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1. 引言1.1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孩子可能会感到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感,因为父母之间的冲突和分离会给他们带来不确定性和恐惧感;孩子可能会遭受心理创伤,尤其是在父母离异时受到伤害或被忽视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离异家庭学生可能面临身份认同上的困扰,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理解家庭、父母和自己的关系,从而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1.2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离异家庭学生往往面临着诸多心理挑战,比如适应能力不足、自我价值感下降、情绪不稳定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注和解决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其学习成绩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离异家庭学生往往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感。
他们可能感到孤独、无助、不被理解,甚至产生自卑和抑郁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影响其与同学、老师及家人的关系,甚至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和生活。
关注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反映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体系存在不足和不完善。
家庭作为学生最基本的成长环境,应该为其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和安全的成长环境。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离异家庭学生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共同助力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提高对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支持,对于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2. 正文2.1 离异对学生的心理影响离异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困扰。
浅析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及策略
浅析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及策略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文章在分析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总结了一些心理调整的策略,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标签: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教育策略1.自卑、自閉年幼的学生对家庭的破裂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往往比父母更大。
而且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
学生容易拿自己的处境与他人比较,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2.仇视、逆反家庭结构变化的强烈刺激,致使学生的心理出现失衡。
这些孩子大多在学校里不爱与人接触,有了矛盾也不及时和他人沟通。
有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久而久之对心理发展产生不良作用,进而导致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对周围的人或者事也漠不关心。
有的学生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尊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我行我素,产生逆反心理。
3.焦虑、抑郁孩子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
离异家庭的学生常常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无处排解。
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极易产生极端行为。
无论对同学还是老师都将产生极大的攻击性和报复心理。
二、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亲子关系失调家庭的缺损意味着从此有一方要从家庭中退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产生担心被双亲中的一方抛弃的心理。
当看到父母情绪不好时,他们不敢贸然与父母交流,这势必会影响亲子交往的融洽程度。
父母之间的相互敌视,容易使孩子也变得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不信任会扩展为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伴随着这种心理而长大的儿童,极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反社会行为。
2.家长教育失当一些离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度关注。
父母离异对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方法
父母离异对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方法离婚对于夫妻双方来说是一种解脱,但对于他们的子女来说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打击。
父母离异对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父母离异对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方法以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困难的时期。
一、影响1.1 情感反应离异让孩子们感到失落、失望和孤独。
他们可能会感到父母不再关心自己,甚至产生自责的情绪。
他们常常会对新的家庭状况感到困惑和不安。
1.2 心理健康问题父母离异可能导致未成年子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和自卑。
他们常常会因为家庭变动而面临不稳定的生活环境,从而增加了心理负担。
1.3 学业问题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学业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和父母之间的纷争可能导致学习上的困扰,孩子们可能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集中精力的能力。
二、应对方法为了帮助未成年子女更好地应对父母离异带来的心理困扰,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2.1 建立沟通渠道父母需要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并不孤单。
父母需要倾听子女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2.2 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在离婚后,父母需要为子女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
这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提供有爱的家庭氛围和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
稳定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孩子们建立安全感并提高适应能力。
2.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们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问题或适应困难,父母应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专业的咨询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孩子们走出心理困境。
