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习_摩擦力(基础)
摩擦力

摩擦力【思维启动】(自学导引,预习指导)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受到的阻碍___________的力称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__________,并且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方向相反.2.滑动摩擦力与__________成正比,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的_______以及______有关. 3.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但有__________时,发生的摩擦称______________.4.静摩擦力的_________,F m 称为__________.两物体之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 与F m 之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要产生摩擦力,两物体必须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B .只要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滑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就有摩擦力产生C ,要产生摩擦力,两物体接触面必须是粗糙的D .要产生摩擦力,两物体接触面处必须有形变产生 6.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的方向总与运动方向相反 B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 C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力成正比D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上压力成正比 7.关于静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B .静摩擦力只作用在静止的物体上,运动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C .静摩擦力的大小也可用公式N F F μ=计算D .静摩擦(不包括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上压力的大小无关 8.用力F 将一质量为m 的铁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当水平力F 变化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A .F 增大,摩擦力不变B .F 增大,摩擦力也增大C .F 减小,摩擦力也减小D .F 增大,摩擦力方向可能变化9.某物体所受重力为500N ,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作用在该物体上的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为30N 时,它仍保持静止,此时它受的摩擦力是______N ;当作用力增大到110N 时,该物体刚好开始滑动,滑动后要使物体做匀速运动.对它所加的水平作用力应是____________,最大静摩擦力是___________N .l0.质量为m 的均匀木板长为l ,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有5l 伸出桌面外.已知物体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推力将木板推出桌面,木板运动时受到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 11.物体A 叠放在物体月上并用水平细绳与墙相连接,如图所示.已知A 的质量为m ,与B 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力F 将B 从A 下方拉出,在此过程中A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所受绳子拉力大小为____________.12.一根轻弹簧自然长度为12cm ,当下端悬挂某重物静止时,弹簧长度为16cm .现将此物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此弹簧水平拉物体使之匀速运动,弹簧长度为13cm ,则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_.13.质量m=50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要使它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需要对它施加100N 的水平拉力,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_________N ,若物体沿地面匀速运动时所受水平拉力为98N ,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14.水平地面上放一个重200N 的木箱,木箱和地面间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为90N ,动摩擦因数为0.3,一个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木箱,求在下列各种情况下木箱所受摩擦力. (1)人还没有用力推木箱时. (2)推力等于50N 时. (3)推力等于100N 时. 【要点突破】一、静摩擦力【例1】如图为顺时针转动的传送带,P 为主动轮,Q 为从动轮,A 、D 为皮带上的点,B 、C 为轮缘上的点,试分析A 点的摩擦力的方向,及C 点相对于D 点的运动趋势方向。
中考复习摩擦力(答案)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进门测试1.生活中经常可见如图甲、乙两类电梯。
当人站在匀速运行的电梯上,并与电梯一同上行,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甲图中人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图中电梯对人没有做功C.乙图中人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D.乙图中人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答案】A2.滑雪是北京冬奥会的项目之一,里面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
(1)图甲的运动员保持该姿势不变沿着坡面自由下滑,速度逐渐増大,他的机械能(选填“变大“、”变小“、”变小“或”不变“)(2)若某段坡面的高度为 H、长度为L、粗糙程度相同,重为 G 的运动员保持姿势不变恰好沿该坡面自由匀速滑下,滑行时的模拟图如图乙所示,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沿坡面(选填“向下”或“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忽略空气阻力)【答案】3.小金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时,采用如图甲的方式进行。
将长方体木块放在长木板上,将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住,弹簧测力计另一端固定在桌上一侧。
实验时在沙桶中加沙,使长木板运动,当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时,其读数等于木块和长方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再分别把1个砝码、2个砝码于木块上,重复实验。
(1)长木板是否需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2)沙桶中放了沙子而不是砝码,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
(3)小明认为实验中改变了重力,所以结论应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为了证明他的观点的正误,他们又做了如图乙的实验。
先在沙桶中添加沙子,然后让压力传感器示数为5N,拉动木板,直到拉力传感器的读数稳定,测出此时的拉力为F1。
接着他的操作是,测出此时的拉力为F2,若F1=F2,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无关。
【答案】(1)不需要(2)可使长木板受到的拉力发生连续性变化(意思相近即可)(3)在铁块上添加适量砝码,往沙桶中添加沙子,使电子秤示数仍然为5N,拉动木板,直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稳定。
(合理即可)4.摩擦力是初中科学学习的难点,如何形象地表现出摩擦力的大小呢?小柯同学想到了妈妈洗衣服时用的毛刷。
高中物理摩擦力练习题

高中物理摩擦力练习题高中物理摩擦力练习题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一种力,它对于物体的运动和停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摩擦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练习题1:一块质量为1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力F=20N。
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3,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摩擦力 = 动摩擦系数× 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
在这个问题中,物体受到的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P = mg = 10kg × 9.8m/s² = 98N。
摩擦力= 0.3 × 98N = 29.4N。
练习题2: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在水平路面上,受到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恒力F=2000N。
已知汽车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2,求汽车在10秒内行驶的距离。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摩擦力对于物体的加速度的影响。
当物体受到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恒力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恒力的大小,即F = 2000N。
摩擦力 = 动摩擦系数× 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
在这个问题中,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即P = mg = 1000kg × 9.8m/s² = 9800N。
所以,摩擦力= 0.2 × 9800N = 1960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受到的合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在这个问题中,合力等于恒力减去摩擦力,即合力 = F - 摩擦力 = 2000N - 1960N =40N。
所以,汽车的加速度a = 合力 / 质量= 40N / 1000kg = 0.04m/s²。
根据运动学的公式,物体在匀加速运动下的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再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在这个问题中,初速度v₀ = 10m/s,时间t = 10s。
3.3摩擦力

③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 摩擦力
比较以上情况,思考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他 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虽然没有相对滑动,但有相对运动趋势
二、静摩擦力
1. 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的 2. 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接触且挤压(弹力) ②接触面不光滑 ③两物体间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F A
B
F
D
判断下图中A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并指出是哪种摩擦力?
