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刺法(一)

合集下载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

三毫针刺法一、进针法1.单手进针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求的深度。

此法三指并用,尤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

此外,还有用拇、食指挟持针体,中指尖抵触穴位,拇、食指所挟持的针沿中指尖端迅速刺入,不施捻转。

针入穴位后,中指即离开应针之穴,此时拇、食、中指可随意配合,施行补泻。

2.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

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入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此注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入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1.角度一般分为以下三种角度:(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

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

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即横刺、沿皮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

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2.深度(1)年龄: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

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

(2)体质: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

(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4)部位: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

四肢、臂、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

捻转补法泻法。



机体壮病实时;用泻的腧穴,如少商, 委中等。泻的手法如提插泻法。 捻转补法:拇指向前捻转重快为补;捻 转角度小(0.3寸),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 有轻度酸麻为补。 捻转泻法;拇指向后捻转重快为泻;捻 转角度大,(0.5寸) 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 酸麻感强烈为泻法。
提插补法泻法。


提插补法:先浅后深,重插轻提;角度 小(0.3寸),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有轻 度酸麻感为补。 提插泻法:先深后浅,重提轻插,提插 幅度大,(0.5寸) 用力重,频率快,酸麻感强 烈为泻。叫提插泻法:
捻转补泻: 拇指向前重为补拇指后退重为泻


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提插捻转均匀 适中。 (5)留针与出针:将针留置于穴内,称 之为留针。临床上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 的长短,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情 况而定;一般病证,刺激量达到后可立 出针,或酌情留针10-15分钟。
毫针刺法
(一)毫针刺法 的基本知识

(1)针具:毫针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 一种针具。通常用不锈钢丝制成。毫针 可分5个部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 柄、针尾。毫针是以针身的长短和粗细 而定,有不同的规格。临床一般以粗细 26~32号,以1~3寸的毫针最常用。 30号,最常1.5寸用。越细越不痛,越 难进针越粗越痛,越易进针,越短越易 进针,越长越难进针.
(1)单手进针法:


既只用剌手将针剌入穴位的方法,以右 手拇指,食指挟持针柄,中指紧靠针尖 与穴位。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端 亦随之下压,将针协同剌入,此法用于 短针的进针。 (2)指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指 甲切按在腧穴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 手指甲缘将针刺入皮下。
3夹持进针法: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一)进针法进针法是指将针刺入皮肤的操作方法。

《素问·针解篇》说:“义无邪(同斜)下者,欲端以正也。

”其意是进针的姿势必须端正,而且必须十分审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减少疼痛、顺利进针的目的。

临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之为“刺手”,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之间相对,其状如持毛笔(见图5《0)。

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之为“押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使针顺利刺入皮肤,行针时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刮搓震,以及出针时的操作。

押手的作用是固定腧穴的位置,挟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而保持垂直,力达针尖,便于进针,减少刺痛,协助调节和控制针感。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

”〈难经·七十八难》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计者信其右。

”说明在针灸临床上,刺手和押手都十分重要,两手应协同操作,紧密配合。

临床上常用的进针方法有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和管针进针法三种。

1.单手进针法即只用刺手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

其以右手拇、食指挟持针柄,中指指端靠近穴位,指腹抵住针尖和针身下端,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随之屈曲,针尖迅速刺透皮肤(见图5-.11)。

此外,还有两种单手进针法,一是扶持针柄进针法:以右手拇、食指指腹挟持针柄下段,中指指腹紧紧贴在针身旁,依靠拇、食指指关节的屈伸运动将针刺入穴位(见图5《2)。

二是挟持针身进针法,以右手拇、食指指腹挟持针身下端,针尖露出少许,进针时针尖对准穴位快速刺入,其后拇、食指沿针身上移挟持针身上段或针柄,将针刺向深层(见图5十3)。

2.双手进针法即左、右手互相配合将针刺入,常用的方法有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4种:1)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穴位旁,右手持针,紧靠指甲,将针刺入皮肤,适用于短针的进针(见图5至4。