2.4 鼓励积极的应对方式父母可以教导子女积极的应对方式,例如鼓励他们参加社交活动,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从而帮助他们缓解负面情绪并积极面对生活。
2.5 培养合理的家庭观念父母需要积极培养子女对家庭的正确观念。
他们应该明确传达离异并不代表父母不爱他们,鼓励他们建立健康的家庭价值观,理解家庭的多样性。
结语总之,父母离异对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不和睦“家和万事兴”,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至理名言。
一家人相互关心、尊重、理解、信任,是和谐家庭教育子女的基本条件。
而在失和的家庭中,父母的感情趋于破裂,家庭气氛紧张,以及由此而引起社会的歧视,使孩子幼小的心灵承受着精神上的巨大压力。
当他们渴望父母破镜重圆的梦想最终破灭时,强压的情绪很易爆发,就像前面所讲的学生阿刚。
二、与父母交往的缺乏在离异家庭中,孩子由于父亲(或母亲)的缺少,他们交谈的对象就少了一人,又由于离婚后父亲(或母亲)通常处于一种悲伤的氛围之中,他们除了工作之外,也懒得再与孩子交流情感,因此只在学习上过问孩子几句,而对于孩子情感的需要则关注不够,像学生佳佳她平时只能一个人在家看电视,一个人出去吃肯德基。
本来独生子女就容易产生孤僻、不合群的现象,而在离异家庭中,这种行为发生率就可能更高了。
三、社会文化关系的失调对于离异家庭子女来说,导致社会文化关系失调而引起心理健康危机的社会生活事件,便是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这种生活上的变故对他们来讲是始科不及的,也不是人人都会遇到的。
尤其是小学学生,由于他们还处在成长和发育阶段,大脑的发育尚未成熟,生活的阅历还相当贫乏,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自我调整能力较差,因而更容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突然离婚,以及父母离婚后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对他们教养的不合理,就势必会对他们的情绪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前面所讲的小江更是父母离异后的直接受害者。
四、离异后父母教育方式的偏差不少饱经离异痛苦的父母,为了弥补离异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决心把一切爱都献给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而不知道溺爱会严重妨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而冷淡、粗暴、放任不管与溺爱一样,同样会极大地妨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因此,任何不适当的教育方式,都是导致离异家庭子女各种性格缺陷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消极影响是绝不能低估的,荣荣和阿刚就是这样。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离异家庭的子女常常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如孤独感、自卑感、恐惧感、抑郁等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在学校、社交以及家
庭方面的表现。
以下是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1. 孤独感:离异家庭子女可能感到与其他家庭不同,甚至被孤立。
他们往往需要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对策:父母应该时刻关注自己孩子的情感需求,多陪伴孩子,
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自己的安慰与照顾。
同时也可以组织孩子和
同龄人一起玩耍,帮助他们融入社交圈子。
2. 自卑感:由于离异带来的不稳定家庭环境,孩子可能会感到
自卑或者缺乏安全感。
对策: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信和安全感。
同时,父母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关心的行动,如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
意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爱的。
3. 恐惧感:离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生活质量受到威胁,不安全
或者不稳定。
这种感觉可能会导致孩子过度担心未来。
对策:父母应该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一个稳定、安全和可靠的环境。
他们应该告诉孩子,即使家庭形态发生改变,他们依然是被爱的。
4. 抑郁:离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情感上的压力,孩子们可能会
失去对生命的信心。
对策:父母应该积极探讨孩子心理问题,并支持他们积极面对问题。
同时,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参加更多的有意义的活动,同时向专业的医学人员求助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建议。
总之,离异家庭需要更多且更深入的关注。
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稳定、安全和温暖的环境,帮助他们克服行为和心理问题。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
一、心理问题分析
1、离异家庭的学生心理深受创伤,导致过度的人际过敏,自尊心敏感脆弱,表现为自满而又自卑,心理又戒备,敏感又多疑;
2、由于家庭变故,导致性格孤僻,有强烈的被遗弃感。
沉默寡言,行为独来独往,不合群;
3、突如其来的家庭变化使学生内心充满愤怒,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或反社会行为。
与完整家庭的儿童相比,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在行为上放荡不羁,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容易激怒、闯祸。
4、缺乏学习上的自信心,课堂上,目光呆滞,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心事重重;学习很被动,作业、练习经常不完成甚至不做。
二、心理问题的成因
1、家庭角色的缺失,使学生缺失安全感,给成长带来了巨大困难,父母在身边,不仅给子女安全感,智慧和好奇心,而且使子女在竞争中能与人合作,充满信心,有战胜困难的意志与能力,而离异家庭的学生心理深受创伤,残缺的爱使孩子面对危机时缺乏支持,甚至丧失战胜危机的勇气;
2、家庭教育失误,亲自沟通困难,使孩子情绪波动大,适应困难,孩子的负性情绪无法排遣和释放,经常感到孤独,缺乏支持,因冲动而陷入危机,一旦爆发出来就难以收拾。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离婚率逐渐增加,离异家庭的孩子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离异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有必要来关注一下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让我们来看看离异家庭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离异会给孩子带来家庭的变化和不稳定感。
父母的离婚会导致孩子面临家庭的分裂,父母的关系出现变化,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这种变化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不安和不稳定感。
离异家庭学生可能会面临父母抚养问题。
在离异家庭中,孩子通常会由其中一方独立抚养,或者在双方共同抚养的情况下,孩子的时间和空间分配会出现问题,这可能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双方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消极影响。
离异家庭学生可能会面临自我认同和情感问题。
父母的离异会让孩子产生自我认同上的困惑,孩子可能会怀疑自己的家庭价值观和人生观。
离异还可能会影响孩子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使其在情感上产生一些消极情绪。
针对离异家庭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健康问题。
建立稳定的家庭环境。
