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孩子心理个案分析
班主任也管家务事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分析 (4)
班主任也管家务事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分析一、案例介绍小玲是班的一个学生,她来自离异单亲家庭。
小玲的父母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从此之后她一直跟着她的母亲生活。
小玲的母亲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工作很忙,经常需要加班。
因为父母离异,小玲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亲的陪伴,同时也很少有家庭活动或是跟妈妈共度时光的机会。
因此,小玲常常感到孤独和浮躁,同时也有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二、分析及论述1. 离异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离婚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造成创伤。
离婚会打破原有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使孩子们面临许多问题,如家庭不和谐、父母争吵和冷战,以及孩子们面临的生活和社交问题等。
这些问题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回到小玲的案例,她的父母离婚了,使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缺少父亲的陪伴和注意也对她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从多方面为孩子提供支持和教育,以减轻他们因离婚而造成的心理健康负担。
2. 离异家庭家务带来的影响和压力离异家庭中,通常一个人需要负责所有的家务,这会导致单亲家庭孩子的生活极不便利。
孩子需要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如打扫房间、购物等。
这会给孩子带来生活上的许多麻烦和压力,从而产生心理负担。
尤其是像小玲这样的孩子,不但缺少家庭支持,家务也需要自己负责,这些不利因素显然是增加了她的心理负担。
3. 孩子心理健康需要父母的关注和教育每个家庭都应该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幸福的环境和良好的教育,做到让孩子在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成长。
对于离异单亲家庭来说,单亲父母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同时,在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时,父母应该注意教育孩子要敢于面对困难,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以应对未来的生活和挑战。
回到小玲的案例,她的母亲应该在生活和心理方面为她提供更多的帮助。
离异家庭对学生造成内向厌学的个案分析
离异家庭对学生造成内向厌学的个案分析案例介绍:...,男,8岁,是....二年级一班学生。
该生上课很不专心,小动作特别多,还总是发愣。
即便认真听讲,坚持时间也不超过5分钟。
课堂作业在老师的监督下勉强完成,但课外家庭作业一般都没有完成过,回家总是玩电脑,没人管。
性格方面也比较内向,甚至有点自卑。
案例分析:导致学生厌学、内向的因素是很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本学期该生父母离异。
该生在一年级时还算各方面都不错的学生,做事、学习还算积极,家长也很积极配合老师工作。
本学期自从升二年级,我发现该生明显退步了,不仅学习上不听课、不写作业,而且性格上也变得内向、还爱哭。
后来才知道,一年级暑假的时候,父母在家经常吵架,最后离婚了。
妈妈走了,爸爸整天忙工作,没空管孩子,作业也不管不问。
孩子每天回家只知道玩电脑游戏。
导致现在该生内向、厌学。
厌学情绪一但有,不及时解决纠正,对孩子造成的将是一辈子的影响。
本学期我多次找其父母沟通交流该生的问题。
妈妈积极配合,爸爸没有回应。
后来妈妈约上爸爸一起来学校找我谈孩子的问题,通过沟通交流,他们答应以后对孩子多些关心,把家里的电脑也停掉。
采取措施:1.与该学生谈话,进行教育。
在班里,与学生间多交流,玩耍,认真学习,找回自信。
有任何事情及时跟老师说,老师及时解决2.与其家长沟通,在家里多关心孩子,让他感觉到温暖。
.①.在家里的情况也及时反馈给老师。
②.教师也积极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
③.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动向。
④.依据其性格特点,因势利导对他进行合适的正面教育,真正做到家校共育。
3.与班级学生达成共识。
同学间相互帮助、鼓励,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从新和同学们容为一体反思:学生的厌学、内向在各个年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也是长期而艰巨的“救心工程”。
需要我们的耐心、细致的去帮助。
针对本案例中的学生,老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
不能只注意孩子的不良表现,而是要去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赏识教育。
父母离异后对孩子心理影响的一个辅导案例
父母离异后对孩子心理影响的一个辅导案例,这是进入学校工作以来遇到的一个关于父母离异后对孩子心理影响的一个辅导案例,孩子在父母的离婚事件和父母对其情感争夺中难以适从而需要心理辅导的案例,所以到现在印象依然很深刻,下面我把当时记录下来的辅导记录写出来,以为今后自己和其他教师对学生实行辅导时提供参考,本人认为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辅导案例。
(一)来询学生姓名:***(二)性别:男(三)年龄:13岁(四)籍贯:浙江(五)学校与年级:我校六年级某班(六):性格特征:性格内向,较沉默二、来询学生主诉问题概述这位男同学告诉我关于他的家庭情况。
他的父亲是做生意的,家庭条件较好,自己是独生子,因为父母在外地做生意,所以没有时间照顾自己,从小他就在奶奶家跟着奶奶生活。
父母每过半年回家一趟,看看奶奶和自己。
我知道父母经常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但吵过之后也就没事了。
可到了2003年下半年,父母终于还是分开了,父母亲都把离婚的事情告诉了我,我很难接受这件事情,每次在周末父母接送孩子回家时,我就很羡慕我班级的同学,他们的父母一起来接,而接我的是我奶奶,在班级也逐渐开始感到自卑。
我依然跟着奶奶生活,父母在外做生意,妈妈在外开店。
可到了2004年上半年,每次当我回家去看妈妈时就说爸爸的不好,如爸爸爱上了别人的女人,不要妈妈了,都是爸爸的不是等一大堆爸爸的事情,开始时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可后来父亲也总在我面前说我妈***不是。
