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机械行业设计基础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合集下载

2023大学_精密机械设计(庞振基黄其圣著)课后答案

2023大学_精密机械设计(庞振基黄其圣著)课后答案

2023精密机械设计(庞振基黄其圣著)课后答案精密机械设计(庞振基黄其圣著)内容简介前言基本物理量符号表绪论第一章精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零件的工作能力及其计算第三节零件与机构的误差估算和精度第四节工艺性第五节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第六节零件的设计方法及其发展思考题及习题第二章工程材料和热处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三节常用的工程材料第四节钢的热处理第五节表面精饰第六节材料的选用原则思考题及习题第三章零件的几何精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第三节光滑圆柱件的极限与配合及其选择第四节形状与位置公差及其选择第五节表面粗糙度及其选择思考题及习题第四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运动副及其分类第三节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第四节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第五节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思考题及习题第五章平面连杆机构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第三节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和几个基本概念第四节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思考题及习题第六章凸轮机构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第三节图解法设计平面凸轮轮廓第四节解析法设计平面凸轮轮廓第五节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思考题及习题第七章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磨擦轮传动第三节磨擦无级变速器第四节带传动第五节同步带传动第六节其它带传动简介思考题及习题第八章齿轮传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第三节渐开线齿廓曲线第四节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符号和几何尺寸的计算第五节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第六节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根切和最少齿数第七节变位齿轮第八节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第九节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材料第十节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第十一节圆锥齿轮传动第十二节蜗杆传动第十三节轮系第十四节齿轮传动精度第十五节齿轮传动的空回第十六节齿轮传动链的设计思考题及习题第九章螺旋传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滑动螺旋传动第三节滚珠螺旋传动第四节静压螺旋传动简介思考题及习题第十章轴、联轴器、离合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轴第三节联轴器第四节离合器思考题及习题第十一章支承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滑动摩擦支承第三节滚动摩擦支承第四节弹性摩擦支承第五节流体摩擦支承及其它形式支承第六节精密轴承思考题及习题第十二章直线运动导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滑动摩擦导轨第三节滚动摩擦导轨第四节弹性摩擦导轨第五节静压导轨简介思考题及习题第十三章弹性元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弹性元件的基本特性第三节螺旋弹簧第四节游丝第五节片簧第六节热双金属弹簧第七节其它弹性元件简介思考题及习题第十四章联接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机械零件的联接第三节机械零件与光学零件的联接思考题及习题第十五章仪器常用装置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微动装置第三节锁紧装置第四节示数装置第五节隔振器思考题及习题第十六章机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原理与构成第三节表格和线图的处理第四节机械优化设计第五节设计举例思考题及习题参考文献精密机械设计(庞振基黄其圣著)目录本书对精密机械及仪器仪表中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结构、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工程材料、零件几何精度的基础知识等诸方面均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带传动
F F1 F2 b)
带传动所传递的功率: P F F------有效拉力 N
1000 带的速度 m / s
P------功率 Kw
当带和带轮间有全面滑动趋势时,摩擦力达到最大
值,即有效圆周力达到最大值。此时,紧边拉力F1和松 边拉力F2之间的关系可用欧拉公式表示:
F1 e f c) F2
用 P0表示 查表8.7~8.17
试验条件:包角 =1800、i 1、特定带长、工作平稳。
2.额定功率-------单根普通v带在设计所给定的实际条件下
允许传递的功率。
用 [P0] 表示
[P0]=(P0+⊿P0)KαKL
P0
Kb n1 (1
1 Ki
)
功率增量
Kw
Kb 弯曲影响系数(当i 1时), 查表8.18
1000
若带速超过范围,应重新选小带轮直径dd1。
5.确定中心距a和V带基准长度Ld
a太小,结构紧凑,但带短,使绕转次数增多,降 低带的寿命,同时包角α 减小,降低传动能力。
a太大,传动结构尺寸增大,高速时带容易颤动。
①初步确定中心距a0 0.7(dd1+dd2)≤a0≤2(dd1+dd2)
②带的基准长度计算公式
设计的主要内容: 1.选择v带的型号、带长和根数; 2.传动中心距; 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4.绘制带轮的零件图。
设计步骤:
1.确定计算功率Pc
Pc=KAP ( kw) P-----传递的额定功率 Kw
(如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
KA-----工况系数 查表8.21
2.选择V带的型号
计算功率Pc
查图8.12(P131)
结构紧凑
特点 传递很大功率