离异家庭中的父母需要尽力维护良好的家庭环境,保持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稳定和温暖,这对于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
在离异家庭中,父母要切实履行对孩子的抚养责任,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尽量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
学校和社会也需要加强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关爱和帮助。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离异家庭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也需要建立相关的支持机制,为离异家庭提供关爱和帮助。
父母需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疏导。
在孩子面临心理健康问题时,父母要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家庭观念,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家庭变化,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矫治对策初探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矫治对策初探离异家庭学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与一般家庭学生有很大的差异,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矫治对策。
一、心理障碍情况1.焦虑情绪离异家庭的学生往往处在一种失去安全感的状态,无论是对于家庭关系的构建还是对于未来前途的展望,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感。
这种长期的不安定环境容易让孩子产生焦虑、担心、恐惧等情绪。
2.自卑感在离异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的不稳定和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爱护,常常会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和自卑感。
这种自卑情绪,可能会产生沉默寡言、脾气暴躁、情绪波动等症状。
3.逆反情绪离异家庭的学生成长环境比较特殊,常常因为父母离异对家庭、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抱有疑惑和排斥的情绪。
这种逆反情绪表现为反叛、不愿接受家庭安排、或者对老师和同学不尊重等行为。
二、矫治对策1.发挥心理辅导作用对于离异家庭的学生,我们应该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体系,在他们内心有困惑的时候及时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和安慰,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家庭教育的引导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矫治,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并且承诺给予他们父母就业稳定和家庭和睦的承诺,让孩子们心理上有一个安定和未来的保障。
3.朋辈互助的帮助学校和班级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往,从而培养他们的应对挫折和困境的能力。
让学生之间相互支持和扶持,在困难时能够及时地得到朋友的帮助和支持。
4.通过特殊活动的方式践行为了让离异家庭的学生更好的融入集体生活,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形式丰富的比如文化沙龙,亲子活动社交等特殊活动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潜在需求,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归属感。
总的来说,离异家庭学生面临的心理障碍与一般家庭学生是不同的。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合作,通过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朋辈互助和特殊活动等多种矫治对策,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确保他们的幸福生活和良好学习环境。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离异家庭在农村地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父母亲离异而面临着诸多心理行为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对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并关心这一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一、社会适应问题离异家庭子女在农村地区往往面临着较大的社会适应问题。
父母离异意味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子女需要适应新的家庭环境。
在农村地区,由于亲戚邻里之间的熟悉程度较高,离异家庭子女可能会面临着亲朋关系的变化,可能会受到社会上的歧视和排斥。
这样的环境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影响较大,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自卑和不安全,对社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自闭、逃避等行为问题。
二、家庭关系问题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关系问题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心理行为问题。
由于父母亲离异,子女往往会陷入父母间的矛盾之中,他们可能被父母之间的纷争和争斗所影响,感到疲惫和无助。
在家庭内部,离异家庭子女可能会面临父母的疏远、忽视,甚至面临父母再婚后对自己的忽视和排挤。
这些问题会导致离异家庭子女在家庭中感到无法融入,缺乏安全感,长期下去可能导致他们与父母的关系疏远,甚至对家庭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
三、学业和职业发展问题离异家庭子女在农村地区往往面临着学业和职业发展问题。
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和家庭环境的不稳定,离异家庭子女可能面临着学业上的困难,他们可能缺乏家庭的支持和鼓励,缺乏对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甚至可能因为家庭经济状况的恶化而被迫辍学。
在职业发展方面,离异家庭子女可能因为家庭环境的不稳定而缺乏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缺乏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四、心理健康问题离异家庭子女在农村地区往往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心理影响是长期的、深刻的,他们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离异家庭子女的自我价值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家庭教育论文由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六个部分组成。
正文包括:引论或引言,本论,结论三部分。
(除注释可有可无,其他一律不能少)样文: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离婚率急剧上升,离异家庭子女日益增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离异家庭的破碎,使家庭教育出现不少问题,孩子因此而产生许多心理问题(现状及负面影响)研究离异家庭中家庭教育的缺失,分析孩子的心理问题,何将孩子的心理伤害降到最低限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
(研究重要性)本文就影响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发展的主要家庭因素、子女心理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以及家庭教育对策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简单介绍方法)以唤起人们的重视,用正确的教育和亲切的关怀,来弥补孩子心灵的创伤。
