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论文
信息经济学论文:未来主义思潮_中的信息经济学思想及其影响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180宏观经济Macroscopic economy一、信息经济学的兴起1、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信息经济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20世纪60年代适应社会经济信息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准确地说,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发表了“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正式诞生。
信息经济学把信息看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主要研究信息、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以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
我国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2、信息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1)酝酿期。
信息经济学的启蒙思想源于凡勃伦1918年在《资本的性质》一书中所提出的知识的增长构成财富的主要来源的思想。
F.H.Kn ig ht 在1921年发现“信息是一种主要的商品”。
2)诞生期。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J.Marschak 在1959年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提出最优信息系统理论;G.J.St ig ler 在1961年发表《信息经济学》,提出信息搜寻理论;F .Machlup 在1962年发表《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提出知识产业与知识职业问题。
3)发展期。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G.Akerlof 在1970年提出的“柠檬”理论;M.Spence 在1973年提出“信号”理论;J.Hirshleifer 在1971年提出“信息市场”理论;J .E .S t i g l i z 等在1976~1980年间提出信息效率与市场效率的“悖论”;K.J.Arrow 在1984年出版的《信息经济学》论文集;W.Vickrey在1961年利用信息不对称性提出第二投标法;J.Mirrlees 在此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委托—代理理论和模型;M.V.Po rat 在1977年发展了Mack lu p 的研究,完成了《信息经济》的研究,为OECD (世界经合组织)所采纳。
4)成熟期。
信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信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研究论文信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研究论文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对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关键而重要的作用。
崛起的电子商务、IPO领袖的成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无处不在。
本文从理论分析、信息经济发展现状及促进信息经济发展的建议三方面,对信息经济进行了相关分析。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精确地进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它是20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的知识积累及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以及人类对物质资源有限性的认识,信息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因此,在全球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产业逐渐在社会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信息、知识、智力有了新的存储、分析、传播媒介,研究信息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在对我国信息经济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之前,先对信息经济对经济影响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一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社会信息化提供了物质保障;二是信息技术加速了信息的积累及发展,并可对庞大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创造重要的知识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加速社会的进步。
(一)信息经济学的先驱经济学家奈特1921年在其著作《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指出,在人类生活中不确定性无处不在,因此信息应该是经济组织供应的最基本的商品。
奈特对不确定性的认识不仅使得“风险”成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指出信息由于具有经济价值,因此也应该是经济财富或商品。
1945年,哈耶克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社会中知识的利用》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哈耶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价格制度与其说是配置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的方式,不如说是一种社会利用经济知识的方式。
对于中央计划经济和分散的自由经济制度,哪一种制度更好呢?哈耶克认为,这取决于哪一种制度能更好地利用社会中的知识。
私人信息的存在,以及价格制度在私人信息利用中对个体智慧的超越等理由成为哈耶克自由主义政策主张的理论基础。
探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体系论文

探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体系论文探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体系论文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信息经济学(EconomicsofInformation,InformationEconomic^作为反映信息社会中信息主体所产生的经济行为及由此而带来的经济结构及其长期发展规律的科学,不仅改写了传统经济学,而且多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垂青。
继1994年约翰?纳什JohnNashJr)、约翰·海萨尼JohnHarsany)和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Selter)分早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1996年、2001年、2005年和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因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相关领域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获奖。
