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真情──《记念刘和珍君》细节描写赏析

合集下载

纪念刘和珍君赏析

纪念刘和珍君赏析

纪念刘和珍君作者简介---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字豫才,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人物简介---刘和珍:刘和珍,江西省南昌人,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宣战,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写作背景本文写作背景为三一八惨案。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基本概念1. 本文锋芒所向主要是段政府(当局者)和流言家(几个所谓学者文人)。

2.处于中间状态的“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

3.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文章结构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重难点探究1.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为写作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 答:作者通过反复描写她的微笑与和蔼,从侧面表面情愿群众的身份与形象,让读者了解是怎样一批可歌可泣的青年们。

段政府是如何残害他们的,那些流言这是如何污蔑他们的。

写刘和珍遇难时的一系列镜头,向读者展现惨案发生的真实现场;再以追悼会上程君的一番话,真切的反应了惨案发生后正义的人们是如何深切悼念死者的。

从而是人们更好的记住“国民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2.如何理解“真的猛士”?答:鲁迅在文章中以猛士的姿态出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更加强调。

“真的猛士”又是一面立在庸人面前的镜子。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3单元-7记念刘和珍君 Word版含解析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3单元-7记念刘和珍君 Word版含解析

7 记念刘和珍君本课话题——责任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惨象+流言”,“屠刀+钳口术”,这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作者列举两种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表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强烈的责任感。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雾霾笼罩下的北京城里,路上行人不约而同地全副武装,捂紧口罩,甚至宠物犬都被戴上了口罩。

更让人们惊奇的是,北京大学校园内的蔡元培、李大钊、塞万提斯等先贤的雕像,也被戴上了口罩。

2014年2月23日,一组名为“请允许我为您戴上口罩”的照片在新浪微博和人人网等社交平台上被疯传。

雾霾天气下,人人都是受害者,恶劣天气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北大学子巧妙地运用了口罩这个文化符号,还“特地”请北大老校长蔡元培等先贤来“代言”,向世人传递想要改变环境现状的强烈愿望。

这份“口罩上书”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蓝天白云的呼唤,更感受到了他们心中深深的责任感。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托尔斯泰[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赁.屋( ) 浸渍.( ) 噩.耗( ) 洗涤.( ) 屠戮.( ) 绯.红( ) 桀骜.( ) 踌躇..( )( ) 【答案】 lìn zì è dí lù fēi ào chóu chú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干⎩⎪⎨⎪⎧干.练( )毫不相干.( ) (2)攒⎩⎪⎨⎪⎧攒.射( )积攒.( ) (3)落⎩⎪⎨⎪⎧寥落.( )一字不落.( )落.枕( ) (4)抹⎩⎪⎨⎪⎧抹.杀( )抹.墙( )抹.脸( )【答案】 (1)ɡàn ɡān (2)cuán zǎn (3)luò là lào (4)mǒ mò mā2.语境辨析法(5)薄.( )荷油味不薄.( ),很受欢迎,但要薄.( )利多销。

《记念刘和珍君》作者情感赏析20201014

《记念刘和珍君》作者情感赏析20201014

我以我血荐轩辕---《记念刘和珍君》作者情感赏析为了民族的前进,他几度彷徨,屡屡呐喊,其言语犹如空谷足音、黄钟大吕,当头棒喝,发人深省,就像一道无情的闪电撕裂漆黑的夜幕,为沉睡的国民注射了一剂延续烟火的“强心剂”,鲁迅先生是医治国民精神的良医,是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同样展现着他思想的光辉。

一、寄意寒星荃不察。

令鲁迅先生痛心疾首的莫过于国民的愚昧,他们中有围观同胞被杀的“看客”,有吞吃革命者“鲜血馒头”的华小栓,有出卖亲人的夏三老爷,有咒骂夏瑜“疯了”的驼背五少爷。

这一回,面对刘和珍的死,这些人依然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无动于衷,冷漠无情,他们在茶前饭后无聊地谈论着,“这丫头就是活该,居然跑到政府门前去闹事”,“这不是没脑子吗?女孩子家家的,越读书越糊涂”,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他们是一窝可怜的物种,是一批可气的奴才,鲁迅先生怒不可遏而又无可奈何地呐喊到:“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吧!”二、横眉冷对千夫指。