匀速
A
α
加速
A
巩固练习
2.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 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刚开始运动。 35N (1)木箱与地板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 _____ (2)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 力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由此可 30N 知: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 _____, 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____。 0.3
2. 产相反
B
A
F
F拉
F
你 学 会 了 吗?
物体在粗糙面上滑动
4. 大小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①压力大小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两物体的接触面积 ④两物体的相对速度
无关
4. 大小
(1)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成正比。
F=μFN
(2)μ 动摩擦因数,无单位 由两物体的材料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与物 体的运动状态、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4)FN 两物体间压力的大小(垂直于接触面)
4. 大小
0<F≤Fmax
●
F=10N
●
F=50N
木
箱
静
止
①静摩擦力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②有一个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 Fmax
高一物理摩擦力

木块相对于木板 运动的方向
F
已知
v 1 ﹤ v2
A B
判断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v1 F v2
; /jzcsyl/56288.html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
易,换来了这么壹块东西,那小家伙也不用被惩罚了丶小黑嘿嘿笑道:"大哥别小看了这东西,这可是好东西呀,平时见不到の,这是妖王指甲丶""妖王指甲?"根汉皱了皱眉道:"这有毛用?""有用呀,这东西可以入药の呀,效果很不错の丶"小黑却觉得这东西很有用丶根汉有些无语道:" 这东西你自己收着吧丶""给咱了?"小黑有些欣喜丶"恩,以后这种东西别放人,太浪费了丶"根汉有些无语,情愿要那小妖亭の血,也不要这个什么妖王の指甲,妖王是什么玩意尔,估计也就是大魔神不到の水平吧丶再弄他壹小块指甲,那有个屁用,怪不得那小屁孩肯拿出来这东西交换了 丶"哦丶"小黑却是宝贝の不行,觉得这东西很有用,连忙将这东西给收了丶根汉将执法旗就祭在半空中,旗上面随时显示着十八个小仙牢の情况,若是有人被关进来了,会有提醒の丶"没什么事情就不要叫咱了,咱要去睡壹觉,还有弱小壹些の人,你就看着办了,别来烦咱丶"根汉很失望, 因为来这里の都不是犯の太大の事情の人,而且刚刚那小家伙也不是太强丶干脆就交给这个小黑去全权处理了,小黑自然是乐得办这样の事情,他无论是谁被关进来了,都想捞壹笔丶刚刚那个小男孩,明明只需要关三天,处罚也不是太轻,很快就能完事了,但是壹听人家能提前放了他,只 要他出点东西就放了,他当然就给了壹小块妖王指甲先行闪人了,省得在这里呆三天丶根汉进仙殿去睡觉了,纪蝶和艾丽她们现在都在自己の乾坤世界修行,只有外面有需要她们帮忙の时候,她们才会出来,她们可不想呆在这个空间里
必修教材1第三章第6课时教案:摩擦力习题课

第六课时摩擦力习题课§3-6摩擦力习题课教学内容:摩擦力习题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摩擦力的概念,会判断摩擦力方向,计算摩擦力大小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习题法教学难点:摩擦力的方向。
教学过程:回顾: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力的方向和大小等回忆巩固练习:练习1 分析下列各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练习2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并举例说明:A.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
(×)B.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在运动。
(×)C.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练习3 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f/N,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N成反比,N越大,μ越小;C.μ与f成正比,与N成反比;D.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及其材料决定,与f、N大小无关【例1】试分析单车前进时,前后轮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例2】如图是主动轮P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Q的示意图,A与B、C与D分别是皮带与轮缘相互接触的点,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CD)A.如果皮带不打滑,此时A与B、C与D处于相对静止状态;B.B点相对于A点运动趋势的方向与B点的运动方向相反;C.D点相对C点运动趋势的方向与C点的运动方向相反;D.主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
C用力F拉A向右运动F用力F拉A,一起前进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以初速度v0冲上长木板(若B固定)打滑,后不打滑呢在地面推板车前进。
高一物理弹力摩擦力知识点归纳及力的合成分解方法详解(附巩固提升练习题)

7.弹力1.产生条件:(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触处发生形变(挤压或拉伸)。
2.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如下:(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弹簧产生的压力或拉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
(3)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沿杆。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1弹簧的弹力,由胡克定律F=kx,k为劲度系数,由本身的材料、长度、截面积等决定,x为形变量,即弹簧伸缩后的长度L与原长Lo的差:x=|L-L0|,不能将x当作弹簧的长度L○2一般物体所受弹力的大小,应根据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和牛顿运动定律计算,例2小车的例子就说明这一点。
【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B.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C.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D.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时的【例2】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该物体上B.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在其中心处C.用一根悬线挂起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D.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例3】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根折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一固定一质量为m的球,则当小车静止时和以加速度a向右加速运动时杆对球的弹力大小及方向如何?(4)面与面、点与面接触的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如图所示,球和杆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摩擦力摩擦力有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种,它们的产生条件和方向判断是相近的。
