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老师讲腹诊
【复习·辨证诊断胃病绝活】肖春宏老师
【复习·辨证诊断胃病绝活】肖春宏老师【复习·辨证诊断胃病绝活】今天学完,明天就可以用来治病。
咱们以前学习过“十一区腹诊分区法”,知道心下(胃脘)部位与胃,胆,心对应,此处有压痛,要考虑到胃,胆,心三者有问题。
当我们治胃病时,心下有压痛,也要考虑到胆与心的因素,与心有关用桂枝强心气,与胆有关用茵陈利胆。
1,心下有轻度压痛,无板结,说明胃病之病程较短,为浅表性胃炎,治宜理气、清热、和胃,药用柴胡,香附,延胡索,枳实,蒲公英,败酱草,菌陈等。
2,心下有中度压痛,有条索状物,并伴有明显节律性疼痛,为胃溃疡病或糜烂性胃炎,治宜清热解毒,化瘀通络,药用蒲公英,连翘,败酱草,当归,徐长卿,延胡索,红藤,川芎,地榆,墨旱莲,冬凌草,三七等。
3,心下有重度压痛,有板结,腹部干涩,说明胃病史较长,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散结。
药用当归,莪术,丹参,五灵脂,姜黄,徐长卿,白花舌草,冬凌草。
3,心下按之软,有振水声或咕咕声,胃病之病程短,为水湿内停,宜化湿和胃,药用伏苓,薏苡仁,白术,白豆蔻,白芍,猪苓,桂枝,厚朴,石菖蒲等。
4,心下按之胀满,有水声,为胃气不足,有气滞,宜理气化湿,药用厚朴,枳实,八月扎,炒莱服子,紫苏梗,荷梗,砂仁,大腹皮等。
【刺络放血治胃病绝活】1,主治: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痉挛。
2,主穴:曲泽穴。
3,配穴:阳交六,足三里六。
要辨证,如果辨出胃病是热证,瘀血证,可以考虑用刺络放血法治疗,不能听西医病名而治之。
今天学会腹诊胃病,在临床体验到了准,明天又学会了用方剂治,体验到了灵,后天又学会了刺络放血治胃病神,您不仅成为治胃病高手,而且为治其他病奠定了成功基础,沈绍功治妇科第一绝招是什么?治胃呗,这非常正确!好多年前,有位病人找我治病,他拿来在北京,上海大医院的诊治资料。
我亚力山大,因为大城市的大医院都没治好,让我治,当然压力大!结果我把病彻底治好了,患者异常开心,可是我不开心,还生气,气坏了!这是因为我制定了治疗方案,还有预案,结果刚展开就把病治好了,不堪一击,治病没过瘾!咱们先全面学腹诊基础知识“十一区腹诊分区法”,再专学腹诊胃病和治疗方药,继学刺络放血治胃病。
(完整word版)腹诊(综合)
腹诊第一节腹诊的理论依据腹部为阴海,内纳五脏六腑,为水谷之乡、气血之源,又是全身经气最集中的部位,可谓全身之阴府,五脏六腑之宫城。
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阴维脉、阴跷脉、带脉等经脉主要循行于腹。
其余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下膈,属大肠”,手少阴心经“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手厥阴心包经“下膈,历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下膈、循属三焦”,足少阳胆经“贯膈、络肝、属胆”,这些经络又皆起于腹和止于腹,即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都和腹有直接联系,奇经八脉中除督脉及阳跷、阳维脉之外,也都和腹有直接联系。
因此,腹部为全身经脉循行最多,穴位分布极密的部分。
因手足三阴经及任脉皆循于腹,故腹部为阴脉之海,主候阴气的盛衰。
腹部十二募穴内通五脏六腑,为窥视脏腑之孔道,腹部募穴通过内气与背俞相通应,在诊断时,二者必须互参,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是也.此外,腹部经穴密布,其中还有神阙、气海等要穴,为视察内脏,尤为候脾胃冲任的要地。
因此,腹部是窥视人体内脏的一个重要哨所,《灵枢·胀论》曰:“胸腹脏腑之廓也”。
第二节腹部部位分布腹位于身体前部,上连胸,下接股,侧临肋,后有背,其性属阴,内藏脾、胃、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器,为内在脏器的屏障和宫城,有保护脏腑的作用。
腹部大体分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五部分。
剑突下方称心下,上腹部相当于胃脘。
脐周为大腹,下腹部系小腹,小腹两侧为少腹(见图9—1)。
心下、胃脘、大腹部又名中焦,内居脾、胃;小腹、少腹部位又名下焦,内居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腑.虽各自的位置不同,但其气皆汇聚于腹,有濡腹润腹之功。
并且,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了内在脏腑与外腹的联系,使腹部不同的区域,又分属不同脏腑(见图9—2)。
因此脏腑靠腹护卫,腹赖脏腑生化气血充养,内外一体,相互依存,维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阴维为病苦心痛”肖春宏老师
“阴维为病苦心痛”肖春宏老师《难经》说“阴维为病苦心痛”。
苦心痛,意思是为心痛所苦,心痛指心腹痛。
心腹痛是阴维脉病的主要症状。
痛的机里有二,一是不通则痛,二是不荣则痛,不荣就是血虚。
由于阴维脉主里、主血,所以当阴维脉血虚时产生心腹痛,何因导致阴维脉血虚?详述于下:1,阴维脉与厥阴肝经交会于府舍穴,期门穴;阴维脉与太阴脾经交会于大横穴,腹哀穴,府舍穴,期门穴。
正是因为阴维脉分别与厥阴肝经、太阴脾经相通,所以阴维脉受肝或脾变化影响。
2,阴维脉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蓄溢血液,对诸阴经的血液有调节作用。
当诸阴经里的血液多了时,血液蓄存到阴维脉里;当诸阴经里的血液少了时,阴维脉溢出血液到诸阴经里。
