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蛇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蕲蛇的功能主治
![蕲蛇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bc672d1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6.png)
蕲蛇的功能主治1. 蕲蛇的基本介绍•蕲蛇是一种中草药,也被称为蕲蛇草。
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中南部地区。
•蕲蛇的学名是Polygonum cuspidatum,属于蓼科植物。
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大黄素、大黄酚等。
•蕲蛇的草茎中富含丰富的有效成分,有着广泛的药用价值。
2. 蕲蛇的功能主治2.1 解毒作用•蕲蛇具有解毒作用,可以中和体内毒素,并促进毒素排出。
它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对于中毒引起的发热、疼痛、肿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蕲蛇还可以改善皮肤状况,减少毒素在皮肤中的积聚,预防和改善皮肤病症状。
2.2 抗炎作用•蕲蛇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红肿。
•蕲蛇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炎症反复发作。
2.3 抗癌作用•蕲蛇中的大黄素被广泛研究,发现它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大黄素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还可以促使癌细胞凋亡。
•蕲蛇的抗癌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防治作用上。
2.4 降脂作用•蕲蛇中的大黄酚可以调节血脂水平,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同时,蕲蛇还可以促进胆固醇的排泄,抑制胆固醇在体内的沉积,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
2.5 抗衰老作用•蕲蛇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
•蕲蛇的抗衰老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皮肤的保护和修复上,可以预防皱纹的产生,使皮肤保持年轻和有弹性。
2.6 其他功效•蕲蛇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保护肝脏、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糖等功效。
•它还可以减轻焦虑、改善睡眠质量,对于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结论蕲蛇作为一种中草药,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它可以解毒、抗炎、抗癌、降脂、抗衰老等,对于多种疾病的防治有着广泛的应用。
不过,使用蕲蛇时应注意适量用药,并遵医嘱。
未经医生指导,不可滥用蕲蛇草。
白花蛇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白花蛇中药材详细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170c5c2700abb68a982fbb4.png)
白花蛇药材名称:白花蛇[毒]拼音名称:BAIHUASHE别名:白花蛇科属: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或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幼蛇等除去内脏的全体。
产地:详见[原形态]性味:[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
入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透筋骨,定惊搐。
治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癞,小儿惊风搐搦,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
中成药:共有106种中成药使用白花蛇:益肺清化膏茵莲清肝合剂金龙胶囊前列回春胶囊复方瓜子金颗粒喉舒宁片复方瓜子金含片花红胶囊花红片康妇炎胶囊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附方:1.冶中风伤酒,半身不遂,口目歪斜,骨节疼痛,及年久疥癣、恶疮、风癞诸症:白花蛇一条(以酒洗润透,去骨刺,取肉四两),羌活二两,当归身二两,天麻二两,秦艽二两,五加皮二两,防风一两。
各锉匀,以生绢袋盛之,入金华酒坛内悬起安置,入糯米生酒醅五壶浸袋,箬叶密封,安坛于大锅内,水煮一日,取起,埋阴地七日,取出。
每饮一、二杯。
仍以滓日干碾末,酒糊丸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用煮酒吞下。
切忌见风、犯欲,及鱼、羊、鹅、面发风之物。
(《濒湖集简方》白花蛇酒)2.治疠疾手足麻木,毛落眉脱,遍身疮疹,皮肤瘙痒,抓之成疮,及一切疥癣风疾:白花蛇、乌梢蛇各一条(酒浸二、三日,去骨取肉,日干),土桃蛇一条(酒浸二、三日,去骨取肉,日干),苦参一斤(研取头末四两)。
上为细末。
以皂角一斤,锉长寸许段,无灰酒浸一宿,去酒,以新水一碗,揉取浓汁,去渣,银石器内熬膏;和前末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六、七十丸,煎防风通圣散送下,粥饭压之,日三服,三日浴以大汗出为应,再三日又浴取大汗,三浴乃安。
(《医学正传》愈风丹)3.治大风病:白花蛇、乌梢蛇各取净肉二钱(酒炙),雄黄二钱,大黄五钱。
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三日一服。
(洁古·白花蛇散)4.治疥癞遍体,诸药不能及者:生白花蛇,取中剂断,火烧一大砖令通红,沃醋令热气蒸,便置蛇于上,以盆覆宿昔,如此三过,去骨取肉,芼以五味,令过熟,与病者顿啖之,瞑眩一昼夕乃醒,疮庀随皮便退。
脆蛇的功能主治
![脆蛇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930eb7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1.png)
脆蛇的功能主治1. 脆蛇的简介•脆蛇,又称脆蜥蜴,是一种特殊的爬行动物,因其身体容易折断而得名。
脆蛇主要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生物资源。
