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复习讲义
上海市初三物理复习电学讲义(教师版)精选全文
知识梳理一、电路1.我们把电源、电键和用电器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把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
3.电路的连接方式:(1)串联电路:用导线把用电器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2)并联电路:用导线把用电器并列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的电路。
二、电荷量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
符号:Q。
2.单位:库仑,简称库。
符号:C。
三、电流1.电流的形成: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规定: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2.定义:每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
符号:I。
3.公式:I=Q/t,I表示电流强度,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t表示通电时间。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安培,简称安(A)。
常用单位有毫安(mA)、微安(μA)。
4.测量工具:电流表。
5.电流特点:(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1=I2=I3=…=I n(2)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I1+I2+…+I n四、电压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符号:U。
2.电源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单位:国际单位中基本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
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4.几种常见电压值:(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2)一节蓄电池电压2V(3)家庭电路电压220V(4)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4V5.测量工具:电压表。
6.电压特点:(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 n。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U n。
五、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符号:R。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演示课件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三物理教材第九章《电学基础》及第十章《磁学基础》,详细内容包括:1. 第九章:第1节至第3节,重点掌握欧姆定律、电阻的计算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 第十章:第1节至第2节,重点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电阻的计算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 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掌握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计算、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的磁效应;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磁场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演示电路板、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磁场演示器等;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电源、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导学生回顾欧姆定律的相关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 新课导入:讲解电阻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场演示器,让学生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4. 例题讲解:针对欧姆定律、电阻计算、串并联电路及磁场的相关例题进行讲解;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电阻计算、串并联电路特点;2. 磁场的基本性质、电流的磁效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2)分析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计算相关电路参数;(3)根据磁场的基本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现象;(4)列举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不断优化教学;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学、磁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布置一些拓展性作业,如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制作一个磁场演示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三物理总复习课件完整版
初三物理总复习课件完整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初三物理总复习课件完整版,主要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四个部分。
其中力学部分涵盖牛顿运动定律、功与能量、压力与浮力等内容;热学部分包括温度与热量、热传导、热机等知识点;光学部分涉及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概念;电学部分则有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等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初三物理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物理的热情。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各章节基本概念、公式和原理的掌握。
难点:力学中的压力与浮力、电学中的电流与电压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用力拉弹簧,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力学知识。
二、知识讲解与例题解析(20分钟)1. 力学部分:讲解牛顿运动定律、功与能量、压力与浮力的概念和公式,通过例题展示这些知识点的应用。
2. 热学部分:阐述温度与热量、热传导、热机等概念,分析相关例题。
3. 光学部分:介绍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现象,解析相关例题。
4. 电学部分: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等概念,通过例题展示这些知识点的应用。
三、随堂练习与讲解(15分钟)针对讲解的知识点,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四、板书设计(10分钟)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和公式进行板书,以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五、作业布置与答案解析(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包括理论知识巩固和实际应用题,并提供答案解析。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初三物理各章节内容,使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公式,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通过随堂练习和作业布置,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最新内部初三物理复习讲义(考点总结)
第十讲伏安法及电阻串并联第一课时:伏安法测电阻一、伏安法测电阻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R=U/I3.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4.电路图:(右图)5.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变阻(“一上一下”)、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6.讨论:(1)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2)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
根据Rx=U/I电阻偏小。
(3)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7.延伸:(1)实验器材的选择;(2)内接、外接法;(3)电表改装问题;(4)其它测电阻的方法:伏阻法、安阻法、安滑法、伏滑法、等效替代法题型一: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在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中:VARxR′(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选填“A”或“B”)端。
