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ppt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 PPT

近代中国有强弱分明的多种经济成分: 近代中国有强弱分明的多种经济成分:
● 自然经济解体 ● 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在社会经济 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பைடு நூலகம்
生活中,占着明显的优势 生活中,
● 在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 在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
官僚资本占很大比重。抗战前, 官僚资本占很大比重。抗战前,产业资本 中,外国资本占70-80%;抗战后,官僚 外国资本占70 80%;抗战后, 70资本取代外国资本,处于垄断地位。民族 资本取代外国资本,处于垄断地位。 资本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黄金时代获 得显著发展,所占比重从1913年的11% 1913年的11%提 得显著发展,所占比重从1913年的11%提 高到18% 一直到1949年都是这个水平。 高到18%,一直到1949年都是这个水平。 18%, 1949年都是这个水平
圆明园12生肖毁于1860 圆明园12生肖毁于1860年 12生肖毁于1860年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紫禁城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紫禁城
巷战后的市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的德 国士兵沃尔特· 国士兵沃尔特·库尔兹及所 拍的照片。 拍的照片。
被沙俄逮捕的义和团民
海关助理汉卫礼及下属,右立者为中文教师, 海关助理汉卫礼及下属,右立者为中文教师, 前排是该教师的两个妻子和使女。 前排是该教师的两个妻子和使女。
办公时的赫德:刊于1890 办公时的赫德:刊于1890 年英国杂志。1863-1911年担 年英国杂志。1863-1911年担 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宁波海关关长梅瑞尔及其妻女仆人。 宁波海关关长梅瑞尔及其妻女仆人。
天主教孤儿院。该照片摄于九江附近,约在1891 1891年 天主教孤儿院。该照片摄于九江附近,约在1891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ppt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48页。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已率先 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 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 分。
优柔寡断、战和 不定的道光皇帝
•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综合 国力衰弱,政治腐败,经济落 后,军备废弛,真正领导者战 和不定,指挥者指挥不力,用 人不当。
神萎靡,形同废人甚至死
亡。因此,所谓鸦片贸易,
其实是名副其实的贩毒活
动。
鸦片贸易的罪恶
❖ 马克思指出:“非法的鸦 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
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 库。”
❖ 美国人蒙哥马利·马丁在 《论中国的政治、商业和 社会》中说:“同鸦片贸 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 欧洲革命》中说“在1830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 立的斗争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两条线索: •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毛《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
虎门销烟
1840-1919共几百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届约记》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二、政治控制
• 控制中国的内政、
外交
• 扶植、收买代理
人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三、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 权
三元里抗英旧址——三元古庙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已率先 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 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 分。
优柔寡断、战和 不定的道光皇帝
•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综合 国力衰弱,政治腐败,经济落 后,军备废弛,真正领导者战 和不定,指挥者指挥不力,用 人不当。
神萎靡,形同废人甚至死
亡。因此,所谓鸦片贸易,
其实是名副其实的贩毒活
动。
鸦片贸易的罪恶
❖ 马克思指出:“非法的鸦 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
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 库。”
❖ 美国人蒙哥马利·马丁在 《论中国的政治、商业和 社会》中说:“同鸦片贸 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 欧洲革命》中说“在1830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 立的斗争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两条线索: •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毛《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
虎门销烟
1840-1919共几百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届约记》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二、政治控制
• 控制中国的内政、
外交
• 扶植、收买代理
人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三、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 权
三元里抗英旧址——三元古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二章-PPT精品文档

• 2、感情障碍
• 只因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是以和风细雨的平 等交往方式进行,而是充满了西方殖民主义者 的自私与残暴。 • 欲期“师夷”,欲期虚心向强盗学习,国 人除了存在思维障碍外,还会遇到相应的感情 障碍,以强盗为师原本就是一件异常痛苦和难 堪的事情。 • 思维与感情的双重障碍就决定了民族觉醒 的异常艰难。
• “制度”变革(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 “文化”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 • 但是器物的变革、制度的变革,都离不开 观念的变化,都要求观念的变化开山导航。 • 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过程实际也是近代中 华民族不断更新观念的过程。
