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轴瓦的刮研
轴瓦的刮研
剖分式滑动轴承安装摘要:对矿山大型设备剖分式滑动轴承安装、安装间隙的调整厦润滑原理作了详细的介绍,对矿山设备的安装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矿山设备滑动轴承安装使用剖分式滑动轴承又称对开式滑动轴承,由轴承器、轴承座、对开轴瓦、垫片、螺栓等组成,新桥硫铁矿选矿厂有5台2700×3600型球磨机、2台2100×3600型棒磨机、5台400kW同步电机均使用剖分式滑动轴承。
了解该形式轴承结构、润滑原理及安装工艺,对矿山这些大型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1 润滑原理这种轴承润滑形成大致有3个过程,轴静止时由于自身重量而处于最低位置,润滑油被轴颈挤出,轴承与轴颈侧面之间形成楔型油隙,当轴颈旋转时,由于油的粘性在金属表面附着力,油层随轴一起旋转,油层经过楔形油隙时,由于分子受到挤压和本身动能,对轴产生压力将轴向上抬起,当达到一定速度时,油对轴压力增大,轴与轴承表面完全被油膜隔开,从而形成了液体动压润滑。
形成液体动压润滑的条件是:① 轴颈与轴承配合后应有一定间隙,一般等于颈直径的1/1000~3/1000;② 轴颈必须有一定的线速度,以建立足够的油楔压力;③ 两工作面间必须连续充满一定粘度润滑油。
2 剖分式滑动轴承安装(1)轴承座安装。
对开轴瓦、轴承座、轴承盖安装时应使轴瓦背与轴承座孔接触良好,如不符台要求应以轴承座孔为基准刮厚壁轴瓦,轴瓦剖分面应比轴承座剖分面高出△h,一般△ h= 0.O5~ 0.Im m 。
(2)轴承表面与轴承座之间接触面积,上瓦不得小于40 ,下瓦不得小于50 ,并且要求接触面积均匀,不允许下瓦底部与两侧出现间隙,一旦下瓦两侧有间隙,使轴瓦承受到压强增大,就导致很快磨损。
轴瓦和轴承座之间的接触斑点应为1~2点/cm ,过少会导致轴瓦加剧磨损变形破裂。
(3)轴承与轴颈安装。
安装轴承时,必须注意轴瓦与轴颈间接触角和接触点。
轴瓦与轴颈之间的接触面所对应圆心角称为接触角,此角过大影响润滑油膜的形成,破坏润滑效果,使轴瓦很快磨损;过小会增加轴瓦压强,也会使轴瓦加剧磨损。
如何对滑动轴承轴瓦进行刮研
如何对轴瓦进行刮研滑动轴承是靠平滑的面来支撑转动轴的,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面,它是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但起动时摩擦阻力较大(因轴瓦要承载转子自身重量,起动时转速低)。
轴被轴承支撑的部位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合起支撑轴颈作用的零件称为轴瓦,轴瓦由瓦体和轴承衬(表面合金)组成,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轴与轴瓦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从而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轴瓦表面合金磨损,油膜还具有较强的吸振能力。
如果存在润滑不良,则轴瓦与轴之间会直接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特殊的有一定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会将轴瓦烧坏,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高温过高、润滑油存在杂物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轴瓦瓦衬变形直至烧瓦。
轴瓦刮研就是将精车后的弧面与所装配的轴进行刮合,通常是内孔面,轴瓦的瓦衬一般都要进行刮研,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成品瓦侧隙可以达到要求,下瓦接触角、面就要根据现场轴颈经旋转后的情况来进行刮研,因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
轴瓦刮研的目的是为了瓦衬形成圆的几何形状,使轴瓦与轴颈间存在楔形缝隙,以保证轴颈旋转时,摩擦面间能形成楔形油膜,使轴颈上升离开瓦衬,在油膜的浮力作用下运转,以减轻与瓦衬的摩擦,降底其磨损与动力的消耗,从而可以通过向轴瓦供油,带走轴瓦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冷却轴承,并且在轴瓦与轴颈间隙形成稳定的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油膜,以保证液态润滑。
轴瓦的光洁度及平整越好越有利于油膜形成(也包括侧隙油带的形成),下瓦接触角内一般是建立油膜产生油压的区域(也就是说下瓦接触角内是油膜压力区),现有的轴瓦刮研方法所加工出的轴瓦表面的光滑、平整度较低,在滑动轴承工作时难以形成稳定的油膜,从而轴与轴瓦之间的磨擦阻力大,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大,磨损加剧,使用寿命短,维护频繁、成本高。
轴瓦的刮研是按轴瓦与轴承的配合来对轴瓦表面进行刮研加工,使其在接触角范围内贴合严密和有适当的间隙,从而达到设备中能形成良好的油膜。
轴瓦修刮
滑动轴承的轴瓦怎样刮研轴瓦的瓦衬一般都需要进行研刮。
轴瓦研刮的目的是为了是瓦衬形成圆的几何形状,使轴瓦与轴劲间存在锲形缝隙,以保证轴经旋转时,摩擦面间能形成锲形油膜,使轴径上升离开瓦衬,在油膜的浮力作用下运转,以减轻与瓦衬的摩擦,降低其磨损与动力的消耗,轴瓦的检查与研刮可采用着色法或干研法,大型电机长用干研法.用着色法的检查与刮研可采用着色法或干研法,大型电机长用干研法.用着色法检查时,先清扫轴瓦,检查轴瓦应无脱壳,裂纹,硬点以及密集的砂眼等缺陷.在轴颈上涂一层薄而匀的红丹或铅粉之类的显示剂。
