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与理财--教学设计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居民收入结构的构成,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了解税收的含义、特征和种类;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运用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正确分析社会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和国家的相关调控政策;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为劳动致富打下基础;会计算个人所得税,能正确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纳税人意识的培养;教学难点: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课型] 理论课[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教学步骤]一、个人收入和分配1、多元的阶段收入(8’)(1)通过情景分析,现在居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劳动收入、资本收入、经营收入。
(2)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主要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政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政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
2、个人收入和分配(12’)(1)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3)实行的原因: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也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兼顾效率与公平(25’)(1)坚持效率优先效率的含义: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
实行的原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所以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实行效率优先。
目的:大力发展生产力,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多劳动多积累。
(2)兼顾公平实行的原因:目前中国收入分配出现差距扩大的现象。
目的:防止分配不公,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3)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
个人收入与理财 (2)

【教师活动】: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和红利收入,这是从公司取得的利润中定期获得的一部分分配收入;二是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这种收入有时很高。公司的经营有好有坏,盈利了能获得股息和分红,股票价格也会上涨,股民就会获得很高的收益,但是,一旦公司经营不好,亏损了甚至破产倒闭了,股票价格也会大幅下降,股民不但不能获得收益,反而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同在。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0页内容,说明什么是储蓄存款活动?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有哪些?人们为什么进行储蓄存款活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学生活动】:讨论并总结税收的三个特征。
【教师活动】: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运转的基本保障,有税必有法。税收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基本特征。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4、税收的种类
【教师活动】:多媒体表格展示
【教师点拨】:储蓄活动中,储蓄机构必须按规定为储蓄者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到期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否则是不合法行为。
【教师活动】:我国有哪些机构可以办理储蓄存款业务?
【学生回答】:主要有建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浦发银行等等
2、商业银行
【教师活动】:多媒体介绍我国的商业银行有哪些
【学生活动】:了解并说明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哪些?
个人收入与理财

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 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意识, 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 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5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中职课程标准,在吃透 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教 学重点和难点:
6
教学重点:
1. 了解我国居民收入结 构的构成及个人收入的分 配制度。 2. 储蓄、债券、股票、 基金、商业保险的含义及 特点。
4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 和内容分析,结合所 带学生的认知结构及 其心理特征,我制定 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居民收入结 构的构成。 2、能力目标 (2)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 配制度。 ( 1)学会根据自己在职业 3 、情感、态度与价 (3)了解投资理财的不同 生涯不同阶段的收入,合理 值观目标 渠道,识记储蓄、债券、股票、 地选择投资品种和理财渠道, 基金、商业保险含义及特点。 让自己的财富增值。 (2) ( 4)理解不同投资品种收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益和风险。 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1
二、说教材
一、说学情
三、说教法
说
五、说教学 过程
四、说学 法
2
一、说学情
1. 从所带的09导游专业来看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总 体活跃,对新鲜的事物有较大的好奇感。
2.总的看,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错,但也有部分学生 由于目标不明确,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还没有养成, 导致他们学习劲头不足、纪律松懈。
3
30
议一议
投资只需要考虑收益与 风险吗?还有哪些要考虑的 因素?
31
投 资 有 法 投 资 无 定 法
投资要考虑的因素: 收益与风险、收入 状况、风险承受能 力、年龄因素、理 财目标等。
4.第四讲个人的收入和理财

爷爷
我在乡下承包了几亩责任田,联产计酬后,收入还挺不错的哦!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我在马路边开了一家蛋糕店,收入很好!
奶奶
爸爸
工资、奖金和津贴属按劳分配 炒股属于按生产要素(资本)分配
我在国有企业工作,每月除工资、奖金、津贴,还炒股,赚了不少钱
妈妈
我在外企上班,每月工资2600 。我还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份丰厚的报酬。
“大锅饭” 头遍钟不见面,二遍钟伸头看, 三遍钟地头站,男的打扑克, 女的做针线,一晌混个二分半。
没有效率为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普遍贫穷
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
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表示比较平均;表示相对合理;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亚洲开发银行的信息显示,中国2006年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7。
知识链接(1)
猎人买来几条猎狗,规定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因为猎人能力有限。
要劳动,才有饭, 那能想吃多少吃多少吗?