小青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V,计算出的电阻值为Ω。
(3)小青仅把这一次实验测量所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的结果,你认为合适吗?,理由是。
(4)如图3所示是其他两组同学根据测得数据作出的I-U图像,分析图像可知R a R b(选填“>”、“=”或“<”)。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程(二)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程(二)一、本讲主要内容: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册第三章声现象第四章热现象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就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只要振动,就一定会发出声音,但这声音人耳不一定都能听得到.(2)声源振动发出的声音,需要有介质来传播.介质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中不能传声.(3)声速:声音传播的速度叫声速.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相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除此以外,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声速也是不相同的.(4)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若遇到高大障碍物,会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回声.人耳要能区分清楚原声与回声,其间隔时间必须在0.1秒以上.这就是说,人耳在听到原声的0.1秒以后才听到的回声是能区别清楚的,若在0.1秒以内,则不能区分原声与回声.回声有许多重要应用,例如可以用来测水的深度、测高大建筑物的距离.2.乐音的三个特征(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发声体振动的越快,即频率越大,音调则越高,发声体振动的越慢,即频率越小,音调则越低.(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除此以外,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所决定的,它是声音的品质.我们根据不同的音色,能区分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或是其他什么声源发出的声音.3.温度和温标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跟温度有关的现象叫热现象.常用的温标有二种:(1)摄氏温标.单位:摄氏度. 符号:℃.在摄氏温标中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O度,(即0℃)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度,(即100℃).将0℃到100℃之间的长度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2)热力学温标(即绝对温标). 单位: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标规定:以绝对零度为起点,即以-273℃为O K.以t表示摄氏温度,以T表示热力学温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T=t+273K.4.温度计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在使用前要先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不能用它测量高于或低于它测量范围的温度.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定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测液体温度,则玻璃泡一定要浸没于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并且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温度计玻璃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5.熔化与凝固(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它是熔化的逆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熔化完毕,全部变为液体,再继续吸热时温度才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凝固成固体后,再继续放热时,温度才下降.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凝固点.同一种晶体它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它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下降,也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常见的物质中,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各种金属都是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都是非晶体.6.汽化和液化物质由液态变成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它的相反过程,即物质由气态变成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要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因此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这个温度叫做液体的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气体温度和压缩气体的体积.7.升华和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它的相反过程,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升华过程要不断吸热,凝华过程要不断放热.二、典型例题例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2)耳朵能听到声音,是由于声波激起人体神经振动.( )(3)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最快.( )(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或小于340米/秒.( )分析与解答 (1)错.声音要靠介质来传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例如在真空中发声的物体,其发出的声音人们是听不到的.(2)错.人能听到声音,是由于声波传到人的耳朵,会引起鼓膜振动,产生听觉.(3)错.查阅声音传播速度表可知,声音在固体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固体中慢些.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4)对.声音的传播速度不仅与介质有关,还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加快;温度降低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慢,因此,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或小于340米/秒.例2 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他开始计时的时间将比实际的起跑时间晚多少?(设当时的气温是15℃)分析 当站在终点处的计时员听到起跑处传来的枪声时,则表明发令枪声已通过了从起点到终点这整整100米的路程,运动员在这段时间里也已跑过了一定的路程.但是由于计时员直到此时才开始计时,因此所记录的时间比实际跑步的时间少,这时间差,就是声音通过100米路程所用的时间.解 s =100米,15℃空气中声音的速度是v =340米/秒.t =v s =秒米米/340100=0.294米/秒 答:这样记录的时间比实际的起跑时间晚0.294秒.例3 在某一温度计的管子上刻有150格均匀的标度.在1标准大气压下,当温度计的玻璃泡进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位置在40刻度处;当玻璃泡进入沸水中时,水银柱的位置在90刻度处.当水银柱上升到100刻度处时,应相当于多少摄氏度?相当于热力学温度多少度?分析与解答 摄氏温标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度,由此可见,题中所说的40刻度处就是0℃,90刻度处就是指100℃.从40到90有50等份,每1等份的实际温度是:50C 010o =2℃. 当水银柱上升到100刻度处时,2℃×60=120℃.由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式:T T =(120+273)k =393k. 即,该温度计100刻度处相当于120℃例4 如图1所示 是萘的熔化图象. (1)AB 段萘是____状态,处于_____ (2)BC 段萘是____状态,处于_____ 在这过程中,______热量,温度 (3)CD 段,萘是_____状态,它_____ 分析与解答 萘是晶体,它在AB 始达到80℃)开始熔化,在这阶段中,结束.这一阶段即用BC 表示;最后的CD 应填:(1)固态 吸热升温 (2) (3)液态 吸收 升高例5 当水壶里的水被烧开以后,在壶盖小孔上方一定高度可以看到“白气”,而紧靠小孔的地方却看不到.为什么?分析与解答 这个现象应以液化现象的特点去进行分析.“白气”是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凝结成的雾状小水珠。
九年级物理讲义