“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在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其一是手枪”,招招毙命,凶残至极,官员指挥,蓄谋已久。

你对付的不是日本侵略者,也不是八国联军,你对付的是满怀赤诚之心前来请愿的手无寸铁的青年学子啊!暴徒?受人利用?鲁迅先生无语了,他“深感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写一篇文章,祭奠英灵,显示哀痛,就让那些刽子手们把他们的快乐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吧!先生站了起来,横眉冷对,大声叱骂,“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率血痕抹杀了”,“你们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三、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于年青人,鲁迅先生是甘为人梯的。

生活上的帮助、精神上的鼓励,给了青年人极大的鼓舞和信念。

三十年中,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埋得鲁迅先生“艰于呼吸视听”,尤其是刘和珍的死,更是令其悲愤。

一位年青的学生,始终微笑着,性情温和,满怀赤诚,为争夺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利益,欣然前往政府门前请愿,居然倒在了自己同胞精心编织的罗网之中。

《记念刘和珍君》解析

《记念刘和珍君》解析

《记念刘和珍君》解析记念刘和珍君鲁迅教学⽬标:1、在读懂原⽂的基础上理清⽂章思路,分析刘和珍这⼀⼈物的思想性格。

2、品味语⾔,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理清⽂章思路,深⼊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2、品味⽂中⼀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3、了解⽂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法。

教学⽅法:朗诵、品读、讨论课时安排:三课时⼀、导⼊:他被誉为“民族魂”。

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他的作品是⼀部记录着对⿊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录。

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

友⼈斯诺送对联以⽰悼念: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领呐喊?先⽣已经作古,痛忆旧⾬,⽂坛从此感彷徨!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

⼆、复习旧知——作者介绍: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的⽂学家、思想家、⾰命家,中国⽆产阶级⽂学的奠基⼈。

原名周树⼈,字豫才,浙江绍兴⼈。

2、1918年5⽉,⾸次⽤“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学史上第⼀篇⽩话⼩说《狂⼈⽇记》。

3、1921年12⽉发表的中篇⼩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

4、⼩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说〕5、散⽂集:《朝花⼣拾》6、散⽂诗集:《野草》●他的作品是⼀部记录着对⿊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录其中⼩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看鲁迅是怎样为⾰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三、解题:记念、君。

选⾃《华盖集续编》。

(华盖)鲁迅《⾃嘲》。

四、写作背景:(p27课下注解①)1、⼤沽⼝事件2、三·⼀⼋惨案惨案激起了全国⼈民的愤慨,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

反动军阀的⼀些⾛狗⽂⼈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发表⽂章,诬蔑爱国学⽣是“受⼈利⽤”,被“民众领袖”(指李⼤钊等⼈)盲⽬地引⼊“死地”。

噩耗传来,鲁迅万分哀痛⼜⽆⽐愤慨。

再谈《记念刘和珍君》

再谈《记念刘和珍君》

再谈《记念刘和珍君》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描述了一段真实而令人感伤的故事。

他写道:“我真不知该怎样去记忆我所知道的,各个点滴──最初是怎样的与他相识也难说,奇而不足为外人道,然而既然是我不可抹煞的点滴,所以我对它们,还要是十二分的严肃罢。

”这段文字展现了鲁迅对记忆的珍视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通过这样的情感表达,鲁迅为读者勾勒出了刘和珍的形象,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对不幸夫妻的生活和遭遇。

在文中,鲁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细致入微地叙述了刘和珍的艰难生活。

他描述了刘和珍的贫困、疾病和饥饿,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无奈和不幸。

鲁迅以真实的细节描绘了刘和珍所经历的一切,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了他们身处的痛苦和绝望之中。

通过对刘和珍的生活和遭遇的描写,鲁迅对中国社会的批判也贯穿其中。

他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揭露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对立。