.1.产生的条件:(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2)接触面不光滑;(3)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
注意:不能绝对地说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是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是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保持相对静止的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
人教版必修1 3.3摩擦力巩固练习题

人教版必修1 3.3摩擦力巩固练习题1 / 11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一定等于使物体滑动的拉力B.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C. 两物体间有相对滑动时,一定有摩擦力D. 两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有正压力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有弹力B.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D. 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其方向有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有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3.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公式f =μ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公式中的压力一定是重力B.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C.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D. 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一定相互平行4.如图所示,用手握紧瓶子使瓶子静止在空中,关于瓶子所受摩擦力以下正确的是()A. 感觉瓶子将要滑下时,用力使劲握瓶子是为了增大此时的滑动摩擦力B. 感觉瓶子将要滑下时,用力使劲握瓶子是为了增大此时的静摩擦力C. 摩擦力的大小不会因为手的握力增大而增大D. 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瓶子的总重力,方向竖直向下5.如图所示,质量为4kg 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5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10N 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 =10N /kg )( )A. 10N ,向右B. 10N ,向左C. 20N ,向右D. 20N ,向左6.如图,木块a 与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分别受到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大小均为F 的力作用,且保持静止状态,则A. b 对a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 b 对a 的摩擦力大小为零C. 地面对b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 地面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F7.如图所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 =0开始以初速度v 0沿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1N 的作用,取g =10m /s 2,向右为正方向,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B. C. D.8.如图所示,为运动员立定跳远脚蹬地起跳瞬间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9.打印机是现代办公不可或缺的设备,正常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设图中刚好有10张相同的纸,纸,每张纸的质量均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1张纸受到搓纸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 第2张纸与第3张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μ2mgC. 第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0D. 要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应要求μ1>μ2二、多选题10.如图所示,人在跑步机上跑步时()A. 脚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B. 脚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C. 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人运动的方向相反D. 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人运动的方向相同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滑行。
摩擦力

1 定义:两个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
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
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并挤压③有相对运动趋势。
3作用点:作用于接触面间。
4方向:
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 反.(用毛刷验证)
注意:①相对指的是相对接触面②相
对运动趋势可用假设光滑法判断
5大小:
√
齿轮和链条 之间的摩擦
√
√
车轮与轮轴 之间的摩擦
√
脚低与脚踏 间的摩擦
√
轮胎与路面之 间的摩擦
√
三、课堂作业
1、下面关于摩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轴承里加润滑油可消除摩擦; B、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大大减小摩擦; C、鞋底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若路面无摩擦,汽车运动会加快。
B
)
2、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汽车启动 B.石块放在纸条上,抽出纸条,石块不动; C、火车停下来; D、用手拿起桌上的物体。
11.下列各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C ) A.自行车刹车皮与钢圈之间的摩擦. B.单杠运动员上杠时,手与单杠的摩擦. C.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 D.人走路时,鞋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线运动, 则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10N ,方向
Fµ
F
思考:木箱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如何求?