探究一: 为什么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不劳而获
×
“按需分配”不好吗?
共产主义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但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
(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统一):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效率和公平之间也有矛盾(对立),它们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效率属于生产力范畴,公平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李家庄精明能干的大李致富不忘乡亲,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带动村民养鸡,使李家庄成为有名的养殖基地。老吴得到政府救济,在大李的帮助下增加了养殖收入,生活明显改善。
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第一篇: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公开课教案时间: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上午第四节)班级:一(2)班授课人:张美琪第一节个人收入与分配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居民收入结构的构成,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关系。
2、培养劳动光荣、热爱劳动、形成以劳动致富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1、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讨论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上一节课中,我们探讨了消费行为和消费观的相关问题,消费是我们购买维持日常生活、学习用品的必然行为,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消费所使用的金钱是必须靠劳动取得的。
那么,除了劳动获得收入以外,我们还有哪些获得收入的方法呢?我们又该如何管理和支配我们的各种收入,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条件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这一节课首先来学习《个人收入与分配》。
二、讲授新课:第一节个人收入与分配(一)个人收入与分配提问:你了解现在居民收入的来源有哪几种吗?你家现在的收入来源是怎样来的?1、多元的家庭收入(1)城镇居民收入结构:①工资性收入、②经营性收入、③财产性收入、④转移性收入。
(2)农村居民收入结构:①工资性收入、②家庭经营收入、③财产性收入、④转移性收入。
①工资性收入: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工资。
②经营性收入:指纳税人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即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通常表现为现金流入、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③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
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个人收入与理财教学设计

个人收入与理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个人收入的概念和来源;2. 了解理财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掌握制定个人预算和储蓄计划的技巧;4. 学会分析和应对消费冲动;5. 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
引言:个人收入和理财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个人收入的管理和理财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个人收入和理财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理财技巧,为他们未来的经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个人收入管理(500字左右)个人收入的来源是我们经济生活的基础。
掌握个人收入的管理技巧对于理财至关重要。
在本部分,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1. 不同形式的个人收入:包括工资收入、生意收入、利息和股息收入、房屋租金收入等。
学生将通过学习了解各种收入形式的特点和来源。
2. 税收知识:介绍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的概念,以及如何合法避税和减税。
学生将了解到个人收入管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要求。
3. 收入的分配和支出:学生将学习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和管理个人收入,包括建立预算和储蓄计划,以及如何进行消费规划和理性消费。
4. 收入增长的途径:介绍通过提高技能和能力、创业和投资等方式实现个人收入增长的途径。
学生将激发对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理财基本原则和方法(500字左右)理财是指对个人财务进行有效管理和投资,以实现财务目标。
本部分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理财基本原则:包括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分散投资的原则、时间价值的概念等。
学生将了解到合理的理财决策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2. 理财工具和市场:介绍银行存款、股票、基金、债券等常见的理财工具和市场。
学生将了解到理财工具的特点和风险,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3. 投资风险管理:介绍投资风险的概念和分类,并提供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将学会如何识别和评估投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教案

3
25 分钟
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
第 3 课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14 元。一类适用地区为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
得税,是我国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2)实施: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按应纳税项目的不同,分别实行超额
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2019 年 1 月 1 日起个税起征点是 5000 元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 率越低。
3.确立纳税人意识(重点) (1)纳税人的含义: 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市、防城港市、钦州市,二类适用地区为贵港市、玉林市、百色