•
“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 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 方国家寻找真理。-----•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 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 理的一派人物。”
•
——江泽民
三、民族觉醒的过程
• 1、孤独的开眼者 ——地主阶级改革派
•
落后与战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腐朽 的清朝统治者连落后与战败的事实都不 承认. • “天朝上国’的观念仍然颇有市场.时 人最为痛心的并非丧师割地等惨重代价, 而是“夷人”与中国官员用 “平行礼”。 • 道光帝还以为英国人不外乎 “诉怨、 乞恩两大端”。
•
尽管其中阻力重重,举步迟缓,但他们毕竟 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 • 中华民族不断觉醒的过程表明, • 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充满智慧与生机的民 族,阵阵逼迫的民族危机驱使先进的中国人, 临危思变,寻找挽救国家与民族危亡的出路. • 正如
“列强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帝国主义 与封建主义相结合对中国人民形成的双 重压迫,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和中华 民族的危机,同时也唤起了全民族的觉 醒,激发了广大人民的反抗。 • 正是人民群众的这种觉醒和反抗,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这是不以压迫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历 史辩证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一章_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ppt

日本——福建
美国——门户开放
2 、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 的破产
历史背景:西方列强的侵略与瓜分
发展经过:义和拳→义和团;反清复明 →扶清灭洋;山东→华北
义和团运动的伟大意义
它是一次以愚昧落后的方式进行的反帝爱 国运动,突出的意义在于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 屈服,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反抗精 神。 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共同瓜分中国的狂 妄计划,使列强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 特点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命脉 、政治和军事力量,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 力量。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各种控制)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 力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 基础和统治支柱。 (资本——帝国主义把中国的封建势力作为自己的 统治支柱)
军备废弛,军力衰败 闭关锁国,闭目塞听, 保守自大
积极对外扩张,加紧殖民 侵略
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 略
(一)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几次侵
略战争
1、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至1842 年8月)与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主要 体现在:
(1)清政府战败,开始被迫与西方列强签定不平等条约, 英国等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大量攫取侵略特权(如被迫割让领 土、交纳战争赔款、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建立租界等),中国社会开始逐渐半殖民地化; (2)五口通商后外国商品开始在中国倾销,一方面中国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和城市的手工业、农民的家庭手工业 开始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社会开始逐步半封建化; (3)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

慈禧
清廷上谕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基本特点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统治,中国 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 衡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基本特点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 压迫下,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 世界所少见的
江淮一带饥饿的农民
长江洪水暴发后的灾民 逃难的灾民
——毛泽东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
矛盾
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 国的基础
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清贵族夫人与外国驻华公使夫人合影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颐和园
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袁世凯
袁世凯与列强公使的合影
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袁世凯批准的 “二十一条”文书
“二十一条”签约现场
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蒋介石
蒋介石军队屠杀革命党人
3、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937年12月,日本东 京《日日新闻》报道了日 军“片桐部队”的两名军 官在南京紫金山一带进行 杀人比赛的消息
《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国赔款 45000万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 本息合计98200万两)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经济上: 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
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修铁路
1904年德国人修建的天津火车站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沦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