由于肝藏血与脾生血,所以在诸阴经中,肝和脾变化对阴维脉影响最显著,当肝脾血亏时,阴维脉溢出血液到肝经与脾经太多而血虚,在舌上呈现两边塌陷,即阴维脉舌象,望而知之!一般用四物汤,或当归补血汤补肝脾的血。
肺主气而布血,肾藏精而化血,肺与肾也会导致阴维脉血虚,但是没有肝脾对阴维脉影响大。
脾生肺,肝肾同源,所肾与肺可以归纳到脾肝里。
如果心腹痛的厉害,用针扎内关穴,公孙穴。
缓解一下,“公孙冲脉胃心痛,内关阴维下总同”。
阴维脉病是怎么回事?城门失火,祸及池鱼。
城门着大火了,人用池塘里的水灭火,鱼倒霉了。
前一段时间,我自己胸骨后痛,痛了好几天,胸透没问题,我吃了一剂自己以前开的药,好了!以滋阴补血为主。
血虚,这胸透可是透不出来的,是吧。
胸骨后边这地方血虚,为阴维脉主管,病因责之于肝血。
苦心痛是阴维脉病的提纲症状。
之后辨病因,即辨方证,多数为肝脾血亏。
如果不明理,用大小陷胸汤,麻烦了。
@上海—肖春宏肖老师好,一个人任脉舌阴维舌明显,舌质红,但是舌苔有点厚腻,且带黄。
这个黄看上去很有意思,看上去这个黄好像飘浮在舌苔上。
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脾湿肝肾阴血亏呗。
仿当归芍药散之意。
用金水六君煎苔厚腻主痰湿脾是生痰之源,肾是生痰之根。
肖老师,这个黄是不是有热?需要加什么药吗?当然有热,这要辨热由谁生。
肖春宏老师讲脐诊
肖春宏老师讲脐诊
《望脐辨证诊断神技》
1【诊断】除了受外伤肚脐变形之外,形状向上延伸拉长,几乎成三角形,是胆胃气逆。
肚脐形状向下延伸拉长,几乎成倒三角形,是内脏下垂(中气下陷),包括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2【讲解】不要死记硬背,要明其理。
为什么肚脐形状向上延伸拉长是胆胃气逆?当胆胃气逆时,胆胃牵拉肚脐导致外形向上延伸拉长。
当内脏下垂时,内脏牵拉肚脐导致外形向下延伸拉长。
不必拘泥于肚脐外形是不是三角形,三角形只是形容描述词。
如何确定肚脐外形是向上还是向下延伸拉长?以固定不动的脐根为参照物,脐根上方形状向上延伸拉长是胆胃气逆。
脐根下方形状向下延伸拉长,是内脏下垂(中气下陷),包括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
3,脐根就是新生婴儿剪脐带时留下的根。
将食指和中指放在肚脐边缘上,分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推脐根,探测脐根是否能移动,如果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推脐根都固定不移,说明精气足。
如果向下,或向上,或向左,或向右移到,说明精气亏。
岁数大的老年人脐根移动,属于正常,不作病论。
4【治疗】胆胃气逆可考虑用柴芩温胆汤加减。
内脏下垂可考虑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比如,有的书上讲望脐,他说肚脐向上延伸是肺气逆,胃气逆,肝气上升太过。
这讲的没错,但是各种气逆没分清层次,地位平等并列,这样学完了治气逆抓不住核心。
胃是降气之枢,一切随胃而变化,地位是第一。
伤寒论腹诊总结
伤寒论腹诊总结腹诊方法:腹诊时,让患者排空二便后仰卧于床上,两手放在身体两侧,头部垫起,大致与身体呈一平面,袒露胸腹,全身放松,体态自然。
待情绪安定后,先观察患者腹外有无异常变化,然后,用触、摸、按(见切诊)三种方法,自上而下,先左后右,由轻到重按切腹部。
腹诊的内容在《内经》、《难经》中就有许多记载,至《伤寒杂病论》,腹诊内容大为丰富,且与辨证论治密切结合,在中医腹诊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其中《伤寒论》398条条文有114条论及腹诊,《金匮要略》25篇,有近一半的篇章中论及腹诊。
仲景腹诊中多次提到的腹满、腹胀等腹候,除了可以是患者的自觉症状外,客观体征上是指腹部的膨胀及皮肉(腹壁)的鼓张,即张力。
腹部按压时可感到抵抗增强。
腹壁的紧张度、腹腔充实感。
涉及原文一、按胸胁胸为胸廓之前面,胁为胸廓侧面腋下之部分。
胸胁苦满(含:胁下满、胁下硬满、胁下痞硬、胸满胁痛等等):腹证出现胸胁苦满征,是使用柴胡剂的指征。
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胁下痞:胁下扪及痞块,固定不移。
可能是腹腔肿瘤。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按心下心下痞:心下痞是指病人自觉剑突下非胀非痛,满闷不适,医者按之不痛或有轻微之疼痛感。
心下痞分为两种,一为心下痞软(濡),一为心下痞硬。
心下痞濡者,心下按之濡软无抵抗,多见于三黄泻心汤证,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等。
如:“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腹诊
三角形脐:
向上三角(▲):为气滞、气逆的反应,临床上为肺、胃之 气上逆,或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滞之象。提示胃、胆囊、 胰腺有病;或腹内有较大的肿瘤,因瘤体的位置牵拉引起脐位 上移。而且便秘者多。
中点(脐中):诊小肠, 拒按者,多数在脐 旁位有结节、痛点和腹 冷症状。 一些有过敏性肠炎患 者,饮食不注意时,大 便时硬、时溏。
小肠
硬溏的程度与腹部 结节的大小有关。
体位: 客人排空二便后仰卧 床上,自然呼吸,肌肉 放松,下肢伸直,两手 置于股部外侧 一般治疗师于客人之 右床侧。 顺序: 从上到下,由表及里、由一般到重点。综合运用望、 闻、问、切四法,以求腹诊全面可靠。 内容: 腹部凉热、软硬度、胀满、肿块、压痛等情况。
腹诊推拿疗法注意事项