毫针刺法--针灸学课件

毫针刺法--针灸学课件
毫针刺法--针灸学课件
4.治疗室内的消毒
❖ 针灸治疗室内的消毒,包括治疗台上的床 垫、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要按时换 洗晾晒,如采用一人一用的消毒垫布、垫 纸、枕巾则更好。治疗室也应定期消毒净 化,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
毫针刺法--针灸学课件
四、体位的选择
❖ 选择体位以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 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患者 不致疲劳为原则。
毫针刺法--针灸学课件
(三)自身练习
❖ 通过纸垫、棉团的物体练针,掌握了一定的 指力和手法后,可以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针练 习,以亲身体会指力的强弱、针刺的感觉、 行针的手法等。
❖ 要求自身练针时,能逐渐做到进针无痛或微 痛,针身挺直不弯,刺人顺利,提插、捻转 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同时,仔细体 会指力与进针、手法与得气的关系,以及持 针手指的感觉和受刺部位的感觉。毫针刺法--针学课件(三)毫针的检查
❖ 在使用前,要对毫针进行检查,以免影响进针和治 疗效果。
❖ 检查时要注意:针尖要端正不偏,无毛钩,光洁度 高,尖中带圆,圆而不钝,形如“松针”,锐利适度, 使进针阻力小而不易钝涩;针身要光滑挺直,圆正 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针根要牢固,无剥蚀、伤 痕;针柄的金属丝要缠绕均匀、牢固而不松脱或断 丝,针柄的长短、粗细要适中,便于持针、运针和 减轻病人的疼痛。
毫针刺法--针灸学课件
常用体位
❖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 肢部分腧穴。
❖ 2.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 部分腧穴。
❖ 3.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 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毫针刺法--针灸学课件
(二)手法练习
❖ 手法的练习主要在棉团上进行。 ❖ 取棉团一团,用棉线缠绕,外紧内松,做成直

毫针刺法名词解释

毫针刺法名词解释

毫针刺法名词解释毫针刺法,又称起针疗法,是以毫针为针刺工具,通过在人体14经络上的腧穴,施行一定的操作手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

毫针刺法是我国传统针刺医术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是刺疗法的主题,一切针灸疗法所能治疗的病证都可采用毫针疗法治疗。

毫针刺法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明确的的要求,其中针刺的术式、手法、量度、得气等尤为重要。

具体来说,毫针刺法包括持针法、进针法、行针法、补泻法、留针法、出针法等。

在实施毫针刺法时,需要全神贯注,使刺穴准确,进针顺利,手法对证,运针自如,得气明显。

医生需要观察病人,取得病人信任和配合。

同时,调动病人神气,使精神专一,意守病所,促使气感的来临或使之增强。

在针刺得气后,医生和患者双方仍应注意力高度集中,心神凝聚,守气勿失。

施术者需要精神聚集,密切观察患者神的变化,根据神的盛衰变化施以相应补泻措施。

受术者则需要心定神凝,细细体会针刺感应,意守病所,气为神使,加强疗效。

在应用毫针刺法时,需要注意一些禁忌症。

例如,患者不宜在饥饿、疲劳或精神过度紧张时进行针刺。

对于身体瘦弱、气血虚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可过重,尽量选择卧位。

孕妇的针刺不能过猛,针感不宜过强,尤其腰骶部和下腹部穴位以及劳宫、涌泉、行间、太冲、十宣等穴都不能刺。

小儿囟门没有闭合时头颈部腧穴不能针刺。

对于出血性疾病、慢性病末期诊断不明的危笃病人也要慎用针刺。

对于胸胁、腰背、脏腑所及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不宜深刺。

眼区和颈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位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掌握针刺的角度、深度。

尿潴留的患者在针刺小腹部的腧穴时应该适当掌握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免误伤膀胱。

身体过分虚弱和情绪过分激动的患者以及醉酒、过饱都不应该针刺否则易于引起晕针等变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毫针的基本刺法

毫针的基本刺法

毫针的基本‎刺法持针法(一)"刺手"与"押手": 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者‎持针的右手‎称为"刺手",按压穴位局‎部的左手称‎为"押手"(又 称"压手")。

《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述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说明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毫针,进针时将臂‎、腕、指之力集于‎刺手,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然后行针。

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使毫针能够‎准确地刺中‎腧穴,并使长毫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