市、贺州市、河池市、来宾市、崇左市,三类适用地区为各县、
各县级市、自治县及东兴市。
(5)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
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社会公平才能逐步实现。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
念,增强自觉纳税意识。
3.能力运用方面:学会设计家庭理财方案;积极诚信纳税,做光荣的纳税人。
教学重点:
1.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直接取决于生产关系, 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合理的个人收人分配制度是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
影响到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从学生学习来
(2)坚持公平原则(在再分配过程中)
2
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 第 3 课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教案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教案教案标题:个人的收入与理财教学目标:1. 了解个人收入的来源和类型。
2. 理解个人理财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3. 学会制定个人预算和进行有效的支出管理。
4. 掌握个人储蓄和投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内容:1. 个人收入的来源和类型:a. 工作收入:薪水、奖金、津贴等。
b. 资产收入:房屋出租、股息、利息等。
c. 政府福利:社会保险、福利津贴等。
d. 其他收入:兼职、副业等。
2. 个人理财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a. 理财的目标:实现财务自由、应对紧急情况、实现个人目标等。
b. 理财的原则:储蓄优先、合理规划、风险控制、多元投资等。
3. 制定个人预算和进行有效的支出管理:a. 理解预算的概念和作用。
b. 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收入减去支出等于储蓄。
c. 支出管理的技巧:分析支出、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合理分配资金等。
4. 个人储蓄和投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a. 储蓄的重要性和方式:建立紧急备用金、定期存款、理财产品等。
b. 投资的基本概念和原则: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分散投资、长期投资等。
c. 常见的投资方式:股票、债券、基金、房地产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个人收入和理财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依次介绍个人收入的来源和类型、个人理财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制定个人预算和进行有效的支出管理、个人储蓄和投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个人理财的案例,并提出合理的理财建议。
4.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典型的个人理财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情景模拟:让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中制定个人预算、进行支出管理和投资决策,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6. 总结归纳:对个人收入与理财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强调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制定个人预算,并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理财经验和感悟。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呈现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政治经济与社会》第3课《个人收入与理财》教案

课程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授课专业 药剂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2015-10-23******教案首页课题:个人收入与理财课时:2学时课型:理论课授课日期:2015-10-23教学目的1、了解多元的家庭收入来源,了解我国居民收入结构,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
2、了解税收含义、特征,及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自觉纳税意识。
3、了解存款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的异同,学会选择恰当的投资理财方式。
教学重难点重点:树立正确的纳税人意识,理解税收的意义。
难点:理解收入分配制度及其意义;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具: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课堂总结:收入、分配、税收、理财等经济活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千家万户。
我们现在是消费者,即将成为劳动者。
我们要凭借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的收入,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要从中职生开始树立纳税人意识,养成理财的习惯,学会选择正确的投资理财方式,为自己融入社会的经济生活做好准备。
课后练习:学习了收入、分配、税收、理财等有关内容,考察学生对分配方式的掌握,要求填写个人消费账目以及他们对理财的新认识。
课后记录:******教案续页NO:1教学进程:【组织教学】【复习旧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商品的交换和消费的相关内容,现在我们简单的回顾商品、消费和价值规律的内容。
【导入新课】讨论:分粥。
假设全班组成一个共同生活的小团体。
大家同吃一锅粥,为了分配的公平,粥的数量不多,请问:采用什么办法分粥最公平?并说明这种办法的理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希望大家学习之后能找到答案。
【讲解新课】一、个人收入与分配(一)、多元的家庭收入1、居民的收入结构①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②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2知识链接:转移性收入:是指政府、党委和社会团体支付给居民家庭的离退休金、价格补贴、住房公积金、救济金、赔偿、辞退金等,以及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如赠送收入、赡养收入等。
个人收入与理财教学设计.doc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师生自由谈话,学生背诵古诗,教师适时给予鼓励。
2、课件出示唐代李峤的诗《风》,学生集体读诗,并猜猜诗名,引出风,教师板书。