信息经济学在经济、商业以及社会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国内外相关学者都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体系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讨。
随着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拓展。
1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信息经济学是针对“信息”这一对象分析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的交叉科学,融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运筹学和信息科学于一体。
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体系构建主要依照两种研究思路来进行。
思路一:信息经济学的“二分法”。
它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
微观信息经济学按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产生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
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清晰地看出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交叉性。
在微观部分强调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性,使得价格的搜寻需要付出成本,买卖双方的私人信息会影响决策,个体有限理性。
价格不再是唯一的市场调节手段,运用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的激励约束手段与机制不可或缺。
经济信息管理论文

经济信息管理论⽂论⽂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
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
有了⼀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张,提纲挈领,掌握全篇论⽂的基本⾻架,使论⽂的结构完整统⼀;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资料,决定取舍,最⼤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
经济信息管理论⽂1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1.1农业经济管理 将农业⽣产过程中⽣产、分配、交换及消费等过程进⾏组织、计划、协调、控制,达到预期的⽬的,称之为农业经济管理。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领导及农业管理部门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
其⾯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然规律及客观经济规律,合理组织⽣产⼒,对⽣产关系正确进⾏处理,对⼈⼒、物⼒及财⼒等资源合理利⽤,妥善处理企业、国家、个⼈之见的利益关系,最⼤限度的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提⾼农业⽣产效益。
主要内容包含正确制定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对农业地区布局合理规划,优化农业结构;对农业资源、劳动⼒资源、财⼒资源及技术资源合理开发与利⽤;建⽴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对⽣产经营中的各种关系及分配关系进⾏确定;对农产品的商品流通进⾏组织;对农业经济活动运⽤多种经济⼿段进⾏调节等。
1.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对农业信息技术新成果充分利⽤,实现各类农业知识及信息的获取、传播及利⽤,对传统农业加⼤改造的⼒度,提⾼农业管理决策⽔平及⽣产效率,促进农业持续、⾼速、稳定发展,将这⼀过程称之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与市场化是密不可分的,现代农业的全部过程与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信息化,⽽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发挥着基础作⽤。
与此同时,将现代信息计划引⼊农业⽣产、经营、科研中,对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升级,⾛信息化道路具有推动作⽤,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作⽤ 2.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信息化涉及到社会、教育、经济、⽂化、科技等多个⽅⾯,是⼀项系统的⼯程。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论文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论文2014-2015(1)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态学年级: 2011级学号: **********学生姓名:***任课教师:**2014年12月论博弈论中的策略思维李贵阳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550025)内容摘要: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
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
本文从合作、模仿、创新、拍卖、战争和群居等实例表明博弈论中的策略思维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的。
关键词 :博弈论策略思维博弈论源于历史上一些颇为有趣的游戏, 但同时也是一门学问艰深的理论。
那么博弈论为什么能在经济学领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 ? 又何以在经济分析中独辟蹊径,形成了能与 (随机 )一般均衡理论相对立的另一种经济学研究范式? 这恐怕还得益于博弈论的起源和其中蕴含的策略思维。
博弈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游戏理论, 在给定游戏的特定规则 (信息结构 )下, 游戏参与人要想赢得游戏就必须对其他参与人的心理和可能采取的行动进行反复揣摩, 并据此决定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这就是制定策略或对策的过程。
为此, “博弈论”一般也称为“对策论”或“游戏理论”。
加之博弈论的游戏情节一般也源于人们的真实生活, 是生活环境的抽象和概念化, 因此, 博弈的结果不仅仅是游戏胜败的表现, 而且更是生活哲理的凝结 ,它为人们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各类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了一份独特的视角,同时对制定社会规则和经济政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囚徒困境”:合作还是不合作考虑这样一种情形,小偷甲和乙联手作案 ,私入民宅被警方逮住, 但未获证据。
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两所房间分开审讯。
若一人招供但另一人不招, 则招供者立即释放, 不招供者判入狱 10年;若二人都招供则各判刑 8年 ;若两人都不招供则因未获证据但私入民宅而各拘留 1年 (见表 1)。
信息经济学结课论文

信息经济学角度谈企业招聘商学院2012级经济学2班崔嘉伟201222361019一、信息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商品。
信息社会通常被定义为信息生产和消费的集中。
信息集中度取决于对信息的需求以及此需求被满足的程度。
因此,一种看待信息社会是否形成的方法是评价信息的交换强度及信息内部流动的持久性。
信息的价值在当今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显而易见。