进针时,刺手与押手‎配合得当,动作协调,可以减轻痛‎感,行针顺利,并能调整和‎加强针感,提高治疗效‎果。

古代医家非‎常重视双手‎配合动作,如《标幽赋》所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确是经验之‎谈。

(二)持针姿势: 持针的姿势‎、状如执持毛‎笔,故称为执毛‎笔式持针法‎。

根据用指的‎多少,一般又分为‎二指持针法‎、三指持针法‎、四指持针法‎、五指持针法‎。

1.二指持针法‎ 即用右手拇‎食两指指腹‎挟持针柄,针身与拇指‎呈90^角。

一般用于针‎刺浅层腧穴‎的短毫针常‎用持针法。

2.多指持针法‎ 即用右手拇‎、食、中、无名指指腹‎执持针柄,小指指尖抵‎于针旁皮肤‎,支持针身垂‎直。

一般用于长‎针深刺的持‎针法。

进针法进针法,又称刺针法‎、下针法、入针法、内针法,是指毫针在‎刺手与押手‎的密切配合‎下,运用各种手‎法将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是毫针刺法‎的首要操作‎技术。

在进针时要‎注意指力与‎腕力的协调‎一致,要求做到无‎痛或微痛进‎针。

毫针进针方‎法很多,有以进针速‎度快慢分,以刺手刺入‎术式分,以押手姿势‎分,以使用进针‎器具分等。

现代常用的‎进针法举例‎如下。

(一) 以进针速度‎分法1.速刺法(图示): 即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快‎速刺透表皮‎,针入皮下的‎手法。

针灸使用方法

针灸使用方法

一、毫针刺法1.进针法在针刺时,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刺手”,右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押手”。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图10-66)②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图10-67)③舒张进针法用左手食、拇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肤弛部位的腧穴。

(图10-68)④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薄部位的进针,如印堂等。

(图10-69)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在针刺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同一腧穴,由于针刺角度、方向、深度的不同,所产生的针感强弱、方向和疗效常有明显差异。

①角度指进针时的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所的夹角。

它是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而定,一般有: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是900角左右垂直刺入。

此法适于大部分腧穴。

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0角左右倾斜刺入。

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在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穴位。

平刺即横刺、沿皮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0角左右沿皮刺入。

此法适于皮薄肉少的部位,如头部的腧穴等。

(图10-70)②深度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程度。

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根据下列情况作介绍。

体质:身体瘦弱浅刺,身强体肥者深刺。

年龄: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宜深刺。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

皮肤科毫针刺法技术

皮肤科毫针刺法技术

皮肤科毫针刺法技术一、导言皮肤科毫针刺法,顾名思义,是皮肤病学领域常用的针刺治疗方法,它是以针刺穴位为根本手段,通过改变人体内的生理活动调整机体机能的一种疗法。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无创、快速、方便等优点,而且不需要外用药物,对于某些皮肤病来说有独特的疗效。

二、毫针刺法的特点和作用机制毫针刺法是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由于针头极为微小,因此也就避免了皮下组织损伤,刺激程度较浅,而且不会破坏真皮层,因此很少出血和疼痛感。

这种治疗方法在针刺穴位的选择、针刺深度的控制、刺激频率和强度的调节等方面非常考验医生的医术水平。

作用机制方面,毫针刺法主要是通过针刺点的刺激来达到促进体内膜交换的作用,激活人体细胞、组织等多种机能,改善病人免疫力、代谢功能和神经调节系统的平衡,最终达到治疗皮肤病的目的。

三、适用范围目前,皮肤科毫针刺法已经广泛运用于许多皮肤疾病的治疗中,如过敏性皮炎、银屑病、荨麻疹、瘙痒症、脱发等常见病。

其中,特别是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疾病,在临床治疗中效果突出,因此深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四、毫针刺法的操作流程四个基本步骤如下:1. 穴位定位在针刺治疗前要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确定需要刺激的穴位位置,随后再根据需要进行筛选和调整。

2. 医生体位和病人体位由于毫针深度较浅,因此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要使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同时还需要病人採用合适的体位。

