim enhc udij nfai onda anfg ngogz密文:ngimenhcudijnfaiondaanfgngogz解密密钥:4312(3412的逆置换)4.列置换密码列置换密码也称为矩阵置换密码。

其加解密方法如下:把明文字符以固定的宽度m(分组长度)水平地(按行)写在一张纸上,按1,2,…,m的一个置换π交换列的位置次序,再按垂直方向(即按列)读出即得密文。

解密就是将密文按相同的宽度m垂直在写在纸上,按置换π的逆置换π−1交换列的位置次序,然后水平地读出得到明文。

置换π就是密钥。

例如,z明文:ming chen jiu dian fa dong fan gongz密钥:yu lan huaz加密:去掉密钥重复字母得yulanh,得到密钥字母顺序653142得出距阵列数为6,将明文按行填充距阵按列(依顺序)写出距阵中的字母。

z密文:giffg hddn0 njngn cuaa0 inano meiog (其中0为无效字符)z解密:加密的逆过程三、实验环境运行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具有gcc(Linux)、VC(Windows)等C语言编译环境。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根据实验原理部分对移位密码的介绍,自己创建明文信息,并选择一个密钥,编写移位密码的实现程序,实现加密和解密操作。

(2)根据实验原理部分对维吉尼亚密码的介绍,自己创建明文信息,并选择一个密钥,编写维吉尼亚密码的实现程序,实现加密和解密操作。

(3)根据实验原理部分对周期置换密码的介绍,自己创建明文信息,并选择一个密钥,编写周期置换密码的实现程序,实现加密和解密操作。

(4)根据实验原理部分对列置换密码的介绍,自己创建明文信息,并选择一个密钥,编写列置换密码的实现程序,实现加密和解密操作。

五、实验报告要求要求上述密码算法最后的实现程序提供加密和解密两个接口函数:int encrypt(char* plain, char* cipher, char * key) 和int decrypt(char* plain, char* cipher, char * key),当加密或解密成功时返回CRYPT__OK,失败时返回CRYPT__ERR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