•脆蛇的身体颜色多样,主要以黄、棕、绿等色调为主,背部常有斑点或条纹。
它们体长一般在30-60厘米之间,体型较为纤细,头部大,眼睛突出。
2. 脆蛇的功能脆蛇在医学、食品、科研等领域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2.1 医学应用•脆蛇蛋白提取物:脆蛇蛋白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炎、止痛等作用,可以用于医学领域的药物研发和制造。
•脆蛇毒素的研究:脆蛇的毒素具有一定的医学研究价值,可以用于癌症的治疗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2.2 食品加工•脆蛇的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适合用于食品加工和烹饪。
脆蛇肉可以制作成各式各样的菜肴,具有独特的口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2.3 科研用途•脆蛇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资源,在科研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脆蛇的解剖和观察,了解其生理结构和行为习性,为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3. 脆蛇的主治作用脆蛇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使其在中医中药方剂和药膳中被广泛应用。
3.1 帮助消化脆蛇肉质鲜嫩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合弱胃食用。
脆蛇肉还具有补虚强身的作用,对于一些消化不良、胃寒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2 清热解毒脆蛇蛋白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清热解毒。
在中医中,脆蛇蛋白提取物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由热毒引起的疾病,如热病、痈肿等。
3.3 补肾壮阳脆蛇蛋白提取物还有一定的补肾壮阳作用,对于男性的肾虚、阳痿、早泄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4 舒筋活络脆蛇的骨骼易折断,因此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中医中,脆蛇的骨骼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筋骨疼痛、关节炎等症状,有舒筋活络的作用。
4. 注意事项•脆蛇虽然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但是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方法。
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并遵循安全用药的原则。
•在食用脆蛇时,要确保脆蛇是经过合法渠道购买的,并经过合理的烹饪处理,以确保食品安全。
中药翠蛇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中药翠蛇的功能主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909de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5.png)
中药翠蛇的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翠蛇(Scientific name: Elaphe taeniura)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翠蛇主要产地为中国南方,是一种常见的蛇类动物。
其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人们广泛用来治疗各种疾病。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翠蛇的功能主治以及其对人体的益处。
功能主治以下是翠蛇的主要功能和主治:1.温阳补肾: 翠蛇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腰痛、腿软等症状。
翠蛇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并有助于肾脏的排毒功能。
2.强筋壮骨: 翠蛇中富含蛇骨胶原蛋白,具有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的作用。
长期服用翠蛇可以增强骨骼的强度和弹性,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疾病。
3.驱风祛湿: 翠蛇具有较强的驱风祛湿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风湿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
翠蛇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渗透到人体深层组织,消除炎症和湿气,缓解疼痛和不适。
4.清热解毒: 翠蛇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
常用于治疗炎症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5.改善睡眠: 翠蛇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可缓解紧张和焦虑,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长期服用翠蛇可以让人体获得更充足的休息,提高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
注意事项•孕妇及儿童慎用: 孕妇和儿童的身体较为脆弱,服用翠蛇需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不宜过量: 翠蛇虽然有很多益处,但不宜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不适或不良反应。
•过敏体质慎用: 对蛇类过敏的人应谨慎使用翠蛇,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
翠蛇虽然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但作为一种中草药,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在使用属于中药的翠蛇之前,你应该咨询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剂量和使用周期。