1、信息的首要经济作用就是以市场信号的形式显示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
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方向是否合理、手段是否有效、决策结果是否经济等。
这些内容都需要以某种形式显示出来,经济信息即充当了资源配置有效程度的指示器的角色。
市场经济中充当资源配置指示器的经济信息系统就是通常所言的市场价格体系或价格机制。
2、信息的第二个经济作用是估计或确定经济关系。
我们知道只要决策的结果不是唯一,不确定性就会自然出现。
不确定性的减少,有赖于信息的获取,减少不确定性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能够适应未来变化的决策模型。
没有信息,经济管理者就无法给出决策所需要的各种经济关系。
由于基于信息处理而获得的经济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决策水平的高低,因此,经济信息的质量和人们把握已有经济信息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决策的经济效用。
3、信息的第三个作用体现在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通俗地说,经济信息能够全面记录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反应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从而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和改进管理效率提供依据。
二、企业招聘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防范措施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核心已经聚焦于人才的竞争,拥有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因此,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人力资源是个关键的因素。
而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是获取人力资源的主要渠道,是企业产生良性循环的重要工作。
招聘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成败。
但经济环境的变化已使得企业招聘今非昔比。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现状论文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现状论文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信息资源的利用、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换对经济活动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它不仅涉及传统经济学领域,还涉及到信息科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大。
从信息的生产、传播到利用,再到产生的经济效益等多个层面都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对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影响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市场的竞争格局。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崛起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这些新技术不仅改变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还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维度和深度。
同时,全球范围内大量数据的产生和存储,也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证分析基础。
但是,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尚不够完善,一些新的问题和现象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和理论支撑。
其次,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特别是对于大数据和新技术的研究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其发展现状既充满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在未来,我们需要不断积累实证数据,不断丰富理论体系,不断创新研究方法,推动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另外,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也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
由于信息经济学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需要加强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交流,共同探讨信息经济学研究中所涉及的问题。
只有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信息经济学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应用。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加大对信息经济学的重视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而企业则可以通过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积极参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从中获取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浅谈经济管理中信息系统的应用经济学论文

浅谈经济管理中信息系统的应用经济学论文浅谈经济管理中信息系统的应用经济学论文【摘要】当前社会是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
经济是当期社会发展中的主要衡量标准。
经济管理是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其快速良好发展的前提,实现经济管理信息化是通过自动化数据对经济发展中各个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处理的综合性过程和系统过程。
提高当前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应用是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就经济管理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应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论不断的促进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变化和前进的条件过程。
信息化是当前人们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主要需求,是对当前科学发展过程中各种知识的认可和信息需求的不断加大的前提过程。
实现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是提高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决策使用的准确化和数据处理的系统化,是提高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效率,加强企业发展的有效条件和管理水平以及方法。
