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手太极功图解
六十四掌攻防动作图示说明
八卦掌六十四掌攻防动作图示说明第一趟(1)进步挑掌图一、(一)——(十八)(一)甲:上手就而以右掌以老僧托钵式向对方面门穿插而去,虎口向上偏右成斜立掌,左掌位于右肘下成立掌;右脚向左前方趟出一步两腿成前七后三,即三七步,身体微蹲,两目圆睁,图一、(一)(二)(三)(四)眼凝视对方三前,即眼前、手前脚前。
乙:乙同时也用右掌上提穿带甲右掌搭手成互搭手。
(二)(三)甲:接下甲以左掌心向上托以右肘,同时右脚向前上半步,同时以右掌折乙右小臂,就而由上向下引化,随而变掌心朝前,五指朝上变龙形掌,松腰探膀由上向下压打乙之胸前华盖穴,在往前发力时我左脚向乙右脚后上一大步,右脚跟步把乙击出后跌。
(2)(四)(五)狮子滚球乙:乙解化我前胸按掌用左掌向右横推我右掌。
甲:我可顺其势右掌向左侧引并向上划圆,就势以左掌压乙右肘向下引化,我经右小臂缠乙右大臂划一圈,同时变右掌压按乙右小臂于乙右胯位置,左掌按压乙右肩;在两臂运动的同时,左脚向横外侧开步,吸右胯送足,右脚前脚掌落地,落步于乙右脚后跟的地方,左脚向前跟步。
(五)(六)(七)(八)(3)(六)(七)缠手揶撞乙:撤右脚,提左掌就势刁拿甲右掌腕关节。
甲:就在对方拿我右腕时顺势后撤左脚吸右胯,继而抬左臂以左掌按压乙左掌背部并而使右掌逆时针化圈缠拿乙左腕,接下右掌成鹅头掌,右臂伸直;同时右脚向乙裆直插,左脚跟步。
乙:撤左步。
(九)(十)(十一)(十二)(4)(八)(九)猛虎跳涧乙:在退步的同时,即用右掌推化甲右掌。
甲:承上式,借乙退步推我吸右胯,扣摆右脚,以震脚步横落在乙右脚前,就势左掌下坠乙右臂,继而提左脚向乙右脚后扣上一步;并同时我右掌、掌变拳由下向后抡臂,由下上起经右耳前,拳背朝里,拳心朝外,拳眼向下,以拳面前击他人头面。
乙:乙吸右胯后撤右脚,并用左掌推化甲右拳。
(5)(十)(十一)肘底进捶甲:对方欲推开我右拳,我应其势提左臂握拳由下向上并向左钻化乙左大臂,接下左脚朝前上步,右脚跟步;就势右拳向上叠肘,就而经自己左肘下直击他人胸肋。
六手太极功图解(上)
六手太极功图解(上)第一手托按手[动作过程]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腿自然伸直。
头颈端正,下颏内收,舌抵上颚,唇齿相合,胸腹舒松,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侧;精神集中,表情自然,目平视前方。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轻轻开步,两脚平行,脚尖向前,相距与肩同宽,成“开立式”。
(图2)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微下垂,两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图3)3.屈腿按掌—亡体保持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重心平均落于两腿之间;同时两掌掌指斜相对,轻轻下按,落于胯前;目略随下按之掌。
(图4)4.翻掌托举上体正直,两腿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翻转成掌心朝上,掌指相对,徐徐向上托起,至脸前再向内旋臂,翻掌成掌心朝上托举头顶,两臂大体伸直,两掌中指相对。
托掌同时随之仰头,目视两手中指。
(图 5 — 7 ,图 8 为高血压患者练法)5.下按旋腕两臂略外旋,两掌掌心朝下,掌指斜相对,徐徐向下按,落于胯前;随即旋至掌指朝下,掌心轻贴大腿侧。
还原“开立式”,目略随下按掌。
(图 9 、 10)2-5 分动为一组,一般每次练 3-6 组。
[规格要点]1.由“预备式”到“左脚开立”这个分动,应先将重心大部移至右腿上,左膝放松,左脚跟先离地,随之脚前掌再离地,轻轻提起全脚向左侧迈出,高度以不超过右踝骨为宜。
落脚时也应前脚掌先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渐渐踏实。
符合“轻起轻落,点起点落”与“迈步如猫行”的原则,也符合起时“面——点——起”,落时“点——面——实”的方法。
两脚外缘同肩宽,平行向前,不可外撇成八字形。
“预备式”和“开立式”均要做到形松意空,进入练功态。
2.“两臂前举”时,随着两臂慢慢地向体前平举,两掌指尖微松,两腕向前舒伸,带点棚劲,意念在两腕。
好像要把一根下端踩脚下、上端系于手腕的细橡皮筋拉长扯起似的,避免腕部过于松软而形成“折腕”。
3.“屈腿按掌”时,注意两臂、两掌要有主动下按的意念,如同欲将漂浮于水面的一块木板按入水中那般。
陈氏太极拳6式图解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拳谱及分动说明一、起式 1、并脚直立 2、开步站立二、右金刚捣碓 1、转体棚捋 2、转身右捋 3、擦脚平推 4、虚步撩掌 5、举拳提膝 6、震脚砸拳三、揽扎衣 1、左转托掌 2、分掌划弧 3、擦脚合臂 4、马步立掌四、右六封四闭 1、转体旋腕 2、下捋棚举 3、棚刁上托 4、虚步双按五、左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六、搬拦捶 1、转体变拳 2、转体横击 3、划弧翻拳 4、转体横击七、护心捶 1、转体栽拳 2、跃转抡击 3、马步合臂八、白鹤亮翅 1、擦脚插掌 2、收脚分掌九、斜行拗步 1、转体绕臂 2、踏脚擦步 3、左转提勾 4、提膝推按十、提收 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十一、前趟 1、擦步右捋 2、转身旋掌 3、马步分掌十二、右掩手肱捶 1、提膝刁收 2、擦脚合臂 3、转身旋臂 4、弓步发拳十三、披身捶 1、转身撩拳 2、外旋举拳十四、背折靠十五、青龙出水 1、转提绕臂 2、转提旋臂 3、撩弹收拳 4、马步发拳十六、斩手 1、摆脚翻掌 2、震脚切掌十七、劈架子十八、翻花舞袖十九、左掩手肱捶 1、擦脚合臂 2、转身旋臂 3、弓步发拳二十、左六封四闭 1、下捋棚举 2、虚步刁托 3、擦脚翻掌 4、虚步双按二十一、右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二十二、云手(向右) 1、收脚旋掌 2、开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开步旋掌 5、旋掌平摆 6、提膝横击二十三、云手(向左) 1、踏脚旋掌 