蕲蛇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蕲蛇中药材详细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06ce7871a37f111f1855b3a.png)
蕲蛇药材名称:蕲蛇[毒][国家保护2类]拼音名称:QISHE别名:大白花蛇、棋盘蛇、五步蛇、百步蛇。
科属: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体。
产地:主要产浙江及广东、广西等省。
性味:[性味、归经]甘、咸,温。
有毒。
归肝经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中成药:共有22种中成药使用蕲蛇:蕲蛇酶注射液大活络丸金龙胶囊外用无敌膏清眩治瘫丸人参再造丸再造丸同仁大活络丸活络丸蕲蛇药酒等。
应用:1、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
本品具有走窜之性,性温通络,能内走脏腑,外达肌表而透骨搜风,以祛内外之风邪,为截风要药;又能通经络,凡风湿痹证均可应用,尤善治疗病深日久之风湿痹痛,经络不通,麻木拘挛,以及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常与防风、羌活、当归等配伍。
2、小儿惊风,破伤风。
本品入肝,既能祛风,又能熄风,风去则惊搐自定,为治疗抽搐痉挛常用药。
治疗小儿惊风、破伤风之抽搐痉挛,多与乌梢蛇、蜈蚣同用。
3、麻风、疥廯。
本品能外走肌表而祛风解表,兼以毒攻毒,故风毒之邪壅于肌表亦为常用品。
治麻风,每与大黄、蝉蜕、皂角刺同用;治疗疥廯常与薄荷、荆芥、天麻同用。
此外,本品有毒,能以毒攻毒,治疗瘰疬疮毒。
用法用量:煎服,3~4.5G。
研粉吞服1~1.5G。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者忌服。
采收加工: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洗净,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盘状,干燥后拆除竹片。
置干燥处储存,防霉,防蛀。
炮制工艺:1、蕲蛇:取蕲蛇砍去头尾,用黄酒浸润后,置蒸笼内蒸透,除去皮骨,晒干。
切成约3CM段。
2、酒制蕲蛇:(1)取蕲蛇段,加酒拌匀,焖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每蕲蛇100G,用黄酒20KG。
(2)取蕲蛇块,入热锅中炒黄,用酒拌匀,再用微火炒干。
(3)取蕲蛇用米酒切透,去鳞皮脊骨、头尾,切四万块,用沙炒酥。
每蕲蛇1条,米酒适量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含3种毒蛋白:AAT-Ⅰ、AAT-Ⅱ、AAT-Ⅲ,由18种氨基酸组成,并含有透明质酸酶、出血毒素等。
脆蛇的功效与作用脆蛇的药用价值
![脆蛇的功效与作用脆蛇的药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11e5368665ce0508763213c8.png)
脆蛇的功效与作用_脆蛇的药用价值*导读:中药脆蛇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脆蛇的功效与作用、脆蛇图片、脆蛇的药用价值、脆蛇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脆蛇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脆蛇简介脆蛇图片脆蛇的功效与作用脆蛇的药用价值脆蛇的药用附方脆蛇的副作用*脆蛇简介脆蛇,蛇蜥科动物蛇蜥或细脆蛇蜥的干燥全体。
春末、夏初捕捉。
干燥的脆蛇多已盘成圈状,直径约6~10厘米。
蛇的背面棕黄色或缉褐色,有光泽;鳞片不太明显。
具有方格形的网纹,并有黑色横纹:腹面黄白色,带有篾片夹持时遗留下的痕迹,腹侧面各有1条凹沟。
头部呈三角形,尾部细尖,或短促。
体轻、干脆、气微腥。
大者身短粗壮,色泽较深:小者瘦长,尾部尖,背面色泽较淡。
以条匀、无碎断、气腥不臭、有光泽者为佳。
*脆蛇图片*脆蛇的功效与作用散瘀,祛风,消肿,解毒。
治跌损折伤,大麻风,痈疽肿毒。
1、《开宝本草》:解生金毒。
人中金药毒者,取金蛇四寸,炙令黄,煮汁饮,频服之,以瘥为度。
银蛇解银药毒。
2、《本草图经》;能解众毒,止泻泄及邪热。
3、《纲目》:疗久痢。
4、《滇略》:治恶疽,腰以上用首,腰以下用尾;又治大麻风及痢。
5、《滇黔记游》:接断骨。
6、《纲目拾遗》:肉熬膏,箍痈疽,去风疠。
其骨醋磨,围肿毒。
7、《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关节痛,神经痛,恶疮肿疡。
*脆蛇的药用价值【药名】脆蛇【别名】碎蛇、银蛇。
【来源】蛇蜥科动物蛇蜥的干燥全体。
春秋捕捉。
【制法】放入瓦缸中用酒醉死,或放在锅内用微火烧死,取出将头朝内,尾朝外,盘成圆盘状,以竹签插住,即时微火炕干。
【性味】甘、咸,温。
【归经】入肝、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用于风湿疼痛,头晕目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浸酒或入散剂。
外用:熬膏涂。
【宜忌】《四川中药志》:无风湿瘀血凝滞及孕妇忌用。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脆蛇的药用附方1、治跌伤、骨折:脆蛇、乳香、没药、自然铜。
研末服。
蕲蛇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蕲蛇的功能主治与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410c667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0.png)
蕲蛇的功能主治与用量1. 功能主治蕲蛇,又称为水蛇,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爬行动物,属于蛇科。
在中药中,蕲蛇被广泛用作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1.1 舒筋活络蕲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养血活血、舒筋活络的作用。
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缓解肌肉疼痛和关节不适。
1.2 温肾壮阳蕲蛇中含有一定量的大量氨基酸和对偶结构的蛋白质,这些成分具有温肾壮阳的功效。
蕲蛇可以增强肾脏功能,促进性欲,改善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
1.3 解毒杀虫蕲蛇中含有丰富的毒素分解酶,可以有效地中和毒素,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
蕲蛇还可以杀死一些常见的室内害虫,如蠹虫、蚂蚁等,有助于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