九年级物理讲义“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难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四清”:清课本;清插图;清实验;清习题。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1.物质三态2.温度1)概念2)单位3)温度值3.温度计1)作用2)原理3)种类4)使用2.晶体3.非晶体4.熔化1)概念2)条件5.熔点6.汽化7.沸腾1)概念2)沸点3)条件4)现象8.蒸发9.冰的熔化实验10.水的沸腾实验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熔化吸热应用2.晶体熔化温度不变3.汽化吸热应用4.液体沸腾温度不变5.蒸发1)因素2)与沸腾的异同6.升华1)概念2)升华吸热应用3)人工降雨7.熔化实验8.碘的实验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凝固1)概念2)凝固点3)凝固放热应用2.液化1)概念2)液化方法3)液化放热应用3.凝华1)概念2)凝华放热应用4.物理图像问题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1.水资源危机原因2.珍惜每一滴水1)世界水日2)措施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1.温度1)概念2)单位3)温度值2.温度计1)作用2)原理3)种类4)使用3.内能1)概念2)与温度关系3)影响因素(1)质量(2)温度(3)状态4)改变方式(1)热传递(2)做功5)内能机械能异同4.热量1)概念2)热传递3)热传递条件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比热容1)实验2)概念3)单位4)意义5)应用2.热量计算第三节内燃机1.热机1)概念2)能量转化2.内燃机3.汽油机1)构造2)原理4.柴油机1)构造2)原理5.热机规律6.环保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1.热值1)概念2)单位3)意义2.热量计算3.热机效率1)概念2)公式3)应用4.环保(串联一条路,并联有支路。
连接与画图,选择主线路。
路中有电表,流串压并处。
流表象导线,压表似开路。
示数看量程,选择接线柱。
通过接两端,停靠在一处。
闭合开关前,检查接线柱。
避免是短路,短路引事故。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第一节电是什么1.摩擦起电1)概念2)实质2.带电1)概念2)带电体性质3.电荷1)正电荷2)负电荷3)作用规律4.验电器1)作用2)结构3)原理4)使用5.静电感应6.判断带电方法1)2)3)第二节让电灯发光1.电路1)概念2)组成3)作用2.电流1)形成2)方向3.通路1)概念2)特点4.开路1)概念2)特点5.短路1)概念2)特点6.电路图1)概念2)符号3)画法(1)(2)(3)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导体1)概念2)常见物2.绝缘体1)概念2)常见物3.串联1)概念2)判断特点3)实验4.并联1)概念2)名词(1)干路(2)支路(3)分支点3)判断特点4)实验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1.电流1)概念2)单位换算3)意义4)公式5)电荷量2.电流表1)作用2)符号3)使用(1)校零(2)串联++--(3)量程(4)读数(5)禁止3.电流实验1)串联2)并联第五节测量电压1.电压1)形成2)单位换算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4)常见值2.电压表1)作用2)符号3)使用(1)校零(2)并联++--(3)量程(4)读数(5)允许3.电压实验1)电池组2)串联3)并联第十四章探究电路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1.电阻1)概念2)单位换算3)电路图符号4)实验影响因素2.变阻器1)概念2)原理3)电路图符号4)滑动变阻器(1)结构示意图(2)实验(3)含义(4)作用5)变阻箱(1)结构(2)读数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电流效应1)热效应2)化学效应3)磁效应2.欧姆定律1)实验2)内容3)公式 4)应用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1.伏安法1)概念2)原理3)电路图4)实验5)注意(1)滑动变阻器作用(2)电阻与温度关系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电阻串联1)实验2)理论推导3)实质4)结论2.电阻并联1)实验2)理论推导3)实质4)结论3.串联电路规律1)2)3)4)4.并联电路规律1)2)3)4)第五节家庭用电1.家庭电路1)组成2)作用3)注意2.测电笔1)作用2)组成3)使用3.电灯1)工作原理2)能量转化3)注意(1)玻璃泡(2)≥60W真空(3)惰性气体(4)螺旋状(5)钨4.安全用电1)触电(1)概念(2)原因2)常识(1)一个要求1)2)3)4)(2)四个不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电气设备中的绝缘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电压高于36V带电体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1.电能表1)作用2)单位3)读数4)含义(1)(2)(3)(4)5)计算2.电功1)概念2)单位3)影响因素4)公式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1.电功率1)概念2)公式3)单位4)意义5)影响因素2.用电器铭牌1)额定电压2)额定电流3)额定功率4)实际电压5)实际电流6)实际功率第三节测量电功率1.伏安法测电功率1)原理2)器材3)电路图4)实验5)滑动变阻器作用2.电能表测电功率1)原理2)器材3)实验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一、磁1.磁的妙用1)2)3)4)2.磁性3.磁体1)概念2)种类4.磁极1)概念2)种类N S3)作用规律5.磁化1)概念2)方法6.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方法1)2)3)4)7.地磁场二、磁场1.概念2.磁感线1)概念2)画法①②③④⑤3.磁场方向4.磁屏蔽第二节电流的磁场1.电磁应用1)2)3)4)5)2.奥斯特实验1)过程2)结论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过程2)结论4.右手螺旋定则1)作用2)内容3)应用①N S极②I方向③线圈绕法(三知二求一)5.电磁铁1)组成2)磁性强弱影响因素①②③3)优点6.电磁继电器1)组成2)工作原理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1.电动机应用1)2)3)4)2.电动机1)原理2)能量转化3)组成4)换向器作用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第一节电能的产生1.电池1)概念2)种类3)能量转化4)优劣势2.发电机1)概念2)发电方式3)能量转化4)优劣势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1.电磁感应1)实验2)产生条件3)感应电流①产生条件②方向影响因素4)应用①发电机②话筒③变压器④能量转化第三节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1.发电机1)组成2)原理3)能量转化2.电能的输送1)远距离高压输电2)变压器3.高压触电及其防护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感受信息1.信息的记录2.电报与电话1)电报2)电话①话筒②听筒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1.电磁波1)概念2)应用3)特征①波长②波速③频率④c=2.电磁污染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1.信息高速公路2.光纤1)概念2)优点①抗干扰能力强②信号衰减弱③信息容量大④清晰度高⑤保密性好3.现代电信网络1)卫星通信2)微波通信3)移动通信4.因特网1)概念2)优缺点5.GPS1)概念2)组成第十九章材料世界第一节我们周围的材料1.形形色色的材料1)金属2)无机非金属3)有机高分子材料4)复合材料2.材料的物理性质1)弹性2)硬度3)延展性3.材料与社会发展第二节半导体1.导体2.绝缘体3.半导体1)概念2)常见物体4.半导体元件1)二极管2)三极管5.半导体材料的应用1)太阳电池2)条形码扫描器3)微处理器4)机器人第三节探索新材料1.超导材料1)概念2)应用2.纳米材料1)概念2)应用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多种形式的能量1)化学能2)核能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3.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2)应用第二节能源与社会1.自然界的能源1)可再生能源2)不可再生能源3)能源结构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3.能源与环境第三节开发新能源1.太阳能1)光能转化为电能2)光能转化为内能2.核能1)核裂变2)核聚变3)核电站3.其他新能源1)地热能2)潮汐能3)风能。
初三物理总复习讲义(一)
