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第2课时教案《上去

合集下载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秀13篇)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秀13篇)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秀13篇)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1、演唱嗯嗨呀2、听赏阿里郎3、练一练合唱练习教学目标1、能用愉快、风趣的情绪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认识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韵律,并能为歌曲伴奏。

2、能认真聆听朝鲜民歌《阿里郎》,体验朝鲜族人民的思乡之情,并能与管弦乐曲《阿里郎》进行对比听赏,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3、能与同学一起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合唱小品《小鸟在歌唱》,逐步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和协调、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用高亢、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表现歌曲愉快、热闹的劳动场面。

2、认识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韵律特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感受朝鲜族音乐文化的魅力1、导入: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段少数民族的舞蹈,仔细听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欣赏长鼓舞片段)A、谁来说说?(朝鲜族)B、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服饰图片)(他们穿的衣服很有特点,是短衣长裙,以白色为主,这是朝鲜族人民在节日或民族集会时喜欢穿的素白衣服,这个民族有“白衣民族”的美称。

)C、他们的舞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时而优美典雅,时而热情奔放,很有活力。

)这就是朝鲜族的长鼓舞。

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很多民歌的`音调和节奏常常和轻盈飘逸的舞蹈动作紧密结合,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朝鲜族,感受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播放朝鲜族音乐特点介绍)2、(出示长鼓图片)朝鲜族的姑娘在跳舞时,胸前常常挂着一面鼓,这就是朝鲜族独特的乐器——长鼓。

想不想跟老师来学几个长鼓舞的动作?在跳长鼓舞时通常右手拿鼓棒,左手拍打鼓面,身体和肩膀随着音乐有节奏的摆动。

A、我们可以这样表演(老师示范)B、我们也来试试,在大腿上轻轻拍一拍C、看看老师是怎么拍的?对了,要拍出强弱,跟老师来模仿(用身势动作拍击,并突出强弱。

)这种节奏在朝鲜族音乐中叫“安旦长短”。

三、学唱歌曲《嗯嗨呀》1、导入:朝鲜人民喜欢用欢乐的歌舞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即使是在劳动当中也充满着歌声,朝鲜民歌《嗯嗨呀》就是其中一首韵味儿十足的劳动歌曲。

高中音乐《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范例

高中音乐《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范例

高中音乐《上去高山望平川》优秀教案范例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曲的背景及特点。

2.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曲的起源、流传及意义。

2. 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如曲调、节奏、速度等。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及特点。

2. 运用示范法,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播放《上去高山望平川》歌曲。

2. 讲解歌曲的背景及特点。

3. 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

4. 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感受。

第二章:歌曲学唱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使学生掌握《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歌词和旋律。

教学内容:1. 教授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分析歌曲的歌词和旋律特点。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授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运用示范法,教授歌词和旋律。

教学步骤:1. 教授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分析歌曲的歌词和旋律特点。

3. 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歌曲。

4.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第三章:歌曲解析教学目标:1. 使学生深入了解《上去高山望平川》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歌曲的结构,如前奏、主题、副歌等。

2. 讲解歌曲的表现手法,如音色、节奏、速度等。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分析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 运用示范法,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步骤:1. 分析歌曲的结构。

2. 讲解歌曲的表现手法。

3. 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欣赏心得。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四章:音乐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上去高山望平川》歌曲的演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教授歌曲的演奏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合唱、器乐演奏等。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授歌曲的演奏技巧。

2023年新教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3年新教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3年新教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音乐入门课时1:音乐的魅力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通过欣赏音乐,体验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简单描述音乐的定义;- 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美妙。

教学准备- 音乐播放设备;- 各类音乐录音。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课前接触过的音乐形式,如歌曲、乐器演奏等,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导入新知:介绍音乐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和意义。

3. 听音乐欣赏: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录音,引导学生用心感受音乐的美妙,让学生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觉和想象。

4. 小结: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下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引导他们理解音乐对人们的影响和意义。

课时2:音乐的元素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节奏和音色;- 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不同音乐元素带来的效果。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简单解释音高、音长、节奏和音色的概念;-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感受和表达不同音乐元素。

教学准备- 音乐播放设备;- 音乐节奏器具。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研究的音乐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音乐的不同元素。

2. 导入新知: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节奏和音色,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这些概念。