总结:在二力平衡问题中,有二力平衡的 知识解决。
探究:探究静摩擦力的变化
器材:木块,砝码一盒,弹簧测力计,木板。
实验结论:静摩擦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拉力达到 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拉力突然减小。
补充:静摩擦力是个聪明的力,不但大小随外力而变 化,方向也随外力方向变化而变,且有最大值。
《第三章第6节摩擦力》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

《摩擦力》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学生对《摩擦力》这一课题的实践探究,使其掌握摩擦力的基本概念、产生原理及影响因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作业的完成,巩固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练习:- 要求学生熟记摩擦力的定义及公式。
- 了解摩擦力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实例,如道路摩擦力、鞋子与地面的摩擦等。
- 练习识别不同类型的摩擦力,如静摩擦、动摩擦。
2. 探究实验活动:- 学生分组,自行准备简单的实验材料(如橡皮、不同纹理的纸片等)。
- 每组成员自行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材质、不同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并记录实验数据。
- 分析实验结果,尝试解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3. 理论应用分析:- 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如汽车的刹车系统、鞋底的防滑设计等。
- 撰写短文,阐述这些现象中摩擦力的作用及对生活的影响。
三、作业要求1. 基础知识练习部分:- 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概念定义要准确无误。
- 对生活实例的列举需具备详实的内容描述。
2. 探究实验活动部分:- 每组同学要积极参与实验准备和操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实验结束后,需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
3. 理论应用分析部分:- 学生需结合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 短文要求逻辑清晰,内容详实,并体现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及创新性进行评价。
2. 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短文进行细致的批改和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3. 通过小组间的互评和自评,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批改,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评。
2. 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难点和误区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
3.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

摩擦力知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摩擦力1、(2015•株洲模拟)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他们之间一定有摩擦力B.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C.物体质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D.摩擦力都是有害的【思路点拨】(1)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2)摩擦力既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当摩擦力做为动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而做为阻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答案】B【解析】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既不发生相对运动,也不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两物体之间是不会产生摩擦力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B、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该选项说法错误;D、一些摩擦是有益摩擦,一些是有害的,以自行车为例,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就是有益摩擦,轴承、转动部分的摩擦就是有害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总结升华】本题目考查了摩擦力的定义、性质,重点考查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掌握扎实灵活应用。
举一反三:【变式】几位同学学习了关于摩擦的知识后,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如果没有摩擦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假设错误的是()A.人们将无法正常行走B.用筷子无法夹住饭菜C.抛出的物体无法回到地面D.汽车无法启动【答案】C2、用黑板擦在黑板上擦动时,第一次沿圆周擦动,第二次沿直线擦动,前后两次的摩擦分别是()A.滑动摩擦,滑动摩擦B.滑动摩擦,滚动摩擦C.滚动摩擦,滑动摩擦D.滚动摩擦,滚动摩擦【答案】A【解析】用黑板擦擦黑板时,无论是沿圆周擦动还是沿直线擦动,黑板擦都是在黑板上发生滑动,所以两次的摩擦力都是滑动摩擦。
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练习题

相互作用力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肯定受到弹力作用,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C.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肯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E.静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阻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作为阻力2.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C.两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越大,说明两接触面越粗糙D.滑动摩擦力大小不仅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与它们间的正压力有关,而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3.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D.两物体的材料肯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确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N,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N增大,f不变B.N增大,f增大C.N变小,f不变D.N不变,f不变5(多选).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块B略向右移动一些,使倾角α减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块A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减小B.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减小C.物块A仍可保持静止状态D.木板对A的作用力减小6.运动员双手紧握竹竿匀速攀升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 )A. f1向下, f2向上,且f1= f2B. f1向下, f2向上,且f1> f2C. f1向上, f2向上,且f1= f2D. f1向上, f2向下,且f1> f27.(多选)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m与M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M和m受力状况的推断,正确的是:( )A.m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M受到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右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A、B的重力分别为5N和8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则要能从A下方拉出B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F=_____N这时系A 的水平绳中的张力大小为_____N三、计算题9.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N的物体,受到F1=13N和F2=6N的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F1与F2的方向相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的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若只撤去F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若只撤去F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0.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G A=20N的木块A,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在A上放有重G B=10N的木块B,B与A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求:(1)使A和B一起匀速运动的水平拉力F(2)若水平力F作用在B上,使B匀速运动时水平面给A的摩擦力多大A级基础巩固题1.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悬挂在竖直悬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接触面均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C的重力B.B对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C.斜面对D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对上D.D对斜面没有压力作用2.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 .μ2mgB .μ1MgC .μ1(m +M )gD .μ2mg +μ2Mg3.(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 形木板M 上放着小木块m ,M 与m 间有一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对m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 .M 对m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 .地面对M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 .地面对M 无摩擦力的作用4.质量为m 的杆AB ,处于静止状态,A 端用细绳竖直悬挂,B 端放在地板上,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杆B 端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B .B 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C .B 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沿细杆AB 斜向下D .B 端不受静摩擦力作用B 级 实力提升题5.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试验如图所示,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 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 1,拉力F 2和木块的重力G ,则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 )A.F 2+G F 1B.F 2F 1C.GF D.F 1+G F 26.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别开来,设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 ,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用的水平拉力为( )A .2μmgB .4μmgC .5μmgD.52μmg7.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起先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 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拉力F 改变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是( )9.如图所示,物体A 、B 的质量均为6kg ,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3,水平力F =30N.那么,A 、B 间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N ,水平面对B 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 .(滑轮和绳的质量均不计,g 取10m/s 2)112.如下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给甲、乙两物体分别施加水平向右、向左的拉力F 1和F 2,且已知F 1=5N ,F 2=3N.。