在文中,鲁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愤怒。

他也指出了中国社会需要改革和进步的方向,呼吁人们对于社会的不公进行关注和反思。

除了对于社会的批判,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还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他通过对刘和珍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绝望中依然坚韧生存的力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鲁迅在文中透露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使得刘和珍成为了读者心中永远的英雄。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评点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评点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评点一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点拨:指1926年。

“三·一八”发生时,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

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氏国”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我们要注意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段祺瑞执政府: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军阀失败,奉系军阀推段祺瑞为北洋政府“临时执政”。

段祺瑞(1864~1936),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曾几度把持北洋军阀的中央政权,1926年4月被冯玉祥驱逐下台]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杨德群:湖南省湘阴县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预科学生,遇害时年仅24岁]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点拨:3月24日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

从学校回来后,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

3月25日,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

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遇见程君[程君:指程毅志,湖北孝感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

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莽原》:鲁迅编辑的一种文艺刊物]全年的就有她。

纪念刘和珍君课文详析

纪念刘和珍君课文详析

纪念刘和珍君课文详析全文共分七部分,以序数表明。

第一部分,通过说明写本文的起因、意图,抒发了作者的悲愤感情。

第一段写作者自己参加为刘和珍、杨德群两烈士开追悼会那天的情形。

开首以史家笔法点出“中华民国”,既保留了旧时祭文开头的格式,又蕴含着历史将永远记下这个日子的意思。

鲁迅曾说,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开追悼会那天,鲁迅“独在礼堂外俳徊”。

“俳徊”一词,表露了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再用一“独”字,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的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深沉、真切。

接着写与程君的对话,很自然地引出写纪念文章的事。

第二段以“这是我知道的”一句衔接第一段,语意连贯、严密。

以下是叙述刘和珍预定《莽原》全年的事,证实了程君的话,对刘和珍作了初步勾画。

鲁迅所编期刊“往往有始无终”,“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这是由于反动派的迫害。

“生活艰难”,指当时的黑暗现实,在白色恐怖中,进步刊物的读者也常有被迫害的危险。

“毅然”一句表现了刘和珍是一个敢于反抗黑暗势力、追求革命真理的青年,也揭示了她敢于斗争的思想基础。

同时又说明刘和珍和鲁迅不仅是师生关系,也是志同道合的反抗黑暗的战友。

正因如此,鲁迅“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点明写本文的重要原因。

写纪念文章“虽然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流露出作者郁愤之情。

“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

鲁迅借用旧时的习惯说法,即相信死者死后有知,更深一步地表达出对死难烈士的尊敬和悼念之情。

两次用“只能如此而已”,字面的意思似乎表露作者无可如何的心绪,实则是面对这样的黑暗现实曲折地表达作者深沉的悲愤感情。

还可以从另一方面去理解它的含义,据《无花的蔷薇之二》的最后一节中说:“以上都是空话。

笔写的,有什么相干。

实弹打出来的都是青年的血。

”可见这时的鲁迅由于血的教训,感到光是靠笔和黑暗势力作战不是根本的办法,但是鲁迅那时也只能用笔作战。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一、谴词用语鲜明生动文章一开始,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了“我”对烈士的悲痛的怀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其中“也”字是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请求才引起的。

第一节里还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鲜血“洋溢”在自己的“周围”,以至“艰于呼吸视听”,这都是可以感觉到的,这样,就不仅把青年流血之多,自己郁闷、悲痛之深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而且把“非人间”的令人窒息的特点,活生生地具体化了。

在第七段揭露当局者“凶残”,抨击流言家“下劣”,称颂中国女性临难“从容”,用词十分精当、简洁,说明作者在遣词用语上的锤炼功夫,也反映了作者精湛的文字修养。

二、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反语、对比、反衬等修辞手法。

如作者在表达对于徒手请愿的看法时写道:“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鲁迅用一个浅近的比喻,便具体、形象地阐明了一个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这个比喻很浅近、很生动,读者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五段中“伟绩”、“武功”等词,用反语揭露中外反动派“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罪恶行径。