必以腹诊为先,手法以 “轻、柔、稳”“慢、柔、 贴”进行,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对年老体弱、小儿,禁用重法。 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将指环等有碍操作 的物品,预先摘掉。 按摩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以十二次为一疗程。 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另饭后二小时 左右为宜。 按摩时,防风防凉。
毛细血管
为什么可以治病
人之脏腑分上、中、下焦。 若下焦不通,则中焦积; 中焦积则上焦满。积满则病。
治病应该像治水, 疏其下则利其上, 中下二焦通则三焦畅, 三焦通畅疾病自无, 三焦不通而百病丛集。
腹诊推拿适应症
脏腑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揉脏腑, 气血经络皆动,动则生变,变异为常,异则病,常则 健,健则脏调腑通,诸病全消,疾病自无。 腹诊对人体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泌尿 系统的病变效果显著,尤其对脾胃虚弱、肥胖、高血 脂、脂肪肝、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肥大、妇科疾患 以及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失眠等疗效尤为突出。
什么是中医腹诊
什么是中医腹诊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是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检查手段对疾病作出诊断,简称四诊。
其中切诊是切按触摸身体一定部位,脉诊是触按经脉搏动,脉诊包括在切诊之内。
切诊除包括脉诊外其它常被采用的为胸背触诊和腹部触诊,尤其是腹诊更为重要一些,博粹堂中医讲。
腹诊的起源相当久远,《素问·脉要精微论》载有:“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
”首先以脉所见,进而征之腹诊,少腹有形突起,诊为心疝。
《素问·腹中论》有:“帝日: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否?岐伯日:病名日伏梁。
帝日:伏梁因何而得之?岐伯日: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记伏梁的发病特征及原因,不能用切挤方法治之。
《灵枢·水胀篇》有:“水与腹胀,何以别之?承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腹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鼞鼞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昚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论述腹水与腹胀之鉴别,腹诊描写绘声绘色。
同篇又记有:“肠覃……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
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
”叙肠覃之病状及其腹诊。
《素问·举痛论》:“帝日,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歧伯日: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也举因寒气客于不同部位发生诸种疼痛,按撩既作为治疗方法,也作为鉴别诊断之一助。
民间按肚特色疗法--腹疗
民间按肚特色疗法--腹疗奔腾的烈马民间按肚特色疗法--腹疗民间按肚特色疗法腹诊,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手探寻腹部病灶所在,最终的目的是得到治疗。
一、腹诊是如何诊断疾患的气血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故气血俱要,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气对人生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人体脏腑活动、血液循环,津液输布,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动力。
常说,“人活一口气”,即人的生存,一分一秒都离不开气,离了气,人的生命就会终结,但“气能益人,也能害人”。
虽然人离不开气,但窝气成灾。
故治病先治气,气行病自无。
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
也就是说,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对应的蛛丝马迹。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好处:当我们的慢性病牵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时您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只要把它推开揉散,您会发现您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如果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慢性病,但推腹时却在某个部位有阻滞点,那您一定要赶紧将它推散揉开,因为那必是个将来的隐患。
脾胃是后天之本,肠脑与颅脑同根。
衰老首先出现的是脾胃不和,导致营养吸收下降,肠道内环境失调,庞大的内分泌系统紊乱。
通过手的感知获取对腹内脏器病变的感应,能够迅速调整脏腑经气,帮助人体实现代谢平衡。
有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