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侵占中国领土 划分势力范围
俄
俄将长城以北和 新疆划为势力范 围 德把山东作势力 范围 德 英 日 法 英吞食长江流域 作为势力范围 日把福建作势力 范围 法把两广、云南 作为势力范围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甲午战争后,日本从中国勒索赔款高达二亿三 千万两平银;舰艇等战利品价值一亿多日元。而当 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当时 的日本外务大臣得意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 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 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 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
沙皇俄国财政大臣维特给尼古拉二世的条陈
各国的当前问题是如何从这些衰朽的东方国家 特别是庞大的中华帝国的遗产中,尽可能分得大的 一份。俄国从历史和地理上来讲,有着不可争辩的 权利,分得这个预期的猎物的最大部分。 由于我们和中国之间有着绵长的国境线,由于 我们有着特别有利的形势,除非中国能够自卫,否 则中华帝国的很大一部分能为俄国吞并,只不过是 一个时间问题罢了。但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使这种 吞并自然地进行,不要引起轻率的事件,不要冒进, 不要侵占领土,以免有关的其他国家先机下手,瓜 分中国,因而使俄国得不到中国最富饶的省份。
文化渗透
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文化渗透与晚清“教案” 为侵略制造舆论 美化侵略 黄祸论
文化渗透与晚清“教案”
非法深入内地进行传教活动,仗势逞强 青浦教案、西林教案
热衷于间谍活动的德 国传教士郭实腊
扩大侵略特权、威逼“退还”教产、霸占田产房 屋 南昌教案、重庆教案、南京教案 践踏中国主权横行无忌招致地方官反教 贵州教案(巡抚何冠英、提督田兴恕) 各种民教纠纷成为教案的导火索 习俗与信仰的矛盾与冲突(湖南、江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 / 70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沙皇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 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瑷珲条约》 60万 《北京条约》 40万 《勘分西北界约记》 44万 《改订伊犁条约》 7万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2 / 70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目 录
CONTEN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2 / 70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 ➢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8 / 70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外国公使驻京
《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当时西方列强的公使,是以 战胜者的姿态进入北京的,他们不是普通的外交官,而是清政府的“太上皇”。
美国公使田贝说过,他们经常教训清政府的大臣,什 么事要做,什么事一定不许做,“任意斥责对待外国 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 《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白银 《台事专条》对日本赔款5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对日本赔款230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4年半的财政收入, 按当时日本人口1亿计平均每人得2两3钱) 《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国赔款45000万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00万两, 按当时中国人口4亿计平均每人负担2两以上)
反抗日本入侵的中国台湾地区的少数民族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沙皇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 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瑷珲条约》 60万 《北京条约》 40万 《勘分西北界约记》 44万 《改订伊犁条约》 7万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2 / 70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目 录
CONTEN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2 / 70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 ➢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8 / 70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外国公使驻京
《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当时西方列强的公使,是以 战胜者的姿态进入北京的,他们不是普通的外交官,而是清政府的“太上皇”。
美国公使田贝说过,他们经常教训清政府的大臣,什 么事要做,什么事一定不许做,“任意斥责对待外国 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 《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白银 《台事专条》对日本赔款5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对日本赔款230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4年半的财政收入, 按当时日本人口1亿计平均每人得2两3钱) 《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国赔款45000万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00万两, 按当时中国人口4亿计平均每人负担2两以上)
反抗日本入侵的中国台湾地区的少数民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1章

《南 京 条 约 》 签 订 现 场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现场
《天津条约》签订现场 天津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签订现场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部分不平等条约内容一览
《中 法 黄 埔 条 约 》
《 条 约 》
《中美望厦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割占领土,强占租界港湾, 割占领土,强占租界港湾,划分势力范围
《南京条约》对我国领土主权的破坏 南京条约》
被 英 国 占 领 后 的 香 港
《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 国 的