初三物理总复习讲义(一)一、本讲主要内容: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册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二章简单的运动1.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为了使用方便,还有一些比米大的和比米小的导出单位,主要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米=103 千米; 1米=10分米; 1米=102厘米; 1米=103毫米;1米=106微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毫米=103微米.2.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1)在使用刻度尺前,必须先对刻度尺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观察:(a)零刻度线是否完好,有无磨损.如零刻度线是完好无损的,则可以用此刻度线为测量的起始位置,如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必须另外确定一个完好的刻度线作为测量时的起始位置,但读数时要注意减去起始位置前的数字.(b)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就是指刻度尺的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由该数值才能确定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c)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量程就是指刻度尺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做到下面几点:(a)尺放正、不歪斜,使刻度尺边缘与被测物边缘齐平.(b)刻度尺的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物.用较厚的尺测物体的长度时,要特别注意做到这一点.(c)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而且要正对刻度线.(3)正确记录好测量结果.测量应记录的数字是由准确数字和估计数字两部分组成,准确数字是指由刻度线直接表示出来的数字,也就是指最小刻度值以上的各位数字;估计数字是指最小刻度值下一位的数字,这数字虽已不准确,但和准确数一样都属于有效数字,都应记录.测量结果必须要有单位,没有单位的结果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可归纳如下:单位测量结果准确数字数字估计数字(4)要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刻度尺.在实际测量时,应根据被测物的长度和测量所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确定所用刻度尺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例如,为了安装玻璃而测量窗户的长度,则应准确到毫米,就要选择最小刻度是毫米,量程大于玻璃长度的刻度尺较适宜;如果为了给此玻璃窗配窗帘而测量窗户的长度,则选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米尺就可以了.3.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方法(1)累积法用一般的刻度尺是不能直接测量出一些尺寸很小的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的,但如果把很多这样相同尺寸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能够测量出累积起来后的总量,再用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就能得到每一个物体原来的长度或厚度.例如用累积法可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或测量出一根细铜丝的直径.(2)替代法用替代法可以较方便地测量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圆形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3)平移法用平移法较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4.机械运动和参照物(1)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改变,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有位置的改变则是静止的.(3) 整个宇宙是由不断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听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说的.5.速度和平均速度(1) 速度在物理学中是用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的,且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相等的.因此,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ts v = (3)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断变化的,即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断变化的.(4) 平均速度就是用来表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大致情况,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ts v = 这里的v 只表示物体在t 时间内或s 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6.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除此以外,还有厘米/秒,千米/时......对这些复合单位,不仅要求能够会读、会写、会说明它们表示的意思,还要会进行单位换算.二、典型例题例1.下列数据分别表示不同物体的长度,其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相同的?(1) 0.0006米 (2)60微米 (3)6×104-分米(4)6×104毫米 (5)6×106-千米 (6)6×103-厘米例2.下列物体长度较接近1厘米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度B.大姆指甲的宽度C.新铅笔的长度D.十张纸的厚度例3.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去精确测量玻璃窗的宽度,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 0.420米B. 420毫米C. 0.0420米D. 4.202分米例4.站在路边的甲看见乙驾驶轻骑超过了骑自行车的丙,甲说乙在前进,乙说丙在后退,丙说甲在后退,则他们各自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是以乙为参照物B.乙是以丙为参照物C.丙是以甲为参照物D.甲、乙、丙分别以自己为参照物例5. 下列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抛出后正在空中飞行着的排球B.在圆形跑道上快慢不变行驶着的摩托车C.从树上正在下落的苹果D.在平直轨道上快慢不变地前进着的火车例6.一辆汽车从A 地开往B 地,前一半路程内平均速度为30千米/时,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50千米/时,则汽车的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_.巩固练习一、填空题1.单位换算0.025米=_________厘米=_________毫米 6.7×610米=_________千米2.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合适的单位(1) 物理课本厚0.93_________.(2) 我国男排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925_________.(3) 地球赤道周长大约是40076_________.3.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若野兔以16米/秒的速度奔跑,坦克以54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运动得快的是_________.4.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公路上,每隔2秒钟就驶过一根相距40米的电线柱,这辆汽车速度是_________千米/时.5.“坐地日行八万里”,这句话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地球的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又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6.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用的时间是乙的2倍,乙通过的路程是甲的31,则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_________倍.7.某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150秒后速度为25米/秒,接着匀速运动100秒后减速,经过50秒停下,共行驶6900米,则该物体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米/秒. 二、选择题8.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长度,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20.84厘米,20.85厘米,20.837厘米,20.43厘米和20.85厘米,此长度的真实值最接近[ ]A. 20.85厘米B. 20.84厘米C. 20.75厘米D. 20.76厘米9.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B.用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认真细致地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10.下列 物体的长度接近6厘米的是[ ]A.教科书的长度B.普通墨水瓶的高度C.钢笔的长度D.乒乓球的直径11.甲、乙两车在同一条道路上,乙车驾驶员从观后镜中看到甲车距自己越来越远,则[ ]A.甲车在向后倒车B.甲车已停止C.甲车速度比乙车速度小D.三种情况均可能12.旗鱼在海洋中游动的速度可达到290分米/秒;猎豹在地面上奔跑时速度为1.68千米/分; 灰面鸫在空中飞翔时,速度达80.5千米/时,世界冠军刘易斯的百米记录是9.86秒,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旗鱼B.猎豹C.灰面鸫D.刘易斯13.下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A.沿平直轨道出站的列车B.沿平直轨道进站的列车C.斜向上抛出的皮球D.放在快慢不变运行着的传送带上的纸箱14.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8秒内通过320米,则此物体在后4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A. 40米B. 80米C. 100米D. 无法判断三、计算题15.某人用1小时走完了3600米,休息半小时后,又用半小时走完了1440米,他休息前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16.某同学乘坐着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钟听到回声.求:(1)若汽艇静止在水面,他离高崖多远?(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多远?答 案一、填空题1. 2.5 、 25 、 6.7×3102.(1)厘米 (2)毫米 (3)千米3.运动快慢 野兔4. 725.太阳、地球6. 1.57. 23二、选择题8.A 9.C 10.B 11.D 12.A 13.D 14.D三、计算题15. 1米/秒 0.7米/秒16.(1) 2vt s ==850米 (2) t v t v vt s '+'-=2=875米。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5篇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5篇初三物理复习教案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要很用心的去写教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5、能用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解释简单的现象。