通常情况下,横卧位是较常用的方法。

3. 针头消毒及取针由于毫针是非常细小的,因此必须非常小心地进行消毒并在需要的时候换针。

4. 毫针刺法操作毫针刺法在操作过程中应非常小心谨慎,以免误伤血管、淋巴管等组织。

五、毫针刺法的优势和不足毫针刺法与传统针灸治疗方法相比,具有多个明显的优势。

例如,毫针直径非常细小,对人体影响较小;因此,病人不容易感觉到痛苦,治疗过程也非常方便和适合家庭自行操作。

同时,毫针刺法还可以在不增加药物使用量的情况下,达到与一些口服或者外用药物相同的效果。

针灸学课件毫针刺法.ppt

针灸学课件毫针刺法.ppt

毫针的针刺方法
以针管替代押 手进针的方法
2024/10/8
16
(二)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
正确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是关系 疗效、防止针刺意外的重要环节。
临床上,同一腧穴,针刺方向、角度和 深度的不同,产生的针感强度、感传方 向及治疗效果均有明显差异。
故治疗时应根据施术穴位的位置、病位 病性、病人体质和应用的针刺手法等实 际情况,灵活掌握。
2024/10/8
10
毫针的针刺方法
单手进针法
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 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 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 至所要求的深度。
2024/10/8
11
双手进针法
毫针的针刺方法
指切进针法
以押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 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灵枢 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
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2024/10/8
35
针刺补泻
单式补泻手法 基本补泻手法
先浅后深,重插轻
提插补泻 提,提插幅度小,
频率慢,操作时间 短者为补法;
捻转补泻
先深后浅, 轻插重提, 提插幅度 大,频率 快,操作 时间长者 为泻法。
2024/10/8
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 度小,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 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 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将针刺入腧穴并施行手法后,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 时间 ➢ 一般病症留针10-20分钟 ➢ 寒证、痹证、痛证、痉挛性疾病——延长留针时间
➢ 临床不能一概而定,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
● 注意观察
2024/10/8

针灸学课件6、毫针刺法

针灸学课件6、毫针刺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 节针感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
(一)、基本手法
1、 提插法:先将针刺入腧 穴一定部位, 施以上提下插的 操作方法。“提”就是将针由 深而浅的向上的操作过程; “插”就是将针由浅而深的向 下的操作过程,提插法就是提 针和插针的结合应用。
腹抵住针尖和针身下端,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随 之屈曲,针尖迅速刺入皮肤。
拇、食指挟持针身下端,针尖露出少许,进针时针 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然后拇、 食指再挟持针身上端或 针柄,将针刺入深层
拇、食指挟持针柄下端,中指指腹紧贴在针身旁, 依靠拇、食指关节的的屈伸运动,将针刺入。
2、针管进针法
3、双手进针法
挟持进针法:以左手拇、食两指挟持消毒干棉球, 再挟持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 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 压时,左手拇、食两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 皮肤。
提捏进针法:以左 手拇指和食指将针刺 部位的皮肤捏起,右 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 端刺入。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将所刺腧穴 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使针从左手拇、食 两指中间刺入。
2、捻转法 :将针刺入 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 中指挟持针柄,施以前后捻 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 前后旋转的动作。
(二)辅助手法
循法:针刺后如无针感,或得气不显著时,用手 指沿针刺穴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的上下左右轻轻地按 揉或叩打的方法,称为循法。
刮法:指针刺达一定深度后,用指甲刮动针柄 的方法。如以拇指或食指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 或中指指甲,从下向上刮动针柄;或以拇指、中 指挟持针根部,食指由上向下地刮动针柄,此法 可激发经气,是一种催气、行气之法。

