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动态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系统动态设计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机械系统动态力学模型,从而为进行 机械系统动态力学特性分析提供条件; 2)选择有效的机械系统动态优化设计方法,以获得一个具有 良好的机械系统动态性能的产品结构设计方案。
动态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模态分析和模态综合理论。采用的 主要的方法有:有限元分析法、模型试验法及传递函数分析法。
n2
n
(9-2)
式中,F
为激振力幅值,N;A
为振幅,N;K

系统的静刚度,N/mm;
为激振力的角频率,rad/s;
n
为系统的固有角频率,rad /s;
为系统的阻尼比。
其中
n 2 fn
fn
n 2
1 2
K m
式中,f n
为系统的固有频率,Hz。
从式(9-2)中不难发现,要提高机械系统结构的动刚度,可采用 措施是:
动刚度是衡量机械系统及结构抗振能力的常用指标,在数值上 等于单位振幅所需的动态力,即
KD
F A
(N/mm)
(9-1)
为研究问题方便,现采用单自由度系统动刚度表达式,来定性 地分析影响动刚度的各种因素。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受简谐激振力作 用时,其动刚度可用下式表示
KD
F A
K
(1 2 )2 (2 )2
机械系统旋转物体的失衡有如下三种情况:
① 静不平衡
旋转物体上的各偏心质量产生的合力不等于零,即 F 0 ,这
种不平衡力可以在静力状态下确定,故称静不平衡。
② 动不平衡
旋转物体上的各偏心质量合成出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 同一直线上的不平衡力,物体在静止时虽然获得平衡,但在旋转时
就会产生一个不平衡力偶,即M 0 ,这种不平衡只能在动态下确
K m
由式(9-5)可知,当 n 时 x 。
则 n
K m
为转轴的临界转速。
3.动平衡技术
(1) 旋转物体的失衡
一台设备在安装投产使用过程中,由于受温度、应力等各种工 况的影响,会引起变形、不均匀腐蚀和磨损,这些均可破坏转子动 平衡状态,并能导致旋转机械故障的发生。
旋转物体失衡的本质是质量中心与回转中心不相重合,即存在 偏心质量,旋转时将会产生离心力。
影响旋转轴临界转速的因素主要有: (1)轴系的结构特征,即转轴的几何尺寸、支承间跨距、材料 的弹性模量、联轴器的质量和刚度,以及支承座、底板、基础的动 刚度、轴承、密封的动特性等因素都影响旋转轴的临界转速。 (2)各转子之间的联结条件。
图9-1所示为具有一个圆盘的轴。 则轴的横向弯曲刚度如下式所示:
K
48EI l3
(9-3)
式中,E
为轴的弹性模量。
图9-1 转轴高速旋转时 产生的偏心距e及 轴的挠变形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关 于x 的运动方程式
m(x e) 2 Kx (9-4)
式中,m
圆盘质量,kg;ω
轴的旋转角速度,rad/s。
由上式可以得出
xe
(
2
K m
) 1
(9-5)
又因:
n
第9章 动态设计
Ⅸ Dynamic Design
来自百度文库
第9章 动态设计
内容简介
随着现代机械日益向大型化、高速化、精密化和高效率化方向 发展,机械系统的振动问题日益突出,良好的机械系统动态性能已 经成为产品开发设计中的重要的优化目标之一。
本章的主要内容:
➢ 机械系统动态设计的基本概念 ➢ 动态设计基本原理及主要过程 ➢ 轴类部件的动态分析和设计方法
定,故称动不平衡。
③ 混合不平衡
一个物体既存在静不平衡又有动不平衡,即:F 0 、M 0 。
混合不平衡是物体失衡的普遍状态,特别是长度与直径比 L/D较大 的物体,多产生混合不平衡。
(2)转子常用的平衡方法
下面就具体的旋转物体如何进行其平衡说明如下:
1) 刚性旋转零件的平衡
对于如轮盘、砂轮、齿轮、汽车轮胎等这类轴向长度较小的薄 盘形旋转零件,不平衡惯性力偶一般可忽略,只要在一个校正平面 上加上校正配重,在低速平衡机上就可进行平衡。对于平衡精度要 求不高的其他情况也可以在静平衡机上进行静平衡。
9.1 概述
所谓“动态设计”是指机械结构和机器系统的动态性能在其图 纸的设计阶段就应得到充分考虑,整个设计过程实质上是运用动态 分析技术、借助计算机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来实现的,达 到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的目的。
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指机械系统本身的固有频率、阻尼特性 和对应于各阶固有频率的振型以及机械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响应。
机械系统的建模方法分为两大类: ● 理论建模法
● 实验建模法
(1) 理论建模法按机械系统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技巧,因而有多 种方法(一般主要采用有限元方法和传递矩阵法);
(2) 实验建模法是指对机械系统(实物或模型)进行激振(输 入),通过测量与计算获得表达机械系统动态特性的参数(输 出),再利用这些动态特性参数,经过分析与处理建立系统的数 学模型。
模态分析法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系统固有特性分析和动态响应分 析。
系统固有特性包括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模态振型和模态阻尼 比等参数。
进行固有特性分析是为了避免系统在工作时发生共振或出现有 害的振型,并且为系统进一步的响应分析作准备;
动态响应分析是计算系统在外部激振力作用下的各种响应,包 括位移响应、速度响应和加速度响应,并将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系统对外部激振响应会导致系统内部产生动态应力和动态位移,从 而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或产生较大的噪声。
9.2 动态设计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进行动态设计将要用到如下概念及计算:
● 动刚度 ● 转轴的临界转速 ● 动平衡技术 ● 求解平衡方程组
1. 动刚度
机械系统(机器或机械结构)是一个弹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 受到交变激振力的作用而产生振动,从而影响机械系统的工作精度 和使用寿命。
组成机械系统的零部件的抗振性能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机械 系统的振动稳定性。提高机械结构动态性能及抗振性能的关键是提 高其动刚度,机械结构动态设计的核心就是如何设计出动刚度较高 的结构。
(1) 提高机械系统结构的静刚度; (2) 提高固有频率,使结构在远离固有频率的低频率工作,以避 免产生共振,从而提高系统的动刚度; (3) 增加结构阻尼。
2. 转轴的临界转速
机械系统或机械传动部分的轴系是一个具有无穷多个自由度的 弹性系统,因而具有无穷多个固有频率。当轴系的旋转角速度与系 统的某一固有频率重合时将会发生共振,有可能使传动部件和支撑 它的固定部件承受过大的载荷,甚至引起过大的变形,使密封、轴 承等的失效。通常,把发生共振时的转速称之为临界转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