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单味中药总结汇总

合集下载

执业药师 中药学二 全部单味中药重点总结小德制作

执业药师 中药学二 全部单味中药重点总结小德制作

3
槟榔配伍南瓜子杀绦虫
陈皮 枳实 枳壳 木香 沉香 川楝子小毒 薤白 青皮 荔枝核 乌药 甘松 青木香小毒 香附 玫瑰花 梅花 佛手 香橼 橘红 化橘红 柿蒂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温肾纳气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疏肝解郁,和中,化痰 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散寒 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消食 降气止呕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调经止痛之要药 消食药 山楂 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肉积,泻痢腹痛 麦芽 消食和中,回乳,疏肝 30-120g,回乳60g,米面之积 莱菔子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 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化坚消石 神曲 消食和胃 外感表证,与药石类同用以赋形助消化 稻芽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茯苓 薏苡仁 猪苓 泽泻 车前子 滑石 木通 通草 瞿麦 萹蓄 冬葵子 灯芯草 石韦 海金沙 萆薢 地肤子 金钱草 茵陈 广金钱草 连钱草
利水渗湿药 易耗伤津液 利水渗湿,安神,健脾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不安 寒热虚实各种消肿 菌核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清补淡渗之品 炒用健脾 利水渗湿 水湿内停要药 利水渗湿,泄热 清泻肾与膀胱之热 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分清浊而止泻 以子明目 利尿通淋,清解暑热 外用清热收湿敛疮 六一散 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 上清心火,下利小便 湿热淋痛水肿之要药 利水清热,通气下乳 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去卖血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湿疹,阴痒 利水通淋,下乳,润肠通便 利尿通淋,除烦 心火至口舌生疮 1-3g 利尿通淋,凉血止血,清肺止咳 血淋 十尾鸟飞两只 利尿通淋,止痛 砂淋 诸淋症涩痛 宜包煎 孢子 利湿浊,祛风湿 膏淋 白浊及湿盛带下要药 解痹 利尿通淋,祛风止痒 热淋 疮疹湿痒要药 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石淋 排结石 带黄退黄:郁金 黄连 黄芩 清热利湿,退黄 湿热黄疸要药 清热除湿,利尿通淋,退黄 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重要知识点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重要知识点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重要知识点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一、重点药对比学习香薷麻黄微温,兼和中化湿而祛暑,习称“夏月麻黄”,善治暑天感寒饮冷、阳气被遏之头痛、形寒、发热无汗及腹痛吐泻性温,发汗力强,善治风寒表实无汗。

此外,麻黄又善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咳喘等。

均能发汗解表、利水退肿,治表证无汗、水肿及小便不利。

荆芥防风生用辛散,长于散风,为发表散风通用药,发汗力较强,又能透疹疗疮止痒,治麻疹不透、疮疡初起兼表及风疹瘙痒;炒炭涩敛而止血,治吐衄下血及崩漏。

防风则甘缓不峻,为治风通用药,发汗力较弱,又能胜湿止痛,治表证夹湿、风寒湿痹、头风头痛;祛风解痉,治破伤风、小儿惊风。

均性微温,均能发汗解表,且药力较麻、桂平和,既善治风寒表证,又治风热表证。

桑叶菊花桑叶性寒,作用偏于肺,疏散力较菊花强;又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还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衄咯血。

菊花性微寒,作用偏于肝,平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兼治肝风头痛;又善清热解毒,治痈肿疮毒。

均善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及肝阴不足之视物昏花。

柴胡、升麻、葛根虽均为解表升阳之品,但性能主治有别。

首先,虽均能解表,但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经,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感冒高热;升麻辛微甘微寒,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主治风热头痛而少用;葛根甘辛性凉,主入脾、胃经,善发表解肌退热,主治外感表证项背强痛。

其次,虽均能升阳,但柴胡、升麻能升清阳而举陷,多与黄芪、人参等相伍,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葛根则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泻痢,多用治泻痢。

其三,升麻、葛根均能透疹,治麻疹不透,而柴胡不能。

其四,柴胡又善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升麻又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葛根又能生津止渴,治热病伤津及内热消渴。

竹叶淡竹叶竹叶卷心竹叶源于乔木或灌木状竹的叶,清心除烦力强,并能生津,热病心烦多用;又兼辛味,清中兼散,能凉散上焦风热,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