2、开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开步旋掌二十四、高探马 1、转提旋掌 2、马步分掌 3、转身推掌二十五、右连珠炮 1、转身捋棚 2、撤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二十六、左连珠炮 1、撤步左捋 2、退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二十七、闪通背 1、屈膝分掌 2、弓步穿掌 3、拧腰旋掌 4、转身推劈二十八、指裆捶 1、转身旋掌 2、擦脚合臂 3、转身旋臂 4、弓步发拳二十九、白猿献果 1、转提左捋 2、转提棚臂 3、提膝出拳三十、双推手 1、落脚旋掌 2、虚步双推三十一、中盘 1、转身挫掌 2、翻转挫掌 3、翻转挫掌 4、转身穿掌 5、绕臂擦掌 6、马步提手三十二、前招三十三、后招三十四、右野马分鬃 1、转提绕臂 2、提膝绕臂 3、马步穿掌三十五、左野马分鬃 1、提膝旋掌 2、马步穿掌三十六、摆莲跌叉 1、转身旋掌 2、转身捋按 3、收脚摆掌 4、独立摆脚 5、震脚跌叉三十七、左右金鸡独立 1、提膝穿掌 2、落脚踏按 3、擦脚摆掌 4、收脚收掌 5、提膝穿掌三十八、倒卷肱 1、马步展臂 2、退步推掌 3、退步推掌三十九、退步压肘 1、转身旋掌 2、转体摆掌 3、退步横击四十、擦脚 1、转身右捋 2、歇步叠臂 3、分脚拍掌四十一、蹬一根 1、转身叠腕 2、撩拳揣脚四十二、海底翻花 1、屈膝旋臂 2、提膝翻臂四十三、击地捶 1、落脚落拳 2、提脚举拳 3、弓步举拳四十四、翻身二起 1、翻转举拳 2、腾起拍脚四十五、双震脚 1、落脚分展 2、屈蹲按掌 3、落踏按掌四十六、蹬脚四十七、玉女穿梭 1、落脚穿掌 2、腾插架推四十八、顺鸾肘 1、擦脚合臂 2、马步顶肘四十九、裹鞭炮 1、跳转绕臂 2、马步分击五十、雀地龙五十一、上步七星 1、弓步穿拳 2、虚步架拳3、旋腕外撑 4、变拳翻转五十二、退步跨虎 1、撤步分掌 2、丁步举掌五十三、转身摆莲 1、转身旋掌2、提膝分掌 3、落脚摆掌 4、独立拍脚五十四、当头炮 1、落脚推掌 2、转身收拳 3、转体棚击五十五、左金刚捣碓 1、变掌平捋 2、虚步撩掌 3、震脚砸拳五十六、收式陈氏56式(一)起势起势1.并脚直立(面向南)两脚并拢,身体自然直立。
二十四式太极拳_图解+记忆口诀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第一式:起势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
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
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
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
太极拳入门功法
太极拳入门功法Post By:2009-8-16 23:36:46入门功法太极拳属内家拳术,练的是动静两功,内外双求,性命双修,以心意行气为法则,以内外双求为宗旨。
从无极入门,静极生动,动分阴阳而成太极,再在心意的主宰下,运行阴阳二气,通遍周身内外,引导四肢百骸通过开合、动静、虚实、松紧、升降、吐纳、收放.蓄发.伸屈、长短、刚柔、进退、顺逆、卷展等运动体现太极阴阳的变化,经过长时期的修炼,逐渐向太极太和的顶峰攀登。
然而现在不少太极拳习练者,没有真正领悟或忽略了太极之真义,把太极之形与太极之气分割开来,虽练习多年,收效甚微。
首要的问题是:怎样练功,如何培养内气.本书所介绍的“人门功法”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入门功法是“太极混元功”功法的节选,对初学者来说,不仅是筑基功,也是养生法,更是通往上乘武术内功的必经之途。
古人云: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土,人有三宝精、气、神。
人身三宝,损则多病,耗尽则亡。
精足则气足,气足神不衰,神旺则形全。
入门功法就是通过意守丹田来练此三宝。
使心神下行,心火下降,精气上升,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从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还精补脑,延年益寿。
人在幼年,七情不惑,六欲不扰,三宝无损;到成年后,眼、耳、鼻、口、舌、心、意七窍的活动渐多,太过则三宝受损,阴阳之气不平衡阳衰阴盛,气虚体弱而致内伤,抵抗力减退,加上外感就会生病,若不及时治意和注意养生,先天真阳(即元气)使会损耗更多,耗尽则亡。
修炼内功者,应以修心养性立法统此三宝,清心寡欲,心内平和,静心安身,固精保精,练化为气血,还原于身,而后方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入门功法的意守丹田功效,按中医阴阳五行来说,中丹田属中央戊己土。
这一窍通五脏六腑。
十二经十五络。
古书上说:“用心意集中丹田内,先吸后呼,一吸百脉皆合,一呼百脉皆开,呼吸往来百脉皆通,气血通畅,百病皆除”。
又说:“用心意守于丹田,丹日内即生气生血,气血满足,身体健壮而百病皆愈”。
心意六合拳功之悟(九)手摩内五行
心意六合拳功之悟(九)手摩内五行
心意六合拳功第九式:手摩内五行,又称搓把。
分两步完成。
1,由太极式起,腰胯左转带左足左上步,同时右掌由腹胯下摩至左足膝外(边摩边旋臂至掌背贴膝外侧,掌指向下),左掌心附贴右手腕。
呈绞剪步蹲身。
涵胸,拨背,兜尾骨。
两大臂及肘夹腋贴胁腹而不离。
以腰胯转动带手足动,同时深吸气。
2,腰胯右转起身并带动两手旋翻掌,左掌摩右手腕,顺大腿掌背贴于膝内侧。
同时,右手腕臂贴股胯上摩贴于腹脐,手指向下,掌心向内贴附于左手腕。
两手形同搓草绳上下搓摩,呼气并充实丹田(逆呼吸),
以上为手摩内五行左式。
右式要领同唯左右互换而已。
两手动作配合身体转侧起伏,再加上呼吸相应,如同用打气桶给腹部丹田内充气一般,百日纯功,腹凝如铁。
两肘臂贴胁腹搓摩与腰胯转侧起伏配合,使体内脏腑都受挤揉摩压,五脏精气由此运动得以充实。
脏腑内壮。
如实反复练功,初三十六次,后渐增至两百次。
再换右式练习。
站太极积气,行六合调经揉筋,手摩内五行充实五脏,磨砺筋骨。
以此勤修,积功累进,必至一阳来复,丹药产生,待肾阳一动,活子时到,冲关鸣雷声,乾坤周天行。
则入丹道之门户。
心意六合拳图文教学
心意六合拳图文教学把者,拳也;拳者,势(式)也,山西、河南等地也有称作把势(式)和势(式)口。