父母还争着要我跟其中一个,我不知道怎么办?我的父母怎么会这样呢?老师,你说我应该怎么办?......三、案例分析近年来因为独生子女的普遍,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点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表现在单亲家庭持续出现,家庭结构的稳定正在动摇,再婚率持续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家庭的解体与重构。
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的离异,首当其冲使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使儿童青少年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家庭给予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伴随而来的却是失去父或母,甚至失去双亲的痛苦,或者孩子成了父母在情感上的争夺对象,或父母倾诉的对象或仲裁者,有时却又成了双亲遗弃的物品。
父母离婚孩子心理辅导案例
父母离婚孩子心理辅导案例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和辅导案例引言:父母离婚是当代社会常见的家庭变故之一,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父母离婚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并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案。
一、父母离婚对孩子心理的负面影响1. 情感困扰父母离婚常常使孩子感受到丧失和失去安全感,他们可能会产生自责、愤怒、恐惧等复杂情绪,并担忧自己是否是造成分裂的原因。
2. 分裂式认同孩子在父母离异后往往会出现分裂性认同问题,难以适应新角色的转变。
比如,在与某一位父母生活时,认为自己更需要另一个父亲或母亲;而在与另一个父母相处时,则渴望得到先前缺失的那部分关怀。
3. 削弱人际关系能力由于长期目睹亲人的争吵和冲突,孩子在父母离婚后可能会对未来的感情关系持怀疑态度,造成其与他人建立深层次友谊或恋爱关系时的不信任心理。
二、父母离婚对孩子心理辅导的重要性1. 帮助孩子面对并认识负面情绪心理辅导能帮助孩子理解自己内心的复杂情绪,并提供适当的方式表达这些情感。
讨论和认可这些负面情绪有助于减轻他们内心的压力。
2. 促进家庭沟通和协调在父母离异后,通过家庭沟通和协调,将为孩子创造一个开放、平等、尊重和安全的环境。
这有利于建立稳定而健康的家庭关系,并减少对孩子产生更多负面影响。
3. 增强孩子应对挫折和改变的能力通过心理辅导,可以教给孩子应对挫折和改变的技巧,并鼓励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这种能力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三、父母离婚案例及其心理辅导方法1. 案例一:自责与挣扎小明(化名)在父母离异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的决定感到负责。
针对此情况,心理辅导师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小明:- 倾听:倾听小明诉说内心的困惑,并表达对他的正面评价和支持。
- 解释:向小明解释离婚并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而是父母之间关系的问题。
鼓励小明用更积极的角度看待事实。
2. 案例二:恐惧和焦虑小红(化名)在父母离婚后变得异常胆怯,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安和害怕。
用真诚打动孩子——一起因父母离婚导致孩子心理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用真挚感动孩子——一同因父亲母亲离婚致使孩子心理问题的事例剖析报告一、事例基本资料姓名:叶子(假名);性别:女;年纪:12岁;二、问题概括消极厌世,常诉苦人情冷淡,感觉自己是世上剩余的人。
不可以采取自己,常想一死了之。
三、个案背景资料(一)家庭状况叶子小时不在父亲母亲身旁,是由奶奶带大,奶奶对她其实不喜爱,常常无端对她发性情,对她露出憎恶的感情。
上小学,叶子跟父亲母亲住在一同,因为起初的成长环境不利,小小的叶子已养成一些坏缺点,所以父亲母亲以为这个女儿很不听话,加之父亲母亲自己感情不好,常把气出在她身上,这样更造就了叶子的怪异性情。
上六年级后,父亲母亲开始闹离婚,叶子长大了,但心事更重了。
(二)学校生活叶子读小学时,因为成绩不好,好动,谎话,班主任常常向家长起诉,家长所以常常训骂她,所以叶子不喜爱老师。
进入六年级后,这类状况有所缓解,但她对同学仍有高度的警戒心,以为同学都很虚伪,势利,爱向老师打小报告,而同学却都感觉她有点怪异,朝三暮四。
逐渐地她感觉世界上没有什么好人,人活在世上还得到处有防人之心,这样的生活实在没存心思,逐渐出现被班集体遗弃终将被社会裁减的感觉。
(三)个性与兴趣性格内向,性情怪异,有双面性。
喜好文学,看书,写作。
四、剖析与诊疗(一)成长环境造成人品阻碍幼年时,因为奶奶的憎恶,使年幼的叶子没有获得足够的温暖和爱,使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不相信、惧怕。
上小学时,虽与父亲母亲生活在一同,但并未填补幼时的心理创伤,反之父亲母亲以为这个女儿不听话,其实不喜爱。
加之父亲母亲自己感情不睦,常把气出在她身上,这样更造就叶子的怪异性情。
一次,叶子偷了家里的钱到外面买零食吃,被父亲母亲发现后,挨了一顿铭心刻骨的打,还罚跪了整整一天一夜,不准哭,不准睡觉。
加之小学表现欠佳,老师的起诉对叶子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挨打、挨骂成了粗茶淡饭,所以,在她的心里深处播下的全部是“恨”的种子。
在她的日志中,几乎每篇都是“恨”开头,“恨”结尾,恨父亲母亲,恨老师,恨同学,恨自己,有一篇我数了一下,竟有 53 个“恨”字,堪称“雪海深仇”。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案例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案例概述:本文档旨在讨论一个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案例,通过探讨该案例的背景、问题及解决方案,为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人提供参考和帮助。
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九岁的学生,他在离异的家庭中成长。
由于父母争吵频繁并最终离婚,小明经历了许多情感困扰和适应问题。
近期,他在学校表现出了明显的压力和情绪问题,需要心理疏导帮助。
问题描述:小明在学校的表现较差,常常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并且与同学和教师之间的关系紧张。