有人则会腹中咕咕水声,这是在推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泄,遗患无穷。
“胃不和则寝不安”,是说肚子不舒服,就别想睡踏实觉。
有人长期睡眠不好,或眠浅易醒,或辗转难眠,或噩梦不断。
只能靠安定来麻醉神经,真是痛苦不堪。
建议您赶紧推推肚子,您会很容易找到阻滞点,然后细心将它推散揉开。
那么从此以后,您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了。
推腹时,发现有的人肚子鼓鼓的,按下去不痛,但是象个皮球,这怎么办呢?,必须先放气,放气的方法很多,“萝卜能通气”“吃豆爱放屁”,这类民间疗法都很好用。
【腹诊中医之“风”】肖春宏老师
【腹诊中医之“风”】肖春宏老师【腹诊中医之“风”】您一看腹诊风,肯定会说“你是在讲天方夜谭吧?”这样想,您太高看我了,我还没学会讲天方夜谭呢。
[呲牙]风邪为病,使人强直,抽蓄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外界刺激反应迅捷,亢劲。
自然界有风的地方,你迎风而立,风立刻转向,这叫反应迅捷。
同时你感受到风的推力,这叫亢劲。
腹诊正是抓住了风“反应迅捷亢劲”特性,诊断中风。
怎么腹诊风呢?徐徐按压腹肌,又迅速放开,局部出现肌肉强直现象者为风,此人中风了。
中风分中络,中经,中脏。
你一听就烦,是吧。
千万别烦,这是真经!看症状即可分的清清楚楚。
中络就是体表络脉受风邪,而经与脏未受风邪,因此只是肌肤麻木不仁,四肢能动。
如果中经了,四肢不会动了,经不通了,岂能动!失灵。
中脏,这就麻繁了,意识有障碍,不认识人了,或人事不知。
腹诊风,这不算事,还有可以腹诊痰,瘀,热。
谁知道怎么腹诊?病人患中风,对风,痰,瘀,热四者,没弄清楚有谁,没谁,以谁为主,这些全没诊断清楚,只知有瘀血,这不可能治好中风!把眼蒙上,耳朵堵上,只出三个手指对中风患者腹诊,可将风,痰,瘀,热全部诊断清楚,这不是神话,中医就有这本事!如果你是天才,来学中医,中医不会屈你的才,有足够的深度让你挖。
【瘀血】提瘀血,这是个老声长谈的话题,每个人都能讲出个一二,然而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根据的指征是什么?说不清楚了,是吧。
讲不清楚就辨证不准。
有人说面色黎黑,肌肤青紫,口唇齿龈暗红,舌质紫暗,舌下络脉曲张,月经色黑,善忘惊狂就是有瘀血,这讲的没错,但讲的只是外候,仅定性而没定位,瘀血在何处了?。
又有人说胸腹满,下腹硬满,少腹急结,刺痛,这讲的也没错,但讲的只是自觉症状,定位而没定性,一定是有瘀血吗?。
这些都不是具有决定性根据的证候,腹候才是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根据的证候。
仲师说“腹不满,其人言我满者,为瘀血”,管他是脑血栓还是不孕症干什么吗?用桂枝伏苓丸都好使的!这说明腹候具有决定性根据!因此,治中风(脑血栓)腹诊牛![强][强][强]上肚子上按几下,再象摆弄木偶似的整几下,辨证诊断完活了,大笔一挥开个方,这治中风多潇洒![呲牙]前一段时间,我发过腹诊图和文字资料,那是基本知识,看过有印象就行,没记全无所谓,腹诊范围很大,咱们重点学腹诊中风,这是很牛的技术!(腹候的瘀血和气冲逆怎么区别@上海—肖春宏)气冲逆以“肾间动气”为主上海外国人多,他患中风,来看中医,腹诊完毕,开始开方,外国人惊奇的问:“这么快就检查完事了”,中医也惊奇反问:“己经检查清楚了,你还要什么检查”(指下的气冲逆,患者会是什么反应?除了有肾的证候,指下又有什么自觉反应@上海—肖春宏)患者无自觉症状,指下筑动。
中医腹部触诊
中医腹部触诊李可老中医在诊断危重疾病和与腹部有关的疾病时非常重视腹诊。
他说:“腹诊是确定虚实、寒热、表里和病位的关键。
”他认为,一般来讲,有压痛者,属实,喜按者,属虚。
痞满而无压痛者,属气滞;剑突下小范围内有压痛者,为痰实;整个胃脘有压痛者,属胃中实滞不化;按胃脘而咳喘加剧者,属脾胃寒痰凝结;左胁下有压痛者,属肝寒;右胁下有压痛者,多实热或痰实;脐一旁疼痛而按之疼痛不剧者,为肝郁络瘀或肝郁寒滞;脐部疼痛,按之不剧烈者,属脾肾虚寒;脐部疼痛,时轻时重,或窜痛者,属蛔虫。
小腹胀而不痛者,属下焦气滞,或在膀胱,或在大肠,或属肝肾;胀而有压痛者,多属气滞血瘀,或寒凝气结。
少腹一侧或两侧疼痛者属肝,其中压痛者,多属气血瘀滞,或寒凝血滞;无压痛者属气滞。
整个腹部均剧烈疼痛拒按多属痈、结胸、脏结,若疼痛不剧烈而按之较硬者,属水或瘀血凝结。
此外,痛彻心胸者,属心脾;痛彻胁下者,属肝胆;痛彻腰部者,属肾。
腹部为脾、胃、肝、肾等所居之所,是气血升降的枢纽所在,气不升降,非病则死,故危重疾病必须诊腹。
他说:“患者李某,患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昏迷5天,医以西药与中药清瘟败毒饮加减及安宫牛黄丸治之不效。
细察其上腹硬痛,予大承气汤加减,一剂神清热退而解。
又如:一休克患者,前用大剂独参汤与西药配合,血压一直不见上升,及至按其胃脘有压痛,予枳实、厚朴、二丑、人参而愈。
事实证明,若不诊腹则不知虚实,不知表里,治之必然无效。
所以危重疾病必须按腹。
”腹诊时应注意八点:一、发病和特殊反应物的部位:即胁下、脐旁、少腹两侧属肝;剑突下属肺、胃、心;胃脘属心、脾、胃;全腹属脾;小腹(关元穴附近)属肾、膀胱、冲任;脐中属脾肾。
二、疼痛:即喜按者属虚,拒按者属实,按之痛移者属气,喜温热者属寒,痛而胀者属气滞,痛而不胀者属瘀血、虚寒,痛而柔软者属虚,痛而腹肌紧张者属实,痛而起包块者属寒凝气结,痛而冷者属寒,痛而热者属热或瘀血。
三、包块:坚硬不移者属瘀血,柔软不移者届痰湿,时隐时现者属寒凝气滞。
肖老师讲脉
肖老师讲脉肖老师讲脉证【大脉;寸弱;双寸弱-双关大;关脉;尺脉】附:高血压;咳嗽;痿证讲解寸脉---肖老师讲大脉脉,不象舌诊直观,不好讲。
比如我讲完了右寸大主胃逆,可是什么样的右寸是大呢,常常每个人理解的不一样,学不会。
请看图示,这就是右寸脉大,主胃气逆,见之则可用温胆汤或柴芩温胆汤。
脉宽大不是平面,立体的大。
别认为只“宽大”“胃降则心肺随之亦降”。