四把即四种拳势(式)的打法。
姬龙峰祖师老年得道,方创的早期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前后各六势”和“上四把捶”。
上四把捶,只是“头肩肘手”上四把打法,没有编人下三把(胯膝脚)意(气)。
故《姬氏墨本拳经》曰:“四把捶明练上四把,暗寓下三拳。
”经典上四把捶系根据《易》、《道》之“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一阴一阳……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之理,从简从易,不逐花架招式。
不过上四把捶说来说去,练来练去也就是“横拳、挑领、鹰捉、斩拳”阴阳二式,故“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一)熊出洞(侵扑站)震右脚出左脚。
右腿屈膝半蹲支撑身体重量,左腿屈置身前,脚尖上翘,脚跟点地;腰背一屈一伸,抖膀晃肩(二次),尔后两臂屈肘夹肋,两手自然下垂耷拉,一手在前护胸,一手在后护脘;头脸略上抬,眼睛下吊,谱曰:“熊似观天不看天”。
(如图1)劲意:熊出洞要体现熊的沉稳之态。
(二)虎扑右腿一蹬,提左膝上左脚,向前纵身猛一蹿,带动双掌向前推捉并寓以向下扑按之意。
左脚落定,左弓步,手心内含,掌根着力,拇指紧扣。
眼睛圆睁上翻,逼视前方,有虎视耽耽之意。
(如图2)上动不停,双掌推捉出去,立即收回,置于腹前。
两肘用力夹胁。
(如图3)劲意要点及说明:(1)推捉(扑)出手,先快速吸气下沉丹田,当推捉到极点,用鼻喷气,顿发雷声“嗯——”,声随势落,声势俱厉。
(2)推捉(扑)出击立即回收:第一,体现心意拳“打中有顾,顾中有打,打顾不分”。
第二,体现心意拳“不合不打”,即手足、肘膝、肩胯之合(后人所创“十字把”是也);第三,体现“虎不现爪”之意。
(3)《姬氏墨本拳经》记载着练秘传十二把“虎扑双把”和“雷声鹰捉把”,皆有“三心要实,三尖要照”之说。
即手心足心背心要实,和鼻尖肩尖膝尖脚尖要照(垂)直。
谱曰:心一颤,气贯四梢,五行封闭……可见心意拳出手定势,内(真)气充盈,方达坚实。
心意六合拳原传套路——心意四把捶
太极2023年10月第10期1.熊出洞(六合式、轻步站、侵扑站)左脚在前,身向右侧,整体下蹲,两腿弯屈、前后相套,双手抱置胸前(也可以左手护右腮、右手护胸前)。
要求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势如背锅,谷道上提,舌顶上腭,两眼平视(图1)。
心意六合拳原传套路——心意四把捶◎冯志华心意四把捶是心意六合拳一个非常重要的套路,也是唯一的一个古传套路,历来为心意门各门派珍视。
心意四把捶素有短拳之称。
拳势简朴,技击性强,是擅长爆发内劲的优秀传统套路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心意六合拳母艺四拳八势,并内含心意六合拳的十大形,因此最早也称为十形合一。
是心意六合拳最原传的套路。
在心意门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盘艺图解2.虎扑(三尖照)左脚向前上一大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手下按,右掌心向下,左掌心向右,右掌按至裆前,左掌下落至左腿内侧,使鼻尖、膝尖、脚尖成一直线(图2)。
3.过步箭窜右脚向前迈进一大步,紧接着在左脚过步至右脚前。
过步时两肘护肋,手护胸(图3)。
4.猴竖臀左脚尖上翘、脚跟略触地,右手握拳落至右腿外侧,左手变掌贴置左小腿内侧,右腿尽力下蹲,腿弯、臀部、脚跟成一直(图3)(图2)(图1)60少林与太极2023年10月第10期角,成横拳熊势(图4)。
5.打横拳(头拳)转体右脚尖上翘、脚跟微触地(图6-7)。
7.上步撕拽(丹凤朝阳)上左步随之上右步,右脚置左脚前,同时左手下落至裆前,掌心下按,右臂上伸至头前上方,掌心向左,重心置于左腿,右脚尖点地(图8-9)。
8.势如劈竹(沉劈)右掌猛然向下沉劈,左腿随之尽力向下蹲,右腿屈膝、脚跟略离地,脚尖上翘。
右掌下劈至右腿内侧,五指炸开,掌心向左,贴置右小腿和脚心,左手当右掌下劈时交叉上升至右腮旁,五指炸开,掌心朝面部(图10)。
9.挑领左腿尽力猛向上蹬起,右脚向前上一大步成右弓步,右臂在身体上起时,由下向上、向前发崩抖劲挑起,置头前上方,掌心向后上方,指掌分开,臂上挑略过头,左掌在右臂上挑时下按至裆前,掌心向下,五指炸开朝前(图11)。
太极六合针法图详解
太极六合针法图详解太极六合针法挂图是一幅实用的工具图,熟悉和掌握这个挂图的内容对初学六合针法的人来说会有很大帮助。
六合针法挂图原先是12圈,后来又增加了2圈,共有14圈。
第9圈和第13圈分别增加了全息和脏腑经络别通内容,为小六合针法专用而设计,第12圈的“相应穴”、“通关穴”为小六合内容,其他各圈均为大、小六合针法通用参照,现在我自内至外一圈圈地将它进行解释。
这个挂图犹如体育馆里中间凹下周围层层高起的大看台,中心的太极图就是底下用作比赛的运动场,周围一圈圈放射形的线条便是一层层逐级而上的观众席。
我们可以把这个太极图看作为神阙的底部,而周围的八卦图则分布于不同层次的脐壁上。
我们看太极六合针法图时,要把它看成一个立体图,人站在底部,也就是以太极图的中心点向周围观看,画八卦的卦爻是自上而下一爻一爻地画的,但读的时候却是从最下面的爻画逐条往上读的。
第1圈太极图太极图前文已经有详细论述,说得简单一点,太极图就是天地日月的缩影。
我们只要记住一句话就行:一、一、二、二,顺时旋转。
一就是太极图周围一个大圆圈,也叫“太乙圈”,表示整个宇宙,因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故也有的叫“无极圈”。
还有一个一是分隔两条阴阳鱼的反S形曲线,称为“灵界线”;二、二就是圆圈里一白一黑的两条阴阳鱼和两个鱼眼。
太极就是道,天道左旋,故太极图是向左旋的。
顺时针方向为左旋,逆时针方向为右旋。
天道左旋为顺,地道右旋为逆,所谓“顺生逆死”,故太极六合针法布针时多取左旋顺生格局。
第2圈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太极之中有太极,八卦之中有八卦。
太极图中间有五个点,是把河图洛书的中五点移到了太极图的中心。
这五个点在太极六合针法中表示三个内容:第一、表示太极的天地之道,也表示太极四象,中心的一点为太极含一气,其形圆象天,周围的四点为太极含四象,其形方象地。
其二、表示人体五脏,肝心肺肾为四象,震配肝,离配心,兑配肺,坎配肾。
肝心肺肾居四正位,脾土居中。