注意不要涂的太浓,否则会影响检查工作的准确性。
因为太浓时将使一些不需要研刮的地方"染色"。
轴颈涂红丹后。
再放到轴瓦的表面上并转动两、三圈。
这样轴瓦上的凸出处将由涂料显示出来。
然后提起转轴,取出轴瓦,检查轴瓦表面上染色点的分布情况。
要求在轴瓦中心60-70度夹角内,每平方厘米有2-3点为合适,不宜过多或过少。
若不符合要求时,须再进行刮瓦,用三角刮刀先将大点刮碎,密点刮稀。
然后沿着一个方向顺次普刮一边,必要时可刮两边。
每遍之间刀痕方向应相交形成网络状、鱼鳞状。
刮完后用白布沾酒精或甲苯清洗瓦面等,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符合要求。
1。
压铅丝检测过盈量;2。
调节好过盈量后再压铅丝检测瓦量,或用塞尺检测;3,根据检测量刮研上下瓦,刮研量各半,刮研过程严格控制刮削量,瓦口处适当放大,刮研要均匀;4。
刮好后统一刮油花;注:如果刮削水平欠佳,每刮研一次必须上轴研磨,剔除高点,保证75度的接触量。
先对轴瓦进行粗刮,将红丹油均匀的涂在轴瓦上,将轴瓦在轴上沿圆周转动数次,转动角度大于300,由于轴瓦制造误差接触点很少,此时可以对轴瓦的全长进行粗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刮研效率,每刮一次用金相砂纸沾上机油或煤油轻轻摩擦瓦面(注意:不可用其他粒度大的砂纸或砂布,也不能用力摩擦瓦面,因为瓦面很软,砂粒容易嵌入瓦面。
),利用刀口尺和手电筒检查轴瓦较大面积的不平处,如此反复待接触面积达到30%左右,粗刮完成。
纺织机械滑动轴承的刮削技巧
纺织机械滑动轴承的刮削技巧我是一名从事保全钳工实习教学工作多年的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对纺织机械上运用的滑动轴承维修技术进行总结,本人以下详细介绍纺织机械滑动轴承的刮削技巧方法。
一、轴瓦安装及检测瓦背与瓦座的接触面积首先将机体瓦座与轴瓦瓦背的贴合面擦干净,并在机体瓦座弧中涂上显示剂,然后把两下瓦安装在瓦座中,使两者相对往复转动一定的角度,最后吊出下瓦,检测瓦背与瓦座的接触情况,如果接触面积达到70%以上,就说明两者配合良好,如果接触面积小于70%,在设备运转时,下瓦就会极容易产生角偏移,因而必须将瓦背进行刮削,使其接触面积达到70%以上。
二、刮削轴瓦刮瓦的程序是:先粗、细刮下瓦,在粗、细刮上瓦,尔后精刮整瓦,最后刮侧间隙及存油点。
1.下瓦的粗、细刮削。
首先把两下瓦安装在机体的瓦座中,并使下瓦在横向上保持基本水平,然后将齿轮轴放在两下瓦中,并沿着其正常运转方向转动2-3圈,然后测量齿轮轴的水平度,最后将齿轮轴吊走,这时,应根据轴颈与两瓦的接触情况以及两瓦的相对标高,可以开始对两瓦同时进行粗刮。
粗刮时,应首先考虑齿轮轴的水平度,粗刮的头几遍,刀法应当重,刀的运动距离为30-40mm。
在粗刮过程中,应将基础弧面全部刮去,没有接触到的则不允许刮削。
当两瓦的接触湖面达到50%左右,齿轮轴的水平度在0.25mm/1000mm之内为止,至此,就完成了下瓦的粗、细刮削工作。
2.上瓦的粗、细刮削。
上瓦的粗、细刮削的方法及其要求与下瓦的粗、细刮削方法及其要求基本相同,两者所不同的是应把上瓦放在齿轮轴上进行对研,故从略。
3.上、下轴瓦的精刮削。
上、下瓦经过了粗、细刮削后,已经在接触角内有了接触斑点,但接触斑点较大,尚需要进一步进行精刮,这时应按照下面第三部分介绍的测量轴瓦的顶隙的方法,计算出轴瓦结合面的加垫厚度,拧紧螺栓,使齿轮轴按其正常运转方向转动1-2圈后,拆掉上瓦,吊走齿轮轴,最后进行破大点的精刮工作,直至接触面上的接触点在每25mm×25mm面积内不少于4-5个点为止。
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办法与应用
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办法与应用摘要:滑动轴承是机械重要零件之一,滑动轴承的间隙质量直接影响着油膜的形成,关系到工作运转的平稳性、旋转精度和吸振能力的强弱,承受冲击载荷的大小、工作温度的高低和抗磨性强度以及轴承使用寿命的长短,因此,对滑动轴承的刮研、安装和修配非常关键,本文主要是调查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现状,了解其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措施确保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办法应用有成效。
关键词:滑动轴瓦;刮研;修配办法引言: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滑动轴瓦的应用,无论是人们日常生活,还是电机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滑动轴瓦。
由此可见,滑动轴瓦的重要性是十分显著的。
随着电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滑动轴瓦的应用逐渐增多,在电机长时间的运转过程中会加快滑动轴瓦的损耗。
因此,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办法与应用研究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对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是专业性的操作,需要具有工作能力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所以,如何能有效的为完成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是每个从业人员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的特点(1)复杂性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工作的主要服务内容之一就是为保证电机设备的稳定运行的,它使用的刮研和修配工作技术比较复杂。