3、学生交流有关风的知识(诗、歌、成语等)。
4、教师以粉笔、课本、苹果等实物和风进行比较,引出风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并完成课题——画风。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宋涛、陈丹、赵小艺的图片和姓名,学生试着来认识。
2、教师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图片和注拼音的名字,学生检查他们的名字是否正确。
3、课件呈现姓名中的六个生字,学生先个别认读,再集体认读。
4、学生初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并交流识字方法。
5、录音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刚才圈出来的不会读的生字词。
6、同桌合作读课文,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7、闯关游戏。
8、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三个句子。
设计各种方式让学生朗读,引出多音字“杆”和“转”以及生字“显”。
教师板书。
三、再读课文,力求准确、通顺。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2、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3、把自己读的好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4、把自己读的好的段落读给老师听。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导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感情朗读。
3、课件播放四幅画的动画,理解三位小朋友画风的过程。
教师板书相关内容。
4、课件展示每幅画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完成练习。
5、“猜一猜”游戏,巩固课文内容。
五、拓展延伸。
1、师生谈话。
2、学生交流,说说风来了,还有什么东西会发生什么变化?3、课件出示叶圣陶的诗,教师朗诵,学生轻声吟唱。
六、作业设计。
1、我是小诗人,我也会写诗。
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模仿叶圣陶的诗自己来写一写。
2、把自己写的诗用一幅画表现出来一、情景引入。
参与思考思考记录思考理解学生评价学生小结七、教学反思1、创设情境,调动情感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境界。
在教学中,我认为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
第3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纳税人意识,理解税收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意义,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 ) 实训课( ) 习题课( ) 其他( )
教学过程
多媒体图解及分析
(二)安全方便的储蓄
(三)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证券
图片讲解并讨论按劳配那些反映了按生产要素分配
讨论:案例讨论你认为这样下去公平吗?
案例讨论: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案例:图片讲解帮助理解
教学过程
多媒体图解及分析
Ⅴ、课堂小结:
树立正确的纳税人意识,理解税收的意义
Ⅵ、作业布置: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案
教研组组长签名:教师签名:
班次
日期
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态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意义。了解税收的含义,树立正确的纳税人的意识,了解投资理财的不同渠道。
技能目标:努力学习提高技能水平,为劳动致富打下基础,能正确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学会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合理的选择投资渠道
2、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㈡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公平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平均主义不是公平,贫富悬殊也不公平。
2.效率的含义
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的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课后26页走进生活讨论
第3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第3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了解投资理财的不同渠道。
[2]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态度;形成正确的纳税人意识和投资理财观。
职业技能教学点:树立劳动光荣观念,能正确投资理财。
教学难点: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意义。
教学重点:树立纳税人意识,理解税收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例证法、情景导学法。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试简述企业的分类?16页[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有哪些?17页[3]劳动者的素质包括哪些方面?22页[4]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避免吗?讲解新课第三课个人收入与理财一、我国的分配制度(一)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具体含义:1.什么叫按劳分配?简单地说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
2.多种分配方式有哪些?[1]投资所得利润。
如私营企业主办企业所得利润。
[2]存款利息收入。
[3]入股分红。
虽然你不是企业老板,但你可以在某个企业入股,然后从利润中分得部分红利。
[4]偶然所得。
如购买彩票,中五百万。
[5]奖金。
[6]津贴。
如高温补贴,烤火补贴。
(二)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1.公平的含义:公道、合理2.效率的含义:是指工作效率,即单位时间的劳动成效。
如张三半小时生产一双皮鞋,而李四需要五小时才能生产一双同样的皮鞋。
显然张三的效率要高得多,理所当然,张三应该得到更多的收入。
3.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27页事例:张老伯年老体弱,儿子残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很困难。
如果单讲工作效率来维持生计,恐怕难以生存下去。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政府袖手旁观,那就只有饿死了事。
因此,我们主张一方面要考虑工作效率,考虑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来分配收入,另一方面还要讲公平正义,要让那些年老体弱者,劳动技能较低的收入较少的人维持生计,以避免贫富差距太大。
个人收入与理财教学设计