2. 用量蕲蛇通常以干燥的形式使用,可作为中药材或食品材料。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用量。
2.1 中药用量一般而言,成年人每次服用蕲蛇的用量为10-15克,可根据需要调整。
将蕲蛇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水煎服用,每天1-2次。
2.2 食品用量蕲蛇也可以用于烹饪,为菜肴增添特殊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在烹饪时,可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决定用量。
一般来说,每次使用蕲蛇时,需要将它事先泡发,然后再进行烹调。
示例菜谱: 蕲蛇炖蛇胆汤所需材料: - 蕲蛇:适量 - 蛇胆:适量 - 其他调料:姜、葱等步骤: 1. 将蕲蛇洗净,用清水泡发30分钟。
2. 将蕲蛇和其他调料一起放入炖盅中。
3. 加入适量清水,放入蛇胆。
4. 用文火慢慢炖煮2-3小时,直至蕲蛇变得酥烂。
5. 调味后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蕲蛇属于辛温之品,体虚久病者慎用。
炖煮时应避免与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食物同煮,以免影响蛇胆中的有效成分。
结语蕲蛇作为中药材和食品材料,具有舒筋活络、温肾壮阳和解毒杀虫的功能主治。
在使用中,需要注意适当的用量和烹调方法。
同时,也要注意蕲蛇的禁忌人群和潜在的副作用。
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
蛇含石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蛇含石中药材详细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04fd2280b4e767f5acfce44.png)
蛇含石药材名称:蛇含石拼音名称:SHEHANSHI别名:蛇黄、蛇黄石科属:为氧化物矿物褐铁矿的结核。
产地:分布详情见[生境分布]性味:[性味归经]甘;寒。
归心包;肝经功能主治:安神镇惊;止血定痛。
主心悸惊痫;肠风血痢;胃痛;痈疮肿毒;骨节酸痛中成药:共有4种中成药使用蛇含石:瓜子锭小儿回春丸小儿回春丸(大蜜丸)小儿回春丸(水丸)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附方:1.治心悸火动:蛇黄(烧赤,酒淬至酥)二两,朱砂一两(与蛇黄同研水飞),天麻二两(别为末)。
三味合匀,每以半钱,少以薄荷汤调,食后、夜卧服。
(《本草衍义》)2.治风痫,不问长幼,并是积热风痰攻心所为:蛇黄小者二十枚,以槲树汁拌,入火煅令通赤,取出,干净地上一宿出火毒后,细研如面;又用狗胆一枚,取汁相和,以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
每服不计时候,以暖酒下十五丸,三、五日后当吐出恶痰涎。
(《圣惠方》)3.治小儿惊痫,因震骇恐怖,叫号恍惚:蛇黄三个(真者,火煅醋淬),郁金七分(一处为末),麝香一字。
上为末,饭丸桐子大。
每服一、二丸,煎金银磨刀水化下。
(《小儿药证直诀》蛇黄丸)4.治肠风下血:蛇黄二颗,煅,醋淬七遍,捣研如面。
每服三钱匕,陈米饮调下,食前服之。
(《圣济总录》蛇黄散)采收储藏:采得后除去泥土杂质。
炮制工艺:洗净泥土,砸成小块。
《日华子本草》:烧赤三、四次醋淬,飞研用之。
原形态:1.黄铁矿晶体结构属等轴晶系;成分相同而属于正交斜方晶系的称白铁矿;二种为同质多象变体,均是FES2。
结核状,争晶或细粒个体放射状排列,同心环状结构。
新鲜面呈浅黄铜色,金属光泽,硬度6-6.5,相对密度4.9-5.2。
风化面呈紫褐色或褐黄色,土状光泽,硬度和相对密度降低。
白铁矿硬度5-6,相对密度4.9。
性坚硬而脆,断面参差状。
表面风化褐铁矿,断面边缘褐色或黄褐色,核部与黄铁矿(或白铁矿)相同。
2.褐铁矿,非晶质。
常成葡萄状、肾状、乳房状、块状、土状等集合体。
赤链蛇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赤链蛇中药材详细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a95392f3c1ec5da51e2701d.png)
赤链蛇药材名称:赤链蛇拼音名称:CHILIANSHE别名:赤链、赤连、赤楝、赤楝蛇、火赤炼、火练蛇、红斑蛇科属:为游蛇科动物赤链蛇的全体。
产地:分布于东北及河背、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味甘;性温。
归心;脾经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痛;解毒敛疮。
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疼痛;淋巴结结核;慢性瘘管;溃疡;疥癣用法用量:内服:浸酒,20-40ML。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以药线粘粉插入管内。
采收储藏:夏至秋季捕捉,捕得后杀死,烘干,烧布性,研末备用。
或捕后放入瓮中,加盖饿2对,使其排除粪便,然后取出海净,放入高梁酒或白酒内浸2-4个星期,或洗净后直接烘干,研末。
炮制工艺:捕得后,打死,烧存性,研末用。
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赤链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20G/KG、10G/KG 醇、水提取物灌胃对蛋清及琼脂性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氢化可的松15MG/KG的疗效相近,同时不同剂量的水、醇提取物也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炎性肿胀。
2.镇痛作用,热、电、化学(酒石酸锑钾)刺激均可证明赤链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化学刺激镇痛作用尤为显着,对热刺激作用最弱。
3.镇静、催眠作用,本品50%醇提取液灌胃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有较强的催眠作用,并有抑制小鼠自发活动的作用,还能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100%醇提取液对小鼠有明显的直接催眠作用,强度与35MG/KG戊巴比妥钠相当,水提取液作用不明显。
4.抗惊劂作用,赤链蛇醇提液对回苏灵、士的宁、电体克年至厥均有对抗和保护作用,以100%醇提取液20G/KG作用尤为明显。
强度与25MG/KG苯巴比妥钠相当,水提取液无作用。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结核性瘘管:将赤链蛇打死,置于瓦片上,以松柴烈火烧枯,研为细末过筛备用。
用时按瘘管口径大小,用纸捻粘赤链蛇粉末插入;瘘管大时用纸捻或纱条粘药少许送入;对溃疡面可将赤链蛇末薄薄撒布于上,纱布包扎。
【中药释义】白花蛇(五步蛇)有剧毒,但是对抗风湿关节炎和牛皮癣不能少!