他常常情绪低落,对研究和生活失去了兴趣,还出现了入睡困难和食欲减退等问题。
解决方案:1. 建立信任关系:心理疏导师需要与小明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以便他能够愿意分享自己的情感困扰和问题。
疏导师可以通过真诚关注、聆听和尊重,让小明感受到支持和理解。
2. 探索情感困扰:疏导师应主动引导小明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情绪,并探索他对父母离异的理解和反应。
疏导师可以帮助小明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并提供适当的情感管理技巧,如放松训练和情绪表达。
3. 建立适应策略:疏导师可以帮助小明建立适应离异家庭的积极策略。
如提醒他父母离婚并不代表他们不爱他,教导他与父母有效沟通,并发展积极的兴趣爱好和亲子关系,以提高他的自尊心和适应能力。
4. 学校支持:疏导师可以与小明的教师和学校合作,共同关注他的学业和行为表现,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与教师沟通,疏导师可以帮助小明在学校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总结:通过以上解决方案的实施,疏导师可以帮助小明克服离异家庭带来的困扰和压力,提高他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
这也为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离异家庭学生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帮助。
离异家庭儿童短程游戏心理治疗个案分析
l 情或烦恼 , 以悄悄地告诉它 , 可 然后 把袋 口封好 , 再把 l 它扔掉 , 意味着你的这些不开心和烦恼的事情也 就不
《 教学与管理》
21 年 2 2 02 月 0日
离异家庭儿童 ‘ 短程游戏心理治疗个案分析
⑩云 南 昆明学院 林 园
随着 当前社会中离婚 家庭 的不断增加 , 离异家庭 I , 事 因为他 总是要 留意父母是否会离开 , 同时又拒 但 儿童低龄化的趋势正不断显现出来。 因为离婚被许多 l 绝父母对他的亲近行为。教师也反映, 丁丁最近有很 孩子理解为是父母对自己的抛弃或遗弃, 他们很难理 l 大的变化, 对许多学习活动没有兴趣 , 哪怕是过去最
一
、
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后发现他 l 特别是对分离的原因、 题, 分离的方式和后果没有进 具有如下特征。 l 行理智的、 具体的、 深入浅出的讨论和交流, 因为他们
第一, 情绪焦虑且不稳定 。在这一年变得不像过 一 认为孩子太小不理解 , 丁丁 面对父 亲的离开 , 被迫选
去那样爱笑了, 常常会哭闹和发脾气 , 一个人发呆和 l 择与母亲一个人生活, 它所带来的分离感让丁丁感到 叹气, 尤其是会产生强烈的对母亲的依念, 无论什么 I 悲伤和害怕。 时候母亲离开他, 哪怕是一会儿都会产生强烈的焦虑 1 再次, 父母缺乏科学专业的帮助和指导。由于丁 和愤怒。 一次母亲因事出差五天, 丁丁寄放在奶奶家, 丁的父母较年轻 , ; 没有类似的经历 , 虽然也学习和阅 奶奶说他每天都会哭上几次,而且不能提他的父母 , 读有关儿童教育的书籍, f 但对于离婚中丁丁出现的各 否则他会大哭不止 , 他不断地给妈妈打电话, 电话接 1 种情绪和行为问题是没有心理准备的, 也没有一个正 通后又不知说什么, 只是默默流泪, 表情十分痛苦。 ! 冷静的处理办法 , 当 确、 表现得束手无策; 同时也不善于 有好几个星期没有见到父亲, 见面时会很排斥他 , f 表 处理婚姻中夫妻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 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 l 三、 家校合作干预的目标及对策 第二, 注意力涣散, 做事缺乏专注和兴趣。 只要父 l 1 . 亲情关注, 抚平儿童内心创伤
让孩子舒展心灵——离异家庭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个案报告
根据杨家豪同学的种种表现,我认为他的主要问题是,孩子方面: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学业拖延,学习习惯不良,不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家长教育方面:重智轻德,重物质轻精神,导致孩子缺乏关爱;家长给孩子额外补课,使孩子轻视上课听讲;加大作业量,使孩子厌学。
三、背景资料:
厌学症: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
儿童本身的心理素质不稳定或心理承受能力欠佳,多见于神经过分敏感和性格内向的同学。学习生活欠规律,学习方法不科学,不适应新的环境和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做到劳逸结合,造成不良的身心状态。
厌学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病症”,它严重影响了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少年健康成长有很大危害性。要矫正,家长方面要经常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如果家长对孩子学习逼得太紧的话,孩子会变得比较焦虑、不耐烦。在潜意识里,对学习产生反抗的情绪。孩子会变得容易遗忘,容易把刚刚学过的东西也忘掉。
形成原因: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强迫孩子学外语、背诗词、弹钢琴等等,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要求的标准,动辄严厉惩罚,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同时对学习产生反感,甚或与家长对抗,有的还发展到因丧失生活的信心而轻生。
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缺少正常关爱。有些学生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等原因,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放任自流,没有正确方向的引导,有不良嗜好,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一个父母离异孩子行为的案例分析
一个父母离异孩子行为的案例分析一个父母离异孩子行为的案例分析内容摘要:当今社会离婚现象非常普遍,父母的离异直接对幼儿造成了伤害。
离异家庭的孩子情绪和情感自然受到极大的影响,对其他小朋友产生羡慕或嫉妒的心理,孩子如果长期处于这种不良情绪下,他在幼儿园或学校很难和小朋友和谐相处。
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教师和家长要多关心和爱护,在活动中孩子的表现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孩子。
在实践活动中良好的性格得到称赞、鼓励而稳定下来,不良的性格逐渐改变,使性格趋于完善。
