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答案word版本

合集下载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做_______。

2、音量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

音高则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_所决定的。

3、一些歌唱家的歌声被称为“海豚音”,是因为他们能发出很_______的声音。

4、_______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5、人每天摄取最少的食物应该是_______,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_______。

6、在一朵花里只有雄蕊或雌蕊的花,叫 _______。

如南瓜花、西瓜花等。

这种缺少一部分的花就是不完全花。

7、________是收集声波的接收器。

耳朵里的________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8、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__________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等。

9、冬天,人们坐在炉子周围就能很快感受到热,这是____________现象。

10、经验证明,小于_______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人体来说,低于( ) V的电压是安全的。

A.1.5 B.36 C.220 D.55002、图中A、B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在水中所受浮力()。

A.A物体大B.B物体大C.一样大3、水结冰后体积()。

A.变小B.变大C.不变4、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时,这时的风向是()。

A.东风B.北风C.南风5、经过地球运动,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形成的岩石是()。

A.化石B.浮石C.页岩6、流水的声音是由( )。

A.水的振动产生的B.空气的振动产生的C.岩石的振动产生的7、烟飘向东北方向,这时刮的是()。

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8、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是()。

A.面包B.牛奶C.黄瓜9、下面矿物中有六个面,并且每个面都是菱形的是()。

A.方解石B.石英C.石盐10、如图所示,通过左右滑动圆点可以调节手机的音量,这是在调节手机声音的()。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练习答案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练习答案
第三单元答案解析
答案: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其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题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答案: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其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题目:四季变化 答案:由于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因此产生了四季变化。
答案: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地区所处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第四单元答案解析
题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答案: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答案: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题目: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由于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因此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昼夜的交替。答案:由于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因此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昼夜的交替。题目:四季变化的原因 答案: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轨道面与太阳的轨道面之间的角度不同所引起的。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由于地球倾斜的角度和公转速度的变化,导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引起四季的变化。答案: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轨道面与太阳的轨道面之间的角度不同所引起的。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由于地球倾斜的角度和公转速度的变化,导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引起四季的变化。题目:月相变化的规律 答案: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9.5天,在这期间,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形状会不断变化,形成了月相的变化。答案: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9.5天,在这期间,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形状会不断变化,形成了月相的变化。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一、活动1:水的观察1、水的透明度:将四个不同容器中的水分别倒入四个相同的量杯中,观察并记录下每个容器中水的透明度。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容器的水透明度会有所不同。

2、水的气味:分别闻四个不同容器中的水的气味,尝试描述每个容器中的水的气味。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容器的水气味会有所不同。

3、水的味道:分别品尝四个不同容器中的水,尝试描述每个容器中的水的味道。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容器的水味道会有所不同。

二、活动2:观察土壤1、土壤的颜色:观察并记录下四个不同土壤的颜色。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地方的土壤颜色会有所不同。

2、土壤的质地:通过用手触摸四个不同土壤,感受它们的质地,如干燥、湿润、细腻、粗糙等。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地方的土壤质地会有所不同。

3、土壤的气味:分别闻四个不同土壤的气味,尝试描述每个土壤的气味。

结果可能发现,来自不同地方的土壤气味会有所不同。

三、活动3:比较不同类型的纸1、纸的厚度:用精确的测量工具测量下四种纸的厚度。

结果可能发现,不同类型的纸厚度会有所不同。

2、纸的重量:用秤称量下四种纸的重量。

结果可能发现,不同类型的纸重量会有所不同。

3、纸的透明度:将四种纸分别放在光前,观察并记录下每种纸的透明度。

结果可能发现,不同类型的纸透明度会有所不同。

A.鸟类的鸣叫B.鱼类的跳跃C.昆虫的蜕皮D.狼的狩猎A.朝霞映照在海面上B.雷电交加C.工厂排放的烟雾D.蜻蜓低飞在太阳系中,______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当光线由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了______。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______停止,发声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这个速度。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简要概括为“能绕、能传、能解决”三个子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手册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手册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手册答案1、小苏打粉末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它的伴随现象是产生气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港珠澳桥采用桥、岛、隧为一体的主要原因是( )。