6、通过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想象、归纳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
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教材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
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
最后,教材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并指出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教法建议对于能量的引入,可以从一些涉及能量的词中,知道“能”是重要概念。
再联系做功的知识,列举实例如课本上的实例和演示小实验。
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列举运动物体能做功的现象,并分析这些不同事物的相同点,进而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动能的结论。
进一步用实验或多媒体资料发现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并进而用学到的知识,即动能定义、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来分析和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对于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学习,也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设计与动能相同的学习框架,让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加深体验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感觉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对于机械能的学习,可以用学生阅读课本或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教师进行总结,注意要用联系实际的事例使学生能够分析机械能的实际问题,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中“统称”的含义。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演示优质课件
一、教学内容1. 第四章《电学基础》: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
2. 第六章《电磁学》: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的概念;安培定则及其应用;电磁感应现象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学基础知识和电磁学基本原理。
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和安培定则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串并联电路的计算;安培定则的应用;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安培定则;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导线、磁铁、电流计、线圈。
2. 学具:实验报告册、计算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
(2)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讲解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2)讲解安培定则的应用,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串并联电路的计算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安培定则的应用题。
(2)让学生回顾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的概念。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安培定则公式。
2. 串并联电路图、磁场分布图。
3. 重点知识点罗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2)应用题:安培定则的应用。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计算。
(2)应用题答案:根据安培定则进行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电磁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深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程度;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初中物理-九年级(初三)物理全册同步课程专题复习讲义-串联和并联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一、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__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其特点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元件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开关控制______,且控制效果与开关的位置无关。
例如:_______。
2.并联电路:把元件___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其特点是:电流的路径有一条干路和若干条支路;各支路元件互不影响;干路的开关控制________,支路的开关只能控制________。
例如:_ __________。
二、串、并联电路的比较顺次所有用电器节日用的小彩灯并排所有用电器开关所在支路的用电器家庭电路一、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识别是学习电学的基础,既是电学部分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识别电路,要根据电路的基本特点判断,不能只从电路的形状判断,对于较复杂的电路,要根据电路的特征、开关的控制作用、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等画出等效(或简化)电路图。
下面介绍识别电路常用的四种方法。
1.定义法:若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
若各元件(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地连在电路中(“首”即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那一端,“尾”即为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电流法:电流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所谓“电流法”就是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如果途中不分流,电流始终沿一条路径,这些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就是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这些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就是并联。
注意:若支路上不止一个用电器,或分成几条支路后,电流又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这个电路中有串联也有并联,该电路常常被称为混联电路。
如图所示均为混联电路。
3.拆除法:拆除法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的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在串联电路中,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就没有电流;在并联电路中,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支路上的用电器仍有电流通过。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演示课件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三物理教材第九章《电学基础》及第十章《磁学基础》,详细内容包括:1. 第九章:第1节至第3节,重点掌握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 第十章:第1节,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磁感线、磁极、磁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能正确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分析。