在近年来,电机的应用逐渐增多,人们对于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业化时代的发展下,滑动轴瓦也随之开始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
因此,需要故障检修人员对于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这项工作内容有一个较全面、清楚的概念认识,能够快速的找到并处理故障。
(2)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强重视对相关资料的数据进行分析收集和智能化处理,充分积极地发挥我国现有的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技术知识和智能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出这些现代化设备应有的技术价值和管理作用,相信在我国未来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办法的应用中,这些智能化设备数据的智能化运用程度才会显得越来越高。
(3)技术性和专业性鲜明随着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步,滑动轴瓦的刮研和修配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它能够有效地解决滑动轴瓦的运行故障,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这一切对于有效提高电力的安全运行系数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滑动轴承(轴瓦)的刮研
B
剖分式滑动轴承的装配(轴瓦装配)
剖分式向心滑动轴承,主要用在重载大中型机器上, 如冶金矿山机械,大型发电机,球磨机,活塞式压缩机及 运输车辆等。其材料主要为巴氏合金,少数情况下采用铜 基轴承合金。在装配时,一般都采用刮削的方法来达到其 精度要求,保证其使用性能。因此,刮削的质量对机器的 运转至关重要。削刮质量不好,机器在试车时就会很容易 地在极短的时间内是轴瓦由局部粘损而达到大部分粘损, 直至轴被粘着咬死,轴瓦损坏不能使用。所以在刮削轴瓦 时都由技术经验丰富的钳工操作。下面详细介绍泵房式滑 动轴承(轴瓦)的装配要求及削刮轴瓦的方法。
轴瓦装配
削刮轴瓦,在粗刮与细刮时要同时考虑与轴相关件的情况,如中心距偏 差、步轮齿面的接触状况等,以便使轴的位置准确。由机械加工造成的微小 积累误差,可通过刮削得到进一步的消除。较大误差,刮削是无法解决的。
图二 轴瓦的油槽带与润滑油楔分布
轴瓦装配
(3)润滑油楔。润滑油楔位于接触范围角a值之内油槽带与轴瓦的连接处,
由手工刮削而成(俗称刮瓦口)。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存油冷却轴瓦与
轴,二是利用其圆弧楔角,在轴旋转的带动下,将润滑油,由轴向宽度的面,
连接不断地吸向承载部分,使轴瓦与轴有充分良好的润滑。润滑油楔部分是
滑动轴承的分类
一、滑动轴承的形 式和结构
按构造分: 整体式
需从轴端安装和拆 卸,可修复性差。
剖分式 (对开式)
可以直接从轴的中 部安装和拆卸,可 修复。
按尺寸分 薄壁滑动轴承
厚壁滑动轴承
节省材料,但刚度不 足,故对轴承座孔的 加工精度要求高 。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 度,可降低对轴承座 孔的加工精度要求。
瓦合缝处垫片应与瓦口面的形状相同,其宽度应小于轴承
滑动轴承的检修
二、滑动轴承的检修工艺
2.轴瓦的刮研
轴瓦的刮研就是根据轴瓦与轴颈的配合要求来对轴瓦表面 进行刮研加工。重新浇铸乌金的轴瓦在车削之后、使用前 要进行刮研。
(1)检查轴瓦与轴颈的配合情况。将轴瓦内表面和轴颈擦 干净,在轴颈上涂薄薄一层红油(红丹粉与机油的混合物), 然后把轴瓦扣放在轴颈处,用于压住轴瓦, 同时周向对轴颈 做往复滑动,往复数次后将轴瓦取下,查看瓦面。此时瓦表 面有的地方有红油点,有的地方有黑点,有的地方呈亮光。 无红油处表明轴瓦与轴颈没有接触,间隙较大;红点表明二 者虽无接触,但间隙较小;黑点表明它比红点高,轴瓦与轴略 有接触;而亮点表明接触最重,亦即最高点,经往复研磨,发 出了金属光泽。
二、滑动轴承的检修工艺
一、轴瓦的检查及刮研
1.轴瓦缺陷的检查
轴承解体后,用煤油、毛刷和破布将轴瓦表面清洗干净, 然后对轴瓦表面做外观检查,看乌金层有无裂纹、砂眼、重 皮和乌金剥落等缺陷。 将手指放到乌金与瓦壳结合处,用小锤轻轻敲打轴瓦,如结 合处无振颤感觉且敲打声清脆无杂音,则表明乌金与瓦亮无 分离。还可用渗油法进行检查,即将轴瓦浸于煤油中3~ 5min,取出擦干后在乌金与瓦衬结合缝处涂上粉笔末,过一 会儿观察粉末处是否有渗出的油线,如无则表明结合良好, 钨金与瓦壳没有分离。
二、滑动轴承的检修工艺
(2)根据配合情况刮削轴瓦。现场多用手工方法对轴瓦进行 刮削,使用工具为柳叶刮刀或三角刮刀。刮削是针对瓦面上 的亮点、黑点及红点,无红油瓦无须刮削。对亮点下刀要重 而不僵,刮下的乌金厚且呈片状;对黑点下刀要轻,刮下的乌 金片薄且细长;对红点则轻轻刮挑,挑下的乌金薄且小刮刀 的刀痕下一遍要与上一遍呈交叉状态,形成网状,使轴承运 行时润滑油的流动不致倾向一方,这就完成轴瓦的第一次刮 削。