其三表示八卦方位,我们将太极图顺时针稍作旋转后,坤艮乾巽四个卦占定四隅位,中土不动,坤属脾,艮属胃,乾属大肠,巽属胆,四隅位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最常用的组方之一。
太极六合棍
六合棍棍谱一、起式二、退步上撩三、上步提膝背棍四、三连棍五、提膝背棍六、马步拦腰棍(3个) 七、打花座盘八、翻身扑步摔棍九、崩、架、打三棍十、打花太公钓鱼十一、行步败势十二、崩立棍十三、马步立棍十四、背步戳棍十五、扫膝棍十六、转身座盘十七、回身戳十八、犀牛望月十九、转身座盘二十、回身上步挑裆二十一、三劈棍二十二、回身戳二十三、并步点棍二十四、上步左右三撩棍二十五、上步歇步拍地棍二十六、转身马步扛棍二十七、并步点棍二十八、立棍二十九、扣步回身上戳三十、立棍扣步上步戳三十一、上步架棍三十二、双臂合棍三十三、蹬腿三十四、左右打虎三十五、并步吊打三十六、进步肋下挎肘舞花(3个)三十七、转身倒插步点棍(3个)三十八、乌龙搅海三十九、三盖打四十、旋风脚四十一、云棍四十二、风扫残云四十三、左右撩棍四十四、收势一、起式图(1)面南背北自然并步齐步站立,精神抖擞,右手垂臂上体右侧虎口朝前握棍,棍贴身直竖身体右侧,棍尾端着地,棍头朝上;左臂松垂贴身于身体左侧,眼神平视正前远方。
图(1)(2) (3)图(4)(5)图(6)图(2)(3)扭头眼神左视,左臂座腕舒臂左展,接而头恢复正常正视,左臂屈臂收回胸前,立掌单掌合什,如同道家打聘礼姿势.二、退步上撩图(4)(5)右手提棍向上举棍过头,随接提右腿向后腿撤一步,落脚成重步,左脚脚跟上翘成虚步脚尖点地,再而左臂提臂前伸,在右手下棍之后部抓棍,接继右手后带,左手上抄,使棍头护肩打顺弧走势上挑,而先向前送棍把,后而后摇,走逆弧贴于左胯左旁,整体成挑势.三、上步提膝背棍图(6)身形左转成胸面对朝向东,两臂打棍花变右手单手握棍将棍斜背于背后,提左膝,成臂前伸探臂,掌心朝前打亮掌.四、三连棍图(7)-—图(7)(8)(9)(10)1、图(7)(8)(盖劈棍)承继上式提膝背棍,前落左腿,就而右臂单手握棍下右上位置抡棍而起,接而左转身成胸面向北,就势抡棍,就势再上右腿进步,右手握棍斜劈而下。
马礼堂太极功
马礼堂太极功太极功是马礼堂老师整理创编的一套功法。
马老师在几十年演练研究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的基础上,并根据运用中医、太极原理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武术、气功之精华,加上自己的体味,创编编了这套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之功法。
本功法是以太极阴阳转化、动静相生、对立统一之原理,撷取行意拳内三合(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与外三合(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之技击形式,达至内外兼修、身心健壮、自卫御侮之奇效。
常练这套功法,可使体弱多病者变得身强力壮;老态龙钟者焕发青春活力;白发老人头发变黑……。
总之,谁练谁能受益。
它被称为返老还童之术。
太极功特点(一)体现动静兼修。
形体动而头脑静,无极的静而生太极的动,动中求静,达到精神内守而执中,使大脑皮层得到抑制性保护,从而起到锻炼形体,怡养精神之目的。
(二)渗透“天人合一”之理论。
用踵息法,充分体现了饮地阴领气上升,吸天阳沉气下降,以天地之精气,补养人的气血,为中和之大用。
(三)运用传统医学经络理论和阴阳五行转化的原理,以发挥意识呼吸的作用,以意导气,以气引形,意气相随。
按人体经络走向,随动作的阴阳变化,虚实转换,起落翻转,左右运行,升降开合,上下贯通,阴升阳降,阴收阳发,开源导流,以动引气,以气推动肢体,意到而气力随之。
(四)要求呼吸和动作紧密配合。
以呼吸结合动作导引之术,吸引,呼发,气为元帅,手足为兵丁,气尽而式成。
即以气支配动作。
由快而慢,深、细、匀、长,逐渐使肺活量加大,代谢旺盛起来,致中和参天地之化育,守宁静而气血流通。
无论任何招式,都与呼吸配合,一动无有不动,“一以贯之”,从而收到整体治疗强身之实效,扶正祛邪之目的。
“犯而不校”,陶冶性情,坦荡胸怀,消除块垒,使浩然之气常存,溢于面则色润神丰,盎于背则躯干健壮,施于四肢则动作敏捷,而不是计较于形式招数之间。
(五)动作要纯任自然。
但是,手、眼、身、法、步五个关要一丝不苟,一次呵成,勿使中断。
要柔和缓慢,气贯四梢(人的血肉筋骨未端叫做梢,毛发为血之梢,舌为肉之梢,牙为骨之梢,指甲为筋之梢。
段位制杨式太极拳六段单练套路分解教学
段位制杨式太极拳六段单练套路分解教学1:单鞭起势 2:右进步搬拦捶3:左进步搬拦捶 4:右云手5:左云手 6:左搂膝拗步7:撇身捶 8:左倒撵猴9:海底针 10:闪通背11:打虎势 12:高探马13:肘底捶 14:右倒撵猴15:退步跨虎 16:退步双穿左按掌17:退步双穿右按掌 18:右分脚19:转身左分脚 20:转身右蹬脚21:手挥琵琶 22:右野马分鬃23:海底针 24:白蛇吐信25:抱虎归山 26:斜飞势27:左野马分鬃 28:左指裆捶29:右金鸡独立 30:十字手收势分解教学上左脚,右脚并步,行抱拳礼,再退回来。
一:单鞭起势方向:正东1:左脚开步,脚尖点起步落2:两臂上提与肩同宽,与肩同高3:两手下按,下落至腹前稍向两侧分开之后稍左带,此时屈膝4:重心移至左腿,左手手心朝里走上弧向左云,右手走下弧也向左带,两手都云至左斜方向时,提右腿,向右斜前方上步,腿跟着地。
5:重心移至右腿,两手上动不停,云手至右侧,右手勾手,左掌搭于右腕侧,同时收左脚6:转身,出左脚,左手摆掌,由右向左弧形堋出,正东方向,立掌,力在掌外沿。
同时左腿弓,右脚蹬碾,成左弓步,单鞭式。
二:右进步搬拦捶方向:正东1:左脚尖外摆2:身体稍左转,提右腿上步,同时右手变拳,由左臂内搬出,右脚跟落地时,右拳搬砸,3:重心移到右腿,踏实之后,左掌前推,右拳后拉至腰间,身体稍右转,提左脚至右脚内侧4:出左脚,要脚跟先着地,再弓步冲拳,此时左弓步,左掌立于右拳侧。
三:左进步搬拦捶方向:正东1:左脚尖稍外摆,重心还是左腿上2:右拳变掌,稍后带,左手变拳,带至腰间3:上右脚成右弓步冲拳,同时右掌收于左臂内侧。
四:右云手1:重心后移至左腿,右脚内扣2:右拳变掌,向左画弧,走上弧。
右掌稍上带,然后由右向左走下弧,同24云手式。
身体面北3:两手云手至左侧时,收提右脚活步,4:右脚横向正南落脚开步,脚尖外摆,身体右转。