精密机械行业设计基础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精密机械行业设计基础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1
n1D1
七、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与计算 1、已知的数据和条件: 传动的用途和工作情况; 传递的功率; 主从动轮的转速或传动比; 原动机类型;传动空间尺寸的限制。
2、需要确定的是 : 带的型号; 带轮的直径; 带的长度; 传动中心距; 带的根数; 作用在 轴上的载荷; 带轮的结构等。
(三)验算带速: 带速一般限制在 5-25m/s范围内 带速过高将产生较大的离心力;
当传递功率一定,带速过低将引起力的 增大,使得带的根数增多。
(四)确定带的基准长度: 传动中心距a最大值受安装空间的限制,
而最小值则受最小包角的限制。 若中心距没有限定时,可按下式初定中心距:
0.7D1 D2 a0 2D1 D2
2、圆锥摩擦轮传动(两轴相互垂直的圆锥摩擦 轮传动图7-3)
两轮接触面间所需的法向力Fn计算,其 中D1应为主动轮的平均直径Dm1。
Fn
19.1106
KP fDm1n1
五、作用在轴上的载荷
1、圆柱摩擦轮传动 作用在轴上的载荷如图7-5a所示,其中径向 力Fr等于法向力Fn,其方向永远指向轮心; 圆周力Ft在主动轮上与回转方向相反,在从 动轮上与回转方向相同
传递运动和转矩。
fFn≥Ft 式中: fFn摩擦力为
Ft圆周力 两摩擦轮受压后,在接触处因材料的弹性变形 而压出一小平面(称为接触区)。摩擦力的方向在 从动轮上应与从动轮的线速度方向相同;在主动轮 上应与主动轮的线速度方向相反。
二、摩擦轮在接触面滑动的形式: 1、弹性滑动(图7-2)
2、打滑
3、滑动率ε(其速度损失率)
1、弹性滑动:带与轮之间因弹性产生的滑动
在带绕上从动轮时,带和带轮具有同一 速度,但当带继续前进时,却不是在缩短而 是被拉长,使带的速度领先于带轮,这种现 象称为带的弹性滑动。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案例结论
带传动在工业传送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优点为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等,是一种非常有效的 传动方式。
06
CATALOGUE
总结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的总结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是两种常用的机械传动方式,它 们在传动原理、应用场景、优缺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
异。
输标02入题
摩擦轮传动依靠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具有 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传递扭矩大等优点,但同时 也存在对安装精度要求高、易磨损等缺点。
案例结论
摩擦轮传动在汽车发动机启动装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优点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传 递效率高等,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动方式。
带传动案例
案例描述
带传动是一种通过皮带和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传动方式。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等优 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系统中。
案例分析
带传动的一个典型应用是工业传送带。在工业生产线上,传送带将物料从一个工作站传递到另一个工作站,从而实现 自动化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带传动的优点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等。
车、航空等领域。
承载能力有限
由于摩擦轮传动的摩擦 力有限,因此其承载能 力相对较小,不适合传
递大功率。
摩擦轮传动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机械制造
在机械制造领域,摩擦轮 传动常用于各种机床、加 工中心等设备的传动系统 。
汽车工业
在汽车工业中,摩擦轮传 动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变 速器、刹车系统等部件的 传动。
总结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在不同领域有各自的应用场 景,应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05
CATALOGUE
案例分析