[单选题] *A.我国建造特高大桥的技术不成熟,而建造海底隧道的技术很成熟B.为了保证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正确答案)C.保护环境3、同卵双胞胎(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胎儿)姐妹俩,出生时皮肤有黑、白之分,引起这种变异的类型和原因是( )。

[单选题] *A.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B.可遗传的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正确答案)C.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4、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增加动力装置能让小船保持一定的方向。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要让生态瓶里生物都生活得好一些,生态瓶应该放在()比较好。

[单选题] *A.太阳底下B.有散射的阳光处(正确答案)C.室内阴暗处6、在同一天内,探探第一次测得阳光下竹竿影长为300厘米,一小时后,测得的影长为200厘米,她两次测量竹竿影长的时间可能是()。

[单选题] *A.上午(正确答案)B.下午C.傍晚7、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属于( )。

[单选题]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正确答案)8、(杭州市)弟弟对地球充满了好奇,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托勒密坚持“地心说”,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B.“日心说”最早的提出者是哥白尼,他认为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正确答案)C.贝塞尔用量日仪的观测结果,证明了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汽车反光镜运用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B.我们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看到的像是正立的C.关闭台灯,台灯不能发光,所以关闭后的台灯不是光源(正确答案)10、(黄冈市)下列发明创造与仿生学无关的是()。

[单选题] *A.锯子B.显微镜(正确答案)C.迷彩服11、为了让辣椒、西瓜等提早上市,农民在冬季就用温水浸泡种子和用塑料薄膜大棚催芽,主要改变的是()。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课时练习含答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2020-10-23目录第一单元声音 (2)第1课《听听声音》 (2)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9)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2)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 (15)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 (18)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1)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 (23)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26)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 (26)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 (30)第3课测量肺活量 (35)第4课一天的食物 (39)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 (43)第6课营养要均衡 (48)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52)第8课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 (56)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61)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 (61)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 (65)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69)第4课《弹测力计》 (73)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77)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81)第7课《设计与制作(一)》 (85)第8课《设计与制作(二)》 (90)2020年秋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93)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 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1.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2. 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3. 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用词语描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并描绘听到的声音。

【教学流程】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科学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科学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科学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溶解》单元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 选择题:(1)C(2)A(3)D(4)A2. 玻璃棒、铁架台、漏斗、烧杯。

2。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1.(略)2. (1)C(2)B(3)C(4)C(5)A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略)2.(1)C(2)A(3)C4。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1)18(2)6(3)食盐2. (1)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偶尔会冒出一些小气泡;(2)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冒出的许多气泡;(3)我发现注射器的小气泡又消失了。

3. 会冒出气泡的液体有:雪碧、可口可乐、啤酒。

5。

溶解的快与慢1.(1)快、慢、搅拌;(2)快、慢、切碎;(3)快、慢、加热。

2. (1)×(2)×(3)√(4)√6。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1. 选择题。

(1)B (2)A2. 研究问题:实验材料:水、烧杯等。

研究步骤:(1)在烧杯里倒入100毫升冷水;(2)往烧杯里加入2克食盐,用筷子搅拌到溶解为止。

(3)重复第二步,直到水不能溶解食盐为止。

(4)每次加食盐时,把食盐的重量加起来。

研究结果:一杯100毫升水能溶解约36克食盐(实际数据为准)。

7。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1. 再加一些水,因为水能溶解食盐,水越多能溶解的食盐就越多。

(或者:搅拌,因此搅拌能加快溶解)2. 食盐会分离出来,因为食盐溶解需要水,水少了,食盐就多出来了。

3. 选择题(1)C(2)A(3)C(4)C。

单元练习1.选择题。

(1)B(2)C(3)C(4)C(5)B(6)B(7)B2. 判断题。

(1)√(2)√(3)×(4)√(5)√(6)√(7)×(8)×3. 能溶解于水的物品:食盐、白糖、肥皂、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不能溶解于水的物品:石头、面粉、塑料、菜油、水银、胶水。