2. 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 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能识别磁感线、磁极、磁化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分析,特别是串并联电路的计算;磁场性质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磁场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演示电路板、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磁场演示器。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电池、导线、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引导学生回顾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2. 新课导入:(1)讲解欧姆定律,进行电路分析。
(2)通过实验验证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介绍磁场的基本性质,展示磁感线、磁极、磁化现象。
3. 例题讲解:(1)计算一个简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
(2)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判断磁感线的方向,识别磁极。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测量电流、电压、电阻。
(2)让学生绘制磁感线,判断磁极。
六、板书设计1. 第九章:(1)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2)欧姆定律(3)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2. 第十章:(1)磁场的基本性质(2)磁感线、磁极、磁化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压、电阻下的电流。
(2)分析题:分析一个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判断题:判断磁感线的方向,识别磁极。
2. 答案:(1)电流 = 电压 / 电阻(2)串联:电流相同,电压分配;并联: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初中物理-九年级(初三)物理全册同步课程复习讲义-专题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能量的转化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能量转化是非常普遍的,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电站力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带动水泵把谁送到高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燃料燃烧时发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等。
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_______。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三、永动机1.定义:不需要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人们把这种机器叫做永动机。
2.永动机失败的原因: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消失产生转化转移保持不变如何确定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转化”是指能量由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而“转移”只是能量由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能量的形式不变。
要判断某一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或转移,首先要明确这一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有没有改变,然后分析消耗什么能量,获得了什么能量或者能量从哪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哪一个物体。
【例题】关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B.能量转移和转化没有方向性C.电取暖器辐射到房间里的热量可以再利用D.汽车由于刹车散失的热量可以再自动地用来驱动汽车参考答案:A1.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尽量增大受热面积B.选用热值较高的燃料C.把煤磨成煤粉,用空气吹进炉膛D.烧煤时,加大送风量2.下列对能量转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蓄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B.发电机工作:电能机械能C.萤火虫发光:生物质能光能D.双手摩擦,手变热:内能机械能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内能B.四冲程柴油机的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四冲程柴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如图是“风光互补”路灯,该路灯装有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装置,白天将获得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夜间蓄电池对灯泡供电,下列关于这种路灯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发电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B.风力发电装置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光能C.风力发电装置,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的原理D.路灯利用的太阳能和风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能源5.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如图所示,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D.软木塞的机械能守恒6.在如图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B.C.D.7.如图,小华坐在充满空气的房间里,突然这些空气自行聚拢到某一个角落,使人窒息。
九年级中考复习讲义——物理部分
一、基础知识梳理考点一 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 固态 变成 液态 的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时都需要 吸收 热量。
物质从 液态 变成 固态 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凝固 放 热。
2.根据熔化时温度的特点,固体可以分为 晶体 和 非晶体 。
3.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AB段:物质为固态 BC 段:熔化过程,物质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温度为熔点)CD 段:物质为液态 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EF 段:物质为液态FG 段:凝固过程,物质为固液共存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此温度为凝固点)GH 段:物质为固态凝固过程中,物质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松香、玻璃、蜂蜡、沥青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 和 沸腾 。
2.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气态 液态 放出 降低温度 ;② 压缩体积 。
二、要点突破与例题讲解例1(2016·台州)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例2(2016·杭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从冰箱取出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
这是一种液化现象例3(2016·衢州)人们都说:“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 ℃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
第8讲 电路故障分析-【划重点】2024-2025年初三物理上学期中期末复习精细讲义
第8讲电路故障分析——划重点初三期中期末之复习讲义一.电流表及电压表示数变化分析1.当电路任何一处位置出现断路时,电流表无示数。
2.当电压表所测的用电器短路时,电流只流被短路用电器那条路,电压表也同时被短路,所以电压表示数为0(或者说电压表实际测的是短路导线两端的电压,而导线两端电压接近于0,电压表示数为0)3.当电压表所测用电器断路,相当于电压表与其他用电器串联,因为电压表阻值非常大,此时电压表分到的电压非常接近电源电压,其他用电器分到的电压几乎为0。
4.当电压表所测范围之外的电路出现断路或者电压表连接出现断路时,电压表无电流通过,电压表示数为0。