踏实之后,向右云手五:左云手1:两手云至右侧身体转向南时,提左腿,正东开步,2:落左脚,两手上动不停,继续向左云六:左搂膝拗步方向:正东1:上右脚踏实,脚尖外摆,踏实,两手继续平云2:左掌搂手,右手走下弧右带3:右手摆掌,左手搂到右侧,提左腿,前落之后,屈右臂遮耳,左按掌4:做左弓步搂推七:撇身捶方向:正东1:重心后移,退左脚2:右手立圆绕拳至腹前,左掌由下到上拦回3:后落左脚,右脚虚步,全脚掌着地,右拳撇打砸拳,左掌按于左腰前4:左脚上步,左弓步推左掌,右拳收于腰间八:左倒撵猴方向:正东1:重心后移,右拳打开变掌,向右后打开2:左脚后退步,右脚尖碾转,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手前推左手后捋于腰间。
简化武当太极拳三十六式图解---游玄德
简化武当太极拳三十六式图解---游玄德第一式无极桩两手下垂,自然站立,独立守神,中正安舒,虚领顶劲,面南背北(图1)。
动作要领:在武当太极拳内功修炼当中,很重视南北极子午向,达到天人合一。
道家养生秘要:醒神安脑,引气归元。
第二式抱元守一左脚左移,两脚间距与肩同宽,脚心涵空,男左女右,两手合抱,拇指相对呈圆状。
顶天立地。
头部中正,全身放松,气沉丹田(图2)。
动作要领:身正体松,气顺神凝,全身透空,八面支撑。
道家养生秘要:掐诀凝神,鼓荡丹田。
第三式开太极两手从身体两侧分开,如铜钟式,待有气感后,慢慢向上伸展,至两臂展平与身体呈“大”字状;手心向下外转至手心向上,慢慢合于头顶,中指相对,节节贯穿,经面前下沉至丹田,两手以腕为轴外展,十指向前(图3、4)。
动作要领:两手分开,自上而下划圆,须一气呵成,配合呼吸。
道家养生秘要:伸筋拔骨,气贯黄庭。
第四式金龟戏水接上动,松腰屈腿下沉呈马步;两手掌心向下,向前搠起。
两腿直立,随即沉肩垂肘如金龟戏水下沉,双手收于丹田处,合抱于胸前拥出(图5、6)。
动作要领:太极有八十一个劲,本式动作是翻转劲,须周身协调一致,身形中正安舒。
道家养生秘要:任督通关,升清降浊。
第五式怀中抱月两脚呈马步,腰右转,左手掌心向下,收于左肋,再随身体右转合于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收于丹田,两掌心上下相对(图7、8)。
动作要领:以腰带手,圆转中正,切忌低头弯腰。
道家养生秘要:坎离相交,养心祛火。
第六式拨云见日接上动,右转腰,两手掌心向上,右手在前,高不过眉,左手在后,低不过胸,左脚内扣,右脚外摆,两手分开,内旋挤出,掌心向前,左脚跟步(图9、10)。
动作要领:动作变化须自然圆活而力整。
道家养生秘要:转腰强肾,益寿延年。
第七式陆海奔潮退左脚,两手下捋收于胯根,双手合抱拥出,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如抱婴儿状,左脚蹬,右脚弓步(图11、12)。
动作要领:下捋时忌低头,弓步时须全身贯力。
道家养生秘要:气运周身,培元固本。
(完整版)二十四式简易太极拳图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图解说明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第一组:1、起式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第二组: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第三组: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第四组:9、单鞭10、云手11、单鞭第五组: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第六组:16、左下式独立17、右下式独立第七组: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第八组: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式一、起式1、身体自然并步直立,右脚轻轻提起,向左开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
眼向前平视。
(图1)2、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图2、3)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
眼平视前方。
(图4)二、左右野马分鬃1、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
眼手右手。
(图5、6)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上、右下方分开,左手高与眼平,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眼看左手。
(图7、8、9)3、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下划弧放在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
眼看左手。
(图10、11、12)4、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亦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眼看右手。
(图13、14)5、与3同,惟左右相反。
太极拳课件课件PPT
吴鉴泉像
吴英华
为杨式传人吴鉴泉创编,特点是细 腻柔和斜中寓正,动作弧形,幅度 适中。
武式太极拳
为吴禹衷在赵堡太极拳 的基础上发展创编,该 拳简洁紧凑,立身中正, 朴实添秀,动作柔缓, 幅度较小,如千枝老梅。
武禹襄像
武式第二代传人 李亦畬
孙式太极拳
孙堂
民国初年,为形意、八卦拳名师孙 禄堂在武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 动作小巧,步法灵活,进退相随。 又称活步太极拳。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合乎 生理规律的健身运动,它对中 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 加强了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 能,改善了消化作用与新陈代 谢的过程。太极拳是一项健身 性很强的运动。
太极拳的几个模糊问答
太极拳是老人的“专利”吗?