4. 填图。

从上到下:外焰、内焰、焰心、灯芯、酒精。

《声音》单元1听听声音1. (略),高低、强弱、远近、长短等。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一课一练含答案)(word文档,全文可编辑)粤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1《种番茄》同步练习【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2.观察并描述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过程,能说出植物的茎和叶等器官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3.能通过测量的方式了解植物茎的长度与周长的变化,养成持续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习惯。

一、填空题。

1、许多植物的生命都是由()开始的。

2、我们要在花盆里做种番茄的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

3、做种番茄的实验,操作步骤是:()、()、()、()、()。

4、种子在发芽时呼吸活动旺盛,要有一定的()、()、()及()等条件。

5、种子发芽的温度一般以()左右为宜。

6、水分是种子发芽必不可少的条件,缺水会导致()。

当土壤中的水分过多,也会因通气不良造成()。

二、判断题。

1、种子在干燥的土壤中很容易发芽。

()2、我们播番茄种子时,把种子放入土中,不用在表面中铺土即可。

()3、春天万物复苏。

也是播种的季节。

()4、浇水要均匀,保持土壤湿润,稍现干燥即用花洒喷水,不可使土壤出现过干、过湿等现象。

()5、发现种子已经发芽出苗,应将覆盖物揭去,使幼苗逐渐见到阳光。

()三、简答题。

简述种番茄的过程与方法。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种子2、花盆土壤小铲喷壶番茄种子3、选种松土播种铺土浇水4、空气温度水分阳光5、15℃6、发芽缓慢甚至不发芽种子腐烂二、判断题。

1、×2、×3、√4、√5、√三、简答题。

1、选种:根据花盆的大小,选择2~3粒饱满的番茄种子准备种植。

2、松土:用铲子铲松花盆中的土壤。

3、播种:在花盆中按压2~3个浅浅的小穴,约0.5厘米深,如过深会导致幼苗难出土。

每两个穴之间要间隔开来,避免幼苗出土后挤在一起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4、铺土:将番茄种子放入小穴后,轻轻地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不要按压。

5、浇水:用花洒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四年级上册科学标准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标准答案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A)一、1、动物、植物2、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水。

3、酒精灯、碘酒、铁架台。

蓝。

4、7。

5、蛋白质、淀粉、维生素、水。

二、1×、2√、3√、4×、5√三、1A、2A、3C、4B、5A、6A、7C四、第一份资料分析:不合理。

早餐:营养不全面,缺少淀粉和维生素。

如增加面包和水果等午餐:以高蛋白质食物为主。

晚餐:少油少调味剂为主。

第二份资料分析:感觉到出现的问题太可怕,更多的是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

市场经济的动力就是逐利性,利益最大化永远是商家的本能,所认需要职能部门对其做时时监督,处处提防,只有质量监管多走一步,老百姓才能少一份担心。

五、1、这些食物来自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我们的食物主要有蔬菜、水果、大米、白面,肉、蛋、奶、油等。

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3、在食物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住按在白纸上用力划一下,留下的油脂的就是脂肪。

在食物上面取下一点,用滴管滴上碘酒后变蓝了,说明里面含有淀粉。

在食物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上烧,如果发出像烧焦头发那样气味,那么里面就含有蛋白质。

4、从食品包装袋上能获得:包装上的缺口,QS标志、保质期、生产日期、包装袋的处理方法等。

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十份。

米、面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6、“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7、(1)要选择卫生无毒无污染的食物。

(2)吃东西要定时定量。

(3)营养搭配要合理。

(4)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5)细嚼慢咽不吃泡饭。

六、济宁名吃有:济宁小吃种类多样,有荤有素,主要种类:济宁夹饼,济宁糁汤,甏肉干饭,王家馓子,热豆腐,玉堂酱菜等。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B)一、1、植物性、动物性。