文章用“庸人”与“真的猛士”对比。

庸人惯用忘却的方法,对人世间的悲哀与不平作淡化处理,作者批判了这种庸人的生活哲学,肯定了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正视淋漓鲜血的真的猛士的现实主义精神。

为了使记叙起伏跌宕,文章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

如第五段记叙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前仆后继、殒身不恤的场景时,就通过对比和反衬,将一个杀害徒手请愿学生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4.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 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点评:“伟大”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概括她们互相救 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伟绩”和“武功”是对凶残的执政府以辛辣的嘲讽。 “屠戮妇婴”与“惩 创学生”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 友爱的伟大精神的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
6.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点评:这是总收全文的一句,是全文思路的收束。“此”所概括的 内容,既有对敌人的控诉、 揭露,又有对烈士的崇敬和悼念;既有对“三 一八”惨案的评价,又包含自己奋然前行的斗志。即“此”涉及对烈士 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 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 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 再次强调“我说不出话”,表达无尽的悲愤和深 深的歉疚之情。
(2)从容不迫 游刃有余 ①在任何困难面前,她总是表现得从容不迫,所以她成了大家的 “主心骨”。 ②如果你能够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那么你做起事来就 游刃有余了! 两者表示临事不慌张,有把握;但使用对象不同。从容不迫:不 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静。多用来表示为人处 世的态度。 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多用来比喻工作的能力。
2.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 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点评:此句从三个层次来揭露中外杀人者的凶残,层层递进。第 一层是“我”可以用最大的想象力来想象中国人的坏,足见其坏之深; 第二层是即使如此,“我”还是没有想到中外杀人者会如此凶残;第三 层是即使料到了,也不相信。这三层意思,最大限度地表达了作者对 杀人凶手的愤恨。

于细微处见真情──《记念刘和珍君》细节描写赏析

于细微处见真情──《记念刘和珍君》细节描写赏析

于细微处见真情──《记念刘和珍君》细节描绘赏析《纪念刘和珍君》通篇焚烧着悲与愤的火焰──悲爱国青年之惨死,而愤杀人者及其帮凶的残暴无耻。

怎样将这两种感情最充足地传达出来,并拨动读者的心弦,应当是鲁迅先生构想本文时侧重考虑的问题。

我认为有两处细节描绘为这团火焰的激烈焚烧起了添柴加油的作用,足以烛照出先生的匠心。

一处是“频频细节”在“三”“四”“五”部分中,一直字斟句酌的鲁迅先生竟然四次用几近相同的笔法写道:“但她却经常浅笑着,态度很平和”、“也仍是一直浅笑着,态度很平和”、“何况一直浅笑着的平和的刘和珍君”、“一直浅笑的平和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

“浅笑、平和、平和”的刘和珍君何以是恶徒?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作者精心设计的这个频频细节好像电影特写镜头在读者的脑海里迟缓地转动放映,感情密度大,冲击力强,将悲忿之情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来。

倘缺乏了这一处频频细节,艺术表现力必然减少大部分。

另一处是“再现细节”在“五”中作者极尽细腻刻画之能事,生动而又仔细入微地再现了三位女性的死状。

文章不厌其细地说“(子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经是致命的创伤”,“(张静淑)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杨德群)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此中加点词语读来真如先生是现场的目睹者,刽子手杀人的全过程乃至每一个动作,先生都依据以后的尸检再现得毫发毕现,精准之至。

自然也能够防止麻烦,只用简笔,片言只语一笔代过,但那样又怎样能突出杀人者的残暴,怎样能激烈地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涛呢?此一处”再现细节”虽是”血淋淋的残酷”,但却将作者心中的万丈怒火熊熊地址燃起来,炙烤着读者的心灵和感情,令人如梗在喉,不由得义愤填膺,横眉冷对直斥杀人者。