(1789——1856 国
)
条约名称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地理范围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西北地区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 资本来到世间 肮脏的东西” 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 马克思
主
要
内 容
资本——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帝 国 主 义 在 一 些
(一)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允许外国 商人在广州一地贸易,而且必须经过官方指定的公 商人在广州一地贸易, 行,即“十三行”进行。 十三行”进行。 而鸦片战争后, 而鸦片战争后,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 年 南京条约》规定, 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港口为通 商口岸。后来的《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商口岸。后来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也相 继将通商口岸的数量进行了拓展。 继将通商口岸的数量进行了拓展。 广 州 十 三 行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现场
《天津条约》签订现场 天津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签订现场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部分不平等条约内容一览
《中 法 黄 埔 条 约 》
《 条 约 》
《中美望厦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割占领土,强占租界港湾, 割占领土,强占租界港湾,划分势力范围
《南京条约》对我国领土主权的破坏 南京条约》
被 英 国 占 领 后 的 香 港
《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 国 的
(1789——1856 国
)
条约名称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地理范围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西北地区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 资本来到世间 肮脏的东西” 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 马克思
主
要
内 容
资本——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帝 国 主 义 在 一 些
(一)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允许外国 商人在广州一地贸易,而且必须经过官方指定的公 商人在广州一地贸易, 行,即“十三行”进行。 十三行”进行。 而鸦片战争后, 而鸦片战争后,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 年 南京条约》规定, 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港口为通 商口岸。后来的《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商口岸。后来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也相 继将通商口岸的数量进行了拓展。 继将通商口岸的数量进行了拓展。 广 州 十 三 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1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孙中山1894年11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时就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 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 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 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 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思考题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3.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的 通
租界,实行殖民统治。这些通
商
商口岸大多成为列强在中国进
口 岸
行经济侵略的基地。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经济掠夺
中国海关被外国控制,成为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政治控制 剥 的一个重要工具。 夺 中 国 的 关 税 自 主 权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经济掠夺
实
行
商
品 倾
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太平军重创洋枪队
台湾人民与黑旗 军抵抗日本侵略
义和团抗击列强侵略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爱
中法战争期间,
国
官
1884年8月,法
中日甲午战争时, “致远”舰舰长
兵
舰进犯台湾基隆,
邓世昌驾舰全速
的
反
同年10月,又进
撞向日本主力舰
侵
犯淡水,都被督
略
斗
办台湾事务大臣
“吉野”号,以 身殉国。
争
刘铭传指挥守军
刘铭传
邓世昌
击退。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近代中国人包括统治阶级中的爱国人士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 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正是由 于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那些不畏强暴、赴汤蹈火、血战疆 场、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代史纲要 课件(第一章)

洋商开设的工厂
德国在1904年修建的青岛火车站
(四 美国传教士史密斯认为:通过宗教宣传给中国人民 灌输一种“忍耐、保守和受苦受难的精神”,使其 完全“服从于基督”, “横行乡里,鱼肉良民。甚至挟制官长,动辄欺 人。” 外国传教士也供认“中国人民中的恶霸分子看到每 一个外国传教士,是有利的保护人,每一座外国教 堂是得救的岩石。”
侵略军公开准许军队抢劫三天,而实际上直到其撤 离之日,可耻的侵略者从未停止过抢劫。大量历史 文物惨遭毁坏和掠夺。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 几乎全部散失,其它经史子集等珍本图书,一共损 失4.6万多册。经过这次洗劫,中国“自元、明以 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 尽。”沙俄侵略军在这次洗劫中特别凶暴残忍,皇 宫中凡是拿得走的贵重物品,一概拿走,凡是拿不 走的便一概打碎,据估计,八国联军所掠夺的财物 总价值不少于数十亿两白银。
当年财政 收入
4000万两 8000万两
相当清政府 财政收入
1/3 3年 4-5年
45000万两 10000万两