太极拳慢打是一种练习的 形式,慢打是为了让思想 尽量和肢体运动协调起来,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练习 效果。而不单是因为老人 不宜“快动”才练太极拳。 只要喜欢——老少皆宜!
学简化太极拳还是传统太极拳?
• 传统太极拳动作多用时长、要求细,布局结构不利于 表演和竞赛,相似、重复动作多且千人千面的认知与 掌握各有所不同,不易统一。 • 简化太极拳出现的初衷是更好的推广普及太极拳,让 更多的人参与。简化太极拳套路简单易学,减少动作 缩短时间,布局合理好看,利于表演和竞赛。有舍就 有得,太极拳的一些内涵和功法要求就淡化了。现代 太极拳舞蹈化、体操化倾向,就是典型的全部简化。 • 从健身考虑,练一些简化太极拳就可以了。如果有更 多的时间、精力和兴趣,或者想更深入地了解提高太 极功夫,学练传统太极拳是更好的选择。好难“好” 就难!
太极拳的基本要点
心静意导、呼吸自然 中正安舒、松柔连贯 大气圆活、周身通顺 轻灵沉稳、刚柔相济
• 二十四式太极拳
太极六式基本功法拳谱及讲解
太极六式基本功法拳谱及讲解一、起势调息1. 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放松,呼吸自然。
2.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手指放松。
3. 调息三次,深呼吸,呼气时将身体中的浊气排出,吸气时将新鲜空气吸入。
二、太极拳手型1. 掌:五指并拢,掌心内含,形如荷叶。
2. 拳:四指并拢,拇指紧扣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
3. 勾手:五指并拢,屈腕勾起,形如鹰爪。
三、太极拳步型1. 弓步:前腿弓成直线,后腿自然下蹲,脚跟与脚尖对齐。
2. 虚步:后腿屈膝虚点地,前腿微屈,脚尖虚点地。
3. 独立步:一腿屈膝提起,另一腿独立支撑。
四、太极拳六式动作要领1. 揽雀尾:双手成勾手或掌,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身体随之前移,双手逆时针画弧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右脚向左脚并拢。
2. 倒挂金钟:双手成拳,向上提起至腰间,然后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接着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3. 懒扎衣:双手成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4. 六封四闭:双手成掌或勾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然后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接着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腹前。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5. 单鞭:双手成勾手或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6. 金鸡独立:右腿屈膝提起,左腿独立支撑。
同时双手成拳或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转移到左腿上。
右脚向前迈出一步落地成弓步。
同时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成弓步状。
太极拳24式图解6-7式
第六式:左右倒卷肱(1)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臂微屈,左手随即翻掌向上;眼的视线随着向右转体先向右看,再转向前方看左手。
(2)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至左肋外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慢慢踏实,身体重心移到左腿上,成右虚步,右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眼看右手。
(3)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掌心向上;眼随转体先向左看,再转向前方看右手。
(4)与(2)解同,只是左右相反(5)与(3)解同,只是左右相反(6)与(2)解同。
(7)与(3)解同。
(8)与(2)解同,只是左右相反(9)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左手放松,手心向下;眼看左手。
要点:前推的手不要伸直,后撤拖泥带水不可直向回抽,参转体仍走弧线。
前推时,要转腰松胯,两手的速度要一致,避免僵硬。
退步时,脚掌先着地,再慢慢全脚踏实,现时,前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
退左脚略向左后斜,退右脚略向右后斜,避免使两脚落在一条直线上。
后退时,眼神随转体动作先向左或右看,然后再转看前手。
最后退右脚时,脚尖外撇的角度略大些,便于接做“左揽雀尾”的动作。
第七式:左揽雀尾(1)身体继续向右转,左手自然下落逐渐翻掌经腹前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上体继续向左转,右腿自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左前方掤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前臂外侧和手背向前方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前臂。
要点:掤出时,两臂前后均保持弧形。
分手、松腰、弓腿三者必须协调一致。
揽雀尾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上超过10厘米。
太极拳的23种掌法、6种复合掌法及其练法、用法!