以上两处细节描绘,绝非偶但是为之,明显是鲁迅先生独抒机杼精思傅会的结晶。

尤令人赞美不已的是作者虽有这样高超的好手点染,却了无斧凿印迹,正堪称“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非大家莫能为也。

记念刘和珍君探究和解析

记念刘和珍君探究和解析

《记念刘和珍君》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1926年3月12日,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

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

国民军开炮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

事后,日本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北洋军阀段琪瑞执政府前请愿。

段祺瑞(一说段祺瑞并不在执政府,也未下枪机命令)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

刘和珍等在当时遇害,李大钊和陈乔年也负伤。

后来军警在清理现场时,竟然将死者财物尽行掠去,甚至连衣服也全部剥光。

刘和珍(1904一1926),江西南昌人。

1923年秋,考人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女师大英语系,被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当时,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

刘和珍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

在“三·一八”爱国示威游行中,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游行队伍遭段政府血腥镇压,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

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扑过去救助,也被击,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是年刘和珍仅22岁。

噩耗传来,鲁迅满怀悲愤,当天晚上便写下《无花的蔷薇之二》的4-9 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

后来,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

4 月 1 日,鲁迅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又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一篇重要散文,内容比较复杂,文字比较艰深,只有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把握文章深刻的旨意。

建议同学们综合运用如下几种方法:1.从结构分析入手,这是常见的方法。

第一、二部分反复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就是交代写作本文的三个目的:悼念先烈,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纪念刘和珍君阅读理解

纪念刘和珍君阅读理解

纪念刘和珍君阅读理解《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他在参加刘和珍追悼会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刘和珍等烈士的哀悼和尊敬,以及对反动政府及其走狗的愤怒和控诉。

这篇阅读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文章的主旨和结构:《记念刘和珍君》的主旨是表达对烈士的敬仰和对反动政府的愤怒。

文章以刘和珍的牺牲为引子,通过对她的回忆和描述,展现了她的勇敢、坚定和无私,同时也揭示了反动政府的残暴和无耻。

文章的结构清晰,先是对刘和珍的追悼和回忆,然后是对反动政府的控诉和批判,最后是对未来的展望和呼吁。

2.人物形象的塑造:刘和珍是文章的主要人物,她的形象通过鲁迅先生的笔触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她是一个勇敢坚定的女性,不畏强权,敢于反抗,为了民族大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她的形象塑造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赞美,也是对那个时代所有烈士的赞美。

3.语言特点: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独特,这篇文章也不例外。

他的语言简练明快,富有感染力,能够深入人心。

他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同时,他的语言也充满了讽刺和批判,对反动政府的丑恶行径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4.思想内涵: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刘和珍等烈士的追悼和尊敬,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呼吁人们要觉醒起来,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这种思想内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启示作用。

综上所述,《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鲜明艺术特色的散文,它不仅是对烈士的追悼和尊敬,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奋斗提供借鉴和参考。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原文与赏析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原文与赏析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原文与赏析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原文、赏析原文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

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三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

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xx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本素材:3.7 记念刘和珍君 原文赏析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本素材:3.7 记念刘和珍君 原文赏析

原文赏析全文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几难烈士悲痛的追悼,阐明写本文的起因。

第一小段写参加追悼会的人要求作者写点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

本段一开始就写明开追悼会的时间和地点。

“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出鲁迅的悲愤难遣的心情。

然后写和程君的谈话,很自然地引到写纪念文章的事。

这里的“正告”,是郑重地提醒的意思,表现了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是来自群众的强烈的要求。

第二小段指出写本文的一个重要的起因—刘和珍君生前是个敢于追求真理、反抗黑暗的青年。

在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下,不但鲁迅等所编的进步刊物往往停刊,“有始无终”,而且这些进步刊物的读者也常常有被迫害的危险,所以“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和珍竟“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毅然”两字有力地表现了刘和珍是个敢于反抗黑暗、追求进步思想的青年,这是下文写到她勇敢地领导同学反对杨荫榆和向段执政府请麒的思想基础,也是鲁迅“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纪念她的重要原因。