当时一位目击者写道:“各国洋兵,俱以捕孥义和 团,搜查枪械为名,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 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 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稍有拦阻,即被残 害。”一个英国人说:“凡是士兵所需要的,都是 一派出一队一队的士兵去抢劫中国人的财产而得来 的。如果士兵需要一些东西,而中国人稍一迟疑的 话,就免不了送命。” 八国联军抢走北京各衙署 存款约6000万两白银,其中日军劫掠户部(今公 安部院内)库存白银2914856两,并立即放火烧 房,掩盖罪证。鼓楼的更鼓,被日军用刺刀刺破。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小结: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 中国带来什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1章-PPT课件

▲关税自主权是国家的重要主权。进出口关税的 降低,有利于资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和 掠夺原料,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经济发展 的作用。
▲资本-帝国主义掌握近代中国海关,是帝国主 义打击和压制中国民族工业,扩张其在华势力的 重要手段。
▲中国国内的商品要缴纳远高于关税额的厘金和 其他苛捐杂税,中国商人还经常受到官吏的敲砸 勒索。由于关税的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华商和洋 商处于极其不公平的竞争地位。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一、军事侵略
主要表现: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签定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和划分实力 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1)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1月) 中法战争(1883年—1885年)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个基本概念: 资本-帝国主义
一个基本问题: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需要弄清楚的一个基本概念
资本-帝国主义:
这个概念更准确地界定了我们经常所讲的 外国侵略中国外国历史的本质属性。本章所讲 的这段历史时期正是西方国家和日本的资本主 义由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 主义,即帝国主义这个阶段。本章所讲的反对 外国侵略的斗争,既包括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 段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也包括 帝国主义阶段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斗 争。
3、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 出,以《马关条约》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意识的觉醒在19世纪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睁眼看世界”与“师夷长技以制夷”
(1),开始突破传统的华夷观念。 ‚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未知王化者言 之。故曰:先王之待夷狄,如禽兽然,以不治治之。非谓本 国而外,凡有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且天下之门有三矣: 有禽门焉,有人门焉,有圣门焉。由于情欲者,入于禽门者 也,由于礼仪者,入于人门者也,由于独知者,入自圣门者 也。诚知夫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 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外只良友,尚可 称之为夷狄乎?‛ ——魏源:《海国图志》 (2),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的主张。 其中,长技不仅包括战舰、火器,而且包括养兵练兵之法, 颇为难得。
中国民众的反抗与“官—民—洋人”的三 角关系。
洋人 怕
官
怕
怕 民众
中国军民反抗的伟大 成果——粉碎瓜分中 国的图谋
晚清的两次边疆危机 瓜分危机的显现 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 中国图谋的破产
扩展: 东亚地域安全结构与中国的安全困境
中国尚能保持领土基本完整的再分析(上次课已讲,
主义强开通 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首次规定协定关税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7月22日):“值百抽 五”。 1858年《天津条约》:商船可在各口岸自由转口,再交 2.5%就可通行内地。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1865年开始出现入超,除1872—1876年这5年中国有 小额出超之外,一直入超。1865年到1868年中国每年入超 750万海关两,1890年至1894年,每年入超增加到3400万 余海关两。 自1895年马关条约明文承认外资在中国自由设厂后, 1895年至1913年在中国新设工厂130多家。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什么是“资本—帝国主义”?这个概念 表达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 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 立联系。”
——摘自《共产党宣言》
1,近代列强为什么要以战争作为侵略中国的主 要手段?
第三阶段: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才开始有了较为普遍 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康有为:1898年4月在保国会的演说中形容说:‚吾 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 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 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 朝未有之奇变。‛因此,康提出了‚保国、保种、保教‛。 严复: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并翻译《天演 论》,从理论上阐明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 孙中山:创立了以拯救民族危亡、建立新国家为己任 的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 号。
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图
势力范围方面:
德国:1898年:强租胶 洲湾,把山东划为自己 势力范围 俄国:强租旅顺、大连, 把长城以北作为自己势 力范围 英国:强租威海卫和香港新界,并把长江流域作为自己势 力范围 法国:强租广州湾,把两广和云南作为势力范围 日本:把福建作为自己势力范围