常用单味中药大总结(中药学专业知识二2020-国家执业药师考试

常用单味中药大总结(中药学专业知识二2020-国家执业药师考试
第八章 理气药 化痰
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化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消食。 橘红: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散寒。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香橼: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佛手: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破气消积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温肾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温肾纳气。 散结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疏肝解郁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川楝子:(疏肝),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梅花:疏肝解郁,和中,化痰。 玫瑰花: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其他: 甘松: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第 1页
第二章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除烦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生津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明目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青葙子: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其他: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第四章 祛风湿药 1.祛风寒湿药 止痛 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 川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定惊 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止痒 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解蛇毒。 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下乳,止痒。 舒筋活(通)络 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 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消肿。 通经络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 2.祛风湿热药 利水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 桑枝:祛风通络,利水。 降血压 豨莶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 臭梧桐: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 活血通络 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 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化痰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单味中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单味中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单味中药第一章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本类药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性善发散,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

主具发散解表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风湿等。

按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常将本类药物分为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两类。

使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要注意掌握用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以免损伤阳气和津液;体虚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忌服;对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要慎重使用;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而降低疗效。

多选题考点第一节辛温解表药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1)风寒表实无汗证。

(2)肺气不宣的喘咳证。

(3)水肿兼有表证者。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者忌服。

桂枝【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病证】(1)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2)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癥瘕。

(3)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4)虚寒腹痛。

(5)阳虚水肿,痰饮证。

紫苏【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主治病证(3)气滞胎动证。

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生姜【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功效】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4)(荆芥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证。

防风【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2)破伤风,小儿惊风。

羌活【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病证】风寒湿痹。

细辛【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尤宜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较甚者),阳虚外感。

(2)鼻渊头痛。

(3)头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

(4)寒饮咳喘。

白芷【功效】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中药二》常用单味中药总结

《中药二》常用单味中药总结

《中药二》常用单味中药总结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1.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平喘宜蜜炙,主治风寒表实无汗证。

药理作用:升压、强心。

2.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主治阴暑证。

水煎凉服。

夏月麻黄。

3.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既走表,又走里。

治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皆宜。

4.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5.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呕家圣药。

6.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炒炭)。

解表散风通用药。

7.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治风通用药。

8.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上半身风寒湿痹痛,太阳头痛。

9.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少阴头痛,寒饮伏肺要药。

10.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阳明头痛。

11.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颠顶头痛。

12.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治鼻渊头痛要药。

13.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14.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平喘宜蜜炙,主治风寒表实无汗证,药理作用升压、强心:麻黄既走表,又走里。

治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皆宜:桂枝主治阴暑证,水煎凉服,夏月麻黄: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麻黄、香薷解鱼蟹毒:紫苏、生姜呕家圣药:生姜疮家圣药:连翘上半身风寒湿痹痛:羌活寒饮伏肺要药:细辛止痒:苍耳子、荆芥透疹:荆芥、西河柳解肌:桂枝、葛根风寒湿痹痛:羌活、白芷、藁本、苍耳子通窍:细辛、白芷、辛夷、苍耳子(鼻渊头痛要药)头痛:少阳头痛:柴胡、阳明头痛:白芷、太阳头痛:羌活、少阴头痛:独活、细辛、颠顶头痛:藁本、项背强痛:葛根第二节辛凉解表药1.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2.牛蒡子(寒):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上清宣肺气而祛痰止咳,下利二便而导热毒外出。