关键词:父母离异幼儿攻击性暴躁不平衡一、基本情况我班里有个男孩子叫岳喜洲,他大大的眼睛,虎头虎脑的很可爱。
因为他比较活泼,刚开学时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他。
可时间长了,我渐渐对他的行为感到有些失望:观察一:早上进班时,他会以冲刺的速度闯进来,然后带着其他孩子在教室里窜来窜去,追逐打闹;集体活动时,坐在他旁边的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他胳膊,他站起来就对着小朋友挥拳头。
观察二:活动课上,他又爬到桌子地下玩东西,老师提出批评,他大发脾气,冲出教室跑到了操场,老师劝了半天才同意回教室。
观察三:班里一个小朋友穿了件新买的衣服,他偷偷将水彩笔拿出来,将里面的彩色条拿出来,把水挤在小朋友的新衣服上。
二、案例分析1、经了解知道,岳喜洲的父母在他两岁多时离婚了。
父母离异的子女其家庭环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完整的。
离婚所产生的异常情绪,通过父母的表情、语言、行为反映出来,使家庭气氛压抑,导致儿童安全感的丧失。
离异家庭增加了儿童和家庭成员的生活变动。
岳喜洲的爸爸离婚后又重新组织了家庭,无暇再顾及他,这样就导致他的性格产生严重的变化,对于他人的批评总感到愤愤不平,脾气很大,情绪经常很激动,存在着严重的逆反心理,感觉到什么都是不公平的,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以暴力的方式展示。
2、因为父母离异又缺乏相应的亲情关爱,在事情发生时感觉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
久而久之,在"自我保护"的强烈暗示下,会对外界信息过度敏感,以致作出“假想防御”,对别人无意的碰撞,以为是故意的挑衅,因而作出“反抗”。
离异子女心理辅导个案
离异子女心理辅导个案核心提示:心理案例介绍:小玲,女职业高中一年级学生,住校,父母离异,跟着爸爸一起生活,性格孤僻,个性强硬,长期缺乏家庭的关爱,没有温暖感。
说谎成为家常便饭,常去游戏房跳舞机上跳舞,留宿男女生家中。
因为有如她所预期的那样考上高中,出现看一系列不适宜的反应,妨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学习成绩下降;逆反心理十分严重...心理案例介绍:小玲,女职业高中一年级学生,住校,父母离异,跟着爸爸一起生活,性格孤僻,个性强硬,长期缺乏家庭的关爱,没有温暖感。
说谎成为家常便饭,常去游戏房跳舞机上跳舞,留宿男女生家中。
因为有如她所预期的那样考上高中,出现看一系列不适宜的反应,妨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学习成绩下降;逆反心理十分严重,常和方面、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自我要求不严格,纪律差,上课故意讲话,做小动作,不交作业;没有时间观念,责任心不强,做事随意。
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情很情绪化,好表现中。
经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每当老师批评她时,她就会眼睛直对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还和老师顶嘴。
和同学之间相处不融洽,更喜欢与男同学一起活动、交往、打闹;周末经常外出玩耍,与校外某男生外出幽会逛街、勾肩搭背,交往超越了普通男女同学的界限。
经常和继母吵架,对继母的教育无动于衷。
有一次继母让她自己洗袜子,她不愿意,与继母吵了起来,骂了继母。
后来父亲知道了狠狠批评了她,因此她几天不理父母。
心理案例分析:心理形成的原因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离婚对小玲的打击过大,她生怕别人瞧不起,经常像刺猬一样竖起身上的刺来保护自己。
她父母离婚后有各自重建家庭,与小玲的沟通渐渐减少了,无法了解小玲的真实想法,无法做到和小玲真正的沟通。
另外,家长处理小玲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时,情绪也过于激动。
离异家庭儿童个案工作案例
离异家庭儿童个案工作案例一、案例背景。
小阳是一个8岁的小男孩,他的父母在他6岁的时候离异了。
离婚后,小阳跟着妈妈生活。
妈妈为了维持生计,每天工作很长时间,对小阳的关心和陪伴就变得很少。
小阳在学校里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成绩也有所下降,而且还经常和同学发生小摩擦。
二、接案。
我第一次见到小阳是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
他穿着有点脏兮兮的校服,眼睛一直盯着地板,小手不停地揪着衣角。
我笑着跟他打招呼:“嗨,小阳,我是[我的名字],今天咱们可以一起聊聊天哦。
”小阳只是轻轻哼了一声,继续低着头。
我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开始跟他说话:“我听说你很喜欢看超级英雄的漫画呀,你最喜欢哪个超级英雄呢?”这时候,小阳的眼睛稍微亮了一下,小声说:“蜘蛛侠。
”我立马兴奋地说:“哇,蜘蛛侠超酷的!他可以在高楼大厦之间飞来飞去,还能拯救世界呢。
”就这样,我们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三、预估。
通过和小阳的聊天以及和他妈妈、老师的沟通,我对小阳的情况有了大致的预估。
# (一)家庭因素。
1. 父母离异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创伤。
他可能觉得自己被爸爸抛弃了,内心充满了失落和无助。
虽然跟着妈妈,但是妈妈忙碌的工作让他缺乏安全感。
2. 家庭经济状况因为只有妈妈一个人工作而变得有些紧张,这可能也会让小阳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其他小朋友,产生自卑心理。
# (二)学校因素。
1. 在学校里,他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老师虽然关心他的学习成绩下降,但是没有深入了解背后的家庭原因。
2. 同学们可能因为他的沉默寡言和偶尔的小脾气,不太愿意和他一起玩,这让他更加孤独。
# (三)个人因素。
1. 小阳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复杂的情绪,只能用沉默和发脾气来表达。
2. 他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就低人一等。
四、计划。
# (一)短期计划(1 2个月)1. 与小阳建立更深入的信任关系。
每周至少和他见面两次,一起聊他感兴趣的超级英雄,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像猜谜语之类的。
父母离异儿童的个案分析
父母离异儿童的个案分析父母离异儿童的个案分析父母的离异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幸的,家庭环境的突然改变,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严重扰乱,孩子会爱发脾气或烦躁不安;也有的会灰心丧气、孤独自卑。