8.3+摩擦力+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3 摩擦力一、单选题1.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教室的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门就不易被风吹开,其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①和④D. ②和④2.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小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他用较重的镇纸压住白纸,向右匀速行笔书写“一”字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毛笔的毫毛向左弯曲,所以毛笔受到向左方向的摩擦力B.镇纸一定受到摩擦力C.白纸只受到向右方向的摩擦力D.若没有镇纸,白纸可能向左移动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一定是非平衡力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所以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一定对物体做功D.小男孩用力推车没推动是因为推力等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4.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立柱质量为M,有一质量为m的猴子从立柱匀速上下运动,已知猴子静止时,受到摩擦力为f,则有关猴子在运动过程中正确的是()A.猴子向上、向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B.猴子向上、向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C.猴子向上时,支柱对地面的压力是MgD.猴子向下时,支柱对地面的压力是Mg+mg5. 下列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摩擦力B.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必有弹力C. 相互有摩擦力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D.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6.图的四幅图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是()A.用力握紧球拍B.滚动轴承C.车轴加润滑油D.鞋底有花纹7.如图所示,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苏翊鸣成为中国首位单板滑雪冬奥冠军。
下列关于他运动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他跳起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平衡力的作用B.他能在空中持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作用C.他脚下的单板表面光滑是为了减小与雪地的摩擦力D.他从倾斜的雪坡上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8.一物块放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图中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9. 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B. 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C. 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D. 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二、填空题1.如图,重为40N的物体,被60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则墙壁受到的压强是______P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再将其置于水平桌面上,在2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变为40N,则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摩擦力_提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摩擦力_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1a504a6879563c1ec4da714b.pn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摩擦力【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会用公式 f = μ N 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要点梳理】 要点一、摩擦力 要点诠释:1.定义: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摩擦力.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2.分类:分为滚动摩擦(初中已经学习过)、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要点二、滑动摩擦力 要点诠释: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 力称为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②有相对运动;③接触面粗糙. 说明:1)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 .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 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 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2)接触面粗糙.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 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 一个理想化模型).3)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 .“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 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即:f = μ N说明:①压力 F N 与重力 G 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它们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无关系,用力将 物块压在竖直墙上且让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压力就与物块重力无关,不要一提到压力,就联 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认为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②μ 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只有大小,数值与相互接触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通常情况下, μ < 1 .③计算公式表明:滑动摩擦力 F 的大小只由μ 和 F N 共同决定,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 要点三、静摩擦力 要点诠释:1.产生:两个物体满足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 静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③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所谓“相对运动趋势”,就是说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的存在,物体间就会发生相对运动.比如物体静止在斜面 上就是由于有静摩擦力存在;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静摩擦力,则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会沿斜面下滑.3.大小: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 f 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 fmax之间0 ≤ f ≤ fmax实际大小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判断.4.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所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指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物体将要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比如物体静止 在粗糙斜面上,假设没有摩擦,物体将沿斜面下滑,即物体静止时相对 斜面)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沿斜面向 下,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②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可用假设法.其操作程序是: A .选研究对象: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B .选参照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且施加静摩擦力的物体;C .假设接触面光滑,找出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体的运动方向即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D .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③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要点四、最大静摩擦力 要点诠释: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一静止的物体,当人用水平力 F 推时,此物体静止不动,这说明静摩擦力的大 小等于 F ;当人用水平力 2F 推时,物体仍静止不动,此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2F.可见,静摩擦力的大小 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 fmax 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f max 叫做最大静摩擦力.故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0 ≤ f ≤ f max .要点诠释: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一般情形下,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②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人跑步时地面给人的静摩擦力就是动力,传送带上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加速,静摩擦力也是动力.③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些,但通常认为二者是相等的.要点五、用假设法判断摩擦力要点诠释: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要看是否具备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但在通常情况下,其它条件是具备的,关键看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要判断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可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法有两种,一种是假设接触面光滑,不存在摩擦力,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另一种是假设摩擦力存在,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第一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静摩擦力和有其它外力存在但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第二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物体不受其它外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假设法只是判断摩擦力的一种方法,有时还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已知物体A做匀加速运动,说明物体A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物体A一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讲义 46巩固练习 摩擦力(基础)