信息技术是推动当前生产力和社会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
在当前的经济管理工作中,其主要的管理措施是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完善的体制改革,实现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过程。
1.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系统是以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前提,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进行综合的数据化、综合化的管理过程和处理方式,是一个系统化、完整化和高精确化的过程。
在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管理为主要的基础方法通过信息技术来发挥其管理水平的措施与手段。
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通过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媒介对经济制度进行完整的测定与管理的过程,是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基础的前提和保证。
管理信息系统在具体的工作形式上表现为通过相关管理信息的输入,来得到管理人员需要的有用信息,这样一个系统得应用能帮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因此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并不需要和涉及相关工作的具体事物有任何接触,而只要掌握信息数据。
经济信息管理论文

经济信息管理论文经济信息是社会在运行某种经济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信息。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经济信息管理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经济信息管理论文篇1试论经济信息管理与经济建设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经济信息管理的概念,其次简单分析了经济信息在宏观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最后在其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经济管理目前,我国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经济信息管理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经济信息在经济的宏观管理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
本文通过经济信息在经济的宏观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做浅要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予以解决。
一、相关概念1.经济信息的概念经济信息的概念相对较广,我们可以从两种角度对其进行阐述,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经济信息是社会在运行某种经济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信息。
而从广义的角度来讲,经济信息包括了整个经济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它们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辨别社会在运行经济活动中的变化规律。
社会在运行经济活动过程中,会大量存在着经济信息,人们将这些信息进行接收、传播和处理,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管理。
经济信息主要包括有四个方面的信息,也即是:计划信息、控制信息、生产与经营信息以及统计信息等。
从我国整个社会的生产过程来看,经济信息存在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被人们时刻使用着。
经济信息是客观经济的组成部分,它是最基本的要素。
2.宏观经济管理的概念经济的宏观管理,顾名思义,也就是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总体上进行控制与调节,它为微观经济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它的基本任务是: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为了能够使国民经济受到良好的效益,我国政府必须将国民经济进行市场调节,并且采取相应措施来保障国家经济的有序发展以及稳定运行。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论文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论文葿博弈论博弈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论文博弈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应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一.研究的意义有人说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如何做出选择的学问。
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企业或个人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面对市场会做出自己的最优决策。
不同的市场情形会影响经济主体人的决策行为。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会根据给定商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出生产和供应到市场上的商品的数量,以实现最大的利润。
而寡头市场的情形要比完全竞争市场复杂的多。
企业大量面对的是信息不完全的市场。
企业不知道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该如何做出抉择。
市场的时效性又要求企业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在这样的决策中存在着三个合理的假设为前提。
第一是理性的“经济人”。
每一个行为主体都依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行动的出发点。
第二是每一个行为主体做出的决策都不是在真空的世界中。
现实的世界使得一个人的生存必须以他人的生存为前提。
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一个行为主体的决策会对其他为主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样其他行为主体的决策也会直接影响着这个行为主体的决策结果。
第三是寡头市场的情形。
也即一个行业里面只有少数几家企业,甚至只有两三家企业,每一方的市场份额都很大。
于竞争对手很少,每一个主体的行为产生的后果受对手的行为的影响都很大。
那么这样的决策就带有了博弈的色彩。
二.模型建立与分析双寡头垄断者是否会采用垄断价格假设市场上的供给只有两个企业来提供,每一个企业具有相同的成本和需求结构,每个企业都将考虑是采用正常价格,还是抬高价格形成垄断,并尽力获取垄断利润。
用矩阵图形来分析两个企业进行决策的根据。
乙高价格正常价格A200 B 150 高价格100-20 甲C-30 D10 正常价格15010 对抗博弈的图示在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企业在A 区域中有最大的联合区域,在他们采用高价策略时,共赚到300万元的利润。
如果企业之间合谋并且设置垄断价格,A区域中的情况就会出现。
信息经济学结业论文

信息经济学课程论文题目:关于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的实现方式的分析姓名:陈超学院:人文社科院专业:行政管理学号:B12120626关于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的实现方式的分析【引文】信息经济学是信息科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