2、油渍、蓝、头发烧焦3、四、四、二、4、酸、甜、苦、辣、咸、5、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水、6、无毒无污染、均衡、定时、定量、7、身高、体重、运动量二、1×、2×3√4√、5√、6√、7√六、1、答:有四种:以肉类食品为主的配餐,香肠;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咸鸭蛋;以油炸食品为主的配餐,油条;以甜食为主的配餐,饼干。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答案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一、填空题。

1、(空气),(健康),(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2、(不会弄湿),(空气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3、(另一端下沉),(空气有质量)4、(风吹脸),(有空气流动)5、(松软),(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6、(给车轮胎充气)(喷雾器)(玩空气枪)7、(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8、(混合)(氧气)、(21%),(氮气)9、(燃烧),(浑浊)二、×√√√三1、注射器抽气注入水中.2、用塑料袋兜空气。

四、答:相同点: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要占据空间。

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

五、答:少开车、少用空调、多养些净化空气的植物。

2、热空气和冷空气一、填空1、(轻)2、(向上流动)(上升)(向下流动)(下降)3、(上方)、(下方)、4、(天灯)(热空气上升)5、(上方)6、(下)(冷空气向下流动)二、答:(1)、三国时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2)、1873年,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三、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四.D3、空气中有什么一、填空1、(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罐时受冷变成水)4、(重)二、答:在一只瓶里放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用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

三、答:①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

②用卡片把玻璃杯盖上,等几分钟。

③小水珠(露珠)就会出现在杯的外壁上。

4、生命之源一、填空题1、(有害物质)(交通工具)(工业生产)(生活煤灶)(人类活动)2、(有害物质)(健康)(动植物生长)3、(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4、(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二、答:1、人憋气时很难受2、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瓶3、抽掉玻璃罩里的空气,植物会枯萎、4、给金鱼缸装上增氧泵等都说明空气和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

四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溶解》单元。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选择题:cADA玻璃棒、铁架台、漏斗、烧杯。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cBccA。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cAc。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86食盐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偶尔会冒出一些小气泡;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冒出的许多气泡;我发现注射器的小气泡又消失了。

会冒出气泡的液体有:雪碧、可口可乐、啤酒。

溶解的快与慢快、慢、搅拌;快、慢、切碎;快、慢、加热。

××√√。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选择题。

BA研究问题:实验材料:水、烧杯等。

研究步骤:在烧杯里倒入100毫升冷水;往烧杯里加入2克食盐,用筷子搅拌到溶解为止。

重复第二步,直到水不能溶解食盐为止。

每次加食盐时,把食盐的重量加起来。

研究结果:一杯100毫升水能溶解约36克食盐。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再加一些水,因为水能溶解食盐,水越多能溶解的食盐就越多。

食盐会分离出来,因为食盐溶解需要水,水少了,食盐就多出来了。

选择题cAcc。

食盐颗粒浓盐水的结晶颗粒颜色白雪白形状颗粒粉状大小大小其他单元练习选择题。

BcccBBB判断题。

√√×√√√××能溶解于水的物品:食盐、白糖、肥皂、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不能溶解于水的物品:石头、面粉、塑料、菜油、水银、胶水。

填图。

从上到下:外焰、内焰、焰心、灯芯、酒精。

《声音》单元听听声音高低、强弱、远近、长短等。

判断题。

√×√×选择题。

cBB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记录。

物体名称使物体发生的方法我的发现锣敲击这些物体发出声音时都在振动。

鼓敲打钢尺拨动、敲击橡皮筋拨动、弹桌子敲击水流动、滴落振动选择题。

Bcc判断题。

√√×√√声音的变化填空。

音量、分贝;音高、赫兹判断题。

√√×判断。

高→低;低→高;低→高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长,声音低。

word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知识梳理第一单元天气一、多项选择题1. 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 云量B.降雨量C.气温D. 风向E. 风速2.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 晴天B. 多云天C. 雨天D. 阴天3. 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一一()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 雨B. 雪C. 冰雹D. 雾4. 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A. 积云B. 层云C. 卷云D. 白云二、填空题1. ()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 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 “()”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 ()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