太极拳的23种掌法、6种复合掌法及其练法、⽤法!在苍茫的⼤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海之间,海燕像⿊⾊的闪电,在⾼傲地飞翔。
⼀会⼉翅膀碰着波浪,⼀会⼉箭⼀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勇敢的叫喊声⾥,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充满着对暴风⾬的渴望!在这叫喊声⾥,乌云听出了愤怒的⼒量、热情的⽕焰和胜利的信⼼。
海鸥在暴风⾬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海上飞窜,想把⾃⼰对暴风⾬的恐惧,掩藏到⼤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活的战⽃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体躲藏到悬崖底⾳乐基本素养包括乐理、视唱练⽿、节奏训练等内容,是⼀套系统的理论知识,是我们学习⾳乐的基础。
从⼩进⾏这⽅⾯的训练能有效地开发智⼒,挖掘⼈的⾳乐潜⼒,并能对学琴起到很⼤的促进作⽤。
乐理简单来说,⾳乐基本理论知识为了演奏的需要,钢琴课往往是⽤到什么讲什么,因为不讲学⽣就不会弹。
这样在课上讲的乐理只能是应付演奏,不可能系统、详细,不可能讲得太深,更没有书⾯练习。
学⽣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不会留下深的印象。
学⽣如果想⾃学,就会遇到很多新问题。
有⼀部分很重要的知识在技能课上⼏乎涉及不到,如⾳值组合法、⾳程的构成与识别、和弦原理、⼤⼩调式、民族调式以及相当于⼤学教程的和声、⾳乐发展史、作品分析等。
视唱练⽿与节奏练习这是素养课的核⼼和精髓。
视唱就是看着谱唱。
视唱是⾳乐⼯作者的⼀项基本功,也是学习乐器学⽣的⼀项基本技能。
视唱学得好的学⽣,学琴过程不会出现识谱⽅⾯的问题,因⽽进步顺利;听⾳是对⽿朵的直接训练,⾳乐是听觉艺术,听觉能⼒的提⾼直接意味着⾳乐素质的提⾼;节奏是⾳乐的⾻架,节奏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的乐感,学⽣学到⼀定程度后进步的障碍主要在这⽅⾯表现出来。
通过学习⾳乐基本素养,能有效地开阔学⽣的艺术视野、提⾼⾳乐修养,全⾯提⾼⾳乐素质,并使眼、⼝、⼿、脑、⽿能得到全⾯协调的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手太极功图解六手太极功图解(上)第一手托按手[动作过程]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腿自然伸直。
头颈端正,下颏内收,舌抵上颚,唇齿相合,胸腹舒松,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侧;精神集中,表情自然,目平视前方。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轻轻开步,两脚平行,脚尖向前,相距与肩同宽,成“开立式”。
(图2)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微下垂,两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图3)3(屈腿按掌—亡体保持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重心平均落于两腿之间;同时两掌掌指斜相对,轻轻下按,落于胯前;目略随下按之掌。
(图4)4(翻掌托举上体正直,两腿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翻转成掌心朝上,掌指相对,徐徐向上托起,至脸前再向内旋臂,翻掌成掌心朝上托举头顶,两臂大体伸直,两掌中指相对。
托掌同时随之仰头,目视两手中指。
(图 5 — 7 ,图 8 为高血压患者练法)5(下按旋腕两臂略外旋,两掌掌心朝下,掌指斜相对,徐徐向下按,落于胯前;随即旋至掌指朝下,掌心-6 组。
轻贴大腿侧。
还原“开立式”,目略随下按掌。
(图 9 、 10)2-5 分动为一组,一般每次练 3[规格要点]1(由“预备式”到“左脚开立”这个分动,应先将重心大部移至右腿上,左膝放松,左脚跟先离地,随之脚前掌再离地,轻轻提起全脚向左侧迈出,高度以不超过右踝骨为宜。
落脚时也应前脚掌先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渐渐踏实。
符合“轻起轻落,点起点落”与“迈步如猫行”的原则,也符合起时“面——点——起”,落时“点——面——实”的方法。
两脚外缘同肩宽,平行向前,不可外撇成八字形。
“预备式”和“开立式”均要做到形松意空,进入练功态。
2(“两臂前举”时,随着两臂慢慢地向体前平举,两掌指尖微松,两腕向前舒伸,带点棚劲,意念在两腕。
好像要把一根下端踩脚下、上端系于手腕的细橡皮筋拉长扯起似的,避免腕部过于松软而形成“折腕”。
3(“屈腿按掌”时,注意两臂、两掌要有主动下按的意念,如同欲将漂浮于水面的一块木板按入水中那般。
按掌不同于太极拳起势那样掌指朝前,而是掌指斜相对,肘关节可略向外,需沉肩垂肘,带圆撑动。
按至胯前时须展掌、舒指、意念贯于两掌心。
按掌同时屈腿半蹲,需保持头正、身正、松腰松胯,含胸拔背。
4(“翻掌托举”时,随两腿缓缓伸直,两掌翻转上托过程中,两臂要棚圆,不要贴近胸部呈扁形。
好比两手要托起有一定重量的物体一样,或拉长扯起细橡皮筋的感觉。
注意有高血压患者练此动时,不要托举上撑至头顶,只要举至头部前方即可。
5(“下按旋腕”时,按掌“屈腿按掌”中的按掌要求相同,惟两腿仍然伸直不动。
按落胯前随即以腕关节为轴旋转至掌指朝下,掌心朝内,还原成“开立式”。
[呼吸提示]1(做“预备式”时,可先做一两次深呼吸,排除一切杂念,精神内守,凝神静气。
舌抵上颚,起“搭鹊桥”的作用,使上下之气能和顺、通畅。
与祖国医学气血理论所说的“气和则安,气乱则病,气散则死”相符合。
2(做“两臂前举”和“翻掌托举”时,配合吸气,按“吸气气贴背”的要求,贯通督脉。
督脉起始于阴部尾闾骨长强穴之前,意气沿脊柱上行,至枕部下方的风府进入脑部,上达头顶百会穴。
3(做“屈腿按掌”和“下按旋腕”时,配合呼气,按“呼气气贯腹”的要求,贯通任脉。
意气沿胸腔、腹腔下行,运至腹腔下丹田,叫“气沉丹田”。
“屈腿按掌”后,接“翻掌托举”时,气绕过两便之间的会阴穴,再贴背上行,走“小周天”。
而“下按旋腕”,两掌按至胯,意沉丹田,随即边旋腕,边将气贯到指梢和脚底涌泉穴,吸气时再意从小腿、大腿后侧引至脊背至百会穴,走“大周天”。
下按时,如两臂和两手有麻、热、胀感或蚁走感,说明已经“得气”,是经络疏通的表现。
4(这种“起吸落呼”方法要和上举、下按或腿的屈伸协调配合。
如个人呼吸深度长,那么举按、屈伸就可同步慢一些;反之,如个人呼吸深度短,那么举按、屈伸动作,就应同步快一些,切勿憋气。
所以,呼吸和动作的快慢都要因人而异。
呼吸方法则以鼻吸鼻呼,逐渐达到深、长、匀、细,再渐达到绵绵若存的状态。
这种腹式呼吸,使膈肌收缩与放松范围增大,对肝、肠、胃、脾等起到按摩作用,疏通经络,促进平衡。
第二手开合手[动作过程]1(开立式与托按手的“开立式”相同。