胃气逆则肺气必然郁滞,当然右寸脉大了!總統坤元:肖老师把寸脉大,不降的根本告诉我们。
左寸大是肺不降,因为肺降心才降,右寸大是胃不降,因为胃降肺才降。
左寸大是肺不降,肺不降缘于胃不降,所以两寸大是不是都可以总结为胃不降?或者说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次,是偏于胃还是偏于肺?金蝉:从舌上确定病位在肺就完活,至于确定病性热,办法多。
看眼睛气轮有血丝,看右面颊赤,问鼻孔有血痂,诊左寸脉指下呈“豆”形,按压脐右育俞穴筑动。
脉左寸关有力,主肝升太过。
脉右寸有力,主肺郁热肺郁热,没症状,不咳嗽,也无痰,只右寸如“豆”形。
金蝉:脉如豆,舌见坑。
桑白皮加麦冬。
刻诊,头胀痛,咽喉不爽,鼻孔有血痂,背胀痛,夜尿频,右寸脉大,左寸有力,血压145/100。
方旨,量小以达徐徐收功之目的。
布大阵式,清心益肾水,清金平肝,升脾为辅,降右胆胃为主。
重在顺气理气。
生地8熟地8牛膝10黄芩6桑白皮12淡竹叶6香附10厚朴8制半夏10陈皮12茯苓15炒白术10丹皮12元胡10川楝子8珍珠母25炒枣仁15枳实10竹茹10柴胡12炙甘草6山药10,肖老师讲寸弱紫癜是体表的营卫不和,即营升出与卫降入失衡,为营升出太过,卫降入不及,导致皮下出血而患紫癜。
营升出太过责之于肝左升太过,卫降入不及责之于肺右降不及。
病人左关脉浮取弦细,说明左关脉浮,浮脉的主病诗曰:“关上土衰兼木旺”,肝木旺必然肝左升太过,肝左升太过导致营升出太过的机理:一是肝对血疏泄太过而出血,二是肝热迫营血妄行而出血。
何故使肝木旺?病人两目干涩,手足心热,说明肝阴血虚。
【治胃病绝活】肖春宏老师
【治胃病绝活】肖春宏老师
【治胃病绝活】
1,《伤寒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2,有的胃病怎么那么难治?治病思路不对,病在视野之处。
以前讲过肾精亏,精不化血,导致冲脉血海空,冲脉之气上冲,由于冲脉与胃经连接,所以使胃气上逆,当补肾精治本,兼顾降胃安冲,如此则胃病治好了。
3,今天是元旦,再讲一个治胃病绝活,请看《伤寒论》条文,这是典型营卫不和,方剂也是用经典的桂枝汤。
我不是要讲此条文,我要讲您忽视的地方。
注意看“干呕”,这是胃气上逆的定性症状,说明营卫不和影响了胃,是吧。
患者长期有营卫不和,则使胃长期不正常,胃岂能不病也!用桂枝汤加半夏,这是治病基础,调和营卫并降胃逆。
比如兼胃阴亏,加麦冬呗,等等……,此为随证加减。
读经典要反复读,其中一字千金,不可忽略。
这就要求治胃病,会辨肾精亏,会辨营卫不和之表证。
如果不存在,另用他法。
如果您见谁治胃病开桂枝汤,我告诉您:遇见高人了,伤寒功夫深厚,拜他为师!
@上海—肖春宏老师桂枝汤加小柴胡汤,吃了以后敢吃西瓜了,这个是桂枝汤作用还是小柴胡汤的作用呢?
平时吃不了凉东西
都起作用。
@吉林~杏林苑
@上海—肖春宏,肖老师,请问桂枝汤证的鉴定要点,我一直认为是脉缓,汗出,舌淡苔白,从来没想到舌暗,请问舌暗的原因是营卫不和,阳不入阴造成的吗
是。
@山东一吕华。
肖老师讲脉,望诊
肖老师讲脉,望诊《六经茶馆诊脉之绝技》一,脾胃居于中焦,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脾胃是气升降之枢。
如果脾胃升降病变,那么摸脉如何诊断呢?详述于下:1,右寸脉大,即是胃气不下降。
右寸脉主肺,诊右寸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胃气不下降呢?这是因为胃降则心肺随之亦降,心肺不滞。
当胃气不下降时,则肺气无法降而滞,肺气滞使右寸脉变大。
2,左尺脉大,即是脾气不上升。
左尺脉主肾阴,诊左尺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脾气不上升呢?这是因为脾升则肝肾随之亦升,肝肾不郁。
当脾气不上升时,则肝气无法升而郁,肝郁则失去生长之意,肝不再汲耗肾阴,使左尺脉变大。
3,调脾升、胃降的代表方是二陈汤,其中的伏苓升脾,半夏降胃。
二,肝气从左侧升,肺气从右侧降,如果肝肺升降病变,那么摸脉如何诊断呢?详述于下:1,左寸脉大,即是肺气不降。
左寸脉主心,诊左寸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肺气不降呢?这是因为肺收敛心火下降,当肺气不降时,心火失去敛降者而上炎,心火上炎使左寸脉变大。
2,右尺脉大,即是肝木下陷。
右尺脉主肾的命门,诊右尺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肝木下陷?这是因为肝木下陷,行使疏泄之职,致使相火泄露而不藏,相火泄露使右尺脉变大。
3,调肝左升、肺右降的代表方是桂枝汤,其中的桂枝升肝,白芍降肺。
调脾升时,不管胃降,你给分家了,不行的。
调肺降时,不管肝升,你也给分家了,也不行的。
如同补肾阳时,不管肾阴一样。
《诊断旷世神技,望而知之》一【基础知识】1,以面部颜色为准,只看面部的颜色。
首先记牢面色与五脏对应关系,赤色与心对应,青色与肝对应,白色与肺对应,黄色与脾对应,黑色与肾对应。
2,以五官光泽为准,只看五官光泽。
首先记牢五官光泽与五脏对应关系,鼻干与心对应,目枯与肝对应,鼻白与肺对应,唇黄与脾对应,耳枯与肾对应。
二【诊断方法】面色所对应之脏是亢盛生邪之脏,五官色泽所对应之脏是受邪之脏,具体诊断方法详述于下:1,面赤鼻白是心乘肺,心乘肺是贼邪,故又称心贼肺。
因为面赤与心对应,心是亢盛生邪之脏;鼻白与肺对应,肺是受邪之脏,所以面赤鼻白是心乘肺,即邪气按火克金路径,心病传肺。
【全腹紧张】是指全腹腹直肌紧张(肖春宏老师)
【全腹紧张】是指全腹腹直肌紧张(肖春宏老师)
【全腹紧张】是指全腹腹直肌紧张,触按腹直肌强硬如按琴弦之状,或犹如纵横数条拉紧的绳索,按之不柔,宛如弓弦,或如有两木棒直立之感。
出现全腹紧张为重证,常是妇科急腹症的表现。
何时腹诊呢?这有规律,一般规律是急性、热性疾病以脉诊为主,腹诊为辅。
慢性、无热性疾病,以腹诊为主,以脉诊为辅。
以前讲过诊断痰瘀以舌诊为主,现在又知慢性病以腹诊为主,对四诊的作用认识与理解越来越清晰了。
而腹直肌对各种病比较敏感,因此触按腹直肌地位重要!