针灸疗法:毫针刺法

针灸疗法:毫针刺法

横刺;又称平刺,或称沿皮刺,针身与皮肤呈15度角,横 向刺入,适用于皮肤浅薄处的腧穴,如头部的穴位,如百会、 列缺等。
针刺的深度
指针刺入腧穴部位的深浅而言。 每个腧穴的常规针刺深度,见腧穴 各论。 根据形态定深浅:针刺首先要观察 患者的形态。一般的说,体强形胖者宜 深刺,体弱形瘦者应浅刺。
观年龄定深浅:年老体弱和小儿娇嫩之体 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侧卧位:适用于头、侧胸、侧腹、上肢 和下肢外侧等部位的腧穴,如环跳、肩髃、 外关、风市、阳陵泉等穴。
俯卧位:适用于头、颈、肩、背、腰、骶 和下肢后面,外侧等部位的腧穴,如百会、 风府、风池、大椎、背俞穴、承扶、委中、 悬钟等穴。
仰靠坐位:适用于头面、颈、胸、上部和 上肢的部位腧穴,如上星、印堂、天突、肩 髃 、曲池等穴。
检查针尖 检查针身 检查针根 检查针柄 检查针尾
16
规格选择: 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 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 病变部位的表里浅深和所取腧穴所在的 具体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
如刺环跳选用3—4寸长针,刺百会 选用1寸短针;成年人多用长针,婴幼 儿多用短针;体弱者宜用细针,体壮者 可选用粗针。
影响得气的原因:体质因素,不同 体质的患者,得气程度差异较大;腧穴 因素,不同的腧穴得气程度差别很大, 有些腧穴得气强烈如合谷;操作方法因 素,腧穴定位不准确,偏离穴位处;进 针过浅或过深,不在得气的区域。
不得气的处理:检查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如定位是否准确;进针的深度是否在得 气的范围 留针候气,被动等待得气的出现 行针催气,运用行针手法激发催促得气。
提插法就是提针与插针的结合应用。
捻转法: 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作一

毫针刺法(针灸学 第4版 (赵吉平,李瑛)包括针刺补泻,留针出针,异常情况处理预防与针刺注意事项

毫针刺法(针灸学 第4版 (赵吉平,李瑛)包括针刺补泻,留针出针,异常情况处理预防与针刺注意事项
祛邪泻实
人中、委中、十二井、十宣等穴,能疏泄病 邪,抑制人体功能亢进,具有泻实的性质、 祛邪的作用,适宜于祛邪泻实。
3.针刺手法及针具
针刺补泻效应
针灸的治疗效果
毫针的粗细与刺激量
针刺手法与刺激量
毫针刺入穴的刺激程度
毫针刺入穴的角度、深度不同,其刺激的轻 重程度也不同,直刺、深刺的刺激量要大些 ,平刺、浅刺的刺激量要小些。
02 苍龟探穴主治
苍龟探穴能疏通经络,通行经气,主要用于虚证,通过一退三 进的斜刺手法,深入浅出地刺激穴位,促进经络畅通,增强经 气运行,从而改善虚证症状。
4.赤凤迎源
赤凤迎源操作
进针插入深层,然后退至浅层,待针 下得气,针体自摇;插入中层,边提 插边捻转,一捻一放,五指展开,行
飞法行气,如凤凰展翅之状。
出针的要点
需押手按棉球,刺手微捻转,缓提至皮下出针;应依补泻需求选疾出或徐出,疾 按孔或摇大孔;出针后用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或不适。
出针后的检查
当针退出后,应询问部位有无不适感,检查核对针数有否遗漏,注意有无晕针延 迟反应现象;确保治疗安全,减少患者不适。
03
九、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见课件2)
补泻手法) ; (2)留针与出针; (3)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弯针、断针、刺伤内脏、刺伤脑脊髓、 刺伤神经干) ; (4)针刺注意事项
目录
• 七、针刺补泻 附一:灵枢.官针论刺法 附二:飞经走气四法
• 八、留针与出针 • 九、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 十、针刺注意事项
01
七、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治病的重要环节
治疗计划和安全措施。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瘫痕或肿瘤的部位
感染溃疡勿针刺
皮肤有感染、溃疡、瘫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以免加重病情或引 发感染。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一)毫针介绍1.毫针构造它系金属制作而成,以不锈钢为制针材料者最常用。

还有用银质、金质制作的针。

毫针包括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5个部分。

2.毫针规格有0.5寸(15毫米)至4.5寸(115毫米)9种长度和26号(直径0.45毫米)至33号(直径0.26毫米)8种粗细之分。

一般临床以粗细为28-30号(0.32-0.38毫米)和长短1-3寸(25-75毫米)者最为常用.3.毫针的检查针是治病的工具,在使用前,需进行毫针的检查。

针尖要端正不偏,无毛钩,光洁度高,尖中带圆,圆而不钝,形如“松针”,针身要光滑挺直,圆正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针根要牢固,无剥蚀,伤痕;针柄的金属丝要缠绕均匀,牢固而不松脱或断丝,其长短、粗细要适中,便于持针、运针和减轻痛苦。