3. 听音乐分析:播放不同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音高、音长、节奏和音色。

4. 音乐体验活动:使用音乐节奏器具让学生实际体验和操作不同的节奏,感受音乐元素的效果。

5. 小结:让学生总结和展示他们对音乐元素的理解,引导他们认识到不同音乐元素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课时3:音乐的节奏感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通过声音和身体动作的配合,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准确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节奏;- 学生能够通过身体动作表达音乐的韵律。

教学准备- 音乐播放设备;- 节奏器具。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研究的音乐元素,重点复节奏的概念和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常见音乐形式;2.能够鉴赏并欣赏各种音乐作品;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感受能力;4.能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

二、教学内容1.音乐基本概念–音乐元素:音高、音量、音色、节奏;–音乐符号:音符、节拍符、休止符;–音乐形式:乐曲结构、乐章划分。

2.音乐鉴赏–各种音乐形式的鉴赏:交响乐、合唱、器乐演奏等;–不同音乐风格的鉴赏: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著名音乐作品的鉴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

3.音乐表达和感受–学习音乐表达技巧:唱歌、弹奏乐器、舞蹈等;–学习音乐感受技巧:集中注意力、用肢体动作表达音乐情感等;–组织音乐表演活动:合唱、乐团演奏、舞蹈表演等。

4.音乐创作–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要素:旋律、和声、节奏等;–创作简单的旋律和节奏;–创作合唱歌曲、乐器演奏等,展现个人和团队的音乐才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习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组织音乐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正确感受和表达音乐情感;•如何组织音乐表演活动,发挥学生的音乐才能。

四、教学方法和学时安排1.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基本概念和鉴赏技巧;•实践探究法: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探索音乐表达和创作的方法;•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合作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学时安排本教案分为6个单元,每个单元共需要4个学时,总共需要24个学时。

•单元1:音乐基本概念(4学时)•单元2:音乐鉴赏(4学时)•单元3:音乐表达和感受(4学时)•单元4:音乐创作(4学时)•单元5:音乐表演活动(4学时)•单元6:综合复习和总结(4学时)五、教学资源与评估1. 教学资源•音乐教材:根据学校教学大纲选择适合的音乐教材;•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可使用音乐录音和视频资源辅助展示和鉴赏。

《第一单元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上去高山望平川》歌曲的欣赏与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与欣赏能力,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增强音乐欣赏中的体验和想象。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歌曲背景了解:学生需通过查阅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上去高山望平川》歌曲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及歌曲所代表的民族音乐文化特点。

2. 歌曲旋律熟悉:学生需反复聆听歌曲,尝试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变化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 音乐符号识别:学生需在家长的指导下,识别歌曲中出现的音乐符号,如音符、休止符、节拍等,并尝试在简谱上标出。

4. 创意音乐表达:学生可自行选择一种方式(如绘画、舞蹈、朗诵等)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作业要求1. 背景了解:学生需将所了解的背景信息整理成简短的文字描述或制作成简短的PPT,并在家长协助下打印或展示。

2. 旋律熟悉:学生需多次聆听歌曲,并尝试用笔记录下自己认为的旋律特点或节奏变化。

3. 音乐符号识别:学生需在家长的指导下,认真识别并标出音乐符号,家长可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 创意音乐表达: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创意表达,并尽可能地展示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作业评价1. 背景了解:评价学生对歌曲背景的掌握程度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能力。

2. 旋律熟悉:评价学生对歌曲旋律的熟悉程度和理解深度,可通过学生的笔记或口头描述进行评价。

3. 音乐符号识别:评价学生识别音乐符号的能力和准确性,以及在简谱上的标出情况。

4. 创意音乐表达:评价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需对孩子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 教师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建议,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上去高山望平川-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上去高山望平川-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上去高山望平川-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演唱《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民歌;2.能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了解中国的地理、民族和文化;3.能够感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和愉悦。

教学内容1.学生能够识谱并演唱《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民歌;2.学生能够根据歌曲内容,了解中国的地理、民族和文化;3.学生能够通过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感受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和愉悦。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演唱歌曲;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歌曲内容和歌曲旋律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教学方法1.听歌法:首先播放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初步认识;2.跟唱法:老师带领学生按照节奏和旋律,跟着歌曲唱,让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正确演唱方法;3.分段法:将整首歌曲分成若干个段落,逐步教导学生演唱方法,并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4.听说结合法:通过学生讲述歌曲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播放《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生演唱老师让学生跟唱这首歌曲,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并将歌曲分成若干个段落,逐步教导学生演唱方法,直至学生掌握整首歌曲。