【巩固练习】一、 选择题:1. 有关静摩擦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C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D .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平行2.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即F 1、F 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10 N 、F 2=2 N .若撤出F 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 )A .2 N ,方向向右B .6 N ,方向向右C .2 N ,方向向左D .零3、(2015 山东临忻市期末考)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运动,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静止B .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成正比C . 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 .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动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4. 如图所示,一平板小车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向右滑行了一段距离s ,同时车上的物体A 相对车向左滑行L ,此过程中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如何?该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A .水平向左,阻力B .水平向左,动力C .水平向右,阻力D .水平向右,动力5. 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 上和F 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F =下上B .F 上向下,F 下向上,F F >下上C .F 上向上,F 下向上,F F =下上D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F >下上6、(2015 山东枣庄期末考)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学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1F ,对后轮的摩擦力为1f F ;推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2F ,对后轮的摩擦力为2f F 则( )A .1F 与车前进方向相同B .1f F 与车前进方向相同C .2F 与车前进方向相同D .2f F 与车前进方向相同7. 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成正比B .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力D .滑动摩擦力随压力增大而增大8. 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D .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9、(2015 山东临忻市期末考)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斜面上,一木块受平行于斜面向上且从零逐渐增大的力F 的作用,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对木块受力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B . 木块受到的合外力逐渐增大C . 木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始终保持不变D .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可能为零10. 如图所示,P 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 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 .在P 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 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B .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C .重力mg 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D .重力mg 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二、解答题:1. 如图所示,地面上叠放着A 、B 两个物体,力F 分别作用于A 、B 两物体上时,A 、B 均静止,试分别分析A 、B 受到的摩擦力的情况.2. 判断图中各种情况下物体A 是否受摩擦力作用.(A 和B 相对静止)a .相对地面静止b .一起做匀速运动c.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d.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3. 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如何?4. 重1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地面能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2N,试讨论:(1)用10N的水平推力推物块,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多大?若水平推力为20N呢?(2)若地面与物块间动摩擦因数为0.18,当水平推力为30N时,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多大?【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CD解析: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一般的静摩擦力没有这样的关系.A不正确.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只要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有相对运动趋势即可.B不正确.静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所以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一定与接触面平行,所以C、D是正确的.2. A解析:撤去F1前,受128Nf F F=-=静,说明maxf f静≥,故撤去F1后,为静止,则2N8Nf'=<静,受摩擦力为2N,方向向右,A对.3、D解析:A、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运动,可以静止,如:物体在地面上滑行,地面受到滑动摩擦力;而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但一定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B、由公式f=μN得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压力与重力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故B错误.C、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却为动力;当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则是阻力.故C错误.D、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动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也可以与相对运动或相动运动趋势方向相同,但一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动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D.4.D解析:滑动摩擦力方向是:与受摩擦力的物体相对于其接触的施加摩擦力的另一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可以是物体的阻力,也可是物体的动力.若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对参考系的运动,一般以地面为运动的参考系)相同,则摩擦力是动力;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则是阻力.由于物体相对小车向左滑动,那么受到小车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但相对参考系(地面)是向右运动的,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所以是动力.5. C解析:由题意知,运动员向上、向下都是匀速,只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故二力平衡,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向上,且大小都等于运动员的重力.6、B解析:骑车前进时,后轮是主动轮,在它与地面接触处有相对地面向后滑的趋势,故受向前的摩擦力;前轮是从动轮,它在与地面接触处有相对于地面向前滑的趋势,故受向后的摩擦力.而推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后轮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所以F 1向后,向前,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F2,对前轮的摩擦力为都向后.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B.7. D解析: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而不是与重力成正比.在很多的情况下,重力与压力都不相等.所以A是不正确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方向是两接触物体互为参照物.物体运动的方向其参照物可以任意选.一般情况是以地面为参照物.B是不正确的. 结合上述分析,滑动摩擦力即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因此C是不正确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所以滑动摩擦力随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D是正确的.8. CD解析:滑动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静止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能相对传送带运动,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即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比如沿粗糙水平面向前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但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它一定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9、C解:设木块的重力为G,斜面的倾角为α.A、D、若开始时,F<Gsinα,木块相对斜面有向下的运动趋势,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平衡条件得:F+f=Gsinα,可见,F逐渐增大时,f变小;当F=mgsinα时,f=0;F继续增大,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f变大.即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方向先沿斜面向上后沿斜面向下.故AD错误.B、由于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合外力保持为零.故B错误.C、根据平衡条件得:木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N=Gcosα,可见N保持不变,故C正确.故选:C.10. B解析:以P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P受到绳的拉力和桌面对P的摩擦力的作用,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二、解答题:1.答案见解析解析:(1)F作用于A物体,A相对B有向右的运动趋势,B相对A有向左的运动趋势,故A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其大小也等于F.B受到A给它的向右的静摩擦力,其大小也等于F.由于A、B相对静止,B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因此BF,大小也等于F,如图所示.受到地面给它的向左的静摩擦力f(2)F作用于B物体,B相对地面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故B受到地面给它的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 .而A物体若受到B物体给它的摩擦力,则不可能静止,故A、B之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如图所示.2.答案见解析解析:a、b两种情况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合力为零,用第二种假设法判断,假设物体A受静摩擦力,则物体A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因此假设是错误的,故在a、b两种情况下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c种情况,可用第一种假设法判断,假设B的上表面光滑,则A不受摩擦力作用,此时A不可能静止,故假设是错误的,因此,物体A受摩擦力.d种情况,由于A做匀速运动,说明A在水平方向上受合力为零,因为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力F的作用,故A在水平方向上一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也可用第一种假设法判断.3. 有三种可能:①沿斜面向上;②沿斜面向下;③不受静摩擦力解析:假设斜面光滑,物体相对斜面的运动情况有三种可能:若推力F较小,物体有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可能;若推力F 较大,物体有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可能;若推力F大小适当,物体沿斜面既不上滑也不下滑,物体仍保持静止.因此,相应的物体所受斜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也有三种可能:①沿斜面向上;②沿斜面向下;③不受静摩擦力.4. (1)10N;20N (2)18N解析:由于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F m为22N,当推力为10N时,F<22N,是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有F=10N.当推力为20N 时,F<22N,仍是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有F=20N.当推力为30N时,F>22N,物体会沿水平面滑行,是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表达式F=μF N其中F N=mg 所以F=0.18×100N=18N.。