二.串联电路故障分析电路图灯泡现象电表示数故障L1不亮L2亮有示数(示数变大)无示数变大至等于电源电压L1短路L1亮L2不亮有示数(示数变大)变大至等于电源电压无示数L2短路L1不亮L2不亮无示数变大至等于电源电压无示数L1断路L1不亮L2不亮无示数无示数变大至等于电源电压L2断路L1不亮L2不亮无示数无示数无示数电压表测量范围外某处断路【针对练习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6V,当开关闭合时,两灯均不亮,电压表示数为6V,这说明()A.L1的灯丝断了B.L2的灯丝断了C.开关S处有断路D.L1灯丝短路【答案】A【详解】开关闭合后,两个灯泡都不发光,说明电路是断路;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故障是L1的灯丝断了。
故选A。
【针对练习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L可能短路B.电阻R可能短路C.灯L可能变亮D.另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小【答案】A【详解】读图可知,灯泡与定值电阻串联,左边的电压表V1测量的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电源电压),右边的电压表V2测量的是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故由于左边的电压表V1测量的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电源电压),电源电压不变,则其示数不变;电路的故障存在以下四种可能性:电灯L短路,电源电压都加在R两端,右边的电压表V2的示数会变大,灯泡不发光;电灯L断路,右边的电压表V2无示数;电阻R断路,右边的电压表V2通过灯丝、导线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测电源电压,故右边电压表示数变大;电阻R短路,右边的电压表测一导线两端的电压,示数变小为0,此时灯两端的电压变大、灯L变亮。
初三物理概念复习讲义
初三物理概念复习讲义(11章)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支点。
动力、阻力都是指杠杆受到的力,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首先总结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 l1 = F2 l25、滑轮根据其使用情况不同可以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6、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施力方向。
7、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使用时省力,但是费距离,且不能改变施力方向。
(画出右图中的各力臂)8、滑轮组的特点是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施力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动力与阻力的关系F=G/n,动力移动的距离与阻力移动的距离关系s=nh。
如果考虑动滑轮重F=(G物+G轮)/n9、滑轮组的绕法特点是偶定奇动。
10、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机械功,简称功。
计算公式W=F×S,专门名称焦耳,符号J。
从地上拿起一只50g的鸡蛋缓缓举过头顶所做的功约1J。
1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12、物体不做功的几种情况:①有力无距离。
如:举着物体不动;推汽车没有推动。
②有距离无力。
如:物体在光滑表面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力与运动方向垂直。
如:提着水桶在水平方向运动。
13、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公式P=w/t。
单位瓦,符号W 。
14、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5、有用功是指机械对物体做的功;总功是拉力对机械做的功。
W总= W有用+W额外,在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 W有用∕W总×100%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所以η总小于1。
16、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措施:1、当物重一定时,减少动滑轮的个数,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有用功一定,减少额外功;2当动滑轮一定时,增加物重,实质是额外功一定,增加有用功。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PPT课件
-
3
专题三 常见隐含条件 1. 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 悬浮: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 变(同一物体) 5. 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
4
6. 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 7. 上升:重力势能增加 8. 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 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 9. 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 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 虚线 10. 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
-
13
20. 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 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 位换算:1 cm2 = 10-4m2 21. 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 跟液体深度有关。深度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 点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 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 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 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 通用)
-
25
57. 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 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 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 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 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58. 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 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
2
6. 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 7. 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 大气压强10 5Pa 8. 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 9. 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复习讲义】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电压电阻》1.(2011江苏南京,第9题)在探究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时用了下图中的某个电路,已知R1=R2<R3,电压表V1、V2和V3的读数分别为1.0V、1.5V和2.5V.实验时的电路图应是2、下面有关导体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没有电阻,绝缘体有电阻B、铜的电阻比铁的电阻小C、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和铁丝比较,铁丝的电阻较大D、要改变导体的电阻,可以改变通过的电流3、如图6-1所示电路,两盏相同的电灯在闭合开关后都能发光.过了一会儿,两盏电灯突然同时都不亮了,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为零。
如果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 )A.电灯L1断路 B.电灯L2断路C.电灯L1短路 D.电灯L2短路图6-14、按照图6-2所示的电路图,将图6-3中的电路元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它们连接起来,要求导线不要交叉。
(已知灯泡L1的电压是1.8 V,灯泡L2的电压是1.2 V)图6-2 图6-3 图6-45、用实验研究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时,供选择的导体规格如下表:你认为下面对导体选择最合理的一组是( )A .③④⑤⑥ ;B 、②③⑥⑦ ;C 、 ①⑤⑥⑦ ;D 、⑤⑥⑦⑧6、某同学按图6-5所示的电路图连接进行探究实验,实验时,电阻R 1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值为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位置,得图6-5到以下的实验数据:请回答:(1)图中所示电路中电阻R 1和R 2是__联;电压表V 测的是__两端的电压. (2)根据表V 1、V 2和V 示数,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 (3)比较每次实验电流表A 1和A 2的大小,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4)根据表V 1和电流表A 1,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 7、小志家买了一种点缀节日用的小彩灯,他发现当其中一个小彩灯的灯丝烧断了以后,其余的小彩灯还能继续发光。