回转窑滑动轴承机械刮研的实践应用
1前言众所周知,为了实现回转窑滑动轴承衬瓦、球面瓦、轴承座各部件表面之间的良好接触,大多是先在工厂内人工进行粗略的刮研,然后再在施工现场安装过程中人工进行精确的刮研。
“粗刮”和“精刮”本身并没有严格的界线,技术说明中也没有明确定义刮研效果与技工水平高低直接相关。
对于海外E P 项目来说,由于地域文化、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不同,业主会认为本来只需在工厂内完成的工作,却移到了施工现场进行,会认为这样的操作增加了现场安装的工作量,不符合合同的要求。
施工单位和业主之间易产生分歧甚至会增加额外费用,发生诸多问题。
本文借助某海外E P 项目施工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对回转窑滑动轴承的衬瓦、球面瓦、轴承座各部件采用机械刮研的装配工艺实践应用进行介绍,供同仁参考。
2项目简介2.1项目基本情况摘要:介绍了机械刮研的步骤、检测方法和工装胎具的制作,采用机械刮研能够满足滑动轴承瓦温监测报警值在60℃以内的要求。
关键词:轴承;衬瓦;刮研中图分类号:T Q 172.622.2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6171(2020)06-0041-04D O I :10.19698/j .c n k i .1001-6171.20206041通讯地址: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300400;收稿日期:2020-04-28;编辑:张志红回转窑滑动轴承唐锋P r a c t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f o r Me c h a n i c a l S c r a p i n g &G r i n d i n g o f R o t a r y K i l n S l i d i n g B e a r i n gT A N G F e n g(T i a n j i nC e m e n t I n d u s t r yD e s i g n&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C o .,L t d .,T i a n j i n3004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I n t r o d u c i n g t h e s t e p s o f t h e m e c h a n i c a l s c r a p i n g ,d e t e c t i o n m e t h o d s a n d f a b r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s c r a p i n g t o o l s .A d o p t i n g o f t h e m e c h a n i c a l s c r a p i n g c a nm e e t 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t h a t t h e m o n i t o r i n g a l a r mv a l u e o f t h e s l i d i n g b e a r i n g b u s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i s c o n t r o l l e d w i t h i n 60℃.K e y w o r d s :b e a r i n g ;b u s h i n g ;s c r a p i n g某公司海外2000t /d 水泥生产线项目于2019年末建成投产,此项目中方以E P 承包模式参与,其熟料煅烧设备采用 3.8m ?56m 预分解回转窑。
轴瓦刮研
低速、重载向心滑动轴承轴瓦面的刮研滑动轴承分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和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过去往往认为象水泥生产机械中的回转窑和球磨机等这些低速、重载设备的向心滑动轴承难于形成完全的液体润滑,而是处于混合润滑状态中,属于非液体摩擦轴承。
根据摩擦学的理论,混合摩擦和液体摩擦可用膜厚比λ值的大小来大致区分:λ=h min /R a Σ式中:h mi n —两粗糙面间的最小油膜厚度;R a Σ—两表面的综合粗糙度,R a Σ=2a22a1R R +,μm ;R a 1、R a 2—分别为两表面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μm 。
当λ<0.4时为边界摩擦,载荷完全由微凸体承担;当0.4≤λ≤3.0时为混合摩擦,载荷由微凸体与油膜共同承担,油膜承担载荷的比例随λ值的增大而增大,在λ=1时,油膜所承担的载荷可达到70%;当λ>3~5后则为液体摩擦。
低速、重载滑动轴承轴颈表面粗糙度R a 1一般为0.8μm ;轴瓦经过较认真的刮削后,其表面粗糙度可认为达到∇5以上,R a 2=3.2μm ,适当跑合后光洁度还要更高些。
虽然刮削后的轴瓦表面不平度和表面形状误差还较大,但由于轴瓦材料是白合金或青铜,对轴颈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可以不考虑它们的影响。
于是,综合粗糙度R a Σ=222.38.0+=3.3(μm)如果最小油膜厚度能达到0.01~0.02mm ,膜厚比λ就会大于3~5,形成液体润滑。
不论是要建立液体润滑还是混合润滑都要使轴承滑动表面间形成动压油膜。