3. 学生讲述歌曲内容老师请学生讲述《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曲的内容,介绍歌曲的来历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民族和文化。

4.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与自己的生活有何联系,如何更好地感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和愉悦。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演唱《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民歌;2.学生能够根据歌曲内容,了解中国的地理、民族和文化;3.学生能够通过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感受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和愉悦。

教后反思1.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互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性;2.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3.下一次教学中,应适当减少老师的讲述时间,增加学生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和愉悦。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的音乐教学方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的音乐教学方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的音乐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本学期学过的歌曲。

-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技巧演奏乐曲。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集体唱、合唱、分组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 通过音乐游戏、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 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 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与生活、文化的密切关系,提高音乐素养。

- 学生能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

二、教学内容1. 唱歌- 学唱10首新歌,包括国内外经典歌曲和本册教材中的曲目。

- 复习和巩固以往学过的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2. 演奏- 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如口琴、笛子等。

- 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旋律等。

3. 音乐欣赏- 欣赏国内外经典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 分析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力。

4. 音乐活动- 举办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 组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

-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情境教学-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音乐与生活、文化相结合。

3. 分组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集体唱、合唱等形式的教学。

-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 教师通过课堂练习、音乐会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终结性评价- 学期末进行音乐素养考核,包括唱歌、演奏、乐理知识等方面。

-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典型的“花儿”,是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地区的一种山歌,音乐具有高亢、奔放、粗犷、刚健的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在汉族和回族中广泛传唱。

歌曲音域宽广、音调淳朴,由上、下两句构成,歌词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多次出现四度跳进与大跳,表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用假声演唱,听起来格外高亢嘹亮,展现出内心的无限热情。

“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

“长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

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并充分予以肯定,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聆听并且演唱“花儿”风格歌曲,认识“花儿”这一民歌体裁;2.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感受、体验《上去高山忘平川》风格特点,并且哼唱其中的音乐主题;3.了解民间歌手:朱仲禄,探究民歌的创作手法。

四、学习重点难点1.聆听并且演唱“花儿”风格歌曲,认识“花儿”这一民歌体裁;2.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感受、体验《上去高山忘平川》风格特点,并且哼唱其中的音乐主题。

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活动(一)组织教学介绍“花儿”流传地区、产生背景、演唱方言(1)教师播放沂蒙山小调视频并演唱一小段,我演唱的歌曲是山东民歌,民歌除了小调还有有山歌、动号子。

(2)教师播放各类型花儿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流传地区:“花儿”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地区。

高中音乐《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范例

高中音乐《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范例

高中音乐《上去高山望平川》优秀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曲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创作背景、歌曲风格等。

2.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和谐合作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旋律、节奏、歌词及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特殊的音乐符号和节奏,以及歌曲的高音部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基本信息、创作背景等。

2. 采用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 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练习歌曲的不同部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歌曲的特点和魅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的乐谱、歌词等相关资料。

2. 音响设备、麦克风等。

3. 学生准备上课用的音乐课本、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创作背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并进行示范演唱。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观察歌曲中的特殊音乐符号和节奏。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歌曲的不同部分,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 提问与探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歌曲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的重要性和价值。

6.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似风格的民族音乐,如《康定情歌》、《茉莉花》等,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丰富多样性。

2. 视频欣赏:播放《上去高山望平川》的音乐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魅力。

七、课堂互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更好地演唱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苏教版五年级上音乐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音乐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四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线与间的名称和位置;2. 能够正确使用音乐符号表示简单的旋律;3. 能够演奏并合唱简单的音乐曲目;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符与音名的认识:了解音符的名称和音名,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2. 音乐四线谱的读取:研究音乐四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线与间的名称和位置;3. 音乐节奏的练:通过简单的节奏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4. 合唱曲目的研究: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合唱曲目,让学生研究并能够演唱出来。

三、教学方法1. 呈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2.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音符和音乐四线谱的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3. 互动讨论与合作研究: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共同进步;4. 实践演唱:在研究音乐教材的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演唱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1. 音乐四线谱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读取音乐四线谱上的音符和音名;2. 音乐节奏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让他们能够稳定地演奏和合唱音乐曲目。

五、教学评价1. 记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包括互动讨论、演唱和合作研究等;2. 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表现,评价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定期进行学生的研究评估,了解他们在音乐研究中的进步和困难。