![【中药释义】白花蛇(五步蛇)有剧毒,但是对抗风湿关节炎和牛皮癣不能少!](https://img.taocdn.com/s3/m/b27f2c6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e.png)
【中药释义】白花蛇(五步蛇)有剧毒,但是对抗风湿关节炎和牛皮癣不能少!白花蛇为蝮蛇科动物尖吻蝮(五步蛇)的干燥全体。
味甘。
咸。
性平。
有毒。
归肝经。
能祛风,通络,止痉。
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对偏瘫,瘫痪,手足麻木,中风,风湿,关节炎,牛皮癣,等顽固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药用价值在中医学方面,小白花蛇(俗称,金钱白花蛇)使用更为平凡,更容易入药。
多为泡酒,或磨粉服用。
对偏瘫,瘫痪,手足麻木,中风,风湿,关节炎,牛皮癣,等顽固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性味】甘咸,温,有毒。
①《开宝本草》:'味甘咸,温,有毒。
'②《本草图经》:'有大毒。
'【归经】入肝、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透筋骨,定惊搐。
治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癞,小儿惊风搐搦,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
①《雷公炮炙论》:'治风。
'②《药性论》:'主治肺风鼻塞,身生白癜风、疬疡、斑点及浮风瘾疹。
'③《开宝本草》:'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歪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瘙痒,脚弱不能久立。
'④《纲目》:'通治诸风,破伤风,小儿风热,急慢惊风,搐搦,瘰疬漏疾,杨梅疮,痘疮倒陷。
'⑤《本草汇》:'治癞麻风,白癜风,髭眉脱落、鼻柱塌坏者;鹤膝风,鸡距风,筋爪拘挛,肌肉消蚀者。
'⑥《玉楸药解》:'通关透节,泄湿驱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内热者忌用。
①《本草经疏》:'中风口面歪斜、半身不遂,定缘阴虚血少内热而发,与得之风湿者殊科,非所宜也。
'②《本草从新》:'唯真有风者宜之,若类中风属虚者大忌。
中药翠蛇的功能主治
![中药翠蛇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6e5d79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7.png)
中药翠蛇的功能主治简介中药翠蛇,是一种传统中国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它的学名为Bungarus multicinctus,又称为多环蛇。
翠蛇主要生长在中国南方地区,以其独特的特性而受到医药界的关注。
下面将介绍中药翠蛇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中药翠蛇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下面将分别介绍:1. 温阳活血•翠蛇可以温阳活血,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它可以缓解寒冷引起的气血瘀滞问题,改善寒性痛经等疾病。
•对于寒凝麻痹、腰腿冷痛、坠胀疼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2. 化瘀散结•翠蛇能够化瘀散结,对于瘀血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瘀血痛经等症状。
•翠蛇还可以帮助解除瘀血引起的肌肉硬结、胸痹、胸闷等不适。
3. 镇痉止痛•翠蛇具有镇痉止痛的作用,对于抽搐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它可以用于治疗痉挛性疼痛、痉淤、胃痛、经闭等病症。
•翠蛇能够舒缓肌肉的紧张状态,缓解疼痛感。
4. 抗癌抗病毒•翠蛇还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抗病毒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减少癌细胞对健康细胞的侵害。
•翠蛇还对一些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使用方法中药翠蛇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中药煎剂:将翠蛇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可以口服或外用。
2.中药酒:将翠蛇浸泡在白酒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可以口服。
3.膏药:将翠蛇研磨成粉末,与药膏混合后外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中药翠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剂量,不可过量使用。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中药翠蛇具有温阳活血、化瘀散结、镇痉止痛和抗癌抗病毒的功能主治。
在使用时,请咨询医生的建议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金钱白花蛇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金钱白花蛇中药材详细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78d150487c24028915fc342.png)
金钱白花蛇药材名称:金钱白花蛇[毒][国家保护2类]拼音名称:JINQIANBAIHUASHE别名: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断肌甲,毛巾蛇,百节蛇,寸白蛇、银脚带,过基甲,白节蛇,簸萁甲,白节仔,手巾蛇,百步梯,吹箫蛇,竹节蛇,四时八节,银报应,甲带,节节乌,洞萧蛇,金钱白花蛇。
.科属:本品为爬行纲有鳞目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幼蛇除去内脏后的全体。