为形成流体动压润滑,应当把轴承合金瓦或铜瓦面刮研成一略大于轴颈的圆柱体,使两表面间自然形成一弯曲的楔形空间,这是我们研刮向心滑动轴承轴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1) 轴瓦面形状研刮低速、重载轴承的轴瓦通常是180°或120°瓦。
把已研刮好球面瓦背的轴瓦倒扣在轴颈上进行对研。
对研时,沿着圆周方向来回运动轴瓦,幅度要大;刮削时,着重刮削在宽度上不对称的接触斑点。
滑动轴承的刮研与测量
滑动轴承的刮研与测量一.轴瓦安装与检测瓦背的接触要求:首先将机体瓦座与轴瓦瓦背的贴面清理干净,并在机体瓦座中涂红丹显示剂(厚度小于0.003),然后把两下瓦安装在瓦座中,使两者相对往复转动一定角度(30°-45°),最后吊起下瓦,检查与瓦座的接触率与角度(表一)。
如接触率与角度低于要求,在减速机运行时,轴瓦就会产生角度位移,研点分布应保证在接触角的两侧较中间多。
刮研上瓦同样,测量时用塞尺测量。
二、轴瓦地刮研刮研轴瓦应以轴为基准,两者对研后利用曲面刮刀进行刮削。
刮研良好的轴瓦,不但能使轴瓦受力均匀,而且还为轴瓦的润滑创造条件。
轴瓦的刮研一般分粗刮、细刮和精刮三个过程。
在粗刮阶段刮刀可采用正前角刮削,刀迹宽,行程长,刀迹要连成一片,不可重复;细刮阶段宜采用小前角刮刀刮削,刮去粗刮的高点,按一定方向依次刮削,两次刮削交叉45°—60°,点越疏刮削面积越大;在精刮阶段最好用负前角刮刀刮削,为检查轴瓦的刮削情况,所涂的显示剂一定要薄而均匀,以便观察。
在刮研轴瓦时,不仅要使接触点、接触角符合技术要求,而且还要使顶隙,侧隙达到允许的数值。
通常刮研方法是:先刮研接触点(表二),同时照顾接触角,最后再刮侧隙。
刮瓦的程序是:先粗、细刮下瓦,再粗、细刮上瓦。
尔后精刮整个瓦,最后刮侧隙和存油点。
上、下轴瓦与轴颈的接触点要求表二:接触角αα角范围内接触点(点数/25x25mm)α=120°(稀油)转速轴瓦内径r/min≤180>180-360>360-500≤300432>300-500543>500-1000654>10008651、下瓦的粗、细刮研:首先把两下瓦安装机体瓦座上,并使下瓦在横向保持基本水平,然后将齿轮轴放入两下瓦中,并沿其正常运转方向转动2---3圈。
然后测量轮轴的水平度并作记录。
最后将齿轮轴吊走,这时应根据轴颈和两瓦的接触情况及两瓦的相对标高开始对两瓦同时进行粗刮。
简析滑动轴承的刮研及组装
简析滑动轴承的刮研及组装摘要:滑动轴承是一种重要的机械部件。
滑动轴承的间隙质量对油膜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它与工作运行的平稳性、旋转精度和吸振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它所能承受的冲击载荷的大小、工作温度的高低和抗磨性的强度,以及轴承的使用寿命的长短,所以,对滑动轴承的刮研、安装十分关键,本文就对开式滑动轴承的刮研工作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滑动轴承;刮研;组装引言轴承既是机械设备的支撑构件,又是用于支撑轴上转动的零件,按其摩擦特性可将其分类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
按照受力方向分为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向心止推轴承等等。
安装轴承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将轴向力,施加到所安装的轴承的端面上。
尽可能不要对滚动物体造成干扰。
组装的方式主要有:锤打组装、压力组装、热组装和冷冻组装等。
关于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该怎样进行组装,多年来通过对轴承知识的全面理解,与大家分享了有关组装的一些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手工刮研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与不可取代手工刮研指的是利用刮刀、基准表面、测量工具和显示剂,以手动操作的方式,边研点测量,边刮削加工,使工件达到工艺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密合性等要求的一项精加工工序。
它以其简单、通用、小余量、高精度等优点,在机器、工具的制造及机械装备的维护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人工磨削加工的一些特性,使其在现代化生产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刮削是用手完成的,它简单、灵活,不受工件的尺寸、形状及工作部位的影响。
第二,刮削面的接触点分布较均匀,具有较好的储油性和耐磨性。
第三,由于刮削时的切削余量比其他方法小,且刮削时不会对工件造成任何应力或热应力的影响,所以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
第四,刮削可以按照特定的需要,将机床的轨道表面刮成中间的凸起或中间的凹陷等形状。
第五,在总装过程中,可以采用刮削对尺寸链进行修正。
二、安装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属于一种具有滑动摩擦性质的轴承,它的特征是工作平稳、可靠噪声小、能承受重载荷以及较大的冲击负荷,按照其结构形式,它可以被划分为整体式、剖分式和内柱外锥式等。
如何进行滑动轴承的刮研
如何进行滑动轴承的刮研本文源于: 转载需注明出处刮研前,应仔细检查轴颈是否光滑,是否有锈蚀、碰伤等缺陷,如有应先设法消除;然后,检查轴颈和轴的接触情况,检查方法,在轴径上涂上薄薄一层显示剂(如红丹粉、红倩油等),接着将轴颈装于轴承内,用手向正反方向转动两三转,将轴取出,检查轴承上着色点的分布情况,如果着色点分布不正常或根本转不动,才能着手刮研。