腹直肌上半部(脐以上)紧张,多以右侧常见,常用大柴胡汤。
腹直肌下半部(脐以下)左右呈倒八字紧张,常为八味丸证。
下腹部腹力比上腹部腹力弱,毫无疑问是八味丸证。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04期):肖老师谈医经与经方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104期):肖老师谈医经与经方肖老师谈医经与经方医经派有“经病”,“腑病”。
仲景师没说过有“经病”,“腑病”,“脏病”。
全都是后人弄出来的。
弄出这些东西干什么?是为了总结出疾病之规律,便于掌握和运用。
“腑病”就是将病按六腑归类,但是有些病归纳不进去,出现“无家可归”现象,比如表证太阳病入里,出现急性水肿,可是膀胱腑没问题,小便利。
你不能说是膀胱腑证,是吧。
但是可以说是五苓散证,用也好使。
这就是经方派以“方”归类,仲景师也没说过“方证”,也是后人弄出来的,也是为了总结出规律,便于掌握和运用。
表证,医经派说是“经病”,经方派说是“太阳病”,都是在讲一个事,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因此不要去争论与互相贬低。
要去互相贯通。
十二条经脉,同名经相连,这样十二条经就变成六条经了,即是中医所说的六经(不胡老说的六经,胡老是借用其名,而无其内涵)。
明白了这事,那么你就理解了脾虚生湿会使肺痰多。
犹如家里客厅有水,流到卧室一样,脾与肺同为太阴,而湿与痰是一家人,都是“水”,因此可以理解治法化痰先健脾。
心包与肝同为厥阴,同理呀,治心先理肝。
治过一个心脏病,用舒肝和胃丸,放一堆屁,心脏病就好了。
经络六经,不能含盖所有病,但是有些病,从经络六经去分析辨证,非常简捷。
有些人,他就是按经络六经规律得的病,你不用经络六经去分析辨证而用它法很难!怎么运用经络六经理论呢?比如人咳嗽痰多,再一看舌胖大有齿痕,大便不成型,这是脾之问题,根据经络六经理论,辨证由辨肺是什么证变成了辨脾是什么证。
辨脾是什么证,众人皆会,这就接地气了,接到你在大学里所学的“中基”上了,是吧。
脾怎么虚了?一看是肝乘脾,参苓白术散十舒肝理气丸,结果神效!于是你开始坚信中医!先治轻病肺有痰,你一健脾,痰没了,找到思路了,并且领悟了医理——脾与肺同名经关系。
之后去治大病痰多之肺痨,治好之时即是成名之时。
同理,心脏不好,同时肝有不正常迹象,你一理肝,心之症状没了,又找到了治心病之思路了,之后去治重的心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老师讲腹诊一《复习·中医腹诊基础知识》【一】在临床上,虽然胸腹部位症状繁多,但是有规律可寻,各种胸腹部位的症状都是由“基本元素”排列组合而成,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元素,即能以不变应万变,执简驭繁,可以诊断无数疾病。
下面详细讲解“基本元素”:(1)请看一组胸腹部位症状:胁下满,胁下硬满,胁下痞硬,胁下痛,这些胸腹部位症状,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异中求同,他们有共性,部位都是在胁下,胁下就是部位基本元素。
部位基本元素除了协下之外,还有胸区,心区,胁肋,心下,脐部,小腹,少腹。
一共有11个部位基本元素,即胸腹区域分为11个。
(2)请再看一组胸腹部位症状:胁下满,心下逆满,胸胁苦满,腹满,这些症状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异中求同,他们也有共性,病性都是满,满就是病性基本元素。
病性基本元素除了满之外,还有悸,坚,痞,硬,急,结,不仁。
一共有8个病性基本元素,即胸腹病性症状分为8种。
【二】咱们继续深入学习,将部位基本元素与病性基本元素弄清楚,学透彻,详述于下:1,胸腹各区域所对应的脏腑。
(1)胸区:对应心、肺。
(2)心区:对应心。
(3)左胁部:对应肝、胆。
(4)右胁部:对应肝、胆。
(5)左胁下:对应肝。
(6)右胁下:对应肝。
(7)心下:对应胃、心、胆。
(8)脐部:对应脾、胃、大肠、小肠。
(9)小腹:对应肾、膀胱、胞宫、大肠、小肠。
(10)左少腹:对应肝、膀胱、胞宫、大肠、小肠。
(11)右少腹:对应肝、胞宫、膀胱、大肠、小肠。
2,胸腹部位最基本症状。
(1)【急】急是“紧缩”之意,与“松驰”之意相反。
急就是肌肤挛缩,甚者抽筋。
部位偏深者叫里急。
急是病理产物作用在腹肌或胃肠平滑肌上的反应。
腹诊时,按之肌肤紧张,不柔顺。
例如少腹里急。
(2)【结】病机是邪气凝结于内,或气血聚结不散。
腹诊时,按之如条索状,或木棒状。
例如少腹急结。
(3)【痞】痞是阻塞不通之意。
患者自觉有堵塞感。
病机是无形邪气乘虚滞于胸腹之中。
腹诊时,按之软而有底力。
例如心下痞。
(4)【满】病机是邪气横于内。
腹诊时,按之如充满气体之球,例如腹满。
(5)【悸】胸腹处跳动如脉搏者,称为悸,或称动悸。
悸是病理状态下的异常跳动,有别于正常生理的动脉搏动。
患者或能自觉,或无自觉。
病因是有水邪或里虚。
腹诊时,按之感觉指下有跳动。