4.毫针的保藏除了一次性应用的毫针外,每一患者反复使用的针具都应注意保养。

藏针的器具有针盒、针管和针夹等。

(二)针刺练习针刺练习,主要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

指力是指医者持针之手进针操作的力度。

良好的指力是掌握针刺手法的基础,熟练的手法是运用针刺治病的条件。

针刺的练习,一般分三步进行:1.指力练习主要在纸垫上练习。

2.手法练习主要在棉团上进行。

3.自身练习通过纸垫、棉团的物体练针,掌握了一定的指力和手法后,可在自己身上练习,亲身体会指力的强弱,针刺的感觉,行针的手法等。

(三)针刺准备1.毫针的选择多选不锈钢所制针具。

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深浅和腧穴所在的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毫针。

2.消毒针刺治病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切实做好消毒工作。

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针具器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治疗室内等。

(1)针具器械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压蒸气灭菌法为佳。

a、高压蒸气灭菌法b、药液浸泡消毒法:针具选75%酒精浸泡30-60分钟;亦可用器械消毒液,如“84”消毒液浸泡。

针盘、针管、针盒、镊子等,可用戊二醛溶液(保尔康浸泡)10-20分钟。

简述毫针刺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简述毫针刺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毫针刺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毫针刺激穴位,调整气血流通,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毫针刺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对于练习者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毫针刺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毫针刺法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在进行毫针刺法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消毒物品。

包括毫针、灸盒、酒精、棉签、手套等。

操作者需保持手部清洁,必要时需要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

2、选择穴位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治疗的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

毫针刺法常用的穴位有百会穴、风池穴、合谷穴等。

3、术前交流在进行毫针刺法前,需要与患者进行术前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以便确定治疗方案。

4、消毒穴位在进行毫针刺法前,需要对所选穴位进行消毒处理,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穴位周围,保持皮肤的清洁。

5、操作技巧毫针刺法需要掌握准确的插针位置和力道,以避免误伤患者。

插针时要稳健而轻柔,避免过快过猛地插入,以免刺激到患者的神经或血管。

6、调节插入毫针后,需要适当旋转毫针以调节刺激力度,根据患者的反应做出相应调整。

7、拔针在给定的时间内,根据治疗需要逐一拔出毫针,避免过急过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疼痛和刺激。

8、整理术后需将使用的器械进行清洁消毒,并将毫针进行分类、整理、包装。

二、毫针刺法注意事项:1、严格消毒在进行毫针刺法前,必须做好穴位消毒工作,保证穴位周围的皮肤和毫针的清洁。

2、选择适当的毫针毫针的选择要适合穴位的深浅和肥瘦,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

3、注意力道和深浅在插入毫针时要根据穴位的深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掌握适当的插入力道和深浅。

4、避免感染交叉在使用毫针刺法时,要避免感染交叉,每根毫针只能使用一次,并且要严格分类、清洁、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卫生安全。

5、注意患者的反应在进行毫针刺法时,要随时留意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需要及时处理,并且在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

6、术后护理毫针刺法术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如保持穴位清洁、避免感染、注意饮食和休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利,行针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
第三节 针刺前的准备
一、针具选择 二、选择体位 三、消毒
一、选择针具
1、毫针长短的选择 长针:肌肉丰厚,或胖人,病邪在里; 短针:肌肉浅薄,或瘦人,病邪在表。 2、毫针粗细的选择 粗针:体质壮实、肌肉丰满、实热证;
细针:体质虚弱、肌肉浅薄、虚寒证。
二、选择体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1、卧位 (1)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 颈、胸、腹部腧穴和 四肢部位(前身部) 腧穴。
(2)俯卧位
适用于取适宜于取头、项、肩背、
腰骶部腧穴和下肢后面、外侧等部位的腧穴。
(3)侧卧位
适用于取侧头、
侧胸、侧腹、臀部及 四肢外侧等部位的腧 穴。
2、坐位
(1)仰靠坐位
适用于取头面、 颈部、胸部及上 肢部分的腧穴。
毫针在使用后,必须擦洗干净,以免生锈。
平时放置时,应避免针身折曲、针尖受损。
第二节 针刺练习