研究国内外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有利于总结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规律,预测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找出我国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找出我国信息经济学研究与国外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差距,从而推动我国信息经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应用的大胆创新。
20世纪80年代,信息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的学术研究更是层出不穷。
本文旨在通过对信息系统及其经济效益的分析,探讨实现经济效益的方式与方法。
学生浅知薄见,本文仅是抛砖引玉。
若观点有不韪之处,请老师见谅。
【关键字】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高方式【正文】一、信息系统概述信息系统的概念系统是指在人类活动的社会经济大系统中,实施对信息进行收集、储存、检索、加工、传递。
安全保护等管理功能,使其得到有效利用的人际结合的子系统。
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它不但具有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这5个一般系统所共同具备的要素,而且可以从信息的采集、传递、储存、加工、展示以及安全等特点和角度去分析和认识:而且,这里所说的系统,其中“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既包括系统地操作者也包括系统的服务对象,为人类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是这里所说的信息系统存在和得到研究的意义所在。
由于信息自身并不能独立存在和交流,必须依附载体(例如数据、信号等)而存在,因此信息系统必然是依附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即更大的系统的,它永远是一个子系统:它所处理的是包含了信息内容的特定载体。
●信息系统的分类从系统的技术特征出发,通常将信息系统分成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专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按照系统的规模和服务对象不同,可将信息系统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宏观信息系统即通常所说的经济信息系统,他是为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服务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它收集、分析和处理与宏观经济活动有关的各类经济信息,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和现代化手段。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论文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论文经济学的唯一任务和最终目标不是经世济国,而是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经济现象。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科学不是求对更不是求错,而是求是否有可能被事实所推翻。
经济科学就要解释在这种约束条件下会出现这种行为,那种情况会出现什么结果。
要求:1,用博弈论重新解释张五常教授发明的佃农分成契约的行为(地主与佃农关于产出分成的博弈),具体题目自己拟定;2,用数学模型撰写,字数在2000字以上;3,提倡科学方法、独立的理性思考,不必追求结论对错,只求有创意的推导过程;4,2011年12月30日统一交到班长处,再由班长统一交到经济管理学院908室。
注:第一,若大家觉得课程论文无文章可抄,可以参考一篇工作论文(博弈均衡、要素品质与制度选择——关于佃农理论的进一步思考),具体参见网址:/cn/lwInfo.aspx?m=20100921113738390893&n=20110927152427687183第二,佃农理论是张五常在1967年提出,1968年完成,1969年发表的。
该文开辟了契约理论的先河,Stiglitz在1974把张的佃农分成契约理论用博弈数学表达变成今天信息经济学中的道德风险模型而于2001年获诺奖。
长期以来,古典和新古典的经济学家,包括亚当•斯密和马歇尔,大多认为这种制度的效率低于工资契约和固定租金契约,甚至当代的主流经济学家把第三世界的经济停滞与在其农业中盛行的分成租制度联系起来。
古典经济学创始人Smith(1776)认为土地得不到改良根源在于什一税类比分成制的制度安排。
由于分成制下什一税抽去了产出的十分之一已经成为土地改良的极大障碍,那么,土地所有者甚至可以分享土地产出的一半,而留给佃农自己分享的自然更是有限,后者便决不会用有限的剩余来改良土地。
沿袭古典的“税收-对等”思路,以Marshall(1920)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借助边际方法,揭示分成制缺乏效率的根源在于佃农必须将投资于土地的资本和劳动收益的半数交给土地所有者,如果投资的总收益少于他报酬数的两倍,则他不会从事土地投资。
信息经济学论文

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以宁夏省、安徽两省为例张佳教育科学学院09级教育技术专业20080514430摘要:人类社会正在加速向信息社会转型,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计算机、通信等各类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拉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塑造着信息社会的全新经济结构。
安徽省和宁夏省的信息产业在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中部和东部其他省份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
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两个省份信息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而提出政策建议,并得出研究结论。
关键词:信息产业宁夏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安徽省一、信息经济概述随着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自动化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F.Mach.lup,1962)首次提出知识产业的概念,指出知识产业包括教育、R&D、通讯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
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M.Porat)吸收了贝尔(D.Bell)的后工业社会论的思想,发展了克拉克(C.Clark)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将信息产业的划分范围扩展到全社会所有的信息活动,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与信息活动分离出来构成独特的信息产业,并于1977年系统地提出了一套关于信息产业经济分析的基础概念和整体框架。
信息产业又称信息技术产业,它是运用信息手段和技术,收集、整理、储存、传递信息情报,提供信息服务,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手段、信息技术等服务的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是新兴的产业,它建立在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基础之上,采用了先进的理论和通信技术,是一门带有高科技性质的服务性产业。