于是小志对小彩灯之间的连接关系产生了兴趣,为此他请教了科技人员,得到以下信息。
他用的小彩灯规格是“2.5 V, 0.25 A ”,通过串联一定数量的小彩灯,使单个小彩灯两端所加的电压比它的额定电压稍低,每个小彩灯都能基本正常发光。
小彩灯的构造如图6所示,在灯丝导电支架上除了有灯丝和起固定作用的小玻璃珠以外,还绕有约4圈细金属丝。
灯丝电阻冷时约为2.5Ω,热时约为15。
细金属丝的电阻为1Ω,正常(低压)情况下,由于支架表面有一层氧化铜的缘故,它图6与灯丝支架是不导通的,没有电流流过。
若加上较高的电压(如220 V)时氧化层可被击穿,细金属丝与灯丝支架导通。
根据以上介绍的资料,请你说明为什么一个小彩灯的灯丝烧毁后,其他的小彩灯还能继续发光。
12.为了改善室内的通风情况,实验室安装了一个能双向旋转(正转和反转)的电风扇,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他们决定通过模拟实验来揭开电风扇能双向旋转的奥秘。
通过调查,同学们了解到:(1)只要改变通过电风扇的电流方向,就能改变电风扇的旋转方向;通常可借助双刀双掷开关的切换来改变通过电风扇的电流方向;(2)图中所示的虚线框内是一个双刀双掷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 、b 、c 、d 、e 、f是双刀双掷开关的6个接线柱,在图示情况下,6个接线柱之间是相线绝缘的。
当闸刀S 合到右侧时,可使接线柱b 和c ,e 与f 接通,当闸刀S 合到左侧时,可使接线柱b与a ,e 与d 接通。
经过进一步探索,同学们发现只要在图中连接几根导线,就能通过双刀双掷开关使电风扇双向旋转。
试在图中的电源E 、电风扇F 和双刀双掷开关的有关接线柱间连接若干导线,使得闸刀S 合到右侧时通过电风扇的电流方向与闸刀S 合到左侧时通过电风扇的电流方向相反。
14、 一位同学在实验时连接出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已知图中甲、乙、丙是三个电表,且连接无错误,当接通开关S 后,灯1L 、2L 均正常发光。
关于甲、乙、丙三个电表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电流表,乙是电流表,丙是电压表B.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丙是电压表C.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丙是电压表D.甲是电压表,乙是电压表,丙是电流表15.如图所示是一个密封盒,盒内是由两个电阻和一些导线组成的电路,盒内电路与盒外的a 、b 、c 、d 四个接线柱相连。
某活动小组欲探究盒内两电阻的阻值和电路结构,探测时,他们测得各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分别是Ω=Ω=Ω=Ω=05,15,10bd ac cd ab R R R R ,,请在图中画出一种盒内的电路。
16.(2012•泰州)(1)如图1是一个封闭的电路盒,盒面上有两个灯泡和一个开关,拨动开关,两个灯泡或一齐亮、或一齐灭.①有同学说,这两个灯泡是串联的你的看法是 ;简述理由: . ②不打开盒子,也无任何辅助器材,如何证明你的上述看法.简要说明你的操作方法及结论: ; .(2)用如图2所示电路可以估测灯泡的阻值,实验按下列步骤进行•请将有关步骤填写完 整,并回答相关问题①第一步: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②第二步:断开开关S 2,闭合开关S 1、S 3,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3A . ③第三步:断开开关 ,闭合 ,调节 连人电路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仍然为0.3A .④问题﹣﹣某同学在第三步操作中发现:当电阻箱(参见图3)的阻值调为19Ω时,电流表示数略大于0 3A ,当电阻箱的阻值调为20Ω时,电流表示数略小于0.3A .在这种情况下, (选填“应该”或“不应该”)调节滑动变阻器,以便电流表的示数恰好为0.3A .由该同学的实验,可判断所测灯泡的阻值约为 Ω.(3)在做“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实验时,可以根据灯泡的亮暗程度比较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如图4是进行该探究的电路之一.①提供“2.5V”和“3 8V”两种规格的灯泡若干,则你所选用的灯泡是 和 . ②由图4所示电路,可探究电流做功多少与 的关系.③对于“电流做功多少与通电时间的关系”,是否必需通过实验探究来发现?简要说明你的观点 .17.(2011甘肃兰州,第18题)如图所示的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
它的最大电阻值是 ῼ,图中A 、B 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 ῼ。
18.(2011甘肃兰州,第14题)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A .灯泡L 1变亮,L 2亮度不变B .灯泡L 1变亮,L 2亮度变暗C .灯泡L 1亮度不变,L 2变亮D .灯泡L 1变暗,L 2变亮19.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S 后,灯1L 、2L 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的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压表1V 的示数变大,电压表2V 的示数变小。
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灯1L 断路B.灯2L 断路C.灯1L 短路D.灯2L 短路20、 图中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后,灯1L 、2L 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A.灯1L 短路 B.灯2L 短路C.灯1L 断路D.灯2L 断路21.将两只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如图所示,把a 、b 接入电路后,要使两只变阻器的总电阻最大,则滑片1P 、2P 的位置( )A. 1P 放在最左端,2P 放在最右端B. 1P 放在最右端,2P 放在最左端C. 1P 放在最右端,2P 放在最右端D. 1P 放在最左端, 2P 放在最左端 22.. 不同时刻测量一段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其电阻-时间图象如图3所示。
与时刻t 1相比,t 2时刻的温度比较 。
23、某些物质在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会变成零,成为超导体。
如果科学家研制出常温下的超导体,则常温超导体可用来制作( )图3A .白炽灯的灯丝 D .电炉丝 C 输电导线 D .保险丝24、在图6-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开关闭合后,电灯L 1、L 2均不发光。
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结果是:U ab =0V ,Uad =6V ,Ubc =0V ,Ucd =6V. 由此可以判断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 、电路的aL 1b 部分发生断路B 、电路的aL 2c 部分发生断路C 、电源部分发生短路D 、电路的c 经滑动变阻器至d 部分发生断路 图6-1025、在如图6-11(a )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6-11(b )所示,则电阻R 1和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 .5.6V 1.4VB .7 V 1.4VC .1.4V 7VD .1.4V 5.6V26、(09年江西省)瑞瑞同学在中考物理实验加试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⑴按图6-14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⑵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 1两端的电压;L 1⑶在测L 2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 接点不动,只断开A 接点,并改接到C 接点上; 图6-14 ⑷测出AC 间的电压.【交流与评估】⑴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⑵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 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方法改进后,测出AB 、BC 、AC 间的电压记录在右面表格中。
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串联电路总电压________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
⑷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011江苏南京,第12题)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三只电表均完好.开关S 闭合后,发现只有两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个灯泡出现了故障,则可能是A .电压表V 1示数为零,灯L 1断路B .电压表V 1示数为零,灯L 1短路C .电流表A 示数为零,灯L 2断路D .电流表A 示数为零,灯L 2短路28.(2012潍坊)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她选取了6根金属丝.其材料、规格和测得的电压、电流值如下表所 示,并计算出了每一根金属丝的电阻值.(1)请你利用代号为①②③的三组数据,在坐标纸中画出R-L 图线。
(2)金属代号为 的3根导线是用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的,金属丝代号为 的2根导线是用来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3)根据表中数据所反映出的规律.可推知代号为⑦的金属丝的电阻值,请将结果填在表中。
第27题图。