机械基础课件: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

机械基础课件: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

转速n1=1400 r/min, 主动轮直径D1=200 mm , 从动轮直径 D2=400 mm,中心距a=800 mm, 试求传动比、从动轮转速、 带长,并验算小轮包角。
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
5.2.3 V
1. V V 带是没有接头的环形带,根据其宽度和高度相对尺寸 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V带、宽V带、窄V带、联组V带、大 楔角V带等多种类型,其中普通V V带是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近似为等腰梯形的传动带, 其工作面为两侧面。工作时,一条或数条V带安装在相应的 轮槽内,仅与轮槽的两侧面相接触,而不与槽底接触。V带 的结构如图5-5所示,由包布层、伸张层、压缩层和强力层组 成。包布层主要为胶帆布,对V带起保护作用;伸张层和压 缩层的材料为橡胶,用来增加V带的弹性;强力层为V带工 作时的主要承载部分,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强力层结构有
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
在V带轮上,与所配用V带节面处于同一位置的槽形轮 廓宽度称为基准宽度bd, 基准宽度处的带轮直径称为基准直径 dd(见图5-6)。在规定的张紧力下,V带位于带轮基准直径上 的周线长度称为V带的基准长度Ld
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
图5-6 V带轮的轮槽截面
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
V带已经标准化,其标准为GB/T 11544—1997,普通V 带的型号按截面尺寸由小到大分为Y、Z、A、B、C、D、E 七种。V带的截面积越大,其功率的传递能力也越大。基准 长度Ld标准系列见表5-1
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
5.1 摩擦轮传动 5.2 带传动 思考题
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
5.1 摩 擦 轮 传 动
5.1.1
图5-1所示为两个相互压紧的圆柱形摩擦轮,两轮之间 由于压紧而产生一定的正压力,工作时,当主动轮受外力作 用而旋转时,主动轮就依靠两轮间产生的摩擦力带动从动轮 一起旋转,从而实现运动和动力的传递。因此,摩擦轮传动 是利用两轮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 种机械传动。只要两轮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使主动轮产生的 摩擦力矩能克服从动轮上产生的阻力矩,就能保证传动的正 常进行。

机械基础 模块一 带传动和摩擦轮传动

机械基础 模块一 带传动和摩擦轮传动

一、带传动
1.组成及工作原理
带传动是一种通过中间挠性件(传 动带)将主动轴上的运动和动力传 递给从动轴的机械传动方式。根据 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摩擦型和 啮合型两种类型。带传动一般是由 主动轮、从动轮、紧套在两轮上的 传动带及机架组成,如图1—2所 示。工作中依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 的摩擦(或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 力。
1.平带传动的常见形式
2.平带的接头形式
二、平带传动的张紧
带传动在工作时带与带轮之间需要一定的张紧力,当带工作一段时 间之后,就会因塑性变形而松弛,使初拉力下降。为了保证带的传动能 力,应将带重新张紧。张紧装置分定期张紧和自动张紧两类。
任务实施
一、确定平带传动的长度
L
2a
2
(d 2
d1 )
(d 2
d1 )2 4a
2 480 (180 50) (180 50) 2
2
4 480
1330mm
将计算出的理论长度加上接头量、悬垂量等圆整成标准长度, 取长度1250mm。
二、选择接头方式
本任务可以考虑用粘接法连接平带的接头。粘接前将带的两端削成斜面, 斜面的长度约为带厚度的20~25倍,在斜面上涂上黏结剂,将涂有黏结剂的 部分搭接后压紧,待自然干燥后即可使用 。
任务分析
V带传动与平带传动相比,承载能力更大,应用更加广泛;V带也不像平带一样 有接头,因而传动更平稳;V带和V带轮都是标准件,它们的基本参数都已经标 准化、系列化。下面学习V带传动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达到合理选用、正确 安装、张紧和维护的目的。
一、V带的结构和标准
1.V带的结构
V带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其工作面是
与轮槽相接触的两侧面,带与轮槽底面不 接触。其横截面结构如图1-7所示,它主 要由包布、顶胶、承载层和底胶四部分组 成。包布的材料是帆布,它是V带的保护 层。

汽车机械基础第二节 摩擦轮传动

汽车机械基础第二节 摩擦轮传动

第二节摩擦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2.1摩擦轮传动2.1.1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1.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最简单的摩擦轮传动如图3-1所示,它是由两个摩擦轮、一个机架、一个压缩弹簧和一个滑块所组成,工作时,利用两个摩擦轮被互相压紧后在接触处产生的摩擦力来实现传动。

摩擦轮传动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图3-1Ff=ƒQ式中Fƒ—摩擦力(N)ƒ—动摩擦因数(见表2-1)Q—两轮接触处的压紧力(N)从动轮2处产生的摩擦力矩Mf(N·mm)为Mƒ=Fƒr2=ƒQ r2式中r2—从动轮半径(mm)正常工作时应保证摩擦力矩不小于工作所需要的力矩。