练针目的
在针刺施术时,必须要有良好的指力和熟练的手法才能才能得 心应手。良好的指力是掌握针刺手法的基础,熟熟练的手法是运用
针刺治病的条件。指力和手法必须常练,达到熟练程度后,可使进
针顺利、减少疼痛、病人乐于接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一)针具器械的消毒
•1 高压蒸气灭菌法 放在高压蒸气锅内,在1.2kg/cm2的压力,120℃的高温下,保持 15min以上。此法消毒最为理想。 •2 煮沸消毒
将毫针放入清水锅内,待沸腾后再继续煮15min左右即可。 •3 药物消毒
将针具放入75%的酒精内浸泡30min,取出后用消毒纱布擦干即可使 用。玻璃器具等可放在1:1000的苯扎溴铵溶液内浸泡60-120min。
(二)医者手指消毒 用肥皂水洗刷干净,再用75%的酒精棉球或0.5%的碘伏棉球涂擦 后,方可持针操作。 (三)施术部位的消毒 用75%的酒精棉球,或0.5%的碘伏棉球擦拭消毒。擦拭时应从穴 位中心向外周作环行消毒。 (四)治疗室内消毒
治疗台上用的物品,定期消毒。治疗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卫生
洁净,并定期用专用消毒灯照射消毒。
(2)俯伏坐位
适用于取头顶、后 头、项、肩背部的腧穴。
(3)侧伏坐位
适用于取侧头
部、耳部、颈项
部的腧穴。

选择体位的注意点
1、尽可能采取卧位。
2、针刺部位要充分暴露,并使局部肌肉放松。
3、体位选定后,要求患者不要随意改变或移动。
4、在可能条件下,尽量采取一种体位而能暴露针刺处方 所选的穴位。
三、消毒
复习思考题
1、应如何选择优质的毫针? 2、选择体位的原则是什么?临床常用体位有哪些?
3、针具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针尖 要端正不偏,无毛钩,尖中带圆,其状圆而不钝,利而不锐, 如松针形者为佳。 针身 要光滑挺直,圆正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 针根 要牢固,无剥蚀、伤痕。
针柄 以金属丝缠绕紧密均匀为佳,不能有松动现象,针柄的长短、
粗细要适中,便于持针、 运针和减轻病人的痛苦。
四、毫针的保藏
藏针的用具:针盒、针管、针夹等
1、指力练习
纸垫练习主要 是锻炼指力和捻转 的基本手法。
2、手法练习
练习提插、捻转、进 针、出针等各种手法的 模拟动作。
3、自身练习
可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针,亦可学员之间相互试针。注 意体会进针时皮肤的韧性、用力的大小,手法与针感的关 系及不同部位腧穴的不同针感。
要求
能逐渐作到进针无痛或微痛,针身不弯,刺入

粗细规格表
号数 直径 26 0.45 27 0.42 28 0.38 29 0.34 30 0.32 31 0.30 32 0.28 33 0.26 34 0.24 35 0.22

一般临床以25~75mm(1~3寸)长和直径为0.32~0.38mm(28~ 30号)粗细者最为常用。、毫针的检修毫针刺法(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毫针的选择;练针方法;常用的针刺体位、消 毒方法。
2、熟悉毫针常用的规格与结构;毫针的检查与保藏。
3、了解毫针的检修。
一、 毫针的结构和修藏
一、毫针的结构
针尾 针柄 针根 针身 针尖
二、毫针的规格

长度规格表
旧规格 新规格 0.5 15 1 25 1.5 40 2 50 2.5 65 3 75 4 100 4.5 115 5 125 6 150
选择体位重要性 在接受针刺治疗时患者体位是否合适,对于正 确取穴、针刺操作、持久留针和防止针刺意外都有重要意义。
选择体位的原则 选择体位应该以医生能正确取穴,操作方便,
患者感到舒适自然,并能持久留针为原则。且尽量采取能暴露针刺处 方所选的腧穴的体位。
临床常用体位
1、卧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2、坐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