刮研时,应根据情况,采取先重后轻、刮重留轻、刮大留小的原则。
开始几次,手可以重一些,多刮去一些金属,以便较快地达到较好的接触。
当接触区达到50%时,就应该轻刮。
每刮完一次,将瓦面擦净,再将显示剂涂在轴颈上校核检查,再根据接触情况进行刮研,直到符合技术要求为止。
刮研检查可以使用显示剂,但对接触点要求很高的精密轴承,刮研的最后阶段不能使用显示剂。
因为,涂显示剂后,轴承上的着色点过大,不易判断实际接触情况。
此时,可将轴颈擦净,直接放在轴承内校核,然后将轴取出,可以看出轴承上的亮点,即为接触点。
再对亮点进行刮研,直到符合技术要求为止。
刮研时,不仅要使接触点符合技术要求,而且还要使侧间隙和接触角达到技术要求。
一般先研接触点,同时也照顾接触角,最后再刮侧间隙。
但是,接触部分与非接触部分不应有明显的界限,用手指擦抹轴承表面时,应觉察不出痕迹。
开油槽要靠经验,但主要是掌握原则:1、润滑油应从油膜压力最小处输入轴承;2、油槽开在非承载区,否则会降低油膜的承载能力;3、油槽轴向不能开通,以免油从油槽端部大量流失;4、水平安装轴承油槽开半周,不要延伸到承载区,全周油槽应开在靠近轴承端部处。
另外,在轴瓦顶部开进油孔,油槽可围绕进油孔为中心,开宽度与孔径相等的油槽,形状可采取“一”字形、“×”字形、“王”字形等。
最新滑动轴承的刮研与安装课件PPT
100以下
3~5 1000~2000 20~25
100~500
10~15 2000以上 25以上
500~1000
15~20
8、检查轴承和轴承座的接触情况: 轴瓦的瓦背与瓦座的接触面积应大于70%,而且分布均 匀,其接触范围角a应大于150 °,其余允许有间隙部分的 间隙b不大于0.05mm。
9、油槽和油楔的检查标准:
二、剖分式滑动轴承的检查
• (一)、剖分式滑动轴承拆卸 • 1、拆卸 • ①、拆除轴承盖螺栓,分2—3次拆完,卸下轴承盖。 • ②、将轴吊出。 • ③、卸下上瓦盖与 • 下瓦座内的轴瓦。
二、剖分式滑动轴承的检查
2、拆下轴承后,用煤油,汽油或其他清洗剂,将轴瓦 彻底清洗干净。
二、剖分式滑动轴承的检查
4、油孔及油槽
• 轴承中分面,常布置成与载荷垂直或接近垂直。 • 大型液体滑动轴承常设计成两边供油的形式,既有利 • 于形成动压油膜,又起冷却作用。
一、滑动轴承的基础知识
4、油孔及油槽
• 宽径比B/d----轴瓦宽度与轴颈直径之比。 • 液体润滑摩擦的滑动轴承:B/d=0.5 ~1 • 非液体润滑摩擦的滑动轴承:B/d=0.8 ~1. 5
凸耳(定位唇)定位
一、滑动轴承的基础知识
4、油孔及油槽
为了把润滑油导入整个摩擦面间,轴瓦或轴颈上须开 设油孔或油槽。
对于液体动压径向轴承,有轴向油槽和周向油槽两种 形式可供选择。
轴向油槽
一、滑动轴承的基础知识
4、油孔及油槽
• 作用:把润滑油导入轴颈和轴承所构成的运动副表面。
一、滑动轴承的基础知识
• (一)、剖分式滑动轴承的应用
• (二)、剖分式滑动轴承(轴瓦)的装配要求及刮削 轴瓦的方法。
轴瓦刮研培训讲义
一、滑动轴承简介(一)滑动轴承的材质轴承合金(通称巴氏合金或白合金)常用的滑动轴承材料有轴承合金(又叫巴氏合金或白合金)、耐磨铸铁、铜基和铝基合金、粉末冶金材料、塑料、橡胶、硬木和碳-石墨,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聚甲醛(POM)、等。
轴承合金是锡、铅、锑、铜的合金,它以锡或铅作基本,其内含有锑锡(Sb-Sn)或铜锡(Cu-Sn)的硬晶粒。
硬晶粒起抗磨作用,软基体则增加材料的塑性。
轴承合金的弹性磨量和弹性极限都很低,在所有轴承材料中,它的嵌入性及摩擦顺应性最好,很容易和轴颈磨合,也不易与轴颈发生咬粘。
但轴承合金的强度很低,不能单独制作轴瓦,只能贴附在青铜、钢或铸铁轴瓦上作轴承衬。
轴承合金适用于重载、中高速场合,价格较贵。
(二)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区别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区别首先表象在结构上,滚动轴承是靠滚动体的转动来支撑转动轴的,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点,滚动体越多,接触点就越多;滑动轴承是靠平滑的面来支撑转动轴的,因而接触部位是一个面。
其次是运动方式不同,滚动轴承的运动方式是滚动;滑动轴承的运动方式是滑动,因而摩擦形势上也就完全不相同。
滑动轴承,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
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
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
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
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
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浇铸的减摩材料层称为轴承衬。
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滑动轴承材料。
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转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
如果由于润滑不良,轴瓦与转轴之间就存在直接的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于特殊的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足于将轴瓦烧坏。