例如脐下悸。
(6)【硬】病机是有形之邪凝聚于内。
按之腹肌有弹性抵抗感,如板状,按压不痛。
例如小腹硬。
(7)【坚】坚是腹肌紧张,按之内有物,如块状,痛处固定或可推移。
例如心下坚。
(8)【不仁】肌肤,触之无知觉叫不仁,常见小腹不仁。
《内经》说:卫气不行则不仁。
而卫气源于肾,因此小腹不仁是肾的问题。
【三】胸腹症状分为自觉症状与他觉症状。
患者自我感觉到的症状叫自觉症状,比如头痛症状。
患者自己无感觉而医师察觉到的症状叫他觉症状,比如结脉症状。
对患者进行腹诊主要是搜集他觉症状,作为辨证之依据。
医师不去腹诊,就不知道患者有他觉症状存在,诊断漏项目导致辨证不准,治疗无效!辨证诊断,仅仅四个字“病位+病性”,无论用脐诊,还是舌诊,或其他什么方法。
目的都是确定病位与病性,病位+病性=证。
当你看一下舌,你确定的是什么?必须清楚。
问诊得知患者腹满,腰痛。
这只能确定病位在带脉,除此之外,什么也确定不了,用肾着汤有时好使,有时不好使,靠碰运气。
舌质红,这只能确定病性为火(热),除此之外,什么也说明不了。
火在何脏腑,只凭舌质红,无法确定。
明白了此辨证诊断之理,一步入中医大门!腹诊也是,你按压一下,有时是确定病位范围,如心下压痛,病位在胆,胃,心范围内,一下子缩小了辨证范围,之后太好辨证了。
而按压一下满,这是确定病性。
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只用一条直线怎么能确定一个点?是吧!除非这条直线太短了,短到只一个点这么长,一条直线可以确定一个点。
在中医里有这样的直线,称之为绝活,神技!病位是一条直线,病性是一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就是证。
中医还用数学几何思维,中医无所不容!风,寒,湿热,血瘀……,这是病性。
心,肝,带脉,太阳经,这些是病位,你能清楚指示出位置在何处。
你确定病位在肝,又确定病性是寒。
诊断为寒滞肝脉证。
咽红不痛,可以确定病性为阴虚。
肺胃与肝肾常见阴虚。
如果想辨准确,问一下呗,胃脘或腰有不适吗?一问即定乾坤。
大腿外侧痛,病位在胆经亳无疑问,没有怀疑的余地。
但是确定不了病性,而看舌,苔腻,病性为痰湿,哈哈哈……,辨证完活了,温胆汤证。
【干货】胆胃气逆,非常多,怎么辨证诊断?(1)看舌,呈阳维舌。
(2)舌不见阳维脉舌之象,怎么诊断,诊脉呗,右关脉大。
(3)舌与脉都不见胆胃气逆之象,又怎么诊断?问诊呗,囗苦,呃逆。
(4)全来一遍,依然不见胆胃气逆之象,怎么办?看大便,大便先干后稀,大便头如瓶塞。
中医四诊极其强大,保证辨证准确无误。
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
舌,脉,症三者,得一诊可得病之“证”,咱们要全得到![呲牙][呲牙]当您辨胆胃气逆证精熟后,天天开柴芩温胆汤。
[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四君子汤合柴芩温胆汤或温胆汤,我经常用,三剂即病愈。
其中60%是他医当火证治的坏病,伤脾了。
基本是是看一眼舌,再问一句有力气没有?辨证完活了。
《<难经>里的脐诊之技术》一,【经典依据】任何一套中医理论,第一块奠基石必须是出自于经典,之后的一系列论述方成立,并且理论被天下人所接受,用之于临床有指导价值。
腹诊理论源于经典《黄帝内经·灵枢》中的“胸腹者,脏腑之郭也”,其中“郭”是城墙之意。
此经文意思是说胸腹是脏腑之城墙。
脏腑与胸腹部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当某个脏腑病变时,就会在所对应的胸腹部位上反应出症状来。
根据症状所在胸腹的部位,则知所对应的脏腑病变了。
二,【难经理论】虽然《黄帝内经·灵枢》说了脏腑与胸腹部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但是说的笼统不具体。
《难经·十六难》作了详细论述,其中说:“假令得肝脉……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心脉……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脾脉……其内证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脾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肺脉……其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肺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肾脉……其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肾也,无是者非也”,这段《难经》原文告诉我们:脐中属脾,脐左属肝,脐右属肺,脐上属心,脐下属肾。
按压脐中,脐左,脐右,脐上,脐下有坚硬或痛感,是判断病位分别在脾,肝,肺,心,肾的重要依据。
三,【操作技术】让患者仰卧,两腿屈曲,两臂沿身体两侧平伸,露出腹部。