(研究目的)关键词:离异家庭;家庭教育;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引言,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赖以健康成长的生命摇篮。
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
(重要性)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大幅度上升。
据国家民政部最新统计,2002年我国离婚对数达117.7万对,而2003年达133.1万对,比上年增加了15.4万对,增长率为13.2%;2004年我国离婚对数高达161.3万对,又比上年增加了28.2万对,增长率更高达21.2%。
[1] (注释)随着离婚数字的持续增长,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这一社会现象的日渐增多,离异家庭子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群体。
(名词解释)这一特殊群体中,由于父母离异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他们的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
比如情绪情感障碍、适应性差、性格缺陷、学习困难、社会性发展不良等。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标签:离异家庭;心理问题;因素;社会;引导策略离异家庭学生由于其家庭的特殊环境,较之正常家庭学生心理更加脆弱,更易出现偏差,重视和关心单亲家庭学生,依据客观性心理原则,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去分析解决其心理问题,实施恰当的教育措施和积极的引导,促进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一、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1. 恐惧不安。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具有保障机制的家庭,儿童在父母双亲的抚爱和教育下,能产生一种安全感,从而有利于童心的自然正常发展。
但是由于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了恐惧和不安。
这种恐惧和不安,使孩子不信任他人,对外界环境感到害怕,处理不好同学间的关系,常陷入痛苦和极度烦恼之中,遇事胆小紧张,很难应付突发事件,不敢迎接挑战,无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的勇气。
2. 抑郁孤独。
家庭的破裂,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在父母离婚后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更为敏感脆弱,他们无法自我调节心理,不能适应家庭破裂的残酷现实,因而对周围的人和事失去兴趣,对任何东西都提不起精神,对未来悲观失望,整天闷闷不乐,不愿与人接触,对外界常有戒备和厌烦心理,他们把苦恼、不满、怨恨都深藏在内心,不愿向别人诉说,久而久之造成心理上的抑郁,性格上的孤僻。
3. 消极自卑。
因父母的离异孩子感到羞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处处不如他人,特别是看到同龄孩子与父母亲热玩耍时,孩子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导致自卑情结,进而在自我评价中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产生自卑懦弱,害羞忧伤。
随着年龄的增长,消极情绪体验的次数增加,孩子经常沉浸在忧伤、悲伤中,导致孩子交往能力下降,自卑感更强。
4. 怯懦胆小。
意志薄弱的孩子易形成怯懦性格。
由于一直生活的完整家庭突然破碎,孩子无法适应没有父亲或母亲的环境,因此遇事胆小怕事,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
关于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状况及现和教育策略
关于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状况及现和教育策略《关于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状况及教育策略》在当今社会,离异家庭的数量逐渐增多,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教育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扰,他们的心理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并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对于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1、自卑与孤独离异家庭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家庭结构的不完整而感到自卑,觉得自己与其他孩子不同。
他们可能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产生退缩心理,害怕被嘲笑或歧视,从而导致孤独感的产生。
2、焦虑与恐惧父母的离异往往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和恐惧,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担心失去父母的爱和关注,担心生活的变化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困难和挫折,这些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可能会长期困扰着他们。
3、敏感与多疑离异家庭的学生通常比较敏感,对周围人的言行举止过分在意。
他们可能会过度解读他人的话语和行为,怀疑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从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4、叛逆与攻击性有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可能会通过叛逆和攻击性的行为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痛苦。
他们可能会违反纪律、与老师和家长对抗,甚至对同学有攻击行为,以此来引起他人的关注和寻求心理上的平衡。
5、学习动力不足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动力。
他们可能会因为心情低落、焦虑等原因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家庭环境的突变父母的离异意味着家庭环境的重大改变,孩子需要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和家庭成员关系。
这种突然的变化可能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心理上难以接受。
2、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当有些离异后的父母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情绪问题而对孩子疏于关心和教育,或者在教育方式上过于严厉或溺爱,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
3、社会舆论的压力社会上对离异家庭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孩子可能会因为外界的负面评价而产生心理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有调查发现,54%的犯罪青少年是因父母离异而造成品德不良。
父母离婚对未成年子女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要把这场灾难可能给子女造成的心理创伤减轻到最低限度,以至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必须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子女采取必要的心理保健和教育措施,而家庭教育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一)情绪情感障碍由于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婚的不理解和长期郁结在内心的对一方父母的怨恨,使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往往一触即发,主要表现为发脾气、摔玩具、不愿意与人交往、睡眠也不安稳,亲子之间冲突加剧等。
而出现情绪问题的诱因也往往只是一些生活琐事。
(二)适应性差父母离异后,儿童随父亲或母亲过着单亲生活,他们很难适应家庭的这种突变,心理会处在一种严重的失衡状态,表现出极度的愤恨和绝望。
那么他们的子女所遭受的心理折磨比夫妻当事人还要严重几倍。