资本扩张的需要,是近代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 两个世界体系(华夷秩序与西欧国际体系)逻辑的根本 对立,不利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扩张,这是列强屡次发动战 争的逻辑前提。 西方列强占有显然的军事优势,并有强大的经济支持, 这是其屡次发动战争的物质基础。 中国相对落后(相对欧美)和相对强大(相对其他落后 地区)的两面特性,是近代中国遭受多次侵略战争的一个 经常性因素。 列强的军事侵略及其他侵略手段,加上晚清政府的无 能和无知等原因,使近代中国丧权深重,渐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80页
费正清(1904—1991年)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如:帮助镇压太平天国、
1870的侵害
强开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实行商品倾销 进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强开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广州厦门,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 《天津条约》:牛庄(营口),登洲(烟台), 台湾(台南),淡水,潮洲(汕头),琼洲,汉 口,九江,南京,镇江。 《北京条约》:天津。 如何看待帝国
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晚清反侵略战争不断失败的主要原 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 2,经济技术的落后 “软国力”与“硬国力”
对甲午战败的一个案例分析.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何谓民族意识? 这里的民族意识实际上是指民族国家意识,即 在中央政权直接管制下的疆域内,国民对于同属 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自觉。 何谓觉醒? 觉醒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意指对某事物比较正 确、比较清醒的认识状态。因此,近代中国民族 意识的觉醒,即指国人对于世界大势开始有一比 较清醒的认识。
2,对中国政治方面的侵害。 直接割占、租借中国领土 划分势力范围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资料——割占中国领土的条约主要有:
英国:1842:《南京条约》、1860:《中英北京条约》、 1898:《拓展香港界址专约》。 葡萄牙:1887:《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俄国:1858:《瑷珲条约》、1860:《中俄北京条约》、 1864:《堪分西北界约记》、1881:《改定伊犁条约》 日本:《马关条约》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主要有: 侵占中国主权,如领事裁判权、关税自主 权、驻军权等。 驻华公使对华政治横加干涉。 把持海关行政等。
赫 德(1861— 1908年任中国 海关总税务司)
“在治外法权和不平等条约的制度下,外交使团及其 在条约口岸的领事馆的属员实际上可以认为中国政府的组 成部分.公使们借故生端地警惕着一切违反条约的真实的 或想象的情况……他们像要求撤消在长江和珠江航行的障 碍那样,也毫不犹豫地屡次企图要求镇压那些所谓辱骂外 国人的出版物。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和力量,攻击中央政府 或地方政府授给其他强国排他性的特许权或与之订立合同 的行动。前美国公使田贝在1906年写到:‘在欧洲国家, 如果他试图做这些事情中一小部分,他就会拿到护照离 任。’‛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 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 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 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他们的侵略、压迫的过程。 救亡图存,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临的神圣使命。 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他们在长时间里进行了 不屈不挠、再接再励的斗争。
此阶段中,林则徐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第二阶段:产生了早期的维新思想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对西方了解的加深,冯 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开始 从洋务运动中分化出来,不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 技术,而且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他们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 立富强的爱国思想,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 的民主思想。
如何认识近 代中外贸易?
清末民间流传的讽刺 列强瓜分中国铁路权 益的漫画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自1896年美国在北京门头沟同中国“合办”煤矿开始到 1911年前后,中国93%以上的铁路,83.8%以上的长江航运 吨位,90%以上的进出口贸易,90%以上的机械采煤,100% 的铁矿开采和生铁冶炼,都操纵在帝国主义手里,另外, 41.2%的纱锭和49.6%的布机也为外资所有。 财政:每年4000—5000万两的关税、盐税大部分用于偿 还债务。 1911年,全国9618.1公里的铁路中,由外国控制的达 8952.5公里,占93.3%。中国自主修筑的铁路只占6.9%。 航运业:1877年,中国占36.7%,外国占63.3%;到1907 年,中国只占15.6%,外国占了84.4%。1911年,长江航运 吨位中,太古、怡和、日清三个轮船公司就占了83.8%,轮 船招商局仅占16.2%。
对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的一个分析框架。
器物层次(洋务运动)——制度层次(维新 运动和辛亥革命)——思想层次(新文化运 动)
这个分析框架对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章和 第五章的第一节都非常重要。
本 章 完
4,对中国文化方面的侵害
文化交流还是文化侵略? 简评传教活动。
“除了不得不这么办,他们不愿意进入中国人的世界。 他们的整个目的是让中国人进入他们的世界。” ——《剑桥中华民国史》192页
5,列强侵略中国的客观后果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急剧改变了中国的利益结构(特别是地域分布和 阶级构成方面),中国不平衡发展加剧。 中国社会处在剧烈变动和尖锐冲突之中。 在客观上促使了中国新生产方式的发展和近代民 族意识的产生。
民族觉醒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的主要表现:
1,意识到民族危机的有识之士要广泛得多。 2,开始将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变革提上实践 日程。少数先进的中国人甚至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3,开始使用近代理论来论证中华民族的危亡险 境。 但这时的‚觉醒‛还无法与五四时期的‚觉 醒‛相提并论。‚五四‛标志着又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到第四章再来讲它。
这里只是作一个展示)
1,中国人民的坚决反抗是最基本的原因。 2,帝国主义的相互牵制。 3,资本主义战争目的的变化。 4,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等硬国力因素亦是不可忽视的原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