(图11)2小开手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掌心相对(即内劳宫穴相对),自然伸直,两臂举至与身体夹角约45?,屈肘收臂至胸前,指尖由向前转至向上,两手边收边向外开,略宽于肩,目视前方。
(图12、13)3小合手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重心平均落于两腿之间;同时两掌向内相合,与头同宽,掌心相对,指尖向上。
目视两掌中间。
(图14)4(大开手上体正直,两腿缓缓伸直,同时两手转成五指指尖相对,徐徐向外拉开,使两臂与胸部连成大弧形,如抱大球状。
目视前方。
(图15、16)5(大合手上体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重心平均落于两腿之间;同时两掌向内相合,与头同宽,掌心相对,指尖朝前。
目视两掌中间。
(图17)6(还原“开立式”上体正直,两腿缓缓伸直,同时两手转成掌心朝下,下按至两手轻贴大腿两侧,还原成“开立式”。
(图18)2-6分动为一组,一般每次练3~6组。
[规格要点]1(“小开手”和“大开手”均需带有向外拥劲,小开手好比两手中指根均系上橡皮筋向外柔缓地拉开;大开手好像两手中指指尖系上细橡皮筋向外柔缓地拉开。
也可比喻成福建人拉线面一般,或如江浙人抽丝一般,很好地体现“运劲如抽丝”之原则。
2(“小合手”和“大合手”均需有向内的合劲,分别好比挤压打足气的小气球和大气球一般。
无论开手还是合手,均注意两手要平行,不可一高一低,掌指要自然分开,掌心内含,定点要展掌、舒指。
3(手法需与腿的屈伸协调配合,同步进行。
基本方法是开手伸腿、合手屈腿,即开伸合屈,做到开合屈伸,协调一致。
4(手法还需与身法协调配合,开手时微微展胸,合手时微微含胸,同时都要松腰松胯,尾闾中正。
开展合含,体现出虚实变化。
[呼吸提示]1(与动作配合,体现“起吸落呼”“开吸合呼”。
开手均为吸,合手均为呼。
开始由托按手接开合手时,举臂与开手均为吸,由“大合手”再转下按均为呼,这两组动作都应略快些,使之能与呼吸同步协调。
2(开手与合手,都需注意劳宫相对,劳宫穴最易得气,也最易放气,这有引掌采气的意念,意在采大自然、天地间日月精华之气,纳人体内,以补内气。
大开手、大合手,还可有拥抱大海、拥抱宇宙的心境,使胸怀更加开阔。
意守劳宫穴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劳宫属手厥阴心包经,意守有疏通之作用,故对因气滞血淤引起的高血压和冠心病。
均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据张广德编著的《导引养生学》资料,35例高血压患者,意守劳宫前,血压平均值为158(34,100(83毫米汞柱,意守劳宫穴5分钟,即刻血压下降至146(14,94(43毫米汞柱,停止意守5分钟时,血压继续下降至144(40,92(26毫米汞柱。
第三手送球手[动作过程]1(开立式与托按手的“开立式”相同。
(图19)2(左虚步翻掌身体重心稍移左腿,右脚内扣约45?,再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半蹲,左腿自然伸直,左脚尖翘起成左虚步。
同时左转体约90?,两臂均外旋肘,两掌收至腰侧,掌心向上。
目视前方。
(图20)3(左捧球前送左脚踏实,身体重心前移,左腿自然伸直,右腿蹬地伸直,右脚脚前掌点地。
同时两掌向上托起,与头同高,与肩同宽,掌心仍向上。
目随掌动。
(图21) 4(后坐收手重心后移,右脚踏实,右腿屈膝半蹲,左腿自然伸直,左脚尖翘起成左虚步,同时两臂内旋,两掌心相对,屈肘收至两手约与腹同高。
目视两掌中间。
(图22)5(右丁步抱球左脚以脚跟为轴内扣踏实,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半蹲,右脚收到左脚内侧,脚前掌点地成右丁步。
同时上体右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掌心向下;右手翻转在腹前屈抱,掌心向上,两手掌心上下相对,如抱球状。
目随左手。
(图23) 以上为“左送球”,以下接做“右送球”,唯左右相反。
6(右虚步翻掌上体右转,右脚向前迈半步,脚跟轻轻点地;同时两臂均外旋屈肘,两掌收至腰侧,掌心向上。
目视前方。
(图24)7、右捧球前送右脚踏实,身体重心前移,右腿自然伸直,左腿蹬地伸直,左脚脚前掌点地。
同时两掌向上托起,与头同高,与肩同宽,掌心仍向上。
目随掌动。
(图25)8、后坐收手重心后移,左脚踏实,左腿屈膝半蹲,右腿自然伸直,右脚尖翘起成右虚步。
同时两臂内旋,两掌心相对,屈肘收至两手约与腹同高。
目视两掌中间。
(图26)左丁步抱球右脚以脚跟为轴内扣踏实,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半蹲,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前掌点地成左丁步。
同时上体左转,右手翻转在右胸前屈抱,掌心向下;左手翻转在腹前屈抱,掌心向上,两手掌心上下相对,如抱球状。
目随右手。
左送球接右送球为一组送球手,即2-8分动为一组,一般每次练3—6组。
9、还原“开立式”从“右捧球前送”开始,重心后移,左脚踏实,随即右脚内扣成两脚平行同肩宽;同时,随上体左转两[臂内旋并由前方下落至大腿两侧,成“开立式”。
(图27、28)[规格要点]1、虚步翻掌时,大部分体重应落在后腿上,前脚脚跟轻轻点地,做到虚实分明。
捧球前送时,重心缓缓前移,后腿徐徐蹬地与两掌慢慢上托,要同步进行,协调一致。
两手好比捧上有一定重量的大球往前上送出一般。
用力宜柔和、沉稳,两肩要松沉前顺,不可紧张上耸;手臂自然伸直,不可故意挺直。
2、做“后坐收手”与“丁步抱球”时,均需两手劳宫穴相对。
意守劳宫的做法和作用,与开合手同,不再重述。
后坐时注意上体基本正直,略微含胸,既不可后仰挺腹,也不可前俯突臀;收手时好比两手对称地、均匀地下拉两根细橡皮筋。
做“抱球”时,要伴随转体和旋臂,两掌划弧而抱。
“抱球”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好比两臂和前胸之间能容下一个充满气的大气球的空当,两臂要饱满圆撑,既不可如抱书状贴身紧夹,又不可两手疲软无力。
“后坐”与“收手”,以及“丁步”与“抱球”均要同步进行,协调一致。
3、体现“腰为车轴”的主宰作用。
在做步法和手法转换时,必须注意先动腰,在腰部旋转带动下,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达到松静自然,连贯圆活,完整一气。
[呼吸提示]、按照“屈吸伸呼”和“起吸落呼”的要求,配合动作进行呼吸,一种做法是虚步翻掌时可吸 1气,捧球前送则呼气;后坐收手再配以吸气,丁步抱球则呼气。
每次吸呼不一定要等长,而应随着动作的快慢调节。
另一种做法则完全相反,虚步翻掌时呼气,捧球前送时吸气,而后坐收手配合呼气,丁步抱球则吸气。
两种做法由练习者自行选择。
2、该手特别注重劳宫相对,所以屈伸呼吸还需与引掌采气、气沉丹田结合起来动作,将意、气、动三者高度统一起来。
每个分动既要连贯,做到连绵不断,又要交待清楚,做到有节分,体现出优美的节奏感,呼吸要自然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