比如,有的孩子索性离家出走,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一般来说,夫妻离异后,失去父爱的男孩比女孩的心理创伤严重。
他们失去了男性特有的教育影响,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会延缓性别社会化的进程。
(三)性格缺陷离异家庭子女容易产生的性格缺陷主要有:一是自卑;二是孤僻;三;怯懦;四是粗暴。
(四)学习困难离异家庭子女情绪的变化,必然会给学习带来困难。
这是学习困难产生的内在因素。
对儿童来说,他们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督促和帮助,自觉性较差,而父母离异后,儿童多半无人管教,这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外在因素。
因此,大部分离异家庭子女在学习成绩上明显不如完整家庭的子女。
(五)社会性发展不良离异家庭子女社会性发展不良,突出表现在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人际关系上。
他们行为表现的反应较为被动,包容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接近自己,支配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引导自己,感情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特别是当他们产生自卑、孤独、压抑等消除情绪时,这种倾向就会表现得更为强烈。
当然,当这种被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人际关系需求也会向主动方向转化,但这种转化更多的只是局限在意向上,而不是那么强烈地表现在行动上。
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社会因素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系统对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社区、亲戚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可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家庭变故带来的心理压力。
媒体影响
现代媒体对离异家庭的报道和舆论可能对小学生产生影响。不恰当的媒体报道可能导致小 学生的自卑和焦虑心理。
父母共同生活。这种变化可能导致安全感缺失,影响心理健康。
02
父母情绪状态
离异后的父母可能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如抑郁、焦虑等。这些情绪可
能传递给子女,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03
家庭教育方式
离异家庭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可能面临更多挑战,如工作压力、经济压
力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如过度溺爱或忽视,影响
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状况及教育对策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引言 • 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 影响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
的因素 • 教育对策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
社会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 化,离异家庭的数量逐渐增多, 这给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新的挑
战。
心理健康问题
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共同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社会层面的教育对策
提供社会支持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更多的社 会支持,如设立心理咨询热线、 提供心理辅导服务等,为学生提 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促进社区融合 社区应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 居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为离异 家庭小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 和资源。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离异家庭学生常常面临着情感困扰、人际关系问题和自我认同挣扎等困难,这些问题可能会给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决至关重要,只有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
接下来,本文将从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解决策略两方面展开展开论述。
1. 情感困扰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面临着情感困扰,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失落和恐惧。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或背叛,对家庭的安全和稳定产生质疑,从而对自己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而且,他们也可能会因为父母的争吵和冲突而感到焦虑和害怕,这些情感困扰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2. 人际关系问题离异家庭的孩子可能在人际关系上遇到困难,他们可能会因为家庭背景而感到自卑和尴尬,对与他人交往产生压力。
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难以信任他人,对友谊和爱情产生困惑,从而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
3. 自我认同挣扎离异家庭的孩子在自我认同方面也可能会遇到问题,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家庭状况感到困惑和不安,产生自卑感和自我怀疑。
他们可能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对父母的选择和行为产生质疑,产生自责和愤怒的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 家庭支持和关爱离异家庭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家庭的支持和关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理解,提供一个温暖、稳定和安全的家庭环境。
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关心他们的感受和需求,让他们感到被爱和被需要,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2. 情感宣泄和疏导离异家庭的孩子需要有一个情感宣泄和疏导的渠道,父母或老师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倾听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并正确地表达和宣泄。
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3. 心理辅导和治疗对于一些情感困扰较为严重的离异家庭孩子,他们可能需要接受心理辅导和治疗。
离异家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
离异家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引言离异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学习心理障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离异家庭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亲子关系的改变以及情感上的压力,容易出现学习困难和心理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离异家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成因分析1.家庭环境的变化离异带来了家庭环境的重大变化,包括新的住所、生活方式的改变、亲人的缺失等。
这些变化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