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温度过高、润滑油存在杂质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烧瓦。
烧瓦后滑动轴承就损坏了。
轴瓦的刮研的要求
轴瓦得刮研得要求轴瓦就是直接支撑轴得。
当轴在轴瓦内旋转时,由于摩擦力得原因,必然要产生热量。
如果轴与轴瓦得接触面不良好接触就是保证在某几个小点或某一块面积上,这样破坏了油膜,该处所受得压力所产生得摩擦力必然比接触均匀得地方大得多,因而在运转时,发出得热量就大,轴承温度就必然高。
相反,如果轴与轴瓦接触得很好,各处受力均匀摩擦面油膜完整,运转时,虽然也发出热量,但热量较小,而且分布在整个轴承上,这部分热量很容易散失,因此轴承不会产生高热。
为了保证轴与轴瓦能很好得接触,对轴瓦要进行细致得刮研。
刮瓦一般先刮下瓦(因下瓦就是受压得)后刮上瓦。
刮瓦要在设备精评以后进行。
首先在轴颈上涂一层薄薄得红铅油,然后盘动轴使轴在轴瓦内正反各转一周,使瓦与轴颈摩擦后,将轴吊起,结果在瓦面较高得地方。
在刮削时,每刮一遍应改变一次方向,使刮痕之间成60°—90°交角。
继续数次接触点逐渐增加,最后色斑均匀分布,达到规定得标准为止。
一般下瓦与轴成60°—90°得接触角,在此范围内,接触点应该中间密,两边逐渐变疏,不应该使接触面与非接触面间间有明显得界限。
接触角还不能过大或过小,当角度过大会影响润滑油膜得形成,因而得不到良好得润滑,轴瓦会很快磨损,若角度过小,则增加轴瓦得压强,这样也会增加轴瓦磨损。
在刮下瓦得同时,还要找正轴得水平度。
轴与瓦得接触点要求规定:重负荷与高速运转设备:每平方厘米3—4点中等负荷运转设备:每平方厘米2—3点低速运转设备: 每平方厘米1—2点上瓦德刮研法与下瓦相同在瓦上着色时,一定要装上轴,将轴承盖用螺丝紧固好,并撤掉瓦口上得垫片,保证上瓦能够很好得与轴颈接触。
轴瓦间隙得检查方法滑动轴承得间隙有两种:一种就是径向间隙,另一种就是轴向间隙。
径向间隙主要作用就是积聚与冷却润滑油,以利于形成油膜,保持液体摩擦。
径向间隙在一般情况下顶间隙为0、001—0、002,侧间隙为顶间隙一半,在水平面上越往下越小。
轴瓦安装与刮研
剖分式滑动轴承的装配(轴瓦装配)剖分式向心滑动轴承,主要用在重载大中型机器上,如冶金矿山机械,大型发电机,球磨机,活塞式压缩机及运输车辆等。
其材料主要为巴氏合金,少数情况下采用铜基轴承合金。
在装配时,一般都采用刮削的方法来达到其精度要求,保证其使用性能。
因此,刮削的质量对机器的运转至关重要。
削刮质量不好,机器在试车时就会很容易地在极短的时间内是轴瓦由局部粘损而达到大部分粘损,直至轴被粘着咬死,轴瓦损坏不能使用。
所以在刮削轴瓦时都由技术经验丰富的钳工操作。
下面详细介绍泵房式滑动轴承(轴瓦)的装配要求及削刮轴瓦的方法。
1、轴瓦与瓦座和瓦盖的接触要求(1)受力轴瓦。
受力轴瓦的瓦背与瓦座的接触面积应大于70%,而且分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a应大于150 °,其余允许有间隙部分的间隙b不大于0.05mm。
如图1所示。
(2)不受力轴瓦与瓦盖的接触面积应大于60%,而且分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a应大于120°,允许有间隙部位的间隙量b,应不大于0.05mm。
如图1所示。
图一轴瓦与瓦座、瓦盖的接触要求(3)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应以瓦座与瓦盖为基准,用着色法,涂以红丹粉检查接触情况,用细锉锉削瓦背进行修研,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接触斑点达到每25mm23~4点即可。
(4)轴瓦与瓦座、瓦盖装配时,固定滑动轴承的固定销(或螺钉)端头应埋入轴承体内2~3mm,两半瓦合缝处垫片应与瓦口面的形状相同,其宽度应小于轴承内侧1mm,垫片应平整无棱刺,瓦口两端垫片厚度应一致。
瓦座、瓦盖的连接螺栓应紧固而受力均匀。
所有件应清洗干净。
2、轴瓦刮削面使用性能要求的几大要素(1)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接触斑点要求。
轴瓦的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要求见表1。
表1轴瓦的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要求图示名称通用技术要求重载及其它要求接触面要求如下图接触面积要求分布均匀轴瓦上瓦下瓦上瓦下瓦a120°120°90°90°在特殊情况下,接触范围角a也有要求为60°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瓦合缝处垫片应与瓦口面的形状相同,其宽度应小于轴承
内侧1mm,垫片应平整无棱刺,瓦口两端垫片厚度应一致。
瓦座、瓦盖的连接螺栓应紧固而受力均匀。所有件应清洗
干净。
轴瓦装配
2、轴瓦刮削面使用性能要求的几大要素 (1)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接触斑点要求。
轴瓦的接触范围角a与接触面要求见表1。
轴瓦装配
• 在特殊情况下,接触范围角a也有要求为60°的。对于接 触范围角a的大小和接触斑点要求,通常由图样明确地给 出。如无标注,也无技术文件要求的,可通用技术标准规 定执行。(参照表1)轴瓦的接触斑点要求,可参照表2中 数值要求,对轴瓦进行刮削和检验。
轴向 凸缘定位 ----将轴承一端或两端做凸缘。 定位 凸耳(定位唇)定位
凸缘
凸耳
紧定螺钉 周向定位
销钉
三、轴承的油孔和油槽 作用:把润滑油导入轴颈和轴承所构成的运动副表面。
F 进油孔
油槽
开孔原则:
1)尽量开在非承载区,尽量不要降低或少降低承载区
油膜的承载能力;