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 ()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 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 ()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 ()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

()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

()通常是灰色的。

()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声音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答:通过弹拨橡皮筋、拨动钢尺、敲击音叉等活动,我们发现物体发声时是振动的,因此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答:竖笛是利用空气振动发声和空气柱共鸣的原理制成的。

当我们吹竖笛时,气体从吹孔进入竖笛内部,笛管内的空气就会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用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产生振动和共鸣的空气柱的长短就会发生变化,使笛管内空气振动的频率不同,就产生了高低不同的声音。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答:物体发出声音时的振动也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振动会向周围扩散开,就会让声音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

声音的传播要借助它周围的物质,如气体、液体或固体。

2.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答: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

三、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答:人耳由外耳(耳郭、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听觉神经)构成。

外耳集音,中耳传音,内耳感音。

其中耳郭收集声音,外耳道将声音传到鼓膜引起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耳蜗,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声信号,听觉神经传递声信号。

鼓膜是一个很薄且有弹性的组织,它的作用是产生振动。

2.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答:把用纸喇叭听旁边同学发出的微弱声音和不用纸喇叭听旁边同学发出的微弱声音相比,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响亮,用纸喇叭可以防止声波扩散。

耳郭与纸喇叭在聚焦声音的时候非常相似,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

医生用的听诊器的听诊头也是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胶管中的空气传到医生的耳朵里。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每节课后习题及答案(共24课全)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每节课后习题及答案(共24课全)

振动传人同学们的耳朵中的。
(2)“隔墙有耳”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古时候,人们常用耳朵贴地的方
法来判断有无追兵,这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4)花样游泳的选手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随音乐起舞,这说明
能传
播声音。
(5)甲、乙两位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的钢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声音表示的意义不同
B.人说话不需要人体振动
C.凡是声音都能看见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拉开一根弹性绳子就会有声音
B.拨动塑料尺会发出声音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下列做法中,( )会发出声音。
A.拉伸橡皮筋
B.用手按压鼓面
A.哆
B.发
C.索
(3)( )不是自然界中的声音。
A.风声
B.琴声
C.雷声
3.把下列声音现象按照要求分类。
⑴汽车刹车声
⑵打桩机发出的声音 ⑶商场噪声
⑷车间车床声
⑸飞机轰鸣声
⑹市场上的叫卖声
⑺火车驶过的呼啸声 ⑻轮船汽笛声 ⑼混凝土搅拌机发出的声音
⑽娱乐场所的喧哗声 ⑾打架斗殴声
生活噪声:

交通噪声:
研究的方法
按压 鼓
敲打
物体的状态 不振动 振动
是否发声
相同的鼓,在按压的时候
(填“会”或“不会”)发出声音,在
敲打的时候
(填“会”或“不会”)发出声音。这说明物体必须
才会发出声音。
5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填一填。
(1)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一根棒来听钢琴演奏的,他打开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课课练含答案)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蚂蚁》同步习题(含答案)【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蚂蚁, 了解蚂蚁的身体特征。

2.引导学生研究蚂蚁, 了解有关蚂蚁的知识, 发现蚂蚁更多的生活习性和需求。

3.引导学生归纳昆虫的共同特征, 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制作昆虫模型。

4. 了解并掌握预防蚊虫叮咬的一些方法。

一、填空题1. 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属于昆虫。

2.观察下图动物, 属于昆虫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只写序号)3. 蚂蚁、蝴蝶、蜻蜓是我们常见的小动物。

蚂蚁身体分为三部分: 头、_________和腹。

4. 像蚂蚁、蝴蝶、蜻蜓这样的动物属于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 为了更好地观察小动物, 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观察。