个人收入与理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2.了解理财的意义和目的;3.掌握个人理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4.培养学生理性消费和合理储蓄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2)收入分类:固定收入和变动收入。
2.理财的意义和目的:(1)理财的定义;(2)理财的意义:提高资产利用率、增加财富积累、降低财务风险等;(3)理财的目的:实现财务自由、达到财务目标。
3.个人理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资产和负债的概念和区别;(2)消费和储蓄的关系;(3)投资和理财的区别;(4)风险和收益的关系;(5)个人理财的基本方法:制定预算、合理消费、合理储蓄、投资分散等。
4.理性消费和合理储蓄的意识培养:(1)理性消费的重要性;(2)合理储蓄的作用;(3)如何理性消费:根据收入水平制定消费计划、消费前做好预算、避免盲目消费等;(4)如何进行合理储蓄:制定储蓄计划、积极寻找理财机会、控制消费欲望等。
三、教学方法:2.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个人理财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个人理财中的常见问题,如如何制定预算、如何进行投资等,促使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通过一个故事或案例引起学生对个人收入与理财的兴趣。
2.概念讲解:(2)理财的意义和目的;(3)个人理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案例分析: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个人理财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个人理财相关的主题进行讨论,例如如何制定预算、如何进行投资等。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分享各自的理财经验和观点。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管理个人收入和进行理财。
六、教学评估方法:1.课堂练习:设计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考查学生对个人收入与理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运用理财知识进行解决问题,考查学生应用理财知识的能力。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优质课教案

精品文档《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优质课教案第三课个人课题的收入与理授课内容财授课 2014 授课人 财会营王子荣班级销班 预习、板书、 所授课教学媒 提问故 型讲授型事、多 体媒体课件等一、个人收入与分配 二、依法纳税2016一授课时课年3月 课间时30日 时案例教学法、讨教学方论法、访谈法、法练习法课程设 1、课堂活动多样性与学生学习主体相统一。
计理念2、课堂有效教学理念。
1、制定针对性德育措施。
课改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变成发展式、变成尝试学生多言堂、变成开放式。
1、 认知: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和处理效率与公平意义。
教学 2、 情感态度:培养正确的效率与公平意识和依法目的纳税意识。
3、 技能:运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学现阶段个人的收入与分配和税收的种类。
重点精品文档教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和确立纳税人意识。
难点教学设教学内容时间计分配组织教1、出席人数1 分钟学2、课前准备1、企业分类?提问2、提高经济效益途径? 2 分钟导言怎样安排收入和处理效率公平、4 分钟第 3 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一、个人收入与分配( 一 ) 多元的家庭收入课堂问题:我国居民收入主要来源?分析与解决问题:每个家庭收入呈现多样化。
找学生回答并大家讨论。
(二)个人的收入与分配新1、我国现阶段实行个人的收入分配制度35 分问题: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钟课分析与解决问题: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方讲式并存的方式。
解问题:其他方式指的是什么?分析与解决问题: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2、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问题:为什么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精品文档分析与解决问题:(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分析与解决问题:1、坚持效率原则基本内容问题:江苏省华西村为什么富裕起来?分析解决问题: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相互结合。
2、坚持公平原则基本内容问题:华西村为什么帮助别的地区发展?分析解决问题:注意公平原则。
个人收入与理财 教学设计

个人收入与理财教案[课程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单元] 第3课个人收入与理财[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税收的种类和特征;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识别股票、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和含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2、概括出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出建设性建议;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税收是国家收入在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投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存款储蓄;我国的商业银行;股票、债券、保险。
[教学方法]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小品表演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华西村多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裂变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发展、税收、民生”共同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现在的华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职工村民的福利待遇日益增加,免费享受20多项福利待遇,生活、住房、上学、就医等方面无后顾之忧,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华西村村民的工资加奖金及入股收入分别属于什么分配方式?华西村村民理财的方式主要是什么?华西村多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第3课个人收入与理财一、我国的分配制度(一)个人收入分配方式1、按劳分配为主体【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说明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评论】:我国的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方式。