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出现打滑,使传动失效。

为了传动可靠,引入可靠系数K(K=1.25-3),则摩擦传动的计算压紧力Q(N)为摩擦轮的宽度b(mm)可用两轮接触线上的许用单位压力[q]求出式中[q]—许用单位压力(N/mm)查表2-1。

为了保证两轮全宽接触,摩擦轮宽度b不宜过大,一般取b≤2r1。

2.传动比的计算如图3-1所示,如果要使两个摩擦轮在接触处不产生滑动,则接触点上两轮的线速度应该相等。

即摩擦轮传动在实际正常工作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摩擦轮在接触点两侧的弹性变形量不一样大,造成在两轮接触处产生相对滑动,称之为弹性滑动,故摩擦轮传动的实际传动比为式中ε—摩擦轮传动的弹性滑动率(即速度损失率),当两摩擦轮的材料为钢材时,ε≈0.2%;钢对夹布胶木时,ε≈1%;钢对橡胶时,ε≈3%;在一般计算时可不予考虑。

3.摩擦轮传动的特点1)传动平稳,运转时无噪声。

2)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3)过载打滑,可防止重要零件损坏。

4)传动形式可多种多样,故适用范围广。

5)由于存在弹性滑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

6)传动效率低,工作表面易磨损,易发热、不宜传递较大的力矩。

7)需要增加压紧装置,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力较大。

2.1.2摩擦轮传动的类型和应用摩擦轮传动按传动比是否固定,可分为定传动比和变传动比两大类。

精密机械基础-第9章带传动

精密机械基础-第9章带传动

啮合传动型(同步带)
传动比准确,速比恒定,传动比范围大,允 许线速度高,传动效率可达98%,结构紧凑.
第二节
中心距 a
小带轮上的包角
1 180
D 2 D1 a
带传动的计算基础
大小带轮的直径D1, D2
一、带传动的几何关系
57.3
带的基本长度
L 2a

2
D1
第九章
1 概述
带传动
2 带传动的计算基础 3 V带传动的设计基础
试验台
矿山机械
印刷机械
建筑机械
第一节 概述
带传动:利用张紧在带轮上的传动带与带 轮的摩擦或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分类-根据传动原理的不同 1. 摩擦传动型 2. 啮合传动型(同步带)
摩擦传动型
结构简单、 传动平稳、具 有过载保护功 能,但不能保 证恒定的传动 比,传动精度 较低。
两轮转速
v1
n1 D 1
60 1000
v2
n2 D 2
60 1000
滑动率 -从动轮速度的降低率