他们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而且是同一营垒中的革命同志。

“生活艰难”主要指当时的黑暗现实。

这段两次用“只能如此而已”,曲折地表达了鲁迅悲愤万分的心情,是对于当时“屠伯们逍遥复逍避”的黑暗现实的强烈控诉,是作者誓为改变当时黑暗现实而战斗的决心。

第三小段指出写本文的另一个重要起因——反动派在屠杀爱国青年后,竞又指使它的帮凶文人吹出“阴险的论调”,真是凶残卑劣极了!所以必须写出此文,作为祭品献给死者。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句话本身就说明鲁迅已愤怒到什么程度,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不是人世,而是狐鼠昼行的禽兽世界。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一句,是直接控诉反动派屠杀青年的血.腥罪行的,这样大量的鲜血,“洋溢在我的周围”,把我泡了起来,使我连呼吸、看、听都异常艰难,哪里述能说什么话?“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一句,长歌指放声悲歌,当,代替,哭,哀哭,哀痛。

这句的意思是说,用写文章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和追悼先烈,在先烈刚刚牺牲、作者内心剧痛时是不容易办到的,只有等过一段时间,悲痛的心情稍平息时,才能真正“痛定思痛”,再回想以前的悲痛。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一、谴词用语鲜明生动文章一开始,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了“我”对烈士的悲痛的怀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其中“也”字是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请求才引起的。

第一节里还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鲜血“洋溢”在自己的“周围”,以至“艰于呼吸视听”,这都是可以感觉到的,这样,就不仅把青年流血之多,自己郁闷、悲痛之深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而且把“非人间”的令人窒息的特点,活生生地具体化了。

在第七段揭露当局者“凶残”,抨击流言家“下劣”,称颂中国女性临难“从容”,用词十分精当、简洁,说明作者在遣词用语上的锤炼功夫,也反映了作者精湛的文字修养。

二、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反语、对比、反衬等修辞手法。

如作者在表达对于徒手请愿的看法时写道:“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鲁迅用一个浅近的比喻,便具体、形象地阐明了一个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这个比喻很浅近、很生动,读者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五段中“伟绩”、“武功”等词,用反语揭露中外反动派“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罪恶行径。

文章用“庸人”与“真的猛士”对比。

庸人惯用忘却的方法,对人世间的悲哀与不平作淡化处理,作者批判了这种庸人的生活哲学,肯定了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正视淋漓鲜血的真的猛士的现实主义精神。

为了使记叙起伏跌宕,文章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

如第五段记叙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前仆后继、殒身不恤的场景时,就通过对比和反衬,将一个杀害徒手请愿学生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记念刘和珍君》绝对精品解析

《记念刘和珍君》绝对精品解析

这里说的“庸人”是指哪一类人?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特征? 值平常人,他们良知未泯,尚能看见“血色”,尚能心有“悲 哀”。但是他们健忘,“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他们淡 漠,“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他们不敢直面人生, 不敢正视现实,而是在“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苟且偷生, 客观上“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记 念 鲁 刘 迅 和 珍 君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目睹中国人的麻木愚昧,遂弃医从文, 立志于医治国民精神上的疾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 “民族魂”,其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 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毛泽东 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称赞他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 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横眉冷对 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 生的写照。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 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南腔北 调集》、《华盖集》等。
结构导图

记 念
总体思路
悼念刘和珍君
控诉反动政府 痛斥走狗文人 唤醒麻木庸人 追述生前事迹 逻 辑 顺 序 时 间 顺 序
交代写作缘由 (一、二)
刘 记念刘和珍君 和 珍 (三、四、五) 君 详写遇难经过
劝诫徒手请愿

教训和意义 (六、七)
激励奋然前行
逻 辑 顺 序
小结

写 作 缘 由
祭奠英烈
揭露敌人
唤醒庸人
研读第二部分(3、4、5)
作者为何要反复地描写她的神态“始终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有何作用? 既表现出刘和珍的温和善良,也为下文揭露反动 派的“凶残下劣”作铺垫。 “卫兵居然开枪”,这里的副词“居然”一词有 何表达效果? 强调了事情的发生不合事理,也不合情理,更不 合法理,“请愿”完全是合法的行为,竟然遭到 如此大规模的屠杀,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丧尽天 良、灭绝人性的卑劣行径。