分别按压其脐上、脐下、脐左、脐右、脐中处。
以中指同身寸为度量标准,“脐上”应在脐上1寸处,即任脉的水分穴;“脐下”应在脐下1.5寸处,即任脉的气海穴;“脐左”与“脐右”分别在脐左与脐右的0.5寸处,即足少阴肾经的左肓俞穴与右育俞穴。
请看图所示。
四,【临床应用】1,脐上压痛主心病。
心主血脉,多与全身性瘀血证侯有关,主方以《金匮要略》中的旋覆花汤加减治疗。
2,脐下压痛主肾病。
凡肾阴,肾阳,肾气,肾精亏损均可出现压痛,主方以金匮肾气丸或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
3,脐左压痛主肝病。
肝主疏泄。
凡是肝疏泄失常均可出现脐左压痛,主方以四逆散加减治疗。
4,脐右压痛主肺病。
肺主宣发与肃降。
尤以从右而降为主,金克木是指肺的肃降抑制肝升太过,肺气不降可以引起肝气上逆。
主方以奔豚汤加减治疗。
5,脐中压痛主脾病。
主方以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
五,【提醒注意】腹诊时,应遵守清朝时期的中医名家俞根初之言“按腹之要,以脐为先”。
学完《难经》之脐诊,要动脑想一个问题,读《难经》此段经文,是怎么读出此脐诊之技术的?按压脐左,硬或痛,确定病位在肝,这毫无疑问,没有怀疑之余地。
之后确定病性,我只是按五脏常见之病性而讲,你用时可以根据定性症状准确定性。
病人之左右,病人之气,左升右降让你背你就背,背熟了之后,掌握脏腑表理关系,脏腑别通关系,以及治病五脏原则,内外五原则。
对中医很快即入门了,入门之后就学的快了。
一,【定位症状】A,〔五脏定位症状〕1,心的主要定位症状:心烦,心悸,易惊。
失眠,多梦,健忘。
神昏,谵语,癫狂。
心前区痛,手中指小指不用,手掌心潮热多汗。
脉律不齐,口舌生疮,舌动不灵。
2,肝的主要定位症状:眩晕,胁肋胀痛。
视物不清,目赤肿痛。
耳鸣耳聋。
情志抑郁,善太息,易怒。
抽搐,震颤,痉挛,麻木。
少腹及阴囊牵引疼痛。
3,肺的主要定位症状:鼻塞,流涕,咳嗽。
咯痰,咯血。
胸部闷痛,失音,浮肿。
4,脾的主要定位症状:大便稀,浮肿,脘腹胀。
纳少厌食,口淡无味。
妇女白带多,内脏下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四肢无力,肌肉萎缩。
5,肾的主要定位症状:腰疼,腰膝酸软,足跟痛。
阳痿,早泄,遗精。
男子精少不育,女子闭经不孕。
生长发育迟缓,智力迟钝。
小便淋漓不尽,夜间尿次数多。
呼吸困难(呼多吸少),毛发稀少,牙齿松动,耳鸣耳聋。
B,〔六腑定位症状〕1,小肠主要定位症状:小腹胀痛,腹泻,小便短赤,排尿涩痛,尿血。
2,胆的主要定位症状:胁肋疼痛,口苦,黄疸,舌右边厚。
3,大肠的主要定位症状:小腹疼痛,腹泻,便秘。
4,胃的主要定位症状:胃脘疼痛,口渴,能食,消谷善饥,呃逆,呕吐,嗳气,嗳腐吞酸,牙龈肿痛。
5,膀胱的主要定位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血,遗尿。
二,【定性症状】A,〔正气不足定性症状〕1,血虚主要定性症状:舌质淡白,面色淡白,唇淡白,指甲淡白,眼睑淡白。
妇女月经量少,手足发麻,头发枯落,头晕眼花,脉细。
2,阴虚主要定性症状:舌红苔少,脉细数,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午间潮热,颧红盗汗。
3,气虚主要定性症状:舌质嫩有齿痕,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自汗,活动时症状加重,脉无力。
4,阳虚主要定性症状:畏寒肢冷,精神萎靡,面色㿠白,大便稀,小便清长,舌质淡白舌苔水滑,脉沉迟。
B,〔邪气有余定性症状〕1,火(热)邪的主要定性症状:发热,面赤,口苦,口臭,口渴,喜冷饮,喜冷敷,咯粘稠黄痰,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谵语发狂,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2,风邪的主要定性症状:怕风,咽喉痒,皮肤痒,游走性疼痛,面目浮肿,身体抽搐,四肢震颤,舌体颤抖,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随,突然昏倒,脉浮缓或弦。
3,燥邪的主要定性症状:鼻干,咽干,唇干,舌质干红,大便干结,皮肤干裂,干咳,痰中带血,口渴,尿少,脉细数。
4,湿邪的主要定性症状:头重如裹,身紧如缠,腰重如带五千钱,阴器湿如牛鼻子上汗,舌质胖大,舌苔白膩,妇女白带多,疮疡流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淡无味,渴不欲饮,腹泻,尿少,浮肿,咳痰多,淋浊,肢节酸困,脉缓或濡。
5,寒邪的主要定性症状:恶寒畏寒,手足冰凉,战栗,无汗,面色苍白,大便稀薄,小便清长,口不渴,口泛清水,喜热饮,喜热敷,固定性疼痛,舌苔白,脉迟或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