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信息产业通过它的活动使经济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准确、全面,有利于各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信息技术产业加速了科学技术的传递速度,缩短了科学技术从创新到应用于生产领域的距离;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上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经济学论文信息经济学既属于经济学领域,同时又是情报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信息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信息经济学论文范文一:网络信息经济时代企业营销管理创新一、基于网络环境的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策略分析(一)加强信息化建设,构筑网络营销平台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只有加快建设企业的网络营销平台,迅速建立企业的信息优势。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强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1、创建企业网站和主页;2、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MIS),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3、创建企业内部局域网和外联广域网。
内部局域网用于企业各部门、企业员工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外联网络用于企业的品牌宣传、营销运作、商贸联系以及开展电子商务等网络活动;4、建立人性化的企业信息管理模式。
宣传企业域名,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管理水平以及应用能力。
(二)转化信息优势为竞争优势,制定合理的竞争战略抓住网络发展机遇,迅速发展,形成优势。
电子商务将已经成为主流模式,而网络营销成为当今时代企业的主要营销模式。
因此,我国企业要抓住机遇,迅速反应拿出具体方案。
只有尽早取得网络战略优势才能抢占竞争先机。
更新市场理念,制定合适的市场策略,用更好的信用、更人性化的服务、更快捷的速度开展网络营销;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根据消费者的个人需求定制产品,开展互动营销;在遵守网络礼仪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用信息替代说服,充分开展软营销;充分发挥网络的虚拟性,尽可能的降低营销成本。
(三)发挥网络独特优势,提升决策能力和响应能力企业要充分地发挥互联网的方便、快捷、低成本等优势,提高企业营销决策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
企业要学会从互联网这个信息宝库中提取信息,搜集资料,为企业快速科学的做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和资料。
在网络经济时代,对企业能否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也倾向于能灵活快速的应对市场变化。
完善网络信息化管理,保证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保障企业决策的灵活性,是保证企业竞争力的基石。
(四)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队伍这支队伍的每一位成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能力:①电子商务专业知识;②出色的语言沟通能力;③过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④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为此,企业不仅要注重人才的引进,更要有一套合适的人才培养机制,要不间断对员工的业务能力进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二、网络信息经济时代企业营销管理创新(一)网络经济下的营销理念创新在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拉近了消费者与企业间的距离,消费者可以更便捷的与任一网络中的企业进行双向沟通。
因此,也就有更多的选择权利。
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价值准则,而是将购买行为视作自我价值实现的准绳。
显然,单纯的以价值准则为向导去满足消费者的营销理念已经落后。
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只有创新营销理念,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才能寻找到消费者需求与企业价值追求之间的利益的最大化。
(二)网络经济下的营销方式创新在信息时代,网络提供了巨大的平台,使得合作的意义被前所未有的放大。
任何企业都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企业宣传,开展营销活动。
但是,没有一个企业能够仅凭自身的力量完成交易活动。
他们必须依靠物流等外部资源才能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实现交易。
因此,企业必须借助外部资源来完善所需的全部职能,并对这些外部资源加以整合。
同时,要建立一种分工与合作相辅相成,营销部门和其他部门紧密配合的营销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营销功能。
(三)网络经济下的营销环节创新网络营销之所以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其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性。
网络营销经常借助音频与图像相结合等形式与消费者良性互动,从而达到整合营销的目的。
因为网络营销有着传统营销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企业必要重新定义营销理念,重塑营销环节,重视网络对营销的巨大作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设计相关产品,从而留住那些最有价值的客户。
信息经济学论文范文二:高校会计信息经济学论文一、理顺委托代理关系,维护投资人权益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性资金,即中央财政拨款或地方财政拨款。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人指定雇佣代理人对象为其服务,同时授予代理人一定的决策权力,并根据代理人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
委托代理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委托人保留剩余索取权,经营权则让渡给代理人。
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高校中存在两层委托代理关系。
第一层是以政府为代表的投资者、以校友为代表的捐赠者等与高校之间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这一关系中,以政府为代表的多元化投资者为委托人,高校为代理人。
委托人提供资金,要求代理人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中为民理财、科学理财、平安理财。
第二层关系是高校与内部各基层的委托代理关系。
学校是委托人,各基层是代理人,学校将从政府取得的财政拨款下拨到各基层,各基层履行其职责使用资金。
本文主要分析第一层关系中的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政府用于教育投资的资金来源于纳税人的税金,并将资金托付给高校。
政府追求的是资金的有效使用,但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否达到要求,这种无法考核的现实也成为代理人存在“侥幸”心理的重要原因。