他们可能面临着学校交通的问题、适应新生活的压力以及与父母亲间的关系调整等。
2.亲子关系的改变离异后,儿童与父母亲的关系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
孩子们可能更难与离异后的非居住父母建立稳定且亲密的关系。
缺乏亲子互动和亲子支持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3.情感上的压力离异家庭学生常常面临情感上的压力,包括对父母离异的情绪反应、对父母及家庭状况的恐惧等。
这些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学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自尊心受损等学习心理障碍。
对策建议1.建立稳定的学习环境提供稳定的学习环境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学习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家长应协同努力,为孩子提供稳定的学习环境,包括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帮助孩子安排适当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2.强化亲子互动家长在离异后应加强与孩子的亲子互动,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加强。
这包括定期交流、共同参与家庭活动和学习等,以增强家庭凝聚力,减轻学习心理障碍的出现。
3.提供情感支持为离异家庭学生提供情感支持非常重要。
学校和社会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并培训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情感支持。
这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情感辅导和情感教育等方式实现。
4.培养积极心态帮助离异家庭学生培养积极心态对他们的学习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激励和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增强学习动力,克服学习心理障碍。
结论离异家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复杂多样,但可以通过提供稳定的学习环境、强化亲子互动、提供情感支持和培养积极心态等对策来缓解这一问题。
《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大全五篇]
《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大全五篇]第一篇:《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研究背景据中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即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离异家庭子女。
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随着离婚率的提高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离异家庭的孩子出现问题的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出抑郁、孤僻、自闭等心理特征和不专注学业、打架斗殴、谈情说爱甚至有暴力倾向等行为特点。
离异再婚家庭的孩子可能问题更严重。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我国,离婚成为一个社会不容忽视的特殊问题,夫妻离婚,不仅会造成彼此心理创伤,而且对孩子身心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极其严重且十会广泛,不仅会遏制孩子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会导致孩子精神异常甚至心理变态。
事实上,学生的心理问题是表面上的,实质上反映的是家庭父母的关系问题。
研究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研究父母离异对子女造成的严重的心理伤害以及给孩子带来的诸多心理问题。
并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把握他们思想上的热点和盲点。
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引导他们注重心理问题的自我矫正。
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通过对各个离异再婚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辅导和研究,从而发现问题。
运用多种手段解决存在的问题,积累辅导此类学生的经验。
二、课题的内涵界定离异家庭学生的界定,所谓“离异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和其他种种原因而造成的只有父亲或母亲和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
离异家庭是指一父或一母与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
其子女就是离异单亲家庭子女。
父母离异后,使孩子失去了完整的家庭生活,在最需要父母之爱的成长关键时期,不能得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随着农村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离异家庭在农村地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
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角度分析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心理问题分析1. 自卑感在农村地区,离异家庭的子女往往面临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无能和失落。
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家庭不如其他完整家庭,从而导致心理上的自卑感。
2. 孤独感离异家庭的子女很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由于父母的离异,他们可能缺乏被照顾和关爱的机会,导致孤独感的增加。
3. 情感问题离异家庭的子女可能会有情感问题,他们可能对家庭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产生疑惑和困惑。
他们可能会感到被抛弃、被忽视和无人关心。
4. 自我调节能力差离异家庭的子女在家庭环境中往往缺乏稳定的情感支持和照料,因此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可能较差。
他们可能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情绪波动较大。
5. 行为问题离异家庭的子女可能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攻击性、自闭、逆反等问题。
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导而产生行为问题。
二、解决方案探讨1. 父母的关爱和支持父母是子女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和依靠。
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来说,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尤为重要。
父母应该尽量多花时间和子女相处,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关爱和支持。
2. 社会支持除了父母的支持外,社会上的支持也对离异家庭的子女至关重要。
学校、社区、亲戚朋友等社会资源可以给予离异家庭的子女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缓解心理压力。
3. 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可以帮助离异家庭的子女解决心理问题,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自卑感、孤独感、情感问题等心理问题。
4. 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父母的离异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父母可以通过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来减轻对子女的影响。
父母可以通过和解、沟通、尊重等方式来改善家庭关系,为子女提供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离婚率逐渐升高,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数量也不断增加。