六、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使用《苏教版五年级上音乐教材》作为教学资源;2. 多媒体设备:使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3. 音乐乐器:准备一些适合学生使用的小乐器,如手鼓、铃鼓等;七、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音乐四线谱的基本知识,研究音符与音名的认识;2. 第二课时:继续研究音乐四线谱的读取,进行简单的节奏练;3. 第三课时:选择一首合唱曲目,进行音乐演唱的练;4. 第四课时:巩固和复前面的内容,进行学生的研究评价。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上去高山望平川》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上去高山望平川》课件
花儿的家乡本是青海,后来流行于青、甘、宁、新等 地区。“花儿”以浩繁的唱词、动人的旋律、炽烈的 情感,被誉为西北之魂,有着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曲调是“河州令”。河州即今 之甘肃临夏,素有“花儿之乡”之称。
“河州令”是花儿中流行广、影响大、最有代表性的曲调之一。 歌词寓意深刻,富于想象,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 地方色彩特点。乐段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乐句悠扬宽长,起 伏度大,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中,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 建礼教的束缚和封建势力的阻挠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 的感慨心情。
上去高山望平川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青海民歌,这是一首青海“花儿”的
典型传统曲调。
此歌是著名花儿歌手朱仲禄等经常演唱的曲目。
“花儿”流行在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和宁夏相毗连
的广大地区。
是生活在这里的回、汉、东乡、土、撒拉和保安族人 民共同创造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歌形式。
花儿的曲调当地人称做“令”,如“河州令”、“土 族令”、“尕马儿令”和“脚户令”等。
谢谢观看!
有古
一人Biblioteka 个云在:路“上读
。万
”卷
从书
古,
至行
今万
,里
学路
习。
和”
旅今
行人
都说
是:
相“
辅要
相么
You made my day!
成读 的书
两,
件要
事么
。旅
。行








我们,还在路上……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供参考)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供参考)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供参考)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3. 研究唱几首简单的儿童歌曲,并能够按照五线谱演唱。

4. 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基本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1.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高、音长和节奏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感受的方式,了解音乐的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和声等。

第二课:五线谱的基本知识1. 介绍五线谱的基本结构和符号。

2. 研究五线谱上的音符表示和音高的概念。

3. 练在五线谱上标记简单的旋律。

第三课:唱歌练1. 研究唱几首简单的儿童歌曲。

2. 练按照五线谱演唱这些歌曲。

第四课:音乐欣赏和表达1. 听取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感受和看法。

2.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方法1. 听觉感受法:通过听音乐来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要素。

2. 演唱法:通过唱歌来研究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 互动讨论法: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讨论来培养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对学生的演唱、表达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 儿童歌曲录音。

2. 五线谱和音乐教材。

3. 录音设备、投影仪等音频和视觉设备。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尝试用简单的乐器伴奏儿童歌曲。

2.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音乐理论和乐器演奏技巧。

以上为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

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

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篇一: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篇一:五音《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第二课时欣赏课《上去高山望平川》一、歌曲分析《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著名的青海民歌,是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山去高山望平川》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象,以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现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思念和倾慕之情。

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歌词中多有西北山歌中常见的衬词。

这是一首著名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

“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

“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

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二、音乐知识“花儿”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相毗邻的广大地区。

当地人称“花儿”为“令”,如“黄河令”、“土族令”和“脚户令”等,约有100余种。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花儿”中流行最广、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称为“河州大令”,河州,即今日的甘肃临夏,这里素有“花儿之乡”的美称。

三、初听歌曲,感受音乐的情感。

1、欣赏并展开想像回回答答问题: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乐句悠扬、宽长,起伏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情调。

极富西北地方色彩,经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罹和倾慕之情。

2、交流: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四、复听音乐,真正体验西北地区的民歌风格。

创作活动:(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用歌声和肢体语言感受到了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其韵味,并且对陕北民歌感兴趣。

以后我们在生活中应继续去体筵宾中学八年级下学期音乐学科教学设计主备人:王彩虹使用人:王彩虹使用时间:2016 /5/9总编号:1112345篇三:教学教案+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教案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目标](一)能够对西北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西北民歌和根据西北民歌改编的音乐作品。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上去高山望平川》人教新课标(2014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上去高山望平川》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欣赏课)一、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了解“花儿”这一民歌形式的音乐特点,感受它高亢、奔放的音乐风格。