《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赏析《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语言妙境,难以概括它富赡多姿的艺术光彩,这里只是想从文字组织和标点运用这两个窗口,窥见一代语言大师鲁迅宏富的思想底蕴和深厚的情感力量。

“鲁迅杂文的语言,向来以老辣幽默见称。

那入木三分的辨析、严谨周密的推理,不留情面的贬斥,往往令论敌望而生畏。

但鲁迅也不是一味痛心疾首怒目相向,多是轻松中显倾向,调侃中透峭拔。

”确实鲁迅作品往往在看似不经意的语言表达之中,凸现鬼斧神工的功效。

“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鲁迅先生在这里连用了三个逗号。

照一般习惯用法,这三个逗号完全可以省略,明明可以表述为“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或者去掉“她”字也行。

可为何一句话要分几次停顿呢?这么改,意思不变,但细读起来的感受和效果决然不一样。

鲁迅先生在这个句子里一句三逗的不寻常句式,十分有力地表达了低沉浓重的感情。

我们既可以抓住“听说”后的停顿,揣测强调‘听说’,意味着刘和珍君欣然前往执政府这一事实不仅我知道,别人也知道,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从这也微见除我外之外还有很多人对刘和珍君的赞美之情。

也可以抓住“刘和珍君”后的逗号,联想到作者是在强调和赞叹刘和珍君这人不畏险阻、英勇无畏的精神;更可从整体上去把握,“言由心生”,有什么样的情,就有什么样的语貌、语态、语气,说话断断续续,一字一顿,沉郁顿挫,如人哽咽,可见作者看似平铺直叙,实际在表达自己叙其事的悲痛之情。

标点符号也是无声的语言,鲁迅精心用这逗号,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

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叙述中弹过程,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叙述中力避主观情绪介入,尽量做到客观冷峻,让人觉得不可夺易,使血腥镇压铁证如山;化用短句,又放慢语速,如电影中的慢镜头特写,给人强烈而鲜明的印象。

《记念刘和珍君》的几处言外之意

《记念刘和珍君》的几处言外之意

I搁英I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刊2019年01月159象。

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松 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鸡声茅 店月,人迹板桥霜”只几个看似堆砌的名词连 缀,便就构成了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寥寥数 字将凄清冷落的意境和游子在旅途中的辛劳、。

词当中类似 的情 况是很多的,它们不像文的意思的,只 一些重要的词语或意象,将一 的词语省略掉,象缀 。

马致远的 思》”,清的《声声慢》……”是 的 。

杜 》(八首》,。

1,。

佳人:喜相问,移。

彩笔昔游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之》”“碧梧”两句,按一般的文法,根本说不通。

叶嘉莹认为:“这种句法,其 安排组织全以感受的点为之,而并不以文法 的通顺为之,在此,其所予人全属意象之感受,并非理之说明。

”种见解是极精到 的。

特殊的词序,赋予诗句特有的想象空间,避免了平淡呆板,使句韵倍增。

纳兰性 德《清平乐•弹琴峡题壁》“泠泠彻夜,谁是知音 。

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云中,人随雁落西风。

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 。

”“一曲边愁难写”于“难写一曲边愁”,“》”显然也比》 ”多。

师 学生了解一词特点,具体解读时注意从“诗家语”的 题,于学生正确理解诗词内容,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 是有 的。