( )2. 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出现轻微红肿, 可以用肥皂水、风油精涂抹。

( ) 3.被蚊虫叮咬后, 如果全身出现明显的瘙痒等症状, 可以涂抹风油精。

( )4. 蚂蚁、蝗虫、蜘蛛都属于昆虫。

( )5. 螃蟹可以和蚂蚁归为一类。

( )三、选择题1. 以下不是昆虫特征的是()。

A. 有触角B. 胎生C. 三对足2. 蚂蚁的足长在()部。

A. 头B. 胸C. 腹3.下列动物中, 不属于昆虫的是()。

A. 蚂蚁B. 蜜蜂C. 螃蟹4. 下列有关预防蚊虫叮咬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夏天比较热, 到蚊虫比较多的地方也应该穿短裤、短袖衣服B.为了防止蚊虫进来, 夏天要开窗C. 喷涂驱蚊液可以预防蚊虫叮咬5. 在以下的什么地方是找不到蚂蚁的()A. 校园里/B. 墙角边/C. 花坛边/D. 水塘里四、简答题前段时间报道了一则新闻: 广东梅州市西阳镇秀竹村的廖阿姨在村里割完草后, 刚刚走下山却眼前一黑, 突然栽倒在地, 医生发现她右手腕上有两个小伤口, 还起了黄色水泡, 罪魁祸首就是红火蚁。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A4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________和________是衡量速度的组成要素。

2、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_______托举的力,这种力叫_______。

3、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______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_________和______。

4、绿色开花植物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形成果实和种子。

5、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_______和_______,使我们身体更加健康。

6、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与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条件。

7、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_______。

8、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_______的振动,并通过这些_______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9、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____________ 控制的。

10、花岗岩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矿物组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是()次。

A.10 B.20 C.502、电路是指由( )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A.电源、开关、导线 B.电源、用电器、导线 C.电源、用电器、开关3、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铃声,是因为声音是向()传播的。

A.前后左右B.上下前后C.四面八方D.直线4、蚕吃的食物主要是()A.桑叶B.榆叶C.莴苣5、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A.保护绝缘体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C.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电器电路D.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6、我们在观察岩石时,常用下列方法中的()。

A.用秤称B.用手摸C.用尺量7、鱼、肉、蛋、奶豆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8、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A)一、1、动物、植物2、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水。

3、酒精灯、碘酒、铁架台。

蓝。

4、7。

5、蛋白质、淀粉、维生素、水。

二、1×、2√、3√、4×、5√三、1A、2A、3C、4B、5A、6A、7C四、第一份资料分析:不合理。

早餐:营养不全面,缺少淀粉和维生素。

如增加面包和水果等午餐:以高蛋白质食物为主。

晚餐:少油少调味剂为主。

第二份资料分析:感觉到出现的问题太可怕,更多的是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

市场经济的动力就是逐利性,利益最大化永远是商家的本能,所认需要职能部门对其做时时监督,处处提防,只有质量监管多走一步,老百姓才能少一份担心。

五、1、这些食物来自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我们的食物主要有蔬菜、水果、大米、白面,肉、蛋、奶、油等。

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3、在食物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住按在白纸上用力划一下,留下的油脂的就是脂肪。

在食物上面取下一点,用滴管滴上碘酒后变蓝了,说明里面含有淀粉。

在食物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上烧,如果发出像烧焦头发那样气味,那么里面就含有蛋白质。

4、从食品包装袋上能获得:包装上的缺口,QS标志、保质期、生产日期、包装袋的处理方法等。

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十份。

米、面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6、“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7、(1)要选择卫生无毒无污染的食物。

(2)吃东西要定时定量。

(3)营养搭配要合理。

(4)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5)细嚼慢咽不吃泡饭。

六、济宁名吃有:济宁小吃种类多样,有荤有素,主要种类:济宁夹饼,济宁糁汤,甏肉干饭,王家馓子,热豆腐,玉堂酱菜等。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B)一、1、植物性、动物性。