本文试图通过个案研究来探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关心、教育这类孩子,使之能够健康成长。
一、初见小科新五月份的一天,小科新在姥姥的陪同下,来到了我班。
只见她身上穿一件有些破旧的花裙子,脚上却穿着一双红棉靴,一双小手紧紧抓住姥姥的胳膊。
看着她怪异的打扮,望着她倔强的小脸,我友好地伸出手想摸摸她的头,却被她触电般的尖叫声给吓了回来:孩子像小刺猬一样全身戒备着,一双大眼睛挑战式地望着我。
分析:前段时间,小科新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孩子判给妈妈。
她只好由张店的奶奶家来到有些陌生的高青姥姥家。
虽然姥姥细心照顾,百依百顺,但原先活泼开朗的孩子始终不主动开口说话,不但坚决不穿新衣服,这双奶奶过年时买的棉靴除了睡觉从来不脱。
这不,大热天的,孩子还穿在脚上。
在姥姥家从不出门的小科新在家人的哄骗利诱下才答应来幼儿园看看。
可能由于父母离异,小科新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尤其是离开了从小生活的环境,离开了自己熟悉的亲人(奶奶、爸爸),孩子对周围的环境表现出极度的不安,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全身戒备地对抗着周围的一切。
二、小科新在园生活实录观察记录一今天是小科新人园的第三天,她已不像前两天那样哭闹了。
课间自由活动时,小朋友们在各自感兴趣的区域兴致勃勃地玩着,小科新却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冷漠地观望,没有想要加入的迹象。
我没有干涉,只是把她注视时间较长的区域玩具悄悄放在她面前,她不以为然地看我时,我就冲她笑笑。
分析:很显然,小科新还在排斥着周围的一切,她还没有从戒备状态中走出来,对老师的爱还持怀疑态度。
这时,过分的关注,或强邀她参加活动,她就会不自觉地去抵制。
要她消除戒备,接受新的环境、老师和同伴,还需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操之过急。
观察记录二户外玩踩影子游戏时,小朋友们灵活地左躲右闪,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心理教育案例分析——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案例分析
心理教育案例分析——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案例分析对成年人而言,家庭是遮风避雨,开释压力,堆集元气?心灵的生活大前方;对未成年的学生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是滋长不可或缺的一方天地。
父母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任先生。
孩子在完好、健全的家庭教育中智力完毕身心的悉数发展。
不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离婚、犯法、交通事故等大幅扩大,以致当代一般家庭体制分化局面越来越普遍。
很多一般家庭的格式被粉碎,由此孕育发生了单亲家庭、离婚后重新组合家庭等多品种型特殊家庭。
这些家庭的学生大都有轻重不同的心理题目,这给学校的德育管事扩大了新境况、新题目、新难度,同时,也对德育管事者提出了新的寻事──必需了解这些学生,采取优化的方式予以施教,智力取得好的效果。
本文仅就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特色及其教育谈谈本身的深刻见识。
作为教育管事者,肯定天天和学生接触沟通。
经过议定长时间的接触、我们呈现离异家庭学生大概有以下几种心理特色:1.抑郁寂寥。
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由一方赡养,家庭失落了以前的欢笑,特别是重新组建家庭之后,某些孩子的寂寥感、不亲睦感会进一步加剧。
在校发挥阐发为:不爱和同窗接触,不善言谈,出现抵触不能和先生沟通,或闷在心理,或行为强暴。
2.怯弱内向。
由于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毛病,他们不时感到不如他人,感到让人瞧不起。
在校发挥阐发为:对进修失落决定信念,进修劳绩普遍较差,各项活动不能主动主动加入。
3.狭窄自利。
由于不矫健的教育环境即有些孩子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带大,他们对孩子过于溺爱,只注重在精神上餍足孩子的各项需求,而歧视在思想品德上对孩子举办教育,样板房/案例哥伦布广场心理教育案例分析?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案例分析使孩子的滋长出现了单方面性。
在校发挥阐发为:处处以我为要旨,不能正经听命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早退、早退、旷课、打架局面多发生在这些学生身上。
(父母离异学生)学生心理问题分析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教育案例一、案例介绍:我班有一名邵姓学生,父母离异,跟妈妈生活在一起。
二年级时迷上游戏,为了逃避妈妈的唠叨,可以把自己关在房间一玩就是几小时,晚上也不分时间地玩,上课无精打采,作业跟不上,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到三年级已经是有点放弃的念头。
但是他特别喜欢画画,下课画,上课画,做作业也画,练习本上,作业本上、书本上,到处他随意涂的画。
开始我有点生气,就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有时还说几句刺激他一话,可效果并不理想。
多次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地说教,不但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反而使他产生了逆反情绪,觉得老师有意针对他,和他过不去。
二、案例分析:父母的分开,对幼小的他造成极大的伤害。
虽然父母仍然非常的爱他,但和他父亲一起生活,却使他觉得很孤单:村中的顽皮小孩还要讥笑他,大人的同情、异样的目光更使他受不了。
学习上由于缺乏动力,没有有效的监督,又由于教师的疏忽,没有及时掌握情况,从而使学习缺乏内驱力。
反过来,又要受到教师责备,更使他简单的以力学习无味,而沉湎于打游戏机、画画,甚至喜欢上了不需要多与别人接触的活动,完全封闭了自己,平时问他话,很少接腔,爱理不理。
三、辅导方法:从他的爱好入手,在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有意地给安排画画的时间,我就让其负责帮助同学们的画画,协助其他同学完成美术作业。
同时,把他推荐到学校美术课外小组学习。
另外,只要课堂教学需要画图,都请他帮忙完成。
画画的时间增加了,画画的次数增加了,让他树立了信心,点燃了学习的激情。
随着接触的深入,他已经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所觉醒,我顺势让他做些基础性的题目,鼓励他,同时也成立合作小组让他担任付组长,让组长与其他同学都参与到帮助他的队伍中。
四、辅导效果:进入期中复习,也开始记起了笔记,做做练习,开始进入状态,虽然有时还要贪玩一下,但上课还是挺认真的。