2.了解民间歌手:朱仲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了解歌词内容,感受风格及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音乐体裁“花儿”,探究其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三、教材分析《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典型的“花儿”,在汉族和回族中广泛传唱。

歌曲音域宽广,由上下两句构成,歌词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

旋律音调以5、6及1 、2 之间的级进为基础,由5与2 分别往下、往上作四度扩展。

尤其是由2 往上作四度跳进后在5 音长时间延长,并用假声演唱,听起来格外高亢嘹亮,展现出内心的无限热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聆听三首乐曲,分辨三种音乐体裁并连线。

2.出示答案并总结三种体裁的音乐特点。

(二)欣赏歌曲1.初听歌曲了解歌曲体裁及音乐风格,学生从整体感知音乐。

过渡语: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曲属于哪种民歌体裁?你能听出是哪个地区的民歌吗?教师总结:山歌包括信天游、山曲、花儿、少年、爬山调等种类。

这首歌曲是一首典型的“花儿”。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的一种山歌。

音乐具有高亢、奔放、粗犷、刚健的风格。

2.复听歌曲(1)学生聆听歌曲,观察歌词并思考歌词特点。

教师总结:民歌是由方言演唱并且有很多衬词;歌词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前两句写景,首句“上去高山望平川”苍茫寥廓、气度恢宏非凡,一派高原景色尽收眼底;下句点题抒情,采用了“借喻”的手法,寓意深刻、富有想象和哲理,让人有荡气回肠、美不胜收之感。

(2)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风格?提示:可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等方面思考总结:“花儿”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地区。

陇中高原的荒凉和艰辛是“花儿”传唱的大背景,唱“花儿”的人大多世代生活在深山大沟里。

他们在沟壑峰峦、茫茫无边的黄土地上,忍受着人们难以想象的干旱与灾难。

《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

《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

《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曲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背景、歌词等。

2.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到青海花儿的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歌词内容,了解青海花儿的艺术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曲,了解其背景和相关知识。

2. 学生准备:歌词本、音乐教材等相关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曲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上去高山望平川》,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3. 分析歌曲: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演唱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歌曲。

4.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

5. 练习与展示:学生分组练习,选取代表进行演唱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上去高山望平川》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音准、节奏等。

2. 学生对青海花儿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感受。

3.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延伸1. 对比教学:教师可以选取其他地区的花儿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花儿的艺术特色和差异。

2. 创作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以《上去高山望平川》为素材,进行创作练习,可以是改编、填词等形式。

3. 文化交流:组织学生参加花儿比赛或演出,与其他学校或团体进行交流,拓宽视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资源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上去高山望平川》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音准、节奏等。

五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一、教学目的本计划的教学目的是:1.调动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和能力。

3.增加学生在音乐上的表现自信心,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多元文化交流,涵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递友爱和和谐的文化氛围。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常识1.音乐概念和起源。

2.音乐的基本元素和音符表示法。

3.常见乐器和音乐类型的介绍。

4.西方音乐的动听与中国音乐的婉转,对比欣赏。

2. 唱歌和声乐训练1.曲目欣赏与学习。

2.发声与咬字技巧的训练。

3.合唱队合唱,学生自由组合合唱小组,并设计并演绎小合唱作品。

3. 音乐文化1.音乐与社会文化。

2.多元文化交流,增加学生的国家文化认知。

3.音乐与生活的结合,体验生命美妙的情感之旅。

4. 音乐鉴赏1.喜听音乐、学唱音乐、感受音乐曲风。

2.返璞归真,通过音乐画面理解音乐的表现形式,提高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教师为主导的讲解与提示。

2.合唱队形成,小组合唱演绎作品。

3.允许学生带来自己熟悉的音乐作品进行分享。

4.探索式学习策略,让学生参与设计和创作作品。

四、教学安排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重点第1-2课音乐常识音乐元素,基本乐器和音乐类型的认知;区分欧美音乐和中国音乐第3-4课中国古典音乐古琴、古筝和二胡的学习和认知第5-6课欣赏音乐作品欣赏经典作品和流行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第7-8课学习音乐剧学习了解音乐剧的基本元素和历史第9-10课合唱团初步训练合唱队配合和声、打拍子和节奏第11-12课应用婚礼歌曲手写歌曲本幸福曲子创作,在音乐作品中体会生活和情感第13-14课与民间音乐文化交流学习欣赏民间音乐和文化,了解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第15-16课班级音乐会小组创作分组小合唱演绎作品的设计和排练五、教学评价1.鼓励学生带一个和音乐相关的艺术作品来分享,为学生增加文化修养,同时也让学生合理运用媒体资源。