产地:主产于广西、海南、广东;台湾、福建、浙江、江西、安徽、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亦产。
性味:[性味、归经]甘、咸,温。
有毒。
归肝经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中成药:共有14种中成药使用金钱白花蛇:金龙胶囊消栓再造丸中风回春片清心滚痰丸中风回春丸罗浮山风湿膏药中风回春胶囊三蛇风湿药酒益肝活血明目丸中风回春颗粒等。
应用:1、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
本品具有走窜之性,性温通络,能内走脏腑,外达肌表而透骨搜风,以祛内外之风邪,为截风要药;又能通经络,凡风湿痹证均可应用,尤善治疗病深日久之风湿痹痛,经络不通,麻木拘挛,以及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常与防风、羌活、当归等配伍。
2、小儿惊风,破伤风。
本品入肝,既能祛风,又能熄风,风去则惊搐自定,为治疗抽搐痉挛常用药。
治疗小儿惊风、破伤风之抽搐痉挛,多与乌梢蛇、蜈蚣同用。
3、麻风、疥廯。
本品能外走肌表而祛风解表,兼以毒攻毒,故风毒之邪壅于肌表亦为常用品。
治麻风,每与大黄、蝉蜕、皂角刺同用;治疗疥廯常与薄荷、荆芥、天麻同用。
此外,本品有毒,能以毒攻毒,治疗瘰疬疮毒。
用法用量:煎服,3~4.5G。
研粉吞服1~1.5G。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者忌服。
采收加工:夏、秋季捕捉,沉入水中淹死,剖腹除去内脏,清水冲洗,以纱布拭干,经60%~70%乙醇浸泡8~16H,取出晾干,盘成圆盘状,用竹片固定,晒干或用炭火烘干。
炮制工艺:除去灰屑,切段。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主含蛋白质、脂肪及鸟嘌呤核苷。
头部毒腺中含有强烈的神经性毒,并含溶血成分及血球凝集成分(不含出血性毒)。
乌梢蛇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乌梢蛇中药材详细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26c32c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e.png)
乌梢蛇中药材详细说明书乌梢蛇药材名称:乌梢蛇[国家保护2类]拼音名称:WUSHAOSHE别名:乌蛇、水律蛇、乌梢鞭、一溜黑、乌药蛇、剑脊蛇、黑风蛇、黄风蛇、剑脊乌梢蛇、南蛇。
科属: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产地:主产于我国南方的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其次安徽、河南的南部也有分布,但产量很少。
性味:[性味、归经]肝,平。
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中成药:共有57种中成药使用乌梢蛇:大活络丸麝香抗栓胶囊白癜风胶囊天麻追风膏痹欣片复方仙灵风湿酒金乌骨通胶囊生龙驱风药酒龟蛇酒花蛇解痒胶囊等。
应用:1、风湿麻痹,中风半身不遂。
本品性走窜,能搜风邪,透关节,通经络,常用于风湿痹证及中风半身不遂,尤宜于风湿顽痹,日久不愈者。
常配伍全蝎、天南星、防风等同用,治疗风痹,手足拘挛。
不能伸举;或制酒饮,以治疗顽痹瘫痪。
治疗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可与通络活血之品同用。
2、小儿惊风,破伤风。
本品能入肝经祛风以定抽搐,治疗小儿惊风,可与麝香、皂荚同用;治疗破伤风之抽搐痉挛,可与蕲蛇、蜈蚣同用。
3、麻风,疥廯。
本品善行风而能止痒,配伍白附子、大风子、白芷等同用,以治麻风;配伍枳壳、荷叶,可治疗湿廯证。
此外,本品可用治瘰疬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浸酒或焙干研末为丸、散。
外用:烧灰调敷。
注意事项:血虚生风者忌用。
采收加工: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头在中央,盘成圆盘状,干燥。
炮制工艺:1、乌梢蛇肉: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干燥。
2、酒(炙)乌梢蛇:取净乌梢蛇段,照酒炙法炒干。
每100KG 乌梢蛇,用黄酒20KG。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含蛋白质和脂肪。
2、药理作用:实验证明,蛇血清(包括乌梢蛇、松花蛇及五步蛇血清)对小白鼠次全致死量或二倍致死量五步蛇毒的注入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注射五步蛇毒的小白鼠给予蛇血清后,可使其凝血时间正常;每毫升五步蛇血清可灭活五步蛇毒5毫克;注射后10分钟再注射蛇血清,对小白鼠亦有保护作用。
蛇蜕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蛇蜕中药材详细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41a94a1d15abe23492f4d16.png)
蛇蜕药材名称:蛇蜕拼音名称:SHETUI别名:龙子衣、蛇符、龙子单衣、弓皮、龙皮、龙单衣、蛇筋、蛇附、蛇皮、龙子皮、蛇蜕皮、蛇壳、蛇退、龙衣、青龙衣、长虫皮、白龙衣。
科属: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锦蛇或乌梢蛇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产地:主产浙江、广西、四川、江苏、福建、安徽、陕西、云南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咸、甘,平。
归肝经。
功效:祛风,定惊,解毒,退翳。
中成药:共有8种中成药使用蛇蜕:天和追风膏颈痛灵药酒退障眼膏拨云退翳丸皮肤病血毒丸柳条膏消核膏大败毒胶囊皮肤病血毒片颈痛灵胶囊等。
应用: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2~3克;研末吞服0.3~0.6克。
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蛇蜕畏磁石及酒。
采收加工:春末夏初或冬初采集,除去泥沙,干燥炮制工艺:1、蛇蜕:除去杂质,切段。
2、酒蛇蜕:取蛇蜕段,照酒炙法炒干。