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常常面临着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希望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并为这些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
离异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离异家庭的孩子常常面临着父母情感的缺失与不稳定。
父母的离异往往意味着孩子失去了一个父母的陪伴,他们在情感上感到缺失和孤独。
而且,离异家庭中孩子可能会面临着来自父母的不稳定情绪,这种情绪不稳定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离异家庭的孩子可能会面临着自我认同和自尊心的问题。
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常常会因为家庭的变化而感到自卑和自责,他们可能会怀疑自己是否应该为父母的离异负责,这种负面情绪对于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产生着不利影响。
离异家庭的孩子可能会面临着家庭纷争和亲子关系不和谐的问题。
在离异家庭中,父母之间可能会因为子女的监护权或财产分配等问题产生纷争,这些纷争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可能会面临着与父母之间关系不和谐的问题,情感上缺乏安全感和依恋感。
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策略:建立家庭和睦的环境。
家庭和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应该在离异后尽量减少家庭纷争,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关爱。
加强学校和社会的帮助。
学校和社会应该关注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帮助。
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心理素质。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离异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父母应该尽量保持稳定的亲子关系,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依恋感。
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常常面临着各种问题,父母和社会应该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异家庭也越来越多,这种家庭形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篇小文章将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1. 心理健康问题
1.1 孤独感
离异家庭的孩子缺乏一个完整的家庭,父亲或母亲的离开让他们无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更容易产生孤独感。
1.2 自卑感
离异家庭孩子常常会感觉自己有缺陷,就算是不应该为自己承担的责任,也会感觉自己有错。
1.3 依赖感
离异家庭孩子往往会过度依赖父母的付出,但是父母也会因为离异感到失落,导致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与关爱。
这种依赖感可能会延续到他们的成年时期。
2. 解决策略
2.1 加强自我肯定
孩子需要经常收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正面反馈,这样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2 建立良好的社交圈
孩子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交圈以及身边的朋友,这样能够让他们感到有人关心自己,也会让他们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
2.3 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如果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很重要的,这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
2.4 家长关爱
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接纳、被关心。
3. 结语
孩子是离异家庭最需要关爱的人,家庭、学校与社会都需要关注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迎接更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亲家庭的子女由于家庭的不完整,在学校往往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这有助于恢复其受挫的情感。但在同学中则会有不同的看法,有关心和帮助,有鄙视和嘲笑,这些都会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带来不同的影响。
2.2.3社会舆论影响
社会上至今仍存在着陈腐的偏见,离婚往往不被人所理解,给离异家庭子女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为父母的离异感到羞愧,抬不起头来,有的先是张皇失措,继之便是悲观泄气,破罐破摔。
家庭教育论文由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六个部分组成。正文包括:引论或引言,本论,结论三部分。(除注释可有可无,其他一律不能少)
样文: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作者离异后,孩子很难适应家庭的这种突变,心理会处在一种严重的失衡状态,表现出极度的愤恨和绝望。有研究表明,家庭解体后,儿童都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心理适应期,一般要经过2~3年或3~5年的时间。这一心理适应期大体可以分为六个阶段:愤怒、痛苦阶段;盲目乐观阶段;流动、出走阶段;终日忙碌、闭门不出阶段;渴望、思索阶段;获得新生阶段。[2](来源注释)(理论知识)如果承担抚养子女的一方父(母),离异后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经常表现出对离异对方的忌恨、诅咒,情绪消沉、喜怒无常或借酒消愁等,那么他们的子女所遭受的心理折磨比夫妻当事人还要严重几倍。
********
摘要:随着我国离婚率急剧上升,离异家庭子女日益增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离异家庭的破碎,使家庭教育出现不少问题,孩子因此而产生许多心理问题(现状及负面影响)研究离异家庭中家庭教育的缺失,分析孩子的心理问题,何将孩子的心理伤害降到最低限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研究重要性)本文就影响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发展的主要家庭因素、子女心理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以及家庭教育对策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简单介绍方法)以唤起人们的重视,用正确的教育和亲切的关怀,来弥补孩子心灵的创伤。(研究目的)
(第一部分:问题的表现)
1.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表现(一级标题)
儿童的个性是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成人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儿童性格
的形成。在个性塑造上,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而离异家庭中的子女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家庭环境的不良,容易使子女表现出一些不良的消极心理,表现在性格、情感和行为上。(一级标题下的开篇语,对下面的二级标题起到引领作用。)
关键词:离异家庭;家庭教育;家庭环境;亲子关系
(引言,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赖以健康成长的生命摇篮。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重要性)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大幅度上升。据国家民政部最新统计,2002年我国离婚对数达117.7万对,而2003年达133.1万对,比上年增加了15.4万对,增长率为13.2%;2004年我国离婚对数高达161.3万对,又比上年增加了28.2万对,增长率更高达21.2%。[1] (注释) 随着离婚数字的持续增长,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这一社会现象的日渐增多,离异家庭子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1.7影响学业