五、辅导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
关于离异家庭学生心理教育案例分析
关于离异家庭学生心理教育案例分析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案例分析的对象是我所任教的八(3)班学生中6名离异家庭子女,调查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个案分析法。
二. 案例分析的内容我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分析了父母离异对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
结果显示,离异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83%的离异家庭子女知道父母离婚后自己感到愤怒、痛苦,极易产生恐惧、羞愧和攻击性行为。
100%的学生对父母离婚感到不理解,认为父母自私。
离婚子女一般都有情绪低落、烦躁、冷漠、孤独、受压抑的特征。
例如:有一次,我班在开“感谢父母”的主题班会课上,班里一名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离异家庭学生,整节课始终低着头,表情很冷漠和痛苦。
67%的离异家庭学生在父母离异后,在集体活动中胆怯、懦弱、有自卑心理,生怕同学看不起自己。
父母在离异过程中,家庭气氛紧张,孩子受刺激,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父母离异后,孩子缺少父母一方的关怀照顾,深感压力大。
父母再婚后,有些学生不习惯新的家庭,背上包袱,学习精力分散。
调查结果显示:离异家庭子女的学习成绩总体上低于完整家庭子女,且差异显著。
离异家庭子女不仅在学习上受到影响,而且会影响品德的发展。
调查结果表明:离异家庭子女在品德方面表现差,与同学关系紧张的人数,高出完整家庭子女的1/4。
父母在离异过程的消极因素,为孩子直接提供模仿榜样,使孩子形成不良习惯。
离婚父母对子女教育态度也是影响子女身心发展的另一因素。
调查发现:33%的父母为了弥补离异对子女的心理伤害,对子女百依百顺,百事包办。
有的父母过分满足对孩子的物质要求,这样,五花八门的物质刺激使孩子迷失了正确的学习目标。
17%的离异父母则视孩子为累赘,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信心,放任自流。
33%的父母则表现对孩子过分限制,为了给自己争口气就整天让孩子念书不停歇,考试成绩不好便会大骂孩子,造成孩子倔强的性格。
当然,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少部分离异家庭的父母注意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自强不息,健康成长。
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分析
关注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分析江滨中学朱军案例描述:刚刚担任初二五班的班主任不久,一位自称是我班学生路岳的爸爸的中年男子拎着一包东西来到我办公室,说是来看路岳的,给他送生日礼物。
我当时感到很奇怪:爸爸给儿子的生日礼物为什么要送到学校呢?一开始我不便多问,于是我去找路岳,出乎我意料的是,路岳听说是他爸爸来找他,居然拒绝见他,我问为什么不见,路岳的回答让我感到震惊,他说他爸爸妈妈很早就离婚了,他已经没有爸爸了。
后来,我在和路岳爸爸的交谈中了解到:路岳父母在路岳上小学的时候由于感情不合而离婚,孩子由女方抚养,这样路岳一直和妈妈还有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离婚之后,路岳的爸爸就到外地去工作了。
路岳的妈妈出于对路岳的爸爸的怨恨,不让他去看孩子,还在孩子面前说了不少他的坏话,让孩子不认这个父亲,由于这样,路岳才不愿见他。
看来这件事很棘手,得慢慢做路岳的思想工作。
这件事后,我开始关注路岳的表现,同时也有意识地关注其他的离异单亲家庭孩子,通过我和学生的接触,以及和家长的接触中,才发现我班四十三位学生中有八名是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
随着对这群孩子的深入了解,我发现这群孩子在有些方面和其他孩子是有些不同,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
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的群体,尤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反思和分析:一.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1.自卑。
这些孩子因家庭原因往往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矮人三分”,尤其是别的同学谈论起自己的父母时,单亲家庭孩子总觉自己不如别人。
2.敏感。
因为自卑所以敏感,他们经常会因为别的同学一句不经意的话而容易发火,从而导致和其他同学的冲突。
3.孤僻。
此时的孩子正处于内心情感十分脆弱的时期,需要倾诉却没有对象,又不愿和同学讲自己的秘密,总是把一些心事放在心底,从上课可以看出,这群孩子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发呆,课后往往不能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
以路岳为例,这些外在表现在他身上表现得很明显。
路岳平时和同学较少交流,尤其是上课经常走神,课后有时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学发生冲突。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一、研究目的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的渗透、影响,我国国民固有的婚姻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这种反传统的新潮思想使得离婚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单亲家庭孩子的数量已成为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也是滋生问题学生的温床。
家是一个可以使孩子拥有安全感、归属感和爱的地方,它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场所,许多心理学家指出:和睦、温暖、健全的家庭是保证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家庭的破裂、残缺往往会使孩子过早地品尝到人生的不幸,从而比一般的学生容易产生情绪和社会适应的问题。
因此,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基本资料姓名:小L性别:女年龄:15岁外形特征:体型壮实,身高168cm,体重90kg,无生理缺陷,视力正常。
爱好上网,逛街。
三、背景资料1、家庭情况XXX母亲因为工作性质,缺乏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且闲暇时间爱好麻将,忽视孩子心理开展,使得她心理叛逆,不平家长管束。