每100KG蛇蜕,用黄酒15KG。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王锦蛇蜕下的干燥表皮膜,含骨胶原,血清中含抗毒因子和性蛋白质。
渔游蛇的干膜含骨胶原、氨基酸、糖原、核酸、氨肽酶及Β-葡萄糖醛酸酶、乳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二及三磷酸吡啶核苷酸黄递酶、酯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磷酸化酶。
2、药理作用:煮沸的蛇蜕水提取物对白血球游走有抑制作用,对足跖浮肿、血管通透性亢进以及红血球热溶血呈现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1、治蛲虫:蛇蜕二钱(焙黄),冰片一分。
共研细末。
临睡前抹肛门处。
(选自《吉林中草药》)2、治中耳炎:蛇蜕97%,小蜘蛛2%,冰片1%。
共研细粉,瓶贮。
先将耳内脓液洗净,吹入药粉,每日一次。
(选自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3、乳房肿胀、疼痛:蛇蜕、鹿角、露蜂房各15克。
共烧存性研细末。
黄酒冲服。
每日服二次,每次一钱。
(选自《吉林中草药》)茶疗食谱:1、蛇蜕炒鸡蛋[材料]蛇蜕10克、鸡蛋150克、盐1克、植物油10克。
[做法]将蛇蜕洗净后细细切碎,再将鸡蛋打入碗内,加入蛇蜕碎末及细盐,一并反复搅拌;在锅内加入油,油热后加入蛇蜕末、细盐和鸡蛋,炒熟即可。
脆蛇的人工养殖技术
![脆蛇的人工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6eedf1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1.png)
脆蛇的人工养殖技术脆蛇的工养殖技术脆蛇又名金星地鳝,金蛇,蜥蛇等,学名脆蛇蜥.脆蛇是一种传统的药用动物,具有接骨的神奇疗效,作为中医骨科特效药材一直沿用至今.近年来,由于人为滥捕和环境恶化,野生脆蛇数量急剧减少,因此开展脆蛇的人工养殖前景广阔.一,场地建造选择地势高爽,阴凉潮湿,排水方便的地方建造脆蛇园.脆蛇园墙高约2.5米,面积视饲养规格而定.园内用水泥筑造若干个蛇池,有过道与蛇园相通.蛇池内墙高1米.池顶内侧铺盖活动的水泥板,以避风防雨,池顶外侧覆以尼龙纱盖,以利通气透光.池内用石垒成各种形状的洞穴,池底铺垫20厘米厚的腐殖质,并放养蚯蚓,蝼蛄,蝗虫等小动物,让脆蛇自由捕食.同时,在园内四周种植阔叶树,葡萄,杂草等,营造成一个荫蔽湿润的环境.二,人工繁殖方法脆蛇的人工繁殖方法较简单,目前仍用自然交配方式.在冬眠初醒后,对已性成熟的种蛇按1~2:1的雌雄比例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繁殖专用池内,任其自由交配.种蛇的数量应根据池的面积而定,小者只放1对,大者可放数对,但应有足够的洞穴和交配,产卵场所.交配时应避免惊扰.脆蛇卵产下后可进行自然孵化.但为提高孵化率,也可根据天气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卵孵化时的环境温湿度保持相对恒定或波动较小.另外,也可进行人工孵化.三,饲养方法应以蚯蚓为主食,兼喂蝼蛄,蜻蜒,蛴螬等一些幼小昆虫及猪肺.日粮尽量多样化,以活饵为主,搭配少量死物.除冬眠不喂外,活动期每日定时饲喂2次, 上,下午各1次,每次喂量以稍有剩余为度.因脆蛇的吻部和头部不能大幅度开张,收缩,因此饲喂的食物块不能太大.脆蛇的视力较差,捕食能力也较弱,喂时一定要将食物放入洞口处,让其自行取食,或人工将食物用竹夹挑起送到脆蛇的嘴边,让其咬食.除供给充足食物外,水也是不可缺少的.一般在脆蛇池底筑1个浅水塘或用瓷盘盛水放于池内,供脆蛇饮用.每日换水1次,保持水质清洁.每日还应及时清除食物残渣和腐物剩料,打扫园内,池内卫生,并逐个检查脆蛇池是否有山鼠等天敌入侵,是否有患病蛇或死亡蛇.四,疾病防治脆蛇自然发病较少,只是蜕皮困难时蛇体上出现方块黑斑,逐渐扩大而引起死亡.此时应保持池内干燥通风,避免过分潮湿,加强营养,可预防此病.可用2%碘酊涂擦霉斑部位,每日2次,连用3日, 也可用制霉菌素稀释后涂擦患部,一般10 日内可痊愈.五,产品采收与;bn"r脆蛇产品为干燥全体.每年端午至中秋为采收旺季.采收时,将鲜活脆蛇放人瓶中,倒进白酒,待其死后,将其以头为中心盘成数圈,用竹签固定,置于炭火上缓慢烘干即成.。
眼镜蛇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眼镜蛇中药材详细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92d4e1d9b6648d7c0c74673.png)
眼镜蛇药材名称:眼镜蛇[毒]拼音名称:YANJINGSHE别名:膨颈蛇、蝙蝠蛇、五毒蛇、扁头风、琵琶蛇、吹风蛇、饭铲头、万蛇、饭匙头、吹风鳖科属:为眼镜蛇动物眼镜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产地: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味甘;咸;性温;有毒。
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痛。
主风湿痹痛;中风瘫痪;小儿麻痹症中成药:共有1种中成药使用眼镜蛇:克痛宁注射液科博肽注射液龟蛇酒三蛇药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G;或浸酒酒饮。
注意:血虚筋骨失养者及孕妇禁服。
采收储藏:夏、秋季捕捉,杀死后,剖除内脏,鲜用或盘成圆形,文火烘干。
原形态:眼镜蛇,全长1-2M。
体较粗壮,头呈椭圆形,头颈区分不明显,头及体背黑褐色,颈部具眼镜状斑纹,体背呈黄白色至灰褐色。
无颊鳞,眶前鳞1,眶后鳞2或3;颞鳞2+3,上唇鳞2-2-3式,背鳞平滑,23-21(19)-15;腹鳞160-196;肛鳞2分,尾下鳞38-54对。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区。
白天及夜间活动,性凶猛,受惊时能竖起体前部,颈部膨扁,呼呼作声。
以鼠、鸟、蜥蜴、蛇、蛙等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体较粗壮,头呈椭圆形,头颈区分不明显,体长140-150CM。
头黑褐色,颈部背面具眼镜状斑纹体背部黑褐色,有狭的黄折横斑纹,斑纹有时呈双条形。
腹面前段呈黄白色,有1个黑褐色横斑,横斑前有1对黑色斑点,第21-24鳞呈淡黄色,其余均为黑色。
无颊鳞。
背鳞平滑斜行。
气腥,味淡。
内骼:左右鼻骨的外侧缘较突出,两鼻骨的背面整体观近菱形,棘突较低矮,前关节面不在前关节突尖端。
椎体下突与脉突的侧面成竖刀状。
显微鉴别,背鳞(1)甘油试液装片:呈略不对称的椭圆形,长径8-8.5MM,短径6-7MM,无脊棱及端窝,表面呈乳突多角形。