3.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利咽开音。

咽痛音哑。

4.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执业药师中药二单味药知识点总结及巧计方法

执业药师中药二单味药知识点总结及巧计方法

主治:阴虚外感,阴虚发热,骨蒸潮热,产后虚

04
胡黄连
退虚热,清疳热,清湿热,解热毒
05
银柴胡
退虚热,清疳热
3 CO泻下M药 PL
ETION
1 攻下药
番泻叶:
1、性能特点:味甘、苦、性寒 2、功效:大量用(>3g)-泻热通便 少量用(<3g)-健胃消积 3、主治:热结便秘、食积胀满、水肿胀满 4、用法用量:入煎剂或开水冲服,缓下用1.5-3.0g,攻下用5-10g。入汤剂应后下
1
2
3
4
紫草
红得发紫:凉血活血 花多解郁,草多解毒:解毒 哥哥姐姐产生不和,牛吃草坪偷偷过 河:透疹
5
6
赤芍
玄参(玄玄)
印度玄学不散场 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清热凉血, 润肠
北风女子-脾气火爆-打人 芍肝血痛:清肝火,清热凉血,散瘀 止痛
白芍
南方女子:温柔、平和、内敛 芍肝血痛:柔肝止痛,平肝抑阳,敛 阴止汗,养血调经
山豆根
见根则热:清热解毒 火焰山:火毒蕴结所致的咽喉肿 痛,消肿利咽
01
青黛
青:清热解毒 惊!黛玉咳血! 定惊,肝火扰肺(青入肝),凉 血消斑
04
02
板蓝根
见根则热:清热解毒 老板头大,买二两盐:大头瘟疫(清热 解毒),二(板蓝根、大青叶),凉血,
利咽
03
大青叶
一大两小: 大-大头瘟疫-板蓝根-二两盐-凉血,利咽
2 清热燥湿药(三黄苦胆:黄芩、黄连、黄柏、苦参、龙胆)
黄连(中年人)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中年人-苦!
A B
C
黄芩(年轻人)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芩、黄连、 黄柏) 年轻人-生孩子-出血:安胎,止血 肺热咳嗽(只有黄芩):勤劳,累 咳嗽了

2020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单味药汇总)

2020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单味药汇总)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嘴,利水消肿 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炭)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疹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腋 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散风寒,通鼻窍 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弊,熄风止瘁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解表,除烦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疏散风热,明目退黯,止血 生用: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膝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清热除烦,利尿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清肝明日,润肠通便 清热养肝,明目退黯 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疏散风热,明目退黯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 清热凉血.活血散,退虚热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清热解毒,疏敞风热.消肿散结,利尿
地骨皮 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
胡黄连 退虚热.除肩热,清湿热.解热毒
银柴胡 退虛热.清疤热

中药学专二单味中药速记

中药学专二单味中药速记

第一章解表药3.5分)—、辛温解表药1麻桂香姜发汗,香麻利水力缓;麻黄宣肺平喘,和中化湿寻香。

桂枝解肌助阳,温通经脉用常。

姜紫发散解表,鱼蟹中毒可疗;生姜温胃止呕,温肺止咳可投;紫苏行气宽中,胎动恶阻可控。

2、羌防苍藁祛风解表,散寒除湿止痛可靠。

防风解痉擅长,苍耳通窍除湿止痒棒。

羌活善治肩痹,藁本巅顶尤宜。

3、苍芷辛细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通窍均好。

苍耳上能通脑,苍耳止痒除湿,上下内外通使。

白芷善治阳明,止带排脓止痒;辛夷通窍绝妙。

细辛专攻少阴,温肺化饮止咳棒;4、荆芥西河柳祛风透疹,荆芥解表,散风通用疹痒无论风寒风热,炒碳止血;西河柳除湿。

二、辛凉解表药:1薄荷牛蒡子与蝉蜕,疏风利咽透疹兼备;薄荷疏肝清利头目,牛蒡解毒消肿祛痰;蝉蜕明目退翳,开音止痉。

2、桑菊木贼与蝉蜕,疏风明目病邪退;桑菊均可平肝阳,菊花清热解毒良。

桑叶木贼凉血止血,桑叶清肺润肺效切,蝉蜕开音止痉特别。

3、葛根柴胡与升麻,发表退热疗效佳;升阳原理各不一,升柴举陷配黄芪。

葛根升阳以止泻,项背强痛效特别,解肌缓急生津切。

升麻葛根又透疹,升麻解毒是特征。

柴胡和解少阳,疏肝调经效强。

4、蔓荆薄荷疏散,清利头目同甘;蔓荆祛风止痛性寒,薄荷透疹利咽疏肝。

5、淡豆豉发表,除烦;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第二章清热药7.5分)一、清热泻火药1石知天芦四药对,清热泻火入肺胃。

石膏敛疮止血生肌,芦知花粉滋阴生津。

知母善润上中下,肺胃肾阴全靠他;花粉排脓消肿,引产孕妇禁用。

芦根清肺透表,除烦止呕利尿。

2、栀子竹叶淡竹叶,禾U尿泻心除烦热。

栀子解毒消肿止痛强,凉血止血利湿而退黄。

3、密蒙青箱谷决夏,清肝明目效不差。

决明善通便润肠,夏枯消肿散结效良,谷精疏散风热常用。

二、清热燥湿药三黄燥湿泻火解毒,龙胆专攻肝胆效宏;苦参尤善祛风止痒,下行利尿杀虫效强。

三、清热凉血药玄地凉血养阴润肠,玄参解毒散结火降。

赤紫丹凉血活血,牡丹退虚热效确,赤芍止痛清肝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