她母亲为弥补离婚对女儿的惭愧心理,对其各式宠爱,缺乏精确的教育准绳和方法。
XXX的舅舅也曾经是XXX学生,进入社会后仍有不良行为,先后入狱多次。
她因其舅舅,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并得到“庇护”,同学不敢招惹她,人称“金刚”。
2、受教育情况小L7岁进入小学就读,低年级时研究成绩较好,后遭家庭变故,四年级开始成绩严峻下滑,且逐渐丧失研究兴趣,阔别并敌视个别与之性格不和的同学。
进入初中,研究成绩更不睬想,后经原校教师奉劝,转入我校职教部接受职业教育。
由于被视作差生转到我校,她心有不甘,对老师冲突情绪较为严峻,对于喜欢的科目较认真,轻视不喜欢的科目及任课教师。
四、教师观察与分析校内小L研究成绩一般,有偏科现象;对各项集体活动显得较为冷淡,不愿意与同学合作;课间休息经常影响他人,同学鉴于其校外“朋友”,不敢招惹;对于不喜欢的科目注意力分散;容易与个别同学发生言语冲突,甚至有过激的攻击性行为,情绪不稳定时还与教师对抗。
离异家庭孩子心理个案分析
离异家庭孩子心理个案分析桂林市第七中学唐西婷背景资料:(一)、家庭情况1、家庭成员父亲:母亲:奶奶:灵x:独生子女2、个人成长史灵x足月顺产,无继往病史。
三岁以前,随父母在奶奶家居住,家人照看。
之后,父母不和,分居,一直由奶奶抚养。
3、家庭教育情况父亲:原打一些零工,和灵母因家庭经济紧张等问题时有争吵。
分居后,无职业,靠灵的奶奶给与生活援助,整天打牌度日。
对灵没有尽到教育的义务。
母亲:虽对灵有一些关心和照顾,但由于对灵父亲的不满,分居后对灵的关心越来越少。
灵六岁时,赴外地打工,只有过年回来看望灵一次。
给灵一些物质上的帮助。
奶奶:对灵疼爱有嘉,但也十分严厉。
灵没有上过幼儿园,父母分居后,奶奶总带灵在身边外出做生意(在某市场租一地摊,卖日用杂货)。
灵上了小学,中午总到奶奶的小摊吃午饭,随后在地摊边干净的地方铺上被褥,进行简单的午休。
下午放学,一并帮奶奶收拾地摊回家。
奶奶对其的教育理念:诚实独立、自强不息。
(二)、学校背景1、班级环境班级中有近1/4的学生家庭父母离异或是分居,学生情感上互相会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
学习劲头女生比男生大,大多数男生活泼好动。
2、科任老师评价灵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上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但有时管不住自己,思想开小差,讲小话。
如加强对其督促,学习潜力很大。
3、同学评价性格泼辣、好胜心强,像个假小子。
(三)、灵的自评喜欢(甚至有点敬重)奶奶,奶奶不仅给与自己物质上的帮助,也给与精神上的支持,生活中的温暖。
奶奶说的话都听,而且很在意。
但她不愿多提自己的父母,特别是她的父亲。
谈话中,灵曾这样说道:“从他们身上我从没感到过一丝的爱,我特别羡慕别的同学有一个好爸爸、一个好妈妈……”但她也很乐观,因为她认为自己有一个天下最好的奶奶。
学校表现:表现欲望很强,学习有一定积极性,但性子急躁,故学习成绩不够稳定,且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不满情绪,同学(与男同学)关系一度恶化。
二、问题分析1、亲情的需要父母的分居导致灵从小缺乏双亲的关心和照顾,虽有奶奶的疼爱,但这毕竟不是一份完整的,甚至是完美的爱。
幼儿园父母离异孩子心理案例范文
幼儿园父母离异孩子心理案例范文引言在当代社会中,离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离婚对于夫妻双方是一种痛苦的决定,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幼儿园孩子来说,离婚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更大的冲击。
本文将通过一个幼儿园父母离异的孩子心理案例,探讨离婚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幼儿园三年级的学生,他的父母在他两岁时离婚了。
离婚后,小明与妈妈生活在一起,而爸爸每个周末来看望他。
虽然小明已经习惯了这个家庭的变化,但他的心理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父母离婚对小明的幼儿园学习和社交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引起了老师的关注。
离婚对幼儿园孩子心理的影响1.情感困扰:离婚对小明产生了一种情感困扰,他会经常想念没有生活在一起的爸爸,同时对于父母的离婚也感到痛苦和不理解。
2.自我认同问题:小明由于父母离婚,可能会质疑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
他可能会觉得自己无法保持父母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了他对自己的自信心。
3.学习困难:离婚对小明的学习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可能会分心,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导致成绩下降,影响学业发展。
4.社交障碍:小明在幼儿园的社交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他可能会对其他孩子保持距离,避免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这使他无法融入集体,影响了他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解决方案1.家庭支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应该尽量保持良好的关系,为孩子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定期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帮助他们认识并应对离婚的情绪困扰。
2.学校支持:幼儿园应该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可以组织情感管理课程,教导孩子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情商。
3.知识普及:学校和家庭应该帮助孩子了解离婚的原因和常见情况。
通过教育孩子,让他们明白离婚不是他们的错,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4.社会支持: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支持,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可以成立离婚家庭互助小组,让孩子们和其他有着相似经历的孩子交流,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青春期叛逆学生离异家庭心理辅导个案
青春期叛逆学生离异家庭心理辅导个案父母在该生幼时离异,监护权归父亲所有,但父亲已另组织家庭,且有子女,只能委托其爷爷和奶奶代为管理。
可能是老人家爱孙心切,比较宠爱孩子。
该生智力较好,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