v1 v 2 v1

n1 D 1 n 传动比
i
n1 n2

D2 D 1 (1 )
第三节
(1) V带的结构
V带传动的设计基础
D2
D 2 D1
4a
2
当 D1=D2=D时
L 2 a D
传动带张紧
静止时传动带应张紧在带轮上,使得 带与带轮接触间产生一定的压力。 带两边拉力相等,为初拉力F0
常用张紧方法:调节两轮中心距, 利用张紧轮
滑道式
摆架式
张紧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有效拉力 : 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之差为:
F1 F2 Ft
Ft即为带传动所能传递的有效圆周力,称为有效拉 力
4、有效圆周力Ft、带速v、和传递功率P之间 的关系为:
p Ftv 1000
松、紧两边拉力的变化关系为:
所以
F1 F0 F0 F2
F1 F2 2F0
可得
F1
F 0
Ft 2
带处轮于轮同槽一的位Ld 基置准宽度:位置与所配用V带节面
带轮的基准直径:带轮在基准宽度处的直径
基准长度:基准宽度所在剖面长度为基准长 度(在规定的张紧力下)
(二)带轮结构(图7-11、表7-4) 1、实心式 2、辐板式 3、孔板式
三、带传动的几何关系(图7-12) : 1、带轮直径D1和D2 2、中心距a 3、带长度L 4、包角α
2 4 175.8N sin 169.8 2
Kα——包角修正系数; q-V带单位长度质量(kg/m),见表 7-
11
(九)确定带轮的结构尺寸:
在满足D1≥Dmin的前提下,若选取较小的D1 值,可以减小重量和传动的外廓尺寸,但弯 曲应力的增大会影响带的疲劳寿命。
为了得到合理的设计方案,必要时可取多 组数据进行试算,根据设计要求从中选择最 合理的尺寸参数。
2、圆锥摩擦轮传动(图7-5b) 法向力Fn可以分解为径向力Fr和轴向力Fa
。故圆锥摩擦轮传动中作用在轴上的载荷有圆 周力Ft,径向力Fr和轴向力Fa。
Fr1 Fn cos1, Fa1 Fn sin 1 Fr2 Fn cos 2 , Fa2 Fn sin 2
六、摩擦轮材料要求: 1、弹性模量要大 2、摩擦系数要大 3、表面接触强度和耐磨性要好 4、在干摩擦条件下,吸湿性要小
实际传动中,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2小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1,滑动 率为
v1-v2 ε= -------×100%
v1 4、传动比
n1
D2
i= ------- = ---------------
n2
(1-ε)D1
传动比一般可到7(有时可到10);
手动仪器中,传动比可高达25,多用作微动装置(图7-4)
1
n1D1
七、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与计算 1、已知的数据和条件: 传动的用途和工作情况; 传递的功率; 主从动轮的转速或传动比; 原动机类型;传动空间尺寸的限制。
2、需要确定的是 : 带的型号; 带轮的直径; 带的长度; 传动中心距; 带的根数; 作用在 轴上的载荷; 带轮的结构等。
169.8
120
7)计算V带的根数
z
pd
9
3.52
( p0 P0 )K a Kl (2.29 0.17) 0.98 1.06
8)计算作用在轴上的载荷FZ
z4F0500来自2.5 Ka1
pd zv
qv2
500
2.5 0.98
1
4
9 10.6
0.10
(10.6)
2
N
Fz
2zF0
sin
a1 2
解:
1)选择V带型号根据题意,考虑到载荷变动较 小,由表7-5查得Ka=1.2。则 Pd=P Ka=7.5w X 1.2=9 kW 根据 Pd=9kW和n1=1440r/min, 由图 7-17确定选取 A型普通 V带。
2)确定带轮直径D1、D2: 由图7-17可知,A型V带推荐小带轮直径
D1=112-140mm 考虑到带速不宜过低,否则带的根数将要增多 ,对传动不利。因此确定小带轮直径 D1=140mm。 大带轮直径:
(一)选择V带的型号 根据计算功率Pd和小带轮转速n,由图7
-17选取
Pd PK A
式中P——传递的名义功率; Pd——计算功率; Ka为工作情况系数,按表7-5选取。
(二)确定带轮直径D1、D2: 最小带轮基准直径D1表7-6
带轮直径愈小,带在带轮上的弯曲程度 愈大,带中的弯曲应力也就愈大,致使带的 寿命降低。
四、法向力的计算
1、圆柱摩擦轮传动
K 1000P K 1000X60X1000P
Fn= ---× ------ = --- × ------------------
f
v
f
πD1n1
式中P——传递的功率;
D1——主动轮直径; n1——主动轮转速; f——摩擦系数,见表7-1;εδ
K——载荷系数。对于功率传动,K=1.2~1.5 ;对于示数传动,K=3.0。