对于代理人高校而言,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影响下,高校在面对经济决策时都是理性的,即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履行职能的同时,在国家利益与学校利益的考量中,可能通过“三重一大”的倾向性决策保护学校利益,牺牲国家利益;个别高校还可能通过套取捐赠配比、虚列人员数量来增加收入;资金使用中的挪用专项,超预算支付,虚报冒领等问题也会时有发生。
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应该采取财务信息公开的方法,要求高校必须要向以政府为代表的投资人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描述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及相关财务决策。
另外,为使高校出具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障,必须加入第三方,即注册会计师来对高校出具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以增强除高校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信赖程度。
因此,通过建立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可以唤起社会的公共权力监督意识,强化社会监督作用;提高高校经费使用管理的透明度;维护投资人依法获取高校信息的合法权益。
二、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规避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高校在与其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中,高校处于信息的优势方,而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却处于获取、掌握信息的劣势方。
高校存在利用这一优势为自身谋求利益的可能,从而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
高校掌握着大量有关自身财务治理模式、资产总量及其分布状况、资金来源及其构成情况、财务风险及其应对策略,有关收入总量及其分类、支出结构及其合理性、结转结余资金情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
这些信息如不公开,外界很少清楚其真实情况,高校与外界的利益相关者就会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
逆向选择问题主要发生在高校与政府建立代理关系之前。
高校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促使政府签订对高校有利的协定,而政府由于信息的缺乏则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
就目前高校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来看,主要包括招生规模与收费标准、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预决算报告等。
这些信息无中介机构的鉴证报告,透明度及质量可能存在问题。
另外试编的财务报告尚未披露,无法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与检查。
这表明高校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不够、质量不到位,使投资者处于无法获得高校真实财务数据与管理结构的状态。
同时,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存在依据各高校上报的数据拨付款项,易导致资金低效率配置的风险。
高校在披露会计信息时不可能顾及所有投资者决策依据的侧重点,所以有公开会计信息反而导致投资人减少投资的可能。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高校为获得投资做出“逆向选择”的问题,其直接后果就是资源的低效分配和使用。
目前,教育部直属高校已连续3年公布了部门预决算报告,同时设立独立的信息公开栏目,不仅为公众监督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更是为高校试编财务报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道德风险方面存在于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之后。
一旦政府无法接触到高校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同时监督的成本又过高,高校便有可能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利用这一契机通过粉饰财务信息、隐瞒或夸大真实的财务数据,以套取人员经费、骗取捐赠配比等手段谋取私利,从而牺牲国家利益。
另外,高校管理者的任期并不算长,虽然有离任审计,但大部分高校都采用“先离任、后审计”的审计模式。
这种审计模式达不到“边审边改”的效果,发现问题时已无法督促高校整改。
因此干部往往为了应付上级考核,夸大个人业绩,搞个人“形象工程”。
通过推行高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公开部门预决算报告,落实高校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并由会计师事务所对高校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提供鉴证服务,提交审计报告,可以有效地避免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现象的发生。
高校会计信息披露不仅是落实“高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规定的要求,也是建设诚信高校的重要渠道,是高校提升自身实力的重要平台。
三、兼顾高校与投资人双方的利益,实现双赢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会产生不同的利益关系,不同的利益关系之间会形成博弈。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决策各方相互作用情况下如何进行决策及有关决策均衡问题的理论。
目前,高校资金的来源包括财政性资金和非财政性资金。
前者主要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拨款,后者主要包括学费收入、宿费收入、校办产业收入、个人或社会组织的捐款、银行贷款、其他自筹经费等形式。
高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必将使其经济利益相关者群体也越来越多样化。
从目前状况来看,高校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校的内部人员,包括教职员工和学生;政府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捐赠者、校友等其他利益相关者。
笔者以高校为主体,分析以政府为代表的投资者与高校之间的博弈及捐赠者与高校之间的博弈,揭示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
(一)以政府为代表的投资者与高校之间的博弈分析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在委托代理关系成立之后,必然会衍生出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目标不一致的现象。
政府将大量的财政拨款下拨到高校,希望高校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为社会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而高校则希望在履行高校功能的同时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如高校的社会地位、声誉或者其他利益。
在没有强制要求的情况下,高校缺乏披露会计信息的动力,会将会计信息“隐形”,而这种“隐形”也就成为高校腐败频发的根源。
国家要根治腐败现象,必须从根源抓起,阳光财务就是遏制高校腐败现象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