2、油渍、蓝、头发烧焦3、四、四、二、4、酸、甜、苦、辣、咸、5、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水、6、无毒无污染、均衡、定时、定量、7、身高、体重、运动量二、1×、2×3√4√、5√、6√、7√因为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十份。

米面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2、图1检验蛋白质,图2检验脂肪,图3检验淀粉。

六、1、答:有四种:以肉类食品为主的配餐,香肠;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咸鸭蛋;以油炸食品为主的配餐,油条;以甜食为主的配餐,饼干。

2、答:(1)要选择卫生无毒无污染的食物。

(2)吃东西要定时定量。

(3)营养搭配要合理。

(4)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5)细嚼慢咽不吃泡饭。

营养均衡,不挑食,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A)一、1、食盐、高锰酸钾、极小的、肉眼看不见、微粒、分散、沉降、2、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3、沙石、杂质、细菌4、杂质、细菌、净化5、沉淀、过滤、消毒6、消毒7、重的、轻的8、加热9、玻璃棒二、1√、2√、3√、4×、5√、6×、7×、8×、9×、10×、2、桔子汁:桔汁6份,糖1份,水3份。

五、1、食盐在水中变成极小的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如果继续不断地加入食盐,加到一定的程度,会出现沉淀。

这种现象叫做饱和。

2、对于大部分固体物质来说,温度越高,溶解得越多,越快。

但是,石膏在开水里反而比在冷水里溶解的少。

3、食盐、小苏打、洗衣粉、奶粉溶解于水。

食用油、石子、黏土、木屑不溶解于水。

4、答:①化肥溶解后才能被农作物吸收。

②食盐溶解后才能食用。

③青霉素溶解后才能注射。

5、有些餐具是铝制的,时间长了铝元素会被摄入人体,从而使人中毒,防止:(1)建议使用铁的。

(2)废水流入河流,溶解后造成污染。

避免排入或减少排入6、答:把冰糖研碎,倒在杯子里,倒上热水,用筷子搅拌。

7、原来,氯气溶于水后会生成次氯酸等物质,次氯酸有极强的杀菌、漂白作用。

但水中还会产生余氯。

如果经常喝有余氯的自来水,对健康不利。

但余氯不稳,受热或见光会分解或挥发掉,所以自来水要煮沸才能喝。

8、分两大类:(1)从海水中取淡水,有蒸馏法,反渗透法,水合物法,溶剂萃取法和冰冻法。

(2)除去海水中的盐份,有电渗拆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

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B)一、 1、氯化钠溶液2、咸、氯化钠3、溶解六、1、因为自来水是经过氯消毒的,氯对鱼有害。

氯在阳光下容易损失。

所以晒一晒可以消毒,还可以产生藻类。

22、因为水中的钙、镁、盐类受热分解从溶于水变成不溶于水的物质,附着在金属表面,结成水垢。

除杂方法:沉淀、过滤、消毒。

七、先取水,然后沉淀、过滤,再加消毒液消毒,最后供水。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A)一、1、杨树、柳树、榆树、松树、桑树、凤仙花、夜来香、喇叭花、三角梅、杜鹃花、狗尾草、薄荷、菟丝子、猪笼草、苔藓2、根、茎、生存3、汁液、导管、自下而上主要运输水份4、蓝色、淀粉、食物和氧气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三、1B、2C、3A、4A、5C、6B四、实验材料:漏斗、金鱼藻、水、水槽、试管、卫生香、火柴实验步聚:(1)用漏斗罩住浸在水中的金鱼藻,漏斗短柄也要浸在水中。

(2)再将盛满清水的试管倒扣在漏斗柄上。

(3)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收集金鱼藻在光下放出的气体。

(4)等气体充满玻璃管的1/2左右时,取出试管。

取出试管时,用拇指按紧试管口。

然后迅速地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口内,观察卫生香的燃烧情况。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起来。