2、圆锥摩擦轮传动(两轴相互垂直的圆锥摩擦 轮传动图7-3)
两轮接触面间所需的法向力Fn计算,其 中D1应为主动轮的平均直径Dm1。
Fn
19.1106
KP fDm1n1
五、作用在轴上的载荷
1、圆柱摩擦轮传动 作用在轴上的载荷如图7-5a所示,其中径向 力Fr等于法向力Fn,其方向永远指向轮心; 圆周力Ft在主动轮上与回转方向相反,在从 动轮上与回转方向相同
Ft
2F0 (e fva 1) e fva 1
e fva F1 Ft e fva 1
1 F2 Ft e fva 1
避免打滑的条件为:有足够的fv、α值和F0值
五、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一)由紧边和松边拉力所产生的应力 (二)由离心力产生的应力 (三)带在带轮上弯曲产生的应力
(一)由紧迫和松边拉力产生的应力: 紧边和松边拉力产生的应力分别为:
例题7- 1设计某传动装置中的V带传动。传递 功率P=7.5kw,电动机为Y系冽三相异步电动 机,电动机转速(主动轮转速) n1 = 1440 r /min,从动轮转速 n2=720r·min’,载荷变动 较小,两带轮中心距大约为850mm,希望大 带轮直径不超过280mm,每日工作不超过16h 。
D2
n1 n2
D1(1 )
1440 140(1 0.02)mm 720
274mm
由表7-7,取D0=280mm。
3)验算带速
v D1n1 140140 m • s1 10.6m • s1 25m • s1
601000 601000
4)确定带的基准长度根据题意, 初定中心距a=850mm,带的 长度L为:
1、弹性滑动:带与轮之间因弹性产生的滑动
在带绕上从动轮时,带和带轮具有同一 速度,但当带继续前进时,却不是在缩短而 是被拉长,使带的速度领先于带轮,这种现 象称为带的弹性滑动。
2、打滑: 带与带轮之间产生全面滑动
3、滑动率: (图7-16) 传动中由于带的滑动引起的从动轮速度
的降低率称为滑动率
1 2 n1D1 n2D2
(3)采用具有张紧轮的传动(图7-9C)
二、V带和带轮 (一)V带 1、组成(图7-10) : (1)强力层 (2)填充物 (3)外包层
按截曲尺寸的不同有七种型号(表7-2)
2、普通V带长度(表7-3)基准宽度制(另 一种是有效宽度制
V带的节面:V带上规定的一个面
基准宽度制:以基准线的位置和宽度来定义 的为度)
第三节 摩擦无级变速器(图7-6)
1、无级变速器应用的场合: (1)运转中需经常连续地改变速度 (2)探求最佳工作速度 (3)某些仪器设备中的计算装置和测试装置 ( 4)缓速起动
2、无级调速组成: (图7-7) (1)传动机构 (2)加压装置 (3)调速机构 3变速范围
Rb
i12max i12 min
(三)验算带速: 带速一般限制在 5-25m/s范围内 带速过高将产生较大的离心力;
当传递功率一定,带速过低将引起力的 增大,使得带的根数增多。
(四)确定带的基准长度: 传动中心距a最大值受安装空间的限制,
而最小值则受最小包角的限制。 若中心距没有限定时,可按下式初定中心距:
0.7D1 D2 a0 2D1 D2
三、圆锥摩擦轮(图7-3)
1、用于两相交轴传动
2、主、从动轮轴间夹角
β=δ1+δ2
常δ1+δ2=90,故该传动的传动比
n1
D2
sinδ2
i= ------- = --------------- = --------------
n2
(1-ε)D1 sinδ1(1-ε)
式中δ1、δ2——主动、从动摩擦轮的半锥顶角
(七)计算V带的根数:
z
P0
Pd P0
Ka KL
式 单中根VP带0—的—基i=本l额、定特功定率基(准k长W度)、,平见稳表工7-作8情;况下 Kα——包角修正系数,考虑 α / 180o时对传
动能力的影响,见表 7-9; KL——带长修正系数,考虑到带长不为特定基
准长度时对寿命的影响,见表7-3; 表7-Δ1P00——i≠1时,单根V带额定功率的增量 ,见
1
F1 A
2
F2 A
式中A——带的横截面积。
(二)由离心力产生的应力: 离心力产生的应力为
c
Fc A
qv 2 A
式中q——每米带长的质量 v——带速
当带在工作中沿带轮作圆周运动时,将产生 离心力该离心力虽只发生在带作圆周运动的 部分,
(三)带在带轮上弯曲产生的弯曲应力 (图7-14 )
1、假定带是弹性体,带的最外层应力σb为
F2
F0
Ft 2
5、欧拉公式:开始打滑时,F1 和F2的关系
F1 F2e fva
式中e ——自然对数的底2.7183;
——包角(rad),通常取小带轮的包角。
fv ——当量摩擦系数;对于平带fv f , ;对
于 V带 fv f / sin( / 2)
6、带传动的张紧力为F0时所能传递的最大有 效圆周力:
b
Ey
E / 2
D /
2
E
D
式中 E ——带材料的弹性模量; y ——由中性层到最外层的距离; ——中性层的曲率半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