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教案

(1)债券:国债(风险最小,收益低),企业债券(风险大,收益大),金融债券债券是一种稳健的投资工具,利率固定,风险小。
(2)股票
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工具,是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
(3)基金:由专家经营管理,比较适合缺乏足够投资知识、时间、精力有限的投资者。
讲授新课
第三课 个人的收入与分配
三、投资理财
1、安全方便的储蓄
含义:储蓄是指将货币存入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当存款到期或储户随时提取时,由金融机构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活动。
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
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特点:存取自由、安全性高、收益稳定,一种最简单的保本理财方式,目前是我国家庭主要的投资方式。
学科单元
第 一 单元:透视经济现象
周课时数
2
课 题
第三课 个人的收入与分配
三、投资理财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财的几种方法和途径:基金、储蓄、证券、保险等
德育目标:钱不是万能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情感目标:要花钱就要学会自己挣钱
教学重点
难点
1、要花钱就要学会自己挣钱
2、理财的几种方法和途径:基金、储蓄、证券、保险等
小结
总之,中职阶段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会理财的黄金时间。在中职阶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往往可以享用终生。
作业
课本介绍了那集中投资理财的方式?
板书设计
第三课 个人的收入与分配
三、投资理财
1、储蓄
2、证券
3、商业保险
教后反思
3、钱不是万能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收入与理财教案[课程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单元] 第3课个人收入与理财[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税收的种类和特征;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识别股票、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和含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2、概括出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出建设性建议;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税收是国家收入在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投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存款储蓄;我国的商业银行;股票、债券、保险。
[教学方法]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小品表演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华西村多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裂变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发展、税收、民生”共同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现在的华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职工村民的福利待遇日益增加,免费享受20多项福利待遇,生活、住房、上学、就医等方面无后顾之忧,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华西村村民的工资加奖金及入股收入分别属于什么分配方式?华西村村民理财的方式主要是什么?华西村多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第3课个人收入与理财一、我国的分配制度(一)个人收入分配方式1、按劳分配为主体【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说明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评论】:我国的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方式。
【教师活动】:讨论“按需分配”、“平均分配”好不好。
【学生活动】:讨论并积极发言。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的思路得出正确的认知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师活动】:在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除去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还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为什么在我国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这种分配方式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学生活动】:按生产要素分配指的是哪些要素?看教材,进行总结。
【教师点评】:参与受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分清某种分配属于哪种要素的收入。
【教师活动】:请分析教材26页小芳一家人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教师讲评】:小芳的爸爸是按劳分配;小芳的妈妈是按个体劳动者经营分配;小芳的哥哥的收入是资本和经营收入;小芳的奶奶是资本收入。
在经济学领域有这样一个比方,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这块蛋糕做大,把蛋糕分配得更合理。
那么怎样才能把这块“蛋糕”做得更大?怎样才能把这块“蛋糕”分配得更合理呢?这就涉及我们分配领域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1、公平含义【教师活动】:我们前面讨论了“按需分配”、“平均分配”是不是就是我们说的公平?【学生活动】:讨论这两点是不是公平。
【教师评论】: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
机会公平意味着每个人不管他的出生、能力、背景如何,都能够有同等的机会参与公共利益的分配。
规则公平是指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从而获得相应的利益,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分配结果的公平,就是社会的一切财富和利益要均衡分配于全体公民,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当然,结果公平并不是平均主义。
2、效率的含义【教师活动】:前面的按劳分配是公平原则还是其它的原则?【学生活动】:是效率的原则。
效率是什么意思?【教师活动】:效率,指的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即以最少的代价(时间、资源、人力等)取得最多的收益。