2)轴向油槽不能开通至轴承端部,应留有适当的油封面。
由两段不规则的圆弧组成的一个圆弧楔角,它将油槽带和轴瓦工作接触面光
滑地连接起来,其形状如图3所示。与油槽带连接部分要刮得多一些,并将油
槽带连接处加工棱角刮掉,在润滑楔角中部至接触面过渡处,刮成圆弧楔角
形。图中b的尺寸为油槽带与润滑楔角连接处尺寸,视轴瓦的大小,一般在
0.10~0.40mm之间。刮削润滑楔角,要在轴瓦精刮基本结束时进行,不易提
b、油槽带分布在上、下轴瓦结合部位处(两侧)。如图2所示。油槽带成圆弧 楔形,瓦口结合面处向外侧深度一般在1~3mm。视轴瓦的大小,油槽带宽 度h一般为8~40mm。油槽带单边距轴瓦端面的尺寸b一般为8~25mm。上 述要求通常在图样上明确标出。油槽带的长度为轴瓦轴向长度的85%左右, 是一个能存较大量的润滑油的带状油槽,便于轴瓦与轴的润滑与冷却,油槽 带通常由机械加工而成,也有钳工手工加工的。
单轴向油槽在最 大油膜厚度处 F φa
双轴向油槽开在
δ
δ
轴承剖分面上
形式:按油槽走向分——沿轴向、绕周向、斜向、螺 旋线等。
轴承中分面常布置成与载荷垂直或接近垂直。载荷倾斜时结构如图 大型液体滑动轴承常设计成两边供油的形式,既有利 于形成动压油膜,又起冷却作用。
45˚
d
宽径比B/d----轴瓦宽度与轴径直径之比。重要参数 液体润滑摩擦的滑动轴承: B/d=0.5~1 非液体润滑摩擦的滑动轴承: B/d=0.8~1.5
轴瓦装配
•
1、轴瓦与瓦座和瓦盖的接触要求
• (1)受力轴瓦。受力轴瓦的瓦背与瓦座的接触面积应 大于70%,而且分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a应大于150 °, 其余允许有间隙部分的间隙b不大于0.05mm。如图1所示。
• (2)不受力轴瓦与瓦盖的接触面积应大于60%,而且 分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a应大于120°,允许有间隙部位 的间隙量b,应不大于0.05mm
剖分式向心滑动轴承,主要用在重载大中型机器上, 如冶金矿山机械,大型发电机,球磨机,活塞式压缩机及 运输车辆等。其材料主要为巴氏合金,少数情况下采用铜 基轴承合金。在装配时,一般都采用刮削的方法来达到其 精度要求,保证其使用性能。因此,刮削的质量对机器的 运转至关重要。削刮质量不好,机器在试车时就会很容易 地在极短的时间内是轴瓦由局部粘损而达到大部分粘损, 直至轴被粘着咬死,轴瓦损坏不能使用。所以在刮削轴瓦 时都由技术经验丰富的钳工操作。下面详细介绍泵房式滑 动轴承(轴瓦)的装配要求及削刮轴瓦的方法。
轴瓦装配
(2)油线与瓦口油槽带
a、半开式滑动轴承,都是采用强力润滑,油槽一般都开在不受力的上瓦上 (上瓦受力较小)。截面为半圆弧形,沿上瓦内周180°分布,由机械加工而 成。油槽中间位置与上瓦中心位置的油孔相通,两端连接瓦口油槽带,由于 上瓦有间隙量存在,润滑油很容易进入上瓦面与轴上,其主要作用是能将润 滑油畅通地注入轴瓦内侧(径向)的瓦口油槽带。
滑动轴承的分类
一、滑动轴承的形 式和结构
按构造分: 整体式
需从轴端安装和拆 卸,可修复性差。
剖分式 (对开式)
可以直接从轴的中 部安装和拆卸,可 修复。
按尺寸分 薄壁滑动轴承
厚壁滑动轴承
节省材料,但刚度不 足,故对轴承座孔的 加工精度要求高 。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 度,可降低对轴承座 孔的加工精度要求。
前刮削。
图三 润滑楔角示意图
轴瓦装配
4)轴瓦的顶间隙与侧间隙
a、轴瓦的顶间隙,在图样无规定时,根据经验可取轴直径的1‰~2‰,应按转 速。载荷和润滑油粘度在这个范围内选择。对高质量。高精度加工的轴颈, 其值可降到5/10000。
b、侧间隙在图样上无规定时,每面为顶间隙的1/2。侧间隙需根据需要刮削出来。 但在刮削轴瓦时不可留侧间隙,因刮轴瓦时,需确定轴在180°范围内的正确 位置,此时需有侧间隙的部位应暂时作为轴的定位用,要在轴瓦基本刮削完 毕时,将侧间隙轻轻刮出。侧隙部位由瓦口的结合面处延伸到规定的工作接 触角度区,轴向与油槽带、润滑楔角相接,此部位是不应与轴有接触的,刮 削时应注意这点。留侧隙的目的,是为了散失热量,润滑油由此流出一部分 并将热量带走。侧隙不可开得过大,这样会使润滑油大量地从侧隙流走而减 少轴与轴瓦所需用的润滑油量,这点应特别注意。侧隙如图4所示,最宽处b 为瓦口计划面处,尺寸为规定侧间隙的最大值。侧隙与瓦口平面处的尖角应 倒角,视轴瓦大小,一般为1×45°~3×45°。侧隙基本上是由两段不规则的圆 弧组成的。 图四 侧间隙示意图
按材料 分类
单一材料
两种材料
强度足够的材料可 以直接作成,如黄 铜,灰铸铁。
轴承衬强度不足, 故采用多材料制作。
按加工 分类
铸造
轧制
铸造工艺性好, 单件、大批生产 均可,适用于厚 壁轴承。
只适用于薄壁轴 承,具有很高的 生产率。
二、轴承的定位方法
目的:防止轴承与轴承座之间产生轴向和周向的相 对移动。
图二 轴瓦的油槽带与润滑油楔分布
轴瓦装配
(3)润滑油楔。润滑油楔位于接触范围角a值之内油槽带与轴瓦的连接处,
由手工刮削而成(俗称刮瓦口)。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存油冷却轴瓦与
轴,二是利用其圆弧楔角,在轴旋转的带动下,将润滑油,由轴向宽度的面,
连接不断地吸向承载部分,使轴瓦与轴有充分良好的润滑。润滑油楔部分是
轴瓦装配
• 图一 轴瓦与瓦座、瓦盖的接触要求
轴瓦装配
• (3)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应以瓦座与瓦盖为基准,用着
色法,涂以红丹粉检查接触情况,用细锉锉削瓦背进行修
研,直到达到要求为止。接触斑点达到每25mm23~4点 即可。
•
(4)轴瓦与瓦座、瓦盖装配时,固定滑动轴承
的固定销(或螺钉)端头应埋入轴承体内2~3mm,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