由于父母的离异,家庭的残缺,使孩子缺失父亲或母爱。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要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孩子的情绪受到挫折,使之无法安心学习或缺失生活与学习的信心。父母本身的离异离异家庭一般学习条件也变得较差,家长多数无心管教子女,使孩子没有学习目标、人生理想,学习无人问津,学习成绩普遍受到影响。
1.4怯懦胆小
意志薄弱的离异家庭子女易形成怯懦性格。他们胆小怕事,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在困难面前惊惶失措,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和打击等。夫妻离异后,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对孩子管教严格,使孩子望而生畏,总是担心自己使父亲或母亲失望,时时体验着恐惧的情绪。此外,同伴的讥笑和轻视,也会使离异家庭子女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表现出抑郁和退缩。
(家庭教育因素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分法,详略得当,有主有次。)
(第三部分:问题解决的建议、对策)
1.1恐惧不安(二级标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具有保障机制的家庭,儿童在父母双亲的抚爱和教育下,能产生一种安全感,从而有利于童心的自然正常发展。(理论知识)而在离婚家庭里,有些父(母)毫无顾及地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打骂,使孩子安全感。有的因为憎恨另一方,也不让孩子与其见面。使孩子强烈地感到自己被亲人遗忘或被抛弃。有的父母因为婚姻失败,情绪消极,经常拿孩子当出气筒,使孩子时常受到惊吓,在恐惧中度日。(现实中状况及负面影响)这种恐惧和不安全感常会使孩子感情变得脆弱、经不起各种打击,做事容易畏首畏尾。(负面影响)
家庭的不完整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在与同伴交往时感到低人一等,产生自卑感,从而影响其与人交往的质量。在母亲抚养的家庭中,男孩失去了父亲角色的效仿榜样,也失去了 “父”的特殊的爱以及权威者、决策者角色的熏陶,造成男孩榜样的缺失和社会期望的矛盾,致使男孩产生比女孩更多的焦虑、依赖和反社会倾向。同时,父母离婚后.男孩失去了必要的男性教育内容, 也不利于他们发育和发展。
2.1.4放任式的教育
家长由于婚变,双方对孩子不闻不问。有的寄养在亲友家里,孩子经常看不到家长;有的和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对孩子无力抚养,有时遇到学习交费时,三方推诿,使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冷漠无情,看到别的孩子受到宠爱,异常失落;有的孩子在父母再婚家庭中受到虐待,在家没有温情,家长没有好脸色,导致他们很容易结交上一些坏人,沾染上恶习。
2.1.5严管式的教育
有的家长离婚后,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成材成人,为自己争口气,因此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把孩子当作自己塑造的产品,使孩子成为自己愿望的实现者,使孩子小小年纪背负者沉重的负担,孩子的心理压力日益加重。一旦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家长恨铁不成钢的一腔牢骚和委屈又都宣泄在孩子身上,使孩子的心理负担沉重,亲子关系紧张。当承受不起时,孩子会厌倦学习,厌倦生活,感到生活乏味。
1.2消极自卑
因父母离异而产生自卑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处处不如他人,容易导致自卑情结,进而在自我评价中经常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如不安、内疚、胆怯、害羞、忧伤、失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活道路上再次经历挫折(如学习成绩差,升学无望,家庭关系剧变等)时,则自卑情结很容易被重新唤起。若经常沉浸在这种自卑情结的痛苦之中,就会形成自卑性格。
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群体。(名词解释)这一特殊群体中,由于父母离异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他们的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比如情绪情感障碍、适应性差、性格缺陷、学习困难、社会性发展不良等。(负面影响,缺陷)如何将孩子的心理伤害降到最低限度,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里健康成长,是每一个离异家长的责任和义务。(研究重要性)因此,家长要从家庭的解体而导致儿童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一角度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来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做)
1.6冷漠仇视
父母离婚后的孩子,面对着温暖家庭的解体,一时往往无法接受,心理很容易失去平衡,在家容易与父亲或母亲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在外由于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影响,行为的反社会倾向与对立情绪比较严重。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们很容易对周围的人产生对抗行为和仇视心理。这通常表现为:痛恨父母,对成年人怀有敌意,冷漠、偏激、不合作,不服管教,顶撞老师,对同伴有攻击性等不良的行为。
(点评:这段是归类式的写法。学会对家庭教育中的问题、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概括,是指导师有必要学会的能力。)
2.2各种环境因素
2.2.1家庭环境剥
夺
这是造成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父母离异,家庭破碎,对孩子来说,不管是与生身父亲生活,还是与生身母亲生活,都是一种“部分家庭环境剥夺”,而“部分家庭环境剥夺”对子女心理发展所造成的有害影响,早被心理学家的实验所证实。当然,父母离异后各自重新组织的新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家庭缺损,但从实质上看,尤其对已经懂事的孩子来说,其心目中业已存在的“部分家庭环境剥夺”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因此,父母离异,对其子女的心理发展来说,难免产生负效应,只不过不同的对象程度不同而已。
1.5态度粗暴
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争吵、打闹,极易使子女产生冷酷、悲戚的心情,并由此导致惊慌、恐惧、心绪不定,长此下去,就会形成粗暴的性格。父母对孩子的体罚及攻
击行为,易引起孩子对父母及社会的攻击和破坏,特别是那些父母另有新欢后被虐待、遗弃的子女更是如此,即所谓“暴力的结果必然产生暴力”。
2.1家庭教育因素(二级标题)
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或问题家长。离异家庭是最容易产生问题的家庭。家长是教育的执行者,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当的教育方式是造成孩子消极心理和不良性格最主要的因素。
2.1.1粗暴式的教育(三级标题)
有的离异家庭家长对子女要求过严,采用粗暴专制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由于婚姻的变故,情绪不稳定,性格扭曲,心理压抑.习惯把对夫(妻)的不满情绪迁怒于孩子,在孩子身上发泄,使孩子身心受到摧残。
1.3孤僻孤独
强烈的自卑感使离异家庭子女不能自如地与他人交往,唯恐被他人轻视和排斥。当恐惧感超过亲近他人的欲望时,就会压抑自己的欲望,对他人采取冷漠的态度。为了避免孤独,他们往往在想像的世界中创造出一个“朋友”来,并把“他(她)”当成真实的朋友去对待。被孤独的阴影笼罩着的孩子,心中充满孤寂、愁苦与被遗弃的感觉,与外界环境就会越来越疏远。孩子将会形成不合群、独来独往的孤僻性格。
2.1.2占有式的教育
有的家长因家庭破碎后,把所有的原因都推到对方身上,对孩子采取占有式的教育,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不允许对方及对方亲友看望孩子、接触孩子、关爱孩子,让孩子只存在一方的亲情,克制了孩子情感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