2022年中考物理专项《热学》基础巩固练习(可打印)

专题03 热学〔原卷版〕2021年中考物理回归课本根底稳固练习一、知识导图二、易混易错判断1.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
( )2.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3.雾气是小水滴聚集形成的。
( )4.露和霜一样都是因为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 )5.在房间抽烟时,整个房间都油烟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 )6.清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 )7.糖放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 )8.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 )9.扩散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 )10.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 )11.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 )12.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 )13.0℃的冰没有内能,分子不运动。
( )14.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
( )15.比热容越大、质量越大、升温越多的物体吸收热量就越多。
( )16.水壶里的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17.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18.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 )19.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 )20.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可能减少。
( )21.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增加。
( )22.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 )23.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
( )24.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 )25.物体温度降低,可能是物体放出了热量。
( )26.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 )27.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 )28.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人教版高一摩擦力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摩擦力习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摩擦力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力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 摩擦力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C. 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 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2、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若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将逐渐增大 D. 若改变水平推力的大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将随之改变3、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木块B上,A、B木块相对静止,共同沿水平面向右做加速运动,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A. A受到B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沿B的面向右 B. A受到B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沿B的面向左 C. 地面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 地面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二、填空题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对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则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求:(1)拉力F的大小;(2)拉力F和地面给物体的摩擦力的合力。
三、解答题 5.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0m/s的速度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若对物体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拉力F,试求:(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2)水平拉力F的大小。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若对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试求:(1)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的大小;(2)当拉力F取不同值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何变化。
参考答案:1、B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选项C、D错误。
物体的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练习题

物体的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练习题物体的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相互间的接触而产生的一种阻力。
滑动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在解决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练习题时,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计算这些力的大小。
练习题1:平面上的物体摩擦力假设一个物体以匀速在水平面上滑动,重力为10N,滑动的摩擦系数为0.2。
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解答:在平面上滑动的物体受到的力包括重力和摩擦力。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处于匀速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10N。
练习题2:斜面上的物体摩擦力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位于倾斜角度为30°的斜面上,斜面上的摩擦系数为0.3。
求物体在斜面上的摩擦力大小。
解答: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力包括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根据受力分析,斜面的支持力可以分解成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力和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力。
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分量,即5kg × 9.8m/s^2 ×cos30° = 42.43N。
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分量与斜面的摩擦力的合力,即5kg × 9.8m/s^2 × sin30° - 摩擦力 = 5kg × 9.8m/s^2 × sin30° - 0.3 ×42.43N。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处于匀速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物体在斜面上的摩擦力大小为5kg × 9.8m/s^2 × sin30° - 0.3 × 42.43N。
练习题3:物体从斜面上滑下的加速度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位于倾斜角度为45°的斜面上,斜面上的摩擦系数为0.2。
求物体从斜面上滑下的加速度。
解答: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分析与练习题2相似,还是包括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分量,即10kg × 9.8m/s^2 ×cos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一、 选择题:
1. 有关静摩擦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
C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
D .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平行
2.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即F 1、F 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10 N 、F 2=2 N .若撤出F 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
A .2 N ,方向向右
B .6 N ,方向向右
C .2 N ,方向向左
D .零
3. 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 .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 .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4. 如图所示,一平板小车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向右滑行了一段距离s ,同时车上的物体A 相对车向左滑行L ,此过程中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如何?该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A .水平向左,阻力
B .水平向左,动力
C .水平向右,阻力
D .水平向右,动力
5. 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 上和F 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F =下上
B .F 上向下,F 下向上,F F >下上
C .F 上向上,F 下向上,F F =下上
D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F >下上
6.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置于水平的木板上向左滑行,滑行时木板静止,木板质量M =3m ,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在木块滑行过程中水平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
A .4μmg
B .3μmg
C .2μmg
D .μmg
7. 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成正比
B .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力
D .滑动摩擦力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8. 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D.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9. 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所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10. 如图所示,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二、解答题:
1.如图所示,地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力F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时,A、B均静止,试分别分析A、B受到的摩擦力的情况.