经常和家长,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就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数学老师因他上课讲话点他名字,他便和数学老师作对,上课睡觉,不交作业。
班主任找他谈话,让他给数学老师道歉,他表面应承,却并不照办。
案例分析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
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张的父亲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而他的奶奶过于迁就孩子,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
二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张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建议父亲抽出更多时间去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
建议奶奶有原则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过于溺爱孩子。
家庭各成员的教育尽量保持一致。
此外,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
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异家庭孩子心理个案分析
桂林市第七中学唐西婷
背景资料:
(一)、家庭情况
1、家庭成员
父亲:
母亲:
奶奶:
灵x:独生子女
2、个人成长史
灵x足月顺产,无继往病史。
三岁以前,随父母在奶奶家居住,家人照看。
之后,父母不和,分居,一直由奶奶抚养。
3、家庭教育情况
父亲:原打一些零工,和灵母因家庭经济紧张等问题时有争吵。
分居后,无职业,靠灵的奶奶给与生活援助,整天打牌度日。
对灵没有尽到教育的义务。
母亲:虽对灵有一些关心和照顾,但由于对灵父亲的不满,分居后对灵的关心越来越少。
灵六岁时,赴外地打工,只有过年回来看望灵一次。
给灵一些物质上的帮助。
奶奶:对灵疼爱有嘉,但也十分严厉。
灵没有上过幼儿园,父母分居后,奶奶总带灵在身边外出做生意(在某市场租一地摊,卖日用杂货)。
灵上了小学,中午总到奶奶的小摊吃午饭,随后在地摊边干净的地方铺上被褥,进行简单的午休。
下午放学,一并帮奶奶收拾地摊回家。
奶奶对其的教育理念:诚实独立、自强不息。
(二)、学校背景
1、班级环境
班级中有近1/4的学生家庭父母离异或是分居,学生情感上互相会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
学习劲头女生比男生大,大多数男生活泼好动。
2、科任老师评价
灵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上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但有时管不住自己,思想开小差,讲小话。
如加强对其督促,学习潜力很大。
3、同学评价
性格泼辣、好胜心强,像个假小子。
(三)、灵的自评
喜欢(甚至有点敬重)奶奶,奶奶不仅给与自己物质上的帮助,也给与精神上的支持,生活中的温暖。
奶奶说的话都听,而且很在意。
但她不愿多提自己的父母,特别是她的父亲。
谈话中,灵曾这样说道:“从他们身上我从没感到过一丝的爱,我特别羡慕别的同学有一个好爸爸、一个好妈妈……”但她也很乐观,因为她认为自己有一个天下最好的奶奶。
学校表现:表现欲望很强,学习有一定积极性,但性子急躁,故学习成绩不够稳定,且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不满情绪,同学(与男同学)关系一度恶化。
二、问题分析
1、亲情的需要
父母的分居导致灵从小缺乏双亲的关心和照顾,虽有奶奶的疼爱,但这毕竟不是一份完整的,甚至是完美的爱。
灵对周围的同龄人产生一些嫉妒心理。
2、物质的需要
奶奶对灵的抚养显得异常地艰难。
学费、生活费都是一角两角、一块两块积攒下来的。
对于今天大多数家庭的孩子,像吃肯得鸡、麦当劳等极其平常的要求,对于灵来说是可欲而不可及的。
3、我保护意识的形成
巨大的生活压力,奶奶教育理念的影响,使灵很小就形成了较强的自尊心理,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奶奶带给的一切,不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生活着较伪装。
辅导与策略
(一)、辅导策略
对灵进行软着陆似的教育。
即给与她施展能力及个性的机会,使其真正获得优越感,逐渐消释其过强的自尊心,乐意接受别人的优点,肯定别人的优点。
改变对一切疾恶如仇的处世态度。
(二)、辅导过程
第一步:军训过后,灵的个性初步显露,适时给与她展现自己的机会,不仅增强了她的责任心,也拉近了她和老师、同学的距离。
灵在组织女生训练时,老师适当给与鼓励,灵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第二步:灵在同学中建立了一定的朋友圈子,但由于较强的个性,她时常遭到同学的排斥。
特别是军训过后,灵没有被任命为班干,由此又增加了她的失落感。
老师与其谈心,初步了解灵的家庭情况。
第三步:老师再次引导,利用札记与学生对话的方式,与灵进行思想交流,让她宣泄心中的感情。
并请她的奶奶到学校交流她的学习生活情况,告诉奶奶,除了对灵要求严格以外,适当的用激励的方式,女性温柔的情感感化她。
第四步:任命灵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让她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发挥大胆、泼辣的性格特点,并与她谈心,交给她管理同学的方法及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结合她的工作学习,适时进行表扬。
第五步:有真情温暖灵的心,物质上给与一定的帮助。
结果与思考
心理咨询(这里主要指谈心),解决实际问题。
在心理辅导活动中充当耐心、细致的聆听者和诱导者的角色。
在辅导活动中,启发与诱导学生讨论问题,敞开心
扉,用自己的思维和判断作出明智的抉择,付诸实际行动。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独立的人格和责任感。
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开发学习潜能,使其获得成就感。
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即时表扬、肯定、鼓励,当然不失时机地指出其缺点。
在活动中教育学生要具有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能把自己内心深处狭隘、自卑、牢骚、愤懑的情绪,驱赶得少些、再少些;教育学生要增强自己承受委屈的能力,做生活的强者。
利用语文课的学科优势引导学生以“尊人者,人尊之”、“助人力增倍,贬人力减半”、“责己严,责人宽”等为题写日记,有利于学生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原谅人的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