白花蛇头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白花蛇头中药材详细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0222f9381c758f5f71f6775.png)
白花蛇头药材名称:白花蛇头[毒]拼音名称:BAIHUASHETOU别名:五步蛇头科属:为蝰科动物尖吻蝮的头部。
产地: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性味:[性味归经]甘、咸,温。
有毒。
归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定惊。
主小儿惊风;紫癜风;疥癣;麻风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附方:1、冶小儿急惊,体热涎壅,四肢拘急,筋脉牵掣:白花蛇头一枚(自开口者,生用),干蝎(全者,炒)半两,牛黄(研)、龙脑(研)各半分,丹砂(研)一分,麝香(研)一钱半。
上六味,捣研为细末,炼蜜和为剂。
每服旋丸如一绿豆大,薄荷温水化下。
(《圣济总录》白花蛇丸)2、治紫癜风:白花蛇头二枚(酒浸,炙),防风(去叉)、蝎梢(炒)各一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
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
(《圣济总录》除风散)。
采收加工:宰杀蕲蛇时,取其头部,晒干。
原形态:尖吻蝮,吻端尖而翘向前上方,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黑色,头侧自吻棱经眼斜至口角以下为黄白色,头、腹及喉也为白色,体粗壮,尾较短,全长可达 1.5M,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
背脊有(15-20)+(2-5)个方形大斑,其边缘浅褐色,中央略深,有的方斑不完整;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略呈三纵行,有的若干斑块互相连续,而界限不清;尾腹面白色,散以疏密不等的黑褐色点斑。
吻鳞甚高,上部窄长,构成尖吻的腹面;鼻间鳞1对,也窄长构成尖吻的腹面。
头背具对称的而富疣粒的大鳞;有颊窝;眶前鳞2,眶后鳞1,有1较大的眶下鳞;上唇鳞7。
背鳞21(23)-21(23)-17(19)行,除最外1-3行外,余均具结节状强棱;腹鳞157-170;肛鳞完整;尾下鳞52-59,大部双行,少数为单行,尾后段侧扁,末端1枚鳞片侧扁而尖长。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山区或丘陵林木茂盛的阴湿地方,或路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脆蛇
药材名称:
脆蛇[毒]
拼音名称:
CUISHE
别名:
金蛇(《本草拾遗》),地鲜、蝎蛇(《岭表录异》),银蛇(《开宝本草》),金星地鳝(《本草图经》),金星鳝(《圣济总录》),片蛇(《滇略》),蛇蜥、无脚蜥(《动物学大辞典》),碎蛇(《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科属:
为蛇蜥科动物脆蛇蜥的全体。
产地:
分布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西等地。
产四川、
云南等地。
性味:
[性味归经]味辛;咸;性平;小毒。
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
活血祛风;解毒消肿。
主跌打损伤;骨折;大麻风;风湿痛;久痢;疳积;痈疮肿毒
中成药:
共有1种中成药使用脆蛇:大力药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研末,3-9G;或浸酒。
外用:适量,膏涂或研末撒。
注意:
孕妇禁服。
无风湿瘀血带滞及孕妇忌用。
附方:
1.治跌伤、骨折:脆蛇、乳香、没药、自然铜。
研末服。
(《四川中药志》)
2.治大麻风;脆蛇、干蟾蜍、全蝎、苦参、苍耳草、萆XIE。
泡酒服。
(《四川中药志》)
3.治久痢:金星鳝(醋炙)、白矾、铅丹各半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
每服
三钱匕,米饮调下,食前。
(《圣济总录》金星鳝散)
采收储存:
春、秋捕捉,捕得后用酒醉死,或置锅内用微火炕死,然后盘成圈,以竹
签插住,再用微火炕干。
云南蛇蜥与上种形状相似,主要特征为吻鳞与单片前额鳞之间有鳞片3枚。
同等入药。
炮制工艺:
去头,切段,焙干用。
原形态:
外形似蛇,全长约40厘米,长者可达60厘米以上。
全身被覆瓦状鳞片;体
两侧自颈部至肛门间各有1纵沟。
四肢退化,仅有肢带残迹。
头部背面覆有大形
鳞片,颊上鳞大小相似;吻端钝,吻鳞与单片的前额鳞之间有鳞片2枚;眼小,
形长,有能动的眼睑,耳孔小,几与鼻孔等大。
背鳞14~16行,中央的8~10行
具棱,相连成明显的纵直棱延至尾部;腹鳞10行,光滑;尾极长,约为体长的2倍;尾易断,断后能再生。
尾部腹面的鳞具棱。
雌性背面正中10余行一般为棕色,头部色深,体尾两侧为紫色,愈向外色愈浅,直达尾端;腹面色浅。
雄性
及幼体或有黑色斑点,或有蓝色横斑。
生境分布:
生活于竹林和草丛中,多穴居,冬季多筑巢冬眠;以蜗牛、蚯蚓等为食。
8~9月间产卵。
分布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西等地。
产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
干燥的脆蛇多已盘成圈状,直径约6~10厘米。
蛇的背面棕黄色或缉褐色,
有光泽;鳞片不太明显。
具有方格形的网纹,并有黑色横纹:腹面黄白色,带
有篾片夹持时遗留下的痕迹,腹侧面各有1条凹沟。
头部呈三角形,尾部细尖,
或短促。
体轻、干脆、气微腥。
大者身短粗壮,色泽较深:小者瘦长,尾部尖,背面色泽较淡。
以条匀、无碎断、气腥不臭、有光泽者为佳。
各家论述:
1.《开宝本草》:解生金毒。
人中金药毒者,取金蛇四寸,炙令黄,煮汁饮,频服之,以瘥为度。
银蛇解银药毒。
2.《本草图经》:能解众毒,止泻泄及邪热。
3.《纲目》:疗久痢。
4.《滇略》:治恶疽,腰以上用首,腰以下用尾;又治大麻风及痢。
5.《滇黔记游》:接断骨。
6.《纲目拾遗》:肉熬膏,箍痈疽,去风疬。
其骨醋磨,围肿毒。
7.《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关节痛,神经痛,恶疮肿疡。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