2. 判断图中各种情况下物体A是否受摩擦力作用.(A和B相对静止)
a.相对地面静止b.一起做匀速运动
c.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d.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
3. 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如何?
4. 重1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地面能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2N,试讨论:
(1)用10N的水平推力推物块,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多大?若水平推力为20N呢?
(2)若地面与物块间动摩擦因数为0.18,当水平推力为30N时,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多大?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CD
解析: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一般的静摩擦力没有这样的关系.A不正确.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只要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有相对运动趋势即可.B不正确.静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所以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一定与接触面平行,所以C、D是正确的.
2. A
解析:撤去F1前,受
128N
f F F
=-=静,说明
max
f f
静
≥,故撤去F1后,为静止,则2N8N
f'=<
静
,受摩擦力为
2N,方向向右,A对.
3. B
解析: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比如手握物体向上匀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比如手握物体向下匀速);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必须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同时相互挤压才有静摩擦力.
4.D
解析:滑动摩擦力方向是:与受摩擦力的物体相对于其接触的施加摩擦力的另一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可以是物体的阻力,也可是物体的动力.若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对参考系的运动,一般以地面为运动的参考系)相同,则摩擦力是动力;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则是阻力.由于物体相对小车向左滑动,那么受到小车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但相对参考系(地面)是向右运动的,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所以是动力.5. C
解析:由题意知,运动员向上、向下都是匀速,只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故二力平衡,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向上,且大小都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6. D
解析:当m向左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F=μmg,方向向右,同时m给M一个大小也为F方向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在整个过程中,M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水平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μmg,方向向右.
7. D
解析: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而不是与重力成正比.在很多的情况下,重力与压力都不相等.所以A是不正确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方向是两接触物体互为参照物.物体运动的方向其参照物可以任意选.一般情况是以地面为参照物.B是不正确的. 结合上述分析,滑动摩擦力即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因此C是不正确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所以滑动摩擦力随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D是正确的.
8. CD
解析:滑动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静止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能相对传送带运动,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即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比如沿粗糙水平面向前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但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它一定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9. D
解析:物体在斜面上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故知竖直向下的力F会使其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D选项正确.10. B
解析:以P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P受到绳的拉力和桌面对P的摩擦力的作用,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
二、解答题:
1.答案见解析
解析:(1)F作用于A物体,A相对B有向右的运动趋势,B相对A有向左的运动趋势,故A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其大小也等于F.B受到A给它的向右的静摩擦力,其大小也等于F.由于A、B相对静止,B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因此B
F,大小也等于F,如图所示.
受到地面给它的向左的静摩擦力
f
.而A物
(2)F作用于B物体,B相对地面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故B受到地面给它的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
体若受到B物体给它的摩擦力,则不可能静止,故A、B之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如图所示.
2.答案见解析
解析:a、b两种情况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合力为零,用第二种假设法判断,假设物体A受静摩擦力,则物体A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因此假设是错误的,故在a、b两种情况下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
c种情况,可用第一种假设法判断,假设B的上表面光滑,则A不受摩擦力作用,此时A不可能静止,故假设是错误的,因此,物体A受摩擦力.
d种情况,由于A做匀速运动,说明A在水平方向上受合力为零,因为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力F的作用,故A在水平方向上一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也可用第一种假设法判断.
3. 有三种可能:①沿斜面向上;②沿斜面向下;③不受静摩擦力
解析:假设斜面光滑,物体相对斜面的运动情况有三种可能:若推力F较小,物体有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可能;若推力F 较大,物体有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可能;若推力F大小适当,物体沿斜面既不上滑也不下滑,物体仍保持静止.因此,相应的物体所受斜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也有三种可能:①沿斜面向上;②沿斜面向下;③不受静摩擦力.
4. (1)10N;20N (2)18N
解析:由于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F m为22N,当推力为10N时,F<22N,是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有F=10N.当推力为20N 时,F<22N,仍是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有F=20N.当推力为30N时,F>22N,物体会沿水平面滑行,是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表达式F=μF N其中F N=mg 所以F=0.18×100N=18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