五、1、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叫“公孙树”“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

2、植物能为人类提供食物、生活材料、氧气,美化生活环境。

没有植物人类就会灭亡。

3、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4、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

5、蒸腾作用能使空气变得湿润,还能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6、这是由于叶的内部结构决定的。

叶的两面结构是不同的,叶的表面上下有两层表皮,表皮之间是叶肉组织,上表皮的细胞排列紧密,比重较大,下表皮的细胞排列疏松,比重较小,所以落叶着地时,比重较大的正面先着地,叶背总是向上。

7、(1)按时浇水。

(2)不在树上刻划。

(3)不摘花。

(4)做一些爱护花草树木的标的标牌。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B)一、1、繁多、各异、多样、302、根、茎、叶、果实、花、种子3、直根、须根、须根、直根4、植物、根毛、养分5、叶绿素6、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养料、氧气7、养料、养料、氧气8、筛管、导管9、凉快、吸收水分、湿润10、阳光、温度、水11、种子、果实、茎、茎、叶、根二、1AC、2B A、3A、4B、5A三、1√、2√、3√、4×、5×、6√、7√四、1、答: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中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蒸腾。

2、答: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它的营养,同时释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五、实验目的: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这是含有叶绿素的缘故,有没有办法能把叶绿素分离出来呢?实验类型:分组实验材料:每组准备:2个烧杯(一大一小)、新鲜的绿叶、浓度95%的酒精、三脚架、石棉网、火柴实验过程: 1.把一片绿叶放入小烧杯中,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

2.把小烧杯放入一个大烧杯中,在大烧杯中倒入热水。

3.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上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实验现象: 过一会儿,会看到小烧杯中的无色酒精变成绿色。

实验结论:将叶片加热煮沸,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叶绿素跑到酒精中,究竟变成了绿色。

六、1、塑料袋的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说明:植物体内的水分能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子的气孔中跑出去。

2、生活在陆地上的植物:月季、凤仙花、吊兰。

生活在水中的植物:荷花、海藻、水稻。

3、答:对植物环割后,叶制造的养料就通不下去了。

使这个枝上的果实长的又多又大,从而增产增收。

四年级科学期中测试题A一、1、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2、酒精灯、碘液、支架、蓝3、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4、30多万5、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固定植物、根毛、吸收水分。

二、1×、2√、3√、4√、5√、6√、7√、8√、9√、10√、11√三、1D、2A、3A、4A四、核桃————种子,西瓜——果实,甘蔗————茎,萝卜————根,黄花菜————花,白菜————叶五、塑料袋的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说明:植物体内的水分能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子的气孔中跑出去。

六、1、在食物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住按在白纸上用力划一下,留下的油脂的就是脂肪。

在食物上面取下一点,用滴管滴上碘酒后变蓝了,说明里面含有淀粉。

在食物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上烧,如果发出像烧焦头发那样气味,那么里面就含有蛋白质。

2、从食品包装袋上能获得:包装上的缺口,QS标志、保质期、生产日期、包装袋的处理方法等。

3、有关系:根毛越多,吸水越多,所以,在移栽时,多带土,以便保护根毛,利于植物成活。

4、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中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蒸腾作用。

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它的营养,同时释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四年级科学期中测试题B一、1、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植物和动物2、160、803、沉淀、过滤、消毒4、繁多、各异、多样、30多万5、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6、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7、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8、养料、食物和氧气9、温度10、水的净化二、1√、2×、3√、4×、5√、6×、7×、8√三、1A、2B、3A、4B 5C四、豆油————脂肪米饭、面条——淀粉蛋清————蛋白质甘蔗————茎花————黄花菜种子————大米萝卜————根白菜————叶苹果——果实,五1、我们的身体处于满分时,我们去消耗,使身体有了疲惫的状态,这时,休息就会恢复我们的体制.合理的饮食确保我们正常吸收.多运动使身体各个部位摩擦,按摩,有助于健康.2、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它的营养,同时释放出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