《记念刘和珍君》的几 处言外之意◎余芳余芳,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教师。

的文 ,,字 行间出其 之意,为 。

和 +是 生为纪念在“三一八”中的 学生,笔写的一篇祭文。

因为是在 和 的情况所 ,其中 的 多 感 在文字之 ,的 之意 。

如文章第一句话,以史家纪年的笔法点 出“中”,一 了文开头的,,文字之的是将记这个日子,是 的 ,同时,动们犯下的 行也将 在 的耻辱柱上。

再如,文章第三部分,写刘和珍的性情和相 关事件,特别 她“始终微笑着,态很温和”,可见和珍并非暴戾偏激,那 用文人们所谓的“暴徒”纯属恶语中伤,谣不攻自破。

纪念刘和珍君读后感100字

纪念刘和珍君读后感100字

纪念刘和珍君读后感100字纪念刘和珍君读后感在本次阅读刘和珍君的作品之后,使我回顾了人生的不同阶段,思考并感慨万分。

刘和珍君的文字深情款款地描绘了生活的情感细腻之处,令读者在共鸣与感悟中思索人生的意义。

刘和珍君以她独特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将我们拉进了她的内心世界。

她的作品讲述了生活中的小细节,点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价值。

她一方面描绘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另一方面又给予读者希望和温暖。

首先,刘和珍君的文章中透露出对家庭的关怀与敬重。

作为一个女儿、姐姐和母亲,她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父母、兄弟姐妹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她通过温暖的文字,让读者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重要性。

她的文章里充满了关爱与珍惜,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到亲情的力量。

其次,刘和珍君的作品中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触动。

她独到地揭示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公平和困境,对这些社会现象感到忧虑和痛心。

她通过文字传达着她对社会的期望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她的文章中融入了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引发了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共鸣。

不仅如此,刘和珍君的文章中还融入了对人性的思索与感悟。

她深刻地剖析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恶劣,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外界困难时的真实面貌。

她通过她写实的文字向我们呈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性。

她的作品中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引导我们更加正直、善良地面对生活。

最后,刘和珍君的作品都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感觉。

她的文字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点燃了我们的心灵之火。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一种温暖、一种鼓励和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不仅改变了我们对生活的看法,更让我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体验和认识。

总的来说,刘和珍君的作品深入人心,触动人心弦。

她的文字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的温暖,感染了无数读者。

通过她的文字,我们回味自己的经历,思考生活的意义,对人性与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刘和珍君能够继续创作出更多温情、有思考价值的作品来丰富我们的阅历和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细微处见真情──《记念刘和珍君》细节
描写赏析
《纪念刘和珍君》通篇燃烧着悲与愤的火焰──悲爱国青年之惨死,而愤杀人者及其帮凶的残暴无耻。

如何将这两种情感最充分地传达出来,并拨动读者的心弦,应该是鲁迅先生构思本文时着重考虑的问题。

我以为有两处细节描写为这团火焰的剧烈燃烧起了添柴加油的作用,足以烛照出先生的匠心。

一处是“反复细节”在“三”“四”“五”部分中,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先生居然四次用几近雷同的笔法写道:“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

“微笑、温和、和蔼”的刘和珍君何以是暴徒?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作者精心设计的这个
反复细节如同电影特写镜头在读者的脑海里缓慢地滚动放映,感情密度大,冲击力强,将悲愤之情最大限度地传递出来。

倘缺少了这一处反复细节,艺术表现力势必削减大半。

另一处是“再现细节”在“五”中作者极尽细腻刻画之能事,生动而又细致入微地再现了三位女性的死状。

文章不厌其细地说“(子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张静淑)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杨德群)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
“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其中加点词语读来真如先生是现场的目击者,刽子手杀人的全过程乃至每一个动作,先生都根据后来的尸检再现得毫发毕现,精确之至。

当然也可以避免麻烦,只用简笔,三言两语一笔代过,但那样又如何能突出杀人者的残暴,如何能强烈地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呢?此一处”再现细节”虽是”血淋淋的残酷”,但却将作者心中的万丈怒火熊熊地点燃起来,炙烤着读者的心灵和情感,令人如梗在喉,忍不住拍案而起,横眉冷对直斥杀人者。

以上两处细节描写,绝非偶然而为之,显然是鲁迅先生独抒机杼精思傅会的结晶。

尤令人赞叹不已的是作者虽有如此高超的妙手点染,却了无斧凿痕迹,正可谓“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非大家莫能为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