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
讲求效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只有讲求效率,才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防止平均主义,为实现社会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教师活动】:刚才我们讲了在分配时,一要考虑怎样把蛋糕做大,让大家分得更多──讲效率,又讲了如何把蛋糕分得合理,让大家都满意──讲公平。
请问:是把蛋糕做大重要,还是分得均匀一点更重要?【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一致: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没有蛋糕你分什么”。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离开效率谈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的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蛋糕分好了大家都高兴,才会更积极地去做蛋”。
只有坚持社会公平,真正做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才能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积极性。
矛盾:想要把“蛋糕”做大,就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怎样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呢?这就要求在对“蛋糕”进行分配时将每个人的报酬与对“蛋糕”的贡献挂钩。
而每个人在能力等方面又是有差异的,所以他们所得到的蛋糕的份额必然呈现很大的差异,也就是出现不公平。
要使每个人获得的“蛋糕”份额均匀,则无疑会损伤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因此,效率与公平又是冲突的。
4、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教师活动】:多媒体呈现的图片,思考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学生活动】:讨论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讲评】: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实现公平的制度保证。
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正确处理初次分配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关键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学生活动】:如何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两种极端)【教师讲评】:政府应肩负起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
再分配是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其调节目标本身就是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体现。
共同富裕本身就是一个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目标。
“富裕”意味着效率,没有效率的发展不可能实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加,但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个人或阶层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个“共同”就是全体人民平等地享有致富的机会、条件和环境,平等地享有共同发展的成果。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一)收税的特征及种类1、税收的含义【教师活动】:国家的正常运行就需要各种各样的部门和物资,它们的经费来自于哪里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并选一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评论】:每个人都与税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天天享受到的公共物品,无不有赖于税收。
接受教育要有学校,看病要有医院,出行要有道路,保障国家安全要有国防,防洪、发电要有水利工程,这些都要依靠国家的税收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一句话,通过税收,而使国家筹集到为公民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的经费。
可以说,万丈高楼平地起,税收是根基。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有计划地集中社会资金的一种手段。
2、税收的性质【教师活动】:展示多媒体图片,观察税收性质是什么?【学生活动】:分析图片,税收的性质。
【教师活动】: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体现着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的分配关系。
3、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教师活动】:小刘回到母校某职业高中办事,遇到了班主任丁老师,他热情地请丁老师到学校大门对面的某饭店吃饭消费了80元,但在结帐后索要发票时遭到饭店老板拒绝。
他当即同工商、税务部门联系,老板在税务局依法追查开发票事件时,不仅不配合检查,而且采取藏匿、转移等手段逃避检查,更为严重的是该老板还伙同工作人员打伤了两名税务检查人员。
有关部门责令其停业整顿,老板也受到法律惩处。
对老板的惩处说明了税收的什么特征?【学生活动】:讨论并总结税收的三个特征。
【教师活动】: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运转的基本保障,有税必有法。
税收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基本特征。
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4、税收的种类【教师活动】:多媒体表格展示【学生活动】:填写表格,了解我国税收的种类【教师活动】:主要的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关税等。
重点了解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增值税,是对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是增值税的纳税人。
[活动平台]:制作税收小卡片目标:理解税收的涵义和作用,明确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保证,树立纳税意识,依法进行纳税。
步骤:分若干个组,利用课余时间,以组为单位到肯德基、麦当劳等餐厅;观察肯德基、麦当劳的消费者吃完西餐是否要发票;制作税收小卡片,课上分小组进行展示说明;课下到街上做义务宣传,提醒客人要索取发票,哪怕只消费了一个甜筒。
(二)争做光荣的纳税人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师活动】:创造情境“学生没有自己的个人收入来源,我们有没有纳税”,来进行辩论【学生活动】:分成两个小组,经小组讨论后互相进行辩论。
【教师评论】:实际上在我们购买商品的时候我们已经就纳税了,不过我们不是直接的纳税人,而是间接的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