2.与家长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教育需求。

《第一单元 欣赏 上去高山望平川》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欣赏 上去高山望平川》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聆听和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2. 通过对歌曲的赏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1. 完成课后练习题,对歌曲进行初步分析和理解;2. 搜集与歌曲相关的资料,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3. 尝试跟随歌曲进行简单的演唱,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认真分析、理解和表达歌曲的内涵和情感;3. 积极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 演唱时要注意音准和节奏,表现出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是否按时提交作业,是否认真完成作业;2. 知识掌握情况: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是否准确,是否掌握了相关的音乐知识;3. 团队协作能力:是否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是否能够与其他成员合作完成团队任务;4. 创新与拓展: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否有新的想法和创意。

五、作业反馈请学生在提交作业后认真自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教师将在批改作业后,将反馈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在本次作业中,希望同学们能够:1. 通过反复聆听和欣赏歌曲,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意境;2. 积极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3. 在演唱歌曲时,注重音准和节奏,尝试表现出歌曲的韵律和情感;4. 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与同学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5.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同时,教师也将对同学们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评价,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能够激发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聆听、欣赏和分析,深入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2. 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提高音乐感知能力;3. 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高高山上-西南师大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高高山上-西南师大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高高山上-西南师大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演唱《高高山上》这首歌曲,掌握其基本节奏和唱法。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奏、合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3.营造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兴趣爱好。

教学内容《高高山上》这首歌曲是西南师大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的课程内容,本节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歌曲的介绍和理解,第二部分是歌曲的合唱和合奏表演。

歌曲介绍和理解1.大声朗诵歌曲歌词。

教师先朗诵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读,重点听清楚歌曲中的重复部分,理解歌曲的整体结构。

2.分析歌曲的语言情感。

导入讨论“高高山上”这样的场景是否是一个好的情境。

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见解,针对学生对山的情感(别有Godin)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3.了解歌曲的基本唱法。

听录音或老师演唱,学习歌曲的基本节奏和唱法,并反复练习。

歌曲的合唱和合奏表演1.分配任务和分组。

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每个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例如主唱、合唱、伴奏等。

2.合唱表演。

向学生演示合唱,让学生跟着老师或一位同学的节奏和口型反复学习,直到掌握整个曲子。

3.合奏表演。

将每个组独立训练好,再进行合奏表演;老师需要根据每个组的演奏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确保表演效果优良。

教学方法1.情景体验法:通过常见的场景,唤起学生对歌曲情感的共鸣与认同。

2.听歌法:通过听录音或老师演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唱法。

3.合唱法:通过集体合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4.合奏法:通过分组合奏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营造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引导学生感知高高的山峰,预习课程内容。

2.歌曲介绍和理解:通过情景体验法和分析歌曲的语言情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基本唱法的学习:通过听歌法,教授学生歌曲的基本唱法和节奏。

4.合唱排练:通过合唱法,让学生体验集体合唱的感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内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豪迈、乐观的情绪背唱《上去高山望平川》,演唱时努力表现出这首歌曲豪放的陕北风格。

(二)用听唱法来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

唱出陕北民歌的特殊“韵味”。

(三)通过欣赏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能够对西北民歌感兴趣,喜欢演唱西北民歌。

教学重点:
(一)用不同的方式有创造性有表现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二)通过西北民歌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和掌握西北歌曲的风格特点,用歌声来表现船工们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和自豪、乐观性格。

教学难点:
如何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同学们,下面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听完后,说出这首歌的歌名(多媒体播放《西部放歌》)
(2)师生总结:这首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后你们会联想到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西部有哪些了解,能举出几首西部歌曲,你会演唱吗?
生:联想到了西部开发和他们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黄河大合唱》、《绣金匾》、《拥军秧歌》、《信天游》、《脚夫调》、《横山上下来游击队》、《赶牲灵》、《见面容易拉话难》。

并哼唱旋律。

二、学习新课:
(一)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1、乐曲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

“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

“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

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2、欣赏并展开想像回答问题:
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乐句悠扬、宽长,起伏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罹和倾慕之情。

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二)创作活动:(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
对于陕北民歌,先凭一、两首歌曲是不能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

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

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用歌声和肢体语言感受到了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其韵味,并且对陕北民歌感兴趣。

以后我们在生活中应继续去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